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部分 一学习要点和重点 古代汉语语法也有词法句法两个部分.docx
- 文档编号:5480846
- 上传时间:2022-12-16
- 格式:DOCX
- 页数:48
- 大小:90.49KB
语法部分 一学习要点和重点 古代汉语语法也有词法句法两个部分.docx
《语法部分 一学习要点和重点 古代汉语语法也有词法句法两个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法部分 一学习要点和重点 古代汉语语法也有词法句法两个部分.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法部分一学习要点和重点古代汉语语法也有词法句法两个部分
语法部分
一学习要点和重点
古代汉语语法也有词法句法两个部分,但,它并不像现代汉语那样,系统分析和讲述,主要讲述的是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内容,因此,古代汉语语法应该是比较语法性质。
古代汉语的词类也包括实词、虚词两部分。
实词主要有: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
与现代汉语比较,量词很少,一般不作重点讲述。
代词传统上划归虚词,所以,实词只有以上四类。
古汉语虚词主要有代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助词。
(王力、郭锡良体系里没有助词,没有助词的原因是,现代汉语的助词包含的时态助词——着、了、过在古代汉语里没有,结构助词——的、得、地在古代汉语里也没有(只有者字的用法有一种与“的”相似),语气助词另立作语气词一类,所以没有助词类别。
)
古汉语实词部分主要内容是活用:
名词动用、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致使性动词、名词作意谓性动词;动词作名词、动词用作致使性动词;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致使性动词、形容词作意谓性动词。
古汉语虚词部分主要内容是:
代词(重点是类别、用法——人称、指示、无定、疑问)、副词(重点是类别——成度、范围、时间、否定、情态、语气、谦敬、指代),介词(重点是用法和与连词的区别),连词(重点是用法),助词(重点是语气词),
古汉语句法部分主要内容是:
判断句、被动句、句子成分的位置(宾语前置、定语前置、状语的位置、谓语前置)、习惯句式。
二重点难点辅导内容
目录
一名词动用
二名词作状语
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四判断句和“是”字
五被动句
六宾语前置
六—1否定句和宾语的位置
六—2名词宾语的前置
六—3疑问代词作宾语和作状语的辨别
七语法部分练习题和资料
七—1语法填空题
七—2常用虚词表填空
七—3不常用的语言现象搜集
一名词动用
一概念阐释:
人类进化之初,语言简单,指称一类事物时,常常既指这类事物的名称,也指这类事物的动作。
也就是说,既表示这类事物的名称——即名词,也表示这类事物的动作——即动词。
比如“雨”字,既表示天上落下的水,也表示降水的动作——下雨。
语言发展,分工趋于细密,名词动词渐有专词表示,但仍有灵活使用的时候,比如说本来是名词,却临时用作动词,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作名词动用。
二注意:
1名词动用不同于兼类。
兼类是指一个词兼有两种词性,而名词动用是这个词只有名词一个词性,偶尔用作动词。
2因为我们阅读古籍是以现代语为参照的,我们在判定名词动用时,常常以某个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常用义项为根据,某个词在古代汉语中是动词,在现代汉语中却主要用作名词,这类词不属于名词动用。
这类字往往通过字形分析可以判定。
如“鼓”字古文字字形是一只手拿着鼓槌敲鼓,应该是动词,古代典籍里也经常用作动词。
现在的常用意义是名词,可是在文言文中却不能当作名词动用来处理。
三判定方法
名词动用的判定方法主要是前面有主语、状语,后面有补语,基本上就可以判定该名词为名词动用。
1策之不以其道。
2驴不胜怒,蹄之。
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4不足生于不农。
5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6乃使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7衣冠禽兽。
8狼不敢前。
9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10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四翻译:
1译成相应的动词:
蹄——踢;2译成相应的动词性词组:
动宾:
福——赐福;状中:
前——向前走。
名词动用及其翻译
名词动用,也即名词活用作动词,是古汉语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对待名词动用,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考察。
一、从它在现代汉语中的表达方法去看,名词动用可以分为两个大类。
(一)可以翻译为——介词结构+动词的名词动用
这一类名词动用与古汉语名词作状语有密切的关系。
我们知道,古汉语中名词可以直接作状语,分别表示处所、方位、工具、依据、比喻和对人的态度等多种意义。
从翻译的角度去看,我们常觉得名词作状语仿佛是省略了某个介词,如“东流”是省略了“向”字,“箕畚运”是省略了“用”字,“人立而啼”是省略了“象”字等,因而感到古汉语行文十分简约,可用可不用的介词就干脆不用。
用“省略”说来分析古汉语的语法结构是不科学的,但这种方法对于理解和古文今译却很有用。
在讨论名词动用时我们不妨再用一下。
如果说名词作状语是因为省略了可有可无的介词,那末再进一步,如果在名词作状语的结构里这个动词也是可有可无的,把它省去了以后,我们就得到了名词直接用作动词的格式,就是“向东流”(一般格式)—→“东流”(名词作状语,如“东流注于海”)—→“东”(名词动用,如“江水又东”)。
可以说,相当一部分名词动用可以这样理解。
我们可以从名词作状语表示的四种意义来观察l
l、表示方位和处所(处所的少)
方位词作状语,其中心动词有两类,一类是“行、流、飞”等表示顺着方向移动的动作,一类是“面”,即只是朝向,并不移动。
后一类动词意义比较简单,古汉语中通常不省去,而前一类动词意义比较明确,当不需要这么明确时常可不用,从而形成方位词直接作动词用的情况,如:
①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
(精卫填海)[往北去]
②若入,前为寿。
(鸿门宴)[上前去]
③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逍遥游)[向南飞]
而处所词作状语,由于整个结构的意义重心常在于动词,因此很少有拿掉动词让名词直接用为动词的情况。
常见的只有一个“道”字。
如:
④晨夜兼道。
(孙膑)
⑤屡道于两州间。
(张中丞传后叙)
“道”就是“在道上行”,至于怎么行在文中并不重要,因此动词可不出现。
汉字中“行”字从本义“道路”演变为常用义“行走”,恐怕也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
除“道”以外,用作动词的处所词恐怕只有一个“水”字。
⑥假舟械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
这句话的重点是“从水中过去”,至于用什么方式过去并不重要,因此“水”后面的动词也可不用。
2、表示工具和依据
工具和依据的区别在于工具是个具体的事物,而依据常是抽象的概念。
工具(包括人体某一部位)常有比较固定的用途,例如眼睛是用来看的,刀是用来杀人的,蹄是用来踢的,鱼网是用来打鱼的…。
这种表示最一般意义的动作常可用名词本身来暗示,因此古汉语中经常略去不用,而让名词直接来作动词用。
如:
⑦可以笼而有之。
(钴鉧潭西小丘记)[用笼子装]
⑧从左右,皆肘之。
(鞌之战)[用肘撞]
⑨置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起义)[用罾捕]
⑩皆共目之。
(张衡传)[用眼看]
用讫再火,令药熔。
(毕升发明活字版)[用火烧]
南面称王。
(戊午上高宗封事)[用脸对着]
踵门而告文公。
(许行)[用脚跟触,指走到]
而表示依据的抽象概念名词作状语时,由于说话的重心常在于后面的动词,就很少有这样的活用法。
(有时重点在依据,也可直接作动词用,但翻译出来结构不同,请参看下文例
、例
等)。
3、表示比喻
表示比喻的名词状语由于说话中心在后面的动词,因此直接作动词用的很少。
下面例子中加·的词可以看作是这种用法:
既臣大夏而君之。
(张骞传)[象君一样统治]
举天下而臣之甘心焉。
(戊午上高宗封事)[象臣一样侍奉](参照该文“臣事丑虏”,即“臣”字作状语的例子)
随而媒孽其短。
(报任安书)[象媒孽一样酿成]
西门豹簪笔磬折。
(西门豹治邺)[象簪一样插]
4、表示对人的态度
表示对人态度的名词状语后面跟的动词常是“待、处、事”等,这些动词的意义很一般,因而常可不用,如“师事之”可说成“师之”,“客待之”可说成“客之”等。
下面是一些例子: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师说)
无君君之心。
(封建论)
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
(同上)
侣鱼虾而友糜鹿。
(赤壁赋)
从以上的考察我们可以知道,名词动用和名词作状语确有相通之处。
在名词作状语的种种情况中,除了表示处所、表示依据两种一般没有与之相应的名词动用格式,表示比喻的名词动用也较少外,表示方位、表示工具、表示对人态度的名词状语一般都可转化而直接作动词用。
由于名词作状语的翻译方式通常是在名词前加上一个介词,因而这一类名词动用的翻译可采用前加介词、后加动词的方式,就象我们在上举各例后面所做的那样。
只有第4类表示对人态度的,不管是名词作状语还是直接作动词用,译法都与前几类有所不同,通常要译成把字句。
(二)可以表达为动宾结构的名词动用
另一类常用作动词的名词与上述第二类表示工具的名词情况有些类似:
表示工具的名词,因为其功能比较固定,因此常可省略后面有关的动词而直接作动词用;而这一类名词,由于常受比较固定的动词的支配,如山洞总是“挖”出来的,房子总是“造”出来的,车轼总是供“扶”的,帝、王、侯乃至人质总是“当”的,因而这些动词就显得不是非常必要,有时就可省去,而让名词直接来表示这个动作及其结果,以使语言简洁。
例如:
一狼洞其中。
(狼)[挖洞]
始舍于其址。
(游褒禅山记)[筑舍]
隧而相见。
(郑伯克段于鄢)[挖隧道]
神弗福也。
(曹刿论战)[赐福]
登,轼而望之。
(同上)[扶轼]
赵主之子孙侯者。
(触龙说赵太后)[封侯]
质于齐,齐兵乃出。
(同上)[做人质]
不可妄针。
(华佗传)时[扎针]
此帝王之资也。
(赤壁之战)[成帝、成王]
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
(张中丞传后叙)[担任从事]
蚕以衣,衣不可尽也。
(神灭论)[养蚕;穿衣]
忱席而卧。
(钴鉧潭西小丘记)[铺上枕席]
一些表示依据的抽象道德概念、法律等,当说话重点落到它们本身时,它们常受“符合”等动词支配,因而这些名词活用作动词时,常表示“符合××”的意义。
如:
今京不度,非制也。
(郑伯克段于鄢)[合法度]
义然后取。
(知实)[符合道义]
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
(封建论)[合正道]
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
(同上)[守法度]
如我们在举例后的译文中看到的,第二类的名词动用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常需在前面加上一个适当的动词,组成动宾结构。
古汉语中绝大多数的名词动用都可纳入上面这两类。
例外只
有“先、后”两字: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在……之先,在……之后]
而骞后期。
(张骞传)[在……之后到]
恐为操所先。
(赤壁之战)[占先]
子路从而后。
(子路从而后)[落在后面]
有人根据字形,说“先、后”本来就是动词,那么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因为有些原本是动词而被误认为是名词动用的词是常常不符合上述两种规律的,如“雨、雪,军”等字。
二、从它是否带宾语及与所带宾语的关系去看,名词动用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通常必须带宾语的,如前举之2、3,4三类,即表示工具、比喻和对人态度的名词。
其中2、3是一组,动用的名词与所带的宾语是一般动宾关系,4是另一组,名词与所带宾语间为意动关系。
其实我们讲意动用法时说名词用作意动就是指这一类词。
(二)通常不带宾语的,有上述之l和第
(二)类。
其中又有两种情况。
1、第1类即方位词,活用后通常不带宾语,如果带了宾语必是使动用法。
如:
遂前其足。
(游天都)[使足前,往前伸足]
障百川而东之。
(韩愈·进学解)[使……向东流]
2、第
(二)类活用的词本来相当于动宾结构,因此无须带宾语。
这类词如果带了宾语,其动宾间的关系要视宾语的性质而异。
宾语如果是表示事物,特别是与动用的名词同类事物时,是一般的动宾关系,如:
皆衣缯单衣。
(西门豹治邺)[穿]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
(察今)[效]
只是翻译时需将原来译成动宾结构的宾语去掉,换上现在的宾语。
宾语如果是表示人的,那么这时的动宾关系也往往是使动关系。
如: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鸿门宴)[使…为王]
既臣大夏而君之。
(张骞传)[使…为臣]
却宾客以业诸侯。
(谏逐客书)[使…建立功业]
可以霸君。
(神灭论)[使…称霸]
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
(戊午上高宗封事)[使…成为臣妾,成为刘豫一类的人]
此鲁仲连所以义不帝秦。
(同上)[尊……为帝]
在使动用法里讲的名词用作使动通常都在这一类。
如果名词活用作动词又带了宾语,其动宾关系又有使动、意动等情况的,我们在翻译时就不能按前面讲的两种方法简单去处理,而要分别按使动、意动的译法办,这里就不多说了。
名词动用练习——指出下面名词动用的字,翻译并说出类型。
1、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
《祭十二郎文》
2、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
《送薛存义序》
3、萦青缭白,外与天际。
《始得西山宴游记》
4、亭以雨名,志喜也。
《喜雨亭记》
5、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
《喜雨亭记》
6、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老子》
7、今京不度,非制也。
《左传》
8、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左传》
9、管夷吾治于高奚,使相可也。
《公孙无知之乱》
10、从左右,皆肘之。
《鞌之战》
11、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邵公谏厉王弥谤》
12、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邵公谏厉王弥谤》
13、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
《郭隗说燕昭王求士》
14、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
《郭隗说燕昭王求士》
15、毋妄言,族矣!
《项羽本纪》
16、章邯军其南,筑甬道而输之粟。
《项羽本纪》
17、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
《项羽本纪》
18、楚民冠诸侯。
《项羽本纪》
19、沛公欲王关中。
《项羽本纪》
20、项王欲自王,先王诸将相。
《项羽本纪》
21、三分关中,王泰降将以距塞汉王。
《项羽本纪》
22、王九郡,都彭城。
《项羽本纪》
23、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项羽本纪》
24、(项羽)收其宝货妇女而东。
《项羽本纪》
25、关中阻山河四塞(以……为阻),地肥饶,可都可霸。
《项羽本纪》
26、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
《项羽本纪》
27、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
《项羽本纪》
28、项王军壁垓下。
《项羽本纪》
29、田父绐曰:
“左”。
左,乃陷大泽中。
《项羽本纪》
30、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项羽本纪》
31、马童面之,指王翳曰:
“此项王也。
”《项羽本纪》
32、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苏武传》
33、收族陵家,为世大戮。
《苏武传》
34、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为……办丧事)《寡人之于国也》
35、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人之于国也》
36、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
37、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
38、(许行)踵门而告文公曰:
“……”《许行》
39、其徒数十人,皆衣褐。
《许行》
40、“许子冠乎?
”曰:
“冠”。
曰:
“奚冠?
”曰:
“冠素。
”《许行》
41、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
《许行》
42、“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许行》
43、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许行》
44、雩而雨,何也?
曰:
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
《天论》
45、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天论》
46、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天论》
47、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论贵粟疏》
48、男不耕耘,女不蚕织。
《论贵粟疏》
49、乘云策肥,履丝曳缟。
《论贵粟疏》
50、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
《论贵粟疏》
51、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
《论贵粟疏》
52、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论贵粟疏》
53、蚕月条桑,取彼斧戕,以伐远扬。
《七月》
54、洞庭波兮木叶下。
《湘夫人》
二名词作状语
一概念特点
现代汉语时间名词和方位处所名词作状语,其它名词一般不能作状语。
但是在古代汉语中,名词经常作状语。
翻译的时候一般都要翻译成介宾短语。
二类别
(一)表示比喻(翻译:
像······一样)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狐鸣呼曰:
“大楚兴,陈胜王。
”
3斗折蛇行。
(二)表示对人的态度(翻译:
像对……那样)
1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2彼秦者,……虏使其民。
3齐将善而客待之。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依据(翻译:
用……)
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1群臣吏民有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
(华佗传)
3
注意:
时间方位处所名词作状语一般说来,也可以翻译成介宾短语。
时间名词有表示比较和强调每一个的时候,翻译成“一×比一×”或者“一××”或者“每×”。
1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出没于长淮间。
2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3卒廷见相如。
4岁赋其二。
5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芙蕖》
三名词作状语和作主语的区别:
1根据意义:
名词是谓语陈述的对象。
状语是表示方式、状态、工具、态度、比喻等等。
练习题:
1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2大月氏复西走。
3失期,法当斩。
4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5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6嫂蛇行匍伏。
7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8猬缩蠖屈,蛇盘龟息,以听命先生。
(中山狼传)
9逆夷狐凭鼠伏。
10群臣有后应者,臣请剑斩之。
11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12大喜,笼归。
13山居而谷汲者,膢腊相遗以水,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渎。
14顷之,家居数岁。
15以为泽居之鱼鳖,山居之麋鹿。
16豕人立而啼。
17陈涉首难,豪杰蜂起。
18昭王得范睢,……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19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0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李白《秦王扫六合》)
21操刀挟盾,猱进鸷击。
22周有天下,裂土而瓜分之。
23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
24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歧,又虎视淮阴矣。
怎样确定名词作状语
除某些表示时间或处所的名词外,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能作状语。
但在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情状、时间、处所、所用工具以及对人态度等许多方面的内容。
古汉语中的名词作状的确有其形象而精炼的一面,所以有的作为成语至今还保存在现代汉语中,如星罗棋布、土崩瓦解、狼吞虎咽、鼠窃狗盗,有的则发展为现代南双音词了,如席卷、囊括,
响应、瓜分等。
但是,名词作状语也有其不够明白、精密的一面,它集中表现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状语所构成的“状语+中心语”结构与“主语+谓语的结构上。
例如:
①众闻则非之。
(墨子·非攻)
②众辱之曰:
“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
”(史记·淮阴侯列传)
上面两例,句首都有同样的“众”字,且后面都跟有动词,结构似乎一模一样。
其实,它们分属两种不同情况。
例①的“众”字在句中担任主语,例②的“众”字则在句中充当状语。
例①中的“众”字跟后面的动词“闻”具有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而例②中的“众”字则和后面的动词“辱”具有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
单凭这种说法,仍嫌笼统。
要确定一个名词究竟是否在句中作状语,还可以从这些方面加以考虑;
首先要从词与词的结合关系看。
用作状语的名词与中心语之间具有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用作主语的名词与谓语之间则具有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
那么,凡动词前面的名词在意念上不是被陈述的对象,就不能认作主语,而只宜看作状语。
具体说来,以下三种情况都只能确定为状语:
一、凡是无生物名词用在动词前,一般就不可能是该动词动作的发出者,可确定为状语。
例如:
①孤与老贼势不两立。
(赤壁之战)
②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
(汉书·霍光传)
③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
例①中的“势”表示动作行为得以发生的情势与道理,意为“按情势”;例②中的“剑”表示动作行为所依据的方式,意为“用剑”;例③中的“箕畚”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意为“拿畚箕”。
“势”“剑”“箕畚”皆为无生物名词,它们不可能发出什么动作,自然它们都应该被确定为状语。
二、凡是可以发出某动作的生物名词,如果在句中,仅从比喻等方面修饰动词,且前面另有充当主语的名词,就可确定其为状语。
如:
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
⑤逆夷狐凭鼠伏,匿两炮台中,不敢出。
(三元里抗英)
例④中的“兄”表示对人的态度,即“象对待兄长~样”,例⑤中的“狐”和“鼠”表示一种比喻,即“象狐狸一样”、“象老鼠一样”。
“兄”指人,“狐”、“鼠”指兽,皆为生物名词,尽管他们可能成为各自动词的发出者,但它们在句中仅从“对人态度”和“比喻”方面修饰动词,而且前面各有名词“吾,,和“逆夷(指英侵略军)”作主语,这样也应该确定它们为状语。
三、表示时间、地点的名词和动词连用时,它们也不可能施行什么动作,当然也应该被看作是状语。
例如:
⑥(肃)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
(赤壁之战)
⑦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⑥中的“晨夜”指“白天和晚上”,例⑦中的“廷”指“在朝廷上”。
前指时间,后指处所,这种情况和现代汉语相差无几,易于确定。
其次可以利用上下文的关系来帮助确定。
有些词不仅是生物名词,而且又位于句首,乍看就是主语,但是当把它们置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它们的状语地位就显现出来了。
例如:
⑧(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众辱之曰:
“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祷下!
”(史记。
淮阴侯列传)
前面已经出现过这个例子,旬首是个“众”字,孤立地看,似指“众人”,但一联系上文,就会发现,前面还有“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主语是否指“淮阴屠中少年”呢?
“侮信(指韩信)”又是指什么呢?
抓住这两点,分析琢磨,就会发现,主语正是指“淮阴屠中少年",而下文引号内的话,又正与“侮信”的意思吻合,前后完全照应。
可见,“众”在这里是作“辱”的状语,指“在众人面前”。
⑨(有狼当道)人立而啼(马中锡·中山狼传)一句首“人”是否是“立”字陈述的对象呢?
不联系上文,完全可以认为是主语。
但是在前面那个具体的句子“有狼当道”中,“立”的主语就很明显地看出是“狼”,再联系本文的标题、内容一琢磨,就无庸置疑地可确定“人”在这里作状语,指“(狼)象人一样直立着嚎叫”。
当然,所谓利用上下文,也包括依靠对文来帮助判别。
例如:
⑩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战国策·赵策)
例⑩有两句,前旬“权”虽处于句首,但它是非生物名词,这就排除了作主语的可能性,它是后面动词“使”的修饰语,表示一种动作行为的方式,指“用权诈之术”;那么后旬的“虏”字处在与“权”相对应的位置上,尽管是生物名词,但在这里也用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指“象对待奴隶那样对待百姓”。
因为古人行文,上下文往往采用相同的句式,以增加表达效果。
所以,通过前后句子结构的对比,也能由此及彼地将名词作状语确定下来。
从相对应的结构形式看,用作状语的名词,在理解或翻译时,其对应的现代汉语结构形式往往是“在……、“用……”、“按……”、“象……一样”等,而用作主语的名词是不能用这类结构去理解或翻译的。
名词作状语练习——指出名词作状语的词,翻译并说出类型。
1、北饮大泽。
《神话四则》
2、未至,道渴而死。
《神话四则》
3、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寓言四则》
4、豕人立而啼。
《公孙无知之乱》
5、故中御而从齐候。
《鞌之战》
6、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苏秦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法部分 一学习要点和重点 古代汉语语法也有词法句法两个部分 语法 部分 学习 要点 重点 古代汉语 词法 句法 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