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课时训练06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试题.docx
- 文档编号:5532405
- 上传时间:2022-12-18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81.02KB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课时训练06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试题.docx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课时训练06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课时训练06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课时训练06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试题
课时训练(六)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一、选择题
1.[2019·武威]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
“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
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
”他评价的是( )
A.秦王嬴政B.汉高祖刘邦
C.唐太宗李世民D.宋太祖赵匡胤
2.[2019·济宁]“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危害之大。
”宋太祖这一政治理念实施后产生的影响是( )
①造成重武轻文的局面 ②使得军队战斗力增强
③士人更加受到尊重 ④提高了官僚集团的整体素质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D.②③
3.下列有关宋朝重文轻武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武将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指挥军队作战
B.扩大科举考试的名额
C.中央派文臣担任地方的知州
D.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出任
4.[2019·青岛]《中国通史》中记载:
“提倡文人政治,严禁武人干政,其目的在痛纠唐末五代武人乱国的弊病。
”该材料反映出宋朝的政治特点是( )
A.藩镇割据B.宦官专权C.武将专权D.重文轻武
5.[2019·益阳]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词汇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坐标。
下表所列词汇中,“重文轻武、交子”对应的朝代是( )
时期
词汇
秦朝
半两钱、小篆
重文轻武、交子
清朝
军机处、京剧
A.唐朝B.北宋C.元朝D.明朝
6.[2019·连云港]下面方框内的对话讨论的是( )
甲:
堂堂一个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给“岁币”,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
乙:
客观上说,这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
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礼尚往来、榷场贸易、互通有无,不也造福百姓?
A.宋夏议和
B.宋辽议和
C.宋金议和
D.辽金议和
7.穿越时空隧道,假如你回到了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下列各项中,你可以看到的有( )
①城里有精美的瓷器出售 ②瓦子里有人在说书
③有志青年习武以抗击辽军 ④老百姓吃的是占城稻大米饭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2019·北京]右图是北京通州辽代墓葬出土的酱釉马镫壶。
该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造型仿照皮水囊,扁身双孔,便于穿绳携带。
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 )
A.辽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B.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
C.宋代都市生活的丰富多彩
D.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统一
9.[2019·泰安]“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
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
B.出现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C.江南经济繁荣,出现了玉米、花生等经济作物
D.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10.[2019·广东]下表所示赋粮比例信息说明( )
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赋粮南、北方所占比例
单位
总计
北方数
南方数
南方所占比例(%)
贯、石、匹、两
10018153
4414841
5603312
55.93
A.黄河流域战乱频繁B.南方经济地位重要
C.文化重心开始南移D.北民南迁速度加快
11.[2019·苏州]宋代城市商业繁荣,在“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
这一生活景象最能表明( )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
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坊与市已没有区别
12.[2019·济宁]下列有关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都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②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北京 ③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④都进行了制度创新
A.①②B.②④
C.②③D.①④
13.[2019·东营]“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
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
A.台湾府B.宣政院
C.澎湖巡检司D.台湾省
14.元代开始实行的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长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促进了边疆经济发展
C.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
D.抑制了民族交融趋向
15.[2019·福建]北宋东京,“酒店多点灯烛沽卖,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直至天明”。
据此可知,当时( )
A.乡村文化繁荣
B.夜市已经出现
C.海外贸易活跃
D.交子开始使用
16.如下表是古代中国几个不同时期的文学成就概览。
表中②处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时期
作者人数
作品数量
经典语句
①
2200多
近5万首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②
1330多
近2万首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
③
200多
1600多种剧目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关汉卿)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17.[2019·青岛]某校开展以“古代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为主题的手抄报展示活动,某班的手抄报内容是:
毕昇与活字印刷术、关汉卿与《窦娥冤》。
与此科技文化成果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18.“在这种解放性的发明的刺激下,中国文学像一股奔放的洪流滚滚而来……古代的经典有成百种的版本、成千种的注释……从来没有人能够像宋朝的学者这样支配文化。
”材料中“解放性的发明”是指( )
A.指南针B.造纸术C.火药D.印刷术
19.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中说:
“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能够证明他这一说法的史实有( )
①纸币的流通 ②城市的兴盛 ③指南针的普遍使用 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019·福建]诗句“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遥远)。
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反映了( )
A.陆上丝路贸易B.玄奘西行天竺C.鉴真东渡日本D.郑和七下西洋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太祖)一日召见赵普问曰:
“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生灵涂地,其故何哉?
吾欲息兵定长久之计,其道何如?
”普曰:
“陛下之言及此,天下人神之福也。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语未毕,上曰:
“卿勿复言,吾已喻矣!
”
(1)根据材料指出,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在材料中找出赵普给宋太祖提出的解决措施。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太祖的具体做法以及这些措施达到了何种效果。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1)材料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2)根据材料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
(4)下列四幅两宋与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请说明理由。
错误:
(填字母),理由:
。
2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苏湖熟,天下足。
”
——宋代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
——《宋史》
(1)材料一中的图片分别反映了两宋时期经济领域哪一方面的发展?
除图片外,请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这种现象最终在哪个朝代完成?
依据下面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经济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
项目
朝代
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
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
西汉
19.8%
80.2%
唐代
43.2%
56.8%
北宋
62.9%
37.1%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这对我们今天发展经济有何启示。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元朝中央机构示意图(如图一)
材料二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而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三 元宣政院印(如图二)
材料四 澎湖岛分二十有六,巨细相同……至元间,立巡检司,以周岁额办盐课。
——(元)汪大渊《岛夷志略》
(1)材料一反映出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
概述这一制度推行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
与汉唐相比,元朝版图有何变化?
(3)材料三中的“宣政院”是中央机构还是地方机构?
它直接统辖哪一地方行政区域?
这有何历史意义?
(4)根据材料四指出,元朝时在澎湖岛设置了什么机构?
这一机构的职责是什么?
其设置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
1.D [解析]根据“陈桥驿站披旒冕”“杯酒之间销兵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建立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之后,赵匡胤积极加强中央集权,采取“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统兵大将的兵权。
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2.C [解析]题干反映了宋太祖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这后来造成重文轻武的局面,故①不符合题意。
宋太祖重文轻武的政治理念虽然有利于防止武将拥兵自重,但是不利于军队战斗力的增强,故②不符合题意。
宋太祖重文轻武的政治理念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士人更加受到尊重,故③符合题意。
宋太祖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有利于提高官僚集团的整体素质,故④符合题意。
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
3.A [解析]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
故选A。
4.D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中的信息“提倡文人政治,严禁武人干政”分析可知,这反映出宋朝的政治特点是重文轻武。
5.B [解析]重文轻武是宋代的基本国策;北宋时期,四川地区使用纸币称为“交子”。
6.B [解析]依据题干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004年秋,辽与宋发生大战,后双方议和:
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宋辽议和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25年的战争,此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故选B。
7.C [解析]与南宋并立的是金政权,南宋建立时辽已经灭亡,③不符合史实。
①②④符合题意。
故选C。
8.B [解析]辽政权是契丹族建立的,辽代墓葬出土的酱釉马镫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说明了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
9.D [解析]“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的经济现象是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国家的赋税收入主要依靠南方。
故选D。
10.B [解析]依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表格所示赋粮比例信息说明南方经济地位重要。
南方赋粮收入高于北方,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
经济重心南移(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到北宋时期,南方经济已经显出超过北方的强劲势头,而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为定局,故选B。
11.A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可知,此内容反映了宋代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出现了夜市和早市,故选A。
12.D [解析]隋朝和元朝都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前者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后者结束了两宋以来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故①符合题意。
隋朝定都长安(今西安),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故②不符合题意。
元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但是隋朝不是,故③不符合题意。
隋朝和元朝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如前者创建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后者创建了行省制度,故④符合题意。
①④符合题意。
故选D。
13.C [解析]元政府设立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14.A [解析]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行省制度……使行省长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联系所学可知,元朝通过实行行省制度,防止了地方割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15.B [解析]材料反映了当时夜市已经出现。
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出现了夜市,故选B。
16.B [解析]依据题干“古代中国几个不同时期的文学成就概览”中“苏轼”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表中②处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宋朝,故选B。
17.C [解析]北宋工匠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关汉卿是元朝著名的杂剧作家,其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与此科技文化成果对应的历史时期是宋元时期。
故选C。
18.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在这种解放性的发明的刺激下,古代的经典有成百种的版本”可判断出印刷技术的发明使流通中的经典文学的版本大幅度增多;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工匠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节省印刷费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故选D。
19.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宋代时,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最终完成,古代科技发展达到顶峰,①②③正确;隋唐时期,我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④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20.A [解析]依据诗句中“波斯”“流沙”“东国”等关键词判断可知,其反映的是陆上丝路贸易。
故选A。
21.
(1)原因:
藩镇太重,君弱臣强。
(2)措施:
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具体做法:
①削夺其权:
在中央削弱相权;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并实行三年一换制度;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
②制其钱谷:
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③收其精兵: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效果:
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22.
(1)契丹。
(2)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3)应辩证看待,如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但是,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
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4)C.理由:
南宋在辽灭亡后才建立,南宋和辽不可能并立。
23.
(1)农业、手工业、商业。
农业:
引进占城稻;南方农民培育优良品种,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棉花种植区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南方普遍种植茶叶。
手工业:
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海南岛有先进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较多;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造船业领先世界,配有指南针。
商业:
大都市开封和杭州;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出现早市、夜市、草市等;海外贸易发达。
(农业、手工业、商业方面各举一例即可)
(2)经济重心南移。
南宋。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北方人南迁,为南方地区带来大量劳动力,以及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等等。
(3)政治稳定是前提,统治者重视是重要因素;要重视人才,注重科技,同时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24.
(1)行省制度。
巩固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成为我国省制的开端。
(2)元朝的版图超越汉朝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
(3)中央机构。
西藏。
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4)澎湖巡检司。
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历史 复习 方案 第一 部分 中国 古代史 课时 训练 06 辽宋夏 金元 时期 民族 关系 发展 社会 变化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