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中心招考面试试题及答案.docx
- 文档编号:5524968
- 上传时间:2022-12-18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41.66KB
疾控中心招考面试试题及答案.docx
《疾控中心招考面试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疾控中心招考面试试题及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疾控中心招考面试试题及答案
疾控中心招考面试各专业试题及答案
1、如你是疾控中心疫情值班员,接到疫情报告后,应采取哪些措施?
(1)问明疫情发生地、发生时间、波及人口、主要症状、当前医疗救治情况,并作好值班记录;
(2)非医疗卫生机构报告的立即要求疫情发生地卫生院核实情况并上报;
(3)向科室负责人和值班领导汇报;
(4)根据值班领导要求通知应急队员做好应急准备;
(5)准备必要的流调资料供应急队员参考;
(6)作好网络直报的准备.
2、若你带应急队赴现场调查处置,出发前应做好哪些准备?
(1)人员准备:
现场调查组应由专业人员组成,一般应包括流行病学、实验室、临床、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消毒杀虫等专业人员,必要时还可增加其他专业和管理人员。
(2)资料和物资准备:
赴现场前应准备必要的资料、物品,包括调查表(必要时需根据初步调查结果,在现场设计调查表)、调查器材、采样和检测设备、相应的试剂和用品、现场用预防控制器材、药品、个人防护用品、相关的专业资料、现场联系信息、电脑、照相机等。
3、出发前,流行病学调查组应随身携带哪些资料?
流行病学调查组应携带工作方案(预案)、相关调查用表(包括个案调查表、人口构成表、病例一览表、主动搜索登记表、控制意见书等)、调查器材(包括体温表、酒精棉球等)、电脑、个人防护用品等。
4、到达现场后,流调组应如何开展调查工作?
(1)通过座谈的方式了解疫情的概况、当地历史暴发疫情资料和传染病发病情况以及当地的基本信息;
(2)制订简单的调查计划;
(3)进行队员分工;
(4)根据临床表现和体征,作出病例定义,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5)进行资料分析,提出病因假设,进一步调查验证假设;
(6)根据现场情况提出初步处理意见;
(7)布置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
(8)根据需要做一些补充调查;
(9)根据调查结果适时修正计划和控制措施。
5、出发前,消杀组应随身携带哪些消杀材料?
(1)消毒工具:
根据疫情需要选择使用背负式喷雾器或气溶胶喷雾器、配药桶(10L)、刻度量杯(筒)、天平(秤)、工具箱等;
(2)消杀药品:
消毒剂、杀虫药;
(3)防护用品:
工作服、隔离服、防护眼镜、口罩、N95口罩、帽子、手套、长筒胶靴、毛巾、污物袋、电筒、皮卷尺、雨衣等.
6、到达现场后,消杀组应如何开展工作?
(1)准备必要的消毒器械和记录;
(2)根据流调组的意见,讨论设计消毒杀虫方案;
(3)进行人员分工;
(4)作好现场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工作;
(5)采样进行消毒前监测;
(6)指导基层工作人员和疫情发生地开展消杀灭工作;
(7)作好消毒效果监测;
(8)指导医疗机构作好院感控制工作.
7、出发前,健康教育组应准备哪些资料?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通稿,可用于大众媒体开展宣传。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核心信息,可用于制作各种宣传品。
(3)科普讲稿,可用于重点人群的培训、讲座活动。
(4)健康教育效果调查表
8、赴现场后,健康教育组应如何开展工作?
(1)准备健康教育知识素材;
(2)制定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制作相应的健康教育资料;
(3)进行人员分工;
(4)利用各类媒介开展健康知识宣传;
(5)开展相关疾病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调查。
9、出发前,检测组应准备哪些采样材料?
(1)采血用品:
一次性注射器、螺口塑料管、带抗凝剂采血管、止血带、棉拭子、酒精、血培养瓶、碘酒;
(2)采集鼻咽拭子用物品:
鼻咽拭子、含样本运送液或灭菌生理盐水螺口塑料管、螺口塑料管、棉拭子、一次性纸杯、一次性纸漏斗;
(3)痰液、痰液、呕吐物、尸检组织等保存用:
50ml螺口塑料管;
(4)肛拭标本采集用:
棉拭子、灭菌空试管(或装有运送培养基的试管)、灭菌生理盐水、装有增菌液的培养瓶等;
(5)防护用品:
长筒靴、防护眼镜、一次性手套、一次性防护口罩、一次性帽子、防护面罩、鞋套、防护隔离衣、白大衣、长筒橡皮手套等;
(6)其他:
油性记号笔、污物袋、样品编号标签纸、标本采集记录表、带有冰排的样品保存箱、酒精灯、自封式塑料袋等.
10、接到疫情报告后,在了解情况的同时应指导报告单位(人)开展哪些工作?
(1)要求对方留住病人,作好病人隔离治疗;
(2)采集必要的检验样品,保护现场;
(3)非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报告的,还应要求对方报告当地卫生院;
(4)如有可能,提供密切接触者名单。
1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常用的联系电话有哪些?
视各省情况而定
1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几类几种,请分别列举.
分为3类38种。
其中甲类:
鼠疫、霍乱2种.乙类:
传染性分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等25种。
丙类: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和手足口病等11种。
1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对乙类传染病种哪些病种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14、新修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中规定的责任报告单位有哪些?
责任报告人有哪些?
责任报告单位: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
责任疫情报告人:
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
15、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对甲类传染病进行网络直报的报告时限是如何规定的?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在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16、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对乙、丙类法定传染病进行网络直报的报告时限是如何规定的?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乙类传染病中肺炭疽、SARS、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在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17、疫情人员在接到疫情报告时应询问哪些内容?
疫情人员在接到疫情报告后应详细询问报告人姓名、联系电话、疫情发生时间、地点、目前发病人数、波及人口、主要症状体征、初步诊断等等。
18、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根据其形成原因分为哪几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突发事件。
根据其形成原因分为七类:
病原微生物所致疾病
食物中毒
不明原因引起的群体性疾病
有毒有害因素污染造成的群体中毒
职业中毒
自然灾害
三恐事件。
1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时限和程序?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在2小时内尽快向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接到信息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尽快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应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确认,及时采取措施随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2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内容有哪些?
每次报告的原则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分为首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
首次报告原则要快,应在结束初步调查后2小时内完成,主要针对事件的发生、发现过程及事件的特征进行扼要的描述,简要分析对事件性质、波及范围以及危害程度的判断等;
进程报告要新,主要用于动态反映某事件调查处理过程中的主要进展、预防控制效果及发展趋势,以及对前期工作的评价和对后期工作的安排或建议;
结案报告要全,是在事件调查处理结束后,对整个事件调查处理工作的全面回顾与总结.
2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如何分级的?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严重(Ⅱ级)、较重(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进行预警。
22、手与皮肤如何消毒?
用0.5%碘伏溶液(含有效碘5000mg/L)或0.5%氯己定醇溶液涂擦,作用1min~3min。
也可用75%乙醇或0.1%苯扎溴铵溶液浸泡1min~3min。
必要时,用0.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或用0。
2%过氧乙酸棉球、纱布块擦拭。
接触污染物品、微生物实验室操作后手的消毒:
医护人员接触污染源之前,应戴好一次性手套或乳胶手套,然后进行操作,操作后脱手套用皂液流动水洗净。
如手直接接触污物者,操作后应将污染的双手使用含醇或碘手消毒剂搓擦2min再用皂液流动水洗净.
23、血吸虫病人的粪便应如何处理?
为防止粪便污染水源,应采用各种方法对粪便作无害化处理。
杀灭粪便中血吸虫卵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将粪尿混合贮存,夏季3—5天、冬季7—10天。
也可用以下化学方法杀虫:
氨水法-每50kg粪尿加15%氨水0。
5-1kg,搅匀,2天后可杀死虫卵。
尿素法-每50kg粪尿中,加入250g尿素,搅匀,1天后可杀死虫卵。
敌百虫-1/10万的浓度,在20℃条件下,24h使血吸虫卵不能孵化。
24、对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如何消毒?
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
稀薄的排泄物或呕吐物,每1000ml可加漂白粉50g或2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2000ml,搅匀放置2h.无粪的尿液每1000ml加入干漂白粉5g或次氯酸钙1.5g或1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100ml混匀放置2h。
成形粪便不能用干漂白粉消毒,可用20%漂白粉乳剂(含有效氯5%),或5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2份加于1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2h。
25、污水如何消毒?
疫点内的生活污水,应尽量集中在缸、桶中进行消毒。
每10L污水加入1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溶液10ml,或加漂白粉4g。
混匀后作用1.5h~2h,余氯为4mg/L~6mg/L时即可排放。
对疫区内污染的生活污水,可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消毒静止的污水水体时,应先测定污水的容积,而后按有效氯80mg/L~100mg/L的量将消毒剂投入污水中(每吨水用有效氯为25%的漂白粉320-400g)。
搅拌均匀,作用1h~1。
5h。
检查余氯在4mg/L~6mg/L时,即可排放.对流动污水的水体,应作分期截流。
在截流后,测污水容量,再按消毒静止污水水体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消毒与检测。
符合要求后,放流,再引入并截流新来的污水,如此分期依次进行消毒处理。
26、饮用水的消毒方法?
水井的消毒:
将所需量漂白粉放入容器中,加少许冷水调成糊状,再加适量的水,静置10min。
将上清液倒入井水中,用取水桶上下振荡数次,30min后即可使用.一般要求余氯量为0。
5mg/L。
井水消毒,一般1吨水须含有效氯25%的漂白粉8g左右,如污染严重,用量可加大10倍。
缸水消毒:
由于河、湖及塘水的水量大,流动快,饮用水最好采用缸水法处理。
当缸水浊度高于3度时,先经洁治处理(混凝沉淀、过滤)后,再将经洁治处理的水引入消毒缸中进行消毒。
消毒时,可使用含氯消毒剂,其用量随水的污染程度而定,一般在4mg/L~8mg/L(每吨水用漂白粉16-32g),作用30min。
消毒后,测量余氯,在0。
3mg/L~0.5mg/L者,即可饮用。
27、消毒面积与体积的测算方法
取卷尺,一人牵卷尺一端,固定在墙壁一角,另一人拉动卷尺测出室内墙壁的周长(m)。
在测算面积时,除空气传播传染病对墙壁消毒的高度需到顶外,其他传染病对墙壁消毒的高度均为2m。
28、消毒人员注意事项有那些?
(1)平时要定期检修消毒工具,出发前,再次检查携带的消毒工具是否齐全无故障,消毒剂是否足够。
(2)应主动取得病家合作和相关人员的配合。
选择消毒因子时,应尽量采用物理法消毒。
在用化学法消毒时应尽量选择对相应致病微生物杀灭作用良好,对人、畜安全,对物品损害轻微,对环境影响小的消毒剂。
(3)消毒过程中,不得吸烟、饮食。
要注意自我保护,既要防止或减少受到消毒因子的伤害又要避免受到微生物感染。
(4)消毒过程中,不得随便走出消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消毒区内.
(5)消毒应有条不紊,突出重点.凡应消毒的物品,不得遗漏。
严格区分已消毒和未消毒的物品,勿使已消毒的物品被再次污染.
(6)携回的污染衣物应立即分类作最终消毒。
(7)清点所消耗的药品器材,加以整修、补充。
(8)填好的消毒记录应及时上报.
29、针对呼吸道传染的疾病宣传内容有哪些?
应经常开窗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应确保空调系统的送风安全,保证充足的新鲜空气输入;所有排风要直接排到室外;空气消毒、家庭物品的消毒应按使用说明书进行;出现呼吸道感染病征的患者,应及时戴上口罩,以免传染给他人。
30、针对肠道传染的疾病宣传内容有哪些?
要重点宣传饮用水和食物的卫生,严防病从口入关,提倡“吃熟食,喝开水,洗净手”,提醒居民少吃或不吃生食,瓜果吃前要去皮,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生活用水注意卫生;必要时对餐具和生活用水进行消毒处理。
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需经消毒后才能排放,做好“三管一灭”。
31、对易感者个人防护的宣教内容有哪些?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服.
(2)避免前往空气流通不畅、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3)注意均衡饮食,加强锻炼,休息充足,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4)照顾或探望病人,应该戴上口罩,及时洗手、洗澡、换洗衣服。
(5)注意饮食卫生.
(6)避免接触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
(7)不接触可疑媒介(畜禽、昆虫、花鸟等)。
(8)不良气候及高危场所做好防护。
(9)定期做健康检查,动态检测人体健康状况。
(10)注意学习掌握相关卫生知识,提高自身防护意识。
32、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如何评价?
根据事件性质和特点设计合适的问卷对疫区居民进行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的调查,作为疫情控制效果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33、霍乱病人(带菌者)解除隔离的条件是什么?
霍乱传染性很强,一旦发现感染霍乱,无论是轻型还是带菌者,均应隔离治疗。
霍乱症状消失,停服抗菌药物后,连续二天粪便培养未检出霍乱弧菌者才可解除隔离。
34、霍乱病人接触者如何处理?
与霍乱病人共同进餐或密切接触的人必须接受医学观察1周,如接触者是食物加工人员必须暂离工作岗位,直至两次粪便培养阴性。
35、暴发调查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于同一种疾病所进行的普查或抽样调查
按暴露因素分组,来分析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罹患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发病组与对照组有暴露史的比例还需收集一定范围人群的暴露史资料以便计算有关罹患率。
36、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步骤是什么?
判定公共卫生事件的存在→确定诊断标准:
病例定义→核实病例并计算病例数→描述三间分布→确定高危人群和性质→建立并检验假设、同时采取措施→用事实数据分析验证假设→使现场调查更系统完善→评价和完善控制和预防措施→书面报告
37、流行病学常用的频率指标有哪些?
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罹患率、感染率。
38、在病因研究中如何形成假设?
求同法:
相同事件之间找共同点
求异法:
不同事件之间找不同点
共变法:
因素出现频率波动时疾病频率或强度也发生变化
类推法:
疾病分布与病因已明疾病的分布特征相似,推测两者有共同的病因
排除法:
产生几个假设,逐一排除
39、如何推测暴露时间?
昨天23:
35上传下载附件(7.02KB)
(1)从中位数的病例的发病日期向前推一个平均潜伏期,即为同源暴露的近似日期。
(2)从第1例发病日期向前推一最短潜伏期,再从最后一个病例发病日期向前推一个最长潜伏期,这两个时点之间即暴露时间。
40、设计个案调查表,应包括哪些内容?
第一部分(一般项目):
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址;
第二部分(特殊需要的项目或研究变量):
(1)临床资料:
发病、就诊及入院时间及地点、主要症状、体征、检验结果、诊断与治疗经过.
(2)流行病学史:
既往史、接触史、预防接种史、发病前后活动、可能感染时间、地点、方式、可能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接触者。
(3)控制措施:
隔离时间地点、消杀情况。
(4)结论:
传染源、传播途径、可能传播范围。
第三部分(暴露因素):
饮食、饮水、环境卫生条件、生产方式、气象条件、地理条件、历史疫情、其他可能因素。
第四部分(记事项目):
调查人、调查日期。
41、怎样制定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计划?
设计原则:
根据疫情实际适时调整计划,遵循“边调查,边调整,边控制"原则。
主要内容:
(1)明确目的
(2)掌握调查区域的背景资料(经济、人口、环境等)(3)确定调查范围和对象(4)确定调查方法(包括设计相应表格)(5)确定人员、职责分工(5)确定调查指标和评估方法,资料分析(6)进度安排(7)后勤保障措施
42、配对设计病例对照研究中χ2、OR、与OR95%C。
I的计算.
χ2=(︱b-c︱-1)2/(b+c)OR=c/b
43、肠出血性大肠性大肠杆菌的潜伏期、主要症状和并发症是什么?
潜伏期2—7天,平均4天(暴发时可短至数小时),主要表现为血性腹泻、腹部绞痛、发热或不发热,易发生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
44、伤寒、副伤寒的密切接触者的处理方法?
伤寒医学观察23日,副伤寒医学观察15日。
饮食行业人员观察期间应送粪培养1次,阴性者方能工作.
45、甲肝、戊肝的密切接触者的处理方法?
甲肝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45天,每周检查ALT一次,以便早期发现,观察期间可用丙种球蛋白注射(接触后1周内用有效)。
戊肝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45天。
46、细菌性痢疾病人解除隔离的条件是什么?
急性期症状消失,2次粪便检查阴性,解除隔离;无粪便检查条件,症状消失后1周可解除隔离.
47、艾滋病职业暴露后预防服药的原则。
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48、艾滋病执业暴露后预防性服药方法.
预防性用药方案分为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序。
基本用药程序为两种逆转录酶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天.强化用药程序是在基本用药程序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天。
49、队列研究的基本设计方法
队列研究开始时,在队列中按一定比例随机抽样选出一个有代表性的样本作为对照组;观察结束时,队列中出现的所研究疾病的全部病例作为病例组,与上述随机对照组进行比较。
50、什么是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51、什么是预防接种一般反应?
一般反应,是指在免疫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
52、预防接种一般反应如何处理?
局部反应处理原则:
(1)一般不需特殊处理,较重者可用热毛巾热敷。
但卡介苗接种后局部反应则严禁热敷.
(2)接种卡介苗后局部溃破可涂龙胆紫,预防感染.
全身反应处理原则:
(1)一般不需任何处理(应加强观察,必要时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
(2)较重者可作对症治疗,如发热、头痛给予解热镇痛剂,恶心、呕吐给予止吐剂,腹痛、腹泻给予止痛止泻药等.
(3)高烧不退或伴有其他并发症者,则应密切观察病情,并送医院治疗。
53、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哪些内容?
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儿童监护人姓名、住址、接种疫苗名称、剂次、接种时间、发生反应的时间和人数、主要临床特征、初步诊断和诊断单位、报告单位、报告人、报告时间等。
54、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组成员应由哪些人员组成?
接到报告后,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立即核实,组织调查。
卫生部门调查组原则上由临床、流行病、免疫规划、实验室检验等有关专业人员组成.
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按照应急条例的规定组织调查。
55、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中,应收集哪些预防接种相关信息?
(1)疫苗:
疫苗进货渠道、供货单位的资质证明、购销记录;疫苗运输条件和过程,观察目前疫苗贮存条件和冰箱温度记录、冰箱是否存放其他物品、疫苗送达基层接种单位前的贮存情况;接种疫苗的种类、生产单位、批号、出厂日期、有效期、来源、领取日期,同批号疫苗的感观性状。
(2)接种服务组织形式、接种现场情况、接种时间和地点、接种单位和接种人员的资质。
(3)接种实施情况,接种部位、途径、剂次和剂量,打开的疫苗何时用完;安全注射情况、注射器材的来源、注射操作是否规范.
(4)接种同批次疫苗其他人员的反应情况,当地相关疾病的发病情况。
56、以下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1)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2)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3)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4)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
(5)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6)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57、出现死亡、严重残疾或者组织器官损伤、群体性反应或者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事件的调查报告应包括哪些内容?
(1)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描述;
(2)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的诊断、治疗及实验室检查;
(3)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后所采取的措施;
(4)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原因分析;
(5)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初步判定及依据;
(6)撰写调查报告的人员、时间。
58、发生卡介苗误种皮下或肌肉,以及超剂量接种引起的事故应如何处理?
全身治疗:
口服异烟肼,同时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B6,以减少异烟肼反应.如在服异烟肼的同时加服利福平,则效果更好。
反应严重者可肌肉注射异烟肼.
局部治疗:
立即用异烟肼50mg加于0.5%普鲁卡因溶液中,作局部环形封闭;已发生溃疡者,在用异烟肼液冲洗后,再用异烟肼粉撒于溃疡面,并可用时用利福平有广谱抗菌作用。
59、麻疹病人处理
病人在医院或家隔离治疗,减少与他人接触,病人隔离至出疹后5天,伴有呼吸道并发症者延长至出疹后10天.学校发生麻疹的学生,不能继续上课,应在医院或家隔离,不要去学校、幼儿园、俱乐部、***等公共场所直至出疹5天后.
60、麻疹接触者判定和处理
病例从发病前2天至出疹后5天密切接触过的人,均为密切接触者,对密切接触者实行家庭或学校医学观察14天,在医学观察期间出现发热等情况,应立即隔离治疗.
61、麻疹应急接种原则
(1)在农村1个自然村或城区1个社区或1个集体单位发生麻疹病人后,凡与病人有接触或可能有接触的6月龄至40岁的人群,原则上都是应急免疫的对象。
(2)对于集体单位(如学校、幼托机构、厂矿企业等),规模较小的单位全部接种。
上千人的单位可根据工作、生活、学习、居住场所划定接种范围,但已形成暴发点的单位,仍应全部接种.
(3)对于流动人口聚集区、民工子弟学校、流动人口较多的企业,发生麻疹时,除按上述处理外,应立即对周边同类企业、学校及流动人口聚集区的人群开展应急接种或查漏补种。
(4)尽早,在接触病人的3天内接种可预防发病,在3天之后接种,防止发病的可能性极少,但可减轻症状并减少并发症。
62、AFP采样与送检要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心 招考 面试 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