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docx
- 文档编号:5431974
- 上传时间:2022-12-16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8.85KB
论文.docx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文
高2013级研究性学习成果论文
关于古希腊政治
与
进现代政治之比较
指导老师:
卢老师
组长:
祝锦江(6)
组员:
易聪胜(7)、严凯(7)、胡丹(7)、丁宽宽(7)、王晨(6)。
2011-2-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摘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要
古代希腊各国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的政治和外交理念与冷战时期的西方世界和苏维埃共产主义政权有很多相似之处。
古代希腊多变的地形与复杂的政治形势使之成为研究与冷战时期政治比较不可多得的模型。
通过查阅古代流传下来的资料,我们得以了解当时希腊的情况,获得当时世界各国在两极对抗环境中的政策选择和结果,并分别就战后外交,盟国控制,和平解决事务和国家以及大众舆论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在不同政治理念,价值观念,文化框架下,同等情况下的国家政权会做出类似的选择以获得一定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达到利益上的均衡。
关键字:
古代希腊,政治比较,伯罗奔尼撒战争,两级霸权,冷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第一章总述...............................................1
第二章希腊概述...........................................2
第三章希腊世界以及周边的情况:
战火中的城邦...............5
3.1科林斯.............................................5
3.2亚哥斯.............................................5
3.3底比斯和普拉迪亚...................................6
3.4西西里岛的诸城邦...................................6
3.5波斯...............................................7
3.6希腊周边的国家和地区:
色雷斯,马其顿和城邦的海外殖民地....................................................7
3.7小结...............................................8
第四章与冷战时期政治的比较...............................9
4.1大国在战后的克制与忍让.............................9
4.2大国对于各自盟国的控制............................10
4.3大国之间的和平和妥协..............................11
4.4对立时期的政府舆论和大众舆论......................13
第五章结论..............................................15
参考文献.................................................16
部分英文翻译对照.........................................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章总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第一章总述
古代希腊世界表现出今天世界的很多特征,多元的政治理念,价值观念,文化框架,以及复杂的经济活动和外交活动,这些相似性使得古典时期的希腊,尤其是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的希腊政治和外交与冷战时期的东西对有许多相似之处。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战争中间,希腊世界主要是雅典城邦同盟与斯巴达城邦同盟之间的对抗和摩擦,在战争中间,两国的外交行为有很多冷战时期的影子。
人类的历史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但是相似的外部环境下重复着相似的,富有戏剧性的过程。
有一位历史学家曾经说过:
任何事件首次登场是一场正剧,而第二次登场则是闹剧。
历史总是在神奇地“重演”着,“重演”的主角或许会不同,“台词”会被更改,但是本质没有发生改变。
本文通过介绍希腊内战时期两极对抗环境下的各国,分别从战后外交,盟国控制,和平解决事务和国家以及大众舆论进行与冷战时期的大国外交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在不同年代下不同文明在两极霸权对立时外交政策上的相似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章希腊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第二章希腊概述
希腊复杂的地形条件,人文特征,多元的文化使之成为研究现代世界政治的理想模型,雅典与斯巴达以及它们的盟国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外交与冷战时期的各国有很多相似之处。
本章主要就希腊的政治体制和文化特点做一个概要的介绍,藉以了解希腊与冷战时期外交的相似点。
希腊具有多变的地形,也造就希腊文化和政治观念的多元性。
这与我们当今世界的情况是十分类似的。
我们可以从现在能够看到的零星材料印证这一点。
希腊既有星罗棋布的海岛,使得他们善于航海;也有平坦的陆地,其间的平原养活了希腊的农民和奴隶。
赫西俄德是现今历史学家可以确认的最早的诗人,作为一个在内陆以农耕为生的人来说,他在自己的诗篇中就表示了对安逸的农民生活的赞美和对航海的怀疑。
自然界的规律和慢节奏的生活方式,辛勤地耕耘和每一年稳定的收获,这就是赫西俄德的农民生活。
而贸易会遇上各种各样未知的危险。
远离苦涩的海水,这就是赫西俄德的忠告:
“要是有必要就出海去,但只能到六月中旬到九月之间——即使是在这个时候出海,你也还是个傻瓜。
”
而与赫西俄德恰恰相反的是人们熟知的《奥德赛》的作者荷马。
荷马是希腊内海开俄斯岛的居民,在他的作品里就洋溢着对航海,英雄和冒险精神的羡慕。
他在自己的诗篇中向我们展示着当时希腊的城市和港口:
“我们的城市四周围着高高的城垛:
每边都有一个优良的海港,在通向码头的狭长堤道上,一条条弯底船被拉上岸,每位船主都有自己的船台。
这里是民众聚集的地方,每一面都有用地底下开采的石块建成的小波塞冬庙。
同时在这里,水手们精心地为黑色船只配上缆绳风帆,细致地打磨船橹。
因为费阿克斯人用不着弓箭,他们的力量便在桅杆和船桨上,靠一身过人的本事,他们喜爱驾船在泡沫迸溅的海浪上。
”
希腊丰富的地形为她提供了很多不同模式文明共存的可能,这种文化的复杂性所造成的不同文化的碰撞,政治斗争和利益斗争都丝毫不亚于现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所发生的事件。
这也使得古代希腊成为了解现代政治的一个非常好的模型。
希腊人多元的文化元素也来自人种。
多变的地形,蜿蜒的海岸线和星罗棋布的海岛居住着的希腊人总体上分为两支——爱奥尼亚人和多利安人。
爱奥尼亚人其实是希腊原住民。
而希腊在公元前15世纪后期和公元前14世纪受到了亚该亚人的大范围骚扰,相信在阿伽门侬率领亚该亚人联军攻打特洛伊人的时候(传统上认为是公元前1194年),亚该亚人已经在希腊本土建立了他们的王朝。
但是这些城邦都最终走向了衰落,在公元前十二世纪末,来自希腊中北部的多利安人,毁灭了古老的文明,并且开始了一个黑暗的时代。
在三个世纪混乱之后,古典希腊才出现。
爱奥尼亚人纷纷出海避难(除了雅典人),占据了小亚细亚沿海和爱琴海的岛屿。
在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上居住的斯巴达人就是多利安人,与以雅典为代表的爱奥尼亚人在政治体制,经济外交,文化模式上有极大的不同。
尤其是政治体制,雅典实行的是民主贵族统治,而斯巴达则是贵族寡头统治。
希腊的政治体制与现在世界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当时的希腊世界实际上由大约两百个城邦组成。
每个城邦就像现在的独立国家一样,有自己的政府,军队和外交。
这种特殊的政治形态与现今世界有很大的相似性。
而且在古代社会也只有古典希腊具有这种特征。
他们
的生活和政治态度与现在的人们相差无几。
而政府的地缘政治和外交理念也和今天的国家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章希腊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相似。
不过希腊人大多在一个更小的集体内,就像雅典的公民就是由10个“部落”——每个都有其祖先——大致相等的分区组成,与今天国家数百万甚至数亿的庞大人口无法相比,人际关系也没有今天的大都市那样复杂,所以说城邦更像是一种微缩版现代国家。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间,政治体制和经济的对立上升成一个关乎国家存亡的问题。
代表着两种不同政治体制的城邦纷纷兵戎相见,希腊世界在波斯威胁减弱的时期出现了分裂:
一边是被公开称为“暴政”的雅典帝国;另一边是由斯巴达和支持斯巴达的城邦组成的伯罗奔尼撒同盟。
雅典帝国在海上称霸,拥有大量的财源和活跃的贸易;伯罗奔尼撒同盟则称雄陆地,直到斯巴达人意识到要组建海军来抵抗雅典的封锁时,他们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货币。
在当时的希腊,舆论明显是偏向斯巴达人的:
雅典对于自己的同盟或在金钱上,或在政治上进行令盟国无法容忍的控制;斯巴达则是全希腊自由的保卫者。
两个古代的超级大国的明显差异也与冷战时期的美苏两国有很多相似之处。
斯巴达
在古典时期的希腊,斯巴达是理想的重步兵国家。
重要的是,她尤其为自己避免了僭主统治,以及政治的长期不变感到自豪。
“自多利安人定居斯巴达时起,斯巴达经历了最为长久的派别斗争时期,但是斯巴达很早就已经秩序良好,而且从来就没有僭主统治。
400年来,他们的政府没有变革,这点不仅是他们内部力量的源泉,而且使它能够干涉其他国家的事务。
”
斯巴达将自己的政权保持在重步兵阶层的手中,使得斯巴达社会达到了理想化的程度。
对于传统的坚持和保卫,也是斯巴达社会存在的精神基础。
斯巴达实行的“双王”制度使得国王的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论是国王还是平民,他们都会受到法律的保护和限制。
根据古代与现代大多数历史学家与政治学家的看法,斯巴达的政治体制应归结为某种宪政制度。
斯巴达体制的基调是贵族共和制,在这种制度下,民主虽然是不充分与不完善的,但是还是有最高权威的。
斯巴达体制内部分为几大权力要素,以两个国王,五个监察官(由长老议事会选举),长老议事会(由公民大会从有势力的家族中挑选),公民大会(全体成年全权公民的直接民主)互相制衡。
最后形成了寡头统治体制,由五个监察官控制一切。
但是监察官还是必须对全体公民负责,政治生活中还是以全体公民的大多数的意见具有最高的权威,至少宣战与媾和这种军国大事需要全体公民大会的多数同意。
这种集中权力,自上而下的进行管理在今天的人看来,斯巴达似乎是寡头政权。
作为希腊世界的超级大国,斯巴达以其强大的军事实力成为伯罗奔尼撒同盟的盟主,领导盟国反抗雅典,建立全希腊的霸权。
然而斯巴达的霸权是有限的,因为它的统治手段和力量范围是有限的。
斯巴达的严酷统治严格局限在本国范围内,基本上不干预其他城邦的内部事务。
所以,斯巴达在战争时期获得同盟内部的坚定支持,同时也赢得了雅典提洛同盟中一些国家的青睐。
最终斯巴达获得了胜利,但是一个固定的“斯巴达模式”并没有持续多久就走向了衰落。
雅典
雅典作为古代世界民主政府的典范,备受后世的推崇。
雅典的政治在当今人看来是民主的天堂,也是政治教科书中必然会叙述的内容。
雅典由任期一年的执政官统治,他们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章希腊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按一定财产标准组成的公民大会选举产生的,执政官卸任后,他们成为最高法庭的成员。
这些执政官起着古代君主的作用,他们加入的议事会则与罗马的元老院十分相似,是一个紧密而强有力的实体。
所有的公民都可以加入公民大会,其力量也得到了一定的加强。
雅典政制把这种民主权利扩大到了全体公民,尽管穷人担任某些低级官职已经有津贴,但是富人们依旧有效地控制了政权。
雅典的民主与现代的民主并不是完全一样,但是作为古典民主社会的典范,它还是具有很多今天民主社会的特征。
发达的商业活动以及奴隶劳动使得雅典成为古希腊世界最富有的城市。
在希腊诸邦中,雅典属于较早铸造金属货币的一批。
铸造金属货币在古代世界是一个巨大的经济变革,因为货币在经济权力结构中的杠杆作用是极为巨大的。
因此雅典的金融工具优势由于其政治军事霸权的巩固而具有无与伦比的威力,为雅典以不平等的交换榨取其它城邦和蛮族的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种经济体制在城邦内部则导致了某些“资本家们”过分地使用奴隶劳动。
这种奴隶劳动在采矿业与铸币业方面极为普遍,而这两种行业就是雅典经济财政力量的源泉。
因此对外的经济金融霸权与国内的大规模奴隶劳动的体制是雅典统治集团不惜一切代价要价以维护的。
为了长久地维护这个霸权,雅典与同盟国建立了“提洛同盟”。
“提洛同盟”的最初目的是“规定各同盟国在准备对付波斯的战争中所应缴纳的各项捐助,确定哪些国家是给付金钱,哪些国家贡献舰船——其目的是劫掠波斯国王的领土,以报复他们过去所受的损失”。
这个同盟由雅典人领导,由雅典人任命财政官向各国收取供款,“供款是同盟国缴纳金钱的总称”。
最后这个雅典金库由提洛岛搬到了雅典,也就是说,各国开始直接向雅典城邦进贡,而不是在困难的时期去分享这笔资金。
雅典在希腊的霸权就此确立了。
相比斯巴达,雅典的霸权是无限的。
也是因为它的统治、扩张与施加影响的手段完备精巧,商业和资本的力量无远弗届。
把古代希腊文明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当然雅典的霸权更接近于令其同盟内的城邦油尽灯枯的局面,而且雅典攫取了最大权益,对其统治下的城邦不负担丝毫义务。
雅典在扩张霸权的过程中侵害了伯罗奔尼撒同盟的利益,导致了战争的发生。
在战争的过程中,雅典对于同盟国的勒索成为了同盟国背叛的一个主要因素。
最终雅典作为古典民主的典范被迫向斯巴达投降。
在这种古希腊的两极霸权环境中,发生了一些与我们今天看到的冷战时期美苏争霸中的很多政治事件有很多的相同点。
在那个遥远的时代,国家外交上已经出现了很多今天政坛的现象。
这些事件虽然发生在过去,但是对于现在的会有一种完全不同的解读,我们会发现不同的文化框架,社会结构与价值观下,政府会做出类似的选择以实现利益的均衡,并为自己的政权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政治利益。
也正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政府间进行着不同名目的热战或者冷战,而且这一切也在历史中乐此不疲的上演;除去我们所对比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和苏美为首的冷战,还有诸如:
中世纪时期延续长达两百年的十字军东征,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的多次中东战争,在此不多做赘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章战火中的希腊城邦______________________5
第三章希腊世界以及周边的情况:
战火中的城邦
希腊世界除了雅典与斯巴达两大超级强国之外,还有着众多的城邦。
他们在这种对立的环境中或者加入其中一个阵营进行对抗,或者冷眼旁观选择中立。
在两极霸权的对立中,希腊世界的城邦国家表现出了现代国家的外交态度,在类似的局面下,古代与今天的政权都做出了相似的选择,最终也选择了各自在战争中的命运。
3.1科林斯
科林斯是希腊仅次于雅典和斯巴达的大城邦。
科林斯是古代希腊世界的艺术之都,该国的手工制品和建筑技巧在地中海地区是非常有名的,全希腊的盔甲是模仿科林斯的样式,双耳吊瓶乘装的葡萄酒畅销地中海,科林斯柱式建筑在古典建筑享有一席之地。
这么一座文化气息浓厚的城市在希腊世界面临毁灭和希腊内战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时候,扮演了非常有趣的角色。
科林斯城在面对强敌波斯时,选择了屈服(科林斯在第二次波斯战争的时候做出了一个令其他希腊城邦不齿的选择,科林斯选择了投降。
不仅如此,科林斯政府还组织了一千名妓女招待远道而来的波斯大军——科林斯的妓女在整个希腊世界都非常有名气。
);在面对两极霸权的希腊世界时,她积极地在其中进行活动,不惜把斯巴达拖入冲突中,与自己贸易对手进行对抗。
在战后雅典进行扩张的时期,科林斯的几个盟国——柯西拉岛和波提迪亚受到了侵略。
在自己的卫星国受到威胁之后,科林斯采取了两项措施:
1.迅速增援受威胁的城邦。
2.向自己的盟友斯巴达求援,希望斯巴达能够加入战争,打击竞争对手,通过政治手段获得经济利益。
最终斯巴达如愿以偿的卷入了战争,地区的冲突最终发展成了古希腊世界的世界大战。
科林斯在门丁尼亚战役中打垮了雅典同盟军,最终如愿以偿的将雅典的扩张势力赶出了伯罗奔尼撒。
3.2亚哥斯
亚哥斯,作为一个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内陆城邦,并没有和斯巴达人联合起来;相反,亚哥斯是雅典城邦的盟友。
原因似乎可以追溯到神话时代:
英雄赫拉克勒斯的三个儿子平分了伯罗奔尼撒半岛,形成了三个大城邦,奥林匹亚,斯巴达和亚哥斯。
斯巴达与亚哥斯自古以来是世仇,双方的冲突在几百年间不断升级。
在一次节日庆典上,斯巴达人表示愿意和解,邀请亚哥斯人来斯巴达,最终斯巴达人将远道而来的亚哥斯人尽数杀死。
一部分人躲进神庙内——按照希腊的习俗,神庙之内的人是受到保护的——还是没有躲过死亡的命运。
斯巴达人烧毁了神庙,而神庙内的亚哥斯人全部被烧死。
这件事受到了整个希腊世界的谴责。
亚哥斯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开始的第十二年加入到雅典阵营中,使得雅典势力得以成功地渗透到伯罗奔尼撒半岛。
对于斯巴达来说这简直无法接受:
亚哥斯处于科林斯与斯巴达之间,如果无法获得亚哥斯的军事通过权,斯巴达与科林斯在陆地的联系就切断了,而陆路进攻雅典也几乎变得不可能。
所以斯巴达迅速采取了军事干涉,在战争的第十四年亚哥斯最终还是被斯巴达及其盟军在门丁尼亚打败,不得不选择了屈服,在斯巴达的授意下组建了一个亲斯巴达及其盟国的政府。
雅典的势力自此彻底地被赶出了伯罗奔尼撒半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章战火中的希腊城邦______________________6
3.3底比斯和普拉迪亚
底比斯处于雅典城邦所在的阿卡迪亚地区的北部,是斯巴达的忠实盟友。
对于雅典来说,这也是一个来自大后方得威胁。
底比斯实行僭主政治,是北方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城邦。
底比斯的邻国普拉迪亚是一个亲雅典城邦。
在波斯战争期间,普拉迪亚人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第一次波斯战争中,普拉迪亚是唯一一个给雅典兵力援助的城邦,帮助雅典在马拉松打败了由海路入侵的波斯军队。
第二次波斯战争的最后阶段,最重要的一场战役,普拉迪亚战役中,普拉迪亚人与希腊联军并肩作战,最终获得了对波斯地面战争的胜利,将波斯军队赶出了希腊。
普拉迪亚在希腊人看来是一座光荣的城市。
但是面对希腊的内战,它最终被卷入战争之中。
对于这个底比斯地区唯一一个实行民主政治且与雅典同盟的城邦来说,普拉迪亚是底比斯首要的消灭目标。
在战争的初期,底比斯人就对普拉迪亚采取了行动,但是一系列的意外使得底比斯人损失惨重。
最终斯巴达人加入了对普拉迪亚的围攻,在围城期间,部分居民冒险逃亡,到达雅典;剩下的居民选择投降,被斯巴达军队俘虏。
这些俘虏接受了斯巴达人投降的条件,即“他们应该服从斯巴达人的审判,斯巴达人将会惩处有罪者,但他们不会不公正”。
斯巴达人的所谓公正就是询问每一个被俘的普拉迪亚人:
“在这产战争中你们为斯巴达人做过什么吗?
”做出否定答案的男人被处死,女人被当做奴隶卖掉。
“普拉迪亚作为雅典的同盟者93年就此灭亡。
”
3.4西西里岛的诸城邦
西西里岛是希腊世界的一个角落,但是西西里岛上的城邦无法躲过希腊世界敌对气氛甚至是战争的干扰。
这和西西里岛的独特位置是有很大关系的,翻开地图就可以发现,西西里恰好在地中海的中心,一方面连接着亚平宁半岛南端几个城邦——塔兰托,条立爱以及利吉姆,另一方面也连接着北非北端的迦太基人城市迦太基,同时西西里岛也连接着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几座希腊殖民地城市和希腊本土。
希腊人将西西里岛以及意大利南部的殖民地称为“大希腊”。
所以说,虽然对于古代希腊,西西里岛很遥远,但是这座岛具有非常大的战略意义。
重要的战略意义使得西西里岛成为了希腊本土诸城邦激烈争夺的目标。
西西里岛上的原住民已经消失殆尽,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发生的时候,据《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作者修昔底德介绍,西西里岛上有大量的希腊多利安人以及爱奥尼亚人移民,从意大利南部迁移来的一些城邦居民和腓尼基人。
民族的复杂性使得城邦之间的冲突非常频繁。
在西西里岛上的城邦,由于希腊殖民化运动和西西里城邦与母国的紧密联系,也使得这个岛明显地分成了两个阵营——雅典势力以及斯巴达势力。
这种对立使得希腊本土对西西里的干涉有了借口。
西西里的资源和战略位置使得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的一个合约间歇期发动了对该岛的军事行动。
起初的雅典进军西西里目的似乎很单纯:
为了帮助一个弱小的城邦厄基斯泰对抗另一个西西里城邦栖来那斯,而栖来那斯是西西里岛最大城邦叙拉古的盟友。
最后雅典对厄基斯泰的帮助发展成对叙拉古的围攻。
这次围攻是雅典自伯罗奔尼撒战争以来做大的军事行动,充分表明雅典征服该岛的决心。
但是这次围攻最终变成了一场灾难——雅典人几乎丧失了所有的军队和海军。
这次西西里远征成为雅典失败的起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章战火中的希腊城邦______________________7
3.5波斯
波斯作为一个两次对希腊发动战争的大国,在两次战争中都损失惨重。
尤其是第二次波斯战争,波斯人不仅失去了大量的部队和资金,而且在希腊人的打击下,波斯完全丧失了对爱奥尼亚的控制权,同时也失去了爱琴海的制海权。
这两次战争也极大地影响了整个公元前五世纪波斯对希腊的外交政策:
不再进行武装干涉,尽量通过外交谈判或是一些阴谋活动来左右希腊的局势,以获得这个地区的政治利益。
希腊的内战也对波斯产生了影响,但是在个战争的过程中,波斯人都没有直接的参与到战争中来。
波斯只是在表面上保持着中立的态度,实际上却暗中支持斯巴达及其同盟国。
和雅典的合作显然是不可能的;雅典的民主政治主张与波斯的君主统治明显格格不入,这也是波斯在战争中期选择斯巴达作为盟友的原因。
波斯的干涉确实产生一些影响:
雅典发生了寡头军事政变,并向斯巴达发出了停战请求。
但是这种有利于波斯的局势没有持续多久,另一次政变使得雅典回到民主政治的轨道上来,最终打破了波斯在希腊的野心。
3.6希腊周边的国家和地区:
色雷斯,马其顿和城邦的海外殖民地
希腊世界的活动也极大地影响了其周边的地区和国家,包括在希腊北部的马其顿人和色雷斯人。
这些人在希腊人的眼中是野蛮人,不过希腊人眼中的野蛮人并不完全有贬低或是蔑视的含义。
希腊语barbaros不是现代意义上的barbarian(蛮族),而是指那些不说希腊语,说话发出“巴巴”声音的人。
不过我们还是能从谢诺芬的《长征记》中看到希腊人的骄傲。
整本书向我们暗示着这样的信息:
希腊人比波斯人或是波斯帝国统治下的任何一个民族都要智慧和勇敢。
他们作为希腊人,感到荣幸和自豪。
马其顿在第一次波斯战争中被波斯征服,而在第二次波斯战争后不久有重获独立。
由于马其顿的富庶——这些内容我们甚至可以从数百年后的罗马政治家西塞罗那里得知;西塞罗曾经是马其顿的执政官,他后来在自己的书中透漏过自己在马其顿地区做长官时候的工资;他在古代罗马人内心中以清廉正直著称,他的工资数额之大仍可以让我们对马其顿的富庶有所了解——使得雅典发动了一次远征,希望可以控制当地的资源。
战争的结果平淡无奇;在雅典人蹂躏了马其顿沿海地区之后,马其顿方面给了雅典人一大笔钱,换来了雅典侵略部队的撤退。
由于希腊人的殖民运动,在色雷斯地区建立了很多殖民地,安菲波利就是这么一个明显的例子。
雅典在那里有有许多同盟者。
安菲波利是雅典人在色雷斯地区的一个重要的殖民地,连接着雅典与雅典黑海的殖民地。
这是从一个同盟国的视角了解雅典帝国的某些状况的描述。
斯巴达的将军博拉西达在色雷斯进行了一系列战役,最终占领了安菲波利。
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