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版重庆市名校联盟届高三高考仿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文档编号:5685900
- 上传时间:2022-12-31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69.99KB
审核版重庆市名校联盟届高三高考仿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审核版重庆市名校联盟届高三高考仿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核版重庆市名校联盟届高三高考仿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审核版重庆市名校联盟届高三高考仿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凃其它答案标号。
3.所以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4.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围城》最让我欣赏的还是它的微妙精神,写小说的能把让人觉察到了却不能找到适当言辞表达的微妙情绪、微妙情感、微妙关系……一切微妙之处写出来,这是很需要功夫的。
小说家的感应能力和深刻性达不到一定份上,是绝对写不出这一切的。
而一旦写出了就意味着这位小说家已经进入很高的小说境界了。
一个艺术家的本领不在于他对生活的强信号的接收,而在于他能接收到生活的微弱信号。
中国当代小说家的薄弱之处,就正在于他们感觉的粗糙,而缺乏细微的感觉。
他们忙于对大事件、大波动的描述,而注意不到那些似乎平常的生活状态和生存状态,注意不到那些似乎没有声响没有运动的事物和人情。
而事实上,往往正是这些细微之处藏着大主题、大精神和深刻的人性以及人的最基本的生存方式。
②钱钟书写微妙的意识很执著。
《围城》选择的不是什么重大题材,也无浓重的历史感。
它选择的是最生活化的人与事。
在写这些人与事时,钱钟书写微妙的意识一刻不肯松弛,紧紧盯住那些最容易在一般小说家眼中滑脱掉的微妙之处。
他要的就是这些——“这些”之中有魂儿。
苏文纨不叫“方先生”而改叫“鸿渐”这一变化,他捕捉住了。
褚慎明泼了牛奶,深为在女士面前的粗手笨脚而懊恼自己时,方鸿渐开始呕吐,于是褚心上高兴起来,因为他泼牛奶这件事被方鸿渐的呕吐冲掉了。
方鸿渐得知韩学愈也有假博士文凭时,觉得自己的欺骗减轻罪名……所有这一切,都被钱钟书捕捉住了。
而这些地方,确实是最有神的地方。
③《围城》有数百个比喻句,这些比喻句精彩绝伦。
张先生附庸风雅,喜欢在中国话里夹无谓的英文字,钱钟书说这“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妆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
形容天黑的程度,钱钟书说像在“墨水瓶里赶路”……夸大地说一句,《围城》的一半生命系于这几百个比喻句上,若将这几百个比喻句一撤精光,《围城》便会在顷刻间黯然失色。
对于《围城》的这一种修辞,不少人已注意到,也对其做过分析,指出了它的特色以及它所产生的讽刺性等效果。
而我以为,钱钟书对这一修辞手段的选择,是他在叙述过程中,竭力要写出那些微妙感觉时的一种自然选择。
这些比喻句最根本性的功能也在于使我们忽然一下子把那些微妙的感觉找到了。
④当我们面对微妙时,我们深感人类创造的语言的无能。
我们常常不能直接用言辞去进行最充分、最贴切、最淋漓尽致的表述,为此,我们常在焦躁不宁之中。
一种语言的痛苦会袭往我们,比喻便在此时产生了。
但不是所有比喻都可以疗治这种痛苦的,只有那些高明的比喻才有这样的能力。
钱钟书的比喻,都是些令人叫绝的比喻。
读《围城》时觉得痛快,就正在于它让那些恍惚如梦的微妙感觉肯定和明确起来了,并让我们从欲说无辞的压抑中一跃而出,为终于能够恰如其分地去表述那些微妙的感觉而感到轻松。
(摘自《面对微妙》,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表现微妙的感觉,钱钟书在他的叙述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围城》若没有这几百个比喻句,将黯然失色。
B.小说是否具有微妙精神取决于小说能否用适当的言辞将生活中觉察到的微妙情绪、微妙情感、微妙关系等表达出来。
C.《围城》的成功完全得益于钱钟书创作时的微妙意识,他抓住了一般小说家眼中最容易滑脱掉的微妙之处,展露了生活之魂。
D.人类因为常常难以直接用言辞来对微妙进行最充分、最贴切、最淋漓尽致的表述,而深感语言的无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家的感应能力和深刻性达到一定的高度,能接收生活的微弱信号,才能创作出高境界的小说。
B.《围城》中钱钟书抓住“方鸿渐得知韩学愈也有假博士文凭时,觉得自己的欺骗减轻罪名”这一细微之处,无情地揭露了方鸿渐因有相同欺骗经历的同伴而倍感安慰的阴暗心理。
C.钱钟书小说中比喻的绝妙之处在于,它总能使人从恍惚如梦的微妙感觉中清醒过来,从欲说无辞的压抑中解脱出来。
D.为了使小说产生强烈的讽刺效果,钱钟书特意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批判张先生附庸风雅的做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我们处在焦躁不宁之中,一种语言的痛苦就会袭往我们,于是便产生了比喻。
比喻有高下之分,只有高明的比喻可以才可以治愈这种语言的痛苦。
B.钱钟书对微妙意识的执著值得中国当代小说家学习,倘若在写人、事时一刻不肯松弛,就有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C.作者认为中国当代小说家往往舍本逐末,忽略从没有声响、没有运动的事物和人情中去挖掘大主题、大精神和深刻的人性。
D.文本以《围城》为例,抓住小说的内容和小说的比喻修辞,阐释了微妙精神对小说的重大意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董晋,字混成,河中虞乡人。
擢明经。
肃宗幸彭原,上书行在,拜秘书省校书郎,待制翰林。
大历中,李涵持节送崇徽公主于回纥,署晋判官。
回纥恃有功,见使者倨,因问:
“岁市马而唐归我贿不足,何也?
”涵惧,未及对,数目晋,晋曰:
“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
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
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
诸戎以我之尔与也,莫敢确。
尔父子宁,畜马蕃,非我则谁使!
”众皆南面拜,不敢有言。
德宗立,出为华州刺史。
朱泚反,遣兵攻之,晋弃华走行在。
改国子祭酒,宣慰恒州。
还至河中而李怀光反,晋说之曰:
“朱泚为臣而背其君苟得志于公何有且公位太尉泚虽宠公亦无以加彼不能事君能以臣事公乎公能事彼,而有不能事君乎?
”怀光喜且泣,故怀光虽偃蹇,亦不助泚。
帝还京师,改尚书左丞。
是时,右丞元琇为宰相韩滉排笮①得罪,滉势振朝廷。
晋见宰相,诵元琇非罪,士大夫壮其节。
贞元五年,方窦参得君,裁可大事不关咨晋,晋循谨无所驳异。
参欲以其侄申为吏部侍郎,讽晋以闻。
帝怒曰:
“无乃参迫卿为之邪?
”帝问参过失,晋无敢隐,由是参罢宰相。
晋惶恐,上疏固辞位。
九年,罢为礼部尚书,以兵部尚书为东都留守。
会宣武②李万荣病且死,诏为宣武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
万荣死,邓惟恭总其军。
晋受命,不召兵,惟幕府驺傔③从之,即日上道。
至郑,逆者不至,人劝止以观便宜,晋不听,直造汴。
及郊,惟恭始出迎谒。
既入,即委以军政,无所改更,众服晋有体,莫测其谋。
汴士素骄怙乱,尝介勇士伏幕下,早暮番休,晋一罢之。
惟恭乃结大将相里重晏等谋乱,晋觉之,杀其党,械送惟恭京师。
晋在军凡五年,卒,年七十六,赠太傅,谥曰恭惠。
①排笮:
排挤。
②宣武:
今开封。
此时李万荣担任宣武节度使。
③驺傔:
骑马驾车的侍从差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泚为臣而背其君/苟得志于/公何有且/公位太尉/泚虽宠公亦无以加/彼不能事君/能以臣事公乎
B.朱泚为臣而背其君/苟得志/于公何有/且公位太尉/泚虽宠公/亦无以加/彼不能事君/能以臣事公乎
C.朱泚为臣而背其君/苟得志于/公何有/且公位太尉/泚虽宠公/亦无以加彼/不能事君/能以臣事公乎
D.朱泚为臣/而背其君/苟得志/于公何有且/公位太尉/泚虽宠公/亦无以加彼/不能事君/能以臣事公乎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谥曰恭惠”中的“恭惠”为谥号。
谥号是指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被加给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B.国子祭酒,古代学官名,为主管国子监的教育行政长官。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最高学府,而非教育行政机构。
C.“贞元五年”中的“贞元”为年号。
年号是古代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首创年号。
D.礼部,为六部之一,主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务,长官为礼部尚书,副长官为侍郎。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董晋据理力争,不辱使命。
董晋跟随李涵护送崇徽公主到回纥时,回纥依仗功劳责怪唐朝给他们的财物少,李涵很害怕,而董晋驳斥了回纥,让回纥人理屈词穷。
B.董晋处事得法,于国有功。
德宗时,李怀光谋反,董晋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李怀光没有帮助谋反的朱泚;邓惟恭图谋造反,董晋发觉后,杀了其党羽,将邓惟恭押送到京城。
C.董晋胆大沉稳,细心善察。
董晋接受宣武节度副大使任命后,没有召集军队,只带领侍从差役赴任。
到达宣武军后,他以静制动,当他察觉邓惟恭勾结他人图谋作乱时,制服了邓惟恭。
D.董晋不畏权势,敢于直言。
德宗时,韩滉权倾朝野,董晋没有因他权势大而畏惧,而是在他面前陈述右丞相元琇没有罪过;也是在董晋的主动揭发下另一位宰相窦参被罢免。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诸戎以我之尔与也,莫敢确。
尔父子宁,畜马蕃,非我则谁使!
(2)贞元五年,方窦参得君,裁可大事不关咨晋,晋循谨无所驳异。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①
辛弃疾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
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
想夜半承明②,留教视草③,却遣筹边。
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酒只依然。
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注】①范停:
即范昂,滁州通判,将赴京城临安。
悴,副职。
辛弃疾当时任滁州知州。
②承明:
汉有承明庐,为朝官值宿之处。
③视草:
为皇帝起草制诏。
8.赏析“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两句的妙处。
(5分)
9.词的下阕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情感?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2)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失意苦闷,走投无路的两句“,”。
(3)在《蜀道难》一诗中李白表示自古以来蜀、秦两地就没有沟通来往的原因是“,”,进一步写出了两地之间被高山峻岭所阻的情状。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能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25分)
在甲板的天蓬下面
杰克·伦敦
卡鲁塞尔斯小姐简直是美得惊人,她迷住了周围的每一个男人。
她又是一个骄傲的女人。
种族的骄傲,门第的骄傲,性别的骄傲,权利的骄傲——她都占全了,这是一种又奇怪、又任性、又可怕的骄傲。
在科伦坡的一天早上,在甲板的天蓬下面,卡鲁赛尔斯小姐召来船长本特利,叫那群给游客表演泅水的当地小孩都到上层甲板上来比赛。
她把我们的零钱全收罗过去,亲自把它们一个一个或者一把一把地扔下海,并且规定捞不着的要挨骂,捞得巧妙的会得到额外赏赐。
有个小家伙最出色,他对天鹅入水式非常在行,我从没见过比他跳得更美的人。
这个孩子一次次地这样跳,我们都很喜欢看,特别是卡鲁赛尔斯小姐。
他至多不过十二三岁,是一个美丽的孩子,好像一个身体柔软的少年神仙的青铜塑像,几乎全身都射出了生命的光辉。
他的皮肤闪烁着生命,眼睛里充满了炽热的生命,我几乎听到了生命从他身体里爆裂的声音。
一瞧见他,就像闻到一股臭氧的气味——他就是这样新鲜,这样身体健康、精神焕发,这样粗野奔放。
突然这些孩子拼命奔向舷门,用他们最快的姿势游水,乱糟糟地、手脚不停地打得水花四溅,脸上充满了恐怖,一蹿一跳地爬出水面。
“怎么回事?
”卡鲁赛尔斯小姐问道。
“大概是鲨鱼。
”船长本特利回答道。
“他们怕鲨鱼吗?
”她问道。
“难道你不怕吗?
”他反问道。
她耸耸肩膀,噘了一下嘴。
“无论给我什么,我也不敢到可能有鲨鱼的地方去冒险,”她说完又耸了下肩,“它们太可怕了!
”
这时,那些小孩全走上了甲板,表演结束了,船长本特利就叫他们下船。
可是,她拦住了他,“等一会儿,船长。
我一向听说这儿的土人不怕鲨鱼。
”
她把那个会天鹅入水式的小孩喊到身边,要他再跳水。
他摇摇头,那群孩子笑了起来,觉得好像是在开玩笑。
“有鲨鱼。
”他指着水面说。
“不,”她说,“没有鲨鱼。
”
可是,他肯定地点着头,站在他后面的那些小孩子也同样肯定地点着头。
“没有,没有,没有。
”她叫道。
接着她就对我们说,“谁愿意借给我半个克朗和一个金镑?
”
我们立刻掏出了许多克朗和金镑,她从邓尼森手里接过了两个硬币。
她举起那个半克朗给孩子们瞧。
可是谁也没有准备跳下去。
她把这个半克朗扔下了海。
他们望着这个银币飞下去,脸上都带着惋惜渴望的神气,不过谁也没有跟着一块下去。
“千万别用那个金镑来引诱他们。
”邓尼森低声对她说。
她一点也不理睬,反而用这个金币在那个会天鹅入水式的小孩子眼前晃来晃去。
“不能这样。
”船长本特利说道。
可是她却笑了起来,仍然引诱着那个孩子。
“别引诱他。
”邓尼森坚决地劝她。
“这对于他是一笔大钱,他可能跳下去的。
”
她转过身来对着那个孩子,又把那枚金镑举到他眼前。
接着,她做了一个要扔出去的样子,这时,那个孩子好像不由自主似地向栏杆跑去,可是伙伴们的大声责备又把他拦住了,他们的声音还带着愤怒。
“我知道你不过是在逗着玩,”邓尼森说道,“你愿意怎么逗他就怎么逗他好了,不过,看在老天面上,千万别扔出去。
”
话音未落,那个金币一下就从天篷的影子下飞到了耀眼的太阳光里,在半空中划了一道亮晶晶的弧形。
大家还没来得及把那
个小孩抓住,他就翻过了栏杆,非常美妙地弯着身体随着那个钱下去了。
两个同时都在半空里,很好看。
金镑破水而入,那个小孩子也在同一个地方,而且几乎在同一刹那,几乎连声音都没有地钻到水里。
水很清,从上面望下去,什么都清清楚楚。
那条鲨鱼很大,一下子就把那孩子咬成了两半。
第一个开口的是卡鲁塞尔斯小姐。
她的脸白得跟死人一样。
“我……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她一面说,一面发出一种短促的、神经质的笑声。
她的全部骄傲都在勉力使她能克制自己。
她有气无力地瞧着邓尼森,她眼睛里流露出一种可怕的难过神色,她的嘴唇一直在哆嗦着。
“邓尼森先生,”她说道,“你愿意扶我下去吗?
”
他一点也没有改变他凝神注视的方向,他连眼皮也没有动一动。
船上一片沉默。
她转过身子,打算镇静地走下甲板。
走了不过二十尺,她就摇晃起来,用手扶着墙以免栽倒。
后来,她就这样走下去,用手扶着舱板,慢腾腾地走开了。
(节选自《世界十大中短篇小说家——杰克·伦敦》,人民文学出版社)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表演跳水的小孩全身焕发着生命的光辉,作者对他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原始生命力的喜爱和赞美。
B.小说开头介绍卡鲁塞尔斯小姐有一种“又奇怪、又任性、又可怕的骄傲”,暗示我们她后来引诱孩子跳水导致其死亡的行为,就是因为她这种古怪的任性。
C.小说对那群表演泅水的小孩的神态描写非常细致,既有对金钱的渴望,也有对鲨鱼的惧怕,还有对卡鲁塞尔斯小姐的愤怒,非常生动真实。
D.小孩被鲨鱼咬死后,卡鲁塞尔斯小姐脸色苍白,身体摇晃,显出难过的神色,这说明她为自己犯下的错误感到悔恨和痛苦,是个良知未泯的人。
E.小说中把跳水的小孩充满生命力的形象与其被鲨鱼吞噬的悲惨遭遇作对比,增添了作品的悲剧色彩,也使作品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2)作品中的卡鲁塞尔斯小姐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3)小说开头详细描述了卡鲁塞尔斯小姐的美丽和高傲,结尾却细致描绘其衰弱落寞。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全文分析。
(6分)
(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批判人性的丑陋,也有人认为小说的主题是揭露金钱的罪恶。
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传记,完成
(1)—(4)题(25分)
屠呦呦:
用一株小草改变世界
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
开堂坐诊的父亲摘引《诗经》中的一句话“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为她取名。
“苹”指的是蒿类植物,人们惊叹于从取名开始,屠呦呦的命运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
受父亲影响,屠呦呦从小就喜欢翻看医书,对中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树立了治病救人的理想。
带着这个理想,1951年,屠呦呦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
大学四年,屠呦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
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
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
由于恶性疟原虫对以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
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通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
由于实验室没有配套的通风设备,加上经常和各种化学溶剂打交道,屠呦呦很快就患上了结核、肝病等多种慢性疾病。
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不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中草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访集》。
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屠呦呦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发现了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屠呦呦意识到可能是煮沸和高温提取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她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尝试在不同摄氏度的条件下制取青蒿提取物。
在失败了一百九十次之后,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终于如愿以偿地从第一百九十一号样品中获得了抗疟效果达到百分之百的提取物。
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
为进一步完善这种新型特效药物,屠呦呦还率队历时六年,排除干扰,克服困难,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抗疟疗效比青蒿素高十倍,但复发率却极低、用药剂量更小、使用起来更方便的抗疟新药物,即双氢青蒿素。
1990年3月,双氢青蒿素一举通过了技术鉴定,成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
当年大协作的“523”项目以“胜利完成”而告终,“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在这个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发现者的名字。
然而贡献的归属却在后来的几十年中争议不断,屠呦呦则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
2004年,泰国玛希敦奖将5万美元和一枚奖章颁发给了青蒿素研发团体,大多数青蒿素研究参与者赞成将这笔奖金捐给盛产青蒿的四川酉阳地区的中学。
这时,屠呦呦提出,必须先明确她个人应该享有50%以上奖金的份额,然后,由她以个人名义捐给酉阳。
2009年,屠呦呦编写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一出版,就因为引文署名的细节而招致批评:
未能充分肯定其他研究小组和研究成员的作用。
反对者认为,屠呦呦夸大了自己在“523”项目中的作用。
2011年9月,81岁的屠呦呦登上了拉斯克医学奖的领奖台,斩获临床医学研究奖,那是彼时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奖项。
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的描述里,屠呦呦是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了青蒿素的中国女人。
拉斯克医学奖认为,屠呦呦是第一个把青蒿素引入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到100%活性,第一个做临床实验,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都足够支撑她得这个奖。
可见这个奖项注重科学发现的思维,而不在乎是谁做的。
四年后,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这位中国女科学家,以表彰她发现青蒿素,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并不认可集体成就的诺贝尔奖,把奖项颁给了在青蒿素研究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个人。
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无穷的魔力。
屠呦呦说,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但作为一个在中国医药学宝库中有所发现,并为国际科学界所认可的中国科学家,她感到自豪。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屠呦呦从小树立治病救人理想到最终获得“诺贝尔奖”的经历,成功塑造了一个勤奋钻研,不懈追求的科研工作者形象。
B.“氯喹”是青蒿素药物出现之前的老一代抗疟药的代表,它的“抗疟”效果远不如青蒿素药物显著。
C.由于条件艰苦,屠呦呦在试验中患上了多种慢性疾病,但她没有退缩,坚持工作,先后完成了抽取青蒿提取物、青蒿素的研制、开发双氢青蒿素等工作。
D.屠呦呦因《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受到启发,开始进行低沸点提取实验,很快便成功发现青蒿素。
E.本文在平实的叙述中穿插一些富有文学色彩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作者重点记叙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艰难历程,描写细腻,有很强的说服力。
(2)屠呦呦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
请简要概括和分析。
(6分)
(3)屠呦呦及其团队能在上世纪70年代艰苦的条件下发现青蒿素及其抗疟功效,原因有哪些?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4)屠呦呦因维护个人权益的行为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
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一谈。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以陕北黄土高原为背景,反映了从“文革”后期到改革初期广阔的社会面貌。
时至今日,很多60后对那段不平凡的岁月还________。
②一首《锦瑟》,实为义山一生的写照,他的一生如镜花水月,映入历史。
他的深情、执著、聪慧以及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始终令人________,回味绵长。
③每一次返校的清晨,母亲总是为我收拾行李,为我准备早餐,送我到车站。
现在想来还________,眼睛不自觉地总是湿湿的。
A.历历在目念念不忘记忆犹新B.记忆犹新念念不忘历历在目
C.念念不忘记忆犹新历历在目D.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念念不忘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3分)
A.最近,电信被爆出存在重大漏洞。
通过该漏洞,不法黑客可以查询上亿用户信息,涉及姓名、证件号、余额,并可以进行任意金额充值、销户、换卡等。
B.这些网络音乐产品含有宣扬淫秽暴力、教唆犯罪或者危害社会公德,已被列入网络音乐管理黑名
单,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提供。
C.从刀耕火种到声色犬马,从茹毛饮血到锦衣玉食,文明程度越高,人们的需求就越复杂、越多元、越精细。
因此,我们只要考察一个时代的生活细节,便可一叶窥秋。
D.奥斯卡金像奖的正式名称是“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设立于1927年。
该奖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旨在为了鼓励优秀电影的创作与发展,半个多世纪来一直享有盛誉。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近体诗发展以来,人们写诗必须遵从严格的平仄和字数要求,写出来的诗也就带有严格的格式和规律。
词则不然。
词是音乐性的歌曲,是当时被人们传唱的流行歌曲,________________。
如此看来,诗工整,词自由,格式上的差异构成了“诗庄词媚”说法的一部分。
A.所以词牌也是多种多样,并没有要求固定的平仄和字数
B.词牌也是多种多样,所以并没有固定的平仄和字数要求
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审核 重庆市 名校 联盟 三高 仿真 考试 语文试题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