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统一公开招聘新任教师基础知识考试大纲.docx
- 文档编号:5647856
- 上传时间:2022-12-30
- 格式:DOCX
- 页数:61
- 大小:74.99KB
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统一公开招聘新任教师基础知识考试大纲.docx
《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统一公开招聘新任教师基础知识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统一公开招聘新任教师基础知识考试大纲.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统一公开招聘新任教师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A.教育的方向
B.教育为谁服务
C.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D.教育怎样培养人
2.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度进行阐述是()。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洛克的《教育漫画》
D.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3.为了分班、分组的目的所进行的测验是()。
A.形成性测验
B.诊断性测验
C.总结性测验
D.安置性测验
4.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是()。
A.教学
B.教学原则
C.教学模式
D.教学方式
5.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属于()。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6.人民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热爱学生
B.为人师表
C.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D.团结互助
7.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8.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一种()。
A.平等关系
B.上下关系
C.道德关系
D.教育关系
9.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是()。
A.开发潜能
B.寻求发展
C.个案辅导
D.学会调适
10.若问小明“为什么偷东西是不对的?
”他的回答是“抓住了会挨打”。
小明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准习俗水平11.学生临考时的怯场属于()
A.心境
B.理智感
C.应激
D.激情
12.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
13.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A.自我期待感
B.自我归因感
C.自我预期感
D.自我效能感
14.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方法称为()。
A.变化
B.改变
C.变式
D.突出
15.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自我教育
D.社会教育
16.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17.《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是()。
教学原则
A.循序渐进
B.直观性
C.启发性
D.因材施教
18.下列选项中属于消极强化实例的是()。
A.老板为出色雇员增加薪水
B.老板对迟到的雇员扣发奖金
C.学生上课扮怪相而无人理睬
D.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屋
19.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
A.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20.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
A.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B.主体价值
C.创造价值
D.教育价值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根据课程的制定者不同,课程可分为()。
A.基础课程
B.拓展课程
C.国家课程
D.地方课程
E.学校课程
2.学生认知差异主要包括()。
A.认知方式差异
B.认知水平差异
C.认知能力差异
D.认知特征差异
3.教师考核应注意遵循下列哪些原则以利于教师积极性、创造性的调动,增强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
()。
A.科学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公正性原则
D.准确性原则
E.激励性原则
4.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有()。
A.知识经验
B.惯性思维
C.认知水平与特性
D.人格特点
E.问题的表征
5.学校咨询与辅导会谈过程有以下哪几个阶段?
()。
A.建立咨访关系
B.澄清和评估问题
C.确定改变的目标
D.促成改变的实现
E.结束咨询及追踪效果
6.备课时,教师要按顺序写出的教学计划有()。
A.课时计划
B.学年计划
C.单元计划
D.学期计划
7.下列属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是()。
A.爱国守法
B.爱岗敬业
C.关爱学生
D.教书育人
8.张某作为一名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
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
B.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D.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9.教师可以采用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
A.行政复议
B.民事诉讼
C.仲裁
D.教师申诉
10.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包括()。
A.连续性与阶段性
B.定向性与顺序性
C.不平衡性与差异性
D.稳定性与可变性三、填空题(每空1.5分,共18分)
1.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
备课、上课、_____、课外辅导和______。
2.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的类型,可分为______和综合课。
3.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遍,也是最特殊的矛盾是_______。
4.______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5.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
以______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_____思维为主要形式。
6.学生的受教育权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_______和公正评价权。
7.最有利于学习效果提高的动机水平为______的动机激起水平。
8.习得的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向品德与能力转化的关键条件是_______。
9.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两种著名教育体系,即_______和雅典教育。
10.托尔曼认为,学习过程并非简单的反应过程,而是通过认知形成_____的过程。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先行组织者
2.心理发展
3.正迁移
4.教学评价
5.德育过程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12分)
1.简述因材施教原则。
2.简述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分)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
一、单项选择题
1.C2.B3.B4.C5.A6.A7.C8.A9.D10.A
11.C12.A13.D14.C15.B16.D17.C18.D19.D20.A
二、多项选择题
1.CDE2.AC3.BCD4.ABCD5.ABCDE6.ACD7.ABCD8.ABCD9.AD10.ABC
三、填空题
1.作业的检查与批改、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2.单一课
3.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4.练习法
5.具体形象、抽象逻辑
6.学习权
7.中等动机
8.迁移
9.斯巴达教育
10.认知地图
四、名词解释
1.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2.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体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积极的影响,即起促进作用。
4.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5.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
(1)因材施教原则的含义: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2)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及实际情况,有目的地因材施教。
第二,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2.答案要点:
(1)内部因素主要包括:
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成熟与年龄特点;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学生学习准备;学生的焦虑程度等;
(2)外部因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具体而言,外部因素主要包括:
教师态度、课堂心理气氛、环境因素等。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功的课堂教学始于良好的开端。
教师在导入新课以前,重要的是先使学生对新课内容感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2)保持学生的好奇心。
有经验的教师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常常运用各种方法来进一步唤醒并维持学生的好奇心。
(3)运用多种有趣的方式呈现知识。
如在课堂教学中有计划地安排幻灯、录像、演示、专家访谈等多种形式补充教学,往往能起到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计算机的使用也被证明是增强学生内部动机的有效方法。
(4)将教学目标转化成可达到的学习目标。
教学应该将教学目标分成不同的等级和层次,建立一个教学目标系统,使不同能力、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在此目标系统中找到切合自己情况的、可达到的学习目标,从而使每个学生的成就动机都有机会获得满足。
(5)设法满足学生的各种缺失需要。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个人的认知需要是在各种缺失需要满足或基本满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所处的需要层次,并设法使其缺失需要得以满足,以促进其较高级的求知和理解的认知需要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1806年出版的标志着教育学已经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论》
C.《教育学》
D.《新教育大纲》
2.小明活泼好动、乐观灵活、精力旺盛,但做事经常粗枝大叶、缺乏耐心和毅力,小宝属于()。
气质类型。
A.粘液质
B.胆汁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3.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
A.科学技术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
D.生产力
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这句名言体现出的德育方法是()。
A.陶冶教育法
B.说服教育法
C.榜样示范教育法
D.实践锻炼教育法
5.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大学阶段
6.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是()。
A.巴班斯基
B.夸美纽斯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7.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A.知识,智力,能力
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力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D.知识,智力,情感
8.教“果实”时,教师不仅提供某一果实,还提供了颜色、大小、形状不同,可食与不可食,硬的与软的等等各种果实。
这运用了心理学中所说的:
()。
A.感、知觉
B.比较
C.判断
D.变式
9.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
A.知行统一原则
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0.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同时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表明儿童认知水平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1.()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方针和学校的性质、任务而制定的有关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科书
D.教学指导书
12.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内容改革
B.方法改革
C.课程改革
D.途径改革
13.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
A.温故而知新
B.不陵节而施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学而时习之
14.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
“三基”指的是()。
A.读、写、画
B.读、画、算
C.画、写、算
D.读、写、算
15.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受教育权
D.隐私权
16.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A.学科专业素养
B.教育专业素养
C.品德专业素养
D.职业道德素养
17.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
B.学生听课效果
C.后进生的感受
D.人际关系的影响
18.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A.在学习结束后立刻复习
B.复习越早越好
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
D.当天复习
19.某同学背一首诗,读12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继续读()。
A.4遍
B.6遍
C.8遍
D.9遍
20.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新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D.事例或案例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教育的功能按照其作用的对象,可以分为()。
A.个体发展功能
B.显性功能
C.隐性功能
D.社会发展功能
2.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全民化
C.教学手段的科学化
D.教育的民主化
3.杜威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是()。
A.教育即生长
B.教育即生活
C.教育即经验
D.教育即发展
4.讲授法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
A.讲述
B.演讲
C.讲解
D.讲读
5.下列属于班主任的角色的是()。
A.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B.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C.班级文化的主导者
D.班级纪律的控制者
6.柯尔伯格提出的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是()。
A.超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中习俗水平
D.习俗水平
E.后习俗水平
7.学校可以解聘教师的情形有()。
A.不能团结同事,其他教师不愿与之共事的
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8.学科课程标准的构成要素有()。
A.内容
B.本文
C.目标
D.说明
9.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编成固定的班级,集体上课。
A.年龄
B.兴趣
C.性别
D.水平
10.德育的内容主要由哪几项构成()。
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道德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三、填空题(每空1.5分,共18分)
1.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______。
2.按学生期末成绩评价学生属于总结性评价,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属于_______。
3.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________。
4.人的生长有两个高峰期,这表现了个体发展的______。
5.一个人换了衣服和发型,我们照样能认出他,这属于知觉的________。
6.布鲁纳将知识分为知识的_____、_____、_______和三个环节。
7.学校工作的中心是_______。
8.人口智力是按照_______曲线分布的。
9.我们平时所说的触类旁通,在教育心理学中是_______。
10.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_______。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最近发展区
2.教育方针
3.泛化
4.动机
5.自然实验法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12分)
1.如何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
2.简述上好课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分)
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谈你对“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内涵和现实意义的认识。
一、单项选择题
1.B2.C3.D4.C5.B6.B7.C8.D9.D10.D
11.A12.C13.B14.D15.C16.A17.D18.A19.B20.C
二、多项选择题
1.AD2.ABCD3.ABC4.ACD5.AB6.BDE7.BCD8.BD9.AD10.ABCD
三、填空题
1.《学记》2.过程性评价3.发散思维4.不平衡性5.恒常性
6.获得、转化、评价7.教学8.常态9.学习的迁移10.权利和义务
四、名词解释
1.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
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
两者之间的差
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2.是指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原则和行动纲领。
3.在一定的条件反射形成之后,有机体对与条件反射物相类似的其他刺激也作出一定的反应的现象叫做泛化。
4.是指能引起维持一个人活动,并将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力。
5.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因素加以控制或改变去研究人的心理的方法。
它可研究各种心理过程和
个性心理特征,是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常用方法。
五、简答题
1.学生集体并不是通过简单的道德说教就能培养和建立起来的。
建立良好集体应采取以下一些基本手段和方法:
(1)善于向学生提出教育要求
对学生提出教育要求,有助于很快地整顿学生集体的秩序和纪律,使刚刚建立起来的集体迅速走上正轨。
同时,对学生提出教育要求,有助于激发教育过程中的内部矛盾,促使学生集体及每个成员的发展。
(2)树立明确的共同目标
集体的特征首先是有共同奋斗目标。
明确的鼓舞人心的奋斗目标好像是粘合剂,它能够把全体成员心连心地紧紧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坚强的集体。
学生集体的奋斗目标首先要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符合我国的教育目的。
其次,要有针对性,能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提高集体的实际水平,过高或过低的目标都不可能起到鼓舞和激励的作用。
再次,目标应具有吸引力、时代感,能鼓舞全体成员为达到目标而努力奋进。
(3)建设一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
良好集体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干部队伍的水平,因为他们是集体的领导核心,是群众的带头人。
学生干部应是学生中最有活动能力的、在学生中最受尊敬的人。
这样的学生干部是团结学生集体的重要因素。
(4)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学生集体是否形成了健康的舆论,这是集体成熟的重要标志。
培养健康的舆论,首先,要经常进行正面教育,使学生对是非、善恶、美丑、荣辱有正面的认识。
第二,要结合实际事例引导学生作出正确评价。
第三,要注意控制各种信息,表扬和宣传积极的共产主义思想行为,对消极落后的言行,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并加以抵制。
第四,要特别重视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
2.教师进行教学,平时的业务准备、思想准备和精心备课,最后总要落实到教好课上。
教师上好课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明确
目标明确是指教师上课时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等,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
(2)重点突出
重点突出是指在一节课上教师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要内容(基本知识、概念和原理)。
的教学上,不要对所有的任务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
(3)内容正确
内容正确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应该要求学生做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加以纠正。
(4)方法得当
方法得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教师要善于选择方法,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效果。
(5)表达清晰
表达清晰是指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或幻灯字幕)。
要规范、准确、清楚。
(6)组织严密
组织严密是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
(7)气氛热烈
气氛热烈是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六、论述题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学记》,它概括了如何进行启发的宝贵经验,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内涵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中小学 幼儿园 统一 公开 招聘 新任 教师 基础知识 考试 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