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年能消耗多少能源.docx
- 文档编号:5547140
- 上传时间:2022-12-19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2.26KB
中国一年能消耗多少能源.docx
《中国一年能消耗多少能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一年能消耗多少能源.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一年能消耗多少能源
中国一年能消耗多少能源
0分
中国能源消耗统计
中国官方日前发布能源消耗公报表示,能耗最高的省份为宁夏省,广东、浙江与江苏等省份能耗则较低。
能耗高低与产业结构有关。
上海「第一财经日报」报导,官方日前发布中国第一份能耗指标公报,今后更将以省为单位公布相关能耗的四项指标,分别是:
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电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单位GDP能耗降低率。
统计结果显示,二零零五年中国全国单位GDP能耗1.22(吨标准煤/万元);单位GDP电耗1358.5(千瓦时/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2.59(吨标准煤/万元)。
报导说,由於是首次公报,没有可比数据。
此外,也没有GDP能耗降低率的统计。
中国国家统计局表示,这次发布的数据将作为计算「十一五」经济与社会建设计画时期各地区单位GDP能耗等指标降低率的基数。
据报导,中国万元GDP能耗从二零零一年开始不断走高;二零零二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一改多年低於1的局面,达1.19;二零零三年达1.66,能源消费增速开始超过GDP增速。
公报数据显示,中国大陆能耗最高的为宁夏、贵州和青海,单位GDP能耗分别是4.14(吨标准煤/万元,下同)、3.25和3.07;较低的省份为广东、浙江、江苏,能耗分别是0.79、0.90和0.92。
报导说,能耗的高低主要与产业结构有关。
回答:
2007-06-1015:
57
相关资料:
我国能源现状与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思考.pdf
更多资料>>
从根本上说,现在我国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的人均可开采储量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1%、55%和5%。
相比而言,确实存在资源不足的问题。
这其中,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很重要的原因。
去年我国的人均GDP是1087美元,从国际经验和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1000-3000美元这个阶段应该是资源消耗增长最快的时期,我们称之为工业化的加速时期,或者重工业时期。
而重工业能源的消耗量大概是轻工业的4倍。
2002年以来,我国的钢铁、金属,包括化工等重工业产业发展速度都很快。
高耗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必然带动能源消耗的大幅增长。
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消耗能源的状况也呈现一种持续增长的态势。
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在800美元这个阶段,国家对煤炭的依赖程度较高,到3000美元之后,逐渐开始依赖石油。
我国现阶段对煤炭资源的依赖程度最高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我们常说,国内能源结构是富煤、贫油、少气。
在这个特殊的发展阶段,我们更多地并且只能依靠煤炭资源。
中国危机能源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经济学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
“让社会主义更加社会主义,让市场更加市场。
”中国能源未来的战略选择,其核心原则恐怕也是如此。
上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破产,美元走向贬值之路,黄金成为全球通行无阻的硬通货。
40年后的今天,美元依然呈现弱势,人们开始习惯于将石油称为黑色的金子,拥有石油就等于拥有了财富。
2001年以来,以能源、贵金属、工业金属为代表的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呈现快速上涨态势,石油价格也持续上涨,2006年以来,国际油价始终在65美元/桶以上的高位运行,8月底甚至出现了78美元/桶的天价,较2001年15美元/桶的价格暴涨了5倍。
进入9月份,国际油价有所回调,徘徊在60美元/桶附近。
近年来,美国国内需求旺盛,欧元区经济稳定增长,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持续增长,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全球能源供应紧张。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消费量约为540万桶/天(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消费量约为2000万桶/天)。
高油价,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更为关键的是,中国是一个缺乏资源的国家,目前,42%以上的石油必须依赖进口,寻求新的石油及至能源发展战略,保证中国的能源安全,实现能源约束下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将决定着未来20年中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CRB的方向
提到国际油价,一个不得不提的指标是路透CRB指数(CommodityResearchBureau)。
该指数由路透社下属公司独立发布,已有49年历史,是全球应用最广的商品期货价格变动基准,涵盖了能源(如WTI原油、燃料油等)、工业金属(铜、铝、锌、铅、锡等)、贵金属(黄金、白银等)、谷物、畜产品和软性产品等主要的商品期货品种的价格变动,是全球商品价格波动的领先指标。
为什么要提CRB指数?
因为这其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按历史的眼光看,但凡石油价格上涨之时,金属的价格也必然高;反之则相反。
也就是说,石油价格一直和黄金、白银、铜、铝等的价格是共进退的。
当美元处于贬值周期之时,黄金、石油等实物便成为投资者保值的首要选择,其价格也必然上升;当美元处于升值周期之时,全球市场倾向于持有美元而减持黄金、石油等现货商品,其价格必然下跌。
纵观近半个世纪来美元与黄金石油的价格变动趋势,莫不如此。
所以,CRB指数包含的信息远多于单纯的石油价格。
今年以来,CRB指数持续在高位运行,几乎大半时间都保持在330点以上,其中7月份更是创出360点的近30年历史新高。
以更远的时间纬度看,自2001年CRB指数跌至近6年最低点之后,一轮波澜壮阔的超级大牛市随即到来,CRB指数已经上涨将近90%,而糖、原油、铅、铜等品种涨幅超过150%;黄金、白银、铜等期货价格均创出近20年来的历史新高。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原油期货创出78美元/桶的天价也正是拜这波行情所赐。
影响石油价格的因素很多:
国际政治格局、中东地区的冲突、全球对石油的需求等等,诸多因素中,全球经济增长特别是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持续增长所带来的巨额能源需求,是原油价格走高的基础支撑力量。
在美国经济拉动下,欧元区、日本的经济也在持续走好,2002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已经连续4年在3%以上,带动对资源性商品的强劲需求,特别是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经济持续高增长,对石油的强劲需求还会持续下去,油价上升应是情理之中。
但是,油价在今年骤然上升到70美元/桶以上,在9月份1个月内下跌了20%左右,这已经不是正常的供求原理所能解释的,大规模的国际私募基金才是油价高企的真正原凶。
2001年美国发生“911”事件之后,美联储转向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带动欧洲、日本等也转向或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
在美国持续的双赤字政策影响之下,美国货币当局过量发行美元,导致美元资产在全球范围内过快增长,换句话说,出现了全球流动性泛滥。
于是,私募基金雨后春笋般出现。
根据普华永道2005年发布的报告,1998年到2004年间,全球私人股权投资机构累计融资超过1.3万亿美元,其中专注于投资原油、黄金等大宗商品的私募基金规模超过3000亿美元,这些私募基金在市场上兴风作浪,使得国际油价不断攀升,一旦基本面不足以支撑高油价,这些私募基金也就无力维持高油价。
很显然,如果说上世纪70年代全球高油价主要是由国际政治局势紧张所致,那么今天那些专注于投资石油、能源、贵金属及工业金属等大宗商品的对冲基金们赚钱的后果之一便是:
全世界必须面对高油价。
天赐困境
石油是全球经济命脉,据世界银行统计:
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每桶上升10美元,全球GDP增长将降低0.3个百分点,而全球CPI物价指数将上升0.2%。
对于中国这个能源进口大国而言,石油的战略地位更是如此:
2005年中国原油加成品油的进口量达1.36亿吨,这个数字占当年全球新增石油贸易量的40%左右;在全球石油贸易总量中,中国的进口量也占6%。
进一步看,目前中国原油年产量约1.85亿吨至1.95亿吨,但近年来原油产量逐渐跟不上消费需求:
2005年中国消费石油3.17亿吨,净进口石油1.36亿吨,进口量占总消费量的比例为42.9%。
而2003、2004年,我国石油的进口依存度均超过40%。
石油对于中国的意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
中国所面临的能源形势,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严峻。
2002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油荒”、“煤荒”、“电荒”,能源问题由是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是,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中国能源问题也是多年积弊之下的集中爆发。
在提出结论之前,我们应该先分析中国出现能源危机的原因所在,个中原因大体包括以下三方面:
首先,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粗放增长,单位产出的能耗高。
中国经济已经快速增长将近30年,GDP年平均增长率9.6%,但增长方式粗放,以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高能耗、重工业化为主要特征,从中国当前GDP构成看,工业依然是主体:
2005年工业增加值达7.6万亿元,占GDP比例超过40%,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则达8.8万亿元。
GDP的这种构成表明,我国依然处于工业化进程之中,资源消耗巨大但效率不高,单位资源的平均产出不到发达国家的1/10。
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重工业化趋势越发明显,对能源的渴求越发强烈,在近9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之下,油荒电荒煤荒运荒等等也就不足为怪。
中国产业结构重型化在未来20年内无法根本扭转,我国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仍将面临着能耗增加的压力。
近20年来中国只要GDP年增长率超过9%,就很可能出现资源紧张、经济过热等问题。
其次,我国能源价格长期扭曲,能源商品之间定价不尽合理,导致能源配置效率低下。
为了支持重工业发展,煤的价格一直低于市场水平;原油价格与国际接轨,但成品油价格尚未放开,仍然实行政府指导价(低于国际市场价);天然气及电力价格均由政府控制。
第三个问题是能源替代战略研究与应用的滞后,油煤之外没有其它替代能源。
发达国家经历过几次全球性的石油危机,早已开始研究替代燃料和推广新能源,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均已取得不俗进展。
以美国为例,美国建有乙醇工厂97家,还有33家正在筹建,乙醇年产量达39亿加仑;风力发电投资额达30亿美元,增加供电2400兆瓦,电力发电量年增长率达35%。
反观我国,尽管寻求替代石油的努力始于20多年前,但一直未有明显进展,石油及煤占据了能源的绝大部分。
胡锦涛、温家宝先后就能源问题发表国际演讲,能源问题之严峻可见一斑。
7月,胡锦涛主席在“G8集团与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峰会”上郑重提出了中国能源安全主张:
各国应该“加强能源开发利用的互利合作;形成先进能源技术的研发推广体系;维护能源安全稳定的良好政治环境”,“不应该把能源问题政治化”。
遵循这一框架,解决国际能源问题应该着眼于国家间的互利合作,着眼于通过先进能源技术的研发推广创造新能源,着眼于为全球能源安全创建和谐的国际政治环境。
9月,温家宝总理在欧洲演讲时指出,中国能源战略的基本方针是,要坚持立足国内,节约与开发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要依靠科技进步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化解能源供求矛盾。
从上述两位领导人的讲话中,不难得出结论:
决策层已经正视目前的能源困局,中国能源战略正在经历嬗变。
首先,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降低能源需求的根本途径。
其次,建立市场化的能源定价机制是整个能源战略的核心所在。
价格如果被故意压低,浪费和低效就在所难免。
由此,稳步推动成品油和煤炭定价的市场化?
?
让价格充分反映资源稀缺程度?
?
是当务之急。
另外,有步骤地出台限制高耗能的约束性政策(如开征燃油税,调整资源税税率,改进资源税的征收管理办法等等),中国能源困境方有望根本扭转。
其三,尽快全面启动替代能源战略,加快再生能源的产业化。
事实上,近期已有两件大事发生:
一是国家能源领导小组编制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交发改委修订,希望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占比能达到16%左右,该规划很快将由国务院正式下发;二是中国头号石油企业?
?
中石油内部设立了专门的替代能源部门,专注于研究发展替代燃料,确保未来中国的能源供给。
事实上,无论是能源替代还是能源再生,两者并不矛盾。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解决农村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和农村生活燃料短缺问题,保护生态环境。
而中石油的能源替代探索则集中于煤层气、页岩油及生物燃料的研究开发,包括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但要落实这两条,产业化是关键,换句话说,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化之路远未成功。
回答:
2008-03-1719:
3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一年 消耗 多少 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