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5段引航道航道施工组织设计终板.docx
- 文档编号:5598793
- 上传时间:2022-12-28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375.38KB
下游5段引航道航道施工组织设计终板.docx
《下游5段引航道航道施工组织设计终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游5段引航道航道施工组织设计终板.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游5段引航道航道施工组织设计终板
衢江航运开发工程QJHY-S1标段
下游靠船墙6#-10#结构段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编制:
审核:
复核:
中交二航局衢江航运开发工程QJHY-S1标段项目经理部
2015年12月
第一章编制说明1
1.1编制依据1
1.2编制目的1
1.3适用范围1
第二章工程概述2
2.1工程简介2
第三章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5
3.1施工工艺流程5
3.2施工准备5
3.3测量工程6
3.4基坑开挖主要施工工艺6
3.5主要结构物施工工艺7
第四章质量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11
4.1质量管理目标11
4.2质量管理体系12
4.3质量组织管理措施12
4.4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2
4.5施工质量检验标准12
4.6施工质量控制关键点16
4.7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6
4.8质量通病及缺陷防治措施17
第五章施工进度安排及控制21
5.1施工进度计划21
5.2计划保证措施21
5.3主要管理人员配置计划21
5.4主要劳动力资源需求计划22
5.5主要设备配备计划22
第六章安全施工施工保证措施23
6.1安全管理总体思想23
6.2安全施工保证措施23
第七章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措施25
7.1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25
第一章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
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3)《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2011)
4)《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
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6)《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
7)《水运工程施工安全防护技术规范》(JTS205-1-2008)
8)施工图纸和设计说明等相关资料(2012年7月版);
其它需遵守或执行的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工程质量标准、规范、规程、条例、规定等。
1.2编制目的
为保证衢江航运开发工程QJHY-S1标段下游靠船墙6#-10#结构段施工质量、安全无事故、施工顺利进行,结合本工程特点,制定本方案。
1.3适用范围
本施工方案编制适用范围为衢江航运开发工程QJHY-S1标段下游靠船墙6#-10#结构段施工有关的全部施工内容。
第二章工程概述
2.1工程简介
钱塘江中上游衢江(衢州段)航运开发工程红船豆船闸水工建筑物及金属结构项目位于浙江衢州市龙游县境干流内衢江上,闸址位于衢江南岸,龙游汀塘圩大桥上游约450米处,距龙游县城区约4.5km。
下游引航道直线段长420m、底宽60m,过渡段长100m,底宽66.5m;下游靠船墙高度为9.2m,宽4m,两侧设计有块石护底,混凝土强度为C25,顶部设计有系船柱、钢栏杆、钢包角及部分电气附属设施。
下游导航建筑物按四级水工建筑物设计。
由于受汀塘圩大桥改造交叉施工的影响,下游靠船墙6#~10#段推迟至2015年12月后进行施工。
靠船墙结构断面图如下:
2.2施工思路
首先进行围堰的填筑与施工便道的修复,填筑拟采用防渗效果较好的粘土;围堰完成挡水条件后进行抽水、砂卵石开挖,开挖到建基面后,进行垫层的浇筑;结构物施工采取跳仓法,先施工6#、8#、10#结构段,后施工7#、9#结构段。
结构物完成后进行两侧块石护底的施工。
全部结构物施工完成并进行验收后,拆除围堰与临时道路,恢复航道。
2.3主要工程量
主要工程量如下表:
序号
结构部位
单位
工程数量
备注
1
混凝土
m3
2258
2
钢筋
t
26
3
空箱回填
m3
270
4
系船柱
个
5
5
系船钩
个
10
6
钢栏杆
延米
75
7
钢护舷
t
4
8
土石方开挖
m3
约2万
9
铁爬梯
座
2
6#-10#靠船墙平面布置图如下:
第三章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3.1施工工艺流程
本工程施工前,进行精心准备,完成各项施工准备工作,测量原始地面高程,核算实际下游航道开挖工程量。
主要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3-1:
图3-1施工工艺流程图
3.2施工准备
在本工程施工前,项目部完成施工现场准备、设备、物资准备等工作,开工之后即可使用。
此外项目部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①审查设计图纸,熟悉图纸资料;
②熟悉有关设计熟悉,了解结构特性和要求;
③搜集资料,了解实际水文情况和施工经验;
④精心编制施工方案;
⑤通过第三方测量,和监理、业主、设计四方共同完成土石方开挖方量的确认工作。
(2)施工队伍准备
①充实、调整施工组织机构;
②调整和安排劳动班组组合;
③落实施工队伍进场情况;
④对劳动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
3.3测量工程
(1)测量工具的选择
结合本分部工程的施工特点,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构造物主要采用全站仪为主要测量工具,辅以水准仪和GPS等测量仪器的测量方法;航道土石方开挖工程主要采用GPS为主要测量工具,辅以水准仪和全站仪等测量仪器测量的方法。
(2)测量放样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①采用全站仪三维坐标法对消力池、护坦等主要混凝土构造物底板轮廓线放样指导模板和钢筋安装;
②采用水准仪采用倒尺法引测对消力池、护坦主要混凝土构造标高控制;
③采用GPS对航道边线及标高等进行控制。
(3)测量放样要求
①施工测量一般选择在气候条件较为稳定、塔柱受日照变化影响较小的时间段内进行;
②测量外业放样计算数据、外业观测记录进行100%复核,确保原始记录及计算正确无误。
3.4基坑开挖主要施工工艺
土方开挖使用挖机和自卸汽车配合的模式进行,开挖的砂卵石运输至弃料区。
砂卵石开挖主要采用分层、分段、分区的方式依次进行,在施工过程中随时作成一定坡势,以便于排水。
开挖前,测量人员根据施工图纸将开挖边线标出,以木桩、旗帜等作为标识,开挖过程中,测量人员根据控制开挖标高和边线,以确保开挖准确性。
开挖过程中,经常校核测量开挖平面位置、水平标高、控制桩号和边坡坡度等是否符合施工图纸要求。
砂卵石开挖过程中,在开挖区域周边设置排水沟,在下闸首区域和下游引航道区域各设置一个集水坑,通过水泵排出基坑,保证开挖条件为明基坑开挖。
3.5主要结构物施工工艺
3.5.1混凝土垫层
垫层浇筑主要采用分仓法施工,新旧混凝土接触位置设置2cm伸缩缝,防止垫层开裂。
选择天泵作为垫层浇筑的浇筑设备。
根据设计垫层厚度,选用[10a作为垫层浇筑周边模板,使用小钢筋头进行加固,保证垫层周边调平顺直。
浇筑过程中先使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局部、边角区域振捣,然后使用平板振捣器进行振捣提浆,确保垫层混凝土浇筑密实。
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人工使用刮尺进行收平。
垫层混凝土收面完成后进行洒水进行养护。
3.5.2钢筋工程
(1)钢筋加工准备
①配筋由作业班组专人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翻样,提供配料单经工程技术负责人签字后,方可用于钢筋加工;
②钢材进场必须根据施工进度要求,做到分期分类进场堆放。
对每一批进场的钢材,材料部门必须提供产品合格证和实验报告,实验室按规定抽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③钢筋进场时,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规定的规定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④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材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不应大于1.3;
⑤每批钢材进场,按规格分类摆放在钢筋堆放场,堆放整齐,遮盖挡雨棚,以防钢筋锈蚀变形。
(2)钢筋加工
钢筋在钢筋加工场统一进行加工,成品统一堆放,通过汽车吊和平板车运输至施工场地进行安装。
钢筋加工需严格按照以下加工要求进行:
①钢筋必须按照批准的钢筋配料单进行加工,加工好的钢筋必须分类码放整齐,并做好标识,标明其规格、型号、使用部位,严禁乱堆乱放。
②钢筋加工流程:
1)钢筋调直:
现场调直冷拉率一级钢控制在4%以内,二级钢控制在1%以内。
2)钢筋切断:
切断钢筋时应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进行长短搭配,统筹安排,应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短头,减少损耗;切断料时避免短尺量长量,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累积误差。
应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挡板;切断料中,如发现钢筋有断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必须切除;钢筋的断口不得出现马蹄、起弯现象,剪切长度力求准确,允许误差±10mm。
3)钢筋成型:
弯曲前对形状复杂的钢筋,根据钢筋料牌上的尺寸,将各弯起点的位置划出;弯曲成型的钢筋形状,弯折角度应正确,箍筋平面无翘曲不平现象,钢筋弯曲处不得有裂纹;每批成型钢筋在明显位置粘贴标牌,注明使用部位和钢筋型号。
(3)成品钢筋运输
成品钢筋运输由现场工长统一安排设备(平板车、汽车吊)进行运输,运输吊运过程中注意钢筋使用部位和成品种类,避免吊运错的情况发生;吊运过程遵循轻拿轻放原则,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成品钢筋变形;成品运输根据现场实际需要情况进行吊运,防止在施工现场囤积大量成品钢筋导致的成品损坏。
(4)钢筋安装
钢筋现场进行绑扎。
钢筋安装之前由测量人员现场放样,做明显标记,施工班组根据钢筋保护层厚度架设架立钢筋,然后通过起重设备协助摆放成品钢筋,工人进行安装绑扎,绑扎完成后放置垫层保证保护层厚度,最后固定校正钢筋位置正确。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一下事项:
①熟悉图纸,确定钢筋穿插就位顺序,并于有关工种做好配合工作,比如模板安装、Φ100排水管安装与钢筋安装的关系,确定安装方法;
②随时检查钢筋的级别、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及配料单相符合;
③搭接焊焊接接头要求饱满,单面焊搭接长度≥10d,双面焊搭接长度≥5d;
④竖向或斜向(倾斜度在4:
1范围内)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进行连接,焊接过程中避免出现偏心、弯曲、烧伤等焊接缺陷;
⑤钢筋绑扎使用20#镀锌铁丝进行绑扎,先绑扎主要钢筋,后绑扎次要钢筋。
绑扎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混凝土保护层内,缺扣、松扣的数量不超过绑扎数的10%,并且不得集中;
⑥钢筋绑扎完成后,在成型钢筋骨架上安装混凝土垫块,保证保护层厚度;
⑦钢筋成型后,安排专人进行检查和校正钢筋,确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骨架不变形。
⑧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垫块,保证钢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发生位移。
垫块为水泥砂浆垫块,垫块强度与密实性不低于构件本体混凝土强度。
垫块的外观颜色尽量与构件本体混凝土,垫块与模板的接触面尽量小。
垫块厚度的允许偏差为(0,+2)mm。
3.5.3模板工程
模板采用船闸主体闸室施工时预留的平整度较好的大面桁架钢模板。
根据靠船墙结构物形式,模板安装原则为下锁上拉,底部采用Φ30的锥形螺母进行锁口,顶部利用Φ16钢筋作为拉杆,拉杆受力点为垫层浇筑时预埋钢筋头,使用[12型钢或者脚手架管作为模板背架支撑。
拉杆和支撑杆件均为每1.2m一道。
组合钢模板使用之前需清除便面铁锈,并涂刷脱模剂,脱模剂可以用热加工石腊、机油、滑石粉混合剂。
浇筑混凝土时,需要一名模板工现场看模,随时紧固模板,防止模板走形。
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可拆除模板,模板拆除先拆除支撑杆件,在拆除模板背架材料,最后逐块拆除标准钢模板。
分层情况如下图:
模板的形式如下图:
3.5.4混凝土工程
采用商品混凝土,主要选取泵车作为混凝土浇筑工具。
混凝土浇筑前检查模板、支撑系统、钢筋和预埋件位置和装设的正确性,同时掌握水文气象预报,若出现不利于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情况,推迟混凝土浇筑时间。
在进行底层混凝土浇筑时,先用水对垫层进行湿润,但表面不得留有积水。
浇筑混凝土前,将模板内杂物、泥水和钢筋预埋件上的灰浆、油污等清理干净。
进行上层混凝土之前,用水对下层混凝土表面进行充分湿润,清除下层混凝土表面松动石头和软弱混凝土层。
混凝土浇注时平铺法均匀布料,每层布料厚度不超过50cm,严禁采用振动棒驱赶混凝土。
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且与模板保持一定的距离,严禁振捣棒碰撞模板。
混凝土振捣以变频式硬轴振捣器振捣,在振捣过程中,振捣棒略上下抽动,使混凝土振捣密实,插点要均匀,插点之间距离控制在50cm,离开模板距离不大于20cm。
振捣要采用单一的行列形式,不宜与交错式混用,以免漏振。
振捣点时间要掌握好,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一般控制在20~30s之间,直至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起振动棒。
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
在浇筑过程中正确控制间歇时间,上层混凝土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完毕,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下插5cm,使上下层混凝土之间更好的结合。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加以覆盖,根据天气情况选择混凝土养护方式,通常使用覆盖土工布洒水养护的方式,若在冬季施工中,日平均温度低于+5℃时,不采用洒水养护,选择在混凝土表面铺设塑料薄膜保温养护。
第四章质量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
4.1质量管理目标
4.1.1总体目标
各项工序及总体工程合格率95%,满足规范要求。
4.1.2分项目标
(1)钢筋保护层合格率达到80%以上;
(2)混凝土外观尺寸无偏差,无蜂窝、错台、裂缝等明显质量缺陷;
4.2质量管理体系
中交二航局已通过“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三位一体的认证。
项目部管理活动与局总体要求保持一致,并确保本工程全部施工内容在合同工期前完成,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向业主提供满意的服务。
通过以下活动证实:
(1)贯彻执行局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
(2)向全体员工传达顾客的要求及有关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要求及其他要求的重要性,使之充分理解确保实施;
(3)为管理体系所有的活动提供充分资源的同时创造适宜的环境,为员工和外来人员提供健康保障。
4.3质量组织管理措施
(1)项目部由项目副总工程师任质量管理主要负责人,推行局、公司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
(3)各班组设兼职质检员若干名,对本班组所负责的工程进行严格的自检,并与相关班组进行互检和交接检,落实“三检”制度。
4.4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施工图及技术文件的审查;对施工图和技术文件的完整性、正确性、工艺性进行审查,对审查出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设计单位;
(2)施工前检查施工机械设备是否可以进入正常运行状态,各施工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操作技术和资格,是否已进入正常作业状态;
(3)所有材料的采购必须有材料质量证明书,还应复检,合格后方能进场加工;
(4)项目部的工程技术部门、质检部门要对参加加工、制造的各工种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质量管理培训,使施工人员熟悉有关的工艺规程并按规定要求精心施工;
(5)实行“三检”制度。
每一道工序完成之后,都必须经过自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如果上道工序检查不合格,则必须返工。
待检查合格后,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5施工质量检验标准
4.5.1钢筋验收标准
(1)钢筋加工验收标准见表4-1:
表4-1钢筋加工允许偏差
注:
本表是对钢筋加工工序的质量要求,其检测数据不计入钢筋绑扎的检测数据中。
(2)钢筋绑扎验收标准见表4-2:
表4-2钢筋绑扎和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与方法
4.5.2模板验收标准
(1)模板制作验收标准见表4-3:
表4-3模板制作允许偏差
注:
①胶合模板、钢框胶合模板按钢模板执行;
②组合定型钢模板按国家现行标准《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的规定检查;
③异型曲面模板、滑模模板、离心成型构件模板等按设计要求检查。
(2)预埋杆件允许偏差见表4-4:
表4-4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的允许偏差
(3)模板安装验收标准见表4-5:
表4-5现浇混凝土模板安装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和方法
注:
①H为构件全高,L为构件长度,单位为mm;
②表中未列项目按混凝土构件的允许偏差执行。
4.5.3混凝土验收标准
混凝土验收标准见表4-6
表4-6现浇混凝土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和方法
注:
H为墙与墩台高度,单位为mm;
4.6施工质量控制关键点
(1)钢筋焊接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标准,焊缝必须饱满,搭接长度符合规范要求,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焊接接头无缺陷,焊缝位置符合规范要求;
(2)模板安装及预埋件埋设完成后必须由测量进行复核,存在偏差必须经过整改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到位,不得存在外观质量缺陷;
(4)所有结构物尺寸均按图纸尺寸施工,所有偏差均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的允许偏差范围之内;
(5)主航道开挖必须到达设计标高和设计边坡坡度。
4.7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4.7.1钢筋冬季施工措施
在环境温度低于-5℃时,对钢筋进行焊接,应采取以下措施:
进行闪光对焊时,应采用预热闪光焊或闪光——预热闪光焊;或增加调伸长度,采用较低变压器级数,增加预热时间和间隙时间;
进行电弧焊时,应加大焊接电流,减低焊接速度。
电弧帮条焊或搭接焊时,第一层焊缝应从中间引弧,向两端施焊;以后各层控温施焊,层间温度控制在150-350℃之间。
多层施焊时,可采用回火焊道施焊。
4.7.2混凝土冬季施工措施
(1)冬季施工时加强表面保护,防止混凝土受冷击,避免产生贯穿性裂缝;
(2)加热拌和水,延长搅拌时间,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
(3)掺防冻剂,防止混凝土终凝前受冻;
(4)模板外侧用草袋及土工布遮盖保温,防止混凝土受冻;
(5)浇注后及时覆盖蓄热,保温养护,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避免混凝土冷击。
4.8质量通病及缺陷防治措施
4.8.1蜂窝
现象: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予、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于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防治的措施:
(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
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振捣,
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
(2)小蜂窝:
洗刷干净后,用1:
2或1:
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4.8.2麻面
现象:
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租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产生的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扳隔离刑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
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防治的措施:
(1)模板去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扳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2)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4.8.3孔洞
现象:
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产生的原因: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上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防治的措施:
(1)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扳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门,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疑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2)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4.8.4露筋
现象:
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
产生的原因:
(1)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折,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
(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5)木模扳未浇水湿润。
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
防治的措施:
(1)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验查,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整直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2)表面漏筋,刷洗净后,在表面抹1:
2或1:
2.5水泥砂浆,将允满漏筋部位抹平;漏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上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4.8.5缝隙、夹层
现象:
混凝土内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疑土夹层。
产生的原因:
(1)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未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就灌筑混凝土;
(2)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净;
(3)混疑土浇灌高度过大,未设串简、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
(4)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
防治的措施:
(1)认真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表面;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应清理干净并洗净;混凝土浇灌高度大于2m应设串筒或溜槽,接缝处浇灌前应先浇50-100mm厚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以利结合良好,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
(2)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土凿去,洗刷干净后,用1:
2或1:
2.5水泥砂浆填密实;缝隙夹层较深时,应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夹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灌细石混凝土或将表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
第五章施工进度安排及控制
5.1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条件及合同安排,下游靠船墙6#-10#结构段计划工期为自2015年11月20日-2016年4月15日,具体开工日期以监理复工令为准。
5.2计划保证措施
5.2.1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下游 引航 航道 施工组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