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梯形辅助线.docx
- 文档编号:5464012
- 上传时间:2022-12-16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180.19KB
中考数学梯形辅助线.docx
《中考数学梯形辅助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数学梯形辅助线.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数学梯形辅助线
中考数学梯形、平行四边形等四边形辅助线的作法
1.利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构造平行四边形
例1如图1,已知点O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的中点,四边形OCDE是平行四边形.
求证:
OE与AD互相平分.
2.利用两组对边平行构造平行四边形
例2如图2,在△ABC中,E、F为AB上两点,AE=BF,ED//AC,FG//AC交BC分别为D,G.求证:
ED+FG=AC.
3.利用对角线互相平分构造平行四边形
例3如图3,已知AD是△ABC的中线,BE交AC于E,交AD于F,且AE=EF.求证BF=AC.
图3图4
二、和菱形有关的辅助线的作法
和菱形有关的辅助线的作法主要是连接菱形的对角线,借助菱形的判定定理或性质定定理解决问题.
例4如图5,在△ABC中,∠ACB=90°,∠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E是AB上一点,且AE=AC,EF//BC交AD于点F,求证:
四边形CDEF是菱形.
例5如图6,四边形ABCD是菱形,E为边AB上一个定点,F是AC上一个动点,求证EF+BF的最小值等于DE长.
图6
说明:
菱形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和菱形的有关证明题或计算题作辅助线的不是很多,常见的几种辅助线的方法有:
(1)作菱形的高;
(2)连结菱形的对角线.
与矩形有辅助线作法
和矩形有关的题型一般有两种:
(1)计算型题,一般通过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借助勾股定理解决问题;
(2)证明或探索题,一般连结矩形的对角线借助对角线相等这一性质解决问题.和矩形有关的试题的辅助线的作法较少.
例6如图7,已知矩形ABCD内一点,PA=3,PB=4,PC=5.求PD的长.
分析:
要利用已知条件,因为矩形ABCD,可过P分别作两组对边的平行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借助勾股定理解决问题.
图7
四、与正方形有关辅助线的作法
正方形是一种完美的几何图形,它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有关正方形的试题较多.解决正方形的问题有时需要作辅助线,作正方形对角线是解决正方形问题的常用辅助线.
例7如图8,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B作BE//AC,且AE=AC,又CF//AE.求证:
∠BCF=
∠AEB.
与梯形有关的辅助线的作法
和梯形有关的辅助线的作法是较多的.主要涉及以下几种类型:
(1)作一腰的平行线构造平行四边形和特殊三角形;
(2)作梯形的高,构造矩形和直角三角形;(3)作一对角线的平行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4)延长两腰构成三角形;(5)作两腰的平行线等.
例8已知,如图9,在梯形ABCD中,AD//BC,AB=AC,∠BAC=90°,BD=BC,BD交AC于点0.求证:
CO=CD.
图9
例9如图10,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C⊥BD,AD+BC=10,DE⊥BC于E.求DE的长.
图10
和中位线有关辅助线的作法
例10如图11,在四边形ABCD中,AC于BD交于点0,AC=BD,E、F分别是AB、CD中点,EF分别交AC、BD于点H、G.求证:
OG=OH.
梯形的辅助线
口诀:
梯形问题巧转换,变为△和□。
平移腰,移对角,两腰延长作出高。
如果出现腰中点,细心连上中位线。
上述方法不奏效,过腰中点全等造。
通常情况下,通过做辅助线,把梯形转化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是解梯形问题的基本思路。
至于选取哪种方法,要结合题目图形和已知条件。
常见的几种辅助线的作法如下:
作法
图形
平移腰,转化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平移对角线。
转化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延长两腰,转化为三角形。
作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和矩形。
中位线与腰中点连线。
梯形中常用辅助线的添法
梯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
它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知识的综合,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将梯形问题化归为平行四边形问题或三角形问题来解决。
辅助线的添加成为问题解决的桥梁,梯形中常用到的辅助线有:
(1)在梯形内部平移一腰。
(2)梯形外平移一腰
(3)梯形内平移两腰
(4)延长两腰
(5)过梯形上底的两端点向下底作高
(6)平移对角线
(7)连接梯形一顶点及一腰的中点。
(8)过一腰的中点作另一腰的平行线。
(9)作中位线
当然在梯形的有关证明和计算中,添加的辅助线并不一定是固定不变的、单一的。
通过辅助线这座桥梁,将梯形问题化归为平行四边形问题或三角形问题来解决,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平移
1、平移一腰:
例1.如图所示,在直角梯形ABCD中,∠A=90°,AB∥DC,AD=15,AB=16,BC=17.求CD的长.
例2如图,梯形ABCD的上底AB=3,下底CD=8,腰AD=4,求另一腰BC的取值范围。
2、平移两腰:
例3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C=90°,AD=1,BC=3,E、F分别是AD、BC的中点,连接EF,求EF的长。
3、平移对角线:
例4、已知:
梯形ABCD中,AD//BC,AD=1,BC=4,BD=3,AC=4,求梯形ABCD的面积.
例5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D=3,BC=7,BD=
,求证:
AC⊥BD。
例6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C=15cm,BD=20cm,高DH=12cm,求梯形ABCD的面积。
,即梯形ABCD的面积是150cm2。
(二)、延长即延长两腰相交于一点,可使梯形转化为三角形。
例7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50°,∠C=80°,AD=2,BC=5,求CD的长。
例8.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中,AD不平行于BC,AC=BD,AD=BC.判断四边形ABCD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三)、作对角线
即通过作对角线,使梯形转化为三角形。
例9如图6,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AD,BC=CD,BE⊥CD于点E,求证:
AD=DE。
(四)、作梯形的高
1、作一条高
例10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B//DC,∠ABC=90°,AB=2DC,对角线AC⊥BD,垂足为F,过点F作EF//AB,交AD于点E,求证:
四边形ABFE是等腰梯形。
证:
过点D作DG⊥AB于点G,
则易知四边形DGBC是矩形,所以DC=BG。
因为AB=2DC,所以AG=GB。
从而DA=DB,于是∠DAB=∠DBA。
又EF//AB,所以四边形ABFE是等腰梯形。
2、作两条高
例11、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ABC=60°,AD=3cm,BC=5cm,
求:
(1)腰AB的长;
(2)梯形ABCD的面积.
解:
作AE⊥BC于E,DF⊥BC于F,又∵AD∥BC,
∴四边形AEFD是矩形,EF=AD=3cm
∵AB=DC
∵在Rt△ABE中,∠B=60°,BE=1cm
∴AB=2BE=2cm,
∴
例12如图,在梯形ABCD中,AD为上底,AB>CD,求证:
BD>AC。
证:
作AE⊥BC于E,作DF⊥BC于F,则易知AE=DF。
在Rt△ABE和Rt△DCF中,
因为AB>CD,AE=DF。
所以由勾股定理得BE>CF。
即BF>CE。
在Rt△BDF和Rt△CAE中
由勾股定理得BD>AC
(五)、作中位线
1、已知梯形一腰中点,作梯形的中位线。
例13如图,在梯形ABCD中,AB//DC,O是BC的中点,∠AOD=90°,求证:
AB+CD=AD。
证:
取AD的中点E,连接OE,则易知OE是梯形ABCD的中位线,从而OE=
(AB+CD)①
在△AOD中,∠AOD=90°,AE=DE
所以
②
由①、②得AB+CD=AD。
2、已知梯形两条对角线的中点,连接梯形一顶点与一条对角线中点,并延长与底边相交,使问题转化为三角形中位线。
例14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E、F分别是BD、AC的中点,求证:
(1)EF//AD;
(2)
。
证:
连接DF,并延长交BC于点G,易证△AFD≌△CFG
则AD=CG,DF=GF
由于DE=BE,所以EF是△BDG的中位线
从而EF//BG,且
因为AD//BG,
所以EF//AD,EF
3、在梯形中出现一腰上的中点时,过这点构造出两个全等的三角形达到解题的目的。
例15、在梯形ABCD中,AD∥BC,∠BAD=900,E是DC上的中点,连接AE和BE,求∠AEB=2∠CBE。
解:
分别延长AE与BC,并交于F点
∵∠BAD=900且AD∥BC
∴∠FBA=1800-∠BAD=900
又∵AD∥BC
∴∠DAE=∠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ED=∠FEC(对顶角相等)
DE=EC(E点是CD的中点)
∴△ADE≌△FCE(AAS)
∴AE=FE
在△ABF中∠FBA=900且AE=FE
∴BE=FE(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在△FEB中∠EBF=∠FEB
∠AEB=∠EBF+∠FEB=2∠CBE
例16、已知:
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BC,E是CD中点,试问:
线段AE和BE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解:
AE=BE,理由如下:
延长AE,与BC延长线交于点F.
∵DE=CE,∠AED=∠CEF,
∠DAE=∠F
∴△ADE≌△FCE
∴AE=EF
∵AB⊥BC,∴BE=AE.
例17、已知:
梯形ABCD中,AD//BC,E为DC中点,EF⊥AB于F点,AB=3cm,EF=5cm,求梯形ABCD的面积.
解:
如图,过E点作MN∥AB,分别交AD的延长线于M点,交BC于N点.
∵DE=EC,AD∥BC
∴△DEM≌△CNE
四边形ABNM是平行四边形
∵EF⊥AB,
∴S梯形ABCD=S□ABNM=AB×EF=15cm2.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
40分钟)
1.若等腰梯形的锐角是60°,它的两底分别为11cm,35cm,则它的腰长为__________cm.
2.如图所示,已知等腰梯形ABCD中,AD∥BC,∠B=60°,AD=2,BC=8,则此等腰梯形的周长为()
A.19B.20C.21D.22
3.如图所示,AB∥CD,AE⊥DC,AE=12,BD=20,AC=15,则梯形ABCD的面积为()
A.130B.140C.150D.160
*4.如图所示,在等腰梯形ABCD中,已知AD∥BC,对角线AC与BD互相垂直,且AD=30,BC=70,求BD的长.
5.如图所示,已知等腰梯形的锐角等于60°,它的两底分别为15cm和49cm,求它的腰长.
6.如图所示,已知等腰梯形ABCD中,AD∥BC,AC⊥BD,AD+BC=10,DE⊥BC于E,求DE的长.
7.如图所示,梯形ABCD中,AB∥CD,∠D=2∠B,AD+DC=8,求AB的长.
总结:
一:
中点、中位线,延线,平行线。
如遇条件中有中点,中线、中位线等,那么过中点,延长中线或中位线作辅助线,使延长的某一段等于中线或中位线;另一种辅助线是过中点作已知边或线段的平行线,以达到应用某个定理或造成全等的目的。
二:
垂线、分角线,翻转全等连。
如遇条件中,有垂线或角的平分线,可以把图形按轴对称的方法,并借助其他条件,而旋转180度,得到全等形,,这时辅助线的做法就会应运而生。
其对称轴往往是垂线或角的平分线。
三:
边边若相等,旋转做实验。
如遇条件中有多边形的两边相等或两角相等,有时边角互相配合,然后把图形旋转一定的角度,就可以得到全等形,这时辅助线的做法仍会应运而生。
其对称中心,因题而异,有时没有中心。
故可分“有心”和“无心”旋转两种。
四:
造角、平、相似,和、差、积、商见。
如遇条件中有多边形的两边相等或两角相等,欲证线段或角的和差积商,往往与相似形有关。
在制造两个三角形相似时,一般地,有两种方法:
第一,造一个辅助角等于已知角;第二,是把三角形中的某一线段进行平移。
故作歌诀:
“造角、平、相似,和差积商见。
”
托列米定理和梅叶劳定理的证明辅助线分别是造角和平移的代表)
五:
面积找底高,多边变三边。
如遇求面积,(在条件和结论中出现线段的平方、乘积,仍可视为求面积),往往作底或高为辅助线,而两三角形的等底或等高是思考的关键。
如遇多边形,想法割补成三角形;反之,亦成立。
另外,我国明清数学家用面积证明勾股定理,其辅助线的做法,即“割补”有二百多种,大多数为“面积找底高,多边变三边”。
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出现,对称中心等分点。
梯形问题巧转换,变为△和□。
平移腰,移对角,两腰延长作出高。
如果出现腰中点,细心连上中位线。
上述方法不奏效,过腰中点全等造。
证相似,比线段,添线平行成习惯。
等积式子比例换,寻找线段很关键。
直接证明有困难,等量代换少麻烦。
斜边上面作高线,比例中项一大片。
添加辅助线解特殊四边形题
特殊四边形主要包括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和梯形.在解决一些和四边形有关的问题时往往需要添加辅助线.下面介绍一些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和平行四边形有关的辅助线作法
平行四边形是最常见的特殊四边形之一,它有许多可以利用性质,为了利用这些性质往往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中常用辅助线的添法
平行四边形(包括矩形、正方形、菱形)的两组对边、对角和对角线都具有某些相同性质,所以在添辅助线方法上也有共同之处,目的都是造就线段的平行、垂直,构成三角形的全等、相似,把平行四边形问题转化成常见的三角形、正方形等问题处理,其常用方法有下列几种,举例简解如下:
(1)连对角线或平移对角线:
(2)过顶点作对边的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
(3)连接对角线交点与一边中点,或过对角线交点作一边的平行线,构造线段平行或中位线
(4)连接顶点与对边上一点的线段或延长这条线段,构造三角形相似或等积三角形。
(5)过顶点作对角线的垂线,构成线段平行或三角形全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数学 梯形 辅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