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上 期末 中国史学史整理.docx
- 文档编号:5617636
- 上传时间:2022-12-29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43.71KB
大一上 期末 中国史学史整理.docx
《大一上 期末 中国史学史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一上 期末 中国史学史整理.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一上期末中国史学史整理
中国史学史考试命题说明
1、命题范围:
课程课件里有的内容,没有就不考。
2、考试题型
填空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
名词解释题8选6,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4选3,每题10分,共30分。
论述题1题,每题20分,共20分.
3、答题技巧说明
选自己会的做。
回答全面
字迹清晰
4、闭卷考试占总评成绩的70%。
第二讲中国史学的起源:
先秦时代
▪先秦的思想背景:
政治上诸侯争霸,经济上竞相富国强兵,文化上百家争鸣。
▪《春秋》,编年体史书,原为鲁国史书,后由孔子删定。
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西狩获麟)的242年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本令“微言大义、乱臣贼子惧”的书。
▪写作目的:
孔子曰:
‘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优缺点:
属辞比事
属辞指遣词造句,缀辑文辞。
比事,指排比史事。
其中,比事还有一层含义,是对诸多史事比其大小、轻重而有所取舍、详略,以便使用较少的文字表达出较多的历史情况和论断。
记载过去简略,措辞隐晦
各种事件缺乏因果联系
虽然是第一部编年史著作,却只是不成熟的编年体大事记。
▪《左传》,编年体史书,是战国早期私人撰述,相传是与孔子同时的左丘明所著。
全书十九万多字,内容完备,其书争议颇多,是西汉时期刘歆等人整理才被世人所知。
作者左丘明也存在争议。
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比春秋下限下延十三年,共255年的史事。
▪历史叙事特点:
在编撰编年体上有极大进步。
历史人物形象丰满,情景真切,通常有评论,思想基本倾向儒家学派,引用孔子观点。
集中记载某一事件的本末原委,集中写一个人物的经历。
▪区域史:
春秋时期地区发展不平衡成为时代主题,自然也受到史学家注意。
▪《国语》,国别体史书,战国早期私人撰述,汇集周王朝和各诸侯国所录之语编纂起来的。
在体裁上是分国记事,二十一篇,分晋九篇,周三篇,鲁、楚、越二篇,齐、郑、吴各一篇。
主要反映春秋时代诸侯大国争霸的历史,记述列国政治言论。
▪《国语》和《左传》区别
(1)《左传》以时间为线索,编年体,反映历史的纵向发展;《国语》以“国”分类,国别体,反映历史横向。
(2)《左传》以“记事”为主,说明历史发展进程;《国语》以“记言”为主,力图说明历史演变中人的认识。
(3)《左传》以鲁国为中心;《国语》以大国争霸为主,记载是跳跃式、片段式的。
▪《战国策》,国别体史书,西汉刘向所编,今本二十三篇,齐六、秦五、楚、赵、魏四,韩、燕三,东周、西周、中山各一,宋、卫和为一篇。
历史主角由《国语》中的公卿转变为《战国策》中的“士”。
记载谋士的策论,其为假说和推理,未必皆是信史。
以记言为主的史著,比起《国语》,更善于把记言和生动的叙事结合;在辞令方面也有超出《左传》之处。
第三讲中国传统史学的基石:
司马迁及其《史记》
▪汉代思想背景:
(1)秦朝“焚书坑儒”使得史学大受挫折。
(2)汉王朝政治上大一统局面形成
(3)“与民休息”使得经济上有所发展
(4)学术研究基本自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逐步形成
(5)汉武帝时代,用兵匈奴,干戈不止,“百姓不堪”
▪司马迁其人:
龙门下阳人,出身史学世家,其父司马谈是武帝的太史令。
10岁通古文,少年时同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同董仲舒学习《公羊春秋》,20岁开始远行,见闻广播。
李陵之祸,遭宫刑之辱。
后任中书令,太史令,并开始编纂《史记》。
▪司马迁的史学意识:
(1)“究天人之际”:
研究人类历史发展与自然的关系,当然是历史学家的重大命题。
(2)“通古今之变”:
不拘于某一时期,考察长时段历史变化的原因。
生活在武帝时代的司马迁,需回答的问题是秦亡、楚败、汉兴的问题。
(3)“成一家之言”:
人格独立、有自己的主张和思想。
▪《史记》: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著,记载了由黄帝到西汉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包含:
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
(1)本纪分两种:
一种是政权编年史,如夏、商、周本纪;另一种帝国君主的个人编年史。
如高祖本纪、秦始皇本纪;《项羽本纪》、《吕太后本纪》受到争议。
(2)表分两种:
一种是大事表,秦楚之前重要历史活动;一种是人物表,介绍汉初政治集团的人物升降。
(3)书主要是指对于国计民生极为重要的制度典章,包括礼、乐、兵制、历法、水利、货币、天文等。
(4)世家分两种:
一种是秦朝之前独立的诸侯国,如楚世家、郑世家等;一种是人名篇,多是先秦西汉位极人臣的贵族,如萧相国世家、陈丞相世家等;《孔子世家》、《陈涉世家》受到争议。
(5)列传有多种:
一人一传,如《淮阴侯列传》、《商君列传》等;数人合传,如《卫将军骠骑列传》、《老子韩非列传》等;某一群体的活动,如刺客、循吏、游侠、滑稽、日者、龟策、货殖等;边疆民族和周边政权,如匈奴、南越、西南夷、大宛等。
第四讲王朝断代史的开端:
《汉书》及其它
▪《汉书》编写的背景:
(1)王朝更迭及其原因引起了历史学家的兴趣和思考
(2)东汉初年的学者既要思考秦的短命而亡,也要思考西汉200年兴亡的历史原因
(3)班固其父班彪是汉著名史学家,续写《史记》,班固担任兰台令史、校书郎等。
▪《汉书》,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作者班固,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人,被告发“私修国史”入狱,后汉明帝见其奇书,命他撰述史书。
其妹班昭及待诏马续受诏续完八表和《天文志》。
共100篇,包括十二纪、八表、十志、九十传,记载了自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整个西汉230年的历史。
(1)本纪确立为正统皇帝在位期间的编年体大事记。
去《项羽本纪》,废昌邑王刘贺、废王莽入列传。
(2)保留表,增加《百官公卿表》和《古今人表》、《外戚恩泽侯表》等。
(3)改书为志。
增加刑法、五行、地理、艺文四志,改《平准书》为《食货志》,《封禅书》为《郊祀志》,改《河渠书》为《地理志》。
(4)取消世家,并入列传。
列传体例严整,以时间为序,统一篇名,大量增加人物艺文。
▪史学意识:
(1)实录精神。
史料取材广泛详实,考订史料真伪,多闻存疑。
(2)昭鉴价值。
对于汉处群臣勠力同心,文景时期诸侯骄奢越轨、民生疾苦皆有论述。
(3)宣传正统思想。
▪《汉纪》编写的背景:
(1)《史记》《汉书》等纪传体体裁主导两汉四百年的史学,编年体乏人问津。
(2)编年体时间线索清晰,纪传体同一事分在数篇。
▪《汉纪》,中国史学史最早的编年体断代史,作者旬悦,东汉末著名《春秋》学者,受知于汉献帝。
近二十万字,仅及《汉书》的四分之一。
内容取材于《汉书》,选取帝王将相的政治活动,舍弃社会经济生活等内容。
体裁效法《左传》,将重要人物、事件的内容介绍于编年首次出现的年月。
▪《汉纪》的史学思考
《汉纪》提出史学任务:
是故质之事实而不诬,通之万方而不泥……惩恶而劝善,奖成而惧败,兹亦有国之常训,典籍之渊林。
▪《汉纪》的影响
(1)编年体的复兴,魏晋南北朝时期编年体史学著作超过了纪传体,多以《汉纪》为模板。
(2)王朝史日益成为政治史、帝王将相的大事记
(3)历史变化的原因归于帝王将相的性格、脾气、心理或神秘的天命。
▪陈寿其人:
字承祚,巴西安汉人,先为蜀国为官,入西晋担任著作郎、御史治书等文职。
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
▪《三国志》,现存唯一一部兼记魏蜀吴三国历史的史著,作者西晋陈寿。
汉灵帝光和末年(184)黄巾起义到西晋灭吴(280),今存《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
体例:
以魏国为正统,总揽三国史事。
在表述上精心安排,时人评价甚高。
▪史注的出现:
魏晋时期史学著作丰富,但也出现了记载相矛盾的现象。
原因:
依据史料不同;政治干扰;史学家品行不端,曲笔阿私。
把历史事实从矛盾的陈述中清理出来,注释是好办法。
书籍作注当时成为学术流行趋势,如《诗经》、《易》、《尚书》、《左传》等,佛教典籍亦有注释。
如韦昭《国语注》、郦道元《水经注》等。
▪《三国志注》,鉴于《三国志》简略,裴松之,南朝宋文帝命之注释《三国志》。
网罗繁富,首尾完具。
补阙、备异、惩妄、论辩;创立以补阙、存异为主要目标的史注体;保存大量有用史料,不致散佚无;博采群书、补阙备异,因三国志存在作为比较,凸显其价值;是史学考证之先;史学评议之端。
第五讲中古时期王朝正史的转折
▪魏晋时期的历史背景:
(1)政权更迭频繁,国家四分五裂,社会离乱、衰微。
统治阶级中占主导地位的阶层发生新变化,各族之间在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走向新的组合与融合,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种种思潮相互论难的复杂局面。
(2)史学繁荣:
史风大盛,史家辈出,史书数量剧增、种类多。
原因:
国家不幸史家幸,动荡时代促使史学家反思和借鉴;政治动荡使得史学多元,对历史话语权的争夺极为激烈。
▪王朝正史的编纂
(1)重视以血缘为脉络的政权继承,反对以武力逼迫下的“禅让”。
(2)以“大一统”观念为准绳,“南书谓北书为索虏,北书指南为岛夷。
”
(3)坚持有德者为正统,取代华夷之辨。
▪政治纷争与正史编纂
正史编纂受到政治影响
▪王朝正史编纂的转折
▪《后汉书》,记东汉一朝195年史事,有帝纪9卷,后纪1卷,列传80卷,作者南朝宋范晔。
改帝纪为帝后纪,反映东汉外戚专权、女主当国的历史现实。
更加重视类传,开创党锢、宦者、文苑、独行、方术、逸民、列女、六夷等类传。
▪《宋书》,作者南朝沈约。
列传中创立家传,创立《孝义传》。
创《索虏传》记载北魏及南北战争、通好、和议、互市的历史。
收录大量政治文书和文人的文学作品收录。
志的分量很重,其中《符瑞志》、《五行志》都很长。
▪北魏国史书写的背景
(1)永嘉之乱后,北方黄河流域建立了许多少数民族政权,尤其以鲜卑拓跋疆域最大、实力最强,立国最久。
(2)北魏立国后,逐步遵循汉地体制,进行国史编修。
▪崔浩与北魏国史案
▪崔浩其人:
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官至司徒,参与军国大计,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起了一定积极作用。
▪国史之狱:
其监修之《国记》,尽述拓跋氏早期隐秘历史,详备而无所避讳,引起鲜卑贵族不足,公元450年太武帝下令诛杀崔浩。
其部属皆被杀,同族和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被连坐灭族。
▪崔浩士族政治理想:
维持门第的尊严和传统文化的延续
▪崔浩的死因:
①响应南朝、谋泄被诛②佛道相争而见诛③魏收《魏书》,国史之狱。
④政治冲突:
崔浩世族政治理想与拓跋政权的冲突。
▪《魏书》,北齐魏收主持撰成的纪传体史书,第一部少数民族朝代史,记述了中国北方鲜卑族拓跋部从北魏道武帝至东魏孝静帝时期的历史。
设《食货》、《刑罚》等,创《释老志》《官氏志》。
▪魏晋之后的官修正史
贞观三年,设置史馆,主持修史,分别撰成梁、陈、齐、周、隋五代史。
贞观二十年重修《晋书》,官修正史正式成为基本范式
▪官修正史体式
(1)秉持皇帝旨意,为前朝修史。
(2)宰相监修正史成为制度。
(3)国史馆诸人按学术所长集体分工。
▪为何唐以后正史基本都是官修?
统治集团的历史意识进一步增强,私人修史受到限制。
重视编修本朝史
官府续修前代史,以史为鉴,肯定前朝的历史地位
第六讲中古时期史学的多元发展
▪民族史、域外史
中古时期民族冲突和融合是重要的历史现象,是史学家关注的时代主题。
民族起源认同
夷夏观
▪《十六国春秋》,作者北魏崔鸿,记述当时各族的历史,显出开阔的民族史视野,集中反映华夷关系。
▪《佛国记》,作者东晋僧人法显,记载了399-413年法显从长安到印度、尼泊尔等地求佛法时在途中的所见所闻。
是考察今天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诸国历史的重要文献。
魏晋时期中外交流频繁,东晋法显60岁时前往印度取经、75岁由海路归国,比玄奘早230余年。
法显也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到达印度本土的中国人。
▪地方史
地方史、区域史的发达是史学走向深入、发达的重要标志。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意识逐步觉醒,记载当地地理风俗和人物、社会的史著逐步增多。
▪《华阳国志》,作者东晋史学家常璩qú,共十二卷:
卷1-卷4记载巴、蜀、汉中、南中的建置沿革;卷5-卷9说明公孙述、刘焉父子、刘备、氐族成汉政权、西晋统一的历史;卷10-卷12记载当地士人和列女。
▪《水经注》,作者郦道元,范阳涿郡人,仕于北魏。
共40卷,记载1252条河流及相关山川、都市、祠庙、石刻、人物、歌谣、故事传说等。
东汉《水经》记载全国137条河流,但极为简略。
▪《洛阳伽蓝记》,作者北魏杨炫之,记载洛阳50多座寺庙的兴废历史及相关人物、古迹、故事、地方风俗等。
▪家史和谱牒
▪兴起的时代因素:
门阀政治。
门阀,特权阶层,大土地所有者,聚族而居,世代为官,把持政治,拥有政治经济特权。
▪谱牒:
重视门第和家世、考其真伪
▪谱牒编修规范
▪家谱的价值:
“而今我国史学领域有尚待开发的二个‘大金矿’,即地方志和族谱。
它一向为治史者所忽视,实则其中蕴藏无尽有价值的史料,为‘正史’所难于悉纪而不为人所知者”——顾颉刚
▪个人传记
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之一,魏晋时期延续两汉察举、东汉人物品评,别传迭出
▪《后汉书》列传:
创列女传,高门士族列传占一半以上,王、谢二族立传者达26人,罗列官衔美称,每传附子孙传,体现门阀政治。
▪《南齐书》列传:
同类合传,皇后列传、文学列传、良政、高逸、孝文等;同姓合传,一家族诸男子为一传。
▪《南齐书》,作者梁武帝时期萧子显,共60卷,序录1卷佚,现存59卷,包括志8篇11卷,列传40卷。
除了追叙萧道成在刘宋末年的政治活动外,主要记载了萧齐皇朝23年间的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
第七讲从经验到理论:
刘知幾及《史通》
▪时代背景
(1)隋唐以来史学进入繁荣阶段,《隋书·经籍志》载史部占全书的三分之一
(2)唐社史馆,朝廷上下重视史学编纂,从起居注、时政记、日历到实录、国史、郡国志等皆有发展。
(3)传统史学发展到唐代逐步独立成熟繁荣,有关历史编纂的形式与方法,逐步也从经验上升到理论。
▪刘知幾其人
子子玄,家学渊源,祖父刘胤之,参修《晋书》,撰国史及实录。
父刘藏器,有学行。
生于唐高宗李治龙朔元年(661),死于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九年(721),大半生实在武后统治时期。
永隆元年(680年),刘知幾任获嘉县主簿,一干十九年。
曾上书言事,批评时政,武后不用,然”嘉其直。
”转折:
圣历二年,调定王府仓曹,与徐坚等同修《三教珠英》。
长安二年,年四十二,“以著作郎兼修国史,寻迁左史门下,撰起居注。
”三年,预修《唐史》。
神龙元年,“除著作郎,太子中允,率更令。
”博览群书,修史经验丰富。
唐中宗李显时期私修《史通》。
景龙四年《史通》完成于仲春之月,该年六月,中宗驾崩。
唐玄宗李隆基初年,参与《姓族录》,《睿宗实录》、《则天皇后实录》、《中宗实录》、《高宗后修实录》等。
开元九年,因长子刘贶kuàng“犯事配流”,“诣执政诉理”,被贬官,不久去世。
玄宗:
“敕河南府,就家写《史通》以进,读而善之。
”
▪《史通》,历史编纂的反省,作者唐代刘知幾。
内篇十卷,三十六目,是全书的主要部分,着重阐述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表述、撰史原则,以评论纪传体史书为主,如《本纪》、《世家》、《列传》、《表历》、《书志》、《论赞》、《序例》。
外篇论述史官制度、正史源流、评论史家著史得失,略申作者对于历史的见解。
(1)本纪:
纪传体大纲;记录天子在位时期的大事,批评司马迁的《项羽本纪》;叙事方式以编年。
(2)列传:
本纪的解释;列传对象是人臣;列传的变体如合传,应该事迹相随,品格相类;列传的人生有令闻,死有异迹,值得播其遗烈,传之不朽。
▪历史观念呈现形式
讨论历史书写形式的篇目,如《题目》、《断限》、《编次》、《称谓》、《采撰》、《载文》、《叙事》、《言语》、《浮词》、《品藻》、《直书》、《曲笔》
题目:
标题如何反映论著内容。
断限:
赞美《汉书》、贬抑《史记》,将断代史绝对化的倾向。
采撰:
赞成“征求异说,采摭群言,然后能成一家,传诸不朽。
”反对“务为多美,聚博为功。
”
▪史学方法批评
叙事:
简要用晦。
史家四烦:
谬录祥瑞、朝会必书、命官必书,冗同家牒。
直书:
“烈士徇名,壮夫重气,宁为兰摧玉折,不作瓦砾长存”,要做到“乱臣贼子惧。
”
曲笔:
“假人之美,藉为私惠。
”使得“忠臣义士羞。
”
▪史家三才论
(1)才:
掌握文献的能力,运用体裁、体例的能力和文字表述的能力。
(2)学:
文献知识、社会知识、自然知识等。
(3)识:
判断、格局与胆识,“好是正直,善恶必书。
”
第八讲典章制度史的发展《通典》、《文献通考》及其他
▪背景
史学家较早就注意到影响人类历史进程除了拥有短暂生命的人之外,制度的影响更为深远,制度是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规则或体系,是以前中国历史学者所忽视的。
▪杜佑其人:
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政治家、史学家。
出身于关中杜氏,唐共出7位宰相,父杜希望,官至西河太守、鸿胪寺卿。
弱冠门荫入仕,以功名始终,历官60余年,历任江淮水陆转运使、户部侍郎、饶州刺史、岭南节度使、淮南节度使等职,晚年担任宰相一职,78岁致仕。
经历“安史之乱”,深知唐王朝内在弊端,提出救时之策,研究历代典章制度,总结统治经验教训。
▪唐代制度创新
(1)创建中央政府的三省六部制。
(2)文官考试制度:
科举制,废除按门第的九品官人法。
(3)经济管理制度:
户籍制、均田制、赋役制度(两税法)
(4)恢复传统礼乐制度,显示中华正统地位。
(5)《唐律》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法典,对中国乃至亚洲都曾经发生重要影响。
▪《通典》,作者唐代杜佑。
典制体通史,200卷,9门:
食货(12卷),选举(6卷)、职官(22卷),礼(100卷),乐(7卷)、兵(15卷),刑(8卷),州郡(14卷),边防(16卷),每门又各分子目。
是我国的三通之一。
它专叙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变迁、得失兴革及与此有关的言论,记事从远古时代的黄帝起,到唐玄宗天宝末年止。
实际上是纪传体书志部分的扩大和贯通,创造了综合性的典制体通史形式,扩大了历史研究的领域。
开创典章制度史,一改轻视经济的倾向,引申出诸多专门史研究。
▪政治职能的认识
(1)国家职能:
教化致治
(2)教化的基础:
食货
(3)教化的实施主体:
选举、职官
(4)教化的手段:
礼乐(意识形态)、兵刑(镇压)
(5)教化的载体:
州郡(地方运作良好)、边防
▪《通志》,作者南宋郑樵,家境贫寒,励志自学。
原意称之为《通史》,纪传体通史巨著,共200卷:
本纪18卷,世家3卷,列传108卷,载记8卷,四夷传7卷,世谱年谱4卷,二十略52卷。
起于传说时代的三皇五帝,下限本纪、世家、列传、载记、年谱止于隋,《二十略》至唐。
▪《通志·二十略》:
氏族、六书、七音、天文、地理、都邑、礼、谥、器服、乐、职官、选举、刑法、食货、艺文、校雠chóu、图谱、金石、灾祥、草木昆虫。
其氏族、六书、七音、都邑、草木昆虫、五略,为旧史之所无。
开拓典章制度研究的范围和内涵,至自然、文化、社会等领域。
▪马端临其人:
字贵与,饶州乐平人。
“宋亡隐居不仕,著《文献通考》以补杜佑《通典》之,二十余年而后成书。
”其父马廷鸾,宋末任国史馆编修、实录院检讨,后至右丞相兼枢密使。
▪《文献通考》,作者马端临。
典制体通史,记上古到南宋宁宗嘉定十七年的典章制度史,全书共348卷,分24门:
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舆地、四裔。
对比《通典》,增加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增加大量议论,包括古代与近人(宋人)的议论,夹录于各条之后,阐述自己观点于后;分类与《通典》区分。
《文献通考·经籍志》76卷,著录5000余种书籍,古代目录学的重要作品。
▪十通:
杜佑《通典》、郑樵《通志》、马端临《文献通考》
《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
《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
第九讲编年体史学的复兴
▪背景:
宋代史馆建立了从起居注、日历、时政记、实录等一系列编年体史学的编纂系统。
▪司马光其人:
字君实,号迂叟,北宋陕州夏县人,西晋皇族后裔,祖父司马炫,官至富平县令,父司马池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
生于宗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卒于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时年68岁。
仁宗时举进士,英宗时任龙图阁直学士,神宗初任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后退居洛阳任判西京御史台,编修《资治通鉴》,哲宗时任宰相。
著作还有《司马温国公文集》、《书仪》、《涑水记闻》、《稽古录》。
▪《资治通鉴》,作者北宋司马光。
编年体通史,共294卷,《目录》和《考异》各30卷。
上至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三家分晋BC403),下至后周显德六年,共1362年的历代通史。
▪《资治通鉴》编纂的目的:
(1)存史
(2)治世。
希望人主从历史的往事中,看到历史治乱盛衰的道理,以为借鉴,治理国家。
▪《资治通鉴》编纂的方法:
(1)集体分工
(2)主编负责
▪《资治通鉴》的史料长编
(1)丛目:
以历朝实录为基础,将收集资料按时间年月日顺序编排。
(2)长编:
各助手将各丛目所属史料进行筛选取舍。
“宁失于繁,勿失于简。
”
(3)删改定稿:
司马光审查史料取舍,考证精详、体例一致、文字风格等。
▪《资治通鉴》考异
(1)事同文异者,则请择一明白详备者录之。
(2)彼此互有详略,则请左右采获,错综铨次,自用文辞修正之。
(3)若彼此年月事迹有相违戾不同者,则选择一证据分明,情理近于得实者,修入正文,余者注于其下,仍为叙述,所以取此舍彼之意。
▪《资治通鉴》的影响
《资治通鉴》诞生后,对中国史学影响巨大,对其补撰、改编、续作、注释、仿制、评论诸家众多,号之“通鉴学”。
如补充:
刘恕《通鉴外纪》、金履祥《通鉴前编》;改写:
朱熹《资治通鉴纲目》;续写:
毕沅《续资治通鉴》;注释:
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史炤《资治通鉴释文》;义理:
王夫之《读通鉴论》。
▪史料长编及其续作
▪《续资治通鉴长编》,作者南宋李焘,四川眉州人,宋高宗时任礼部侍郎、同修国史等。
《资治通鉴》续作,编年史,该书记北宋九朝168年史事,全书共1063卷。
现《长编》是清代依据《永乐大典》辑出,缺部分及徽、钦朝记载,重新编为520卷。
▪《三朝北盟会编》,作者南宋徐梦莘,字商老,临江人,宋高宗时进士。
至光宗绍熙五年变成《三朝北盟会编》250卷,编年史,专门记载徽、钦及宋高宗时与金国和、战之事。
登载大量官府文书,资料性很强。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作者南宋李心传,字徽之,隆州井研人。
编年史,200卷,记宋高宗时期36年史事,今本从《永乐大典》中辑佚。
▪纪事本末体
▪《通鉴纪事本末》,作者南宋袁枢。
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著。
将《资治通鉴》全书内容区分列目,分为239个专题,上自“三家分晋”(BC403),下至“周世宗征淮南”,1362年史。
叙述首尾,本身没有创造史料价值,但方便阅读者。
迹每事一篇,自为起迄,故名“本末”。
▪影响:
它简明扼要,便于初学,便于探讨事实前因后果。
其后历朝有:
《宋史纪事本末》(明陈邦瞻)、《明史纪事本末》(清谷应泰);专门纪事则有《台湾郑氏始末记》、《平定金川方略》、《平定准噶尔方略》、《筹办夷务始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一上 期末 中国史学史整理 大一 中国 史学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