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目标.docx
- 文档编号:5540241
- 上传时间:2022-12-19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19.31KB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目标.docx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目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目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目标
这是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目标,是优秀的数学教案,供参考学习。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
3、学习运用观察、重叠、数面积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重点:
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和直径1厘米的圆,两个长方形。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引导学生看教材第60页的图。
提问:
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引出新课,出示课题。
同学们刚才观察到的物体都有面,而且通过操作我们还发现面是有大小的,今天这节课,我们所学的内容就和面的大小有关。
二、探究新知
1、教学面积的意义。
(1)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
教师谈话引入。
说明:
黑板面和国旗面的表面的大小相差比较大,靠观察就能看出。
(板书:
观察比较)
(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
出示两组图形,这些是平面封闭图形,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由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出重叠比较与数方格比较的方法。
(板书:
重叠比较,数方格比较)
(3)总结面积的意义。
提问: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
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板书课题的前半部分:
面积)
2、认识面积单位。
(1)出示教材第61页例2.
引导:
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学具来帮忙。
比较三种方式,得出数正方形个数是最合理的方法。
解决了设疑中提出的问题,通过数正方形个数得出大小之分。
(2)认识统一比较的重要性。
教师出示一个正方形,通过重叠确认它的面积比前面出示的两个长方形大,教师翻开正方形反面的格子只有9个格,激起学生的疑问。
提问:
这是什么原因呢?
你有没有办法来证明呢?
(3)带着问题自学。
提问: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是怎么规定的?
③各自比一比,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④同桌两人互相比画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⑤在黑板上贴出一张1平方米的纸,先估计能放下几本练习本。
翻出反面,数一数,实际能放下几本练习本。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如图,每一个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用红笔涂出8平方厘米的一个图形,再用绿笔涂出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另一个图形。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电视屏幕的面积是25()。
(2)一块橡皮上面的面积是9()。
(3)学校操场的面积大约是500()。
(4)教室的面积大约是40()。
四、思维训练
1、下图中每一小格是1平方厘米,请你写出每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动脑筋:
先估算哪个图形的周长比较简便?
算一算。
(单位:
厘米)
一、教学内容: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70至74页的内容。
二、教材简析:
《面积和面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三下第六单元《面积》的教学内容。
这一单元主要包括:
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
作为单元的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掌握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空间形式上经历了“从线到面”的飞跃、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更是后面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面积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起始概念。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及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进而形成表象。
从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看,其顺序是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再归纳面积的概念。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
1.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五、教具、学具:
教具:
多媒体课件;米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具。
学具:
两生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正三角形纸片若干,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学具。
六、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1)出示米尺和学生尺。
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从而提炼出比的结果:
长短不同,大小不同。
你们所比的长短指尺子的什么?
(长度)大小又指的什么?
(尺子的面)
(2)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有关物体表面的知识。
(板书:
物体表面)
[设计意图:
《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从两根尺子的比较中,引发学生已有的旧知“长度”和相关“物体表面”的经验,自然体验由“线”到“面”的空间飞跃,引出对“物体表面”的研究。
观察比较中,学生也初步感知了“长度与面”的区别,为下节学习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埋下伏笔。
]
(二)充分感知,引导建构。
(1)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
1.指一指:
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比如黑板,幕布、书本、课桌等等,它们的表面在哪?
2.摸一摸:
摸一摸这些物体的表面,有什么感觉?
3.比一比:
这些物体的表面,哪个大一些?
哪个小一些呢?
指出:
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板书:
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
4.运用“面积”说一说:
黑板的表面比课桌的表面大,现在还可以怎么说?
(2)通过封闭图形认识面积。
1.认一认:
有哪些封闭图形?
2.指一指:
封闭图形的面积。
3.比一比:
哪个封闭图形的面积大一些?
(3)归纳面积的概念:
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做面积。
谁能把这两方面概括起来,说说什么是面积?
小结:
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板书)
[设计意图:
建构主义认为:
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
“面”是什么?
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
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进而归纳出面积的含义。
]
(4)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课件出示:
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
思考:
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块面积小一些?
为什么?
学生经过观察、重叠、割补都无法比较,激发认知冲突,怎么办?
2.提供学具(长方形、圆片、正方形、正三角形),动手拼摆,合作探究。
3.提出操作要求:
①同桌二人各选一个长方形,然后任选一种图片,在长方形上拼摆。
②遇到困难,可在小组内寻求帮助。
4.学生操作。
因提供的每种图片均不够摆满整个图形,操作中必然出现矛盾:
图片不够怎么办?
在这里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小组内合作使用图片,把长方形摆满。
先用图片摆出长方形的长,再摆出宽,计算大小。
5.汇报:
选择的图形不同,拼摆的结果也不相同;圆片有缝隙,不准确;长方形长宽不同,不方便;正方形和正三角形能测量出结果,比较起来,正方形更简便。
6.小结:
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最合适。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中,通过对两个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比较,激发认知冲突后,我提供学具,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经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的过程。
]
(5)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1.要求自学73、74的内容并思考下面问题: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③要求:
把重要的语句用笔勾画出来。
2.检查自学情况。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板书:
常见的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②拿一拿:
从学具中分别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出示面积单位教具)
③画一画:
在草稿本上画一个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你能画出1平方米吗?
为什么?
④找一找:
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
1平方米?
⑤试一试:
1平方米的地面上能站多少个同学?
[设计意图:
面积单位的制定不需要学生探究。
这一环节的教学,我采用自学辅导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
进而在汇报、拿一拿、画一画、找一找等活动中,充分感知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和身边的某个面建立联系,从而起到帮助表象记忆的作用。
]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认识面积单位,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实际大小,掌握面积大小比较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3、渗透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
对面积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认识面积
1、谈话导入
2、认识表面有大小
请同学们摸一摸书本的封面和课桌的桌面,哪个面大?
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3、认识平面图形有大小。
我们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
(出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围成的平面图形也有大小。
4、认识面积
将上述两方面结合:
物体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有大小,叫做他们的面积。
(板书)
5、区别面积与周长
同学们擦窗子,擦的部分的大小是窗子的什么?
同学们早锻炼在操场上跑步,跑一圈有长度又是指操场的什么?
二、比较面积的大小
我们懂得了什么是面积,那么怎么样比较他们的的大小呢?
1、重叠比较
请一学生演示用重叠法比较学具
2、利用小方块比较
重叠难以比较可以利用小方块比较(电脑演示)
变换投影(方格大小不一样)
指出:
他们的.比较标准不一样,要统一标准,这就是面积单位(板书)
三、认识面积单位
1、面积单位有哪些呢?
同学们在说家的面积时也经用到了“平方”,就是面积单位平方米的简称。
(板书)
猜一猜还有哪些面积单位?
(同桌互相说说)
2、具体认识面积单位
(1)认识1平方厘米
让学生量边长,并举例
用1平方厘米小正方形实际测量指定图形大小。
(2)认识1平方分米
用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去量课桌面积,大家觉得怎样?
学生量1平方分米的边长,并举例
用1平方分米实际测量物体大小
(3)认识1平方米
猜一猜边长多少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如果测量教室面积,三种面积单位你选取哪一种?
为什么?
举出生活中1平方米大小的物体
3、强化表象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有多少,并用手比划一下大小。
四、巩固练习
1、填空
2、看图说面积
3、动手操作,拼一个面积8平方厘米的图形
《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优质课》:
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优质课第1篇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优秀教案 教材第63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及反思》: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及反思第1篇 教学过程:
一、游戏体验 师:
这节课我们来做个鸡兔同笼的游戏好吗?
师:
谁来介绍鸡和兔的特征?
生1:
鸡一个头,两条腿 生2:
兔一个头,四
《人教版四年级鸡兔同笼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鸡兔同笼教案第1篇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10310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面积 单位 教学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