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例排比.docx
- 文档编号:5469263
- 上传时间:2022-12-16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1.41KB
点例排比.docx
《点例排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点例排比.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点例排比
点例排比
【训练项目】
运用三至五个事例来证明一个观点。
【典范例段】
眼泪为感动而流淌。
为朱自清笔下父亲穿棉布袍子的笨重的背影而流淌,那朴素的文字下跳动着至爱的亲情;为《红岩》中的英雄群体而流淌,他们让人看到,信仰曾经具有抵抗死神的力量;为安徒生童话中海的女儿美人鱼公主而流淌,她为了获得王子的爱情,不惜牺牲生命;为苏联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那些年轻的女兵而流淌,她们用柔弱的身躯抗击侵略者,花朵般的生命陨灭在德寇的枪口下;也为美国犹太作家辛格笔下的吉姆佩尔而流淌,他受尽欺骗嘲弄,被人们称为傻瓜,却始终坚信‘好人’信念,以自己的善良、忠诚、以德报怨映衬世人精明乖巧背后的愚蠢堕落……他们体现了作为人的尊严,显示了爱与献身的价值,标举了正当的生活应该遵循的原则,让人仰望。
【简要评析】
什么是点例?
点例是与繁例相对而言的。
繁例是叙述较为详尽,所用文字较多的例证,点例是叙述较为简略,所用文字极少的例证。
运用繁例,一般一段只用一例;运用点例,一段可以连续使用三至五个相关的事例。
巧用点例,繁点结繁点结合易于酿造佳篇,使文章显得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蕴深刻、文采斐然。
上面文段中有5个精彩的点例,从不同侧面概括值得感动的文学作品人物,体现了作者丰厚的阅读积累,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运用点例排比构段需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排比事例一定要有内容上的某种相关性(例段中五个事例的相同点是都有令人感动之处),这是运用点例排比的基础,如果事例间缺乏这种相关性的,就不能集中运用;二是在分述事例时,尽可能保持语言句式的相似,从而形成排比,彰显气势与文采。
【参考阅读】
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整理搜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
如果没有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没有他对人生的愤世嫉俗、深刻理解,哪里会有文学巨著《红楼梦》的出版?
如果没有岳飞智勇双全、身经百战,没有他对国家民族的赤胆忠诚、侠肝义胆,哪里会有家喻户晓的精忠报国的佳话?
【练习设计】
1.请以“责任”为题,运用点例排比法写一段话,要求不少于三个事例,不少于15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运用点例排比的方法,写一个不少150字的议论性语段。
(要求:
语段的开头要有观点句。
)
荷兰杰出画家梵高给我们留下的《向日葵》,是人类历史上的经典作品。
他的许多作品在今天都是价值连城。
但是,他在自己的最后时刻,一直在为自己没有什么成就而痛苦。
他甚至因为自己一直画不出他心中认为的杰出作品而烧掉了很多画作。
他在最后时刻对自己的弟弟说,我很痛苦,我一生一事无成。
诗文增色
【训练项目】
诗文名句的引用与化用。
【典范例段】
人与自然比邻而居,遂得以常常看风景,而看风景时,看到的却往往是自己。
人生多苦辛。
看风景是人生短暂的中断,是不带惊恐的逃跑。
一直逃至踪影全无时,便是古来的隐者。
结庐在人境而无人世的烦忧,或许是令人神往的吧?
然而可惜不能。
威猛如魏武,当月明星稀之夜,尚有无枝可依的喟叹;豁达如东坡,月下访友,看庭中积水空明,树影绰约如藻荇交横,竟也兴起时不再来的寂寞。
日落黄昏,雨打梨花,都会被风流倜傥的才子看出血泪来。
所谓“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或“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或“一树梅花一放翁”,都是在看风景时看到了自己。
临到最后,人总要面对自己。
【简要评析】
作文中直接引用诗文名句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可读性,体现作者宽广的知识面和良好的语文素养,为文章平添一抹亮色,提升文章的档次。
不直接引用诗文名句,而把它们拆开来,揉合到自己的语言中,即化用诗文名句,不仅具有同样的效果,而且能使语言显得更为灵动活泼。
在例段中,作者运用“化用法”把曹操的《短歌行》、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李重元《忆王孙》的诗句与自己的论述融合在一起,看上去哪一句都没有直接引用,但每一句都可引起我们对某一句诗词和某个诗人的联想,眼前浮现出某种诗情画意,从而产生一种美的享受。
接下来,作者又运用排比的手法直接引用诗句,进一步论证“看风景就是看自己”。
引用和化用的灵活运用起到了开拓与深化、突出与升华的作用。
【参考阅读】
1、我喜欢忧郁的人,一如喜欢孤独者。
孤独者只身面对来自庞大的实体或虚无的挑战,所以是勇敢的。
忧郁却是无奈的。
“思念令人老,岁月忽已晚”是情思的无奈;“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是哲思的无奈。
李商隐守护烛火,陆游骑驴远游,龚定庵把箫而吹,都是一种无奈。
忧郁是伤感的姊妹。
哈代,黑塞,契诃夫和蒲宁,一生都在诉说着忧郁。
哈代在上流社会中隐瞒了乡下人的身份,确乎令人遗憾,但是我知道,虚伪不是他的灵魂所固有的。
谎言是环境的产儿。
他早已赤身裸体站在自己的字行里了。
我看得见,他的灵魂不在“麦克门”——瞧他怎样深情地凝视德伯家的苔丝吧!
(引用)
2、当汉字载负起厚重的中华文明时,它也在史书上留下了别具风韵的一笔: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平平仄仄的音律跳跃的是“字字敲打得响”的灵动;“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独特的回文诗吟咏的是一唱三叹的精妙。
“大江东去”的开阔,“海棠依旧”的含蓄,“山抹微云”的感伤,“关河冷落”的凄凉,仿佛世间一切感情都可以寄寓于汉字。
能够让二八女子执红牙板轻唱离愁别恨、闺情阁怨的是汉字,能够让关西大汉执铁板铜琵琶吟诵黍离之悲、亡国之痛的也是汉字。
试问哪国文字有如此之内涵。
丰富多彩的汉字,见证兴衰的汉字,美韵悠远的汉字……(引用+化用)
【练习设计】
请以“理解”或“月亮”为话题,运用“引用法”写一个语段,然后用“化用法”改写该语段。
不少于150字。
双管齐下
【训练项目】
用一正一反两个事例,对照说理。
【典范例段】
我国明代的张溥,小时候很“笨”,别人读一会儿就能背下来的东西,他往往要读几十遍才能背下来。
但是,他并没有灰心,每拿到一篇文章,先认真抄一遍,校正好,再大声朗读一遍,然后烧掉,接着再抄。
这样,一篇文章往往要抄六七遍。
后来,他逐渐变得文思敏捷,出口成章,26岁就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
相反,宋代的仲永5岁就能赋诗,可谓天赋出众。
可他父亲整天带他四处炫耀,长大以后,却变得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
不难看出,张溥的成功来自于勤学苦练,而仲永的失败是由于不思进取。
由此可见,尽管先天智力因素的差异不可否认,但后天的勤奋确实能弥补先天智力上的不足。
【简要评析】
例证法是最为常见的论证方法。
列举一个事例,再通过意义分析、实质分析、原因分析、假设分析、条件分析等各种方法,也可以比较有力地证明观点,但不足之处是材料不够丰富,不能显示作者宽广的知识面。
在一个语段中列举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同类事例,材料固然丰富,但受制于素材积累,有时难以找到那么多合适的事例。
上面的例段,为了证明“勤能补拙”的观点,先举张溥的例子,虽“笨”但“勤”,终成一代文豪。
但作者并没有就此止步,接着再举仲永的例子,天赋极好,但因为少了一个“勤”,最终一事无成。
这样双管齐下,一正一反,对比鲜明,论证效果非常显著。
【参考阅读】
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
他们二人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使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施展其才能。
而齐王听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
齐军才有了马陵道之胜。
同是孙膑,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呢?
就是因为他效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团。
在魏国,庞涓只为私利,妒贤嫉能,魏王昏庸,偏听偏信,而且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眼光。
孙膑在这样一个集体中,如何施展大志呢?
而齐王任贤用能,身边的臣子也不像庞涓那样谋私,因而上下齐心,孙膑在此,正得以充分发挥作用。
可见,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
【练习设计】(任选一题)
1.请以“傲骨不可无”为话题,用“双管齐下”的方法,写一个不少于150字的语段。
2.阅读下面的材料,用“双管齐下”的方法,写一个不少于150字的语段。
一天,某公司总经理叮嘱全体员工:
“谁也不要走进八楼那个没挂门牌的房间。
”有个年轻人在问:
“为什么?
”总经理满脸严肃地答道:
“不为什么。
”那个年轻人回到岗位上还在不解地思考着总经理的叮嘱。
其他人便劝他只管干好自己的工作,别的不用瞎操心,听总经理的,没错。
可年轻人偏偏有股犟脾气,非要走进那个房间看看。
他轻轻地叩门。
没有反应。
又轻轻一推,虚掩的门开了。
房间里只摆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个纸牌,上面写着“把纸牌送给总经理”几个字。
年轻人十分困惑地拿起沾了许多灰尘的纸牌。
当他将纸牌交给总经理后,总经理一脸笑意地宣布了一项让人震惊的任命:
“从现在起,你被任命为销售部经理。
”之后那十年轻人果然把销售部的工作搞得红红火火。
后来,总经理向众人解释道:
“这位年轻人不为条条框框所束缚,勇于走进某些禁区,这正是富有开拓精神的人所应具备的素质。
”众人恍然大悟:
很多成功的门,其实是虚掩着的,只要勇敢地去叩,并大胆地走进去,呈现在眼前的,很可能是一个崭新的天地。
反向假设
【训练项目】
使用假设的方法深入剖析,辨证说理。
【典范例段】
欧立希为发明一种新药,坚持进行试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试验了606次方获得成功,制出了以试验次数命名的新药“606”,新药的问世是坚持的结果。
试想,如果欧立希仅仅试验一两次,失败后就撒手不干,那么,新药又怎能会问世呢?
如果他试验了一二百次都以失败而告终,他若认为成功的希望已经渺茫,甚至怀疑了原来的设想,因此而偃旗息鼓,自甘放弃,不另辟蹊径,那么“606”自然不会诞生。
即使他试验了605次,又失败了,如果他这时丧失了信心,希望之火熄灭了,那么,他也会功亏一篑,决不会有“606”的诞生。
正因为他坚持下去了,最后,他终于获得了胜利。
可见,坚持就是胜利。
【简要评析】
举例是最常见的论证方法,但不少同学不善于分析事例,论证效果不佳。
反向假设是一种较好的分析方法。
如果所举例子是正面的,就从反面来假设分析;所举例子是反面的,就从正面来进行假设。
这种方法能进一步揭示论点与论据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上面的语段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坚持就是胜利”的观点,其特色在于对事例本身的叙述极为简略,分析议论非常详细。
在分析议论的时候,作者三次提出假设,说明如果欧立希失败一两次或者一两百次就停下来,甚至失败605次之后,不再继续试验,都不可能发明606,从而充分利用了这个唯一的例证,使整个语段显得非常严密非常有力。
【参考阅读】
生活的磨难可以激发创作灵感。
屈原一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却写出了千古绝唱《离骚》;李白壮志凌云,怅然失意,却成为“诗仙”;李煜国破家亡,阶下为囚,却成一代词宗;李清照一生饱尝忧患,抑郁成疾,遂成一代女杰。
如果屈原永远“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出则接遇宾客”,则中国可能会多一个平庸的官僚,少一个天才的诗人;如果李白官至宰辅,享尽荣华,不用浪迹江湖,那么诗仙的豪迈与脱俗肯定与他无缘;如果李煜一直当着皇帝,那么他就永远只会作一些才子佳人的词,而不会留下如此多的千古绝唱;如果没有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难,那么李清照也只是一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平凡女人而已。
正是生活的苦难与磨练,成为他们创作的源泉。
【练习设计】(任选一题)
1.请以“苦难”为话题,用假设说理的方法写一个不少于150字的语段。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其寓意,以“留一道缝隙”为话题,用假设说理的方法写一个不少于150字的语段。
有一位好木匠,晚年的他很少手把手地教徒弟做工,只是习惯唠叨,有一句口头禅是:
“注意了,留一道缝隙”。
木工讲究疏密有致,粘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
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美满”的缘故。
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道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想来,这位木匠绝活肯定是在这一点上下足了功夫。
其实,做人与处世,和木匠的工艺一样,也得讲究“留一道缝隙”。
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排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