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读书目的和前提》教案 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文档编号:5581026
- 上传时间:2022-12-28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7.85KB
13《读书目的和前提》教案 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13《读书目的和前提》教案 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读书目的和前提》教案 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3《读书目的和前提》教案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读书:
目的和前提》教案
【教材定位】
《读书:
目的和前提》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的第13篇课文,这篇课文是黑塞写作的一篇文艺随笔。
阅读这篇文章前,要通过搜集材料,了解黑塞的生平经历,了解到他试图从教育和修养方面来探索人性,提倡通过读书来提高修养,达到心灵和个性的自我完善。
这篇文章,就是黑塞从切身体会出发,思考读书意义的一篇文章。
整篇文章充满睿智的思考,又温暖感人。
在阅读这篇课文的时候,要注意梳理文章的层次结构,筛选提炼每一部分的核心观点,辩证地分析比较,并思考其现实意义。
同时,找出文中关于读书与修养的名句,细加体会。
【素养目标】
1.了解黑塞的生平及创作风格,探讨阅读经典作用,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2.理清思路,了解层进式的论证结构,掌握文章严谨的逻辑顺序。
3.了解随笔的相关知识,体会亲切自然的谈话风格,品味文中哲理性语句。
4.学习求学之道,阅读经典著作,感受经典的力量,培养爱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了解层进式的论证结构,体会读书的意义。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从小我们就知道的一句良言,至今,还是否在践行?
十余载的求学生涯,每日与书本打交道的你,可曾思考过“读书”的真正意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黑塞的一篇文化随笔--《读书:
目的和前提》。
二、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黑塞
赫尔曼·黑塞(HesseHermann,1877—1962),德国作家,诗人。
原籍德国,1923年入瑞士籍,以后长期在瑞士隐居乡间。
黑塞一生曾获多种文学荣誉,比较重要的有:
冯泰纳奖、诺贝尔奖、歌德奖。
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年85岁。
爱好音乐与绘画。
代表作品:
《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
2.了解时代背景
黑塞迁居瑞士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便爆发了。
战争无疑是毁灭人性的,这使得黑塞陷入了对人性的思考和探讨中,他试图从教育和修养方面来探索人性。
他认为通过读书能提高修养,达到心灵和个性的自我完善,因此他写下了一系列探讨人性的作品。
本文就是其中一篇鼓励人们读书的杰作。
3.了解“随笔”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
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
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因此,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出特色。
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感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对同类事进行综合议论。
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短的几十字,长的几百字,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一)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狭隘(ài)跋涉(báshè)慰藉(jiè)
戕害(qiāng)涉猎(shè)卷帙(zhì)
一摞(luò)纠葛(gé)臻(zhēn)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大无畏:
什么都不怕(指对于困难、艰险等)。
望洋兴叹:
本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指要做一件事情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别无他法:
没有别的办法。
孜孜不倦:
是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大失所望:
指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
了如指掌:
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别人看。
各得其所:
表示各如其所愿,后表示各个都得到适当的安排。
(二)初读课文
【思考1】划分文章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1-2):
读书的目的:
获得真正的修养。
第二部分(3-7):
读书的前提:
以个人的阅读兴趣为前提,同时还必须要以个性或人格作为前提。
第三部分(8):
针对现实,提出读书建议。
四、文本研究
【思考1】研读第一部分
1.作者认为什么是“真正的修养”?
它的目的是什么?
从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
明确“真正的修养”即“精神和心灵完善”。
修养的目的是“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2.黑塞认为获得“真正的教养”的途径有哪些?
“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什么?
并概括其特点及作用。
明确
(1)作者认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比如参加社会实践等。
(2)“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尤其是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特点:
这条路永无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走到尽头。
作用:
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使我们感到满足和幸福;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我们集中心智;使我们的人生充实、高尚、有意义。
3.应该怎样研读经典?
明确 研读经典不在于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精读,深入地探究。
即“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浸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
【思考2】研读第二部分
1.作者倡导怎样的读书观?
又有何原因?
明确
(1)作者倡导的读书观:
爱和生命的阅读,敬重知识,心的教养,读书者以个性或人格的追求为前提。
(2)原因:
①现实状况不容乐观。
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诱惑,存在着轻视读书的现象。
②以个性或人格的追求为前提获得教养是解决现实状况的一条有效途径。
③作者的这一见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2.作者是如何论证“读书的前提是读者个性或人格的追求”这一观点的?
明确①作者通过先讲道理后摆事实,进行了深入论证。
②首先,分析“获得教养要研读世界文学”这一问题,指出要想建立与世界文学的生动联系,读者首先要认识自己,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阅读。
③然后,又进一步指出读书不在于数量,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确立了自己对读书前提的观点。
④最后,作者以自己的读书经历为例来证明这一观点。
3.作者少年时代的阅读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
明确①对于图书,我们只要乐于寻找,敢于寻找,就一定会发现我们钟爱的作品或能吸引我们的内容。
②要尊重自己的兴趣,依循自己的兴趣,培养自己的兴趣。
③阅读中会有很多意外的发现,这些发现会不断开拓我们的阅读视野,引领我们渐渐痴迷读书。
【思考3】研读第三部分
1.作者对读书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明确①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基础阅读)开始阅读。
②要提高阅读的层次,读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养,要读杰作。
③要认真阅读杰作,花力气、下功夫。
不愿意花力气、下功夫,是因为没能正确认识读书的目的,没有认识到自我修养的追求,也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
2.你怎样理解“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这句话?
明确如果读书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获得了僵死的知识,没有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那么就不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反而与读书的目的背道而驰,成了死读书读死书,这样的读书是有害的,例如孔乙己、范进等。
【思考4】研读句子含义
1.黑塞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目的”,“具体目的”指什么?
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
明确 “具体目的”指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
这句话的含意:
真正的教养是为了自我完善,并不只是为了提高某种本领和能力;不断提高教养才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2.“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明确 这里强调了读书的目的在于完善自我,提升思想,而不是“散心消遣”,为消遣而读书,再多也无益。
3.如何理解“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的含意?
明确 这是阐述阅读的态度。
阅读杰作要有崇敬之心、庄重之感。
强调“爱的阅读”“敬重的知识”和“心的教养”。
【思考5】赫尔曼·黑塞认为阅读不在于数量,说“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作者倡导的是怎样的一种读书观?
为什么通过读书获取教养要和“个性”“人格”联系在一起?
明确作者认为读书是为了“心的教养”,他倡导的是“爱的阅读”,善于读书的人,并不追求数量,而只追求他心灵的获得,这是有效的阅读。
作者认为读书人要有爱的追求,要有理想,要有对知识的敬重。
他所说的“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通俗地说,就是读书人自己必须是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完整的人格,有个性追求。
如果人没有人格,没有个性,他的阅读也未必能获得教养。
【思考6】黑塞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目的”,又说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这两句话是否矛盾?
明确并不矛盾。
在这里“教养”和“修养”的内涵是交叉的。
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正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而“具体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
从人的生存来讲,本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毕竟是生存的手段,而修养或教养是生存的境界。
【思考7】黑塞认为读书“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对于世界文学经典有人认为要“重复阅读”,要“精”读;也有人认为开卷有益,要“泛”读。
你认为怎样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明确观点一:
读书求知既要“精”又要“泛”。
如果没有“精”的质疑精神,读得再多,也只能是“仓库型”的学生,加上不知变通,也有可能导致失败。
读书也需要“泛”,“精”是好事,但是如果选择过于狭窄,则容易囿于局限,积累不够。
所以在读书过程中,既要注重博览群书,又要有所侧重,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益的书籍要深入研究。
观点二:
学会读书,懂得运用自己的经验深入阅读,融会贯通,就能发现经典作品的独特魅力。
如果没有“精”的质疑精神,读得再多,也只能是“仓库型”的学生,加上不知变通,也有可能导致失败。
读书也需要“泛”,“精”是好事,但是如果选择过于狭窄,则容易囿于局限,积累不够。
所以在读书过程中,既要注重博览群书,又要有所侧重,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益的书籍要深入研究。
【思考8】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①举例论证。
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列举自己读书的经历来证明读书要以读者的个性或人格追求为前提。
化抽象的说理于生动的故事之中,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②对比论证。
本文多处运用对比论证,如拿印度文学与中国经典著作对比,突出中国经典著作让“自然与精神,宗教信仰与日常生活”“相反相成,各得其所”的特点。
再如读巴尔扎克作品的前后对比等,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
③比喻论证。
如“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永远都在半道上,与宇宙共振,于永恒中生存”。
形象地表现了获得修养是不断完善的过程,不是短暂的功利性行为。
【思考9】对比阅读
读书苦乐
杨绛
读书钻研学问,当然得下苦功夫。
为应考试、为写论文、为求学位,大概都得苦读。
陶渊明好读书。
如果他生于当今之世,要去考大学,或考研究院,或考什么“托福儿”,难免会有些困难吧?
我只愁他政治经济学不能及格呢,这还不是因为他“不求甚解”。
我曾挨过几下“棍子”,说我读书“追求精神享受”。
我当时只好低头认罪。
我也承认自己确实不是苦读。
不过,“乐在其中”并不等于追求享受。
这话可为知者言,不足为外人道也。
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
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
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
不问我们要拜见的主人住在国内国外,不问他属于现代古代,不问他什么专业,不问他讲正经大道理或聊天说笑,都可以挨近前去听个足够。
我们可以恭恭敬敬旁听孔门弟子追述夫子遗言,也不妨淘气地笑问“言必称‘亦日仁义而已矣’的孟夫子”,他如果生在我们同一个时代,会不会是一位马列主义老先生呀?
我们可以在苏格拉底临刑前守在他身边,听他和一位朋友谈话;也可以对斯多葛派伊匹克悌忒斯的《金玉良言》思考怀疑。
我们可以倾听前朝列代的遗闻逸事,也可以领教当代最奥妙的创新理论或有意惊人的故作高论。
反正话不投机或言不入耳,不妨抽身退场,甚至砰一下推上大门——就是说,啪地合上书面——谁也不会嗔怪。
这是书以外的世界里难得的自由!
壶公悬挂的一把壶里,别有天地日月。
每一本书——不论小说、戏剧、传记、游记、日记,以至散文诗词,都别有天地,别有日月星辰,而且还有生存其间的人物。
我们很不必巴巴地赶赴某地,花钱买门票去看些仿造的赝品或“栩栩如生”的替身,只要翻开一页书,走入真境,遇见真人,就可以亲亲切切地观赏一番。
说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我们连脚底下地球的那一面都看得见,而且顷刻可到。
尽管古人把书说成“浩如烟海”,书的世界却真正的“天涯若比邻”,这话绝不是唯心的比拟。
世界再大也没有阻隔。
佛说“三千大千世界”,可算大极了。
书的境地呢,“现在界”还加上“过去界”,也带上“未来界”,实在是包罗万象,贯通三界。
而我们却可以足不出户,在这里随意阅历,可认识各时各地、各种各样的人。
经常在书里“串门儿”,至少也可以脱去几分愚昧,多长几个心眼儿吧?
我们看到道貌岸然、满口豪言壮语的大人先生,不必气馁胆怯,因为他们本人家里尽管没开放门户,没让人闯入,他们的亲友家我们总到过,自会认识他们虚架子后面的真嘴脸。
一次我乘汽车驰过巴黎塞纳河上宏伟的大桥,我看到了栖息在大桥底下那群捡垃圾为生、盖报纸取暖的穷苦人。
不是我眼睛能拐弯儿,只因为我曾到那个地带去串过门儿啊。
可惜我们“串门”时“隐”而犹存“身”,毕竟只是凡胎俗骨。
我们没有如来佛的慧眼,把人世间几千年积累的智慧一览无余,只好时刻记住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名言。
我们只是朝生暮死的虫豸(还不是孙大圣毫毛变成的虫儿),钻入书中世界,这边爬爬,那边停停,有时遇到心仪的人,听到惬意的话,或者对心上悬挂的问题偶有所得,就好比开了心窍,乐以忘言。
这个“乐”和“追求享受”该不是一回事吧?
问题:
《读书:
目的和前提》中提到,读书可以达到精神和心灵的完善,那么,试结合《读书苦乐》一文,谈一谈杨绛先生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窥一斑而知全豹”,你能根据文章内容看出来她平时是怎么读书的吗?
明确
(1)杨绛先生认为,读书可以任我们拜谒尊敬的学者、前人,带我们领略另一番天地,甚至引我们穿越时空,感受别样的人、事、物,从中可以开阔眼界,汲取智慧,提升心智,拓展人生境界。
(2)作者在跟读者分享读书的好处的同时,也将自己肚中积累的“墨水”尽情倒出。
字里行间随处可见引经据典,这些典例跨越了古今、中外,囊括了文学、哲学、宗教领域,足以见得作者涉猎之广、积累之深。
可谓随手拈来,全不费功夫,这无疑得益于杨绛老师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多年积累的结果。
五、技巧点拨—分析写作特点
【任务引导】《读书:
目的和前提》是作者的一篇随笔。
当时社会上的一些人,特别是年轻人出现了一种浮躁的心态,觉得读书是枯燥无味的、可笑的、不值得的。
文章由此阐述了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
【写法分析】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①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旁征博引,没有太强理论性。
②结构自由而不失严谨,富有“理趣”
③作为一篇议论性随笔,本文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的论证反方法。
六、明晰主旨
文章阐述了读书目的和前提,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
七、拓展阅读
自读篇目: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季羡林
①古今中外赞美读书的名人和文章,多得不可胜数。
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天下”而又“第一”,可见读书的重要性。
②为什么读书是一件“好事”呢?
③也许有人认为,这问题提得幼稚而又突兀。
这就等于问“人为什么要吃饭”一样,因为没有人反对吃饭,也没有人说读书不是一件好事。
④但是,我却认为,凡事都必须问一个“为什么”,事出都有因,不应当马马虎虎,等闲视之。
现在就谈-谈我个人的认识,谈一谈读书为什么是一件好事。
⑤凡是事情古老的,我们常常说“自从盘古开天地”。
我现在还要从盘古开天地以前谈起,从人类脱离了兽界进入人界开始谈。
人成了人以后,就开始积累人的智慧,这种智慧如滚雪球,越滚越大,也就是越积越多。
禽兽似乎没有发现有这种本领,一只蠢猪一万年以前是这样蠢,到了今天仍然是这样蠢,没有增加什么智慧。
人则不然,不但能随时增加智慧,面且根据我的观察,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有如物体从高空下坠一般。
到了今天,达到了知识爆炸的水平。
⑥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种:
一是实物,比如长城等;二是书籍。
在发明文字以前,保存智慧靠记忆;文字发明了以后,则使用书籍。
把脑海里记忆的东西搬出来,搬到纸上,就形成了书籍,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
后一代的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
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
⑦我常常想,人类向前发展,有如接力赛跑,第一代人跑第一棒,第二代人接过棒来,跑第二棒,以至第三棒、第四棒,永远跑下去,永无穷尽,这样智慧的传承也永无穷尽。
这样的传承靠的主要就是书,书是事关人类智慧传承的大事,这样一来,读书不是“天下第一好事”又是什么呢?
⑧但是,话又说了回来,中国历代都有“读书无用论”的说法,读书的知识分子,古代通称之为“秀才”,常常成为取笑的对象,比如说什么“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这话不无道理。
在古代——请注意,我说的是“在古代”,今天已经完全不同了——造反而成功者几乎都是不识字的地痞流氓,中国历史上两个“马上皇帝”,开国“英主”,刘邦和朱元璋,都属此类。
诗人只有慨叹“刘项原来不读书”。
“秀才”最多也只有成为这一批地痞流氓的“帮忙”或者“帮闲”,帮不上的,就只好慨叹“儒冠多误身”了。
⑨但是,话还要再说回来,中国悠久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这一批地痞流氓,还是“秀才”?
答案皎如天日。
这一批“读书无用论”的“现身说法”者的“高祖”“太祖”之类,除了镇压人民、剥削人民之外,只给后代留下了什么“陵”之类,供今天搞旅游的人赚钱而已。
他们对我们国家竟无贡献可言。
⑩总而言之,“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有删改)
探究篇目:
树木
[德]赫尔曼·黑塞
树木对我来说,曾经一直是言词最恳切感人的传教士。
当它们结成部落和家庭,形成森林和树丛而生活时,我尊敬它们。
①当它们只身独立时,我更尊敬它们。
它们好似孤独者,它们不像由于某种弱点而遁世的隐士,而像伟大而落落寡合的人们,如贝多芬和尼采。
世界在它们的树梢上喧嚣,它们的根深扎在无垠之中;唯独它们不会在其中消失,而是以它们全部的生命力去追求成为独一无二:
实现它们自己的、寓于它们之中的法则,充实它们自己的形象,并表现自己。
再没有比一棵美的、粗大的树更神圣、更堪称楷模的了。
当一棵树被锯倒并把它的赤裸裸的致死的伤口暴露在阳光下时,你就可以在它的墓碑上、在它的树桩的浅色圆截面上读到它的完整的历史。
在年轮和各种畸形上,忠实地纪录了所有的争斗,所有的苦痛,所有的疾病,所有的幸福与繁荣,瘦削的年头,茂盛的岁月,经受过的打击,被挺过去的风暴。
每一个农家少年都知道,最坚硬、最贵重的木材年轮最密,在高山上,在不断遭遇险情的条件下,会生长出最坚不可摧、最粗壮有力、最堪称楷模的树干。
树木是圣物。
谁能同它们交谈,谁能倾听它们的语言,谁就获悉真理。
②它们不宣讲学说,它们不注意细枝末节,只宣讲生命的原始法则。
一棵树说:
在我身上隐藏着一个核心,一个火花,一个念头,我是来自永恒生命的生命。
永恒的母亲只生我一次,这是一次性的尝试,我的形态和我的肌肤上的脉络是一次性的,我的树梢上叶子的最微小的动静,我的树干上最微小的疤痕,都是一次性的。
我的职责是,赋予永恒以显著的一次性的形态,并从这形态中显示永恒。
一棵树说:
我的力量是信任。
我对我的父亲们一无所知,我对每年从我身上产生的成千上万的孩子们也一无所知。
我一生就为这传种的秘密,我再无别的操心事。
我相信上帝在我心中。
我相信我的使命是神圣的。
出于这种信任我活着。
当我们不幸的时候,不再能好生忍受这生活的时候,一棵树会同我们说:
平静!
平静!
瞧着我!
生活不容易,生活是艰苦的。
这是孩子的想法。
让你心中的上帝说话,它们就会缄默。
你害怕,因为你走的路引你离开了母亲和家乡。
但是,每一步、每一日,都引你重新向母亲走去。
家乡不是在这里或者那里。
家乡在你心中,或者说,无处是家乡。
当我倾听在晚风中沙沙作响的树木时,对流浪的眷念撕着我的心。
你如果静静地、久久地倾听,对流浪的眷念也会显示出它的核心和含义,它不是从表面上看去那样,是一种要逃离痛苦的愿望。
它是对家乡的思念,对母亲、对新的生活的譬喻的思念。
它领你回家。
每条道路都是回家的路,每一步都是诞生,每一步都是死亡,每一座坟墓都是母亲。
当我们对自己具有这种孩子式的想法感到恐惧时,晚间的树就这样沙沙作响。
树木有长久的想法,呼吸深长的、宁静的想法,正如它们有着比我们更长的生命。
只要我们不去听它们的说话,它们就比我们更有智慧。
但是,如果我们一旦学会倾听树木讲话,那么,恰恰是我们的想法的短促、敏捷和孩子似的匆忙,赢得了无可比拟的欢欣。
谁学会了倾听树木讲话,谁就不再想成为一棵树。
除了他自身以外,他别无所求。
他自身就是家乡,就是幸福。
选自《黑塞文集》
问题:
作为经历过长期流浪生涯的作家,黑塞在文中表达了他对“流浪”全面而深刻的理解,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其内涵。
明确
(1)流浪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要逃离痛苦的愿望。
(2)它使你在空间上离开了母亲和家乡。
(3)实际上流浪使你在感情上更加眷念母亲和家乡,也更加渴望新生活。
(4)在本质上流浪是一种精神的回归,一种心灵上自我完善的过程。
八、素材积累--黑塞名言
1.我们作为人的任务是:
在我们自己独一无二的个体生命中,在远离兽性接近人性的路上前进一步。
2.凡是竭尽全力趋向中心的人,凡是努力趋向真实的存在、趋向完善境界的人,外表看来总比热情者要平静得多,因为人们并不总能看见他们灼热的火焰。
3.哪怕最不幸的人生也会有阳光明媚的时光,也会在沙砾石缝中长出小小的幸福之花。
4.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
5.有权力的人毁于权力,有钱人毁于金钱,奴才毁于卑躬屈膝,寻欢作乐的人毁于享乐。
6.你的内心总有一处宁静的圣地,你可以随时退避并在那里成为你自己。
7.鸟要挣脱出壳。
蛋就是世界。
人要诞于世上,就得摧毁这个世界。
九、作业
完成配套同步习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读书目的和前提 13读书目的和前提教案 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3 读书 目的 前提 教案 学年 统编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