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教育六年级下册数学学案第四单元 扇形统计图 西师版doc.docx
- 文档编号:5674093
- 上传时间:2022-12-31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177.15KB
精选教育六年级下册数学学案第四单元 扇形统计图 西师版doc.docx
《精选教育六年级下册数学学案第四单元 扇形统计图 西师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教育六年级下册数学学案第四单元 扇形统计图 西师版doc.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教育六年级下册数学学案第四单元扇形统计图西师版doc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第四单元扇形统计图
4.1扇形统计图
(一)
学习内容:
西师版教材六年级下第四单元第一节例1,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十
五第1、2题。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的适用范围;
2.能读懂扇形统计图,能用百分数表示图内所统计的各部分数量,知道扇形统计图中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问题;
3.体会扇形统计图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统计的应用价值。
学习重点:
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和适用范围,能从扇形统计图读出必要的信息。
学习难点:
扇形统计图特点的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一个白纸圆面。
第一版块自主学习导学
回顾旧知
1.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的()表示数量的多少,能明显地反映出同类事物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
2.折现统计图是用折线的()和()趋势表示数量的()变化情况。
3.将百分数化成分数:
50%=();25%=();20%=();5%=()。
4.西路小学六年级共有学生120人,其中男生70人。
求女生人数占全年级人数的百分比。
新课先知
阅读课本55~56页,思考并回答下面问题:
1.完成统计表:
六
(2)班同学开展了“我最喜欢的颜色”调查,每人限选一种,下面是他们统计的结果。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其他
合计
人数(人)
10
2
20
8
40
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100%
2.根据上述统计表,我们可以用
右边的统计图来表示,请你完善右边
的统计图。
像这样的统计图叫
统计图。
3.观察右面的统计图。
整个圆表示(),圆内大小不同的扇形分别表示();蓝色的百分率表示(),红色的百分率表示(),黄色的百分率表示()。
第二版块课堂学习导学
初步构建
自主检测
1.张明在全班同学中作了最爱吃的水果的调查,全班共50人,每人限选一种,调查结果如下表。
水果
桔子
苹果
香蕉
其他
人数(人)
10
20
15
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20%
10%
(1)把表格填写完整。
(2)拿出你准备的圆面纸,仿照课本例1,根据上表统计的结果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2.扇形统计图是用()表示总数,用()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3.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与()之间的关系。
4.观察阅读课本56页“试一试”的扇形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参加文娱活动的有()人,参加体育类活动的有()人。
(2)你还能提出并解决哪些数学问题?
交流探究
结合第一版块的自主学习导学、第二版块的初步构建、自主检测内容,通过生生、师生合作交流探究总结:
1.什么是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有哪些特点和作用?
(结合“初步”构建部分知识)
2.各部分的数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
3.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哪些不同?
(可从适用范围考虑)
分层训练
(一)课堂达标
1.完成课本57页“课堂活动”第2题。
2.完成课本练习十五的第1、2题。
(二)拓展延伸
光明小学六年级共有240人,下图是六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文艺节目情况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喜欢歌曲的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有几人?
(2)喜欢动漫的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有几人?
(3)喜欢小品的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有几人?
(4)喜欢其他类的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有几人?
总结提炼
学生自主合作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
1.用()表示总数量,用圆中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占()的百分比,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
2.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3.根据扇形统计图,如何提取相关的数学信息。
4.1扇形统计图
(二)
学习内容:
西师版教材六年级下第四单元第一节例2,课堂活动第3题,练习十五第3~6题。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扇形统计图,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读懂扇形统计图,提取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
3.体会扇形统计图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统计的应用价值。
学习重点:
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能根据扇形统计图的相关信息解决问题。
学习难点:
根据扇形统计图的相关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版块自主学习导学
回顾旧知
1.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用()表示总数,用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占()的百分数。
2.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同()之间的关系。
3.六(四)班有50人,其中男生占48%,女生占()%,男生有()人,女生有()人。
4.已知一个数的5%是20,这个数是()。
新课先知
阅读课本56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请阅读例2,并根据两个扇形统计图完成下表:
(1)靠山村“退耕还林”前土地分布统计表。
种类
森林
耕地
荒山
其他
占总面积的百分比
(2)靠山村2019年底土地分布统计表。
种类
森林
耕地
荒山
果园
其他
占总面积的百分比
2.“其他”含()等。
3.两个扇形统计图都是把()用圆表示,即把()看作单位“1”。
4.请你说一说靠山村退耕还林以后土地的变化情况。
第二版块课堂学习导学
初步构建
自主检测
1.耕地面积从占总面积的()到占总面积的(),说明耕地面积();森林面积从占总面积的()到占总面积的(),说明森林面积();果园面积从无到占总面积的(),说明果园面积();荒山面积从占总面积的()到占总面积的(),说明荒山面积();其他面积保持不变,仍然占总面积的()。
2.到2019年底,靠山村的耕地、森林、果园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千米?
3.没有改造的荒山还有多少平方千米?
4.完成课本57页“课堂活动”第3题。
交流探究
结合第一版块的自主学习导学、第二版块的初步构建、自主检测内容,通过生生、师生合作交流探究总结:
请根据课本例2,对比两个扇形统计图,合作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森林面积的变化是怎样的,变化了多少平方千米?
2.耕地面积的变化是怎样的,变化了多少平方千米?
3.你还能提取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并解决。
分层训练
(一)课堂达标
完成课本58页练习十五第3、4题
(二)拓展延伸
完成课本58页练习十五第5、6题
总结提炼
学生自主合作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
1.进一步熟悉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在实际问题中如何提取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
3.根据扇形统计图的信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4.1扇形统计图(三)
复习内容: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比较(补充知识)。
课型:
整理与复习课。
复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统计图,体会三种统计图的作用和特点;
2.能读懂统计图及统计图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
3.根据统计图提供的数学信息,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解决问题
复习重点:
比较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及实际应用。
复习难点:
能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版块自主复习导学
自主整理
1.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的()表示数量的多少,能明显地反映出同类事物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
2.折现统计图是用折线的()和()趋势表示数量的()变化情况。
3.扇形统计图是用面积表示()占()的百分比,能清楚地反映出总数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自主检测
1.常用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和()统计图。
2.如果只需记录数量的多少,可选择用()统计图;如果需要记录数量的增减变化,可选用()统计图;如果需要反映一个部分数量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可选用()统计图。
3.下图是某果园各种果树种植情况统计图。
(1)()树最多,()树最少。
(2)梨树比杏树多占果树总数的()%。
(3)如果果园里共有果树300棵,桃树有
()棵,杏树有()棵
第二版块课堂复习导学
合作交流
1.比较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有哪些不同;
2.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意义是什么;
3.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
展示点拨
1.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三种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教师强调三种统计图的意义和特点。
3.根据实际情况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解决问题。
分层训练
(一)课堂达标
1.下面几组数据分别选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更合适。
(1)我国第24~30届奥运会获金牌数量统计表。
届数
24
25
26
27
28
29
30
金牌数(枚)
5
16
16
28
32
51
38
选用()统计图合适。
(2)我国第30届奥运会获奖牌数量统计表。
奖牌
金牌
银牌
铜牌
奖牌数(枚)
38
27
23
选用()统计图合适。
(3)我国第30届奥运会获各项奖牌数约占奖牌总数的百分比统计表。
奖牌
金牌
银牌
铜牌
百分比(%)
43.2
30.7
26.1
选用()统计图合适。
2.如图是某次数学比赛三个学校男、
女生参加情况统计图。
(1)参加比赛的男生人数最多的是
()小学,女生人数最少的是
()小学。
(2)参加比赛的学生共有()
人,其中女生约占()%。
3.右图是表示六年级同学到10km远的
公园去春游的情况统计图。
(1)同学们去公园实际行走了()
小时。
(2)同学们在公园游玩了()小时。
(3)同学们回来时平均每时行()km。
4.如图是张明家5月份生活开支情况统计图,
他家5月份的总支出是5000元。
(1)这个月哪项支出最少?
是多少元?
(2)赡养老人支出是多少元?
(3)衣食支出占月支出的百分
之几?
是多少元?
(二)拓展延伸
下图表示3个工人单独完成某项工作所用的天数,请根据图中数据完成计算。
(1)甲、乙合作这项工程,多少天可以完成?
(2)甲、乙、丙三人合做这项工程,多少天可以完成?
(3)甲单独做3天,再由丙单独做,还需多少天可以完成?
反思总结
1.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2.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区别和联系;
3.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进行判断、计算、提出并能解决问题。
4.2统计综合应用
学习内容:
西师版教材六年级下第四单元统计综合应用。
建议第1课时:
统计综合运用
(一)(例题,课堂活动。
);第2课时:
统计综合运用
(二)(练习十六第1~4题。
)。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调查、收集、整理需要统计的数据以及绘制并分析统计图的过程;
2.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描述数据,加深对三种统计图特点的理解,更好地掌握各类型三种统计图的适用范围;
3.灵活运用所学统计知识解决问题,培养统计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统计并计算全班同学在每个年级时的平均身高以及绘制统计图。
学习难点: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把全班同学各年级时的平均身高的统计结果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版块自主学习导学
回顾旧知
1.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是()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的情况是()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是()统计图。
2.六
(二)班第一组8位同学的年龄分别是12岁、13岁、12岁、11岁、11岁、12岁、11岁和12岁,他们的平均年龄是( )岁;体重分别是39kg、45kg、56kg、52kg、43kg、48kg、50kg和47kg,他们的平均体重是()kg。
3.3个3,4个4,5个5,这12个数的平均数是()
新课先知
搜集资料,同学们到学校教导处体质健康监测数据中查阅自己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身高状况并作记录。
小学六年级班组一至六年级身高统计表
单位:
cm
学号
姓名
性别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合计
第二版块课堂学习导学
统计数据
初步构建
整理统计结果
统计综合应用
绘制统计图
自主检测
1.以组为单位,计算组内同学各年级时的平均身高。
2.以组为单位,汇总全班的身高资料,分别计算全班同学在每个年级时的平均身高,再填入统计表。
小学班一至六年级平均身高统计表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平均身高(cm)
交流探究
结合第一版块的自主学习导学、第二版块的初步构建、自主检测内容,通过生生、师生合作交流探究总结:
1.思考和讨论怎样说明自己和全班同学身高的变化,再逐一分析每个同学各年级的身高变化情况。
2.分组讨论,如何计算全班同学在某年级时的平均身高。
3.想一想,根据全班同学身高的统计结果,选用什么统计图来表示。
分层训练
(一)课堂达标
1.完成课本59页“想一想”。
2.完成课本60页第(4)题。
3.完成课本60页“课堂活动”。
(二)拓展延伸
完成课本60~62页练习十六第1~4题。
总结提炼
1.进一步体会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问题的背景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解决实际问题;
3.加深对三种统计图特别是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的理解,强化统计意识,培养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3农田收入测算
学习内容:
西师版教材六年级下第四单元的综合与实践。
课型:
综合与实践课。
学习目标:
1.能读懂情境图中农民对话的基本信息;
2.能用情境图中的基本信息解决农田收入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运用基本信息解决农田收入的问题。
学习难点:
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农田收入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版块自主学习导学
回顾旧知
1.小明家4月的用电量是120千瓦时,当地居民用电价格为0.54元,请问他家这个月需电费()元。
2.1亩=()平方米;π=(),圆的面积公式S=(),圆的体积公式V=()。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
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
“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
“雨下得怎样?
”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
“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3.小兰家有一款圆形鱼塘,周长为1256米,清池后需灌1米深的水,她家有一台直径为10厘米的抽水机,水在管道内的流速是每秒4米。
请问:
她家鱼塘的半径是()米,鱼塘需灌水()立方米,要灌满这块鱼塘需要()小时。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4.小花家2019年种了4亩水稻,共产水稻2200kg,平均亩产()kg;其中卖了稻谷500kg,收入了1300元,稻谷的价格为()元/kg;又将500kg稻谷加工成大米和米糠,稻谷的出米率为60%,分别得到大米()kg,米糠()kg,已知大米的价格为4元/kg,米糠的价格为0.8元/kg,如果将300kg大米和200kg米糠全部卖掉,可以收入()元。
新课先知
阅读课本64页情境图,思考并回答下面问题: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1.这台抽水机工作1小时需要()元。
2.这台抽水机工作1秒钟可以抽水()立方米,1小时可以抽水()立方米。
3.这块田的面积约为3200平方米,要向这块田灌10厘米深的水是()立方米。
4.根据情境图,要向田里灌10cm深的水,需电费多少元。
水稻亩产量×亩数=水稻总产量
第二版块课堂学习导学
初步构建
稻谷价格×单价=总收入
农田收入测算
纯收入=总收入+政府补助-投入
自主检测
1.王大伯这块田的面积约为3200平方米,约()亩。
2.请以“回顾旧知”里的第4题为例,填写下列表格。
水稻亩产量
水稻总产量
稻谷价格
根据表中数据,王大伯如果将稻谷全部卖掉(以稻谷形式)可以收入(不计成本)多少元?
交流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本节课的有关信息讨论探究课本64页“活动拓展”。
分层训练
(一)课堂达标
下面是某村小麦产量的统计表,请补充完整
类别
产量
计划产量
实际产量
完成计划的百分数
2019年
200
120%
2019年
220
2019年
130%
合计
670
150%
(二)拓展延伸
1.种1亩(约667m)地方政府1年补助40元,1年所需的种子、肥料等投入大约要300元。
请算一算,王大伯承包这块地1年的纯收入有多少元?
2.完成课本64页“活动拓展”。
总结提炼
1.学会阅读情境图中的基本信息,为解决问题提供线索;
2.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要用到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相关知识。
第四单元检测
数学试卷
(时限:
60分钟总分:
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总分人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填空。
1.常用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统计图。
2.如果只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想要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要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 )统计图表示。
3.右图是鸡蛋各部分质量统计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一个鸡蛋中蛋壳的质量约占( ),蛋黄的质量约占( )。
如果一个鸡蛋重80克,那么这个鸡蛋中的蛋白重( )克。
4.右图是某学校教师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1)喜欢《走进科学》的老师占全体老师人数的()%。
(2)喜欢( )节目和( )节目的人数差不多。
(3)喜欢( )节目的人数最少。
如果该学校有150名老师,那么喜欢新闻联播的老师有( )人。
5.如图,如果用整个图表示总体,那么( )扇形表示总体的
;( )
扇形表示总体的
;剩下的C扇形表示总体的( )。
得分
评卷人
二、选择。
1.某公司有员工700人举行元旦庆祝活动(如右图),A、B、C分别表示参加各种活动的人数的百分比,规定每人只参加一项且每人都要参加,则不下围棋的人共有( )。
A.259人 B.441人
C.350人 D.490人
2.某校男生、女生人数表示在右图中的扇形区,则男生占全校人数的百分比为( )。
A.48% B.52%
C.92.3% D.4%
3.六
(1)班有40名学生,选举班长的得票数为:
小何20票;小赵10票;小邓6票;小李4票。
下列四幅图中,( )图准确地表示了这一结果。
A B CD
4.在“阳光体育节”活动中,某校对六
(1)班、
(2)班同学各50人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 )是正确的。
A.喜欢乒乓球的人数
(1)班比
(2)班多
B.喜欢足球的人数
(1)班比
(2)班多
C.喜欢羽毛球的人数
(1)班比
(2)班多
D.喜欢篮球的人数
(2)班比
(1)班多
5.一个圆形花坛内种了三种花,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各种花占地面积的关系应是( )。
AB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选教育六年级下册数学学案第四单元 扇形统计图 西师版doc 精选 教育 六年级 下册 数学 第四 单元 扇形 统计图 西师版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