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下2学生用中考历史总复习教学案中国近现代史7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docx
- 文档编号:5426434
- 上传时间:2022-12-16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610.23KB
8下2学生用中考历史总复习教学案中国近现代史7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docx
《8下2学生用中考历史总复习教学案中国近现代史7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下2学生用中考历史总复习教学案中国近现代史7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下2学生用中考历史总复习教学案中国近现代史7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复习内容]中国近现代史: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课 时]第 13 课时
[考纲要求]
1、识记层次:
①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②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③知道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④了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⑤知道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⑥知道“一国两制”的构想;
2、理解层次:
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考点导学]
1、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时间:
1978年12月。
地点:
北京。
②内容a.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领导。
③意义: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农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②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
③实质:
改革农村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以达到发展生产的目的。
④意义:
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推动中国农业的发展。
3、城市:
国有企业改革
①时间:
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②主要内容a.扩大企业自主权
b.发展多种经营方式;
c.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
d.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
③意义:
克服了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病;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活力,推动国有企业进入市场,促进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4、经济特区
①经济特区的建立:
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1988年又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
深圳经济特区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②作用和影响
a.经济特区以国家给予的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吸收侨资、外交,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强我国同国外的经济技术的交流与代表作,培养了大批现代化建设人才,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
b.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c.深圳等经济特区创建的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背景: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②概念:
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区,按照民族聚居人口的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物。
③五个省级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
④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的政治制度。
6、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一国两制”最初是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
但“一国两制同”构想的成功初中首先是在香港地区。
7、香港、澳门回归①香港回归:
1997年7月1日②澳门回归:
1999年12月20日
③香港、澳门回归说明:
a.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耻辱;b.中国强大了,国际地位提高了;
c.香港、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回归是理所当然的;
d.我国在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对台湾问题的解决,一定会起到示范作用,有利于实现祖国对台湾的和平统一。
[直击中考]
一、选择题12.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B.中共七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
(2010·福州)12.决定右图中这一伟大决策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八大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10·广东东莞)24.20世纪以来的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巨变,促进“第三次巨变”的领导人是()
A.孙中山B.毛泽东C.邓小平D.胡锦涛
(2010·广东东莞)25.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一国两制”的构想D.三个代表思想
(2010·福建龙岩)11.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2010·资阳)22.徐小明同学的爸爸收藏了刊登右图所示文章的一份报纸,下列不能作为收藏理由的是该文章的发表()
A.标志中国思想理论界开始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有利于打破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C.推动了当时人们思想的解放
D.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口号的使用
(2010·湖北荆州)1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A.新中国成立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010·广西梧州)23.假如你是一位记者,采访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你的采访报道中不应出现以下哪个观点?
()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B.阶级斗争为纲
C.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D.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
(2010·吉林长春)5.右图是1998年为了纪念一次转折性会议召开2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章。
这次会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二大
(2010·重庆江津)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
这一转折是指党的工作重心()
A.由农村转移到城市B.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
C.由城市转移到农村D.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上来
(2010·内蒙古呼和浩特)10.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始于()
A.新中国成立B.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C.“文革”结束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010·四川南充)10.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B.中共“七大”C.中共“八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010·山东日照)11.1978年被称为“中国命运大转折”的一年,这一“大转折”指的是()
A.中共八大B.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2010·辽宁营口)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A.经济建设B.法制建设C.科技建设D.国防建设
(2010·安徽芜湖)8.既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有是新时期最早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的是()
A.广州B.深圳C.厦门D.上海
(2010·山东聊城)21.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
“松绑”就是迫切要求()
A.优先发展重工业B.扩大企业自主权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设立经济特区
(2010·江苏南京)13.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在这一格局中,第二步开放的是()
A.沿海经济开放区B.沿海开放城市C.经济特区D.内地
(2010·四川内江)20.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设置的,作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地区经济新飞跃的是()
A.山东半岛开放区B.珠江三角洲C.上海浦东新区D.广东沿海开放区
(2010·江苏徐州)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走向世界。
下列属于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扩大开放的窗口是()
A.深圳、上海浦东B.珠海、香港C.汕头、澳门D.深圳、厦门
(2010·广东东莞)26.从1985年起,东莞步和跨越式发展新阶段。
这得益于东莞地处()
A.高新技术区B.经济开放区C.沿海城市D.经济特区
(2010·湖南邵阳)9.1982年,中共中央发出的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
该“一号文件”着眼于()
A.改革农村生产关系B.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
C.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D.建立社会主义生产经济体制
(2010·山东青岛)26.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有一个关键词注定让人们无法忘记,那就是“经济特区”。
三十年来,它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下列不属于我国首批经济特区的是()
A.深圳B.广州C.汕头D.珠海
(2010·广东汕头)15.右图是20世纪70年代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的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
下列对这一契约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们公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农民渴望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状况
C.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D.农民家庭收入很少
(2010·湖北黄冈)11.既是近代史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时期经济特区的城市是()
A.厦门B.广州C.福州D.宁波
(2010·湖南长沙)7.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语。
下列流行语与时间对应不正确的是()
A.大跃进——20世纪50年代后期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世纪60年代
C.经济特区——20世纪80年代D.北京奥运——21世纪初
(2010·河南)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1988年设立的海南省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A.经济特区B.沿海开放城市C.沿海经济开放区D.内地
(2010·山东济宁)22.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档案室里有这样一份档案表,请你仔细阅读,然后分析一下表中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976年与1979年收入对比表
时间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200多元
A.新中国成立B.土地改革完成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D.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2010·广西河池市)5.1993年底,工厂要和港商合资成立股份公司,这一事件是()
A.资本主义公私合营B.国有企业的破坏
C.外资独资商业的改革D.国有企业的改革
(2010·湖南衡阳)16.1983年,一位去南方打工的衡阳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
“我来到的这座城市,曾是鸦片战争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改革开放中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国家的变化真大呀!
”这个小伙子打工的城市是()
A.厦门 B.广州 C.海南 D.上海
(2010·山东莱芜)12.“南海吹来改革风,九天降下开放雨”,这是一幅广为流传的对联。
它反映的史实不包括()
A.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B.我国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
C.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D.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
(2010·湖北孝感)25.河北省一位普通农民从1959年开始到现在,坚持每天写日记,用自己亲身体验,记录了生活的点点滴滴,见证了半个世纪农村的历史。
其中1983年8月23日是这样记的:
“今早开会,下午分田。
”对他日记中所记内容的理解符合当时史实的是()
A.此次“分田”废除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B.此次“分田”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分田”后农民对土地有所有权,可以随意转让或买卖
D.“分田”后农民对土地有使用权,可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010·长春)6.它曾是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我国首批建立的经济特区。
它是()
A.南京B.上海C.深圳D.厦门
(2010·江苏宿迁)27.右图反映了1978年以来我国农民家庭人均收入的变化情况。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开展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掀起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010·山东泰安)18.邓小平说:
“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
”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①深圳②厦门③上海④汕头⑤珠海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2010·重庆江津)9.今年是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设立30周年。
经过30年的发展,昔日边陲小镇,已成为繁华的城市和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请问这座城市是()
A.杭州市B.烟台市C.深圳市D.海口市
(2010·福建泉州)13.1980~1997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见右图)的主要原因是()
A.开展生产合作B.进行集体劳动
C.实行包产到户D.没有发生自然灾害
(2010·江苏扬州)15.今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2010·山东日照)12.“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
与“今岁又分田”直接相关的是()
A.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0·湖南永州)16.20世记80年代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土地不能买卖、出租。
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种土地经营形式属于()
A.互助组B.农业合作社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人民公社化
(2010·辽宁营口)5.一批外国友人要到被称为“中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他们要参观的城市是()
A.上海B.深圳C.厦门D.广州
(2010·江西)5.江西省永丰县潭城乡龙洲村某农户墙上刷有一条“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的标语。
从内容上分析,这条标语是下列哪一时期刷写的?
()
A.土地改革时期B.三大改造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2010·河北)15.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度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到,“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遂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遂道口的光亮。
”这一认识得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建立了经济特区
C.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D.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0·江苏苏州)12.“发展才是硬道理”、“特区姓‘社’不姓‘资”’的观点出自()
A.马克思主义B.列宁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
(2010·广东东莞)2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这一框架的核心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010·广东东莞)28.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首次使用是在()
A.中共七大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七大
(2010·四川资阳)23.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的时间是()
A.19世纪80年代后期B.20世纪80年代初期
C.20世纪80年代后期D.20世纪90年代初期
(2010·江苏泰州)13.1993年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邯郸钢铁总厂等一批先进典型。
这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加强国家干预经济D.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2010·山西)7.如今,上海浦东已成为一座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提出开发开放浦东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
(2010·湖北黄石)33.中国共产党哪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党章中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十三大B.十四大C.十五大D.十六大
(2010·江苏盐城)15.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会议是()
A.遵义会议B.中共七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
(2010·宁夏)6.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重大历史贡献是()
A.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B.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D.确立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光辉旗帜
(2010·贵州铜仁)18.邓小平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
A.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六大D.中共十五大
(2010·广西贵港)18.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是()
A.坚持改革开放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坚持自力更生D.坚持科教兴国
(2010·广西贵港)19.决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的会议是()
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2010·贵州毕节)19.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会议是()
A.十三大B.十四大C.十五大D.十六大
(2010·浙江东阳)7.新中国诞辰60周年庆典上,新疆彩车的一大亮点是所有图案全部为手工绘制,9名美工在北京起早贪黑干了整整18天,一笔一画绘出那些精美的图案。
他们中,有汉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回族,不同民族的兄弟团结无间,合作绘制的作品美轮美奂、生动传神。
这反映了()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②我国坚持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③我国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国策④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10·浙江宁波)7.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之一。
下列做法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是()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②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
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在国家机关统一使用汉字与普通话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10·四川内江)21.2010年4月,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地震。
同胞有难,全国人民感同身受,倾力相助。
请问我国在藏族聚居地设立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A.西藏自治区B.内蒙古自治区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广西壮族自治区
(2010·湖北荆州)12.新中国建立初期,党中央决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A.政治协商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按劳分配制度
(2010·贵州铜仁)19.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民族区域自治的是()A.云南B.甘肃C.贵州D.西藏
(2010·浙江东阳)13.澳门回归十年来,生产总值由472.87亿澳门元增加到1718.67亿澳门元;到2009年底,政府财政储备是1999年的40多倍。
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
①“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指引②澳门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③中央人民政府对澳门的支持④澳门特区政府高效施政、高度自治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010·浙江绍兴)17.澳门回归十多年来,GDP以年均近15%的增幅快速增长,人均GDP已达3.9万美元,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
这一事实表明,“一国两制”的实行()
A.融洽了中国人民的感情B.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C.刺激了特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D.保持了特区生活方式的长期不变
(2010·重庆)13.2009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的纪念日。
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为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正确道路的是()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
(2010·江苏南京)15.“一国两制”()
A.是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提出的B.最初是为解决香港问题提出的
C.首先在澳门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D.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指导方针
(2010·福建龙岩)12.澳门回归10年,经济持续增长,2002年—2008年GDP年均增长达20.5%,人均GDP
达29.2万澳门元(约3.
6万美元),已成为亚洲最富有的地区。
这一现象最能说明()
A.在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适合我国实际B.澳门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基础
C.澳门的稳定为世界经济繁荣做出了贡献D.“一国两制”是澳门稳定繁荣的政治保证
(2010·湖北鄂州)9.“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
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
”诗歌中的“喜事”指()
A.新中国成立B.西藏和平解放C.“一国两制”提出D.香港、澳门回归
(2010·山东滨州)15.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社会、经济制度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没有改变,经济持续繁荣发展,国际贸易和世界全融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这主要是因为实施了()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一国两制”方针
C.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
(2010·江苏连云港)33.邓小平指出,实现祖国统一应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当前,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我国已成功解决了()
A.台湾问题B.港澳问题C.落后问题D.发展问题
(2010·广东)16.“紫荆绽后白莲开,喜事蹁跹接踵来。
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添新彩。
”诗中的“喜事”是指()
A.新中国成立B.西藏和平解放C.香港、澳门回归D.祖国统一
(2010·广东广州)8.“一国两制”构想不适用于下列哪一地区?
()
A.深圳 B.香港 C.台湾` D.澳门
(2010·湖南娄底)12.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海峡两岸关系发展B.社会生活日新月异C.国防建设成就斐然D.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2010·浙江东阳)16.大陆熊猫“团团”“圆圆”已在台湾适应了台湾生活,成为台湾民众的“开心果”。
实现两岸人民真正“团圆”的政治基础是()
A.建立爱国统一战线B.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D.全面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2010·福建福州)11.2009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向台北故宫举办的“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提供了37件(套)文物展品。
这体现了海峡两岸的()
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8下2学生用 中考历史总复习教学案中国近现代史7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学生 中考 历史 复习 教学 中国 近现代史 建设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民族团结 祖国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