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班级一起成长.docx
- 文档编号:5649143
- 上传时间:2022-12-30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7.91KB
和班级一起成长.docx
《和班级一起成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班级一起成长.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和班级一起成长
和班级一起成长
——轻松做好班主任
本主题讲座适宜一个半小时,对象班主任。
大家好,虽然我到我们学校才短短两年,但我从刚才大家的掌声中听出来了,大家已经认可我,接纳我。
而我也从心底地溶入了我们学校,我已经成为了我校的一份子,和大家一起战斗在同一道战壕里。
借用战争时期流行的一句话,能在同一道战壕浴血奋战的,那是一种缘分,是存在浓浓的兄弟情的。
我和大家一样,都是学校的一份子,大家也都了解我。
如果真要说有点点和大家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大家都有一种好的心态,“要给别人一碗水,自己要储备一桶水。
”而我虽然只是个半桶水,但我敢坦诚布公。
因为我知道,再差的言论,在智者耳中也一定能听出闪光点。
所以我相信今天虽然我所说的都不是什么很高明的理论,但大家看在兄弟的面子好好领会的话,那我这么一些不成熟的理念加上你脑子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将一定会在你内心里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局面。
在座的每个人随便一个站上来,就班主任这话题都可以讲上几个小时的宝贵经验。
就如刚才所分析,今天在这里我希望大家放松点听,先把我的观点听进去,再和你原有的经验进行融合,从而形成新的工作理念。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来聊一聊大家一定感兴趣的话题:
“如何做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
每个班级都有四五十位同学。
我们每位班主任都希望每位同学天天都在快速成长。
但是我要告诉大家,大家头脑要有这么一个理念。
我们班级的同学成长了,那是我们的功劳,是我们用自己的心血换来的,我们理应享受这种成就感。
而如果有同学变坏了、后退了,记住那不是你的错。
你想想每位孩子背后那可都有六个以上直系血缘的亲人啊,他的爸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
这六个人都是围着这孩子转,他们的心血一定都花在了这孩子身上,这六个人每个人都比你和这孩子更亲、更爱、更愿意投入精力。
你想,他们六个人十几年都教不好这一个孩子,凭什么要你一定三年内教育好四五十个孩子。
所以作为班主任能让班级的每一位同学都变好,那是你水平高,你投入心血。
教育不好呢?
那不是你的错,你并没有因此犯下滔天大罪,你没必要强烈自责,没必要因此而生气。
你班级有个孩子变坏了,原因是多方面的,更多时候是家庭、社会原因,最多也只能证明之前你对这孩子的教育办法已经不可行了,接下来你必须想出更适合这孩子的教育办法。
绝对不要往自己身上揽责任。
借用高中部班主任最常听到家长的一句话“我孩子就是没好好读,才会读到你们学校来。
”,就这句话就班主任的角度,你完全可以这么解读,“这孩子已经在六个最亲的、最爱他的家长教了十几年没教好,一定很难教育。
我作为班主任,我的责任是就我专业角度来想办法尽力教好他。
教不好是正常的,教好了,那说明我投入了很大工作量,说明我水平高,我教育办法可行。
”所以在座的兄弟姐妹们,大家要理顺这么一点,面对班级的每一位同学,想办法让同学进步、成长是我们的工作。
想办法并执行是我们的责任。
达不到预期效果,这是正常现象,这不是你一个人的错,你并没有因此犯下滔天大罪,你的工作就是继续想新的办法,创造新的教育机会,虽然教育好他的可能性并不大,但你要做的不是自责,不是生气,而是期待遥遥无期的可能的成功。
假如教育达到预期效果了,教育好了,这是功德无量啊,这说明你厉害,你理应享受那种成就感。
反观现状,我们学校现在每个班级都是那么的优秀,就如刚才分析,这足以证明我们学校中学的每位班主任都是敬业的,都具有很强的班主任工作能力。
回想那沤心沥血的一幕幕,牺牲了节假日时间去家访,牺牲休息时间去教育孩子……,终于换来了现在的成就,这真是功德无量啊!
但如果我们反思一下,班主任工作一定要这么累吗?
班主任工作能不能做得更轻松一些呢?
分析一下我们和学生家长的区别,就亲密、了解层度、爱的层度等方面,我们一定比不上家长。
而与家长不同的是我们拥有团队,就是我们的班级。
如果我们班主任认识到这一点,那你一定就知道轻松当班主任的突破口在哪了。
那就是借力,借班级的力量帮我们教育好学生。
学生即是班级的成员,也是受教育者。
班主任工作更多的应是在班级文化建设,创造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好班级舆论。
而不是花大精力和一个个后进生在那一对一的“单挑”,“单挑”的办法他家长已经比你更动情地用了十几年了,没用。
我这里说的“单挑”是指较大幅度提高分贝地对学生嚷嚷,在座的班主任们偶尔也会这样。
这种方式只能是教育后进生万不得已的辅助办法,而不是教育好后进生的最好办法。
你更多的精力应该放在大多数同学都能受益的班级建设上。
那如何建设好班级这一团队呢?
原则是班级无法做的事,你来做示范。
班级能做一部分的事情,你来做主导。
班级能做的事情,放手让班级做。
我去年接了高二五班,是**老师的班级,这个班级我接班之前就很优秀。
我接班之后,并不见得就变得更优秀。
但有一点可以保证,这个班级是全年段最少让班主任费心,最少让班主任生气的班级。
平时学校有什么任务,我只需要将任务传达到班委会,基本就不要我再操心了。
比如说每次的主题班会课,我的任务是将班会主题、时间、任务目标等告诉班委会,他们就会去按排好。
什么资料收集、课件制作、主持人、节目排练等等,他们都会安排,我的任务就是等时间到了,坐在那儿欣赏。
每次主题班会课完后,我经常是笑哈哈地走进年段室,学生的创造力往往是让我们意想不到的。
就如上次参加区里建国六十周年主题班会创新大赛。
我将任务交给班委后,班委专门多次开会,可能水平有限怎么也设计不出理想方案,于是求助于我。
我就带了几个班委到同安一中看了一堂这一主题的班会课。
一下子思路就打开了,一回来,班委们就开始着手策划,一直到参加完比赛,他们一直没有再求助于我。
方案策划,主题班会教案,班会实录,课件制作,班徽设计,班歌创作训练,班旗制作,摄影安排,各节目安排,班级布置等等,一系列工作都是他们自己完成,我记得第二天就要参加比赛了,主任要求我要在班会课上讲几句话,以展示班主任的主导作用。
我的回答可能让大家很惊讶,我说可以,但我到现在还不知道班会的主要环节,我要了解一下再决定哪个地方讲什么内容。
整个过程就是最后他们把教案手写好了,然后我打字并拿到校长那里打字,因为班委要求我要打印彩色的,为了省点班费我就拿到校长那里打印。
其它的工作基本都学生完成,虽然成绩不是很理想,仅得了区第二名,但我觉得这已经是很厉害了。
当班主任当到这份上,那就轻松了。
就比赛成绩而言,如果是班主任亲自策划,安排更多的作秀,一定将会更好。
但就教育效果而言,个人觉得让学生主体参与、班主任主导会更好些。
班主任怎样才能做到这样轻松呢?
就是班级无法做的事,你来做示范。
班级能做一部分的事情,你来做主导。
班级能做的事情,放手让班级做。
简单讲就是放手,问题是放手了,学生肯给你做吗?
怎样才能让学生心甘情愿地参与呢?
这就需要班主任与班级的有效沟通。
如何沟通?
我曾经做过一个不成功的案例。
我还在原工作单位时,我班上一位学生找到我说他父母天天吵架,他非常烦,再这样下去他都想离家出走了。
叫我能不能帮帮他。
于是我就和他一起去了他家,去了之后,通过专业辅导,他父母都答案为了孩子,以后再也不吵了。
他父母真的说到做到,从那以后确实没有再吵了。
可是半年后,这位学生找到我说,他父母要离婚了。
实在是让我惊讶,为什么以前吵架都没有离婚,现在不吵了就想离婚。
后来一了解,原来自从没吵架后,因为相互还生着气,所以也没有说话。
半年多都是基本没有说话。
这样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们夫妻俩之间这半年多没有信息交流,那将产生多少的不便,产生多少的误会。
以前天天吵架,表面上是吵架,真的生气,但在生气的同时也有存在着信息交流。
虽然天天有产生不满,但通过吵架形式的信息交流之后,他俩之间就将不满的地方让对方明白,对方也因此有所改变。
我举这一例子,想说明的是其实生气、发脾气、提高分贝地嚷嚷也是一种信息交流方式。
平时在教育学生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烦心的事,有时学生也真的很气人,这时怎么办,实在忍不住了,那就发脾气吧。
现在一些班主任也有时会用责骂方式教育学生。
每件事情的存在都有它的理由,既然部分班主任偶尔在教育学生时会采取责骂形式,那就有那存在的价值。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至少有三方面的价值。
第一,可以让其它学生知道,类似这种事以后不能做,不然班主任会生气。
也就是“骂”这学生,可以教育到其他学生。
所谓的杀鸡警猴。
第二,部分学生家长教育方式就是天天打骂,而这学生就形成了习惯,属于别人跟他轻声细语交流的信息,在他认为一定都是不重要的。
而只有被训斥的时候接收到的信息才会引起他注意,他才会去做,所以有些学生就是必须用骂的,他才会改,教育才会取到一点点的效果。
第三,每个班主任都知道,我跟学生嚷嚷是没多大用处的,但我跟学生讲完你该如何如何做之后,班主任可以得到的心理感受至少是一种安慰感。
我已跟他说了,让他要做好来的,是他自己不改,问题是在他身上的喔。
还有一些学生一到我们面前,我们就很自然地产生无名火,真的气啊。
提高分贝地对学生嚷嚷,也有助于班主任自身把这怒气发泄出去。
也就是这个嚷嚷的行为是我们班主任需要的行为,而不是学生需要我们嚷嚷的内容。
由此可见,严厉批评学生有它存在的价值。
另外,教育部最新发布的《班主任工作规定》第十六条提到“班主任有采取适当方式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利。
”这也进一步证明对问题学生该批评就批评,该发脾气就发脾气。
偶尔对学生凶有它的存在价值,但是是最好的方式吗?
不用我讲大家都知道,就教育价值而言有没有比这更好的方式,我们暂且不讲,单单讲生气对你自身造成的伤害。
就生物学角度而言,一个人生气时会促使体内分泌的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
这三类激素的作用也有三,一是让人肌肉蹦紧,二心跳加快,三血管收缩。
让人感觉难受的程度可以超过天然蛇毒的十倍。
别以为气死人不可能,气死人是真实可能发生的事。
你知道吗?
这些激素要多久才能被消化完,什么时候你身体的生理状态才能恢复正常呢?
要72小时,整整三天的时间。
所以如果不注意的话,极有可能你在学校里受了学生的气后,因为生气时产生的激素还在体内存在,所以到了家还继续心情不好,甚至可能迁怒,不仅你受到了伤害,你家里人还继续受到伤害。
迁怒,我们心理学有这么一个例子,说一天一个老板,我们猜可能在家被他老婆骂了,到了公司将一个员工骂了一通,这员工回到家就打了他老婆一巴掌,他老婆就也打了孩子一顿,这孩子看到小花猫在那,就走过去踢了小花猫一脚,那小花猫滚了好几滚都还不知道为什么小主人踢他,感到太委屈了。
你看这条链上,所有人都受了委屈,都没法解释自己这委屈,这个怒就这样一直迁到了小花猫身上,造成了一连串的不良情绪反应。
听完这个例子,你就应该明白无论是谁我们一定要做到不迁怒,因为迁怒实际上是没办法将你的不良情绪真正消除。
要想真正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那就一定要找到情绪产生的源头,对这件事要有自己觉得合理的解释。
能弄明白事情真像最好,不能的话用阿Q也好,总之给自己一个自己觉得合理的解释。
这样做才能让自己管理好情绪,才能做到不迁怒。
而如果你采取迁怒的办法管理自己的情绪,那源头的事情还是没有得到合理解释,虽然暂时好像没事,但心里其实还是存在阴影,总有一天,你的情绪会暴发出来,也就是暴怒,到时后果就严重了。
另一种心智模式也会让你生气。
就是老觉得自己太不幸了,碰上了一个不好的学生太不幸了,然后不能接受的是这学生怎么是这样的呢?
他应该是那样的,这学生应该做到什么什么,必须做到什么什么他现在没有做到什么状态。
他也不可能成为那样的状态,所以这个班主任的情绪就特别坏。
一段时间后班主任在脾气情绪特别坏特别的失望之余,他发现失望了这么长时间,也没有作用。
最后就转向内疚和自责,就是自己做错了,学生的一切的问题,是自己造成的,自己应该承担这个结果。
而有的时候有一些学生有不良的行为或者问题行为,当班主任采取特别内疚和自责的态度的时候,公开表达内疚和自责,而不是自我批评的态度,自我批评是比较理性和中肯的,内疚和自责就倾向于把学生的一切问题又都放到自己身上,这时候对学生不良行为的改善不但没有帮助,反而有助长作用,反正是你们闹的,我就这么做,跟我也没关系,也不是我的责任,所以要注意班主任不要觉得自己特别不幸。
对学生不良行为不要太为强烈的反应,当然也不能因此忽略学生不良行为,应做出恰当的反应。
尽量不要过多的给予关注。
因为有的学生经常闹的目标是想引起你的注意,让你烦,而让你在什么地方给他让步。
所有的班主任都特别希望自己的班级每个同学能够成长成为一个健康的快乐的成功的孩子,所以我们班主任对他们寄托着很大的希望。
通常我们会有很多的想法,希望告诉我们的学生,那么怎样和我们的学生沟通会更有效呢?
在现实工作过程中经常会有班主任是满腔的热情,对孩子是一片的关爱,总想把最好的东西给我们的学生最好的想法给学生,但是沟通的结果是,孩子不能够领会班主任的这份爱心和他们沟通的有效信息,反过来呢?
学生倒是坚决的拒绝班主任给他们的这些信息,所以很多班主任很困惑,怎么我们对学生那样的投注爱那样的关心爱护学生怎么惹来学生激烈的反抗呢?
所以我想有好多学生的问题可能恰恰表现了,他们跟班主任沟通当中的问题。
大家要先明确的一点,不管怎么样,我们和学生的沟通是一个主导方,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其实当我们和学生有沟通的时候,我们已经把沟通的主动权和主导权抓到了我们的手里。
如果我们牢牢的抓住我们的主导权不放的话,学生就处于被动的状态,而好的沟通,往往是两个平等的信息沟通者完全顺畅、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认真的倾听对方的观点,而且跟对方进行平等的、相互尊重的讨论,这样的沟通才是有效的。
班主任有时会存在着一个误区,我们是什么都懂的人,学生是什么都不懂的人,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班主任给予的信息,才是好学生,所以这样一来,班主任就在不自觉的状态下就变成了学生们的批评者,教育者、训导者。
这时就特别容易激发学生的反抗。
而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需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喜欢自己,接纳自己。
二、能够用言语情绪在内的多种表达方式表达自己。
三、能够和别人正常交往。
四、能够适应规则和适应环境。
如果我们经常批评一个学生,不愿听他辩解。
这样可能会引起对自己不自信,不能接纳自己,不懂表达自己,极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所以希望大家意识到发脾气、批评学生并不是一个好的教育模式。
从心态意识层面上认识到班主任工作不是痛苦的,是可以做得更轻松些的。
我很少做成年人的咨询个案,我接下来要讲的这个案就是成年人的。
有一个男教师,我们南方人,在厦门私立学校教书,已经二十多岁了,已经结婚了。
通过朋友关系找到我,平时我是绝对不做成年人的咨询个案,碍于朋友的面子就接了这个咨询。
事情是这样的,这人的老婆是东北人,叫他不叫老公,就喜欢叫“妈妈”,还得让他答应,而且要求他要像妈妈一样抱她。
很明显这是他老婆存在着现实生活中的适应不良。
一听完朋友给我的介绍后,我就意识到要想帮上这位女士就得帮她找到她妈妈。
她妈妈在哪里,为什么一定要管老公叫妈妈?
我就分析了,管老公叫妈妈,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她妈妈和她没有好的关系,她老公替代了妈妈的位置。
那老公为什么能替代呢?
就是她觉得老公很爱她,爱她的程度超过了妈妈。
在她内心里,很渴望有个妈妈,就需要在现实生活中找个人替代妈妈的位置,所以她就管她老公叫妈妈。
这就让我们在成人世界里,觉得很奇怪了。
后来就去了他们家,通过我们的交谈,就发现了这位女士始终说她的妈妈不爱自己。
那是什么让这女士有这种感受呢?
于是我就继续往下问。
她说她母亲曾经说过,她母亲怀着她的时候,就不想要她。
看来极有可能是这女士的妈妈在怀上她时,不是正想要孩子的时候,也可能有诸多的原因,阴差阳错觉得不能生养这个孩子,但并不意味着不爱这孩子,但这个母亲在跟孩子幼年时期交往的时候,就没有恰当的表达。
根据交谈可以猜测出这女士幼年时她妈妈就这样对她说,我当初怀着你的时候,就不想要我就都去做人工流产了,只不过就是做人工流产那地方只有一个男大夫,没有女大夫所以我觉得很不好意思,我一想那男大夫给我做太难为情了,我干脆今天不做,哪天再说吧。
结果那天不做,以以再阴差阳错的拖延,最后就不能再做了,于是不得已生下了你。
妈妈这样的一种沟通方式传递给孩子的信息,就是妈妈是那样的不想要你,这个孩子以后就会去留心发现妈妈对自己忽略,所以你看,母亲一个不恰当的信息交流,会给孩子留下将来家长跟孩子交流的障碍。
既然揪出源头,要想帮助这个女士当然就要从源头入手了,我们通过手机连线了她母亲,手机就按了免提,就是声音在场的都听得到。
我就问她母亲,说您是不是当时说的不是心里话,实际上您挺喜欢这个女儿,只不过当时您因为其他原因,要做人工流产。
她说是啊。
那要是从现在的眼光来看,您应该怎么来表述您跟您孩子的这关系呢?
这妈妈特别有趣,就说“哎呀孩子其实你是挺好的孩子,不过当时我是真不想要你来着。
”这样一来,这女士当时表情又特别难看,而且特别痛苦,后来我就引导她,我说“这是您说的心里话吗?
时至今日您还这么想吗?
而且您这个女儿怎么样?
”她说“我这女儿好,挺好啊。
”我说“您能具体的说说您这女儿的好处吗?
”这妈妈就说出来这女儿好多的优点。
怎么怎么善良,怎么聪明怎么心疼家长怎么为家里边干家务帮助家里人分担责任。
爱长辈,照顾弟弟都挺好。
我说“那现在您准确的表达,您对您女儿的感情,尤其是那一次您去医院做人工流产您现在应该怎么说呢?
”这母亲说“唉呀,那天就是因为碰上了个男大夫要不也就做了。
”这女士脸还是特别紧张,还是特别痛苦,我说“您能不能换一种说法。
”她说“我换什么,这就是事实啊。
”我说“能不能这么说,当时的情况是您说的那样,但是后来您一直特别庆幸的是,那次您去那碰上的是男大夫,要碰上的是女大夫,这么好的一个宝贝女儿您就失去了,所以我后来一直庆幸,那天幸亏碰上的是男大夫。
”“对对对,你这说到我心里去了。
”我说“那你现在把这番话,讲给你女儿听。
”然后她母亲就跟那女儿说“哎呀闺女啊,当初那天幸亏碰上的是男大夫,我没好意思做,所以我才留下了这么个宝贝女儿,你知道我有多喜欢你啊。
”这女士哇就哭了。
那当然这以后,我们再继续做的工作,就变得很容易了。
到最后,我们再让这女士管这个先生叫妈妈,这女士说我叫不出来了,因为妈妈又回到了她心里,因为爱她的妈妈就在她娘家里。
她就没必要再管一个男人叫妈妈了。
这位女士的妈妈说的虽然是事实,但却给这女士造成了现实生活适应不良。
而换另一种说法后,不仅仅讲明了事实,而且还传递了妈妈对女儿的爱。
所以作为教育者跟学生交流不能仅仅满足于对事实的描述和你自己观点的直接表达。
我们要做到是要将我们要表达的信息真正送达信息的接受者,而且在信息接受者身上产生作用。
所以要清楚地表达出我们内心的想法,一定要带着接纳这学生关爱这学生的态度。
比如我跟学生交代任务,我常是这么一个过程,“某某同学,我发现你在什么方面还不错,所以现在有一项任务要交代给你。
”“就这一项任务,你认为应该如何开展,有没有困难需要同学或老师帮助。
”他表达完观点后,可以给予适当的建议,比如可以这么说,“对于你刚才的策划你有没有觉得哪一点这样做可能会有什么不良后果,而如果怎么做,可能效果会更好,你认为是不是呢?
”基本步骤就是一、表扬讲明原因,二、倾听,三、合理建议,四、讨论。
而如果这位同学在做这件事过程遇到了什么困难需要你的帮助,交流过程也是差不多的,一、倾听,二、合理建议,三、讨论。
当后进生出问题需要教育时,我常是这么一个过程,“对于这件事,你有你做得合理的地方,也有你做得不合理的地方,我很想听听你对整件事的分析。
”“对于做得合理的地方我给你肯定。
但每一个负责任的人,对于自己的过错都会努力承担应有的责任。
你的交际能力也不错,能不能聊一聊你对这件事准备的处理方法。
”他谈完之后,可以提出合理建议。
“你刚才谈到的你有没有觉得哪一点这样做可能会有什么不良后果,而如果怎么做,可能效果会更好,你认为是不是呢?
”如果他自己无法提出解决方案,则可以给予AB两种方案供选择。
也就是基本步骤是一、倾听,二、合理建议,三、讨论。
我觉得在以上几种交流步骤中,最重要的是倾听。
沟通需要双方平等和尊重的状态,因为说穿了,我们跟学生沟通,到底是个什么活动,实际上是辅导学生成长的过程。
如果我们班主任能代替学生成长,代替学生生存,就不用沟通了,我们就替他做就行了。
现在好多问题学生为什么我们觉得他做得不好,他们的问题往往就是有些事自己不能做,那沟通的任务更明确的,就是让学生能做事,对学生不能做的事情,通过我们沟通学生能做,这才是沟通的目的,而不是通过沟通我们代替学生作主。
而有效的沟通往往是从倾听开始。
而我们在表达时,一定要注意我们要表达的内容是因为孩子需要这些信息,而不是我们需要这样的表达。
有时看到有班主任可以要那跟学生交流一两个小时,最后还发现学生根本没听进去,实在气不过来,就开始变成指责,“窝囊废,没出息、笨蛋、蠢猪。
我真闹不清楚你脑子里头到底装的是人脑子,还是装的是水。
”细分析这些表达其实是班主任自己在表达愤怒,倒是挺痛快。
但是对学生来说,受到极大的贬损,那学生感受到的是我跟班主任交流和沟通只能得到班主任对自己否定和批判指责的信息,只是班主任的出气筒,班主任有什么不高兴,班主任就对我嚷嚷,他高兴了就算完事了。
而我们俩的沟通就是我的一种灾难,是对我的一种精神折磨。
当然也不能滔滔不绝、喋喋不休、不厌其烦地跟学生讲学习的重要性。
我们大家当然知道这样的表达,实际上是班主任的焦虑的表达,就是我现在太为你着急了,实际上班主任说那么久就是这么几个字同学啊,我太为你着急了。
急死我了,就这么几个字。
学生能听到的也就这么点。
没有去思考我怎样表达才真正能够让学生理解接受转化成学生的行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与学生沟通应注意的五大问题:
1、是否有因为生气而忘了与学生沟通的情况。
2、是否超越权限,把学生的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
3、是否经常对学生使用鼓励。
4、是否选择了适当的沟通方法。
5、是否把自己的问题与怨气发泄在学生身上。
有时候有的班主任就跟我说,我以为你讲的一定很厉害,一定有很多新鲜的东西,但每次听你讲座,听你和学生交流也不见得言论有什么高明的地方啊,你讲的我们平时也一直在讲啊,为什么学生就听你的,怎么就不听我们的呢。
就如前几天我在跟高三年的同学讲学习方法时,讲了一些观点,我把这些观点和英语老师一交流,这英语老师就说,这些就是我们天天在课堂上跟学生讲的观点啊,为什么学生听你的,而我们讲就没用。
所以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组数据,7%、38%、55%。
这是一组什么数据呢,就是人在交流过程中,语言所用的那词,只能代我们传递7%的信息,而声音的语调,能帮我们传递38%的信息,也就是不看我这人,你只听声音,你只能明白我所表达意思的45%。
还有55%的信息是通过表情、动作、神态、姿势来传递出来的。
比如溪水流到了一片碎石那里,就会出现淅沥哗啦的声响而不是汩汩流淌的声音,语速不顺畅,这带着可能表达者内心的情绪,内心的心结。
我举个例子大家就清楚了。
比如我现在口渴了,我这里讲座又走不开,所以我就让主任帮我倒杯水,就倒了一杯水拿了过来,说了三个字,“你喝吧。
”主任可能现在想着,“哎呀,你辛苦了。
”所以他说的时候就面带微笑和关爱。
“你喝吧。
”我们再作个不可能的假设,假设主任心里想着,“哎,我是主任呢,是领导呢?
要喝水你刚才不会自己从年段室带来,还要我现在给你倒。
”所以他说的时候可能就这样说了。
“你喝吧。
”就是在喝和吧之间拉了一个长声,就我而言,表面上我接收到的信息是要我喝这杯水,而实际潜意识听到的声音是,“你喝什么喝,你要喝水还让我给你倒,你摆什么谱,你摆什么臭架子,给你这水让你也喝着不痛快。
”也就是非言语信息是不想让你痛痛快快的喝。
再假设,上次主任借给我一百万,我还没还他,他现在心里正气头上,那他倒水放在这里,还是说“你喝吧。
”怎么说呢?
“你喝吧。
”这三个字是那样急促,每字之间停顿是那样的短暂,说话的声强是那样的强。
杯子放到桌子上时,还有特别生硬的碰撞。
这样的话,作为我,我很难再喝这杯水,现在潜意识里听到的就不是你喝吧,而是说,“喝下去吧,喝下去呛死你,喝下去就让你吐出来。
”所以如果你明白之前我们分析的理念,期待着自己能轻松点做班主任,不再生气、发脾气。
期待着学生能听你的,期待着你和学生的沟通是有效的,那请你一定要做到发自内心去表扬和赞赏孩子,因为只有发自内心的才是真正的赏识教育。
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即使你的语言是如何的华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班级 一起 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