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山童教案.docx
- 文档编号:5678935
- 上传时间:2022-12-31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18.13KB
大班音乐山童教案.docx
《大班音乐山童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音乐山童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班音乐山童教案
大班音乐山童教案
大班音乐《山》活动设计
旬阳县第三幼儿园郭远玉
教材分析:
《山》这首歌抒情、优美,歌词生动、形象,表现出一年四季山上的不同美景。
在设计时为了丰富演唱形式,更好地表达对四季的山的美好情感,在歌曲每个句末的休止部分进行伴唱处理(啦啦啦),通过唱衬词更好地调动了幼儿参与歌唱的积极性。
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音乐形象与情绪的感知必须借助于多种感官的形象感知。
因此,本次活动我采用图片感知,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情绪,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并能够倾听同伴的歌声、协调一致地演唱。
活动目标:
1.根据图片提示理解、记忆歌词,能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三拍子歌曲,并尝试用活泼、跳跃的声音唱出衬词。
2.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唱的乐趣。
活动重点:
借助图谱理解、记忆歌词,在学唱衬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
能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三拍子歌曲。
活动准备:
山的图片、歌曲图谱。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知道一年有哪几个季节吗?
二、基本部分。
1.借助图片理解歌词。
(1)师:
(出示“山”图片)在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中,山上的景色会有什么变化呢?
春天的山是什么样的?
(春天的山上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真像一个花篮呀!
)出示图谱,引出歌词:
春天的山呀是花篮。
(2)夏天的山是什么样的?
夏天的山是一只什么篮呢?
出示图谱,
引出歌词:
夏天的山呀是果篮。
(3)春天的山呀是花篮,夏天的山呀是果篮。
那么秋天的山呢?
会是什么样的?
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
秋天,山上的树叶都变成金黄色的了,远远看去,真像一只金篮呀!
出示图谱,引出歌词:
秋天的山呀是金篮。
(4)冬天的山像是什么篮?
为什么?
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谱,引出歌词:
冬天的山呀是银篮。
(5)又有花又有果,又有金又有银,家乡的山上装了这么多的宝贝呀!
出示图谱,引出歌词:
家乡的山呀是宝篮。
(6)完整念歌词。
2.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幼儿整体感知。
老师不仅能说着夸家乡的山,我还能唱着夸一夸呢!
(加入伴奏)
(2)出示图片“啊”,这张图片表示什么呢?
应该放在哪里?
(3)幼儿学唱。
师:
你们会不会像老师一样把家乡的山夸一夸?
我们看着小图片一起来唱一唱!
(4)加入衬词演唱。
①幼儿唱歌曲,师唱衬词。
师:
我刚才唱了什么呀?
在什么地方唱了“啦”呢?
请你们再听一听。
出示“啦啦啦”,谁来帮老师放一下这个图片?
②师唱歌曲,幼儿唱衬词。
师:
现在,我们来交换一下,老师唱歌曲,你们来唱“啦啦啦”,好吗?
最后一句我们一起唱。
师:
怎么样唱这个“啦”才好听呢?
(用轻快的声音来唱。
)我们再来试一试,用轻快的声音来唱“啦啦啦”。
③分组演唱。
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唱歌曲部分,一组唱衬词部分,然后交换。
3.创编衬词进行演唱。
三、结束部分。
1.家乡的山这么美,我们用手中的笔把它画下来吧!
2.小结评价,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当我抽到“家乡”这个主题时,想到我班孩子都是农村孩子,我就想到了家乡的山。
于是我设计了一节大班音乐活动《山》。
课后闫园长对这节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点评,虽然也说到了优点,但不足之处甚多,现反思如下:
一、优点:
1、能够选择孩子熟悉的事物作为教学内容,幼儿比较感兴趣。
2、通过唱衬词和创编衬词的方法学习演唱歌曲,活动目标完成。
二、不足:
1、因为第一次尝试组织音乐活动,组织形式单一,与幼儿互动的方法很欠缺。
2、本首曲子是三拍子歌曲,幼儿没领会到三拍子歌曲的节奏特点,难点没突破。
3、幼儿唱衬词时声音不优美,老师没有及时引导,没有唱出家乡的美。
4、由于缺乏经验,整节课都是由另一名老师弹琴配课而不是自己弹奏。
5、出示图谱时,应考虑到大班孩子已初步会认一些简单的字,可以用字加上图片,使之成为一句完整的歌词。
三、思考:
回忆整个活动过程,感到确实很失败。
要上好幼儿园的课的确不容易,以后的路还很长,我要向身边的人学习,向优秀教师学习,多钻研,逐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敢于挑战,敢于面对失败。
只有经得起失败,才能更珍惜成功;只有经得起考验,才能不断进步!
大班音乐活动《山》教学反思
当我抽到“家乡”这个主题时,想到我班孩子都是农村孩子,我就想到了家乡的山。
于是我设计了一节大班音乐活动《山》。
课后闫园长对这节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点评,虽然也说到了优点,但不足之处甚多,现反思如下:
一、优点:
1、能够选择孩子熟悉的事物作为教学内容,幼儿比较感兴趣。
2、通过唱衬词和创编衬词的方法学习演唱歌曲,活动目标完成。
二、不足:
1、因为第一次尝试组织音乐活动,组织形式单一,与幼儿互动的方法很欠缺。
2、本首曲子是三拍子歌曲,幼儿没领会到三拍子歌曲的节奏特点,难点没突破。
3、幼儿唱衬词时声音不优美,老师没有及时引导,没有唱出家乡的美。
4、由于缺乏经验,整节课都是由另一名老师弹琴配课而不是自己弹奏。
5、出示图谱时,应考虑到大班孩子已初步会认一些简单的字,可以用字加上图片,使之成为一句完整的歌词。
三、思考:
回忆整个活动过程,感到确实很失败。
要上好幼儿园的课的确不容易,以后的路还很长,我要向身边的人学习,向优秀教师学习,多钻研,逐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敢于挑战,敢于面对失败。
只有经得起失败,才能更珍惜成功;只有经得起考验,才能不断进步!
一.故事导入
空旷的大山里,河水轻快的流淌,一轮明亮的月亮缓缓的爬上了山,晚风如一条飘动的丝带,拂过他的脸庞,不远处,一个小牧童挥动着一根羊鞭,好像要抖掉满天的星星。
你们听,他来啦~
(播放全曲)
二.完整初听
同学们,小牧童的生活快乐吗?
现在请同学们再感受一次他的快乐,请同学们欣赏的同时,思考两个问题
1.歌曲山童的情绪是怎样的?
2.歌曲由几部分构成?
师:
通过欣赏,你们找到答案了吗?
生1.情绪由欢快到优美到再欢快。
师:
听的非常准确,歌曲由欢快到优美到再欢快。
生2:
歌曲由三部分构成,欢快活泼的情绪这是第一部分,优美恬静的情绪是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情绪和第一部分一样。
师:
回答的非常好,其他同学你们听出来了吗?
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三部分的情绪。
(播放:
每部分的第一句)
师:
同学们再来观察一下老师截取的谱例,谱例上有哪些装饰音?
生:
旋律多处用了倚音还有下滑音。
师:
你观察的非常仔细,这首歌曲汲取我国西南地区民歌音调因素创作的,旋律多处用了倚音,下滑音,表现了山区儿童的热情,活泼,俏皮的个性。
三.分段欣赏
1.歌曲第一部分
让我们先一起听听歌曲欢快活泼的第一部分。
思考:
这部分用了哪些演唱形式?
生:
齐唱和合唱的演唱形式。
师:
齐唱是大家都一起唱歌。
合唱是一首歌曲分为两个或更多的声部。
现在大家都懂了吗?
让我们一起来再听听歌曲的第一部分,等下请同学们告诉我,第一部分哪里是齐唱,哪里是合唱。
这段歌词,通过各种演唱形式,赞美了从月夜到黎明的山间景象,又以多种衬词,模仿了羊儿的踢踏,河水的流淌,鞭儿的挥动,呈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让我们一起闭上眼睛,跟着音乐一起想象这幅美丽的画面。
2.歌曲第二部分
师:
在牧童急切的期盼中,黑夜过去,太阳缓缓地爬上山了,大家一起听听看小牧童现在在做什么呢?
(播放歌曲第二部分,出示歌词)
(教师跟音乐做律动)
师:
山风柔柔的,哄着小草睡觉,好像妈妈温暖的怀抱。
现在叶老师想教教所有同学一起感受妈妈的怀抱。
(再次播放第二部分)
只有动作的画面还不够美,现在请同学们跟着叶老师,一起唱唱这优美恬静的歌词,注意歌词里显示0的地方(注意空拍)(教师钢琴弹奏,生跟唱)
四一班的同学们真厉害,现在同学们都会唱了,请同学们从你们的音乐方凳下拿出暖暖的彩带配合你们柔美的歌声,一起展示小牧童的生活吧~
3.歌曲第三部分
宁静的晨曦过去,万物苏醒,小牧童恢复了活泼快乐的本性,山林又变得热闹让我们再次走进小牧童美好快乐的童年。
同学们要注意听听,第三段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生:
合唱
四.完整复听
现在我们完整的欣赏一遍山童。
请同学们竖起小耳朵,听到温暖的地方,大家拿着彩带一起唱和做动作。
五.课堂小结
这首合唱歌曲,向我们展示了色彩绚丽的山间景色,这里生气勃勃,诗意浓郁,令人心驰神往,你们感受到了吗?
如果以后有时间,希望大家都可以亲自到大山深处,唱着这首歌谣。
下课
内容仅供参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班 音乐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