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上册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docx
- 文档编号:5476200
- 上传时间:2022-12-16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53.05KB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上册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docx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上册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上册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
其人曰:
“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
晓之者曰: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
其人曰:
“奈地坏何?
”
晓之者曰:
“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因往晓之________
②终日在天中行止________
③奈何忧其坏________
④其人舍然大喜________
(2)与“杞人忧天”意思相近的成语是________,意思相反的成语是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②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
(4)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
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待“杞人忧天”,你会做怎样的评价?
【答案】
(1)告知,开导;行动,活动;为何,为什么;同“释”,解除、消除
(2)庸人自扰;高枕无忧(乐天安命)
(3)①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②你踩踏着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
(4)嘲讽了一些为不必要的事或基本上不会发生的事而担心的人。
评价:
一些事情虽然发生的概率很小,但还是有可能发生的。
我们要在灾难发生之前,提前做好预防准备。
【解析】【分析】
(1)①句意为:
就去开导他;晓:
告知,开导。
②句意为:
整天都在空气里活动。
行止:
行动,活动;
③句意为:
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奈何:
为何,为什么;
④句意为:
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也很高兴。
舍:
同“释”,解除、消除。
(2)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
本文具有讽刺意义。
可以寻找词典的解释。
庸人自扰,其意思是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从这则寓言中得出意思相近的成语是“庸人自扰”。
意思相反的成语高枕无忧(乐天安命)。
(3)①句中重点词有:
坠:
掉;句意为:
即使坠落了,也不会有所伤害。
②句中重点词有:
舍:
通“释”,释然。
句意为:
那个人释然后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释然了很高兴。
(4)“杞人忧天”嘲讽对一些不必要的事或基本上不会发生的事担心的人。
从积极意义上看,要有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对我们来说也很有必要。
如20世纪下半期,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为了不辜负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早日实现现代化,也为了拯救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该忧天忧地了。
故答案为:
⑴告知,开导;行动,活动;为何,为什么;同“释”,解除、消除;
⑵庸人自扰;高枕无忧(乐天安命);
⑶①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②你踩踏着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
⑷嘲讽了一些为不必要的事或基本上不会发生的事而担心的人;
评价:
一些事情虽然发生的概率很小,但还是有可能发生的。
我们要在灾难发生之前,提前做好预防准备。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⑵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
答题时注意成语的积累和理解;
⑶本题考查翻译语句。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⑷本题考查对问题的评价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结合题意来分析即可。
2.阅读蒲松龄《狼》两则,回答问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乙】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
欻一狼来,瞰担中肉,似甚涎垂,步亦步,随屠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
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①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空。
狼乃止。
屠即径归。
昧爽②往取肉,(a)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
逡巡(b),则死狼也。
仰首(c),见狼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时狼皮价昂,直③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亦可笑已!
【注】①蚤:
通“早”。
②昧爽:
拂晓。
③直:
通“值”,价值。
(1)将“审视、遥望、近之”分别填入【乙】文a、b、c三处,正确的顺序是: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顾野有麦场________
②一狼洞其中________
③有屠人货肉归________
④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②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4)“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亦可笑已!
”作者认为【乙】文中狼“可笑”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遥望;近之;审视
(2)看,视;名词用作动词,挖洞;卖;暂且
(3)①狼也狡猾啊,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②当时狼皮价格昂贵,一张狼皮价值十几两银子,屠夫(由于得到了这张狼皮)小赚了一笔。
(4)【乙】文中的狼缘木求肉、贪婪愚蠢,所以可笑。
【解析】【分析】
(1)文中屠夫第二天来取肉,先从远处看到树上悬着一个大东西,好像人上吊死的样子,大惊;后来迟疑地走近看,原来是死狼;最后再抬头仔细看,发现狼口咬住肉,但钩子钩住了狼的腭部。
是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来写的,所以a、b、c三处,应填写的词语分别是:
“遥望、近视、细审”。
考点:
点评:
这类题目首先要读懂原文内容,理解作者写作思路,然后再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2)①屠夫回头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顾:
回头看;
②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
洞:
名词作动词,打洞;
③有个屠夫卖肉回来。
货:
卖;
④不如把肉挂在树上,等明天早上再来取肉。
姑:
暂且。
(3)本题考查学生翻译语句的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
信、达、雅。
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
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①句中重点词有:
“黠”,狡猾;“而”,表转折,可是、但是;“顷刻”,一会儿;“毙”,被砍死;“变诈”,作假、欺骗;“几何”,多少。
句意为:
狼也狡猾啊,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
②“时”,当时;“直”,通“值”,价值。
句意为:
当时市场上狼皮非常昂贵,一张狼皮价值十几两黄金呢。
(于是由于)屠夫(得到了这张狼皮,)发了一笔小财。
(4)“缘木求鱼”:
爬上树去找鱼。
比喻方向不同、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
乙文中的狼缘木求肉、不知变通,贪婪愚蠢,为了眼前蝇头小利白白失了性命,实在愚笨可笑至极!
故答案为:
(1)遥望、近之、审视。
(2)看,视;名词用作动词,挖洞;卖;暂且。
(3)①狼也狡猾啊,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
②当时市场上狼皮非常昂贵,一张狼皮价值十几两黄金呢。
(于是由于)屠夫(得到了这张狼皮,)发了一笔小财。
(4)乙文中的狼缘木求肉、贪婪愚蠢。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根据语境选词填空的能力。
理清写作顺序。
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解答;
⑵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
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⑶本题的是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⑷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首先要读懂选文内容,然后再根据题干要求结合相关语句进行分析,最后归纳出答案,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划线的词
①太丘舍去________
②尊君在不________
③下车引之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②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一起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
B. 陈元方小的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
C. 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D. “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
【答案】
(1)舍弃;通“否”;牵,拉
(2)①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好正午(见面)。
②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别人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3)C
【解析】【分析】
(1)①句意为:
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
去:
离开。
②句意为:
你的父亲在吗?
不:
通“否”。
③句意为:
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
引:
拉。
(2)①句中的重点词有:
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日中,正午时分。
句子翻译为: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好正午(见面)。
②句中的重点词有:
日中,正午;信,信用。
句子翻译为:
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3)A项,不是陈太丘不守信用,过了约定的时间,陈太丘才走的。
B项,陈元方并不是傲慢无礼,还是比较有礼貌的称呼他“君”。
D项,“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因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故选C。
故答案为:
⑴舍弃;通“否”;牵,拉
⑵①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好正午(见面)。
②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别人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⑶C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⑵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
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
⑶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考生要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对选项逐项审读,仔细辨析,判断正误。
【附参考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
“你的父亲在吗?
”元方回答道:
“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
“真不是人啊!
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
“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4.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
仲由宇子路,卞人也。
少孔子九岁。
子路性鄙①,好勇力,志伉直②,冠雄鸡,佩猳豚③,陵暴④孔子。
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⑤,因门人请为弟子。
(选自《史记。
伸尼弟子列传》)
【注】①鄙:
粗朴。
②伉直:
刚强直爽。
③猳(jiā,加)豚:
猪。
猳,公猪。
豚,小猪。
指以猳豚皮装饰的剑。
④陵暴:
欺凌,施暴。
⑤质:
质,通“贽”,礼物。
【丙】
王子敬①自会稽经吴,闻顾辟疆②有名园。
先不识主人,径往其家。
值顾方集宾友酣燕而王游历既毕指麾③好恶傍若无人。
顾勃然不堪曰:
“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
失此二者,不足齿之伧耳④!
”便驱其左右出门。
王独在與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不至。
然后令送箸⑤门外,怡然不屑。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王子敬:
王献之,官员。
②顾辟疆:
人名。
③指麾:
指点评论。
磨,通“挥”。
④伧:
粗野,鄙陋。
⑤箸:
这里相当于“之于”。
(1)学习文言文要注意一词多义。
请写出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顾:
①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
②回转顾望________
(2)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词类活用的情况,如:
饭疏食,“饭”活用做“吃”的意思。
下列两句中的划线词都有词类活用情况,请写出意思。
①冠雄鸡________
②子路后儒服委质________
(3)下面的词语曾在课内出现,请结合你学过的知识加以解释。
①好勇力________
②顾勃然不堪曰________
(4)用“/”给文章划线的句子断句(断3处)
值顾方集宾友酣燕而王游历既毕指麾好恶傍若无人。
(5)阅读上面三篇文章,根据你的理解,结合画线句用现代汉语补全下面内容。
①【甲】文:
友人极为生气地说:
“________”。
陈元方说:
“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
正午了您还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
”
②【乙】文:
孔子遭到子路的欺凌,他________。
③【丙】文:
顾辟疆愤怒地说:
“________。
失去了这两方面,这种人是不值得一提的伧父罢了!
”
(6)上述三篇文章中的人物面对别人的无礼行为,表现各有不同。
请结合示例对孔子和顾辟疆的表现进行点评。
示例:
陈太丘之友人没有按约定时间到来还骂陈太丘,此时元方为了维护父亲的尊严,据理力争,指出父亲友人不仅无礼而且无信,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可见元方是一个聪明机智的孩子。
另外,当陈太丘之友人知错拉他的手表示歉意时,元方入门不顾,可见他是率真、有个性的孩子。
(7)《论语》中说:
“不学礼,无以立”。
就是说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
古人在待人接物方面,尤其重视礼仪。
根据“敬称”和“谦称”的知识选词填空。
A.尊君 B.家父 C.小女 D.令爱 E.令郎
①我们家家教很严,________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②________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感谢您。
③________不愧是绘画世家的子弟,他画的马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答案】
(1)回头看;看
(2)戴帽子;穿儒服
(3)喜欢;忍受
(4)值顾方集宾友酣燕/而王游历既毕/指麾好恶/傍若无人。
(5)不是人哪!
和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设施礼教,逐渐诱导子路;对主人傲慢,这是失礼;靠地位高贵来傲视别人,这是无理
(6)孔子:
子路出身微贱,生性粗野,好逞勇斗狠,为人刚强爽直,经常头戴鸡冠式的帽子,身佩用野猪皮装饰的剑,曾想“陵暴”孔子,孔子通过礼仪慢慢诱导他,使他改邪归正,改穿儒服,拜孔子为师。
可见孔子做到了循循善诱、因材施教。
顾辟疆:
顾辟疆面对王献之无视别人、恣意评价别人好坏的傲慢的态度,他大发雷霆,最后把王献之赶出去。
可见顾辟疆不会因为王献之身份地位高就容忍他的无礼行为,是一个有原则的人。
(7)B;C;E
【解析】【分析】
(1)“顾”在古文当中的主要意思有以下几种,学生需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字词的意思。
①回头;回头看。
《荆轲刺秦王》:
“荆轲顾笑武阳。
”②视;看。
《行路难》:
“拔剑四顾心茫然。
”③看望;拜访。
《出师表》: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④顾念;关心。
《诗经·硕鼠》: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⑤回还;返回。
《屈原列传》:
“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
”⑥只是;不过。
《荆轲刺秦王》: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⑦但;却;反而。
《为学》: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2)“冠”本意是“帽子”,在这里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为“戴帽子”;“儒服”本意是“儒者的服饰”,在这里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为“穿儒服”。
(3)“好”多音字,读hǎo时作形容词泛指一切美好的事物,或同意、应允;读hào时作动词,表示喜欢的意思。
在这里“好”用作动词,解释为“喜欢”。
“堪”一般用作动词,主要有两种意思:
①能够承受,经受得起;②可以,能够。
在这里“堪”解释为“能够承受”,即为“忍受”。
(4)这句话翻译为“碰上顾辟疆正和宾客朋友设宴畅饮,可是王子敬游遍了整个花园后,只在那里指点评论优劣,旁若无人”。
所以断句为:
值顾方集宾友酣燕/而王游历既毕/指麾好恶/傍若无人。
(5)①“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句中“委”意思是“舍弃”②“设礼稍诱子路”句中“设”意思是“使用,运用”,“诱”意思是“诱导”。
③“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
”句中“傲”意思是“对……傲慢”,“以”意思是“用”。
据此翻译作答即可。
(6)【甲】文中“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元方入门不顾”可以看出元方是一个聪明机智、率真、有个性的孩子的形象;【乙】文中“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能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老师的形象;【丙】文中“顾勃然不堪曰:
‘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
失此二者,不足齿之伧耳’便驱其左右出门”可以看出顾辟疆是一个不趋炎附势的形象。
(7)①此处的意思应该是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应该是“家父”故选B。
②此处是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女儿,应该是小女。
故选C。
③此处应该是尊称对方的儿子,所以应该是“令郎”。
故选E。
故答案为:
⑴回头看;看
⑵戴帽子;穿儒服
⑶喜欢;忍受
⑷值顾方集宾友酣燕/而王游历既毕/指麾好恶/傍若无人。
⑸不是人哪!
和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设施礼教,逐渐诱导子路3、对主人傲慢,这是失礼;靠地位高贵来傲视别人,这是无理
⑹孔子:
子路出身微贱,生性粗野,好逞勇斗狠,为人刚强爽直,经常头戴鸡冠式的帽子,身佩用野猪皮装饰的剑,曾想“陵暴”孔子,孔子通过礼仪慢慢诱导他,使他改邪归正,改穿儒服,拜孔子为师。
可见孔子做到了循循善诱、因材施教。
顾辟疆:
顾辟疆面对王献之无视别人、恣意评价别人好坏的傲慢的态度,他大发雷霆,最后把王献之赶出去。
可见顾辟疆不会因为王献之身份地位高就容忍他的无礼行为,是一个有原则的人
⑺B;C;E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⑵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比如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等。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题要结合平时的积累,结合句子进行分析理解。
⑷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语句的断句能力。
要求考生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进行断句。
⑸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结合对句子的理解进行作答。
⑹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要求考生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
⑺本题考查考生读敬词和谦词的理解和运用,在平时考生要掌握基本的谦敬词,并且要学会运用。
【附参考译文】
【甲】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正午已过,(友人)没到,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友人)才来。
陈元方那年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友人问元方:
“你爸爸在家吗?
”元方答道:
“等您很久没来,他已经走了。
”朋友便生气了:
“不是人哪!
和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
”元方说:
“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走,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自己家的大门,不回头看。
【乙】仲由,字子路,是卞邑人。
比孔子小九岁。
子路性情质朴,喜欢逞勇斗力,志气刚强,性格直爽,头戴雄鸡式的帽子,佩戴着公猪皮装饰的宝剑,曾经冒犯欺凌过孔子。
孔子设施礼教,逐渐诱导子路,后来,子路改穿着儒服,带着拜师的礼物,通过孔子学生的引荐,请求作孔子的学生。
【丙】王子敬从会稽郡经过吴郡,听说顾辟疆有个名园,原先并不认识这个名园的主人,还是径直到人家府上去。
碰上顾辟疆正和宾客朋友设宴畅饮,可是王子敬游遍了整个花园后,只在那里指点评论优劣,旁若无人。
顾辟疆气得脸色都变了,忍受不住,说道:
“对主人傲慢,这是失礼;靠地位高贵来傲视别人,这是无理。
失去了这两方面,这种人是不值得一提的伧父罢了!
”就把他的随从赶出门去。
王子敬独自坐在轿子里,左顾右盼,随从很久也不来。
然后顾辟疆叫人把他送到门外,对他泰然自若,置之不理。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
②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
③意与日去(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言文,主要论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
B. 作者开篇即明确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并指出修身养德的具体途径。
C. 文中点出了成才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即立志,学习和惜时。
D. “俭”是本文的核心词语,“淡泊”“宁静”是它的正面表现。
【答案】
(1)明确,鉴定;增长;意志
(2)①君子的品行,用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②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3)D
【解析】【分析】
(1)本题注意“广”,是词类活用,形容词用作动词,增长。
(2)本题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
“夫”,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淫”,过度;“冶性”,陶冶性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上册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 年级 语文 上册 文言文 练习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