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教育学试题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选择题.docx
- 文档编号:5586135
- 上传时间:2022-12-28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2.78KB
教师公开招聘教育学试题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选择题.docx
《教师公开招聘教育学试题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选择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公开招聘教育学试题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选择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公开招聘教育学试题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选择题
67、新教材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新的要求是(B)
A教师对教科书的忠实取向
B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恰当的选用教材、灵活地增删教材
C不需要教师重新学习,并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引入教学
D只需掌握具体性的专业知识,不需要掌握方向性的专业知
68、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是(D)
A教师完成教学任务B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课堂统一
C让学生学会知识D师生的交往互动
69、体现今后考试改革方向的是(C)
①突出考试的诊断、选拔和发展功能②考试的内容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
③改进考试的方式,倡导灵活多样、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的原则④考试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71、新一轮课程改革所遵循的主导理念是(C)
A.科学、人文融合的理念B.终身学习、教育的理念C.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D.创新教育理念
72、新课程改革中,学科课程目标均由下列哪些方面构成(C)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②德育目标③过程与方法目标④能力目标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④⑤
73、新课改中教育观念的转变主要是指(D)
①教育功能观的转变②教师观的转变③学生观的转变④教学观的转变⑤评价观的转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74、新课程改革从价值取向上看:
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其价值取向出现了哪些变化(C)
①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②由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生发展本位
③由侧重知识层面走向关注整体素质④由统一、硬性规定走向开放、灵活的管理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③④
75、现行的教学大纲明显存在的弊端是(A)
①教学目标上只规定知识方面的内容②内容偏难、深、窄、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求过高
③只强调教学过程,忽视课程的其他环节④“刚性”太强,缺乏弹性和选择性
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③D.①②
76、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是(D)
①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师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标的基本思
想和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
②课标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是课标的主要载体。
③课标只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是基本的要求。
④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
⑤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标的合理性。
A.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77.下列关于课程改革的背景的论述中正确的是(D)
①知识经济初见端倪②国际竞争日益激烈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难④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⑤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⑥世界各教育发达国给我国教改的启示
A.③④⑤⑥B.①②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
78、新课程结构区别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及调整原则是(A)
①均衡性②综合性③选择性④系统性⑤实用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②③④⑤
79、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B.教师的发展C.学生的选择D.课程制度的变迁
80.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
A.知识、技能和方法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81.综合实践课主要包括(A)几部分。
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B、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会实践,劳动技术
C、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实践,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
D、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8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从一开始只定位于语文教学,现在已经开展到各个学科,提出一种新的“四结合”,即(D)。
A、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创新精神、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B、课程内容、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C、课程资源、课程内容、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D、学科教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83.在交流与讨论中,要求学生之间对各自提出的观点不作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和讨论,而是尽可能多的提出与讨论问题相关的观点,这种交流与讨论形式是指(A)。
A、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B、辩论C、合作性讨论D、异步讨论(如BBS、电子邮件讨论等)
84、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A)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兴趣D、知觉
87、新课程结构明确小学阶段的主要内容是( A )
A、以综合课程为主B、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C、以分科课程为主D、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相结合
88、新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性是( B)
A、均衡性 发展性 互补性 B、均衡性 综合性 选择性
C、针对性 发展性 综合性 D、针对性 整合性 自主性
95、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D )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 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6、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的努力方向是( C )
①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 ②树立教育民主思想 ③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 ④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7、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D)。
A、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B、进行双基教学C、以学科为主教育D、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0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对于教育工作者,特别是(A)意义更大。
A.班主任B.科任教师C.校长D.教研组长
103、(B)是树立正确学生观的基础。
A.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B.关注每一位学生
C.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D.信任学生
104、课堂不仅是传递知识的殿堂,更是(D)的圣殿。
A.情感体验B.师生交流C.学生成才D.人性养育
105、(A)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
A.民主平等B.关心学生C.以人为本D.鼓励学生
106、“教师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
”体现出(A)的发展观。
A、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B、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C、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107、(B)是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基础。
A、建立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B、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C、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108、新评价观强调评价主体应具有(B)。
A、单一性B、多元性C、动态性
109、“新的评价体系打破唯一,倡导多元和创新。
”体现出评价体系(B)的特点。
A、科学性B、灵活性C、有创意
110、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A)。
A、促进发展B、甄别与选拔C、展示激励
111、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C)。
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C、自评与他评
112.教育的根本任务是(C)。
A.传授知识B;增强技能C.教书育人D。
学会认知E.学会做人
113.(B)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
A、国务院B、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C、全国人大D、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
114.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B)。
A、纪律处分B、行政处分C、经济处罚D、警告处分
115.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___D___地位。
A、政治B、经济C、法律D、社会
116.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B)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A、学校行政部门B、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C、学校工会D、学校党组织
117.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C)。
A、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资格
B、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C、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D、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118.不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取教师资格,必须通过(B)考试。
A、国家学历水平B、国家教师资格C、普通话水平D、计算机等级
119.中小学教师资格由(A)教育行政部门认定。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B、国务院C、各级地方人民政府D、省、自治区、直辖市
120.教师的(A)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
A、考核结果B、工作成绩C、学历水平D、业务水平
121.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C)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A、高于B、接近C、不低于或者高于D、同等于
122.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教师的待遇,由(C)确定并予以保障。
A、上级主管部门B、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C、举办者D、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123.侮辱、殴打教师的,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C)。
A、给予治安管理处罚B、承担民事责任C、追究刑事责任D、给予行政处分
124.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教师申诉的(C)内,作出处理。
A、三个月B、45日C、30日D、15日
125.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教师以及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到(D)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应当予以补贴。
A、革命老区B、贫困地区C、中西部地区D、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
12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享有的权利的是(B)
A、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B、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C、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D、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团体中充分发表意见
127.为了(A),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A、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B、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C、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工作D、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128.教师应当履行关心、爱护(B),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义务。
A、家庭经济困难学生B、全体学生C、学习有困难的学生D、残障学生
129.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D)的使命。
A、公民素质B、公民思想道德素质C、公民科学文化素质D、民族素质
130.教师的医疗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的待遇;(A)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因地制宜安排教师进行修养。
A、定期B、不定期C、每两年D、每年
131.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教师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B)。
A、责令其立即改正B、责令其限期改正C、依法追究刑事责任D给予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
13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自(A)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1995年9月1日起实施.
A、1994年1月1日B、1994年9月10日
C、1993年11月1日D、1995年1月1日
133.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A)
A.教育现象B.教育方针C.教育政策D.教育理论
134.1632年、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的教育论著是(C)
A.《学记》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教育论》
135.下列不属于骑士七技的范围的是(C)
A.骑马B.投枪C.音乐D.吟诗
13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的是(B)
A.教育B.环境C.遗传D.主观努力
137.学校体育的最为基本的组织形式是(B)
A.早操、课间操B.体育课C.体育竞赛D.学生自觉锻炼
138.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D)
A.心理过程B.信息过程C.逻辑过程D.认识过程
139.马卡连柯“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C)
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B.知行统一的原则
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40.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一种(C)
A.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B.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C.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D.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141.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包括(A)
A.学期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B.全面计划和专题计划
C.课内计划和课外计划D.教学工作计划和思想工作计划
142.在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B)
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自我教育D.社会教育
143.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是(D)
A.课外校外教育B.各科教学C.社会实践活动D.班主任工作
144.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A)
A.以教学为主B.教学、科研并重
C.教学、科研、生产三中心D.所有时间用于搞教学
145.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C)
A.唐朝中期B.明朝中期C.清朝末年D.辛亥革命以后
146.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A)
A.《大学》B.《中庸》C.《学记》D.《春秋》
147.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D)所持观点是:
教育无目的论。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D.杜威
148.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B)
A.生产劳动B.模仿C.语言D.动物本能
149.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C)
A.深化课堂教学B.培养竞赛人才
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D.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
150.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B)
A.永恒性B.历史性C.相对独立性D.继承性
151.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B)
A.大力加强普通高中教育B.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C.实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更好衔接D.进一步加强中等专业教育
152.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B)
A.主导地位B.主体地位C.被动地位D.辅助地位
153.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D)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C.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154.“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A)
A.陶冶教育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D.品德评价
155.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C.巩固与保持知识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156.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A)
A.示范性B.复杂性C.主体性D.长期性
157.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C)
A.成立了班委会B.开展了班级工作C.形成了正确舆论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158.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D)
A.《爱弥儿》B.《人的教育》C.《教育漫话》D.《教育论》
159.“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A)
A.赞科夫B.皮亚杰C.布鲁纳D.根舍因
161.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首次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A)
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B.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C.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D.培养脑体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162.《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B)
A.国家B.地方C.学校D.家长
163.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C)
A.复杂性B.师范性C.创造性D.主体性
167.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A)
A.选择性B.恒常性C.理解性D.整体性
168.追求个人特有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理想和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属于(D)
A.生理与安全需要B.尊重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
169.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A)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C.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170.“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C)
A.心境B.激情C.应急D.理智
172.早晨的学习效果一般较好,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受下列哪一选项的干扰(A)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单一抑制D.双重抑制
173.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能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C)
A.性格B.气质C.能力D.兴趣
174.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B)
A.近因效应B.首因效应C.最近效应
175.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_____课程,自小学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__课时。
(A)
A.必修33B.必修11C.选修33D.选修34
176.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B)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177.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的特点?
(A)
A.胆汁质B.粘液质C.多血质D.抑郁质
178.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A)
A.原型B.原型启发C.问题情境D.问题对象
182.野战部队身穿迷彩服以达到与周围背景相混淆的效果,这主要是利用知觉的(B)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
184.闭卷考试时,学生主要的记忆活动是(D)
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
186.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B)
A.原型B.定势C.迁移D.原型启发
187.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是(A)
A.自然适度B.克服羞怯C.真实坦诚D.留有余地
189.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A)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190.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B)
A.宽大效应B.晕轮效应C.中心品质D.刻板印象
191.智力测验中解释测验结果的依据是(D)
A.信度B.效度C.智商D.常模
19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B)
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4、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学校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其主要类型有(BDE)
A职官学校B官学C文士学校D私学E书院
5、教育学独立形态阶段的教育家有(ABDE)
A夸美纽斯B杜威C柏拉图D卢梭E赫尔巴特
6、七艺中的三科是指(BCD)
A四书B文法C修辞D辩证法E论语
7、下列选项出自《学记》的有(ABCDE)
A教学相长B尊师重道C藏息相辅D长善救失E启发诱导
8、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包括(ABCD)
A无阶级性B为生产劳动服务C在社会生活中进行D教育手段简单E在特定场所进行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ABDE)
A永恒性B历史性C民族性D继承性E相对独立性
10、下列人物中,(AC)属于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A沛西能B孟禄C利托尔诺D马克思E赫尔巴特
2.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的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为标志。
3.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
4.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总的规格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工作遵循的总方针。
5.未成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概括起来有人身权和受教育权。
6.师生关系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关系。
7.教学大纲一般由说明部分和本文部分组成。
8.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方式。
9.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10.我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11.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
12.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
13.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队 生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不断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称之为个体身心发展。
14.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统称为教师的教师人格特征。
15.学生的学习要以间接经验为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16.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和行。
17.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
18.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
个别教学权、班级授课权、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等。
19.在德育的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叫作道德两难。
20.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有:
常规管理、平等管理民主管理、和目标管理。
21.主张“有教无类”的古代教育家是孔子。
22.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高中阶段。
23.古希腊提出问答法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苏格拉底。
24.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是班组组织的领导者,又是班组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25.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
26.教学过程中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
27.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定向性和顺序性的特征,在教学中应遵循__________原则。
28.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三种成分。
29.人的学习是指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过程。
30.看见路上的垃圾便绕道走开,这属于逃避条件作用。
31.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称为替代性强化。
32.一般来说,概念或规则的反例传递了最有利于辨别的信息,正例则传递了最有利于概括的信息。
33.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简缩性。
34.各种发明创造都可以看做是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典型例证。
35.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任何问题都含有给定的条件、要达到的目标和存在的限制或障碍三个基本成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公开 招聘 教育学 试题 第一章 教育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