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x
- 文档编号:5495637
- 上传时间:2022-12-17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43.89KB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x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福星惠誉·水岸国际B包K1地块一标段工程
工程地址:
武汉市武昌区徐家棚三角路村
建设单位:
武汉福星惠誉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39749.54m2,其中1#楼面积19486.77m2,2#楼面积19821.79m2。
均为住宅楼,两楼地下室部分互相贯通;本工程地下一层,地上45层,地下一层层高3.9m。
建筑总高137.10m。
±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为22.000。
本工程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6度。
本工程地上层为普通住宅,地下一层为车库。
1#、2#楼各2个单元,共4个单元,每单元一梯两户,4部电梯。
室内装修
室内装修做法表
部位
建筑装饰做法
备注
楼面
水泥砂浆楼地面、地砖楼地面、细石砼地面、砼地面、防滑地砖地面
外墙面
面砖、涂料外墙、人造石材板外墙、玻璃幕墙
内墙面
水泥砂浆内墙、乳胶漆内墙
顶棚
乳胶漆顶棚、防潮涂料顶棚、水泥砂浆顶棚
屋面
4厚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180厚HCB膨胀玻化微珠保温砂浆、40厚刚性防水层
门窗
塑钢玻璃门、防火门、木制门、塑钢玻璃窗、铝合金防雨百叶
三结构概况
1本工程地上45层,地下一层。
结构类型为现浇剪力墙结构。
2本工程采用筏型基础,楼盖及屋盖为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
3设计条件:
设计使用年限50年,安全等级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
本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属丙类建筑,建筑场地类别为2类。
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
4基础工程:
本工程基础埋深-7.60m,根据地基勘察报告,本建筑场地主要由粉质粘土组成,持力层为第四纪沉积的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②层,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
地下室墙体施工缝:
本工程地下室外墙设置的墙体施工缝其位置定于地下室底板顶面以上500mm处及地下各层板顶面以上300-500mm处,下部混凝土浇至施工缝处用振捣器振捣密实,外墙施工缝不得抹平,浇筑上部混凝土时须将施工缝冲洗干净。
5材料
5.1混凝土
砼强度等级
1、2号楼
柱、剪力墙、连梁
梁、板
C30
30~顶
21~顶
C35
20~29
11~20
C40
10~19
2~10
C45
1~9
注:
①地下室外墙及底板混凝土采用抗渗等级为P6。
②屋面及其上面的水箱采用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P6。
③本工程按《混凝土工程碱集料反应技术管理规定(试行)》,地下结构属Ⅱ类工程,地上结构属Ⅰ类工程,混凝土应采用低碱活性集料以及碱当量0.6%以下低碱水泥,低碱外加剂。
④墙体和楼板的预留孔洞待设备管道安装完毕后,必须用比本层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混凝土将孔洞封死。
5.2砌体工程
隔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砂浆采用M5混合砂浆。
填充墙长度大于5m的墙段,在墙段中点(或洞口边)设置构造柱。
5.3钢筋
5.3.1HPB235级钢fY=210N/mm2,HRB335级钢fY=300N/mm2,HRB400级钢fY=360N/mm2
5.3.2纵向受力钢筋直径≥16mm时,采用等强度剥肋滚压直螺纹机械连接;当钢筋直径<16mm时,钢筋接头采用绑扎接头。
结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且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不应大于1.3。
5.3.3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mm)
底板
地下室外墙
地下室内墙、板、楼梯
地上外墙
地上内墙、板
梁、柱
外侧
内侧
外侧
内侧
20
外侧
内侧
15
25
40
20
25
20
25
15
5.4焊条:
HPB235级钢及钢板、型钢用E43型焊条
HRB335级钢用E50型焊条
四机电专业工程概况
1通信专业
本工程通信工程包括电话、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配线、可视对讲配线四个部分。
电话、有线电视和计算机网络的外线首先进入地下室的通信机房,然后再从通信机房分别将线缆配置住宅楼每个单元。
每户均配置2对电话、有线电视和1条计算机网络线入户。
2电气专业
建筑电气工程包括:
(1)220/380V配电系统
a)负荷分类及容量:
一级负荷:
消防电梯、消防风机、应急照明、客梯、公共走道照明及消防控制中心用电。
三级负荷:
除一级负荷外的所有负荷。
b)供电电源:
本工程住户照明电源由小区公用变配电房供给,除住户照明以外的所有照明、动力负荷均由小区专用变配电房供给,供电电源220/380V,三相四线制。
c)供电方式:
本工程低压配电系统采用树干式及放射式相结合的供电方式。
要求动力及照明主、备供回路分别由两台变压器低压母线段引来。
消防用电设备采用双回路供电并在末端自动切换,备用电源自投自复。
应急照明采用自带镉镍电池的专用应急灯。
d)计费:
本工程住户照明一户一表,计量到户,分层设置电度表箱。
对住宅动力负荷用电在总进线柜内集中设表计量。
e)住宅用电指标:
根据建设方要求及供电部门相关规定,确定本工程住宅用电指标为单相8kW/户。
f)潜水泵的启停由液位计控制。
排烟风机、加压送风机等消防专用设备的过载保护只报警,不跳闸。
(2)照明系统
a)照明要求:
1)光源:
有装修要求的场所视装修要求商定,一般场所为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灯或其他节能型灯具。
2)照明、插座分别由不同的支路供电,除应急照明配电箱出线采用WDZN-BYJ(F)-3x2.5mm²,其他均为WDZ-BYJ(F)-3x2.5mm²,所有插座回路(2.2m以上空调插座除外)、室外照明灯具低于2.4m的回路均设剩余电流断路器保护,漏电动作电流30mA,动作时间不大于0.4s。
b)应急照明:
1)消防风机房、消防控制中心、配电间照明100%为应急照明;其他公共场所应急照明一般按正常照明的10%~15%设置。
2)在大空间用房、走廊、楼梯间及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避难层、主要出入口等场所设置疏散照明。
疏散照明地面最低照度:
疏散楼梯5LX;避难层及人员密集场所不低于1LX;其余场所不低于0.5LX。
3)出口标志灯、疏散指示灯,疏散楼梯、走道应急照明灯采用自带镍镉电池专用应急灯具,持续供电时间为:
消防工作区域:
不小于180min,避难层不小于60min其余场所不小于30min。
4)应急照明灯具应设玻璃或其它不燃材料制作的保护罩。
并应符合国标《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及《消防应急灯具》GB17945的有关规定。
5)住宅楼梯间、电梯前室、公共走道及商业裙房楼梯间等公共场所灯具采用节能自熄开关控制。
商业裙房楼梯前室、公共走道等公共场所应急灯具采用双控开关控制。
6)应急照明平时采用就地控制,火灾时由消防控制室自动控制点亮全部应急照明灯。
c)无障碍侧位低距地0.5m设求助按钮,门外墙上距地2.5m设求助警铃。
(3)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
a)建筑物防雷:
本工程属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建筑物的防雷装置满足防直击雷、侧击雷、防雷电感应及雷电波的侵入,并设置总等电位联结。
b)接地及安全:
本工程防雷接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电梯机房、消防控制室、通信机房、计算机房等的接地共用统一接地极,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实测不满足要求时,增设人工接地极。
强、弱电竖井内的接地干线及垂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与每层楼板钢筋做等电位连接,另外垂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低端机顶端应与防雷装置连接。
c)过电压保护:
在变配电室低压母线上装一级电涌保护器(SPD),二级配电箱内装二级电涌保护器,末端配电箱及弱电机房配电箱内装三级电涌保护器。
屋顶室外风机、室外照明配电箱内装二级电涌保护。
(4)电气节能和环保措施。
a)光源:
有装修要求的场所视装修要求商定,一般场所为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灯或其他节能型灯具。
光源显色指数Ra≥80.色温应在3300K~5300K之间。
室内用灯具效率不低于70%,装有遮光格栅时不低于60%,室外灯具不低于50%.荧光灯采用T5灯管,配电子镇流器使cosФ≥0.92。
b)走道、楼梯间照明选用节能自熄开关,节能自熄开关采用红外移动探测加光控开关。
应急照明在应急时强制点亮。
c)选用绿色、环保且经国家认证的电气产品。
满足国家规范及供电行业标准的前提下,选用高性能变压器及相关配电设备,选用高品质电缆、电线降低自身损耗。
d)要求本工程内供住宅使用的电梯、水泵等设备采取节电措施。
3给排水工程
本工程的供水水源为城市自来水,从用地周边的道路引两路DN200进水管,接入用地红线经水总表后,在红线内以DN200的管道构成环状供水管网。
生活给水系统在竖向分区供水,1至3层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下行上给,4至31层由变频调速水泵供水。
本工程污废水采用合流制,卫生间设专用通气立管,每层设结合通气管与污水立管相连。
高层住宅部分±0.00以上污水直接排除室外,±0.00以下污水汇集至集水坑,用潜水泵提升排出室外。
生活污水在室外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3.4消火栓系统
消火栓给水管网采用环状管网。
地下一层的消火栓环状管网与地上消火栓管网相连接,形成一个大的环状管网。
3.5自动喷淋系统
地下车库设置预作用水喷淋系统,地下燃气锅炉房设置水喷雾系统。
水喷雾系统由消防泵组供水,通过雨淋阀控制;预作用水喷淋系统由消防泵组供水,通过预作用阀控制;两个系统分别通过电气连锁系统实现自动控制。
4.1采暖系统
采暖系统采用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户内采暖系统采用下分双管系统。
按一户一表形式设置热计量系统进行热量计量。
户内散热设备选用内腔无砂柱翼型散热器,全部挂装。
4.2通风系统
地下室的车库采用机械排风、机械排烟系统。
排烟量、排风量均按车库换气次数6次/h计算;地下车库利用汽车坡道自然补风或采用机械补风,机械补风量不小于排烟量的50%。
所有住宅楼房间均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剪刀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分别设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排风管道采用镀锌钢板制作。
风管贴梁底安装,顶平齐。
根据本工程结构特点及装修内容制定如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第一节结构工程
一、模板工程
(1)、模板安装前,先检查模板的质量,不符质量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2)、梁模板
通病现象:
梁身不平直。
梁底不平及下挠。
梁侧模炸模。
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
防治措施:
A、支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
B、梁测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育后将梁侧钉固。
梁底模板按规定起拱。
C、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浇透。
(3)、柱模板:
通病现象:
炸模、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偏斜、柱身扭曲。
防治措施:
A、根据规定的柱箍间距要求钉牢固。
B、成排柱模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柱模。
C、四周斜撑要牢固。
(4)、板模板
通病现象:
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
防治措施:
A、楼板模板厚度要一致,搁栅木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搁栅面要平整。
B、支顶要符合规定的保证项目要求。
C、板模按规定起拱。
二、钢筋工程
1、钢筋加工:
(1)、钢筋开料切断尺寸不准,根据结构钢筋的所在部位和钢筋切断后的误差情况,确定调整或返工。
(2)、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箍筋歪斜,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
对于Ⅰ级钢筋只能进行一次重新调直和弯曲,其他级别钢筋不宜重新调直和反复弯曲。
2、钢筋绑扎与安装
(1)、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准:
绑扎时宜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绑扎时,某号钢筋偏离规定位置及骨架扭曲弯形。
(2)、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应准确,垫块间距应适宜,否则导致平板悬臂板面出现裂缝,梁底柱侧露筋。
(3)、钢筋骨架吊装入模时,应力求平稳,钢筋骨架用“扁担”起吊,吊点应根据骨架外形预先确定,骨架各钢筋交点要绑扎牢固,必要时焊接牢固。
(4)、钢筋骨架绑扎完成后,会出现斜向一方,绑扎时铁线应绑成八字形。
左右口绑扎发现箍筋遗漏。
间距不对要及时调整好。
(5)、柱子箍筋接头无错开放置,绑扎前要先检查;绑扎完成后再检查,若有错误应即纠正。
(6)、浇筑混凝土时,受到侧压钢筋位置出现位移时,就及时调整。
(7)、同截面钢筋接头数量超过规范规定:
骨架未绑扎前要检查钢筋对焊接头数量,如超出规范要求,要作调整才可绑扎成型。
避免闪光焊工程质量通病
3、对焊焊接
表面烧伤、接头轴线偏移和弯折,接头结合不良、接头氧化缺陷、接头过烧缺陷、热影响区淬火脆裂以及接头区域有裂纹等现象。
4、电弧焊:
(1)、焊接过程中要及时清渣,焊缝表面光滑平整,加强焊缝平缓过渡,弧坑应填满。
(2)、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形式和焊接位置,选择适宜焊条直径和焊接电流,保证焊缝与钢筋熔合良好。
(3)、帮条尺寸、坡口角度、钢筋端头间隙以及钢筋轴线等应符合有关规定,保证焊缝尺寸符合要求。
(4)、焊接地线应与钢筋接触良好,防止因起弧而烧伤钢筋。
(5)、钢筋电弧焊时不能忽视因焊接而引起的结构变形,应采下列措施:
A、对称施焊,
B、分层轮流施焊,
C、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
5、电渣压力焊:
(1)、在整个焊接过程中,要准确掌握好焊接通电时间,密切监视造渣工作电压和电渣工作电压的变化,并根据焊接工作电压的变化情况提升或降低上钢筋,使焊接工作电压稳定在参数范围内。
在顶压钢
筋时,要保持压力数秒钟后方可松开操纵杆,以免接头偏斜或接合个
良。
在焊接结柬时,应立即措施扶正钢筋上端,以防止上、下钢筋错位和夹具变形,钢筋焊接结束时,应立即并检查钢筋是否顺直。
如不顺直,要立即趁钢筋还在热塑状态时将其扳直,然后稍延滞1~2分钟后卸下夹具。
(2)、电渣压力焊焊接工艺适用于直径16~40mm的Ⅰ级、Ⅱ级钢筋的焊接,当采用其他品种。
规格的钢筋进行焊接时,其焊接工艺的参数应经试验。
鉴定后方可采用。
(3)、焊剂要妥善存放,以免受潮变质。
(4)、焊接工作电压和焊接时间是两个重要的参数,在施工时不得随意变更参数,否则会严重影响焊接质量。
(5)、接头偏心和倾斜:
主要原因是钢筋端部歪扭不直,在夹具中夹持不正或倾斜;焊后夹具过早放松,接头未冷却使上钢筋倾斜;夹具长期使用磨损,造成上下不同心。
(6)、咬边:
主要发生于钢筋。
主要原因是焊接时电流太大,钢筋熔化过快;上钢筋端头没有压人熔池中,或压入深度不够,停机太晚,通电时间过长。
(7)、未溶合:
主要原因是在焊接过程中上钢筋提升过大或下送速度过慢、钢筋端部熔化不良或形成断弧;焊接电流过小或通电时间不够,使钢筋端部未能得到适宜的熔化量,焊接过程中设备发生故障,上钢筋卡住,未能及时压下。
(8)、焊包不匀:
焊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被挤出的熔化金属形成的焊包很不均匀,一边大一边小,小的一面其高不足2mm,另一种是钢筋端面形成的焊缝厚薄不均。
主要原因是钢筋端头倾斜过大而熔化量又不足,顶压时熔化金属在接四周分布不匀或采用铁丝引弧时,铁丝球安放不正,偏向一边。
(9)、气孔:
主要原因是焊剂受潮,焊接过程中产生大量气体渗入溶池,钢筋锈蚀严重或表面不清洁。
(10)、钢筋表面烧伤:
主要原因是钢筋端部锈蚀严重,焊前未除锈;夹具电极不干净;钢筋未夹紧,顶压时发生滑移。
(11)、夹渣:
主要原因是通电时间短,上钢筋在熔化过程中还未形成凸面即行顶压,熔渣尤法排出;焊接电流过大或过小;焊剂熔化后形hRft9熔渣粘度人,不易流动,顶压力太小,上钢筋在熔化过程气体渗入溶池,钢筋锈蚀严重或表面不清洁。
(12)、成型不良:
主要原因是焊接电流大,通电时间短,上钢筋熔化较多,如顶压时用力过大,上钢筋端头压入熔池较多,挤出的熔化金属容易上翻;焊接过程中焊剂泄漏,熔化铁水失去约束,随焊剂泄漏下流。
三、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浇筑:
(1)、蜂窝
产生原因:
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
预防措施:
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动器。
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
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粘浆,才能使接缝严密。
若接缝宽度超过2.5mm应予填封,梁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
(2)、露筋
产生原因:
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
预防措施:
钢筋垫块厚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下重挠度减少;使用振动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移动。
(3)、麻面
产生原因:
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
预防措施;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
(4)、孔洞
产生原因:
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
预防措施:
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柱接头)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按照规程使用振动器。
(5)、缝隙及夹渣
产生原因:
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头和梯板脚。
预防措施:
浇注前对柱头、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沙、木屑。
(6)、墙柱底部缺陷(烂脚)
产生原因:
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漏水泥浆;或浇筑前没有先浇灌足够50mm厚以上水泥砂浆。
预防措施:
模板缝隙宽度超过2.5mm应予以填塞严密,特别防止侧板吊脚;浇注混凝土前先浇足50~100mm厚的水泥砂浆。
(7)、梁柱结点处(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大
产生原因:
柱头模板刚度差,或把安装柱头模板放在楼层模板安装的最后阶殷,缺乏质量控制和监督。
预防措施:
安装梁板模板前,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并检查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符合要求才允许接驳梁模板。
(8)、楼板表面平整度差
产生原因:
振捣后没有用拖板、刮尺抹平;跌级和斜水部位没有符合尺寸的模具定位;混凝土未达终凝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
预防措施:
浇捣楼面应提倡使用拖板或刮尺抹平,跌级要使用平直、厚度符合要求和模具定位;混凝土达到1.2Mpa后才允许在混凝土面上操作。
(9)、基础轴线位移,螺孔、埋件位移
产生原因:
模板支撑不牢,埋件固定措施不当,浇筑时受到碰撞引起。
预防措施:
基础混凝土是属厚大构件,模板支撑系统要予以充分考虑;当混凝土捣至螺孔底时,要进行复线检查,及时纠正。
浇注混凝土时应在螺孔周边均匀下料,对重要的预埋螺栓尚应采用钢架固定。
必要时二次浇筑。
(10)、混凝土表面不规则裂缝
产生原因:
一般是淋水保养不及时,湿润不足,水分蒸发过快或厚大构件温差收缩,没有执行有关规定。
预防措施:
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淋水保养;高温或干燥天气要加麻袋草袋等覆盖,保持构件有较久的湿润时间。
厚大构件参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有关规定。
(11)、缺棱掉角
产生原因:
投料不准确,搅拌不均匀,出现局部强度低;或拆模板过早,拆模板方法不当。
预防措施:
指定专人监控投料,投料计量准确;搅拌时间要足够;拆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应在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能拆除。
拆除时对构件棱角应予以保护。
(12)、钢筋保护层垫块脆裂
产生原因:
垫块强度低于构件强度;沉置钢筋笼时冲力过大。
预防措施:
垫块的强度不得低于构件强度,并能抵御钢筋放置时的冲击力;当承托上人的梁钢筋时,垫块中应加钢筋或铁丝增强;垫块制作完毕应浇水养护。
(13)、柱混凝土强度高于梁板混凝土强度时,应按图在梁柱接头周边用钢网或木板定位,并先浇梁柱接头,随后浇梁板混凝土。
(14)、计量不准确。
砂、石、水泥(包括散装水泥和水)未经计量或计量不准:
外加剂没有按程序操作,而导致混凝土质量下降。
(15)、有台阶的构件,应先待下层台阶浇筑层沉实后再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防止砂浆从吊扳下冒出导致烂根。
(16)、浇筑悬臂板
应使用垫块,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17)、混凝土缺陷的处理
A、麻面:
先用清水对表面冲刷干净后用1:
2或1:
2.5水泥砂浆抹平。
B、蜂窝、露筋:
先凿除孔洞周围疏松软弱的混凝土,然后用压力水或钢丝刷洗刷干净,对小的蜂窝孔洞用1:
2或1:
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对大的蜂窝露筋按孔洞处理。
C、孔洞:
凿去疏松软弱的混凝土,用压力水或钢丝刷洗刷干净,支模后,用高标号混凝土捣实,面涂纯水环氧水泥浆进行封闭处理;裂缝较严重时,可用埋管压力灌浆。
(18)、严禁踩踏钢筋,确保钢筋配置符合设计要求。
2、泵送混凝土:
(1)、混凝土输送管道的直管布置应顺直,管道接头应密实不漏浆,转弯位置的锚固应牢固可靠。
(2)、混凝土泵与垂直向上管的距离宜大于10m以抵消反堕冲力和保证泵的振动不直接传到垂直管,并在垂直管的根部装设一个截流阀,防止停泵时上面管内混凝土倒流产生负压。
(3)、向下泵送时,混凝土的坍落度应适当减小,混凝土泵前应有一段水平管道和弯上管道才折向下方。
并应避免垂直向下装置方式以防止离析和混入空气,对压送不利。
(4)、凡管道经过的位置要平整,管道应用支架或木垫枋等垫固,不得育接与模板。
钢筋接触,若放在脚手架上应采取加固措施。
(5)、垂直管穿越每一层楼板时,应用木枋或预埋螺栓加以锚固。
(6)、对施工中途新接驳的输送管应先清除管内杂物,并用水或水泥砂浆润滑管壁。
(7)、尽量减少布料器的转移次数,每次移位前应先请出管内混凝土拌合物。
(8)、用布料器浇注混凝土时,要避免对侧面模板的直接冲射。
(9)、垂直向上管和靠近混凝土泵的起始混凝土输送管宜用新管或磨损较少的管。
(10)、使用预拌混凝土时,如发现坍落度损失过大(超过2cm),经过现场试验员同意,可以向搅拌车内加入与混凝土水灰比相同的水泥浆,或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经充分搅拌后才能卸入泵机内,严禁向储料斗或搅拌车内加水。
(11)、泵送中途停歇时间一般不应大于60min,否则要予以清管或添加自拌混凝土,以保证泵机连续工作。
(12)、搅拌车卸料前,必须以搅拌速度揽拌一段时间方可卸入料斗。
若发现初出的混凝土拌合物石子多,水泥浆少,应适当加入各用砂浆拌匀方可泵送。
(13)、最初泵出的砂浆应均匀分布到较大的工作面上,不能集中一处浇筑。
(14)、若采用场外供应预拌混凝土时,现场必须适当储备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以便制砂浆或自拌少量混凝土。
(15)、泵送过程,要做好开泵记录、机械运行记录。
压力表压力记录,塞管及处理记录、泵送混凝土量记录、清洗记录,检修时做检修记录,使用预拌混凝土埋要做好坍落度抽查记录。
四、砌体工程
(1)、墙身轴线位移。
造成原因:
在砌筑操作过程中,没有检查校核砌体的轴线与边线的关系,以及挂准线过长而未能达到平直通光一致的要求。
(2)、水平灰缝厚薄不均。
造成原因:
在立皮数杆(或框架柱上画水平线)标高不一致,砌砖盘角的时候每道灰缝控制不均匀,砌砖准线没拉紧。
(3)、墙面游丁走缝。
造成原因:
砖的长、宽尺寸误差较大,砌前没有进行实测及挑选,排砖撂底时没有把竖缝排列均匀,或没将窗口位置引出,使砖的竖缝尽量与窗口边线相齐,在砌筑操作过程中,没有注意到丁砖的中线必须与下层条砖的中线相重合而造成丁砖游走,
上下竖缝发生错位;没有在沿墙面每隔2m间距左右竖缝处用托线板吊直弹线向上引伸作为控制游丁走缝的基准。
(4)、同一砖层的标高差一皮砖的厚度。
造成原因:
砌筑前由于基础顶面或楼板面标高偏差过大而没有找平理顺,皮数杆不能与砖层吻合;在砌筑时,没有按皮数杆控制砖的皮数。
(5)、墙面粗糙。
造成原因:
砌筑时半头砌集中使用造成通缝,一砖厚墙背面平直度偏差较大;溢出墙面的灰渍(舌头灰)未刮平顺。
(6)、构造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质量 通病 防治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