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3单元.docx
- 文档编号:5443297
- 上传时间:2022-12-16
- 格式:DOCX
- 页数:71
- 大小:286.71KB
最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3单元.docx
《最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3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3单元.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3单元
2014—2015年度下学期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 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教五年级的数学,共有学生41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25人,学生都来自农村,他们的课外作业完成得不够理想,学生的书写状况有很多不理想,上课主动听讲、积极大胆发言的个性养成的不够好。
少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从学生的思维能力看,思维的主动性不突出,逻辑能力很差,发散能力不理想。
学习困难的学生占有少部分,他们的特点是:
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好,上课走神、不认真听讲、或者说根本就听不懂上课内容,缺乏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要因地制宜,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课堂上安排一些简单的问题专供他们回答,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使后进赶先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
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一)数与代数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与性质
第六单元分数的加法与减法
(二)图形与几何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第三单元长方体与正方体
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
(三)统计与概率
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
(四)数学思想方法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找次品
(五)数学综合运用
1.探索图形
2.打电话
本册修订后的教材,既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
本册教材的编排既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注重体现近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验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内容分散编排,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避免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在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取、习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2.改进熟悉分数的编排,注意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加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要系统地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四则运算同整数、小数知识一样,分数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分数的概念比较难理解,计算起来也比较复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本套教材仍然采用了以往教材的编排体系,把分数划分为两个阶段教学第一段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借助操作直观,使学生对分数有初步的熟悉,虽然也出现了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初步概念,给学生积累一些感性知识在系统认识了小数和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本册将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等技能,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在具体安排上,本套教材一方面注意体现《标准》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阐述新的内容,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继续把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作为空间与图形内容编排的研究重点,在教学内容方面安排了“观察物体(三)”“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的运动(三)”。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通过四年多的数学学习,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本册教材教学折线统计图,根据统计内容的调整,将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集中进行编排,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学生把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思想,并根据折线的变化特点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更好地了解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建构了数据分析观念。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本套教材总体设想之一是:
系统而有步骤地渗入渗出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据此,在本册教材的“数学广角”单元,安排了“找次品”的教学,旨在通过“找次品”渗入渗出优化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之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教材以“找次品”这一探索性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看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再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入渗出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本册教学内容涉及数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丰富素材。
例如,“图形的运动(三)”中“你知道吗”呈现了艺术家们利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出的美丽图案;综合与实践活动“打电话”、数学广角“找次品”等,都蕴含了优化思想方法,简洁巧妙的解决问题策略中闪烁着数学方法的奇妙。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
2.掌握因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生活中有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改精神,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把握教材的内容,吃透教材的前后联系,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做到对学生基础摸清,好、中、差生做到心中有数,更好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优生优培,做好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
2.不断学习业务理论,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强直观教学,通过教具、挂图、投影仪等教学辅助手段,使学生从实物中认识并掌握数学概念知识。
3.加强基础教学的同时,继续关注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好发挥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
4.继续深入开展“小班化教育在农村的实验与研究”,使学生在等高、等爱、等距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5.制作必要的数学教具,为有效地开展数学课堂教学而准备。
6.认真写好每节课后的反思。
六、课时安排
(一)观察物体(三)(2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7课时)
1.因数和倍数 …………………………………2课时
2.2、5、3的倍数的特征 ……………………… 3课时
3、质数和合数 ……………………………………2课时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3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8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探索图形(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2课时
2.分数与除法………………………… 2课时
3.真分数和假分数………………………… 3课时
4.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
5.约分………………………………… 4课时
6.通分…………………………………… 4课时
7.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图形的运动(三)(3课时)
(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3课时
打电话( 1课时)
(七)折线统计图(3课时)
(八)数学广角——找次品(2课时 )
(九)总复习(4课时)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从不同方向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图形是不同的。
根据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结果只有一种。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3、通过拼摆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1、通过练习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2、通过练习巩固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来拼摆小立方体。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
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辨认物体的形状。
难点:
能通过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来拼摆小立方体。
课时分配:
2课时
总第1课时
本课课题
观察物体(三)例1例2
第1课时/共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从不同方向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图形是不同的。
根据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结果只有一种。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3、通过拼摆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辨认物体的形状。
能通过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来拼摆小立方体。
教学准备
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积木图片)同学们,大家喜欢搭积木吗?
你们看,只要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就能用积木搭出各种各样的图形。
今天我们也一起来搭一搭。
(板书:
观察物体三)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1:
按要求摆一摆。
解决问题
(1):
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
的图形。
(1)学生动手拼摆,并与同伴交流摆法。
(2)指名汇报并演示,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三种摆法:
解决问题
(2)如果再增加1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
(1)学生动手拼摆,在小组中交流摆法。
(2)指名汇报并演示,学生可能会提供多种摆法,只要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
提问:
通过拼摆,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
虽然摆法各不相同,但只能添加到前面或后面,不能添加到上、下、左、右面。
2、教学例2。
出示例2:
你能摆出兰兰所观察的图形吗?
(1)动手操作,让学生根据例题提供的从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的图形摆出相应的立体图形,与同桌交流摆法。
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演示,学生可能会呈现多种图形。
提问:
通过刚才的拼摆你有发现了什么?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
一旦确定了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的图形,这个立体图形的形状也就确定了,也就是说本题只有一种摆法。
3、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
学生根据题意自行操作,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拼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指导。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题。
1.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出判断,再组织交流。
2.第2题:
先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再组织交流摆法。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第
(1)题中有多种不同的摆法,第
(2)题是不能确定5个小正方体怎么样摆的。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根据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有多种摆法。
根据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只有一种摆法。
当想象不出来时,用小正方体摆酒变得简单了。
总第2课时
本课课题
观察物体(三)练习
第2课时/共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2、通过练习巩固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来拼摆小立方体。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辨认物体的形状。
能通过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来拼摆小立方体。
教学准备
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主页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的一些知识,你学会了什么?
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在从一个和多个方向观察物体时要注意什么?
二、基础练习:
1、第3、4题学生自己独立练习,再交流。
对于第4题第
(2)小题,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请学生展示不同的摆法,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只看到一面是无法确定物体的形状的。
2、第5题:
可以让学生直接作出判断,再组织交流。
3、第6题:
让学生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所观察的物体是什么立体图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
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
如果搭成的图形从正面看,最少需要3个正方体,还可能是4个、5个……
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或在方格纸上画出,从不同的方向观察自己所搭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图形;还可以让学生小组活动,由一名学生增加所给的条件,使其他人能准确地摆出这个立体图形。
4、第7题: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根据题意摆一摆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全班讨论。
三、提高练习:
1、同一个物体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是不是相同的呢?
从不同方向看呢?
2、小华从什么方向看到的
3、用小正方体拼一个立体图形,使得从左面看和从上面看如下图,至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几个小正方体。
四、课堂小结
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指名回答,一起交流,引导学生认识以下的重点:
通过三个面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只有一种可能。
2.当想象不出来的时候,用小正方体摆就变得简单了。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单元分析:
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负数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因数和倍数;二、2、3、5的倍数的特征;三、质数和合数。
这些知识是以后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等四则运算知识的重要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
1、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3、5的倍数的特征。
3、逐步培养学生数学抽象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各个概念,并能区分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难点:
熟练掌握2、3、5的倍数的特征。
课时分配:
因数和倍数-------2课时
2、3、5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
质数和合数------2课时
总第3课时
课题:
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2、使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3、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学会有序的思考。
学习重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学习难点:
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二、自主学习
1、结合2×6=12,说一说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
(说给家长听)
2、有12个小朋友正在讨论怎么站队的问题。
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他们吗?
你能用一道简单的算式把你心目中的排法表达出来吗?
3、根据你写出来的算式,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说给家长听)
4、你能找出下面的数的倍数吗?
3的倍数:
5的倍数:
三、合作交流
1、学生汇报自主学习1的内容。
2、小组交流自主学习2的内容,交流过程中自己没预习到得知识,要在弄懂、学会的基础上补充到笔记本上。
3、全班交流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汇报内容并重点板书。
引导学生明白:
因数和倍数是互相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交流完后,同桌互相举出一个乘法算式,说出其中的因数和倍数。
4、找出一个数的倍数。
5、学生汇报自主学习4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明白3和5的倍数有无数个,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
最后引导学生明白,一个数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大的倍数无限大,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四、课堂检测
1、判断
⑴、5的倍数一定大于5。
⑵、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它的最小倍数相等。
⑶、36的最小倍数和最大因数都是36。
⑷、1没有因数。
2、练习2第1题
3、练习2第3题
五、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人主页
课堂练习:
一、判断题
1、任何自然数,它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它本身.( )
2、一个数的倍数一定大于这个数的因数.( )
3、因为1.2÷0.6=2,所以1.2是0.6倍数.( )
4、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
5、一个自然数越大,它的因数个数就越多.( )
6、任何自然数,它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它本身.( )
7、一个数的倍数一定大于这个数的因数.( )
8、两个质数相乘的积还是质数。
( )
9、一个合数至少得有三个因数。
( )
10、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它本身,也就是说一个数的最大因数等于它的最小倍数。
()
二、填空。
1、在50以内的自然数中,最大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
2、既是质数又是奇数的最小的一位数是( )。
3、在20以内的质数中,( )加上2还是质数。
4、如果有两个质数的和等于24,可以是( )+( ),( )+( )或( )+( )。
5、一个数的最小倍数减去它的最大因数,差是()。
6、一个数的最小倍数除以它的最大因数,商是()。
7、一个自然数比20小,它既是2的倍数,又有因数7,这个自然数是()。
8、如果a的最大因数是17,b的最小倍数是1,则a+b的和的所有因数有()个;a-b的差的所有因数有()个;a×b的积的所有因数有()个。
9、比6小的自然数中,其中2是()的因数,又是()的倍数。
10、个位上是()的数,都能被2整除;个位上是()的数,都能被5整除。
11、在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是(),最小的偶数是(),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12、1024至少减去()就是3的倍数,1708至少加上()就是5的倍数。
13、质数只有()个因数,它们分别是()和()。
14、一个合数至少有()个因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5、自然数中,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是()。
16、在20至30中,不能分解质因数的数是()。
17、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186,这三个偶数是()、()、()。
18、我是54的因数,又是9的倍数,同时我的因数有2和3。
()
19、我是50以内7的倍数,我得其中一个因数是4。
()
20、我是30的因数,又是2和5的倍数。
()
21、我是36的因数,也是2和3的倍数,而且比15小。
()
总第4课时
课题:
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3、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学会有序的思考。
二、自主学习
1、预习与这部分内容有关的旧知识
⑴、说出下面各组数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125和2563和954和18
⑵、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15是倍数,5是因数。
26是3的倍数,是24的因数。
34是12的因数,也是36的因数。
④48是12和6的倍数。
2、预习新知识
⑴、试着找一找18的因数有哪些?
你有没有什么简便的方法可以更快的找到一个数的因数?
⑵、你还有什么重大发现?
三、合作交流
1、汇报预习的第一个内容:
“与这部分内容有关的旧知识”
2、小组交流预习的第二个内容“新知识”,按照⑴、⑵的顺序交流,交流过程中自己没预习到的知识,要在弄懂、学会的基础上补充到预习记录本上。
3、全班交流,分小组发言,让学生讨论一下,用哪种方法找的又全又快。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汇报的内容,从中找出找因数的方法(一对一对的找)。
然后把因数用集合的形式表示出来。
4、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让学生用前面归纳的方法找出30和36的因数。
集体订正。
5、在此基础上小组讨论:
一个数的因数有哪些特点?
四、课堂检测
1、写出下面个数的因数。
10的因数:
32的因数:
2、写出下面个数的倍数。
4的倍数:
12的倍数:
3、练习二第5题
五、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堂练习:
个人主页
总第5课时
课题:
第二单元:
2、5的倍数的特征第三课时
课型:
新授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
使学生知道奇数、偶数的概念。
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
能举出生活中的数,再判断是奇数还是偶数
2、培养类推能力及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学习重点:
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学习难点:
1、掌握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2、利用所学知识解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数学 年级 下册 教案 13 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