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学考试重点.docx
- 文档编号:5639749
- 上传时间:2022-12-29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8.10KB
农村社会学考试重点.docx
《农村社会学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社会学考试重点.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社会学考试重点
农村社会学--考试重点
一、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社会结构、农村社会关系及农村社会发展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二、农村社会学研究对中国的意义
1、理论意义--更好的认识农村结构与运行规律;促进社会学学科的成长。
2、实践意义---为改革开放中出现的社会问题提供解决途径;为开展农村发展的战略研究提供理论咨询服务为城乡关系提供详实的资料与方向性的理论依据④为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乡村建设运动对当代农村发展的启示
1、晏阳初的“四大教育”“三大教育方式”是建立在科学调查基础上的全方位的系统的科学方法,对今天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
2、县级政权是中国政权体系中承上启下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最为稳固的一级地方政权。
20世纪三十年代,晏阳初在河北定县进行的县政建设实验,对县级政权的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很大的启发。
3、梁漱溟工业化思想,与中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乡办工业类似于今天的乡镇企业。
中国已完全解决了社会条件、土地和工业化背景等问题,梁漱溟的工业化思想是合于时代潮流的,完全可以借鉴。
4、新儒家思想与中国文化重建。
制度化儒家解体以后,中国就面临文化重建的历史任务。
梁漱溟是现代新儒家的开山祖师,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领导的“乡村建设”运动实质上就是企图文化改造、文化重建中国。
四、《江村经济》理论与方法论意义分析
(一)主要理论观点1.位于太湖周围的开弦弓村其地区不但交通便利,而且自然环境条件也较为优越,适于种植水稻。
水稻成为其主要农作物。
另外蚕丝业在这一带也较为发达,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蚕丝业是这个村里的居民的第二主要收入来源。
可见,该村的传统经济结构并非纯粹的农业经济,而是农工混合的乡土经济。
2.蚕丝业作为该村的乡村工业,其在劳力利用上和农业相互配合来维持原有的土地分配形态,同时也使传统的地主们可以收取正产量一半的地租,并不引起农民们的反抗。
中国农民单靠农业生产是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准的,更不可能养得起一整个地主阶级并支撑繁荣的城市消费经济。
所有这些之所以可能,乃靠乡土工业之补充。
中国的租佃制度并不直接建筑在土地生产的剩余上,而是间接地建筑在农民兼营的乡村工业上,传统经济里早就潜伏着土地问题,一旦乡土工业崩溃,中国社会的各种潜在矛盾必然不可收拾。
3.随着西方工业的侵入、现代制丝业的先进生产技术的引进,乡村工业根本无力与之竞争而逐渐衰落甚至崩溃。
这一工业革命改变了国内乡村手工业的命运。
工业革命影响丝织业的力量同样使国内蚕丝业市场随之缩小。
市场缩小的结果带来农村地区传统家庭蚕丝手工业的破产。
4.蚕丝手工业的破产,乡村工业的崩溃,社会中潜藏的各种社会矛盾就会凸现出来:
(1)造成了该村的经济萧条。
(2)沉重地打击了中国”地租”的基础,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逐步激化。
5.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最紧迫而必须的第一步是实行土地改革,减收地租,平均地权,但这仅仅是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因为,中国农民单靠种地是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准的。
6.我们必须认识到,仅仅实行土地改革、减收地租、平均地权并不能最终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
但这种改革是必须的,也是紧迫的,因为它是解除农民痛苦的不可缺少的步骤,它将给农民以喘息的机会,排除了引起”反叛”的原因,才得以团结一切力量寻求工业发展的道路。
最终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根本措施乃在恢复发展乡土工业,使之能从传统落后的乡村手工业转化为乡土性的现代工业。
但这一乡村工业的转化并不仅仅是一个单独的技术改造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重组”的过程,中国乡土工业的转化这一”社会重组”过程不能模仿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方式,而应建立在农民们”合作”的原则和基础上,以使经济发展惠及最普遍的广大农民,而非集中在少数资产者手中。
(二)方法论意义
1.《江村经济》扩大了社会人类学研究的对象和领域,开创了人类学研究农村文明社区的先河,打破了人类学只研究部落、”野蛮人”、落后民族、和异民族的传统局面,开辟了民族研究自己民族的新方向。
2.《江村经济》把人类学的田野工作融入社会学调查,在中国实践了把社会学和人类学合家的主张——社会人类学,从理论到实践创立了社会学本土化的先例,是作者”从社会调查到社会学调查或社区研究的过渡作品”,为在中国采用社区研究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3.《江村经济》确立了科学为人类服务的价值观,抛弃一切学院式的装腔作势,改变了过去人类学那种好古、猎奇和不切实际的为学术而学术的价值取向,也为费孝通先生一生”志在富民”的崇高追求奠定了思想基础。
4.《江村经济》是功能主义理论与”微型社会学”理论在中国研究传统文化和社会问题的首次运用,为费孝通先生以后提出的”类型比较方法论”、”层次递进方法论”、”发展模式”、”区域经济”等重要概念提供了理论前提。
五、农民的价值观的变迁
1、传统的价值观念--务实和狭隘的功利主义;团体本位与个性的压抑;进取和保守;眷恋故土与自我封闭;均贫与特权;人际和谐与轻视竞争;重义轻利与追求功利
2、时代更新---开放、市场、竞争、信息
六、农民价值观变迁的原因
经济结构的变化、农民企业家的推断、思想解放
七、农村小康
第一,强调新阶段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要以战略性结构调整为中心,实现增加农民收入这个基本任务,关键要靠战略性结构调整。
第二,强调下功夫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积极开拓农产品的国际市场,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创造更好的环境。
第三,强调要稳定农村政策,继续深化农村改革,重点是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明确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发展农产品专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第四,强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业基础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农民的生活设施建设,提出调整农业投资结构,财政资金、国债资金投入要更多地向农村倾斜。
第五,强调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是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三个方面,明确提出国家今后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
第六,强调加强和改进党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要求各级党委都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全面建设小康的重点放在农村,尤其是地县两级党委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农村,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进干部作风,为农村小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力发展、生活富裕、风气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八、认识与评价人地关系研究的各种理论
(一)环境决定论--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二)可能论或或然论--自然环境仅仅提供可能机会,人类才具有选择利用权,人的利用选择决定自然对人类的利弊作用。
(三)生态论(适应论)--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适应性相互作用,是人地关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四)文化景观论--强调人文与自然的统一,从文化景观角度分析人地关系,拉系尔称为历史景观。
九、中国”圈地运动“与英国”圈地运动“的比较
1、时间--英国长达几百件,中国才几十年
2、规模--英国绝对规模小,受影响的人数较少。
3、被圈地土地性质比较--英国主要是公地和荒地,中国主要是农民承包的良田。
4、圈地目的--英国是经济目的,中国是经济目的与政治目的并行
5、手段--英国早期是暴力,后来则是在自愿协商的基础上进行;中国从来没有平等协商,全是暴力推进、无序进行。
十、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含义及意义
含义:
土地流转指的是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意义:
1、整合和优化各种资源,有效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激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农业的整体生产效率,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提供广阔空间,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构建和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机制,可以使农民更充分地参与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成果,显化集体土地资产价值,促进农民获得财产性增收。
3、农民们和进城的农民工收入增加,必定扩大内需,有利于刺激城市工业的增长,同时又归还了农民自由迁徙的权利。
4、农村的土地会逐渐集中到种植大户手里,加上更长的承包期,无论从预期收入和成本上考虑,农民们都会放心地加大投入,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
十一、农村经济制度
1、含义--建立在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之上的一整套农村经济关系及于此相联系的农村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2、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经济制度的变迁
1949-1978强制性变迁
土改--农业互助组--农业合作初级组--农业合作高级组--人民公社
1978-今天诱致性变迁
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股份合作
十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背景及意义
背景:
1、十一界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
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1978,全国还有一亿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安徽,四川首先实行“放宽政策,休养生息”的办法,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取得了好的效果。
不久,全国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废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
意义:
1、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了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导致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非农产业比重上升,种植业比重下降。
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生,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适应我国农业特点。
4、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流转办法,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5、按照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
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征地时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用途管制,及时给予农民合理补偿。
十三、农村工业化
含义--
1、农村工业化是农村工业为主体的非农产业比重上升,农业比重降低,所引起的农村经济与社会结构变化的过程。
2、吕政认为是农业劳动力转为非农劳动力;农业人口向中小城镇聚集。
3、我们认为农村工业化的内涵是农村工业产值与就业比重提升,人口集中、城镇化,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土地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农村人口生产方式、消费结构与生活方式发生根本转变;农村的现代工业文明与城市文明普及;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十四、三种农村工业化模式比较
模式
特征
苏南模式
华西村三为主二协调一共同政府主导
温州模式
自下而上由农民自发推动的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小商品经济起步的模式,市场为主导
珠江模式
前店后场、三来一补、引进外资
新苏南模式
环境换发展→环境优化;招商引资强政府到社会建设强政府;百姓殷实;核心竞争力
1、启动方式的差异:
内发、外发市场拉动方式
2、主导产业:
苏南是机械制造业、珠江是出口外向型;温州是日常消费品
十五、我国的城镇化机制
城镇化是指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为依托,实现农村人口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职业转换过程,居住地由农村区域向城镇区域(主要为农村小城镇)迁移的空间聚集过程。
机制:
1、外生性机制--主观选择
阻碍作用:
重工业优先--资本排斥劳动;城乡分制--城市化停滞
促进作用:
乡镇企业兴起;当前综合机制
2、内生性机制--客观力量
客观生产机制,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微观市场机制,市场规律、价值规律。
十六、对“城镇化是迂回实现城市化的方式”的理解。
1、我们所指的城镇化,尤指农村“城镇化”,即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为依托,实现农村人口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职业转换过程,居住地由农村区域向城镇区域(主要为农村小城镇)迁移的空间聚集过程。
而城市化不仅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市集中的聚集过程,而且是城市在空间数量上的增多、区域规模上的扩大、职能和设施上的完善和城市的经济关系、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的社会文明广泛向农村渗透的过程。
2、从规模上看,由于中国农村户籍人口达到9亿,如果要达到60%的城市化率,就意味着有3.8亿农民要进入城市定居,这是任何一个大国都无法承受的。
所以这种不以跨地区人口流动为特征的城镇化,就不容易导致城市失业率、地方政府财政负担、社会治安、人口流动、传染病流行等诸多问题。
从操作性上看,城镇化与我国目前的行政体制相适应的,即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卫生和教育制度等,都支持城镇化的推广。
十七、城乡一体化
1、含义--通过资源的自由流动打破城乡分割壁垒,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城乡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2、特征:
寓于农村城镇化之中,与整个城镇化过程同步进行,在城乡逐步实现完整的体系过程中,解决城乡关系、产业结构、城乡二元制对立问题。
十八、农民工市民化
障碍--
1、农民工群体分化加速,工资水平和整体素质偏低,市民化能力总体不强。
农民工是一个分化的群体,不同群体农民工市民化意愿、能力差异较大。
大部分农民工工资水平都比较低,在城市的生活压力较大。
2、户籍制度改革不匹配、不协调、不同步问题还比较突出.随着农村人口的进城落户,原本并不宽裕的城市公共资源“僧多粥少”的问题日益突出,教育、公交、卫生等公共资源的供求矛盾尤为明显。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户籍制度改革与人口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公共服务资源发展规划不匹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不能适应户籍放开后的人口总量增长和结构变化,导致供求关系紧张。
二是户籍制度改革与依附于其上的福利制度改革不协调,一些地方虽然统一了城乡户口名称,但依附其上的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兵役制度、计划生育制度等还是二元的,在公共服务资源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配置严重不均衡的情况下,二者必然产生矛盾。
三是区域之间户籍制度改革步伐不同步,少数城市率先放开口子,必然引发人口涌入潮,增加城市公共资源负担。
3、住房和子女升学(中考和高考)是农民工反映最强烈的两大问题.
4、城市公共服务资源承载能力不够,区县级政府的财政压力较大。
城市人口的增长,必然导致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管理、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增长。
在现行财政体制下,这种增长对地方政府的财力提出了较大挑战.
意义--
有利于扩大消费、拉动投资、产业升级、社会和谐、
十九、几个发达国家的社会流动对我国的影响
英国
开始时间早、流动规模大、女性多于男性、对外的移民多
美国
农村流动与工业化、城市化同步,社会运动促使农村社会流动(西进运动),社会制度变迁促使社会流动(废黑)
法国
历程长、地区差异大、发展部平衡
德国
分散性、城市分布相对均衡、参与流动人口的比例大、速度快、海外移民较多,主要流入美国
启示:
加快工业、城市建设,适应城市化进程;正确引导农民工进城,控制不合理的流动;加强对城市中的农村流动人口的教育与管理。
二十、我国农村的社会流动的三个时期及阶段特性
(一)解放初期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正向流动为主只有在五十年代末的大炼钢、支援城镇建设中出现非正想流动
(二)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主要是反向流动1962-1963压缩城市人口,动员下乡。
文革时期的上山下乡,干部下放。
(三)改革开放以后1979-1991改革政治二元身份体系,以能力为本位1992年以后,权利、财富、声望决定社会分层变化
二十一、“民工潮”的社会意义
民工潮形成由以下因素决定:
二元社会结构,比较利益驱动,改革开放的推动,国家政策偏向,产业结构调整。
1、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商品经济的观念在农民心目中树立起来。
农民确认经济发展的条件都是通过商品货币实现的,他们不再局限于自然经济的范围内,部分农民突破了自然经济的"小而全","大而全"。
的思想。
二十二、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
1、国家政权建设理论--国家是政治共同体、讲权利、国家强势;社会是人类共同体,讲利益、弱势社会。
经济人理论--国家经济人:
基层政府代表国家与农民直接互动。
如党支部、村委会、乡村干部是国家经济人和农民经济人的结合,有保护型经济人与赢利性经济人之分。
2、新政治经济学理论
3、新制度主义视角基本假设--制度创新、程序设置改变人的行动,最终导致人的观念文化变化。
焦点--强调国家关系、制度的自主角色、制度、结构、集体行为、公共选择等
4、过程--事件分析法分析国家与农民的流动关系和实践形态,关注社会本土化资源的利用,正是权利的非正是运作以实现过程的创造性。
二十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下的村民与国家关系
公社--乡镇--国家政权的最基层组织
大队--村----村民委员会
实质:
国家政权与基层组织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国家与个人不在有体制内的经济手段与控制资源。
自治组织与个人没有强烈的归属感。
在性质上,国家对社会整合不在是政权性的而是自治性的。
公社解体的标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村政治体制的建立
三种类型--发展型,政党--企业化组织--个体良性互动;维持型,基本适应公社后的社区管理;瘫痪型,无组织状态。
二十四、村民自治
1、含义--指通过自治组织依法办理与村民利益相关的村内事务,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自治主体是农村村民自己,地域范围是社区,内容是村务,目的是基层社会有效治理。
2、内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
二十五、村民自治对政治民主化的意义
1、村民自治体现和反映了政治民主化的内在要求。
所谓政治民主化,它作为政治现代化的核心,其含义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政治主体的广泛性,在一定范围内的公共事务,社会事务不是由少数人管理,而是由全体居民管理;二是决策内容的完全性和彻底性,是政治主体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公共事务在不受任何干预的情况下自主地做出决策。
2、村民自治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和设定了一个科学良好的初始形式。
虽然村民自治仍有很多不足,但是它基本上可以视为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次真正的民主实践。
在选举中,农民第一次有权直接参与从提名候选人到最终选出村干部的全部过程,村民自治具备了萌芽中的现代民主制度的一些主要特征。
3、它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外围性实验,可以在政治阻力较小、社会成本较低的情况下去切实地探索和总结民主建设的经验,可以形成一种民主的文化氛围,大面积地进行关于民主的最基本的观念传播和技术训练。
也能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或方式上潜移默化村民的民主习惯,培育他们的民主意识,增强他们的民主观念。
3、它是一场民主的社会实践,更是一场法律的社会实践。
农村推行村民自治的过程,也就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实施贯彻过程。
在实行村民自治实践的过程中,广大农民通过学习法律,知晓法律并掌握和运用法律,可以了解作为一个村民应该享受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从而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
4、它是中国培育现代公民社会,重构现代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统一民族国家,打破中国几千年来上层频繁变动,下层变化甚微的历史循环的一个基础性工程。
只有现代的民众才能有现代的民主政治,而现代民主政治首先要求的是一种民主的精神、民主的态度、民主的共识。
其次是参与对公共事务的基本判断和了解。
在民主实践的过程中学习民主,在学习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民主实践的质量,这种双向的互动过程正是村民自治改造基层社会的价值所在。
5、它能缓和一些社会矛盾,解决一些不正常的社会问题。
此外它还有助于营造社会公平公正氛围和和谐的社会关系的建立。
二十六、乡政村治中“乡政”与“村治”的关系
1、区别--“乡政”即国家在乡镇设置最低一级政府,代表国家对乡村进行管理;“村治”即村民自治,在农村成立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乡政体现的是国家权力,而村治则是社会权力的化身,乡政是主导力量,村治是基础。
乡政和村治在权力的来源和性质、权力的结构、权力的运作方式、权力的职能目的等方面表现出诸多不同。
从权力的来源和性质来看,虽然来源相同,但二者性质迥异,乡政是国家权力在基层的代表和延伸,而村治则代表社会权力的勃兴,乡政与村治之间的关系就是国家权力和社会权力在基层的关系,这也是乡政村治格局与全能化人民公社体制的重要区别。
从权力的结构来看,乡政作为最低一级政府,其权力机构是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权力的执行机构是乡镇政府,乡镇党委则对乡镇人大和乡镇政府实行一元化领导。
村治是基层农民群众的自治,其权力决策机构是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权力的执行机构是村民委员会,村党支部是基层的领导核心,凸显党的一元化领导。
从权力的运作方式来看,乡政体现的是国家权力,代表国家依法对基层施行管理和治理,作为最低一级政府,乡政要贯彻落实国家对基层的方针政策,其权力运作方式强调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
而村治则要求实现村民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及其成员等都应由村民选举产生,村内公共事务应由村民共同商议决定,村规民约应由村民参与制定。
村民自治权力的运作,处处决定于权力对象的意志。
从权力的职能目的来看,乡政身处国家行政序列的末梢,国家对基层的方针政策,通过层层分解传导,最终落实在乡政身上,乡政权力的职能目的更多的是为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指标,其责任向度更多体现为对上负责。
村治并非隶属国家的行政序列,实行村民自治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通过直接民主的方式,实现村民当家作主,其责任向度更多体现为对下负责。
2、联系--乡政府可以在业务上指导村委会展开工作,不能通过行政手段强制干涉村委会的运转,而在实际的基层政治生活中,乡政不仅有各种动机介入村治,而且掌握着介入村治的必要社会资源。
3、处理好乡政村治关系推进农村基层治理,乡政村治的架构决定了不可能把乡政与村治完全割裂开,必须正确理解两者的关系。
4、是要厘清乡政与村治的职能定位和职责划分,进一步转变乡镇职能与作风,推进乡镇管理服务下沉到基层制度,转移村委会承接的行政事务,建立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制度,推动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向农村基层全覆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5、要进一步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大力发展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的农村社会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提高农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基层群众自治活力,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6、要完善村庄治理结构,深化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改革创新,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农村治理的作用,强化农村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构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新型农村管理服务体系。
7、要加强制度供给力度,制定和完善保障农民群众在基层行使民主权益的法律法规,完善乡镇权力运作的制度规范,保证基层群众自治和乡镇行政管理在法治轨道上健康有序发展。
二十七、农村组织创新的重要性
1、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基层党组织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引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
是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组织保证。
2、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坚强的组织保障。
农村基层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关键。
3、促进了民主管理,农民组织化程度有了新提高。
促进了农民创业,农村经济发展形成新格局。
促进了乡风文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迈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社会学 考试 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