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设计.docx
- 文档编号:5583225
- 上传时间:2022-12-28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5.51KB
三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设计.docx
《三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设计.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设计
主题1神奇的树叶
主题活动分析:
自然界的植物是小学生们最熟悉的生物,形形色色、千姿百态的树叶与他们的生活非常贴近。
因此,选取树叶为探究主题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本主题通过活动的设计和开展,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事物本质的能力,实现本单元模块“发现和探究”的教育价值。
主题活动目标:
1.关注身边的事物,能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2.学会做简单的对比观察实验,包括实验的观察、记录和分析。
3.激发学生探究奥秘的兴趣,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
学会做简单的对比观察实验,包括实验的观察、记录和分析。
教学难点:
关注身边的事物,能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活动准备:
老师
1.了解叶片的相关生物学知识。
如叶片的形状、着生的方式,叶片的结构,光合作用,呼吸用和蒸腾作用等。
2.了解观察法的相关知识,如观察法的一般程序、基本要求等。
3.准备几盆相同的植物,透明的塑料袋、剪刀、细绳子等。
学生
请家长协助选择安全的观察叶片地点,并请家长提供相关的实践活动条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叶片蒸发水分小实验
活动内容;
叶片蒸发水分小实验
活动目标:
让学生知道叶片能蒸发水分,并初步掌握观察实验的操作步骤。
活动过程: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知道叶片能蒸发水分。
掌握观察实验的一般过程:
观察现象、记录进果、分析原因、得出结论等。
1.选择晴天阳光下。
2.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按方法提示进行实验,并完成观察记录。
3.老师不要把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请学生汇报观察、记录的结果。
4.引导学生指出两盆实验装置的不同点。
5.引导学生分析塑料袋上水珠的形成与什么因素直接相关。
6.学生互评,都是做恰当的点评。
第二课时走进自然看叶片
活动内容:
走进自然看叶片
活动目标:
让学生了解在差异中找出相同,在相同中发现差异的方法。
活动过程:
1.分组。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2.观察、记录。
(1)观察同一株植物不同位置叶片的大小、形状,叶片正、反面的颜色等。
(2)比较不同植物间叶片的形状、颜色等。
(3)观察叶片的着生方式。
(4)选择一小块区域,统计落地叶片正、反面向上的数字。
(5)记录观察结果。
3.交流、汇报。
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讨论。
4.总结、评价。
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并做出适当评价。
第三课时制作树叶标本
活动内容:
制作树叶标本
活动目标:
通过叶片标本的制作,使学生掌握简易的制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
活动过程:
1.选取的叶片不宜太嫩,也不宜选肉质过厚的叶片。
2.活动的关键是快速去除叶片中的水分。
3.每隔24小时把叶片换一个位置,便于树叶中的水分被充分吸收。
4.叶片保护好,不破损。
5.吸水的纸张要粗糙。
教学反思:
主题2植物的种子
主题活动分析:
植物的叶片让学生感叹大自然的美妙,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愉快的探究未知与神奇。
植物种子的教学,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植物生命的本源,让学生自觉保护植物、关心环境、热爱大自然。
本主题由三个活动组成:
活动一,观察种子的萌发;活动二,探究种子发热;活动三,建立种子标本库。
主题活动目标:
1.让学生明白植物的种子是下一代生命的“起点”。
2.初步学习对同一事物连续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
3.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让学生懂得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教学重点:
初步学习对同一事物连续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
教学难点:
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让学生懂得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活动准备:
教师
1.了解植物种子的相关知识,如种子的结构、种子的呼吸作用以及呼吸作用需要的条件。
2.了解连续观察同一事物的方法及步骤等。
3.准备好实验用的材料,如黄豆、细沙、透明玻璃杯子、温度计等。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观察种子的萌发
活动内容:
观察种子的萌发。
活动目标:
明确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
活动过程:
1.按要求装好实验装置
2.将黄豆种子放在纸筒与瓶内壁之间。
。
3.加适量水使沙子湿润。
4.将装置放在常温的环境中。
5每天定时观察,并记录种子萌发情况。
第二课时探究种子发热
活动内容:
探究种子发热
活动目标: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植物生命的本源,热爱大自然。
活动过程:
1.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种子发热的现象。
如:
潮湿的稻谷、小麦等堆放在一起会发热变坏。
因此,农民总是把刚收获的粮食摊开晒干。
2.分组做温度测量实验。
3.分组汇报测量结果。
4.布置学生课后查找资料,探究种子发热的原因。
5.交流讨论。
6.老师总结。
第三课时建立种子标本库
活动内容:
建立种子标本库。
活动目标:
通过学生的活动,为种子分类,并促进行为的转变和习惯的养成。
活动过程:
植物的种子成熟受季节的限制,为了研究和学习的需要,我们可以将种子制成标本长期保存。
制作标本要注意:
1.选种。
选取成熟的种子,如黄豆、玉米、花生、油菜籽、南瓜籽、稻谷等晒干后装入瓶子可以是塑料的可以是玻璃的,但瓶子的密封性能要好。
2.贴标签。
装种子的瓶子要贴上标签,标明种子名称、采集人、采集时间、采集地点。
3.存放。
制成的标本,存放于通风干燥处。
教学反思:
主题三秋天的水果
主题活动分析: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劳动者希望的季节。
本主题以秋天的水果为主线,引导学生关注秋天的变体,感受大自然四季变化的规律。
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体验劳动者的辛劳,明白秋天要有收获必然要付出辛勤的劳动,从而会更加热爱大自然、尊敬劳动者,增强劳动意识,关注自然变化规律。
本主题安排三个活动:
“认识水果”,让学生小组调查或查阅资料,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简单的调查方法,了解查阅、收集资料的途径:
“水果品尝会”,让学生了解水果的特性,培养同学之间的分享意识:
“水果推介员”,从学生兴趣入手,把自己喜欢或比较熟悉的水果介绍给大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主题活动目标:
1.认识秋天常见的水果,了解水果的特性,品尝不同水果的味道,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初步学习调查、查阅资料的方法。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秋天常见的水果,了解水果的特性,品尝不同水果的味道,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初步学习调查、查阅资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调查、查阅资料的方法。
活动准备:
教师
1.搜集秋季水果的相关知识、图片等资料。
2.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并引导组内人员进行分工。
学生
1.搜集多种秋天水果资料及实物。
2.准备好调查记录纸和卡片,以及水果刀和盘子。
3.考察附近的果园或水果市场。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水果、水果品尝会
活动内容:
认识水果、水果品尝会。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体验劳动者的辛劳,从而会更加热爱大自然、尊敬劳动者,增强劳动意识,关注自然变化规律;让学生了解水果的特性,培养同学之间的分享意识。
活动过程:
一、先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找到秋天的水果。
1.老师课前一周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安排到附近果园或市场搜集秋天的水果。
2.外出调查前,老师要明确调查的时间、地点、主题,初步教会学生简单的调查方法,强调安全意识,外出时需成人陪同。
3.也可以上网搜集相关资料,要求做好记录。
4.全班交流、讨论,大家分享各自带来的不同信息,制作水果记录片。
二、水果品尝会
1.活动前1-2天,布置每个同学准备两种水果。
2.组织学生品尝水果。
要求先洗净手、水果和用具,再集中品尝,共同分享。
3.小组品尝水果要有序,品尝中要懂得谦让。
4.品尝水果后,议一议水果的形状、大小、味道、产地等,归纳其特点,完成记录片。
5.品尝后处理好垃圾。
使用刀具和品尝水果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互相谦让;再启发学生思考这些水果来之不易,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礼物,也是果农辛勤劳动的成果,我们要珍惜这些劳动成果,切勿浪费;最后讨论交流水果的营养价值和其他功能。
第二课时水果推介员
活动内容:
水果推介员。
活动目标:
从学生兴趣入手,把自己喜欢或比较熟悉的水果介绍给大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
在学生了解各种水果的味道及其营养价值的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进一步探究水果的形状、大小、颜色、产地及他特性。
可先让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选择自己喜欢的1-2种水果,小组内交流、讨论,并记录在“我喜欢的水果”表格中,小组选出“水果推介员”。
最后进行评价,评选出“最佳水果推介员”。
1.创设一个情境,如在黑板上写“某地区的水果推介会”。
2.选好主持人。
3.小组选定推介人。
4.分组按顺序介绍。
5.最后评选出“最佳水果推介员”。
教学反思:
主题四爱惜粮食
主题活动分析:
“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是世界性话题,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爱粮、节粮意识变得淡薄。
但中国乃至世界,仍有粮食分配不均的地区差异,仍有忍受饥饿的居民,所以“爱惜粮食”显得尤为重要。
本主题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了三个主题活动让学生参与浪费粮食的调查,开展节粮比赛,了解粮食加工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浪费粮食数据统计分析,使学生初步感浪费粮食的严重性。
主题活动目标:
1.知道粮食能维持人的生命以及粮食的来之不易。
2.学会简单的调查方法,并乐意和同学合作。
3.能关注粮食问题,从小树立“爱惜粮食”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简单的调查方法,并乐意和同学合作。
教学难点:
能关注粮食问题,从小树立“爱惜粮食”的意识。
活动准备:
教师
1.搜集粮食的图片、文字、数据资料,制作课件。
2.设计调查记录表或卡。
3.选择调查粮食储存和加工的场所。
学生
1.调查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
2.搜集爱惜粮食的好办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浪费现象小调查、节约粮食我能行
活动内容:
让学生仔细观察书中图片,弄懂图片的意思,并说说自己看到的或亲身经历的粮食过程;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节约粮食比赛,让学生想出更多节粮方法。
活动目标:
通过此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爱惜粮食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爱惜粮食”的意识;培养学生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做一个长期节粮的人。
活动过程:
一、浪费现象小调查
此活动老师重在指导学生调查浪费粮食的现象,并提醒学生调查时注意安全,学会简单的记录方法。
为使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数据统计分析,使学生关注周围生活中(如家中、学校、饭店或粮食存储过程中)的浪费现象,增强节约粮食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学生可用记日记的方法简单写出自己的感受,再进行小组交流、班级汇报。
二、节约粮食我能行
1.确定主题:
节约粮食我能行。
2.提出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周节约粮食比赛。
3.引领方法:
启发学生搜集并设计更多节粮方法。
4.注重记录:
提示学生用各种方法记录节粮活动。
如:
拍照、文字、图画、录音等。
5.激励评价:
评选“节粮金点子”并颁发小奖章、小奖品等。
第二课时了解粮食生产加工过程
活动内容:
让学生了解从种子加工成各种食品要经历的复杂程序。
活动目标:
让学生做一个调查,看看生产粮食有哪些艰辛,受哪些条件限制?
活动过程:
走访田间农户
教师可组织学生到农田参观或走访农民,也可以利用课件或影片展示粮食的生产过程,让学生讨论、交流、并写出自己感受。
参观食品厂
教师事先考察食品加工厂,再组织小组参观。
活动时,要引导学生注意礼貌、卫生、安全,并做好记录。
让学生明白加工食品要付出辛勤劳动,要有节约每一粒粮食的意识,养成节约粮食的习惯。
教学反思:
主题5有趣的折纸
主题活动分析:
折纸以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通过作品的制作,学生可以获得对纸的认识、折纸方法、折纸技术要领等知识和技能。
折纸是一门综合的艺术。
本主题内容安排注重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由认识折纸符号到简单作品的折叠,综合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对空间的感知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主题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折纸符号和简单的示意图,掌握折纸的基本方法。
2.会看图示,学会折纸飞机、小动物等物品。
3.进行简单的作品设计和评价,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1.认识常见的折纸符号和简单的示意图,掌握折纸的基本方法。
2.会看图示,学会折纸飞机、小动物等物品。
教学难点:
进行简单的作品设计和评价,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老师
折纸作品、各色长方形和正方形纸数张、小杯子一只、水彩笔。
学生
1.搜集有关折纸知识的资料。
2.长方形和正方形纸数张。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按照符号折一折
活动内容:
按照符号折一折
活动目标:
认识常见的折纸符号和简单的示意图,掌握折纸的基本方法。
活动过程:
1.教师先引导学生看懂折纸符号,让学生明白折纸符号就是小小指挥棒,看懂了折纸符号就能折出各种各样的作品。
2.学生自己看书,认一认常用的折纸符号。
3.看清活动要求后,根据折纸符号,自己试着折一折。
4.分小组互相交流学习,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5.教师示范,学生可跟着再试一试,进一步掌握折纸符号。
第二课时学折纸飞机
活动内容:
学折纸飞机
活动目标:
会看图示,学会折纸飞机。
活动过程:
1.取一张长方形纸,纸张不要太薄,也不要太厚,裁大些。
2.学生自己看书,认一认常用的折纸符号。
教师指导学生看图,可以边示范,边讲解要领:
折纸时纸边要对整齐,纸角要对准,折痕要压平,力度要适当。
这样折出的作品才精致。
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进行针对性辅导,也可以让先完成的学生当小老师辅导遇到困难的学生。
4.学生试折纸飞机,然后相互评价,并进行调试、改进。
5.注意组织教学,要求学生不乱扔纸屑,不乱扔纸飞机。
第三课时学折小动物
活动内容:
学折小动物
活动目标:
学会折小动物,会进行简单的作品设计和评价。
活动过程:
会跳的小青蛙
1.拿出正方形纸一张,投影显示折叠。
步骤图,学生仔细观察折叠步骤示意图。
2.一些简单的折叠步骤,老师适当地请学生上台来完成;复杂的折叠步骤,老师与学生一起完成。
教师反复演示几次,注意对准(边线),比齐(折痕),抹平。
3.提示学生注意学生用书上方法提示的内容。
4.提醒学生遇到困难时要耐心尝试,反复验证。
5.折好后,同桌之间可在战术子上进行青蛙跳远比赛。
开屏的孔雀
1.让学生看清示意图,这个作品是由翅膀和身体两部分组成的。
先分别折出翅膀和身体,再将它们在杯中组合。
2.学生可以给孔雀画上漂亮的衣服,比一比谁做的孔雀最美。
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创作折纸作品。
教学反思:
主题6奇妙的剪纸
主题活动分析:
剪纸主要培养学生设计与制作能力,以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
通过作品的制作,学生可以获得对纸的认识、工具的使用以及简单设计、简易制作、简单评价等方面的基础能力。
本主题通过动脑动手,锻炼手部肌肉,增强协调性、灵敏性,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实现学习与游戏、想象与表现、实践与认识的结合,使孩子变得心灵手巧,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朽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增进艺术修养。
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用书中安排的范例进行,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学生用书。
主题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剪纸的艺术特点,学剪各种符号,学习简单的剪纸方法。
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和动手、动脑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民间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的评判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剪纸的艺术特点,学剪各种符号,学习简单的剪纸方法。
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和动手、动脑的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评判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教师
剪刀、刻刀、铅笔、白纸、彩纸等。
学生
1.学生课前搜集剪纸的有关资料:
文字、图片、实物作品等。
2.剪刀、、各色纸张、固体胶、垃圾袋。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快乐实践园、学剪简单图案
活动内容
学剪符号和吉庆“囍”字;对边折剪白菜。
活动目标:
通过搜集有关剪纸资料和自己动手,初步了解剪纸的艺术特色,激发兴趣,从简、从易,将剪纸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运用到孩子们的游戏和学习中
活动过程:
活动一:
学剪符号
1.引导学生明白剪纸符号如同一种“语言”,在剪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在剪纸之前,先要了解、识别和每一个剪纸符号的形状及用途。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辨认每一种符号的造型与区别,先默记,后临摹。
3.在剪这些符号时,左手捏纸,随着图形的变化转动纸张,右手握剪,线条要尽量流畅圆滑,不留茬口。
4.学生互相交流学习,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5.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和卫生。
剪刀用完后应放在桌子上,刀尖不能对着别人。
可在桌边备一个垃圾袋,随时收集废纸屑。
活动二:
学剪吉庆“囍”字
1.根据图示将一张正方形红纸连续对折再次。
2.描出“囍”字结构。
“囍”全由直线构成。
注意横画和间距之间的比例,一般横画之间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因此剪的时候把每一横画与横画之间的间距相加这一等份,把“囍”字结构描好。
3.按所描结构图剪去多余部分。
4.剪好后将“囍”字轻轻展开、铺平.
5.教师进行拓展,出示不同造型的“囍”字图片或作品,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创造出不同造型的“囍”字。
6.引导学生评价,对有创意的作品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活动三:
对边折剪白菜
解释对折剪法。
它是一种最常见的剪纸方法,就是将一张方形纸中间对折,在上面画出图样,剪好的图样,左右(或上下)两半完全吻合。
这样的剪纸方法叫作对称剪纸。
1.引导学生看示意图及方法提示。
2.请学生说说折剪白菜的步骤与方法。
3.强调在画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折纸的两边,不能画反了。
4.放手让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5.鼓励完成作品的学生进一步设计,如给白菜增添图案或花纹等。
三角折剪雪花
1.三角折剪雪花比较简单,可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根据书中的示意图,完成作品。
2.雪花的剪法有很多种,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创造出不同图案的雪花。
3.对学生作品进行展示与评价。
第二课时三角折剪雪花
活动内容:
学剪较复杂的人物头像。
活动目标:
遵循儿童认知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增进艺术修养。
活动过程:
1.引导学生自己看示意图及方法提示,了解剪人物像的基本方法。
2.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按书上图示,任意选剪男孩或女孩头像。
3.引导学生根据剪人物头像的基本方法,给人物设计不同的发型、表情等,再进行展示。
小结剪纸的常用方法:
折---剪纸前,应根据物品的特征,选择适当的折法进行折叠。
画---为了更好地把握物品的特征,在剪纸前,应将所剪物品的形象在折好的纸上用笔轻轻勾出。
剪---将画在纸上的形象,用剪刀准确而流畅地沿勾画出的轮廓剪下。
教学反思:
主题七整理自己的物品
主题活动分析:
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把自己的物品整理得井然有序,创造舒适的环境,逐步学会生活自理。
本主题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放眼看世界”通过生活情境混乱与有序的对比,引发学生认识学会整理自己物品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快乐实践园”安排了整理书包、整理房间和整理书包大比拼三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整理的方法,动手实践感受分类整理在生活中的作用;第三部分“展示小天地”让学生在相互评价中受到教育,从小养成劳动和自我管理生活的习惯。
让学生通过活动实践经历整理的过程,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整理的方法,初步养成有条理的整理自己物品的习惯。
主题活动目标:
1.懂得分类整理的意义,养成有条理地整理自己物品的习惯。
2.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整理的方法。
3.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小就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整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养成有条理地整理自己物品的习惯。
活动准备:
教师
1.与教学有关的图片资料。
2.用于整理书包比赛的用品、用具。
学生
自己房间、书桌的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整理书包、整理房间
活动内容:
“放眼看世界”通过生活情境混乱与有序的对比,学会把自己的书包进行归类和定位;通过交流,师生共同总结整理房间的步骤和每步要达到的目标要求,鼓励学生坚持定期地对自己的房间进行整理。
活动目标:
引发学生认识学会整理自己物品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
一、整理书包
归类
1.老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找物品(如找语文、数学书等)比赛,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指定的物品。
2.师生通过交流总结,归纳物品找得快的原因。
3.让学生应用总结的归类法,试着自己做一做,还可以尝试进行其他物品的分类。
定位
1.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整理好书包,把学习服务器放在固定位置的重要性。
2.通过交流让学生知道怎样养成将学习用品定位放置的好习惯。
3.让学生明白定位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用更加方便。
物品的定位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喜好确定。
4.学生通过定位整理同,亲身实践养成良好有序的学习、生活习惯。
二、整理房间
1.制订计划。
每周打扫房间,保持房间的整洁;每天自己叠被子、整理衣服等;晚上睡觉前把自己的书桌收拾好。
2.分步整理。
可以将房间分解为几个整理区域,把清理也分解为较小的、易学的步骤,然后按顺序进行。
比如,整理床罩等步骤,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掌握。
3.家长指导。
在学习整理房间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和家长一起整理房间,接受家长的指导和帮助,逐渐学会自己整理。
4.坚持整理房间不间断,直至养成习惯。
第二课时整理书包大比拼
活动内容:
事先准备好书包,按一定的规则,组织学生比赛,进行整理书包。
活动目标:
让学生在评价中受到教育,从小养成劳动和自我管理生活的习惯。
活动过程:
1.事先准备好书包,按照比赛规则,组织学生进行多轮整理书包大比拼活动。
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对分类、定位的理解,并掌握整理物品的要求、方法和步骤。
2.做好活动完结果的统计和评比,通过相互评价,激发学生动手整理自己的物品的劳动热情,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反思:
主题8搞好个人卫生
主题活动分析:
搞好个人卫生是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从刷牙,洗脸等必要的基本生活技能学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本主题安排了三个活动:
活动一“学会洗头”,让学生知道洗头的方法,了解正确的洗头方法不仅可以清洁头发,还有益于健康;活动二“学会洗澡”,告诉学生洗澡的方法以及如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活动三“学会刷牙”,告诉学生如何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保持口腔卫生。
在本主题的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操作方法,使他们能自己洗头、洗澡、正确刷牙,并能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主题活动目标:
1.掌握正确的洗头、洗澡、刷牙的方法。
2.知道搞好个人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知道试穿卫生有益于健康的道理。
3.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正确的洗头、洗澡、刷牙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正确的洗头、洗澡、刷牙的方法。
活动准备:
教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综合 实践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