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物理机械运动实验单元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5580978
- 上传时间:2022-12-28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38.71KB
朔州物理机械运动实验单元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docx
《朔州物理机械运动实验单元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朔州物理机械运动实验单元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朔州物理机械运动实验单元达标训练题Word版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根据的原理是_____,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和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该使用坡度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斜面;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运动到斜面底端的过程是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4)若图中秒表每格为1s,则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
(5)实验中若让小车运动之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的平均速度偏_____。
(选填“大”或“小”)
【来源】广西来宾市兴宾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答案】
刻度尺秒表(停表)较小变速0.2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于需要测量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所以,实验的原理是利用公式
计算小车平均速度。
[2][3]根据实验原理知道,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用秒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所以,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
(2)[4]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这样可以减小小车运动的速度,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
(3)[5]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时,由于相同的距离,所用时间减小,即速度越来越大,所以,是变速直线运动。
(4)[6]由图知道,小车通过全程的时间是5s,距离是1m,所以,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5)[7]实验中若让小车运动之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小,由
知道,平均速度会偏大。
2.如图所示,是小华和小明两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
(1)如甲图所示,小华将木块放置于水平桌面上,两边各用一段细绳通过定滑轮悬挂一定量的钩码.小华发现,当左边悬挂三个钩码,右边悬挂两个钩码时木块A也能保持静止.这是由于____.(每个钩码重1N)
(2)小明认为将木块A换成带轮子的小车,实验效果会更好,其原因是:
________.
(3)换成小车后,若要使小车保持静止,应当在右侧(选填“增加”或“减少”)________1个钩码.
(4)小车处于静止后,保持两边拉力的大小不变,将小车扭转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扭转回来.这一步骤说明二力平衡时,要满足二个力在________上的条件.
【来源】2020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强化:
运动和力
【答案】木块与桌面的摩擦力太大导致的;小车比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更小;增加;同一直线。
【解析】
【分析】
【详解】
(1)据上面的分析可知,木块保持静止,在水平方向受到向左的拉力、向右的拉力和向右的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所以木块静止不动的原因是由于木块与桌面的摩擦力太大导致的;
(2)木块A换成带轮子的小车,将滑动摩擦力变为滚动摩擦力,大大减小了摩擦力,从而减小了摩擦对实验的影响;
(3)木块换成小车后,要使木块静止,就应该使左右两侧钩码的拉力相等,由于左边是3个钩码,右边是2个钩码,因此应该在右侧增加1个钩码;
(4)将小车扭转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两个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能平衡,所以会扭转回来;这一步骤说明二力平衡时,要满足二个力在同一直线上.
3.如图所示,将一块长木板的左侧垫高,使之成为有一定倾角的斜面,木板的右端安装一块挡板,挡板上粘有橡皮泥。
现将一辆小车从图示位置(小车左边缘与木板上端齐平)自由释放,小车下滑到挡板处停止运动。
测得小车的运动时间为
;测得小车的长度为
,木板的长度为
,问:
(1)上述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除了秒表,还有_______。
通过上述测量,可以测得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v=________(用题中字母来表示);
(2)若小车释放瞬间立即按下秒表开始计时,但小车在挡板处撞停时由于测量者不够专注,稍微迟缓一下才按下秒表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跟真实值相比偏_________。
为减小小车运动时间的测量误差,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___________些;
(3)下图中可能准确反映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______。
【来源】江苏省常熟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学业水平调研物理试题
【答案】刻度尺
小小D
【解析】
【分析】
(1)要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物体运动的距离和时间,测量路程用刻度尺,测量时间用秒表;已知物体运动的距离和时间,根据
求出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2)迟缓一下才按下秒表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根据
判断平均速度的大小;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
(3)小球是在做加速运动,随着时间的推移,速度是逐渐变大的,由此选出图像。
【详解】
(1)[1]计算速度需要知道路程和时间,题中已有秒表测时间,还缺少测量路程的刻度尺。
[2]由图可知,小车运动的路程为
则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2)[3]迟缓一下才按下秒表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
可知,平均速度会偏小。
[4]为减小小车运动时间的测量误差,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小一些,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
(3)[5]由图中小车的运动轨迹可知,小球运动的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大,则图D符合题意。
故选D。
4.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小车到达A、B、C三处的电子表的示数(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刻度尺分度值1cm)则: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和_____。
(2)在实验中,使用金属板的作用是_____,斜面的作用是_____。
(3)请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回答:
=_____cm;
=_____s;
=_____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秒表,如果小车到达C点以后才停表,则会导致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
偏_____(填“大”或“小”)。
(5)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做法对吗?
_____。
理由是_____。
【来源】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答案】
刻度尺秒表使小车停止运动,便于计时使小车获得动力,自行下滑10.010.025小不对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3]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基本原理是
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秒表测量时间。
(2)[4][5]在斜面上放置一个金属板的目的就是让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来,便于测出小车行驶的时间;在该实验中,小车放在斜面上,松手后小车在重力的作用下就会由静止变为运动,设置斜面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小车获得动力,能够自由滑下。
(3)[6][7][8]由题意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所以
小车从B点到C点需要的时间
小车从A点到B点通过的路程为
小车从A点到B点需要的时间
根据
可知,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的速度为
(4)[9]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路程
一定,如果小车到达C点以后才停表,则会使所测AC段的时间
变大,根据
可知,AC段的平均速度
偏小。
(5)[10][11]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
5.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小车的平均速度。
(1)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
(2)小车通过AB段时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_cm/s;
(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选填“大”或“小”);
(4)根据你的实验经历,你认为小车由静止释放时,斜面的倾角增大后,通过相同的路程,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将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来源】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答案】便于测量时间较小25小变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在斜面上放置一个金属片的目的就是让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来,与小车相碰发出声音,便于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减小测量时间时造成的误差,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
(2)[3]小车运动距离:
sAB=80.0cm−40.0cm=40.0cm,
tAB=1.6s,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
v=
=
=25.0cm/s;
(3)[4]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测得的时间偏大,由公式v=
知,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小;
(4)[5]小车由静止释放,斜面的倾角增大后,小车的运动变快,通过相同的路程,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变大。
6.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他把小车从斜面上端的挡板处由静止释放的同时开始用停表计时,当小车运动至下端挡板处时结束计时,图中圆圈中的数字显示了两次计时的时间(时间显示格式为“时:
分:
秒”)。
(1)小明测得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是_____s;
(2)根据小明测得的数据,可知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m/s;
(3)在某次测量时,小明测得小车在两挡板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明显偏小,请你写出可能的原因:
_____。
【来源】北京市大兴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
【答案】50.12测量时间时,小车还没运动就开始计时
【解析】
【详解】
(1)[1]根据图示可知,小明测得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
t=5s;
(2)[2]根据图示可知,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距离:
s=60.0cm=0.6m,
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
v=
=0.12m/s;
(3)[3]由v=
可知,实验中可能是测量的路程偏小,也可能是测量的时间偏大,但分析实际情况最可能是测量时间出错,即测量时间时,小车还没运动就开始计时。
7.某同学在探究速度的变化实验中,要测自己骑自行车下坡时(不蹬脚踏板及不抓刹车手把),自行车速度的变化情况:
(1)测量原理是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要求你认为应该选择的器材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该同学找了一段90m长的下坡路,并测得一些数据,请你帮他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t2=__________s,v=____________m/s。
(4)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
路程(m)
前半程s1=45
后半程s2=45
全程s=90
时间(s)
t1=9
t2=
t=15
速度(m/s)
v1=5
v2=7.5
v=
【来源】云南省昆明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v=
;刻度尺;秒表;6;6;自行车下坡时速度越来越大。
【解析】
【详解】
(1)[1]测量原理是v=
;
(2)[2][3]根据测量原理可知要测量长度和时间,故应该选择的器材有刻度尺和秒表;
(3)[4]后半程速度为
[5]全程平均速度为
(4)[6]比较
、
可知自行车下坡时速度越来越大。
8.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距离sAB=______cm,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cm/s。
(2)如果小车过了B点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选填“大”或“小”)。
(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A处由_____状态开始下滑。
(4)实验中可以发现vBC__________vAC。
(选填“>”、“<”或“=”)
【来源】山西省阳泉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40.025.0小静止>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图知道,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所以,AB段的距离是:
sAB=80.0cm-40.0cm=40.0cm,
[2]由于测得运动时间是tAB=1.6s,所以,AB段的平均速度是:
,
(2)[3]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时间偏大,根据
知道,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小;
(3)[4]实验中应多次测量,应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故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
(4)[5]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做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故在BC段的速度大于AC段的速度,即vBC>vAC。
9.如图是小明设计的“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2)确定计时的电子秒表后,为了方便测时间并减小误差,在实验中应该增加的器材是_________,同时应_________斜面倾斜程度(选填“增大”或“减小”);
(3)如图,若秒表每格为1s,该次实验中秒表指针旋转不足一圈,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______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3,则这三个平均速度中最大的是_________(选填“v1”、“v2”或“v3”);
(4)小明认为,测出小车t时间内在斜面上通过的路程,也可以计算其平均速度,请对小明实验方案的可行性作出评估:
_________(选填“A”或“B”)
A.可行,实验原理相同B.不可行,路程测不准确
【来源】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v=
金属片减小0.2v2B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测量小车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
;
(2)[2]为了方便测量,实验器材可以添加一块金属片,先后竖立在斜面的中点和最下端,当听到小车撞击金属片时记下时间;
[3]减缓斜面的倾斜程度,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较长,便于准确测量时间;
(3)[4]小车全程运动的距离
s=1m,
t=5s,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v=
=0.2m/s;
[5]前半程:
s1=0.5m,
t1=3s,
前半程的平均速度:
v1=
≈0.17m/s,
后半程:
s2=0.5m,
t2=2s,
后半程的平均速度:
v2=
=0.25m/s,
v2>v3>v1,
所以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最大;
(4)[6]如果确定时间t,然后测量小车在t时间通过的路程,小车运动的时间刚好是t时,到达的位置不易确定,小车通过的路程不容易测量,导致平均速度的结果存在较大误差,故选B。
10.小倩和小青配合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实验时,将两个等大的圆纸片,裁去大小不等的扇形,做成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如图所示.
(1)为了测量纸锥的下落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和______.
(2)实际实验发现,纸锥下落的______(时间/路程)比较难测量,为了方便实验测量,应该选用纸锥锥角______(较大/较小)的纸锥.
(3)两位同学猜想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的快慢可能与纸锥的锥角、纸锥的质量有关,并打算继续用图中的这两个纸锥研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的关系,小军认为这样做不科学,其原因是______.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刻度尺秒表时间较大未控制纸锥的质量相同
【解析】
【详解】
(1)[1][2]由速度的公式v=
可知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测量路程的工具是刻度尺,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
(2)[3][4]纸锥下落快,时间较难测量,必须增加纸锥下落的高度和锥角,以增大下落时间,便于时间的测量;
(3)[5]用图中的这两个纸锥研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的关系,两个纸锥的质量不同,未控制纸锥的质量相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朔州物理机械运动实验单元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 朔州 物理 机械运动 实验 单元 达标 训练 Word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