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树项目文物知识资料.docx
- 文档编号:5461178
- 上传时间:2022-12-16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41.88KB
青树项目文物知识资料.docx
《青树项目文物知识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树项目文物知识资料.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树项目文物知识资料
文物保护基础知识
陕西省丹凤中学
《船帮会馆文物现状及保护建议》项目学习资料
绪论
一文物的基本内容及分类
1文物的基本内容
2007年12月29日,第二次修正并实施的《文物保护法》第二条明确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文物受国家保护:
(1)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
(2)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
(3)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4)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
(5)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2文物的分类
分类的必要性
(1)由于文物种类繁多,材质不同,要求保存的环境也不同。
(2)为了便于文物的保护修复,由于文物的质地不同,不仅存放的环境要求不同,而且进行保护和修复所用的材料和方法亦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文物必须正确分类,才能方便文物的保护和修复。
(3)庞杂的文物只有科学分类,才便于管理,既确保文物的安全,又方便文物的查找、整理、研究和合理使用。
分类的方法:
依据文物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文物有许多分类方法,虽然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但大体上有博物馆分类方法和文物保护研究的分类方法。
(1)博物馆文物藏品的分类方法
博物馆藏品的分类方法的特点,主要是便于管理,便于快速查找,同时兼顾到文物保护进行分类,具体分类:
按文物材料:
金、银、铜、铁、玉、石、陶、瓷等
按文物用途:
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交通工具、兵器、礼器等
按文物制造分类:
织物、刺绣、雕漆、错金银、珐琅等
按文物制造年代:
旧石器、新石器、夏商周、秦汉、隋唐、元明清等
(2)文物保护研究的分类方法
主要依据文物的材质和保存环境来分类
a按文物材质分类:
有机质文物:
纸质文物(古籍、字画、碑帖、档案等)、纺织品文物(丝、毛、棉、麻织物等)、竹木漆器、皮革类、尸体类、骨角质类、音像类文物。
无机质文物:
金属类文物(金银铜铁锡铅)、石质文物、陶瓷砖瓦类文物、彩绘壁画类文物
b按文物保存环境分类。
馆藏文物:
一般体型较小,重量轻,如可移动的碑刻、玛瑙、翡翠、水晶、宝石等,金属类文物,陶瓷等等。
室外文物:
一般指形体较大,重量大的不可移动文物,如石窟寺、古城遗址、古村落遗址、古城墙、烽燧、塔等。
地下水下文物:
地下水下现在还未发现或已经发现但因种种原因而未发掘的文物。
文物按保存环境分类的意义在于方便研究适合文物保存的最佳条件,以便人为控制文物保存环境。
对于室外文物主要研究环境因素对文物腐蚀的机理,保存并创造文物大环境的最佳保护方案;对于地下文物主要从水文、地质、地理等大环境来研究地下文物的保护。
二文物保护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文物保护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研究,它有特定的研究对象——不能再生的文物。
它的研究内容丰富,不仅包括文物的材料、组成部分、结构与性质、制造工艺、文物的来源及产地,还要研究各种环境因素对文物老化、变质、腐蚀毁坏的影响及劣化机理等,只有在以上各方面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对文物进行科学有效保护的方法和具体实施的保护技术,才能最大限度地延长文物的寿命和科学合理利用的时间。
1鉴定文物的真伪
2研究古代文物的制作工艺
3分析测定文物的成分、结构及表面性质
4研究文物毁坏的原因及锈蚀腐败的机理:
a文物本身组成和性质的因素
b环境因素
c人为因素
5研究文物保护材料
6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
三文物保护的基本方针及基本原则
1文物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这不仅是文物工作的基本方针,也是文物保护的基本指导方针。
这种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是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依据。
防是主动防止,即尽量减少外界因素对文物的侵蚀和破坏,防患于未然,防的本质就是延缓文物材料老化进程,尽量延长文物的寿命。
文物材料和文物保护修复材料,在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下,材料的组成,结构逐渐发生老化变质,甚至完全锈蚀或糟朽腐败,是不可改变的自然规律。
而采取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改善文物保存环境和提高文物材料自身抵抗外界因素影响,使文物尽可能长久的存在人力可控的范围内。
2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保存或恢复文物原状的原则
(3)消除病害保护文物安全的原则
(4)保护文物价值的原则
(5)文物保护修复中应用现代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应遵守的原则
a文物保护修复中以使用原材料为主的原则
b选用文物保护材料应坚持与文物强度、颜色协调的原则
c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d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
四文物保护学的发展趋势
1文物保护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2文物环境研究逐步深化
3文物材料成分、结构分析手段现代化
4文物保护研究方法的综合化
5文物修复保护技术的精深化
6文物保护设施的现代化
7文物保护研究单位工作的专门化、系统化
8文物保护研究单位研究工作的协作化
9文物保护教育的普及深入化
a加强政府和文物单位领导文物保护知识的普及提高
b加强现有文物保护队伍建设
c加强继承和发扬传统保护修复技术的教育
d加强文物保护科技创新教育
第一章文物保护的发展历程
一保护的起源
1人们早期对劣变的认识:
食物防腐木乃伊
2日常的家庭修理和防护:
修补清洁防护性涂层防虫剂
3工匠的修理与修复,工匠通常技艺高超,对于材料的加工性能、使用性能及耐久性都有很深入的了解
4对美的追求:
清理重新填补
5建筑修复,如用石灰保存石刻
二博物馆的修复的发展
1、18世纪后半叶,sirHansSlone雇佣修复师,预防性保护概念出现
2、FriedrichRathgen博物馆建立的化学实验室的主任,1927年,第一次用系统的科技手段设计并完善保护处理的科学家,具有开创性,有关保护处理的论著产生深远影响
3、HaroldPledarlenth对于二战期间文物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要特点史系统运用可惜的方法发展,改进保护方法。
考古出土物的维护
ChristianJurgensenThomsen三期论成为博物馆文物的分类及陈列基础。
充分认识到发掘可能导致快速劣变,文物出土后应立即得到有效紧急保护处理。
特别之处在于,修复文物,是为了在考古学科的发展中使用它们,他被认为是现代考古学的创始人,也可以认为史保护发展的关键人物之一。
三保护学科的形成
保护学科直到1920s到1930s才发展起来的,其标志就是对保护有了明确的定义,各种保护组织的建立,操作标准和原则规范的制定。
1930ManuodofConservationandRestorationofPaintings第一本专业论文集
1950InternationalInstituteforConservationofHistoricandArtisticWorks(IIC)
科学的保护方法有了很大的发展,材质构成,劣变机理研究,保护处理的科学设计与实施,充分利用其他领域的科研成果对文物进行保护。
1、保护原则
JohnRuskin对现代保护理念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WilliamMorris成立古代建筑保护协会,协会的章程中制定了一些原则,是现代保护理念发展的另一个里程碑。
2、对早期所使用的保护材料的研究
3、预防性保护的发展
人们对于污染的危害有了充分认识
合成聚合物有很多优点,但本身也可能劣变,且对器物造成危害
对于一些修复方法的争议,特别是油画的修复
最少处理原则
通过建筑物本身的特点进行装饰
文物是人类共同的遗产,保护要保存其真实性
四中国文物保护发展历程
(一)传统修复保养工艺的源流
1青铜器修复。
青铜器修复技术源于春秋,盛于北宋,至清代形成独立产业
2书画装裱
(二)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的初创期。
1950—1978修缮了大量的古建筑、石窟寺、古遗址、壁画的揭取迁移。
(三)文物保护科学发展的成熟期1978—至今
1观念更新重视文物保护
2健全法规和管理体制
3统筹全国文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4文物保护科技机构的壮大
5文物保护科技人才的培养
第二章文物保护的基本程序
一发掘前文物的保护工作
1、对发掘地点的环境进行调研,预测发掘时可能出现的情况,并提出一些预防性的解决方案。
2、预测可能出土的文物种类
二现场保护
(一)保护的主要任务
1、减少环境骤变对文物的冲击
适当的保护材料、保护措施及时对文物加固,不能使用粘固性材料作临时性保护
2、对考古发掘现场出土的文物进行稳定性处理,可使用石膏固定
3、考古发掘现场环境的调查和记录
为了研究文物的保存情况,损蚀情况和腐蚀机理,为文物的保护处理及以后的妥善保存提供一些数据和参考,在考古发掘现场必须进行认真细致全面的观察、调查、取样并作翔实的记录,测量文物埋藏的深度、与文物接触的介质的颜色、成分、含水量,酸碱度,溶盐的成分、含量和分布等
4、考古发掘现场出土文物情况的调查与记录
文物从地下埋藏到发掘出土的环境突变引起文物的变化及造成的损害等。
(二)现场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
1、保护和获取文物各种信息的重要手段
文物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反应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特定的文化,包含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技术和对外交往等各个方面的重要信息。
开发利用其中蕴藏着的大量信息资源,必须要保护好作为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各种文化遗存,特别是要保存文物的历史标志。
2、防止环境突变对文物产生破坏的应急措施
环境突变对文物产生的危害非常严重,因此,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重点应放在采取科学有效快速的保护措施来防止由于环境突变对文物造成的毁灭性破坏。
3、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重要场所
三实验室保护
1、分析检测
2、研究清理
3、保护处理修复,化学处理或采取别的措施达到器物的稳定
4、为陈列的目的所作的处理
四通过控制博物馆环境对文物进行长期保护
1、博物馆的温度指标及其控制
一般认为博物馆室内空气的标准温度应在15—25℃,对文物保存比较适宜,这个温度范围是泛指各类文物而言,有些质地的文物对温度有更严格的要求。
博物馆室内温度的波动,只允许缓慢逐渐改变,不仅要求在一年之内的变化不超过规定的标准,就一日而言,气温的变化也不能过于剧烈,一般认为日气温差不能超过2—5℃。
为了控制博物馆内的温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下列措施:
A、尽量减少馆外不良气候的干扰。
掌握馆内气候规律,在气候不宜的太冷或太热气节,陈列室开放时及库房均应关闭门窗、挂窗帘,减缓空气对流对馆内温度的影响。
在室外气候适宜博物馆气温要求的季节,可通风降温散湿,利用自然通风控制室内温度。
B、用温度调控设备。
用空调系统设备自动调控博物馆温度是最后的途径。
在温度不适的房间,展室或气候不利的季节,可单独使用调温设备,用机械方法缓和温度变化的应急措施,如热风机、恒温器、空调器式。
C、控制文物展柜的温度、陈列展柜应尽可能封闭严密,使陈列柜小环境免受外界气温的干扰。
长期实验表明,封闭展柜可避免温度的剧烈变化,减缓室外气候剧变对文物的影响和破坏。
水质框架的玻璃柜,年久易变形而出现缝隙,难保密闭,因为可以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注意考察新的材料,制造密闭性能好的展柜。
2、博物馆内湿度及其控制
博物馆内相对湿度基本公认数值时45%—65%,在此数值范围内缓慢波动,对保存一般泛指的各类文物基本是合适的。
相对湿度对文物的影响与文物的材质有一定的关系,不同材质的文物,有其严格的湿度控制范围,即最佳保存环境湿度,如漆木器类库房为60—70%,纺织品、纸质文物库房为50—55%。
文物分类收藏或展出,有区别地控制湿度,是最理想的办法,如果实在达不到这一要求时,也要将湿度控制在泛指各类文物的标准数值范围内。
水是各种因素破坏文物的媒介,博物馆内湿度条件的优劣,是评价博物馆环境的关键。
为了严格控制博物馆室内环境湿度,可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下列措施:
A、安装可自动调温、调湿的空调系统,控制博物馆、陈列室或文物库房的湿度,使之恒定在标准范围内。
B、根据室外气候变化规律利用自然通风控制博物馆或展室湿度。
调节馆内外湿度时,必须考虑馆内相对湿度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应用下面的公式将相对湿度换算成绝对湿度来比较馆内外的湿度。
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当时温度下的饱和湿度
C、单独使用加湿机、去湿机,或使用恒温恒湿机来控制和调节湿度。
D、控制文物柜及展柜小环境,尽可能封闭严密,减少湿度剧烈变化,减缓室外湿度剧烈变化对文物的影响。
E、湿度过大时,可在文物柜,陈列柜放具有吸湿性的干燥剂、吸湿剂,通常使用的吸湿剂有硅胶、生石灰、无水氯化钙、木炭等,其中硅胶最佳,它吸水速度快,颜色变化可反应吸水程度,同时它又是一个可再生性的硅胶,吸水饱和后,烘干后仍可再用。
五成功的文物保护工作需要广泛的合作
(一)合作开始于发掘前,保护工作者和考古工作者一块调查,提出预案
(二)在发掘过程中的合作,发掘者听从工作者建议
(三)发掘后的工作是最重要的
1、文物出土的保护方案需要考古、文物保护、博物馆及分析科学家共同制订
2、考古遗址保护中的合作
3、实验室中的微型发掘。
文物材质及保存状况分析,清理,破损器物的观察,制作工艺,使用痕迹,埋藏过程中的变化
4、发掘资料发表过程中与考古人员合作
5、在陈列、展出及存贮过程中,保护人员与博物馆管理人员的合作
(四)文物保护工作者及其他领域专家的合作方式
(五)吸引公众对文物保护的关注与支持
1、为什么要与公众就文物保护问题进行沟通交流
对许多保护问题存在不同的看法
文化遗产保护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文物保护不是可望不可及的
2、有哪些方法可吸引公众的支持
电视博物馆旅游
第四章石质文物保护
中国石质文物十分丰富,不仅形式多姿多彩,而且具有很高的史料和艺术价值。
但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尤其是大规模城市建设、交通业的飞速发展,人类对环境的过度索取,导致环境恶化。
这种恶劣的环境对先民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石质文物特别是露天石质文物正以惊人的速度风化,使石质文物剥蚀脱落,开裂崩塌,甚至发生整体破坏。
导致石质文物风化的因素很多,既有石质本身的组成、结构、性质、保存现状、建造的地质、地理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又有外界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的影响。
要保护好石质文物,就必须深入研究各种因素对石质文物风化的影响,研究石质文物风化机理,用现代技术探测石质文物风化程度、裂隙发育,从而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
一石质文物的分类及特点
(一)石质文物的分类
石质文物是指一切以天然石头为原料加工的制品类文物,基本上分为三大类:
1、石质艺术品类文物
石质艺术品类文物在石质文物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种类繁多,有石窟寺、摩崖
像、石雕、石刻、石碑、经幢等。
这些石质艺术品,把大自然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活动、宗教信仰、风土人情等完美结合在一起,成为人们研究古代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生活、文化,特别是古代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
石质艺术品类文物与佛教的传入和发展密切相关。
东汉初年佛教传入我国,但当时影响不大。
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不止,各种矛盾空前尖锐,人民处于战争的灾难之中,苦于无奈,希望得到精神上的安抚和寄托,这种特殊的社会背景,为佛教的传播提供了机会。
如今我过已有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重庆的大足石刻等石窟(刻)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石质建筑类文物
石质建筑类文物是指人类历代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有重要历史意义和重要艺术价值的石质建筑物或构筑物。
石质建筑类文物包括石质建筑物、石质建筑群及其内部所附属的艺术品,如石质文物建筑中的石洞、石棚、石殿、石桥、石塔、石墙、石阙、石牌坊、石陵墓、石地板、石台阶、石墙基、石柱、石柱础、石栏杆等。
3、石质工具、用具类文物
早在人类历史初期,人们就开始以岩石为原料,制成各种劳动工具和生活工具,石制品的出现,开始了人类历史发展中漫长的石器时代,直到金属器具出现,石器才逐渐被取而代之。
从古代用石材制成的石刀、石斧等简单劳动工具,逐渐发展成用石材制成石磨、石碾等石质工具,后来又用石材制成石槽、石盆、石碗、石镯、石枕、石棺、石椁等生活用品和丧葬用品。
在漫长的石器使用过程中,很多石器被遗留了下来。
(二)石质文物的特点
1、中国石窟寺艺术特点
石窟寺传入中国后,逐渐融合了地方民族特色,成为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形式。
中国的石窟寺艺术,就是在秦汉以前造像、绘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雕塑和壁画为主要内容,把山崖、石洞、雕像、绘画艺术与木结构殿堂融为一体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石窟建筑形式。
中国各地的石窟,其开凿年代大约从南北朝直到明代,开凿较早的石窟已有一千五六百年的历史。
从现存的这些艺术品来看,我国西北地区的石窟寺中,多雕刻品,保存较多。
彩绘艺术品虽比雕刻品难以保护,但由于西北地区气候干燥,所以也有很多彩绘艺术品保存下来。
这些带有浓厚佛教色彩,反映佛教艺术的石窟寺,是古代能工巧匠们通过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
这些精美、丰富、古老、纯朴且风格独特的雕刻和彩绘艺术品,展现了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技巧。
尽管这些石质文物中,时代及所处的地域和种类不一,但每件具体文物的来龙去脉,都构成了一个历史事实或一个神话故事,如重庆大足石刻造像,上起初唐、下至明清,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布局巧妙,5万余尊造型精美的石刻遍布全县40余处,以北山、宝顶山最为集中。
大足石刻是我国石窟艺术和石刻雕塑史上的一支奇葩,也是中国石窟艺术的优秀代表,特别是宝顶山大佛湾摩岸造像群,人物造型生动,栩栩如生,而且色泽鲜艳,令人赞不绝口,整个造像群的画面构成许多小神话故事,总的主题是教人绝不可作恶,要孝敬老人、不杀生等。
大足石刻在文化艺术和宗教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佛教艺术,特别是研究巴蜀文化难得的宝贵实物资料,如此精美的艺术珍品,在千余年的漫长岁月中,长期遭受严重的风化破坏,致使石刻造像剥蚀脱落、片状风化、卷曲状风化、网状切割风化、局部发生板状脱落,有的造像甚至发生整体性破坏,模糊不清。
所有损毁中尤以板块状风化形成各种脱离体及各种空腔、霉斑、水斑为甚。
研究如何使这些石刻艺术品免受自然破坏是十分重要而急迫的任务。
2、石刻石碑类文物的产生及特点
在中国古代历代的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皇宫贵族的墓中多有石碑,统称之为“墓志碑”,记载了死者的生卒年月、死因、经历、功绩。
这些资料,可补史之缺,正史之谬,对研究古代社会状况、人物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古代帝王将相、达官贵人的陵墓前一般都树立有大型石碑和石像生,如乾陵是武则天和唐高宗的合葬墓,在乾陵神道两侧和陵前树立着上百的飞禽走兽、大型石人、石马、石雕、石碑,其中高7.53米、宽2.1、厚1.49米的巨型无字碑更是举世闻名。
尽管这无字碑历尽沧桑,仍不失凝重厚实之感,但表面也因雨水浸蚀、风沙吹打磨损,苔藓、藻类寄生而损毁严重。
西安碑林博物馆是全国收藏石碑最多的石碑博物馆。
馆内石碑林立,有中国不同朝代、不同字体、不同图案、不同形状的各类石碑,是人们欣赏研究古代石碑艺术、书法艺术、石刻艺术及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的丰富实物资料。
以上实例表明,中国石质文物不仅从形式到内容多姿多彩,而且具有极其丰富的史料价值和极高的艺术价值。
二、石质文物风化的主要原因
石质文物的风化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危害严重的问题,特别是露天的石质文物的风化更为严重。
石质文物风化主要受石质本身的性质、结构、保存状况,建造的地质、地理等内部因素及外界物理、化学、生物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一)、石质文物风化的内部因素
石质文物的风化损蚀,与其本身的性质、化学组成、孔隙率大小和胶结物类型等内部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
1、石质文物石材化学组成的影响
雕凿加工石质文物的石材,一般都是就地取材。
因此,当地的地质地理条件就决定了石质文物的质地。
各种不同质地的石质文物,遭受的影响也不同。
如大理石、汉白玉这种以碳酸钙为主的石质,遇到浓盐酸,就会产生气泡。
主要成分是难溶硅酸盐的花岗岩石材,遇到浓盐酸时,却看不出有明显的化学变化。
这两种不同质地的石质文物受空气中酸性气体如CO2、SO2、HCl、NO2等及酸雨的影响大不一样,前者比后者的腐蚀风化速度要快得多。
2、石质文物石质结构的影响
如果石质文物石质的主要化学组成相同,那么石质结构的影响就很明显,孔隙率大的石质结构就比较疏松,机械强度相对会小一些,因而抵御各种外界因素破坏的能力也较差。
这种石质对水、酸、溶盐的吸收强,风化蚀损的速度更快。
3、石质文物石质胶结物的影响
石质的风化速度与石质胶结物的类型有关,以泥质(绿泥石、水云母和高岭土的混合物)为胶结物的石质,比以硅质为胶结物的石质更容易风化,这是因为泥质胶结物,在饱水状态下,容易发生水化作用,使泥质颗粒体积增大,造成石质膨胀,甚至泥质随水流失,造成石质结构中孔隙率增大,而抵御外界因素破坏的能力变差。
而硅质胶结物因其溶解性非常小,不足以引起体积变化,也不易流失而影响石质孔隙率。
4、石窟寺建造受地质地理条件的影响
石窟寺建造时会受地质地理条件的影响。
如地质层结构的变化,岩石的形成与演变,风沙的浸蚀,地下水的活动等,都会对石窟寺带来破坏。
(二)、石质文物风化的外部因素
石质文物的风化除受石质本身的组成、性质、结构、保存状况等内部因素影响外,还受大气中之有害气体、尘埃、酸雨、地下水中可溶盐、油烟等化学因素和水、温度、风沙、岩石空隙中盐的结晶与潮解等物理因素以及菌类、苔藓、藻类等生物因素的影响。
1、石质文物的化学风化
(1)、大气中有害气体对石质文物的危害
近代工业发展和人口迅速增长,导致大量有害气体排入大气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特别是工业中的三废之一废气的排放、战争的硝烟、烟花爆竹的燃放、燃料的燃烧等,都在将空气中对人类有益的氧转变成对人类健康有严重危害的氧化物。
这些有害气体不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同时也严重危害人类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使文物不同程度遭到有害气体的浸蚀。
室外石质文物受害更为严重。
A空气中氮、硫、碳氧化物有害气体对文物的危害,这些氧化物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而形成无机酸,使户外石质文物受到腐蚀。
这些酸对石质(特别是对以碳酸钙为主的大理石、汉白玉)的腐蚀非常明显。
通过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质谱等分析手段,对腐蚀产物分析证实,石质文物风化的主要产物分别是CaSO4·H2O、Ca(HCO3)、Ca(NO3)2。
硅酸盐为主的石质(如花岗岩,它的主要成分是长石)的腐蚀产物主要是高岭土。
B空气中有害氢化物气体对文物的腐蚀
空气中之有害氢化物气体主要有氯化氢和硫化氢对石质文物的腐蚀和破坏。
如果石刻上有色彩,H2S和红色颜料中Pb3O4及白色颜料PbO变成黑色的PbS。
严重影响石刻上的颜色,影响文物的外观。
(2)空中死神——酸雨对露天石质文物的浸蚀损害
现代工业(石油、煤炭、化工、航空航天、舰船、军事等)的发展,带来了一个无省界、国界、波及范围不断扩大,危害越来越严重的“空中死神”酸雨对露天文物的严重危害,特别对露天石碑、石人、石马、墓葬外的石质镇墓兽、古代建筑中的石材、石窟寺的围崖等的腐蚀破坏尤为严重,使石质表面严重风化、酥粉开裂、脱落。
(3)空气中颗粒状或粉末状物中的尘埃对石质文物的危害
空气中尘埃的成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项目 文物 知识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