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研究.docx
- 文档编号:5699112
- 上传时间:2022-12-31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6.63KB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研究.docx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研究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研究
[摘要]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应加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作用,促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整合。
[关键词]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只有有机整合,才能体现德育工作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共同促进育人目标的实现。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政治、思想和道德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给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以帮助和启发的过程,是一种技术性服务,根本指向在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者的最终目的都是培养人格完善的全面发展的人,但是其理论依据、包含内容及其实施方法等方面是有区别的。
(一)理论基础有区别
德育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学、教育学等为理论指导。
(二)目标侧重点有区别
德育按社会要求规范个人行为,以塑造个人完善的道德品行为目标,其教育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个人合理的心理需求,以塑造个人完善的人格为目标,其教育核心问题是个性的自我完善。
(三)内容有区别
德育内容始终充满着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感,主要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等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没有阶级性,主要包括心理卫生、智力发展、人格评定、行为适应等内容。
(四)学生观有区别
德育把学生当作塑造的对象,在师生关系上重视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强调教育性。
心理健康教育把学生当作帮助、服务的对象,在师生关系上重视平等、民主、尊重、理解,强调人性。
(五)教育原则有区别
德育的主要原则是政治方向性原则,有明确的是非价值取向。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原则是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施指导、帮助,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矛盾,培养心理能力。
(六)工作方法有区别
德育工作的主要方法是说服、评价、模仿、规范等,要求个体必须接受教育者提供的价值体系、行为模式,“符合”就予以肯定,“不符合”就予以公开否定、批评惩处等,具有集体性、公开性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要方法是测量、矫正、咨询等,虽然也有一定的心理健康的参照标准,但这是一个学生主动构建、改造其心理世界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本着尊重、理解、信任、保密的原则,没有对学生的心理予以否定的权利,具有个别性、保密性特点。
(七)教育后果有区别
德育工作失误或失败,会导致受教育者思想更加错误,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心理健康教育失误或失败,会导致受教育者心理问题加重,严重者可能轻生、自杀、精神分裂[1]。
(八)教育者的要求和角色有区别
德育工作要求人人做,德育工作者要居主导地位,其任务是进行宣传、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具备一定心理专业技能的人员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处于辅导地位,主要扮演参谋、顾问、朋友的角色,其任务是询问、帮助、指导对方[2]。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它们之间的联系也是非常密切的,主要表现在:
(一)有共同的教育目的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都是学生,基本职能都是“育人”,都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二)有相互交叉的内容
无论是德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都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心理层面的东西,德育解决诸如道德认知、爱国主义情感、遵守道德观念的意志、文明行为等思想道德层面的东西。
(三)有互相衔接的职能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才,而健康的心理是学生成才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也是德育的前提。
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使他们保持一种主动接受教育、积极完善自我的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为他们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和其他教育创造条件;而德育通过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熏陶和塑造,反过来对学生心理状况的稳定和改善发挥积极影响,二者协同作用,相互促进,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四)有密不可分的工作方式
学生的某些思想问题要通过心理教育的方式配合解决,而学生的某些心理问题也要通过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帮助排除。
(五)有类似的教育途径
课堂教学、学科渗透、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社团工作、校园宣传阵地、课外实践活动、优化校园环境、家校配合、谈话谈心等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可采取的途径。
(六)有一些可共同遵循的教育规律
先进的教育理念、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个性发展、正面教育为主以及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发展,都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共同遵循的规律。
(七)有融为一体的实际操作过程
就学生个体而言,他们的心理问题往往与道德问题是交织在一起的。
因此,必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作用、共同进行来加以解决。
德育工作者必须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也要懂得德育原理,会做德育工作[1]。
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作用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而且从机理上能够相互作用。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心理发展过程,任何一种思想品德的形成,都是以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基本心理成分为基础,而政治立场、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操等是人心理中最高层次的东西。
没有健全的心理过程和人格,就不可能建构高层次的精神世界,不可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同时,学生要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必须首先学会适应社会、应付挫折、调整情绪、人际交往、设计生活目标等。
另外,只有当学生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才能顺利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建立在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基础之上。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地悦纳自己。
他们一般有较高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水平,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恰当的人生目标,并且能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能及时调整自我需要以适应社会需要,从而确立个人需要与他人需要、社会需要相统一的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三)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德育工作者应认真研究、掌握心理学知识,遵循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在工作中尊重学生个性,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达到心理相容;要善于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激发学生的高层次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注重自己的人格修养,用自己健全的人格影响学生,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3]。
(四)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工作具有调节功能
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较好地协调道德教育与学生心理需要和生活实际的关系,使德育更加贴近学生心理需求,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德育是系统的、高层次的导向教育,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其内容理论性极强,对人的培养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标准,这使德育在学生眼里高高在上,与现实脱离;在教育方法上,教师以理论教学为主,更使学生觉得内容空洞,难以接受,从而采取消极应付方式,产生逆反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涉及学生生活、学习实际,又坚持自愿、平等的教育原则,学生乐于接受,能够产生心理共鸣,消除逆反心理。
(五)德育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方向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坚实的思想基础。
同时,在道德评价与选择的矛盾冲突中,可以锻炼学生的心理调试能力,通过丰富的德育实践,能够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磨炼意志品质,丰富健康情感,提高心理素质[4]。
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机整合
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有各自的优势。
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德育工作,有助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提高德育实效;结合德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因德育问题而引发的心理问题,从思想上解决一些因德育失误造成的心理偏差,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因此,只有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才有助于提高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一)在德育理念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工作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除了坚持政治导向和道德导向外,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其身心发展特点,加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增强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健全人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身心潜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全面发展。
(二)在德育方法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运用一些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充分调动受教育者个体的主动性、参与性,实现个体的自我教育与调试,改变过去那种单项灌输的教育方法,给他们自己选择、判断的机会,教给他们判断的方法,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三)在德育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引导学生自己去领悟和调适,使学生处于一种自觉自主的心理状态,这样“说服”才能真正转变成学生的“心服”,变成他们稳定的内在素质和个性品质。
(四)在德育内容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德育工作中,不仅重视政治思想教育,还要把现代人的观念和素质、心理问题的防范和调节等内容纳入德育内容中来,使学生不仅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而且知道如何为自己创造健康、幸福、美好的人生[5]。
(五)把“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作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的“切入点”
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目标和整合基础。
人格健全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核心,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实质上也是健全人格的形成过程。
通过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能把道德认识、道德情操、道德行为统一起来,建立一个完整、健全的心理结构,使个体具有较高的动机水平和自我意识,从而形成一个高层次、高效能的自我调节与控制系统[6]。
(六)教育实施者相结合
学校由同一个组织或部门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统一计划、统一研究、统一实施,防止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张皮”。
德育工作者要能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能够从事德育工作,教育者在进行教育时,根据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实际,既做德育工作,又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提高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叶一舵.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J].广西社会科学,2002,
(2):
210-211.
[2]赵美艳.浅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4(5):
81-84.
[3]路琴.论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效应[J].闽江职业大学学报,2000,
(1):
18-21.
[4]张继文.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J].焦作大学学报,2003,(4):
89-90.
[5]陈顺仁.高校德育工作中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4(3):
93-95.
[6]叶一舵.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结合[J].思想教育研究,2002,(6):
14-16.
心理健康教育是品德教育的基础,没有健康的心理就不能形成良好的品格。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同时,切实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共同的紧迫任务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联系和区别
(一)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1、心理品质教育是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家颁发《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条例》中讲到道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心理品质教育,德育是中小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
“一个人如果知识不全,可以用道德去弥补;一个人如果道德不全,则无法用知识去弥补。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对一个人终生发展的重要性。
思想品德教育作为我国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全民教育体系中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
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价值。
2、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些渠道是共同的。
两者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
除了开设心理健康课外,班主任工作、校园环境、团体活动这些心理教育活动和德育是共同的。
学校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不管是传统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还是新近兴起的心理健康教育,都必须服务于这一总体的培养目标。
如果说思想品德教育侧重于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塑造,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则侧重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两者需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这一总体目标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3、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给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带来了崭新的教育理念,这主要体现在以学生为主体,育人为本,教师不再是教育活动中的权威者、塑造者,而是教育活动中的指导者。
心理健康教育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实施途径和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和不断发展,拓宽了思想品德教育所主要采用的理论灌输、说服、榜样示范、行为引导等的教育方法,这些方法可以使思想品德教育的功效得以充分发挥,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奠定基础。
两者之间的区别。
1、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理论基础不同。
两者的理论依据不同。
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以心理学、教育学、生理学、医学的相关理论作为其主要理论依据。
思想品德教育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主要依据。
2、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具体目标有区别。
心理健康教育是形成维护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其目标就是使学生成为正常人,社会中每个正常的个体都是身和心的统一,每个个体要求身体和心理都得到健康发展。
而思想道德教育目标是使学生成为高尚之人。
3、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内容有区别。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学生思维、情感、记忆、和人格发展,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和潜能的充分发展;是对学生的学习、人际关系、自我和社会生活适应等各方面的教育等。
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正确思想道德观念社会所需求的政治思想观点,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两者之间存在的区别和联系,在实施过程如何恰当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是属于思想品德教育视野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加强和改进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需要。
因此,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的不断发展,思想品的教育功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今时代人们普遍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也日趋频繁。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的变化使他们心理上的动荡进一步加剧,只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更好地解决学生所存在的种种心理与行为问题,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社会生活,健康快乐地成长。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这是因为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使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强调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良好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心理健康教育赋予了思想品德教育以新的时代要求。
首先,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着内容陈旧,而心理健康教育拓展了传统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范围,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以“疏导”为主,在称赞、鼓励、被爱护、被肯定、被重视的基础上,与学生平等地沟通、交流,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的心灵空间,能够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因此,没有健康的心理,很难形成良好的品德,社会面临着青少年道德存在的问题。
我国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心、自杀、他杀和吸毒等不良心理与行为现象屡见不鲜。
所以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就值得教育界高度重视了。
关于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关系的思考
连平县教育局曾永道电话:
(0762)4321690
内容摘要:
心育与德育存在本质的区别。
但是德育与心育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德育要具有针对性,需要心育工作的支持;德育要提升效率,需要按照德育对象的心理规律来实施,心理咨询(辅导)的理论和方法对提升德育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助推、启示、借鉴作用。
关键词:
心育,德育效率,态度转变理论
目前,我国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类学校,基本上都把心理健康教育(以下简称“心育”)归到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口,由德育(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统管,而且把心育内容设置在德育(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内,由此导致许多人、包括教育界内部的不少人,都以为心育是德育的一部分。
其实,有这样一种体制安排,只是因为德育与心育关系极其密切,而且心育尚处于初创起步阶段,各方面都极不完善,只好“挂靠”到德育身上,也是出于精简机构和人员的考虑,而完全不能由此得出心育归属于德育的结论。
。
我认为,心育与德育应该是并列的关系,而且心育的重要性不亚于德育。
本文就两者的区别与联系试作以下浅析:
首先,心育与德育在多个方面都存在本质的区别。
一、目标、任务不同。
心育的目标是:
学生的人格健全、心理素质达到良好的状态,实现学习、生活和个体发展的高质量。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心育的任务就是:
对学生传授心理卫生知识和技能,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干预。
而德育的目标则是:
学生的道德水平达到一定的标准,能够自觉承担各种按照社会伦理准则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相应的,德育的任务就是:
用先进思想影响学生,用道德规范教育学生,用模范人物的高尚品德、行为感染学生,简言之就是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从这个角度看,心育与体育卫生工作倒是更相似一些。
因为一个人的心理和生理是高度相关的。
二、内容不同。
心育的内容是关于心理卫生、心理素质的知识和相关训练;德育的内容是先进思想、道德规范和相关活动。
三、工作的重点对象不同。
心育的重点对象是心理不够健康的群体;德育的重点对象是思想道德方面存在明显问题的群体。
四、理论基础不同。
心育的理论基础是心理科学;德育的理论基础是伦理学和教育科学。
五、方式方法不同。
心育运用的是心理学的方式方法,不能也不必进行价值判断,即是与非、对与错的判断;而德育不但不能避开价值判断,而且要以价值判断作为基础、方向和核心。
由此可见,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是决不能把心育与德育混为一谈的。
其次,心育与德育虽然区别很大,但是德育与心育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德育十分需要心育的支持。
一、德育要具有针对性,离不开心育的支持。
当前,在我国的学校、尤其是正规化程度较低、师资薄弱的学校,德育工作普遍存在着不够科学、效率较低的问题,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心理缺乏科学的把握,基本上都是教育者根据自己的个人经验、甚至是成见,想当然地实施教育,导致学校德育工作长期陷于经验主义的泥潭。
德育如果要具有针对性,就必须准确把握德育对象的心理,而缺乏针对性的德育无疑是失败的。
学校的心育工作,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调查、测量、评估(诊断)学生的心理特征,这就为实施德育提供了具体的、科学的依据,为德育的成功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和坚实基础。
所以,心育工作对于德育工作提高针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德育要提升效率,离不开科学的心理干预(辅导)。
(一)德育效果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效率低,就是效果差的体现。
用最少的时间、精力和资源达到最大的效果就是理想的德育效率。
怎样提升德育效率?
很重要的一方面是按照德育对象的心理规律实施教育,对于心理有偏差的学生,还要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辅导)。
德育的效果,不是体现在德育对象懂得了多少道理即道德认知,而只能体现在德育对象做出了多少道德行为。
低效率的德育,就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仅仅停留在给德育对象灌输了一大堆大道理、小道理这个层面上。
而从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中间必须经过道德情感、道德意志这两个阶段,一如人们常说的“知易行难”,这就是道德行为形成的心理规律,不遵循它,效果当然不会好。
再者,根据心理学原理,要使接受对象对某项道德认知愿意接受、领会得更好、印象更深刻,也要“动之以情”在先,“晓之以理”在后,才会更有效。
因为没有感动,就不会有感触,就不会有感悟,道德认知就不会在德育对象身上实现内化。
根据心理学的态度转变理论,对于那些本来就存在反向认知的德育对象,若直接晓之以理不但无效,往往还会起到反向作用。
在现实中,不少家长、教师对子女(学生)的“反复叮嘱”、“谆谆教诲”失去效力、甚至起了反作用,大多是因为没有按照上述心理规律行事。
如果这些家长、教师不去反省自己,如此下去,不仅教育者浪费时间和精力,还极有可能发生恶性循环,即:
说教—违背—严厉的说教—再违背—更严厉的说教(斥责)。
(二)如何运用心理辅导(咨询)的理论和方法提升德育的效率呢?
这个论题比较大,本文仅论及以下两个问题:
1、如何先“动之以情”?
上文已经谈到,未“动之以情”就直接“晓之以理”的德育是无效的,至少是低效的。
反之,如果德育对象已经有了强烈的、足够的道德情感体验,那么不但大大有助于道德认知的内化,也为树立坚定的道德意志,从而形成道德行为奠定了基础。
所以,先“动之以情”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也就是说,一定要使德育的对象沿着感动—感触—感悟的路线一步一步走下去。
什么信息(资讯)最能感动青少年?
综合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以下因素是必不可少的:
一是能引起兴趣,这是前提;二是具体可感,越是感性的信息,对人的情感的刺激度就越大,空洞、苍白、抽象的理性信息对人的情感的刺激度是很小的;三是越原始、越真实越好;四是能吸引人的多种感官参与;单纯的“我讲,你听”效果很差;五是信息应该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能净化人的心灵,否则就没有德育价值。
例如,讲到某某模范人物的事迹时,一段具有原始记录特征的视频,几张照片,一件具有丰富内涵的实物,一个与模范人物关系密切的人亲自讲述模范人物的故事,对听众的感染力就远远胜过教育者任何抽象苍白的长篇大论。
2、心育工作和心理咨询理论对德育工作的助推与启示
(1)学校心育工作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普遍提升学生的心理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德育 心理健康 教育 整合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