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开放性纸笔试题.docx
- 文档编号:5613787
- 上传时间:2022-12-29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167.31KB
浅谈高中历史开放性纸笔试题.docx
《浅谈高中历史开放性纸笔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高中历史开放性纸笔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高中历史开放性纸笔试题
浅谈高中历史开放性纸笔试题
论文摘要:
开放性试题是新课程标准之下一种新的评价方式,由于开放性试题可能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从而让学生能够有再多的思维拓展和想象的空间,对于学生的能力评价方面更为全面和具体。
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本文就列举其中一些题目,并且附上我校使用过的试题。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历史开放性考试
正文:
一、开放性纸笔试题的类型
对于纸笔考试而言基本上都应该有标准答案,否则老师将难以评分。
如果真要开放,可能就有人认为答案就不能是统一,也就是说像选择题,填空题等题目就不能作为开放性试题的内容。
而作者的观点则认为开放性试题不一定要在评价方面灵活开放,甚至在题目题干的设置都可能灵活变化,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钻研的积极性都可以属于开放性的试题。
故此开放性的试题类型可能包括有选择题、填空题、材料题、问答题、改错题、组合题、听力题等。
选择题,选择题答案无非就是四个答案选一个,怎么样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空间。
先看看下面的题目。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的主要措施是:
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B、没收官僚资本
C、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D、收回帝国主义把持的海关
这是传统的选择题,学生基本就是凭着记忆选择B项,没有说什么思维活动。
但如果我们只要把题目的问法变化一下,可能就有不同的效果。
再看看下面的题目。
新中国成立后,如果你是当时主管国民经济的领导人,你将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B、没收官僚资本
C、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D、收回帝国主义把持的海关
学生看了题目所就可能有一种想法和冲动,我是国家的领导人,那我就要从国家发展的利益考虑,新中国刚建立什么才是最关键的?
想国家经济稳定发展,必须要控制国民经济,怎样才能使政府控制经济?
必须政府要有钱有物资?
怎样才能短时间获得物资财富?
没收官僚资本,把大型企业集中在自己手中。
那答案自然就分析出来。
也就是说只要让学生置身于题目中,让学生按自己的思维去思考问题,那才是让学生掌握真正的知识。
又如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取得的最大成就是(B)
A、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B、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
C、中共在群众中的影响扩大
D、中共开始掌握一部分军队
这是一道高中会考的题目,大部分学生就是死记住答案,因为他们感受不到当时革命的气息,也体验不了当时的民族感情。
于是我们就把题目改了一下。
在国民大革命时期,你看到了一些报道,你认为哪一份最能体现当时反帝斗争的成就(B)
A、《北洋军阀垮台了!
》
B、《英国佬滚出汉口九江!
》
C、《您好!
中国共产党》
D、《共党得军队,国党心不安》
这道题目从题干和选项方面都进行了改变,这样一改首先让学生进入了当时的历史环境,因为要看报道,当时的报道会是怎么样,尤其是要看看反帝方面的报道。
可以说兴奋点出现了。
接着把选项浏览,四篇都是属于报道的标题,那学生很快就把注意力集中在《英国佬滚出汉口九江!
》,收回我们的汉口九江,那是历史事实。
而能这种带有民族主义的口吻说出现,就更好地体现了当时反帝爱国的热情。
于是许多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阅读分析得出正确答案。
更有意思的是爱国主义的教育又实施了一次。
当然想这些题目,我们都在不断地尝试。
例如:
有四位同学在发表他对秦朝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看法,请你判断哪位同学的看法是错误的?
又如:
如果你上网到“XX”或“Google”进行搜索,你输入的关键词是“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基本方略”,你认为搜索的结果会是什么?
这些利用学生平时所经常接触的事物,从而更能让学生集中精神,让学生调动思维思考问题。
又如:
史学界认为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那你认为下面哪能一句诗最能体现这个观点:
A、十月革命到中国B、共产主义得传播
C、外争主权惩国贼D、无产阶级显功绩
明显这条题目是考核五四运动的主要功绩,是无产阶级登上的历史的舞台。
但选项变成了四句诗,让学生能从四句诗中把握住意思方能选对。
这样的题目对学生的评价要求不但只是单纯的记忆,而且还需要知识迁移。
2、填空题
经过多年教学实施得出了经验,做填空题是让学生记忆历史的一个较好的方法,对于如此作者设计出下面的题目
你是一名记者,在1919年大学毕业后,写下了第一篇的报导,题目为《_________________》,随后你为当时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__________作了一个专访,并在一本名为《___________》的杂志上发表。
从此你信仰了共产主义。
1921年7月,你有幸列席了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你又参加了二大,并在会议上帮助起草了__________________纲领。
1923年你见到了孙中山先生,并主张建立________________战线,1924年国共实现合作,合作的方式是__________;为此你进入了建立在广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毕业后你成为了一名军官。
为了消灭_______________,你参加了北伐,作战十分英勇。
可惜在1927年的反革命政变中你遭到国民党的追捕,随后你领导了___________起义,不久你转移到了农村,并到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可惜当时党内__________错误严重,直到1934年10月,红军被迫开始了___________,这时你才被任命为了团长,你率领先头部队进入了贵州,安排了中共中央召开了___________会议,从此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核心地位。
之后你到了陕北并开始着手抗日。
1937年__________事变爆发,你领导的八路军开辟了________战场;1941年,你亲自指挥了_____________以增强人民抗日的信心,在困难的时期你在根据地开展了____________运动;八年抗战胜利后,你陪同了毛泽东飞赴_________进行谈判,从而表明了中共和平的立场,但国民党还是挑起了内战,你率军进入东北,和林彪配合发动了____________战役。
1949年你参加了七届二中全会,并提出把党的工作重点从________转移到________,1949年10月1日,你登上了天安门城楼一同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这条题目可以说学生应该体验到学习历史的乐趣,题目是把学生自己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之下进行作答,这样学生感觉到历史是很贴近他们,与他们产生共鸣。
另外这道题目可以回答的答案是十分多样的,如第一个问题,学生答到五四运动可以,答到马克思主义也可以,总之与当时的历史相符合就行。
另外学生也可以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向进行回答,如领导哪一场起义,可以是南昌、秋收或广州。
另外这条题目也充分考虑到了结合地方史的知识。
通过这条题目让学生感觉到新课标的自主性和多样性。
学生在回答这条题目时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趣味,从而实现前面所提到的导向功能。
对于这道题目还曾经在一次新课标的研究会上进行专门讨论,当时有一些教师提出了问题,似乎历史上没有这个历史人物。
作者当时就解释,的确历史上没有这个人物,但我们所要求的不是学生记住这个人,而是让学生能够有机地把相关的重要的历史事实记忆并且融为自己的知识。
当然我们也需要让学生明白这一点。
而当时在场的华南师大的黄牧航教授也认同,题目只要是帮助于学生记忆了解相关的知识,这类题目是可行的,这也是时代发展的一个趋势。
3、材料题
除了我们运用传统的史料作为材料题的内容之外,其实我们也可以通过重组和创新而设计新式的材料题。
如下题
在西周时期,一个被分封的国王的关系图如下:
1、现在国王死了,应该由谁来继承王位?
(注:
四个孙子都是由正室生的)
2、根据上则材料,你认为在西周时期实施了什么制度?
这道题目是考察学生对早期政治制度中的宗法制度的了解,当然我们并不是单纯考核学生是否记住其内容,尤其是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原则。
我们采用的是一种转换角度,以实际操作的内容进行。
这道题目答案是“三孙”,同时也就让学生得出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宗法制,同时也引申出另一个答案分封制。
这类题目让学生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也就是让学生有机会把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
其实这种做法在物理、化学等科目是经常使用,但是能用于文科对学生能力发展是有帮助和提高。
4、改错题
现在学生对史实的记忆可以说是越来越混乱,甚至还有学生张冠李戴,自己编写历史。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搜集了一些同学们经常错的史实编写出了一篇有错的文章,让学生发现错误并且改正,让学生学会真正的质疑和探究。
由于这类题目是针对学生经常性的错误进行,所以学生在做这些题目的过程中就会特别留意,也正因如此通过对错误的发掘,使他们尽量避免以后自己再犯这个错误。
如下题
今天,你参观了中央电视台电视城,首先你到了古装街,那里正在拍摄《秦始皇》,讲述秦始皇接受要李斯的建议在地方实行分封制,并且修筑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
接下来你到了民国街,看到拍摄《中共英雄》的过程,那是讲述抗战期间中共开辟了正面战场;抗战胜利后毛泽东亲赴南京与蒋介石进行谈判,但没能避免内战的爆发;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剧中还讲述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并首先成功解决了台湾问题。
最后你看了央视制作的《世界百年》,印象最深的是以苏联为首的南约和美国为首的北约以所进行的“冷战”,随着1989年苏联的解体,“冷战”也就结束了。
郡县制
万里长城
敌后
重庆
胜利结束
香港
华约
1991
又如请找出下列故事中与史实不相符之处并加以改正。
在古代希腊的时候,有一名叫斯托克的20岁平民和他的妻子提克拉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因为他住在城外,所以他很早就出门,当他赶到会场时,大会已经开始了,第一项议题是是否放逐曾经立下战功的阿斯达,大家把他的名字写在木板,最终超过3000人同意之下,把他放逐了。
第二项议题是选举陪审法庭,斯托克能过抽签获得了代表其部落加入了法庭的资格。
第三项议题是关于组建五百人会议,在斯托克提名下其表兄阿尔诺入选了五百人会议。
最后在全体公民以鼓掌的形式通过了十将军委员会的人选,而斯托克也领到了他的工资和津贴。
这道题目是考核学生对历史基本史实的掌握情况,内容还是那些内容,但考核的过程中我们利用了新课标的质疑探究作用手段,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道题目70%以上的同学基本都能找到四项以上的错误,说明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了分析,能从不同的信息中获取到正确的信息。
5、听力题
把听力引入了考试。
一般人都认为只要英语才要求考听力,历史考什么?
其实历史有很丰富的历史音像资料,这些音像资料本身就应该属于历史的一部分,只不过以前认为这些内容与考试无关而没有人出理会。
以至于学生竟不知道什么是《国际歌》,不知道《春天的故事》唱的是谁。
一方面我们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方面我们又无视这些资料。
所以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首次把听力引入考试。
考试主要考的是学生对一些音像资料的了解,如长征七律诗、新中国成立时毛泽东的宣言、国际歌的背景等。
通过听力加深了学生的认识,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这样题目充分体现到真正的开放性试题性质,也就是我们考核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记忆力,还需要各方面的知识。
二、开放性纸笔试题的评价方法
对于开放性试题如何进行评价是研究的主要内容,因为开放性试题的主要方向是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发展性原则。
所以对于评价的方式基本上可以有下列的方法,传统评价方法和SOLO分类评价方法。
传统的评价方法也就是我们所常用的给出标准答案,然后根据学生答案,按照落分点给予相应的分数,这种方法虽然说不能体现新课程标准之下的原则,但经过多年的实施还是有一定的优点。
尤其是填空、选择、材料等类型的题目比较实用。
因为这类型题目问题都是有针对性,想要了解的就是对于某个历史人物或事件学生是否识记和了解。
如果我们盲目地而彻底地抛弃这种方法反而会影响到我们的正常教学。
与传统的评价方法相比SOLO分类评价方法可以说更具有优势。
SOLO分类评价方法是香港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比格斯(J.B.Biggs)先生通过长期的研究和探索而提出并付诸实践。
“SOLO”是英文“StructureOftheObservedLearningOutcome”的首字母缩写,意即:
观察到的学习成果的结构。
SOLO分类法的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学说,它将学习成果划分为五个层次或称五种结构,五种结构及其含义如下:
1)前结构:
处于这一结构层次的学生基本上没有所面对问题的简单知识,或为以前所学的无关知识所困扰,找不出任何解决问题的办法;
2)单一结构:
学生关注题干中的相关内容并找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3)多元结构:
学生找到越来越多的正确的相关特征,但还没有能将它们有机整合的能力;
4)关联结构:
学生会整合各部分内容而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表现为能回答或解决较为复杂的具体问题;
5)扩展抽象结构:
学生会归纳问题以学习更多的抽象知识,这代表一种更高层次的学习能力,这一层次的学生表现出更强的钻研和创造意识。
SOLO分类法使教育评价深入到质的层面,这是该理论无可替代的优点,它可以为师生提供有关教学质量的有用信息。
由于评价方式影响决定着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所以SOLO分类评价法具有帮助教师诊断改进教学和激励学生采用深层探究式学习策略的双重功能。
把这个方法引用试题的评价当中又如何给分,下面举个例子。
中国的外交史可以说是一部反映中国不断发展强盛的历史,请你结合史实分析我国的外交政策及其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可以选一个时期,也可以三个时期进行比较,要求表述成文,字数不少于200字)
评分标准:
0分:
没有分析论述,或分析论述的内容与建国后的外交没有任何联系,即给出的回答言不及义或文不对题。
1分:
只有进行一些讲述,基本上能提到一些建国的外交字眼。
2分:
列举了一些建国后的外交史实,并时间顺序比较混乱,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论述。
3分:
列举了一些建国后的外交史实,并有对史实进行整理,时间顺序基本正确,也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论述。
。
4分:
在前面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比较,从而简单分析出了一些变化。
5分:
在前面的基础上,变化的论述比较清晰,并且能够归纳成点。
6分:
在前面的基础上,针对变化,分析出一些原因,但有些混乱。
7分:
在前面的基础上,按照一个时间或几个时间的变化,把原因进行分点整理,能从政治、经济、国际环境等方面进行归纳。
8分:
在前面的基础上,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能够把外交政策的影响和作用进行论述。
9分:
在前面的基础上,把影响也非常清楚地表达出来。
10分:
在前面的基础上,把史实、变化、原因和影响进行有机联系整合,且言之成理。
其它形式的答案,可参照上述等级给分。
以上是运用分类评价方法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给分,这与传统评价方法相比较更能考核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单纯只记忆了这些历史史实不可能获取高分,只有经过自己的整理、归纳、分析和总结才可以有理想的分数。
而我们想学生的掌握的能力不就是如此吗?
当然这种评价方法也有不足之外,也就是评卷老师的主观意识占有很大的比重,就如语文的作文一样,可能同一份卷子有的老师给出高分,有的老师则偏低。
因为在没有条框、没有落分点的基础上,是比较容易按照老师自己的思维给分,这就需要我们评卷老师注意了。
以上是本人在开放性考试纸笔试题方面的一些尝试和想法,当然还存在着不少缺点和不足,还请各位专家和老师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叶炳健,中学历史二级教师,工作单位:
广州市真光中学;通讯地址:
广州市真光中学;电话:
81698871—8008。
附一:
广州市真光中学高一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开放性试卷
附二:
广州市真光中学历史必修一模块考试试题
真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开放性考试试题
班别:
姓名:
学号:
一、历史判案
在西周时期,一个被分封的国王的关系图如下:
现在国王死了,应该由谁来继承王位?
(注:
四个孙都是由正室生的)
二、历史考察团
1880年,中国清朝政府派出调查团到美、英、法和德国考察,他们考察目的可能是为了()
A、镇压太平天国运动B、对付义和团
C、扑灭辛亥革命D、推行洋务运动
这个考察团到四国都分别受到国家元首的接见,四国的元首名称分别是
英国的____________,美国的___________,
法国的____________,德国的___________。
三、找碴
在古代希腊的时候,有一名叫斯托克的20岁平民和他的妻子提克拉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因为他住在城外,所以他很早就出门,当他赶到会场时,大会已经开始了,第一项议题是是否放逐曾经立下战功的阿斯达,大家把他的名字写在木板,最终超过3000人同意之下,把他放逐了。
第二项议题是选举陪审法庭,斯托克能过抽签获得了代表其部落加入了法庭的资格。
第三项议题是关于组建五百人会议,在斯托克提名下其表兄阿尔诺入选了五百人会议。
最后在全体公民以鼓掌的形式通过了十将军委员会的人选,而斯托克也领到了他的工资和津贴。
请你把你发现的错误写在下面。
广州市真光中学2004学年第一学期
高一级历史必修Ⅰ模块考试试卷
欢迎各位挑战者参加期末考试,请大家首先系好安全带,我们即将踏上征途,祝大家好运!
现在请在答题卡和答卷上填写班别、姓名、考号。
第一卷客观题(记住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第一关:
听乐辨音显真知(每小题1.5分,共7.5分)
下面你将听到五段歌曲或讲话,请你根据这些歌曲或讲话所提供的信息,完成下面的选择题,注意:
每段歌曲或讲话只放一遍。
每段歌曲或讲话前你都有5秒钟时间阅读相关题目。
1、你知道导致这首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左”倾错误B、右倾错误C、孤立主义D、无政府主义
2、你有可能在什么场合听到这段讲话呢?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开国大典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你知道这首歌所唱的地方是哪里?
A、马关B、香港C、台湾D、澳门
4、这首歌是某届奥运会的主题曲,你知道举办这届奥运会的所在地在公元前五六世纪曾经出现过什么政治制度?
A、帝国法律制度B、城邦民主制度
C、君主立宪制度D、联邦共和制度
5、你知道这首歌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吗?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巴黎公社运动D、俄国十月革命
(恭喜你闯过了第一关,请再接再厉)
第二关:
小心陷阱细推敲(每小题1.5分,共46.5分)
6、你家有没有族谱呢?
如果有你知道族谱源于中国早期的什么政治制度吗?
A、分封制B、宗法制C、民主制D、君主制
7、有四位同学在发表他对秦朝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看法,请你判断哪位同学的看法是错误的?
A、“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果”B、“它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它体现了封建主义的残暴性”D、“它是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
8、如果你是唐太宗李世民,要推行政令,那么三省处理政令的先后顺序应该是怎样?
A、尚书→中书→门下B、中书→门下→尚书
C、尚书→门下→中书D、门下→中书→尚书
9、你学习了从明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那么你认为这表明了什么?
A、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加强B、君主制度向民主制度转变
C、民主制度不断发展D、君主权力得到更好的限制
10、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当时英国各大报刊地登载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你认为以下哪一篇报道最能体现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
A、《为鸦片而战》B、《把中国变成大英帝国的领土》
C、《中国的市场等着我们》D、《争取大英帝国与中国平等外交》
11、你认为《辛丑条约》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影响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大大加深。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在一个中日关系的历史学术报告会上,你应邀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一胜一败的原因,那你分析重点应放在哪个方面?
A、战争是否利用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B、战争是否有涌现英雄人物
C、政府与军队是否起到了主要的作用D、战争是否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13、你在阅读《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时,你会发现它们的相同之处在于
A、都要求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统治
B、都主张以法治国,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C、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
D、都有提出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
14、你在《民报》的发刊词中不可能看到的内容是什么?
A、民主主义B、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
15、史学界认为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那你认为下面哪能一句诗最能体现这个观点:
A、十月革命到中国B、共产主义得传播
C、外争主权惩国贼D、无产阶级显功绩
16、你要制作一段中共建党历史的影片,以下哪些场景是你要进行拍摄的?
①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②工人阶段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开展③各地共产党组织的建立④共产国际的帮助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7、假如你参加了中共战略决战阶段的决策,那么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当时的决策?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18、你在查阅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资料时,得到了一些观点,你认为哪些是对的?
①规定了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②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革完成的经验③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④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⑤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②⑤D、①③④
19、你知道中共提出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根本依据是什么?
A、民主党派曾帮助过共产党B、民主党派已变成代表一部分的劳动者政党
C、共产党信任民主党派D、共产党需要民主党派
20、你的父母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谁都不愿望再有“文革”的发生,你认为下面哪句话能最深刻地反映出“文革”带来的历史教训?
A、“要健全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B、“要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要批判封建思想和反革命思想”
D、“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
21、如果你上网到“XX”或“Google”进行搜索,你输入的关键词是“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基本方略”,你认为搜索的结果会是什么?
A、改革开放B、保护环境C、依法治国D、计划生育
22、如果要你向一群台湾的小朋友解释“一国两制”,你会说什么?
A、在中国所有地区都可以同时实现两种制度
B、这一制度只是针对香港和澳门地区
C、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中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D、简单地说:
“就是你不管我,我不管你”
23、据你所了解的知识,你认为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A、独立自主主要外交方针的提出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D、“求同存异”的方针提出
24、如果你要制作中国的外交大事年表,下列三件大事的先后顺序应该是怎样的?
①中美建交②中日建交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①②③B、③①②C、②①③D、③②①
25、“上海合作组织”是由中国领导创立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你知道这个组织主要致力于和哪个地区的合作吗?
A、俄罗斯及中亚地区B、东南亚及南亚地区
C、美洲地区D、欧洲地区
26、对于古代希腊城邦制的评价有着很多观点,请你判断下列哪一个不正确?
A、民主政治有了高度发展B、其实质是奴隶主的民主
C、是迄今为止最完美的民主典范D、有利于希腊文化的发展
27、关于罗马的历史在市面上有着不少的游戏,大部分是描述罗马的军团作战;而罗马另一个值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高中历史 开放性 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