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教育类》考试大纲.docx
- 文档编号:5608226
- 上传时间:2022-12-29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4.08KB
《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教育类》考试大纲.docx
《《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教育类》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教育类》考试大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教育类》考试大纲
《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教育类)》考试大纲
一、考试内容及结构
《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教育类)》,全部为客观性试题,题量为140道,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主要测查考生从事教育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的能力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
考试内容包括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教育类专业知识三大部分(教育类专业知识占70%,大纲参见附件),其中公共基础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法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政管理、公文写作、深圳市情和时事常识等七方面内容,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包括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四个部分。
二、作答要求
务必携带的文具有:
签字笔或钢笔(最好为黑色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简单计算器。
《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要求考生必须用2B铅笔在机读答题卡上作答,作答在试卷上的一律无效。
三、公共基础知识和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一)公共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涵盖马克思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法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政管理、公文写作、深圳市情和时事常识等方面。
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
例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解答:
正确答案为D。
(二)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主要有两种类型的题目。
第一种题型:
数字推理。
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最合适、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例题:
1,2,4,7,(),16
A.9B.10C.11D.12
解答:
这一数列的排列规律是相邻两项之差构成一个等差数列1,2,3,4,5,故空缺项应为11。
正确答案为C。
第二种题型:
数学运算。
主要考察解决四则运算问题的能力。
在这种题型中,每道试题中呈现一道算术式子,或者是表述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考生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
例题:
若每隔一米远栽一棵树,问在123米的道路上共栽多少棵树?
A.121B.122C.123D.124
解答:
要考虑到起点和终点两处都要栽树,共124棵树,所以答案为D。
(三)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着重考察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能力。
涉及到词语运用、句子表达、阅读理解与运用等文字方面。
其题型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题型:
选词填空。
这种题型先呈现一个句子,在某些关键词的地方留出空位,要求从题后所给的四个词中选出一个词填入句中,从而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最连贯、最完整。
例题:
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
A.厚厚B.层层C.微微D.浓浓
解答:
语境材料中交代了“薄阴的天气”,据此可排除“厚厚”和“浓浓”两项,“层层”和“微微”都适合,但“层层”的云与“在我们头顶上流着”不太合适。
所以答案为C。
第二种题型:
语句表达。
主要考察考生对语气、语序、语法结构等在言语表达中所起作用的理解程度。
例题:
从下列所给出的四个句子中找出一个有歧义的句子来:
A.他曾经密切地注意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发展情况。
B.小王请求组织上允许自己到这儿参加工作。
C.他曾经看见两位虎头虎脑的青年从这个桃园茶社里慢慢地走出来。
D.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解答:
答案D中“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可以理解为是孩子们,也可以理解为是李大伯,有歧义。
所以答案为D。
第三种题型:
阅读理解。
主要考察考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言语材料的语法、语义、修辞所提供的线索进行一定的分析、综合和推理。
例题:
有些炎症,西药能治,中药照样能治。
中药不仅能与一般的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也低。
对这段话的最准确复述是:
A.治疗某些炎症,成本低、副作用小的中药比西药更好。
B.治疗某些炎症,中药和西药一样好。
C.治疗某些炎症,中药和西药都可以使用。
D.治疗某些炎症,西药的作用比中药差得多。
解答:
通过阅读短文,比较四个选项,可以判断A是正确答案。
(四)判断与推理
判断与推理是考察考生逻辑推理判断能力的一种测验形式,其题型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题型:
事件排序。
每道题给出五个事件,每个事件是以简短语句表述的,接着给出表示事件的四种假定发生顺序的四个数字序列,请选择其中最合乎逻辑的一种事件顺序。
例题:
(1)店主生气
(2)小明得分(3)玻璃被打破
(4)孩子们玩棒球(5)孩子们四处奔逃
A.
(1)
(2)(3)(4)(5)B.(5)
(2)(4)(3)
(1)
C.(4)
(2)(3)
(1)(5)D.(3)
(1)
(2)(5)(4)
解答:
从五个事件来看,主要说明的是孩子们玩棒球把店玻璃打碎这一件事。
按照这一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应该是先交待背景(4)孩子们玩棒球→
(2)小明得分→(3)玻璃被打破→
(1)店主生气→(5)孩子们四处奔逃。
这一顺序相对于其他顺序而言是最合理的。
所以答案为C。
第二种题型:
图形推理。
要求考生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最符合规律的一个,替代题干中的问号,使该组图形呈现出与前一组图形一定的规律性。
例题:
?
ABCD
解答:
正确答案为B。
因为只有B能使两套图形具有相似性,仅仅元素不同,一个是实的曲线,一个是虚的直线,但两组图形中元素的排列规律完全相同。
第三种题型:
演绎推理。
这种题型考察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在每道题中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要求考生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备选答案。
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应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例题:
售价2元500克的洗洁精分为两种:
其中一种没有除臭剂,另一种加有除臭剂。
尽管两种洗洁精的效果相同,但没加除臭剂的洗洁精在持久时间方面明显不如加有除臭剂的洗洁精。
因此后者:
A.味道更好闻些。
B.比其他公司的产品效果好。
C.具有添加剂。
D.从长远来看更便宜。
解答:
从陈述来看,文中没有提到各公司产品的比较问题,售价都是2元500克,所以,B、D两项可以排除。
文中也没有提到两种洗洁精中放不放添加剂的问题,故C选项也应排除。
因此,A是正确答案。
(五)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试题着重考察考生对文字、图形、表格三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与加工的能力。
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5个问题,考生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才能从问题后面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例题:
从垂直高度来看,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性也十分明显。
海拔200米以下的陆地面积占27.8%,而居住在这一高度内的人口比重却占到56.2%,200—500米高度的陆地面积占全部陆地29.5%,而居住在这一高度内的人口为24%,500—1000米高度的陆地占陆地总面积的19%,人口占11.6%。
也就是说,世界人口90%以上是居住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比较低平的地区。
尽管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永久性居民点已达海拔5000米的高度(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和我国西藏),最高城市也达到海拔3976米(玻利维亚的波托西)。
请根据这段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居住在海拔200—500米这一高度内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
A.56.2%B.27.8%C.24%D.29.5%
2.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在哪一个高度的陆地上?
A.0—200米B.200—500米C.500—1000米D.1000米以上
3.居住在1000米以上高度的人口比重是多少?
A.10%B.8.2%C.11.6%D.9.3%
4.世界上最高的城市是哪一个?
A.我国的拉萨B.南美洲的安第斯
C.玻利维亚的波托西D.日本的广岛
5.海拔200米以上的陆地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比重为多大?
A.56.2%B.27.8%C.72.2%D.29.5%
解答:
正确答案:
1.C,2.A,3.B,4.C,5.C。
第1题和第2题可以直接观察资料得出答案。
需要注意的是第1题问的是人口,而不是地域,在供选项中,就有面积的数据,千万注意,不要选错。
第2题只要具有人口密度等于人口数量除以陆地面积这一概念,就可以直接推理得出,而无需计算。
因为世界上一半多的人口分布在200米以下的陆地上,其密度当然是最大的了。
第3题要经过计算才能得出答案,算法是100-(56.2+24+11.6)=8.2,答案B是正确的,若仅凭文中“世界人口90%以上是居住在海拔1000米以下……”这句作主观推断,很容易选A这一迷惑性较强的选项。
凡资料后面题中出现的四个选项都是数字时,一般都要经过计算得出它的精确值。
第4题就是对题意的把握了,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给你罗列出来,只不过是用一种补充说明的方式点出。
而且,材料中也给出了两个最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迷惑作用。
所以,必须审慎地领会题意,以免陷入出题者所设的陷阱,造成失分。
第5题只要找出200米以下的陆地面积在总面积中所占比重,然后用“1”去减就可以了。
四、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的施测程序
1、施测须知
《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试题全部为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
测试材料分为两部分:
试卷和答题卡。
考生阅读试卷上的试题,然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的题号下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
考后,答题卡通过光电阅读机由计算机统一阅卷计分,因此,参加考试时,考生务必准备好2B铅笔和橡皮。
2、施测方法简述
考试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监考老师向考生宣布考场规则。
(2)监考老师发给每位考生一页答题卡,考生首先按规定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填涂自己的准考证号。
(3)监考老师发给每位考生一份试卷,要求考生在试卷上写上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
考生写完后应把笔放下,等候监考老师的开考指示,不得提前答题,否则会影响考试成绩。
(4)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应注意把握答题速度。
(5)监考老师宣布考试结束,考生应立即放下笔,将试卷、答题卡放在桌上,等监考老师收完试卷与答题卡,宣布可以离开后才可以离开考场。
若发现考生带走试卷、答题卡或有抄录试题现象,将取消其考试成绩。
3、答题卡填涂方法
由于《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是通过光电阅读机和计算机来阅读评分的,所以要求考生非常仔细地按规定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涂)好个人信息(姓名、准考证号)和所选答案。
其基本要求是:
(1)用钢笔或圆珠笔或签字笔在姓名栏填好本人姓名,并在准考证号一栏的12个空白方框中,填写本人准考证上的准考证号(12位数)。
(2)对应准考证号的每位数,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栏中相应方括号内的数字涂黑,答题时,则用2B铅笔将各题的所选项(其他项不得作任何记号)涂黑。
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为准,不要涂到框外。
(3)不要用钢笔、圆珠笔、签字笔、非2B铅笔等涂选项。
(4)修改时要用橡皮彻底擦净。
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不得做任何其他记号。
(5)不得折叠答题卡。
附件:
教育类专业知识
教育类专业知识
《教育学》部分
一、绪论
掌握“教育学”的概念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熟悉教育学创立的标志和条件;了解教育学创立的简要过程;了解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发展;了解主要几种教育学派别和教育思想;了解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
二、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掌握教育的定义;掌握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熟悉教育发展的阶段及其每一阶段的特征;掌握现代教育的特征。
三、学校
掌握学校的定义;了解学校制度的发展;掌握学校公益性特点;掌握学校文化的概念即构成;熟悉学校的制度文化对学生的发展的影响;掌握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掌握我国中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领会学校组织的管理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领会学校绩效是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熟悉国家对中小学的管理和监督的具体内容;掌握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领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相互配合。
四、学生
掌握三种主要的儿童发展观;领会不同的儿童发展观对教育的影响;掌握皮亚杰关于儿童发展观的主要观点;掌握杜威关于儿童发展观的主要观点;领会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掌握儿童个体发展的定义;领会儿童个体发展概念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领会儿童个体发展表现出的几个普遍的特点;领会实现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主导作用需要把握的几项要求;领会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内涵;掌握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的几个基本原则。
五、教师
掌握教师概念的含义;掌握教师地位的含义;领会教师专业化应具备的条件;掌握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地位的根本途径;掌握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素质要求;掌握教师资格分类;掌握教师资格条件;掌握教师资格的认定机构和认定程序;领会教师培训的含义;领会教师考核的含义;领会我国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领会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聘任制度;领会教师考核的内容和原则。
六、教育目的
掌握教育目的与教育活动的概念;掌握教育目的的主要功能;掌握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领会不同的教育目的论;领会“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领会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掌握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了解建国后教育目的表述的历史回顾;了解我国教育目的的落实。
七、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掌握德育的概念和功能,熟悉中小学德育的任务与主要内容;掌握智育的概念和功能;熟悉中小学智育的主要任务与内容;掌握体育的概念和功能;熟悉中小学体育的主要任务;掌握美育的概念与功能;熟悉中小学美育的主要任务。
八、课程
掌握课程的概念;领会国内外关于课程的定义主要观点;领会决定课程有哪几个基本关系;掌握课程包括哪些基本范畴;掌握课程目标可以垂直分为哪几个层次;领会课程一般结构的发展变化;熟悉课程设计大致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领会泰勒设计模式的基本观点。
九、教学
掌握教学的定义和教学的任务;领会教学活动的本质;掌握教学模式的概念和分类;掌握教学原则的概念;熟悉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体系;掌握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的含义;领会贯彻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对教师的要求;掌握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掌握班级授课制的特征;领会对班级授课制的评价;领会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趋势。
掌握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掌握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参观法等概念的含义;领会运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参观法等方法应遵循的要求;掌握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所出现的各种教学方法的含义;熟悉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所出现的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领会计算机作为教学手段的意义;掌握教学工作的实施包括哪些基本环节;领会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的实施应遵循哪些要求。
十、学生集体与集体教育
掌握学生集体的概念;领会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掌握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掌握班级的概念;领会班级组织的结构;领会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领会班主任在班集体组织培养中的影响。
十一、学校咨询与辅导
掌握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举办主体的类型及其内涵;掌握学校咨询与辅导的基本任务;熟悉学校咨询与辅导的发展概况;熟悉学校咨询与辅导的主要工作;掌握咨询的目标与原则;掌握主要咨询方法;领会学校咨询的一般过程。
十二、教育测验与评价
掌握测验的类型及其含义;熟悉良好测验的标准是什么;掌握如何进行测验的编制以及编制测验的要求是什么;掌握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及其含义;熟悉如何对教师授课的质量进行评价;熟悉中小学教育评价的基本步骤。
十三、教育法制
熟悉教育的国家化和教育法产生的关系;了解西方国家教育法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熟悉我国教育法体系的几个基本层次;掌握我国学校的法律地位;掌握我国教师的法律地位;掌握我国学生的法律地位;熟悉学校的权利与义务;熟悉教师的权利与义务;熟悉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熟悉法律责任的定义;领会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是一种行政法律责任;熟悉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分类;熟悉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免责条件及其责任形式;掌握学校事故的定义;掌握学校事故的基本特征;熟悉学校事故所承担的侵权民事责任的特点、归责原则、免责条件及其责任形式和制裁方式;掌握学校事故分类标准和学校事故的分类;熟悉法律救济的定义;熟悉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熟悉提起学生申诉制度的条件。
《心理学》部分
一、概论
掌握心理学的概念;领会心理学的基本性质;熟悉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熟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各种方法的主要特点;领会心理学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意义。
二、意识与注意
掌握意识、无意识;熟悉意识的四种不同状态;熟悉注意与意识状态的关系;掌握生物节律、日节律;熟悉生物节律与睡眠的关系;熟悉脑电波与睡眠的阶段;熟悉失眠的种类;掌握催眠的原理;熟悉催眠与睡眠的区别;
三、感觉与知觉
掌握感觉的基本概念;领会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掌握视觉适应和颜色的特性;领会视觉产生的机制和色觉理论;领会听觉产生的机制;熟悉基本的听觉现象;掌握知觉的概念和特性;领会知觉的机制;熟悉感觉的整合——知觉的形成的简单应用;掌握社会知觉的一般概念和特性;熟悉社会知觉的基本过程。
四、记忆与学习
掌握记忆的概念、基本过程与类型;掌握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概念、特征与区别;熟悉记忆系统间各成分的关系;熟悉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及其应用;掌握长时记忆储存与建构的特征;掌握遗忘的概念;熟悉遗忘曲线及遗忘的原因;熟悉有意遗忘的作用;掌握记忆能力的方法;掌握学习的概念;熟悉学习的过程;熟悉学习的分类;熟悉学习与记忆的关系;熟悉学习的策略的应用。
五、思维与创造性
掌握思维的概念和特征;熟悉思维的机制;掌握概念的性质、分类和功能;熟悉概念形成的过程和条件;掌握推理的概念、问题解决的概念;熟悉推理的一般过程、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熟悉问题解决的理论模式和方法步骤;掌握想像的概念、创造性的概念;熟悉创造性的测量和鉴别。
六、智力
掌握智商、比率智商、离差智商的概念;熟悉智力的类型、智力的发展特征、智力与能力的关系;领会如何看待智力差异及其应用;掌握智力的一般因素与特殊因素;掌握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领会各理论的主要观点;掌握常模、信度、效度的概念;熟悉智力测验的性质与类型;熟悉智力测验与性向测验、成就测验的区别;掌握遗传因素的概念;熟悉智力的影响因素;熟悉如何发挥教育在智力发展中的作用。
七、动机与情绪情感
掌握动机、需要、诱因的概念;熟悉动机的基本特征;熟悉动机的功能、需要、诱因与动机产生的关系;熟悉动机的种类;熟悉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及其应用;掌握交往动机、成就动机、工作动机的概念;熟悉成就动机的成分和工作动机理论;熟悉影响成就动机高低的因素及其应用;熟悉社会性动机在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意义;掌握本能理论、匮乏动机、成长动机、认知与期待理论;熟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熟悉用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认知与期待理论解释人们在追求目标过程中的现象;掌握情绪情感、心境、应激的概念;熟悉情绪与情感的区别;熟悉情绪情感表达的方式;熟悉保持良好的心境的方法;熟悉情绪情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作用。
八、人格
掌握人格、气质、性格、自我意识的概念;熟悉人格的特性、气质类型;熟悉气质与性格的区别;熟悉自我调控的三个系统;熟悉看待人的气质差异的方法;掌握特质、个性特质、共性特质的概念;熟悉特质的种类;领会现代特质理论;熟悉类型的三种模式;熟悉特质说与类型说的关系;熟悉如何描述各种人格差异的特征;掌握认知方式;熟悉各种认知方式差异的特点;熟悉在教育中发挥不同学生认知方式的优势的方法;掌握人格测量的主要方法;熟悉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熟悉在教育中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特征的方法。
九、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
掌握人际关系的概念;熟悉三维人际关系理论;熟悉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掌握沟通的概念、沟通的要素和模式;熟悉人际喜欢和吸引的条件;熟悉非言语沟通技能在社会适应中的意义;熟悉人际关系测量的基本步骤;掌握群体的概念、特征和功能;掌握社会助长,从众,去个体化;熟悉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熟悉从众与服从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十、心理健康
掌握心理健康的概念和心理健康的标准;熟悉增进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掌握压力的概念;熟悉压力的来源和压力的影响因素;掌握压力的应对策略;掌握挫折的概念和类型;熟悉挫折产生的原因和挫折的防卫方式;掌握挫折的应对策略;掌握焦虑的概念和类型;熟悉焦虑产生的原因;掌握焦虑的应对策略。
十一、毕生发展
掌握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关键期;熟悉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领会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熟悉运用发展心理学实验设计模式进行实验研究设计;掌握认知发展的基本概念;领会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理论;掌握婴幼儿言语发展的基本阶段和特点;掌握社会性发展的一般概念;熟悉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熟悉社会性发展研究的主题;领会柯尔伯格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理论;熟悉青少年个体个性发展的主要特点;熟悉成年初期的主要发展任务;熟悉中年危机的主要原因;熟悉增进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方法;熟悉增进人生最优化发展的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教育类 综合 知识 职业 能力 测试 教育 考试 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