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docx
- 文档编号:5539174
- 上传时间:2022-12-19
- 格式:DOCX
- 页数:38
- 大小:33.22KB
新教材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docx
《新教材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课题:
第八单元
一、单元及课文内容分析: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爱”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司马光》《掌声》《灰雀》和《手术台就是阵地》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这些故事,感受人物的仁爱之情,学会理解课文的意思。
《司马光》本课描写了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掌声》本课两次掌声带给英子的心理变化,重点是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灰雀》讲述了列宁、男孩和灰雀之间的故事,体会列宁和男孩是如何爱鸟护鸟的。
《手术台就是阵地》写了白求恩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连续三天三夜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动手术的事迹。
“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指教。
”语文园地是由“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四个栏目组成。
二、学情分析:
大部人学生通过两年的学习,对语文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习惯也已经初步形成。
但语文课程一定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
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
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特点,多采用简笔画、录像、动画片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认识和书写生字,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多采用简笔画、录像、动画片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积累词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喜欢阅读,主动阅读。
2、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积累词句。
四、单元重难点:
1、学会认识和书写生字,积累词语。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喜欢阅读,主动阅读。
4、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积累词句。
五、教法与学法:
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学生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体会故事的深层含义,获得生活启示。
六、课时安排:
本单元预计用12个课时安排教学。
课题
24、司马光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流利地翻译本篇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此篇文言文,我们能够学习到司马光身上的哪些品质。
教学重、难点
1.能翻译此文,读懂其意思。
2.学习司马光身上的舍己救人品质。
教法与学法
教法:
情景教学法、引导法。
学法: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法、体验法。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一、资料展示,导入新课。
师:
这堂课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小朋友,他是谁呢?
(板书:
司马光)
学生完整地读课题。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2、合作探究识字方法。
三、生字书写。
1、学生合作交流生字特点,提出书写注意事项。
2、小组汇报交流结果,教师补充。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
4、教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书写需要注意的地方。
5、教师示范书写。
6、学生再次书写。
教师巡视,注意学生的书写姿势。
7、小组比赛写字,互相评价。
四、课堂小结。
1、教师指名认读生字。
2、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会了哪些字,教师选一组学生到黑板上模仿老师的板书写一遍生字,台下的学生在自己的田字簿里进行书写。
板书设计:
24、司马光
司庭登跌众弃持
课时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后反思: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流利地翻译本篇课文。
2、通过此篇文言文,我们能够学习到司马光身上的哪些品质。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文言文具有语言简练的特点。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言文是怎样叙述《司马光》这个小故事的。
老师还要告诉你们学习文言文的诀窍,就是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现在老师先读一读,请同学们注意听。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悟大意。
1.请同学把课文试读一次,要求读准字音,若有读不准的,请画出来与同桌交流。
2.大家在读好字音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并读给同桌听。
3.教师抽查学生读文情况,学生评议。
三、看注释,自解句意文意。
1.自读自悟。
每读一句,就看这句有关词语的注释,把注释的意思放到句子里,揣摩句子的意思,这样读懂每一句话,自己弄不懂的记下来,留待小组合作学习时提出与同学研讨。
2.小组合作学习。
各自汇报对每句话的理解,一句一句相互研讨,说句子意思,弄不懂的语句记下来,留待向全班同学或老师请教。
3.全班交流。
①各组推荐代表说每句话的意思,互相评议,每句意思的说法不求完全一致,但求主要意思不错。
学生说不准,教师应予以点拨。
②各组提出疑难问题,同学讨论,教师点拨。
③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全文大意。
四、朗读课文,感悟人物。
1.我们读了几遍课文,应该逐渐开始认识司马光小朋友了,你能说说在课文里司马光做了什么事吗?
(先同桌小声交流,再全班交流。
)
(1)自己读读,根据句子的意思学做司马光的动作。
(光持石击瓮破之)
(2)讨论:
你学着司马光做了什么动作?
(师走到学生中,询问了解学情。
)
(3)情景感悟:
请一学生上台做做。
①你做这样的动作能帮助自己理解“持”“击”的意思吗?
②通过朗读体会,让学生提建议怎样把这两个动作做得再好些。
(如:
要举双手,要对准了,要用力等。
)
(4)司马光持石击瓮时,心里怎么想?
(5)继续探寻司马光的心理,感受一下砸缸之前司马光在想什么。
(6)小结:
原来砸缸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的。
司马光砸缸砸得好!
(7)了解结果,引读“水迸,儿得活”。
2.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引导动脑筋想办法。
)
3.从司马光砸缸救人这件事上,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
你想对他说什么话?
五、品读,读出理解和韵味。
1.自己练习朗读,把对词句的理解读出来。
“与群儿戏于庭”要读出欢快的语气;“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要读出着急的语气;“光持石击瓮破之”要读出沉着的语气,敬佩的语气;“水迸,儿得活”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2.指名读。
评议是否读出文句的情感、韵味。
3.齐读,读出语气和韵味。
六、拓展延伸。
由于司马光从小爱动脑筋,会想办法,所以后来他成了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写下了著名的《资治通鉴》。
同学们想进一步了解司马光的话,课后就再去找一些有关司马光的故事读读吧。
板书设计:
24、司马光
众皆弃去 光持石击翁破之
遇事沉着有主张
课时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本课练习册。
课后反思:
课题
25、掌声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13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理解生词意思。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教法与学法
教法:
讲授法、练习法。
学法:
类比学习法、联想学习法。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13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一、导入揭题。
1.我们鼓掌时发出的声音叫什么?
(板书:
掌声)
2.我们常常会在什么情况下听到掌声?
3.预习了课文后大家知不知道,知道文章写谁为谁鼓掌?
为什么事鼓掌?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
2.生自读课后生字词。
3.师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班里 愿意 投向 调来 情况 持久 讲述 交谈
珍惜 慢吞吞 困境 残疾 犹豫 骤然 鞠躬
舞蹈
4.理解词义:
持久:
保持的时间长。
困境:
困难的处境。
犹豫:
拿不定主意。
骤然:
突然。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6.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①写英子因患有残疾而忧郁、自卑。
②老师由于不了解情况而让英子上台演讲,英子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上台演讲,获得成功。
③同学们的掌声使英子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不再忧郁了。
④点明中心:
人人都需要掌声。
7.每组各读一段。
三、书写生字。
1.师指导写“班”“境”“愿”。
2.生习字,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25、掌声
掌班默腿轮
投调摇晃烈勇
课时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后反思: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2.说出文章各段的内容。
二、前后对比,感受英子变化。
1.英子曾经是怎样一个人?
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一段。
2.英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胆小、自卑、没有勇气面对现实……)
3.这样的印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出示:
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2)指名读这句话。
(3)她为什么坐在教室的一角?
(4)“默默地”说明了什么?
(5)你从“总是”中又体会到了什么?
(6)齐读这句话。
可是不久以后,英子像变了个人似的,她变得怎样了?
(7)指名说。
(8)读读这一小节。
(出示:
“说也奇怪……”)
(9)英子变得怎么样了?
(自信、勇敢……)
(10)你认为省略号还省去了什么?
谁来补充?
(11)是什么原因,使她变得判若两人?
(指名说)
真替英子的变化感到高兴呀,就让我们高兴地来读读第5段吧!
英子前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能从你的朗读中把这种变化表现出来吗?
(分组读1、5两段。
)
4.读到这儿,在我们心中一定留下一个很大的问号,那就是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你认为是因为什么?
(掌声)
过渡:
掌声竟会有这么神奇的作用!
让我们回到那次难忘的演讲中去。
三、感悟重点,领会掌声内涵。
1.学生自由读2、3、4自然段。
2.同学们给了英子几次掌声?
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表示掌声的词语。
3.第一次掌声“热烈、持久”。
大家来鼓掌(指名读)英子感受到了吗?
谁来读一读,让大家感受到掌声的力量?
4.同学们为什么要给英子这样的掌声呢?
在掌声响起来之前发生了什么事?
5.出示:
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1)谁来读第一段话?
英子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在那一刹那,英子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齐读第一段。
(2)自由读第二段话,注意体会带点的词语。
“犹豫”是什么意思?
(拿不定主意)英子犹豫什么?
(上去还是不上去)
英子想上去吗?
(不想)为什么?
英子能不上去吗?
(不能)为什么?
因此,从“慢吞吞”、“眼圈红红的”我们体会到英子的内心是多么的——(生答:
痛苦、无奈)。
齐读。
(3)师:
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英子终于——(引读)。
是啊,同学们已经走进了英子的心里,关注着她。
其实同学们早已在关注她,这关注的目光里包含着什么?
(4)英子终于走上了讲台,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什么?
包含着什么?
(回顾前面的课文。
)
(5)掌声渐渐平息,英子开始演讲了,她讲得怎么样?
听了演讲,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6.同学们把要对英子说的话用什么表达出来?
(第二次掌声)这时的掌声又是什么?
这时的掌声又犹如什么?
(学生自由说,并让说得精彩的同学把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
再次听到这经久不息的掌声,英子内心又是多么的——(生答:
感激)
7.听到同学们的第二次掌声,英子怎样了?
出示: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讲台。
齐读。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无数的话语在英子心头涌动,她想说——(生答)英子什么也没说,只是向大家——(引读)
8.是啊,从那次演讲以后,英子像变了个人似的,她……(再次引读)
9.后来,英子上了中学,她给“我”写来了一封信,想看看吗?
指名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升华,读背作者感想。
这掌声仅仅是指这次掌声吗?
这掌声包含着什么?
(关爱、友情……)是呀,当别人需要你的掌声的时候,我们就要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掌声送给别人。
出示:
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
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齐读这一段,把这一段话工工整整地抄下来,把这爱记在心里。
以后如果有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就把这段话送给他;如果你自己遇到困难,你可以拿出来看看。
记住:
还有很多朋友在关心你,爱护你!
板书设计:
25、掌声
原先的英子:
文静、默默、早早、最后不愿意(忧郁)
热烈的掌声(关爱)→受到鼓励、鼓起勇气
改变的英子:
快乐 游戏 跳舞(开朗)
课时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本课练习册。
课后反思:
课题
26、灰雀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宁、惹、仰”等10个生字。
会写“郊、雀、养”等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法与学法
教法:
讲授法、谈话法。
学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宁、惹、仰”等10个生字。
会写“郊、雀、养”等12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一、交流资料,合作学习。
1.出示列宁照片,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
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1)学习小组交流资料(教师下组参与,发现有价值的交流资料)。
(2)全班交流。
列宁,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
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指名读:
雀、郊、养、粉、粒、男、或、者。
重点指导:
或:
半包围结构,不要漏写一撇。
诚:
左右结构,注意不要写成“城”。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三、指导学习,读懂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
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
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
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
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课堂作业。
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板书设计:
26、灰雀
雀郊养粉粒男
或者冻惜肯诚
课时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后反思: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
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
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二、深入学习,读懂第3至10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
你对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你的体会朗读给大家听。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
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
板书:
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
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
出示4、8、10段。
a.学生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
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
”这句话。
b.读后体会:
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
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5.相机小结:
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地爱鸟!
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三、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多媒体投影显示:
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自由朗读11-13自然段。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
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
“列宁为什么要问鸟?
鸟怎么会说话呢?
”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
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
拿起书来,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四、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
大家一起来说说。
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板书设计:
26、灰雀
爱 放
找 捉
列宁 爱 男孩
课时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本课练习册。
课后反思:
课题
27、手术台就是阵地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13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1.学习先找出重点段再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了解白求恩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连续三天三夜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动手术的事迹,教育学生学习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第二段,抓住三次环境描写及与之相对应的三次人物描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精神。
教法与学法
教法:
谈话法、引导点拨法。
学法: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会认13个生字。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课文摄影插图,同时播放激烈的炮声录音。
教师讲述:
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
看,这位外国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
“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
”
(板书课题)
这个外国医生是谁?
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学了这节课,我们就有了答案。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主朗读,合作识字。
合作探究识记生字的方法。
三、课堂预习。
1、提出预习要求,进行预习。
2、检查预习。
3、简介白求恩。
四、课后拓展。
学生收集关于白求恩的事迹,并与小组成员分享。
板书设计:
27、手术台就是阵地
斗棒恩大血撤险
瓦帘迅速夺秒
课时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后反思: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2、积累词语,了解白求恩的事迹,体会白求恩的精神。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一、导入目标。
1.师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27课:
手术台就是阵地。
请同学齐读课题。
(师板书课题:
27、手术台就是阵地)
2.师口述并用投影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二、通读课文,理清思路。
1.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思考:
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时间在什么情况下谁做了什么事?
2.默读课文,思考:
哪几个自然段是讲白求恩坚持在火线上抢救伤员的事的?
3.师归纳总结:
课文2-4自然段集中讲述了白求恩以手术台为阵地,坚持在前线抢救伤员的经过,可以合并成为一段,这就是课文的中心内容,也就是课文的重点段。
4.指读课文一和五自然段,思考:
这两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5.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板书:
第一段:
(1) 第二段:
(2-4) 第三段:
(5)
6.请学生回忆分段的方法,在学生回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如下:
(1)通过自读课文,明确课文的主要内容。
(2)找出课文中表现主要内容的段落,即重点段。
(3)思考其它自然段各讲了什么,给课文分段。
7.师总结: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种新的分段方法,也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板书:
先找出重点再分段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事件背景。
指名一人读第一段,其他人思考:
通过读这一段,你了解什么?
四、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白求恩的事迹,体会白求恩的伟大精神。
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二节:
用“______”划出描写战斗情况的句子,用“----”划出描写白求恩表现的句子。
思考:
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板书:
情况表现)
(2)集体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板书:
读句子 抓词语 谈体会
①抓住“几发炮弹、小庙前、弹片、烟雾”等词语,体会出战斗形势很紧张。
板书:
几发炮弹 小庙前 弹片 烟雾
②抓住“敏捷、十分镇定”等词理解白求恩医术高明、临危不惧、不考虑个人安危的崇高品质。
板书:
敏捷 十分镇定
(3)教师归纳总结:
战斗形势这样紧张,白求恩时刻处于危险之中,但他心中只有伤员,坚守在手术台前是那样镇定从容。
(4)指导朗读。
(5)生自由练读、指名读、评议、男女生分角色读。
(6)打出投影,总结学法。
一读了解内容
二找重点词语
三议深入理解
四读体会感情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1)第三自然段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 部编版 三年级 上册 语文 第八 单元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