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
- 文档编号:5510751
- 上传时间:2022-12-17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2.80KB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1、人类的语言与动物的“语言”有何本质区别?
动物之间也有相互用来交际的信号,但这跟人类的语言有本质的区别,人类语言具有如下特点:
1、功能开放:
米、分米、厘米、微米、纳米
2、构造灵巧:
音位,音节语素,词,句子
3、需要学习
2、人类语言构造灵巧的三个条件:
任意性:
保证任何事物都能用语言表达
离散性:
保证了语言单位自由拆装
层次性:
电+影电影彩+色彩色
电影+彩色彩色电影
3、荀子说: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
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
”你如何理解?
语言符号系统具有任意性,音义之间不具有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而是一种人为约定的联系,音义在结合之初具有多动选择的可能性。
因此说“名无固宜,约之以命”但命名一旦成立就具有强制性。
因此说,“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
”
4、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
你如何理解?
请联系语言事实加以论述。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音义之间不具有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而是一种认为约定的联系,音义在结合之初具有多种选择的可能性。
索绪尔:
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最高原则。
1、形式内容的联系是非本质的,是人赋予的,具有约定性。
如“马”“车”对这两个语素本身的例句,现代词源学还没有找到一致的认识,因此他们是任意约定的。
2、一旦形成后对个人具有强制性。
3、非本质的联系不意味着没有联系,理据性是可以成立的,帮助记忆。
人、鸡、鸭。
布谷鸟。
联系是成立的,但不是本质的。
5、关于幼儿是如何习得语言的有哪几种假说?
试加评述。
1、模仿说:
认为幼儿是通过摹仿听到的语句而学会说话的。
通过成人的重复,更正、赞许等反馈,正确的说法得到强化,由此而形成幼儿的说话习惯。
2、天赋说:
以乔姆斯基为代表,认为有一种可遗传的“语言习得机制”,儿童在后天具体语言输入刺激下,经过语言习得机制习得一种具体的语言。
区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儿童习得母语学的是抽象的规则,即语言能力,虽然他们接触到的是具体的语言行为。
3、认知说:
儿童的语言习得机制是伴随着认知能力而发展起来,语言习得能力仅是认知能力的一部分。
斯洛宾、皮亚杰认为,不能脱离智力发展的全局来考查语言习得。
如先有判断事物大小的能力,然后才会有“狗比猫大”直螺纹ideas语言表达。
儿童学话的早期似有此种情况,但两者都比较发达后,关系就比较复杂,语言也可影响认知能力。
各学说局部真理,互相补充。
6、语言作为一个符号系统有哪些特性?
1、任意性:
音义之间不具有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而是一种认为约定的联系,音义在结合之初具有多种选择的可能性。
索绪尔:
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最高准则。
1)形式内容的恋歌是非本质的,是人赋予的,具有约定性。
2)一旦形成后对个人具有强制性
3)非本质的联系不意味着没有联系,理据性是可以成立的,帮助记忆。
2、线条性
3、层次性:
语言单位具有层层“套装”的性质。
小的组成大的,大的组成更大的:
我们学习语法。
4、系统性:
语言符号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整体的性质。
其中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是两种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
7、简述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包括符号及组织这些符号的规则,具有抽象性;言语是说(写)话的过程和结果,具体。
(言语是人们对语言运用的行为或结果)
1、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语言是对语言的抽象,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语言存在于言语中。
2、语言对语言具有强制性的规范作用。
3、言语带有个人性,语言是全民的。
4、言语的语义手具体语言环境的制约,而语言则是离开具体语言环境的抽象物。
8、语言有哪些主要功能?
最基本的功能是什么?
为什么?
语言的功能是多样的,归纳起来,可以分成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社会功能又包括:
交际功能——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基本职能)
标志功能——语言是集体的标志
记录功能——语言是社会生活的记录
思维功能包括:
语言是认知的伴侣,是认识世界的工具
语言是思维的最重要工具
最基本的功能是交际功能
9、什么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二者关系如何?
组合关系:
语言单位在语流中产生的相互关系
聚合关系:
通过联想、类比形成的语言单位之间的替换关系。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
1)组合关系是聚合关系形成的标准,是第一性的
2)组合关系又必须得到聚合关系的支持
每个符号都处于这两种关系的纵横交叉之中,正因为有了这两种关系,语言这部机器才能灵活自如的运转起来。
10、举例说明切分和归并及二者的关系?
切分:
按一定标准将语言单位分割成更小的单位。
后院的葡萄熟了。
(词,句子,语素)
归并:
判明在话语中多次出现的类似单位是否同一个单位。
米:
1)稻米、大米、糯米
2)泛指去掉壳或皮后的种子,多只可以吃的:
花生米、小米、高粱米
3)像米一样的小粒东西:
石米
对立:
米:
长度单位metre(法)metre(英)
非对立:
可互换位置:
兰州话n,l不分
互补:
如正的意义的各项
切分和归并的关系:
1)切分和归并是研究的两个必要程序,互为依存
2)有归并才能且分出有意义的单位,是衡量切分正确与否的手段
11、什么是音位?
音位归并一般要遵循哪些原则?
音位是一种语言或方言里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归纳音位的一些原则:
1、对立:
如果某两个音是对立的,鄙视两个不同的音位,2、互补:
如果两个音是互补的,却不能直接判断他们属于同一个音位。
这时往往要看第三个规则。
3、当地人的语感。
(有一定的主观性)
12、常见的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有哪些?
试举例说明。
词序:
我看见他他看见我
虚词:
我的弟弟、我和弟弟
词尾:
thecontentofthesebooksisverygood.
内部屈折:
goose-geese
重音:
声调:
好棒喜好
重叠:
走——走走
语调:
年轻的老师和医生
异根法:
用不同来源的次来表示语法意义
零形态:
零形态本身也是一种形式。
13、动词有哪些常见的语法范畴?
试举例说明。
时:
英、俄等语言分为过去式,现在时,将来时
体:
表示动作的持续与否的状态。
现代汉语中“着”表示动作的持续,。
“了”表示完成,“过”表示已然。
14、什么是词义?
词义有哪些性质?
请举例说明。
词义是词的语言形式所承载的信息内容,是人脑对外部世界的反映。
虚词也有词义,但词汇学研究的主要是词的词汇意义。
词义的性质:
1主观性和客观性偏差,词典再版
2概括性人是能够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动物(一般定义)社会学定义:
处于生物进化最高阶段的灵长目动物
3模糊性中年青年
4民族性猫
15、从原生义到派生义主要有哪些模式?
请举例说明。
从原生义到派生义的变化一般有如下几种模式:
1、通指专指模式:
由通指到专指,或由专指到通指
河的原生义黄河,派生义是一切河
臭的原生义是味道,派生义是臭味
2、类比模式:
着眼于相似性质派生出新义
如地下(地面之下隐藏在敌后工作的方式状态)
3、关联方式:
着眼于相关性派生新义
兵(武器、士兵)
16、什么是语言变异?
语言有哪些类型的变异?
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语言变异是一种语言在不同环境所形成的不同特点。
语言变异表面看是共时现象,其实是历时的结果。
语言变异相对某种“标准语”而言。
语言变异有三种:
社会变异、功能变异、地域变异
社会方言和与地域方言的区别于联系:
1、社会方言没有自己语音、词汇、语法系统,仅表现在某些特殊词语上,而地域方言有自己独立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这是二者最本质的区别。
2、社会方言不能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语言,而地域方言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语言。
3、地域方言里还有可能包含有社会方言。
17、什么是言语行为?
什么是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
用言语来达到做事目的的行为家叫言语行为。
(命题意义、施为意义)
直接言语行为:
直接说出施为性行为的所要达到的目的。
间接言语行为:
用某一类施为性行为来达到另一类施为性行为所预期达到的目的。
真冷(外面)(直接:
命题意义与施为意义一致)
真冷(屋里)(窗开着)(间接:
命题意义和施为意义不一致)
18、什么是合作原则?
它包含哪些准则?
合作原则为使交际能顺利进行下去交际双方必须真诚合作的原则,包括以下四条准则:
1、量的准则:
所提供的信息适量,不过多也不过少。
也叫“适量准则”
2、质的准则;所提供的信息是真实的。
3、相关准则:
所提供的话和对方的话相关,也叫“关联准则”
4、方式准则:
所说的话意思明白确定,不模棱两可,也叫“明白准则”
19、什么是语境?
语境包括哪些因素?
联系实际说明语境的作用。
语境:
同某一语段存在有关的全部因素的总和(广义)狭义的一般指该语言片段出现的上下文。
语境因素相当复杂:
语境诸因素:
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直接因素
间接因素非语言因素
语言因素
语境的作用:
语境对于话语交际的作用,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无论是表达者还是理解者都离不开语境,交际双方所能共享的语境越多,越容易沟通。
例:
卖辣椒
要特别注意语境的主观因素对交际的影响。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1、限定作用:
昨天他来过这里
2、调节作用:
普查员对老太太说有配偶没,老太太不懂,普查员改为老伴
3、生成作用:
itisrainscatsanddogs.
4、确定作用《母亲的回忆》
5、补足作用“我咖啡,他茶。
”
20、什么是语言演变?
其原因和特点是什么?
语言演变指语言从一个历史时期到另一个历史时期的系统的变化。
原因:
社会的发展史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外因)
1、社会由低到高的总体发展,导致语言的演变
2、社会的分化统一导致语言的分化统一
3、社会的接触导致语言的接触
4、社会的发展思维的发展,思维发展促进语言发展
特点:
1、渐变性(即使在社会急剧动荡时期,也是渐变的)
2、不平衡性
3、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21、方言是怎样产生的?
共同语是怎样产生的?
方言和共同语的关系怎样?
社会的分化和统一引起语言的分化和统一,语言的分化产生方言(归根结底,方言是由于社会未完全统一,分化产生的)
语言统一产生共同语
共同语实在某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不是“杂取各方言”形成的。
成为共同语形成的基础方言叫基础方言,一种方言成为基础方言的条件:
政治、经济、文化、人口。
现代民族共同语与北方方言、英吉利民族共同语和伦敦方言、意大利民族共同语和托斯卡纳方言。
方言和共同语的关系:
1、共同于是在某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2、共同语一旦形成了之后就成了一种高级形式,方言逐渐向他靠拢
3、共同语仍可从基础方言以外的方言吸取有用成分。
4、推广共同语不是用行政手段消灭方言
22、什么是语音演变规律?
试举例说明它有什么特点。
某种语言的语音在一定历史时期里的有规则的演变现象可以概括成一些语音规律。
三个特点:
条件性
时间性拉丁语发展成法语的规律13世纪后不起作用
地域性如普通话m尾音与方言
23、举例说明词义演变的原因、途径、结果。
1、词义演变的原因:
社会发展床由古代的坐具到现在的睡具
认识的改变鲸的认识由鱼到现在的哺乳动物
词义的相互影响脚、足、腿、股
2、词义演变的途径:
比喻(走狗)、引申(月)、吞并(肉吞并了肌)、组合能力的改变(被从跟表示不幸的事词语到现在可跟表示非不幸的事组合)
3、词义演变的结果:
义项的增减(兵)、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菜)
24、举例说明新词产生的途径
1、利用已有的构词材料和构词规则创造新词
2、旧词新用:
博士
3、词义分化:
刻
4、借词
25、语言接触表现在哪些方面?
1、语言成分的借用
2、双语现象和语言同化:
双语现象是两种语言接触的发展阶段,语言同化是高潮结局阶段。
3、皮钦语和混合语
皮钦语:
在特殊的环境里所获得的支离破碎的、变形的、杂交的外语,又叫洋泾浜语,词汇是外语的,语法绝对是本族语的,语音也不标准。
混合语:
也叫克里奥尔语,是两种语言“杂交”后形成的语言,是某些地区人民的母语。
26、为什么说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27、简述语言的形态分类和谱系分类
按照于语言间亲属关系的远近对语言进行的分类是谱系分类。
一般有四个层次:
语系、语族、语支、语言
汉藏语系:
包括汉语语族、壮侗语族、苗瑶语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亚,使用人口仅次于印欧语系。
总体特点:
语音上都有声调;语法上虚词和语序是重要的语法手段,有量词;词汇上以单纯词和复合词为主,派生词少。
印欧语系:
主要包括日耳曼语族,拉丁语族,斯拉夫语族,印度—伊朗语族等,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
总体特点:
没有声调,赛因多;语法上形态变化丰富,没有量词,词汇上派生词次多,复合词少。
28、什么是文字?
文字和语言关系怎样?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1、记录语言:
与语言中的词、语素发生固定联系,有读音。
文字是在语言基础产生的,不能脱离语言。
从发生学角度来看,也许是创字之初,表示“日”,直接表意,但在记录语言中的某个单位之前,在有读音之前,它只能是一幅图画,而不是文字。
文字演变之后,今天从没学过汉字的人,恐怕也难悟出着四方的“日”是表示“太阳”
2、书写符号:
并不是所有的书写符号都是文字,只有与语言中的(词或语素)相联系的才是文字。
3、系统:
文字不等于字。
作为系统包含几个方面:
1、用来记录某种语言的所有符号;2、这些符号的组合及书写规则。
4、文字的三要素:
形音义
语言和文字的关系:
1、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
2、文字对语言有巨大的反作用
1)促进语言本身的精密、完善、发展。
2)扩大语言的交际功能
3)促进共同语的形成和规范化,维护共同语,缩小方言差异
4)便于语言学习
3、语言敏感,发展快;文字保守,较稳固。
(文字并不总是能跟得上语言的变化)。
说文:
脾,符支切;鸡,古兮切
29、简述文字的作用。
1、突破了语言所受的时空局限,扩大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2、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3、记载、传播科学技术文化,传承历史,沟通古今。
4、促进了语言本身的精密、完善、发展。
30、什么是表意文字?
什么是表音文字?
二者各有什么优缺点?
名词解释:
1语言:
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包括符号及组织这些符号的规则,具有抽象性。
2言语:
言语是人们对语言运用的行为或结果。
3预设:
预设是指说话或写作是假设对方已知晓的信息。
4聚合关系:
通过联想、类比形成的语言单位之间的替换关系。
5组合关系:
语言单位在语流中产生的相互关系
6任意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音义之间不具有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而是一种认为约定的联系,音义在结合之初具有多种选择的可能性。
7归并:
判明在话语中多次出现的类似单位是否同一个单位。
8音素:
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9音位:
一种语言或方音里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10对立:
某两个音能出现在同样的语境里而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11互补:
某两个音出现的位置形成互为补充的关系,即甲出现处,乙绝不会出现,反之亦然,
12词义:
词义是词的语言形式所承载的信息内容,是人脑对外部世界的反映。
虚词也有词义,但词汇学研究的主要是词的词汇意义。
13语法手段:
语法手段是对语法形式时进行概括后所得到的更大的类别。
14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是对语法意义进行概括所得到的更大的类别。
语流音变:
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因受到邻近音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15义素:
是最小的语义单位,是词义的组成部分,是分解义项后得到的,也叫区别性特征。
16语素:
一种语言里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17自由:
一个语言单位如果加上一定的语调等条件可以独立成为句子,可以单说的是自由形式。
18粘着:
一个语言单位如果加上一定的语调等条件不可以独立成为句子,可以单说的是粘着形式。
19语言变异:
语言变异是一种语言在不同环境所形成的不同特点。
语言变异表面看是共时现象,其实是历时的结果。
语言变异相对某种“标准语”而言。
20言语行为:
用言语来达到做事目的的行为家叫言语行为。
(命题意义、施为意义)
21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为使交际能顺利进行下去交际双方必须真诚合作的原则,
22会话含义:
局势故意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的言外之义。
23语言演变:
语言演变指语言从一个历史时期到另一个历史时期的系统的变化。
24语音规律:
某种语言的语音在一定历史时期里的有规则的演变现象可以概括成一些语音规律。
25双语现象:
是个人或语言集团使用两种语言的现象
26语言同化:
是一种语言排挤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共同的交际工具的过程或结果。
自愿被同化(鲜卑语),被迫接受同化(满语),强迫同化(日语在台湾、东北)
27亲属语言:
具有共同来源地语言形成亲属语言,
28文字: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言学 概论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