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单元测试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5512913
- 上传时间:2022-12-17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199.21KB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单元测试解析版.docx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单元测试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单元测试解析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单元测试解析版
5.2第五单元单元测试题
说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华民族创造伟大历史的过程,同时也是跨越困境、不断前行的过程。
要想认识中华民族坚实厚重的历史,了解她的崇高与苦难,完全可以从了解古代文学特别是诗词入手。
诗歌是诗人对所处时代的描写和反映,堪称生动形象而又具体真实的历史记录。
一部《诗经》就是当时生活百科全书式的记录。
例如,其中的《幽凤·七月》有对先民们四季繁忙劳作的生动叙述;《秦风·无衣》则体现出了士兵在战场上的同仇敌忾。
若想了解盛唐的富庶繁华,最直观的记载莫过于杜甫的诗句:
“忆普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究其根本,诗歌的产生总有它的社会根源和文化背景,不少诗作调作还有具体可考的“本事”。
中国诗史历来以中华历史作为它的基石,文史相通,密不可分。
诗词所提供的历史信息有其自身的优越性。
它包含着一种审美认识,使学习知识与审美活动融合统一,因而趣味性强,易为普通民众接受。
它又是当时人们心灵情感的自然流露,在历史细节上更富于真实性,更易于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中华民族依托优秀传统文化,逐渐形成了积极进取、友爱和谐而又坚韧不拔、威武不屈的民族性格。
《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正是对这种民族性格的绝佳诠释。
诗歌是情感与思想的双重结晶,是文化思潮的自然产物。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具象化、个性化的显现方式。
中华文明以儒家思想为其骨干,又容纳吸收了道家、法家和佛家等各个思想流派,形成了完整统一的有机体。
这些在古典诗词中都有鲜明体现。
诗人杜甫、李白、王维分别被称作诗圣、诗仙、诗佛,正好大致对应了儒、道、释这三个思想流派。
杜甫的远祖杜预曾为《左传》作注,在经学上极有成就,他的祖父杜审言则是初唐“文章四友”之一。
儒学和诗歌是杜甫的家族传统,他用自己的毕生践行使二者达到完美融合的境地,以至于宋人有“老杜似孟子”的说法。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穷年忱黎元,叹息肠内热",杜诗中体现的正是儒家那种关爱苍生、兼济天下的胸怀。
李白屡屡以《庄子》中的鲲鹏自比,他狂放不羁、要求冲破一切外在束缚的自由精神主要来自道家。
王维诗中则充满了寂静出世的禅趣。
在阅读当中,我们能够体认到祖先数千年来始终坚守的精神血脉和心灵家园,而这正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
每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也会有用这种语言撰写的诗歌。
从一定意义上说,诗歌将本民族的语言之美发挥到极致。
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居多,一字一音,字音中包括声母、韵母、声调三个组成部分。
围绕这一特性,中国古典诗词有很多篇幅相对短小的抒情诗,语言极为精练传神。
例如,五言绝句仅二十个字,词中还有字数更少的《十六字令》,七言律诗也不过五十六个字。
古典诗词以抒写内心情思为基本维度,以塑造鮮明意境为主要旨归,普遍讲求用韵、对仗、平仄的规则。
这充分彩显了汉语自身的意蕴之美和声韵之美,达到了“笔落惊风雨”、“篇终接混茫”的高超艺术境界。
汉语的民族特色使中国古典诗词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例如,西方诗歌就无法做到中国古典诗词中所具备的精工对仗。
汉字的稳定形体,更是让古典诗词具有了跨越时空的效果。
唐诗中的许多名篇,今天的中小学生都可以背诵,并依然能体会到其中的情感和意味,并不存在巨大的文字障碍。
在中国古代,诗词不仅用于书面阅读,而且用于口头传播。
我们现今除了品读、书写之外,还可以吟诵和歌唱。
吟诵的本质是强化诗词固有的声韵美,更好地体味诗的情感和意境,可以说是“因声而入情”。
吟诵带有强烈的自主体验性,每个人的吟诵都可以与他人不同,非常适合自主实践。
中国古代本来就有着诗乐结合的传统,现代的作曲家们也给不少的诗词名篇重新配乐谱曲,让它们可以用于歌唱。
声情并茂地演唱古典诗词,能够让古典诗调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弘扬古典诗词的当代价值》张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是生动形象而又具体真实的历史记录,因此诗歌不仅为人们所接受,而且从中流露出的真情实感更容易引起人们共鸣。
B.在一定的社会根源和文化背景下,诗人通过诗歌对所处的时代进行描写和反映,而且诗词还有具体可考的“本事”。
C.古典诗词从古至今都在发挥它的作用,除书面阅读和口头传播,其吟诵和歌唱所带有的自主实践性,也能让我们“因声入情”并感受它的生命力。
D.由于汉字形体的稳定,古诗词有了跨越时空的效果,而且让今天的中小学生依然能够背诵并体会古诗词的情感和意味。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
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
选项因果关系不成立,
A项,“诗歌是生动形象而又具体真实的历史记录”错误,第一段说的是“诗歌是……堪称生动形象而又具体真实的历史记录”,选项忽略“堪称”一词,“堪称”意思是“可以称作”;“……因此诗歌不仅为人们所接受,而且从中流露出的真情实感更容易引起人们共鸣”错误,选项前后因果关系不成立,文中说的是“它包含着一种审美认识,使学习知识与审美活动融合统一,因而趣味性强,易为普通民众接受”;
B项,“……而且诗词还有具体可考的‘本事’”错误,第一段说的是“诗歌的产生总有它的社会根源和文化背景,不少诗作词作还有具体可考的‘本事’”,文中说的是“不少诗作词作”,选项变成“诗词”,扩大范围;
D项,“而且让今天的中小学生依然能够背诵并体会古诗词的情感和意味”错误,倒数第二段说的是“唐诗中的许多名篇,今天的中小学生都可以背诵,并依然能体会到其中的情感和意味,并不存在巨大的文字障”,今天的中小学生能背诵且体会到其中情感和意味的只是“唐诗中的许多名篇”。
故选C。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通过列举《诗经》和杜甫诗歌对其所处时代的具体真实的记录,旨在说明诗歌与时代历史的紧密关系。
B.文章第二段主要采用列举和引用的论证方法,以突显诗歌在我们体认祖先坚守精神血脉和心灵家园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C.第三段讲述古典诗歌能展现中华民族语言的极致美,指出具有跨越时空效果的古典诗歌具备超出西方诗歌的高超艺术境界。
D.文章整体为并列式的结构,结尾段重点阐述古典诗词灵活而多样的运用方式使其当今社会仍旧有旺盛的生命力。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C项,“第三段讲述古典诗歌能展现中华民族语言的极致美”错误,从文中来看,第三段原文内容是“从一定意义上说,诗歌将本民族的语言之美发挥到极致”,选项忽略了“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一限制条件,把范围放大;“指出具有跨越时空效果的古典诗歌具备超出西方诗歌的高超艺术境界”错误,文中说的是“汉字的稳定形体,更是让古典诗词具有了跨越时空的效果”,文中的限定条件是“稳定形体”,选项偷换概念。
故选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一项是()
A.要了解中华民族前行过程的崇高和苦难以及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完全可以从了解古典诗词入手。
B.在阅读优秀的古典诗词中我们能感受到积极进取、有爱和谐而又坚韧不拔、威武不屈的民族性格。
C.诗词包含着一种审美认识,是诗人心灵情感的自然流露,诗人通过塑造鲜明意境,达到抒写内心情感的目的。
D.弘扬古典诗词,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民族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使得中华文化得以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C项,“……诗人通过塑造鲜明意境,达到抒写内心情感
目的”错误,文章第三段说的是“古典诗词以抒写内心情思为基本维度,以塑造鲜明意境为主要旨归”,故“塑造鲜明的意境”应是古典诗词宗旨,选项“通过塑造鲜明意境”误认为是途径,解读错误。
故选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智慧交通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我国高度重视智慧交通的发展,交通运输部近年来提出了要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基础设施两个体系,也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改革的意见》,而智慧交通成为其重要手段,扛起了引领交通现代化的大旗。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各种交通问题凸显,发展智慧交通可保障交通安全、缓解拥堵难题、减少交通事故,还可提高车辆及道路的运营效率,促进节能减排。
(摘编自王贝贝《“十三五”中国智慧交通发展趋势判断》)
材料二:
2018年中国网民短途出行交通方式选择频率调查
2018年中国网民长途出行交通方式选择频率调查
【注】分数越高代表率越高,满分为5分。
(数据来源于“艾媒咨询”)
材料三:
目前,我国城市智慧交通普遍缺少顶层设计,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系统全面的智慧交通框架体系。
同时,随着各地交通系统规模扩大,设备故障点也呈几何级数增长,运营维护单位忙于应付设备故障,维修成本过高。
另外,以现在的技术手段,人、各类交通工具在时间、空间上留下的痕迹信息都会被采集到,但这些数据汇聚起来,并不一定产生有价值或者价值高的信息,也消耗了大量的存储空间资源。
当前对智慧交通信息安全问题重视不足。
在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的各个环节中,都可能存在信息泄露、伪造、网络攻击等安全问题。
智慧交通的建设运营要各部门群策群力,但现状是各部门都有其各自的业务系统,难以协调一致;我国智慧交通系统项目的建设先于行业统一标准的推出,许多地区的智慧交通系统自成体系,标准互不统一。
目前很多中小城市的智慧交通还是比较低层次的操作,还没有“大交通”的概念,当下所谓的智交通其实只是管控。
而各地还或多或少地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的现象,影响了系统运行效率,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维护和再建设成本。
(摘编自姜秀明《浅析智慧交通的未来》)
材料四: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智慧交通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既可识别车辆特征、交通违法行为等信息,也可实现平面二维的展示,让城市交通参与者变得透明,从而实现了“所见即所现”。
通过仿真试验寻求现实交通问题的最优解,获取交通设计方案的评价,为交通规划和整改提供决策辅助。
我们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收集起来的人和交通数据,通过AR实景指挥作战系统将其深化应用。
系将所有交通资源和信息集约在一张实景地图上,实现道路交通从“治”理到“智”理的转变。
不过,智慧交通在做好自身行业的同时,还需要横向的延伸,与智慧城市的各行业如智慧医疗、智慧安防、智慧环保等做到相互服务,避免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
(摘编自赵锦祥《智慧交通在智慧城市的深入应用与发展趋势》)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我国交通运输全面改革的征途中,智慧交通发挥的作用无疑会十分巨大,它会带来我国交通现代化一系列的变化。
B.从材料二中2018年的调査数据来分析,网民们在短途出行中所选择的各类交通方式的频率相差不大,其中轻轨的使用频率最低。
C.通过技术手段采集人、各类交通工具所留下的痕迹信息没多大价值,还消耗了大量的存储空间资源,因此,保存它们,实际意义不大。
D.人工智能、大数据对智慧交通的应用很重要,如实现“所见即所现”平面二维的展示图景就需依靠人工智能来完成。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
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找到对应位置比对原文,最后做出判断。
比对时注意选项与原文是同义转述还是改变了原文。
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
C项“没多大价值”错,原文“但这些数据汇聚起来,并不一定产生有价值或者价值高的信息,也消耗了大量的存储空间资源”,不一定产生有价值的信息并不等同于产生的信息没价值。
同时该选项还犯了“强加因果”的错误。
故选C。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之所以对智慧交通的建设十分重视,是因为智慧交通可解决许多交通问题,也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
B.从材料二中的调查数据来看,2018年中国网民在长途出行中最喜欢选择高铁、动车,而选择轮船的频率最低。
C.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都在进行智慧交通的建设,地方对智慧交通的理念理解不够,执行起来都是低层次的操作。
D.向智慧城市的各行业进行延伸,从而相互服务,避免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是做好智慧交通自身行业的前提条件。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
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找到对应位置比对原文,最后做出判断。
比对时注意选项与原文是同义转述还是改变了原文。
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
注意选项中过于绝对的说法。
要看原文是否有这样的表述,没有就可以判定为错。
D项原文“智慧交通在做好自身行业的同时,还需要横向的延伸,与智慧城市的各行业如智慧医疗、智慧安防、智慧环保等做到相互服务,避免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
”文中并没有说是前提条件,无中生有。
故选D。
6.我国智慧交通发展迅速,但要充分适应社会发展,仍需做出哪些努力,结合材料进行简要概括。
【答案】①对智慧交通进行顶层设计,建立一个系统全面的智慧交通框架体系;②协调各行业各部门机构,群策群力;③制定统一的标准;④提升信息安全,实现信息共享;⑤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交通的实际运用。
⑥立足“大交通”理念,进行全面管理
【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整合、分析能力。
首先审题,明确答题方向和要点。
本题问的是智慧交通要适应发展应做的努力,材料中智慧交通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就是努力的方向,每则材料侧重点不同,再结合关键句子。
分别叙述提高的措施即可。
如材料三“我国城市智慧交通普遍缺少顶层设计,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系统全面的智慧交通框架体系。
”很容易知道提升措施为对其进行顶层设计,建立一个系统全面的智慧交通框架体系。
其他依照这个方法很容易得出答案。
从“智慧交通的建设运营要各部门群策群力,但现状是各部门都有其各自的业务系统,难以协调一致”可知各部门要群策群力,协调一致。
由“我国智慧交通系统项目的建设先于行业统一标准的推出,许多地区的智慧交通系统自成体系,标准互不统一。
”可知要建立统一的标准。
从“目前很多中小城市的智慧交通还是比较低层次的操作,还没有“大交通”的概念,当下所谓的智交通其实只是管控。
”我们要立足“大交通”理念,进行全面管理。
从材料四“我们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收集起来的人和交通数据,通过AR实景指挥作战系统将其深化应用。
系将所有交通资源和信息集约在一张实景地图上,实现道路交通从“治”理到“智”理的转变。
”可知要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交通的实际运用。
从“不过,智慧交通在做好自身行业的同时,还需要横向的延伸,与智慧城市的各行业如智慧医疗、智慧安防、智慧环保等做到相互服务,避免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
”可知我们要做到信息共享,确保信息安全。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云中村
阿巴一个人在山道上攀爬。
两匹马走在前面,山风吹拂,马上鬃毛翻卷。
弓着腰向上的阿巴跟在两匹马后面,他鼻梁高耸,宽大的鼻翼翕动,他闻到了牲口汗水腥膻的味道。
阿巴已经有四年多没有闻到这令人安心的味道了。
地震爆发前的几分钟,几秒钟,他就被这种味道包围着站在天空下,那是攀爬更高山道的时候。
累了,他站在山道拐弯处休息。
他用手叉住腰,望向深深的峡谷,望向峡谷底部的岷江,再抬头仰望上方的雪山。
雪山上方停着又亮又白的云团。
汗水淋漓的马也停下来,它们身上浓烈的腥膻味聚拢过来,包围了他。
后来,阿巴知道,地震爆发的时间是下年2点28分04秒。
他熟悉的世界和生活就在那一瞬间彻底崩塌。
灾后,他和云中村其他幸存的人去往政府安排灾民的另一个地方。
离开大山,去往一个平原上的村庄。
当云中村人落脚在另一个世界——那个平原上的村庄,那些气味一天天消散,最后就永远消失无踪了。
现在,离开四年多后,阿巴回来了。
临行前,阿巴去了从云中村移民来的每一户人家。
每一户人家都住着政府统一修建的安置房。
他在每户人家坐一阵子,并不说话。
每户人家都说,阿巴来了。
他们打开炉灶,天然气火苗蓝幽幽的,呼呼作响。
他说,我要回去了,你们捎点东西给那里的人吧。
是的,每家每户都有在“那里”的人,在那个毁弃的云中村,每家人都有人在“那里”。
没有哪家人没有在地震中失去亲人。
气氛立即变得悲伤了。
他们找出酒、糖果、上小学或幼儿园的孩子的一幅画、新生儿的一张照片。
拿照片的两户人家原本是四户人家,是由四个破碎的家庭重新组建的两户人家。
他们各生了一个儿子。
孩子吃着捐助的奶粉长大,裹着捐助的尿不湿长大。
他们说,娃娃不是生在云中村的,但还是云中村人,就拿照片回去吧,给他们的哥哥看看,给他们的姐姐看看。
阿巴很惭愧,他不该又来揭开正在愈合的伤口,让这些伤口又流出血来,他说,对不起,我让大家伤心了。
乡亲们流着泪,说,请告诉他们,我们没有忘记他们。
有乡亲用额头抵着阿巴的额头,乡亲的泪水流进了阿巴的嘴里,阿巴尝到了盐的味道,悲伤的味道。
他一户一户一家一家收集东西,装满了整整一个褡裢。
阿巴在移民村的老板——家具厂的李老板,得知阿巴要回云中村,就把他拉到村口饭馆喝了一顿酒。
饭馆是三户移民合伙开的。
以家的山货为招牌,野菜、蘑菇、牦牛肉、藏香猪肉。
李老板把手一挥,说,今天不喝店里的青稞酒,喝五粮液。
阿巴说,你一直对我们很好。
李老板说的也是干部常说的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他还把一沓钱塞在阿巴口袋里,一点心意,一点心意。
阿巴把李老板塞给自己的钱掏出来,说,大家都难,我不能要你的钱。
老子是汉族老大哥,你必须拿着!
家具厂要死要活,也不在这点钱上,拿着!
阿巴说,我岁数比你大,你怎么是老大哥?
我说的不是我们两个人,我说的是两个民族。
阿巴离开那天,整个移民村都出动了。
那天,阿巴表情严肃,气度威严。
他脱下家具厂的蓝色エ装,穿上了藏袍。
哔叽呢的灰面料,闪闪发光的云龙纹的锦缎镶边,软皮靴子叽咕作响。
有人要流泪,阿巴说,不许悲伤。
有人想说惜别的话,阿巴说,不许舍不得。
那我们用什么送阿巴回家?
用歌唱,用祈祷,用祈祷歌唱,让道路笔直,让灵魂清静,
于是,一村人都在汽车站唱起歌来。
一村人聚在一起,他们的歌声在汽车站的屋顶下飘荡,他们在水泥站台上摇晃着身体,就像被风吹动的森林一样。
歌唱像是林在风中深沉的喧哗,岩石在听,苔藓在听,鸟停在树上,鹿站在山冈,灵魂在这一切之上,在歌声之上。
地震发生在5月,救灾的解放军走了,知道解放军要走,好多人都哭了。
彭措家断了腿的孩子是两个战士背下山去的。
孩子的父亲去替这两个战士补磨破了的鞋,去替所有的解放军补鞋,带着最结实的牛筋线,最柔软的小羊皮,琼吉家的人在废墟下埋得最深,解放军用三天时间才刨出来。
他家的老奶奶看到解故军,就说菩萨,菩萨。
老奶奶一见到解放军就拉着那些刨过泥的手,搬过石头的手,把发臭的尸体从废墟底下刨出来的手,一个劲儿亲吻。
老奶奶在解放军官兵那里得到一个称号——“吻手阿妈”。
解放军不肯吃灾民的东西,不肯喝灾民的茶,老百姓只能吻他们的手。
正陷于遐想的阿巴突然听到了鸟叫声,阿巴听出来是村前石碉上的红嘴鸦群在鸣叫。
黄昏降临,以石碉为巢的红嘴鸦开始进行每天例行的归巢仪式,它们绕着云中村,绕着石碉盘旋鸣叫。
这群红嘴鸦还跟几年前一样,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
不只是几年前,而是几十年来,这群红嘴鸦就是这样,永运在石碉上栖息,永远不多也不少。
阿巴想,生命以鸟的方式存在,真好。
(节选自阿来《云中记》)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地方特色鲜明,马身上的腥膻味、收集的东西放褡裢、告别乡亲时穿藏袍等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为文章增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B.小说在刻画家具厂的李老板时,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正面描写手法,凝练传神地塑造了其热情大方的人物形象。
C.小说后半部分描写解放军救助灾民,灾民感谢解放军的情景,是为了体现灾民知思图报的美德。
D.阿巴快到云中村时听到了鸟叫声,感叹“生命以鸟的方式存在,真好”,这看似不合常理,却传达出阿巴难以言说的情感。
【答案】C
【解析】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
考查内容涉及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品主旨,小说的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
做此类题须细心和耐心,结合选项具体分析。
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
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
A项,该项考查小说中细节描写的作用,正确;
B项,该项考查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和效果,正确;
D项,该项考查小说语言的效果和情节的作用;
C项,“小说后半部分描写解放军救助灾民,灾民感谢解放军的情景,是为了体现灾民知思图报的美德”错误,选项对小说情节和主旨的分析有误,从文中来看,小说描写“解放军救助灾民,灾民感谢解放军的情景”是为了体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美德”和“汉藏一家亲”的民族情谊。
故选C。
8.本文是怎样叙述云中村的故事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以阿巴行路时通过马的气味回想起地震,来引出云中村的故事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多用对话,通过阿巴和其他人的谈来表达移民对故乡和已逝亲人的思念,感情真挚。
③现实与回忆交织,使叙事更为集中,交代必要情节,展示事件来龙去脉。
④情景描写与叙事相结合,赋予阿巴回村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之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问的是“本文是怎样叙述云中村的故事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然后从叙述方式、情节安排技巧等角度进行思考。
细读文章可以发现,本文主要用对话、现实与回忆交织、情景描写与叙事相结合等方式来叙述云中村的故事。
从叙述的方式角度来看,阿巴与村中人的对话,与移民村老板的对话,在这些对话的过程中展现移民村村民对故乡和已逝亲人的思念,如“我要回去了,你们捎点东西给那里的人吧”“娃娃不是生在云中村的,但还是云中村人,就拿照片回去吧,给他们的哥哥看看,给他们的姐姐看看……对不起,我让大家伤心了”“请告诉他们,我们没有忘记他们”;从情节安排的角度来看,文章开头说“他闻到了牲口汗水腥膻的味道。
阿巴已经有四年多没有闻到这令人安心的味道了”“地震爆发前的几分钟,几秒钟,他就被这种味道包围着站在天空下”,至此引出地震,引出云中村的故事;而且作者在叙事的过程中,将现实与回忆交织,如当初的地震以及解放军救灾的情况,如现今的移民村,相互补充展现事件的过程;作者在讲述云中村故事的时候,将情景描写与叙事相结合,如“黄昏降临,以石碉为巢的红嘴鸦开始进行每天例行的归巢仪式,它们绕着云中村,绕着石碉盘旋鸣叫”,这赋予阿巴回村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之美。
9.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小说,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对人文精神的认识,谈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下册 第五 单元 单元测试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