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三角翼培训材料文文档.docx
- 文档编号:5425318
- 上传时间:2022-12-16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29.40KB
动力三角翼培训材料文文档.docx
《动力三角翼培训材料文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力三角翼培训材料文文档.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力三角翼培训材料文文档
动力三角翼培训教材
索引
第一章动力三角翼的了解和装配
第二章基本飞行原理
第三章动力三角翼飞行
一、飞行前准备和飞行后工作
二、动力三角翼起飞前的检查、
三、动力三角翼的操纵和效应
四、动力三角翼的平飞
五、中等坡度的转弯
六、滑行
七、上升
八、下降
九、上升和下降转弯
十、慢飞
十一、失速
十二、改出不正常姿态
十三、航迹
十四、低空飞行
十五、起落航线
第四章飞行气象知识(第1页)
第一章动力三角翼的了解和装配
飞机的了解和装配
注:
飞机装配见机使用手册
一、三轮小车各部件
1、直立杆2、前支撑杆3、底舱管4、斜拉杆5、承压支柱
6、支撑板7、前叉8、座位框架9、发动机10、油箱
11、座舱/仪表板12、软侧壁13、轮罩14、螺旋桨(第2页)
二、三角翼各部件
滑体骨架
翼布
翼助
1、主支柱2、鳍管3、龙骨4、前缘5、后缘6、下位管
7、操纵管8、十字杆9、十字杆铰接点10、万向接头11、顶部前张线
12、定都侧张线13、顶部后张线14、恢复连接绳15、鳍线(第3页)
16、下部后侧线17、下部后侧面18、下部前侧面19、下部前张线
三、人体工程学式座舱
---发动机的控制系统
---发动机仪表
---电台/机内通话装置的操纵
---可调座位
1、缸头温度表
2、工作小时计时器
3、转速表
4、空速表
5、高度表
6、点火开关(第4页)
四、电气系统
五、燃料系统
1、油泵组件2、杆3、油箱/杆连接部件4、油箱设备/箱5杆/底部部件
6、软管夹7、油量表软管8、短油管(排放油箱)9、长油管(排放油箱)10、油管(油箱过滤器)11、油管(过滤泵)12、油滤(第5页)
第二章基本飞行原理
气流:
包围在地球表面的空气层,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称作“大气”,而流动的空气称作“气流”,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所说的“风”;
空气密度:
单位面积中所含的质量称为“空气密度”,即表示空气的稀度程度;
大气压强:
简称“气压”,是指是指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空气作用力,单位为百帕或毫米汞柱;
流线普:
流体流过物体时整个流线组成的图像,根据流线谱可以从理论上对空气动力做定性的分析;
重力:
重力源于飞机本身,是一个竖立向下,有飞机的重心直指地心;
空气动力:
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或者空气流过物体时,空气对物体的作用力称为“空气动力”;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均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加速的大小跟所受到的合力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物体加速度的反方向跟受到的合力外的方向相同;
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第6页)
伯努利定理:
在同一流管中,流速快的地方压力小;流速慢的地方压力大;
升力是与相对气流成直角或垂直方向的气动合力的分解力(定义)
升力的产生:
当气流流过机翼时,由于上下翼面的不对称性,使得流经上下翼表
面的空气流速是不同的,上表面的流速快,压力小,下表面的流
速慢,压力大,就这样产生了上下压力差,从而产生了升力,这个
压力差就是空气动力,它垂直于流速方向的分力就是升力,平行于
流速方向的是阻力。
升力=C×1/2pvXS(第7页)
迎角(AOA)是其动力面翼弦线和相对气流方向(飞行方向)之间的夹角,也称攻角。
气流方向指向机翼下表面时,迎角为正;气流方向指向机翼上表面时,迎角为负;在飞行中,飞行员前后移动操纵杆,可以改变迎角的大小和正负。
在一定范围内,迎角增大,升力增大。
升力最大的迎角,叫做临界迎角。
飞机超过临界迎角以后,升力降低,阻力急剧增大,而不能保持正常飞行,这种现象叫做失速。
阻力也是一种空气动力,它是阻碍飞机前进的力量。
阻力的方向与升力垂直,于飞机的运动方向相反。
飞机的阻力按其产生的不同原因,大致可以分为摩擦阻力、压差阻力
诱导阻力等:
摩擦阻力:
由于空气具有粘性,当空气流过机翼时,与机翼表面产生摩擦,从而产生摩擦阻力,机翼表面粗糙,其表面摩擦阻力就大,机翼表面细腻,摩擦阻力就小;
压差阻力:
流过机翼时,在机翼前缘受到阻挡,流速减慢,压力增大;在机翼后缘,由于流分离形成涡流区,在涡流区内,空气迅速旋转,发生摩擦,使动能受到损失,因而压力。
这样,在机翼前后就出现压力差,形成压差阻力;
诱导阻力:
当机翼产生升力时,下表面的压力比上表面的压力大,空气力图从下表面绕过翼尖部分向上表面流去,这就使得翼尖部分的空气发生扭转而形成翼尖涡流。
翼尖涡使流过机翼的产生一个向下的速度,称为下洗速度,下洗速度与迎面气流速度的合速度是向下倾斜的,这种速度方向向下倾斜的气流,叫做下洗流,气流方向向下倾斜的角度,叫做下洗角。
升力是和相对气流方向垂直的,既然空气流过机翼时的方向整个向下倾斜了,机翼升力也就随之向后倾斜,这时,垂直于飞行速度方向的分力仍然起着升力的作用,但其平行于飞行速度方向的分力则起着阻力作用,这个阻力就是诱导阻力。
(第8页)
改变阻力的因素与改变升力的因素相同。
阻力=Cd×2/1PV×S
空气密度:
空气密度越大,升力和阻力也就越大,升力和阻力的大小与空气密度成正比;
气流速度:
气流速度越大,升力和阻力就越大,其大小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因为流速越快,上下表面的压差也越大,则升力也大,同理,因前后压差的增大,压差阻力也增大;
机翼面积:
机翼面积越大,升力和阻力也越大,其大小与机翼面积成正比;
翼型:
翼型不同,其流线谱也不同,在一定范围内,机翼越弯曲越厚,则引起的上下压力差越大,升力也就越大,但阻力也就随之增大;
迎角:
在一定范围内,机翼迎角增大,升力则增大,阻力也同时增大;
表面光滑度:
机翼表面越光滑,摩擦阻力越小,反之就越大。
(第9页)
-----展弦比
翼展由翼弦划分。
大展弦比/高性能
小展弦比/低性能
-----后掠
后掠角越大,升力越小,
反向滚转偏航越小。
后掠角越小,升力越大,
反向滚航越大。
(第10页)
弧形前缘/后缘张力
飞行器结构:
---铝管
---不带翼布,负载为零
---机翼的平面形状
---机体配翼布。
---带有弧度的前缘有助于保持后缘张力。
---后缘张力控制机翼负(扭转)。
(第11页)
---机翼负扭转/扭转
---提高最大低空速。
---失速逐渐增大。
---增加机重和载荷因数。
机翼负扭转允许翼尖处于较小角度飞行。
(第12页)
飞机在空中的运动
地面上,物体运动时二维(平面上)的运动。
在空中,运动时三维的(立体的)。
一个物体的运动,不外乎移动和转动两种。
移动所走的飞行迹线,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
飞机在空中飞行是在三维空间运动,可以只做移动,也可以又做移动又做转动。
移动有三个自由度(即三个垂直方向的移动),转动也有三个自由度(即俯仰方向的转动、左右方向的转动和滚转运动)。
为了便于说明动作,我们用相对的观点(即观察者在飞机上不动),通过飞机的重心作三条相互垂直的坐标轴系,X轴、Y轴和Z轴,沿平行于机身长度的取为X轴,即纵轴;平行于翼展的取为Y轴,即横轴;第三轴与X、Y平面相垂直,为立轴:
以重心为坐标原点。
(第13页)
第二章动力三角翼飞行
一、飞行前的准备和飞行后的工作
1、飞机场的运转
2、机组
3、飞机计划制定及核准
4、启动/热发电机
5、起飞前的检查
6、关发动机
7、系留
8、飞行后提交的资料
(一)、飞机场的运转
---飞机场的规定和程序
---飞行通知单
---风筒
---地面信号
---跑道
---机场的设计
---燃料贮藏库和灭火器
---禁烟区
---发动机/螺旋桨启动区
---训练区
(二)、机组考虑
---座位安置/舒适软座
---适当服装
---螺旋桨的危害性
---身体和精神状况
(三)、飞行核准
---飞行前的计划
---飞行前的检查
---飞行器需提供的文件
---个人安排
(四)、启动和热发动机
---飞行器的保障
---启动和预热程序
---手势
---螺旋桨滑溜的考虑
(五)、起飞前的检查
---飞行日查表
---紧急装置
---TWMPFISCH(检查步骤)
---起飞滑跑距离/起飞重量
---天气考虑(第14页)
(六)、关闭
---位置
---关闭发动机程序
(七)、系留
---区域
---正确停放/扼止/停放刹车装置
---停止操纵
---飞行后的外观检查
(八)、飞行后提交的资料
---过失报告
---留空时间/发动机工作簿
---个人飞行记录
---下次飞行
二、飞机起飞前的检查
起飞前的检查表用于每次飞行。
TWMPFISCH发音为:
TWIMP—FISH
T---油门---完全/自由移动
轮胎---膨胀的/耐用的
W---风---检查方向和强度
张线---检查安全性和适航性
水---检查水箱
M---混合比---风门关闭
P---油针---适合/牢固
F---燃料---开/充足
I---仪表---检查/设置/运转
电台---检查/设置/运转
S---开关/点火检查
C---操纵---俯仰/横滚/完全自动运动
轮挡---去除/飞行器安全
H---吊带/头盔安全/到位
注:
机长对飞行器的适航负主要责任。
(第15页)
三、动力三角翼的操纵效应
受力
平衡(机翼负扭转,配平)
升力=重力
推力=阻力
安定性(第16页)
俯仰安定性(纵向安定性)
滚转安定性(横侧安定性)
下反角/上反角
后掠
后缘张力
机翼负扭转(第17页)
偏航安定性(方向安定性)鳍
空速(第18页)
飞行操纵效应
机翼/轮部(重量)通过机翼/轮部的附着点相互作用。
第一效应(俯仰轴)
操纵杆拉离身体,重量后移,导致机翼迎角加大。
第一效应为飞行器朝前俯仰。
操纵杆拉近身体,重量前移,导致机翼迎角减小。
第一效应为飞行器朝前俯仰。
俯仰飞机没有第二效应。
(滚转轴)(第19页)
第一效应
操纵杆拉向左肩,重量移向右边,导致翼尖迎角变化。
第一效应为飞行器向右滚转。
操纵杆拉向右肩,重量移向左边,导致翼尖迎角变化。
第一效应为飞行器向左滚转。
(第20页)
第二效应反向滚转偏航(第21页)油门
第一效应:
开油门﹥增大噪音﹥增大转速/动力﹥增大空速
关小油门﹥减小噪音﹥减小转速/动力﹥减小空速
第二效应:
增大油门----向机头俯仰,向左偏航
减小油门----向下俯仰,向右偏航。
配平
-----降低操纵杆压力
----在地面预先设置好重心位置和需要的航行速度。
或
----配平恢复束带,减小操纵杆的压力和状态。
鳍
----偏航安定性(第22页)
速度效应/水平飞行
----低空速:
操纵杆负压力
反效应较小
----高空速:
操纵杆正压力
反应较大(第23页)
第一和第二姿态效应
定义:
是飞行器轴线与水平基准线和方向基准线的校准。
垂直姿态:
定义:
纵轴与地平线所呈现的倾斜状态。
第一效应:
垂直平面上航迹的更改。
第二效应:
高于地平面----降低空速
低于地平面----提高空速(第24页)
方位姿态(航向):
加上2个保障状态
有坡度姿态
平衡姿态
定义:
前后轴线与某地理基准线的校准。
例如海岸线、电力线、中心线或磁北。
第一效应:
控制飞行器在方位角的方向基准线。
我们通过以下观察航向:
方向基准线离开你的身体:
罗航向
航向由坡度姿态和平衡姿态控制。
有坡度姿态
定义:
左横轴和右横轴与地平线所呈的倾斜状态。
第一一效应:
航向朝较低机翼方向改变。
(第25页)
第二效应:
垂直姿态降低。
平衡姿态
定义:
前后轴与相对气流的校准。
第一效应:
为零,除非飞行器失去平衡,这将导致航向的变化。
第二效应:
偏航----横滚----向下俯仰(第26页)
四、飞机平飞
水平飞行(垂直航行)
直飞(方位航行)
飞行程序
要点:
----仪表
----地平线
----控制效应三角翼
油门
配平
----姿态效应:
垂直
方位
----速度效应
----安定性
----飞行技术
----紧急情况
1水平飞行(垂直航行)
----保持恒定高度
----原理:
垂直姿态基准面----水平飞行
垂直姿态基准面
推力=阻力
----速度变化
动力减小----速度降低----姿态重新选择
动力加大----速度加大----姿态重新选择(第27页)
----速度减小,动力减小
检查仪表,平稳降低油门,空速降低时提高垂直姿态,
保持
----速度加大,动力加大
检查仪表,平稳加大有门,空速加大时降低垂直高度。
保持
----高度修正
水平飞行姿态
干扰的高姿态(第28页)
重新选择水平飞行姿态
选择低姿态
重新选择水平飞行高度,接近正确高度。
(第29页)
2、直飞
定义:
直飞:
方位领航是水平航迹控制的术语。
罗航向(第30页)
----有坡度姿态
----平衡姿态(第31页)
----偏离航向
----坡度
指向某一地貌航向变化机翼平衡
坡度朝向某一地貌
机翼平行(第32页)
----平衡
指向某一地貌右偏航停止偏航
坡度朝向某一地貌机翼平行(第33页)
----原理
方向
方位(第34页)
3、风的效应(第35页)
4、小航迹修正
转换航向/方位趋向(第36页)
五、中等坡度的转弯
重心移动式飞行器进入、保持和退出中等坡度转弯的步骤。
重点
----升力航线----姿态:
垂直/方位
----重力----总是垂直朝下
----升力/阻力----动力
----横滚效应----反动横滚偏航
----天地线
----飞行技术
----紧急情况
1、转弯的力度
2、考虑
----观察
----反向横滚偏航(采用小滚转角速度使其减小到最低状态)
----过度增大坡度趋势(第37页)
进入
----观察
----配平平飞
----向有坡度姿态横滚----转弯
----重心移动----------------停止过度增大坡度
----垂直姿态----------------保持高度
----空速----------------------动力----油门
小平飞行横滚转弯
保持
----继续观察
----垂直姿态--------高度
----转弯角速度-----恒定坡度倾斜角
----空速--------------动力----油门
退出
----航向目视基准点
----预测
----重心移动
----机翼平行滚转
----垂直姿态----高度
----空速----------保持
----继续平飞
预测机翼平行滚转平飞(第38页)
六、滑行
重心移动式飞行器在各种风和不同地表安全滑行应采取的步骤
重点
----风的考虑/操纵杆
----手/脚油门
----脚刹车
----方向控制
----滑行速度
----转弯
----滑行区域
注意
----3个至关重要的行动
----刹车失灵
----油门失灵
----碰撞
七、上升
重心移动式飞行器进入、保持和退出爬高状态的步骤
水平飞行/垂直姿态(第39页)
----直飞/方位姿态
----油门效应
----俯仰安定性
动力/推力
上升力度(第40页)
进入
平稳增大油门(防止俯仰过度)
保持
----根据需要调整
----保持油门
退出
----达到预期高度
----选择平飞行姿态
降低油门保持速度
----保持平飞状态
八、下降
重心移动式飞行器在恒定角度下进入、保持和退出巡航下降/下滑下降的步骤
重点
下降力度
下滑力度
风的效应
下降角度/下降率
接地点识别
进入、保持和退出下降状态
速度效应(第41页)
----水平飞行/垂直姿态
----直飞/方位姿态
----油门效应
----上升
下降力度(第42页)
下滑力度
风的效应
下降角度(第43页)
接地点识别(判断垂直状态飞行轨迹)
进入
----从配平平飞
----发动机仪表
----观察
----选择----达到要求下降角度的姿态
达到巡航或下滑所需动力
保持
----根据要求调整姿态
----根据要求调整油门以保持速度
----继续观察
退出
----达到预期高度
----选择-----------水平飞行姿态
增大以保持速度
----保持平飞(第44页)
速度效应
动力
----与水平飞行相同
----慢速,恒定角度----高垂直姿态
----快速,恒定角度----低垂直姿态
低速下降高速下降滑翔(第45页)
九、上升和下降转弯
重心移动式飞行器进入、保持和退出上升和下降转弯须采取的步骤
上升转弯
下降转弯
重点
----姿态
----平飞
----转弯力度
----过度增大坡度倾向
----中速转弯
----上升
----接地点识别
----下降
----下滑中风的效应(第46页)
上升转弯
----转弯和上升技术简单结合起来
----坡度姿态大约半转或水平转弯
下降转弯
----下降和转弯技术简单结合
----对坡度姿态没有限制,但通常只是中等坡度。
(第47页)
十、慢飞
重心移动式飞行器慢飞须采取的步骤
慢飞的特征
慢飞的考虑
进入慢飞状态及其回恢复
重点
----姿态
----平飞
----油门
----动力
----机翼负扭转
----紧急情况(第48页)
慢飞特征
定义:
速度范围在低于巡航速度和仅仅高于失速速度之间。
----操纵反应
----高仰角
----低空速
----允许机翼下倾
进入
----从配平平飞
----速度降低
----调整姿态以保持高度
----继续点状基准(第49页)
恢复
带油门恢复
----平稳增大油门,以防俯仰过度
----根据要求调整姿态
----保持平飞
不带油门恢复
----降低姿态
----提高空速
----取得安全飞行速度,保持需要的航迹。
----根据要求调整姿态和油门
动力减到最低,高速损失。
(第50页)
十一、失速
识别重心移动式飞行器的失速和最小高度损失改出所须的步骤
失速原理
影响失速的因素
初期失速的改出
全失速的改出----平飞
转弯
重点
-----慢速平飞
-----操纵感觉
----油门
----动力
----机翼负扭转
----紧急情况
失速原理
失速是流线形流的分离,
产生于C最大失速角之后
升力是减小的标记
阻力是增大的标记
压力中心迅速向前移动
影响失速的因素
仰角:
失速直接取决于仰角,而不是空速。
(第51页)
----载荷因数:
载荷因数增加时,失速速度增大。
----重量:
失速速度随重量的增加而增大。
失速速度是重力的作用。
----动力:
失速速度可随着动力的增大而增大。
----坡度角:
如载荷因数增加,失速速度随坡度角的加大而增大。
----高度:
失速速度不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失速改出
进入:
从平飞状态进入。
征兆:
高姿态
低空速
操纵杆负压力
较小反应操纵
震动(第52页)
改出:
增加到全力或根据需要(防止过度俯仰)
HOK!
高度。
空速增大时调整姿态以保持航迹。
保持希望的航迹。
全失速改出
进入:
(1)从平飞状态进入。
(2)从中等坡度转弯状态进入。
征兆:
高姿态
低空速
操纵杆负压力
振动
高度损失(朝后部俯仰);
改出:
(1)平飞
降低姿态,使机翼改出失速状态;
开足全马力(防止过度俯仰);
使高度损失降低到最小;
保持期望的航迹。
(2)中等坡度转弯
降低姿态,使机翼改出失速状态;
开足全马力(防止过度俯仰);
使高度损失降低到最小;
保持期望的航迹。
(第53页)
(第54页)
十二、改出不正常姿态
识别和改出重心移动式飞行器不正常状态所采取的步骤
导致非正常姿态的因素
非正常姿态的识别----高
低
改出非正常姿态-------高
-------低
此练习簿适于单飞学员,另外没有经过正式改出非正常姿态训练的教员也不能做此练习。
重点
----风
----湍流
----姿态
----改出失速姿态
----恢复
导致非正常姿态的因素
----因疏忽导致操纵失误:
处于高速
在改出失速姿态期间
在带动力时
在大坡度转弯时
在弱湍流时
----大气因素:
----空气上升/上升气流活跃
----湍流/地形导致(第55页)
识别非正常姿态
高姿态----高姿态
----降低空速
----增加高度
低姿态----低姿态
----增加空速
----降低高度(第56页)
改出非正常姿态
高姿态:
----识别
----保持姿态(不要把操纵杆内拉)
----降低噪音
----能量消耗完后,飞行器向后部旋转(保持操纵杆向外)。
----次第姿态
----机翼平行横滚
----增大油门(防止过度俯仰)
----改出俯冲状态
----保持期望的航迹
低姿态:
----识别
----增加高度,机翼平行横滚
----发出噪音(防止过度俯仰)
----改出俯冲状态
----保持期望的航迹(第57页)
滚翻
飞行器头部进入不正常高姿态后(因舒服疏忽造成操纵失误)可导致翻滚,并可导致尾部接尾部的滚翻轨迹。
不正常姿态突然开始飞行员必须能够识别出,并立即采取正确的改出措施。
专业指导和飞行员正确的改出技术训练将降低滚翻的可能性。
十三、航迹
取得期望的适当航迹而选择并保持航向所应采取的步骤
航向
航迹
作用于航向和航迹的风的效应
航向和航迹修正
----方位姿态(航向)
保障姿态
(1)有坡度姿态
(2)平衡姿态
定义:
前后轴线与某地理基准线的校准。
例如海岸线、电力线、中心线或磁北。
第一效应:
控制飞行器在方位角的方向。
我们通过以下方法观察航向:
(1)线离开你的身体;
(2)罗航向
航向由坡度姿态和平衡姿态控制。
(第58页)
航向
航向基准线/方位姿态(第59页)
风的效应(第60页)
航迹修正(第61页)
十四、低空飞行
重心移动式飞行器在最低高度飞行的技术要求。
低空飞行的原因
低空考虑
低空飞行技术
紧急情况
重点
----姿态
----平飞
----转弯
----风/湍流
----慢飞
----改出失速状态
----观察
----紧急情况
低空飞行的原因
----天气:
低云
能见都降低
风
----抵达机场没有拿到飞行资料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力 三角 培训 材料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