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乡镇职能转变乡镇干部作风建设的探索与思考.docx
- 文档编号:5419939
- 上传时间:2022-12-16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18.99KB
新形势下乡镇职能转变乡镇干部作风建设的探索与思考.docx
《新形势下乡镇职能转变乡镇干部作风建设的探索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形势下乡镇职能转变乡镇干部作风建设的探索与思考.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形势下乡镇职能转变乡镇干部作风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新形势下乡镇职能转变乡镇干部作风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乡镇干部是执行党和国家在农村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最前沿的一支干部队伍。
乡镇职能发挥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政权的稳定,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小康建设的步伐。
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和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与农村工作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尤其我县实行免征农业税后,乡镇所面临的工作内容、工作任务也都发生了质的变化,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如何把乡镇的主要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如何优化组合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导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上来,这是目前乡镇面临和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
刘堡乡在认真做好调研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乡镇职能转变,在改进干部工作方式,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农民增收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我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并作出了一些粗浅的探索和思考。
一、当前乡镇工作面临的形势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今年取消征收农业税以后,乡镇工作的内容发生了质的变化,旧的工作机制已与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干部思想观念不能与社会发展同步,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加之,法制社会的不断健全和完善,现行的乡镇工作方式方法已经退化淘汰,甚至有些做法和想法与法律相抵触。
经济要发展,职能要转变,身份要转换,这些诸多的矛盾和问题急需我们去认真探索和思考。
二、乡镇工作面临的问题
首先,乡镇工作目前面临着三大课题:
一是人往哪里去?
二是钱从何处来?
三是事该怎么干?
围绕这三大突出问题,我们认真开展调研,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人往那里去?
且不说村组干部,就乡镇机关干部而言,面临着机构要重设,岗位要重定、人员要重组、职能要重分等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
1、机构设置:
从现行乡镇行政机构设置来看,严格地来讲乡镇行政没有机构设置,只有按要求设置了行政岗位,如:
民政助理员、司法助理员等按行政职能设置了岗位,没有独立的办事机构。
从事业单位机构设置来看,乡镇设置有“七站八所”,既有乡镇直接管理的,又有双重管理的,存在的矛盾与问题较为突出。
一是直接领导与双重领导的矛盾;二是机构设置与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的矛盾;三是职能作用与市场经济需求的矛盾。
这些矛盾与问题是乡镇当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岗位确定:
过去,乡镇对工作岗位的概念是模糊的,总认为只要是乡镇的干部,什么工作都要干,尤其是驻村干部,所有工作一包到底,这便有了“万精油”干部的头衔,出现了“老王打狗,一齐下手”的工作模式,带来的是工作质量差,效率低,给一些有懒惰思想的干部有机可乘,工作中出现相互扯皮的现象,长期以来,助长了“干和不干一个样”,“上不上班一个样”错误思想,也无法体现出每个干部的真正工作能力。
只有岗位的确定,职能才能发挥其效能,干部职责更为明确。
从行政岗位确定来看,一是由于多年来乡镇实行干部包村工作机制,所以,对自己负责的岗位工作无法专一,专职工作变成了辅助工作;二是岗位的效能发挥不充分,存在被动应付的现象,干部把90%的精力都放在了所包村的工作上,对本职工作投入精力少;三是个别岗位人员不够明确,换人随意性在,直接影响岗位职能的正常运转。
3、人员组合:
过去,乡镇干部是“胡子眉毛一把抓”,既要“催粮要款”,又要“刮宫引产”,长期以来,干部队伍无活力,工作效率不高,作风不实。
人员重组是目前职能转变关键中的关键,也是最难的一件大事,要解决好“人”的问题,必须认真思考,慎重从事。
人员重组是新形势下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优化资源配置,更新人员重组,才能与发展同步,才能体现出“为民”和作用和价值。
目前,乡镇面临人员重组的突出问题为:
一是税费改革后,经过深入调查后我们认为,农民现在有三大需求:
一要有钱;二要舒服;三要安宁。
这三大需求应当是乡镇职能转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的机构重设和人员重分的方向盘,更是检验改革成败的最终标准。
这就是乡镇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根据,归根到底就是“为民”的需要。
二是随着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不断扩大,乡镇旧的工作模式已经被打破,表面上反映出干部“无事可做”的现象,实质上是机构设置和人员组合与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出现了差距,甚至有些制约了发展。
三是“人”的能动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岗位人员重叠显得日益突出,人力资源不能得到完全利用,干部才能得不到充分展示。
4、职能划分:
过去,乡镇工作主要是以“安排生产、催粮要款、结扎引产”为主,其结果是相当一部分乡镇干部没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和目标。
问题尤为突出,一是干部工作承担量不平衡,村级工作一切都由驻村干部一包到底,工作负担过重,从而导致驻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
二是职能划分模糊,其效能发挥不够明显,人力资源出现浪费和闲置。
三是制约因素日益突出,经济要发展,职能要转变,旧的职能划分已经远远早跟不上形势的发展需要,有些职能已经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
四职能转变关键在于干部思想观念的转变,这也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我们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农民“想的是致富,难的是技术,缺的是服务,靠的还是乡镇干部”,由此看出,干部的思想观念更新是职能转变的决定因素。
(二)钱从何处来?
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收入锐减,负担也由此加重,这便是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核心。
财力是一争工作运行的基础,乡镇如何在免征农业税后增加财政收入,作为贫困山区的刘堡乡来说,困难重重,形势严峻。
面临的问题:
一是自然条件差,农村经济发展环境落实,乡镇财政底子薄,发展缓慢,缺乏资金支撑,难以在基础设施建设、培植税源、培育市场、科技服务、引导发展生产、公共事业管理等方面有较大进展。
二是免征农业税后,乡财税工作内容发生了质的变化,如何使乡财政转变职能,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这是问题的关键。
三是开源节流,财政今后的工作重点应该是培植新的税源,增加财政收入,这就需要培养扶持一批经济项目做基础。
(三)事怎么干?
乡镇工作面对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提出了事怎么干的问题。
乡镇职能由管理型转向服务型,要把农民的事办好,就必须解决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一是干部思想观念更新的问题。
凡事都要人来干,所以,干部思想观念的改变是关键。
二是改变工作方法的问题。
乡镇工作的内容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旧的工作机制已经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管理型的工作方法要向服务型的工作方法转变,建立相适应的工作机制。
三是培养干部驾驭市场能力的问题。
建设一支适应新的乡镇工作的复合性人才队伍,加强对农民的信息服务,解决“市场需要什么,农民就种(养)什么”的问题,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一技之长。
三、进一步推动乡镇转变职能,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一)改革机构设置。
转变乡镇职能,即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必须要建立相应的体制和机构做保证,必须调整乡镇机构设置和运转形式,改变干部工作角色和方式方法,适应市场经济和人民群众的需要,按照“精简、便民、高效”的原则,着力构建为民服务的新机构。
一是按需求设置机构,乡镇应该打破过去干部驻村包组的“满堂滚”工作模式,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需求和本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党建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综合管理、社会事务管理、主导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分类组建工作机构或服务机构,对过去设置重复、职能交叉、越位错位的机构进行撤销;把业务工作相近、工作性质相似的机构进行合并;把业务单一、工作量相对较少的机构进行挂靠,使乡镇机构形成职责清晰、目标明确、统一管理的新格局。
二是按服务设置机构,针对每个服务对象、性质和方式的不同,设置社会事务、计划生育等服务机构,进一步细化职责,实行“对口”服务,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真正使干部把精力用在为群众服务上,把时间花在为农民增收上。
三是按发展设置机构,坚持把第一要务放在突出位置,紧扣发展主题,围绕经济建设“搭台子”,变被动机械管理为主动服务,彻底改变过去“安排什么干什么”的工作方式,增强乡镇干部工作的主动性。
(二)优化人员组合。
增强乡镇干部队伍的活力,是乡镇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
坚持因事设岗,因岗定人,重新调配人员,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实行变工作岗位,不变干部身份;变工作职能,不变原职务职级;变分配方式,不变开支渠道。
鼓励乡镇干部自担风险,带薪从事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或承建农科示范园;鼓励干部带薪从事民营经济,领办、创办企业;鼓励干部带薪到村担任正职。
干部的“归口”,人才的“归类”,使干部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战斗力也明显增强。
使干部找到自己合适的岗位,让乡镇工作形成内外一条心、上下一盘棋的良好局面。
(三)强化目标管理。
科学的管理措施是工作机构有效运行的关键所在。
规范机构设置,进一步规范职权范围,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夯实任务,有力地激发了干部队伍的活力。
建立健全工作督办检查制度,年终按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增强干部的责任感、紧迫感,使乡镇干部形成明争暗赛、你追我赶、竞相迸发干工作、创事业的大好局面。
(四)完善考核机制。
设置考核机制,实行一项产业、一支服务队、一套管理办法、一套考核机制,坚持从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从过去单纯的数量考核转移到数量考核和质量效益考核并重上来,坚持以业绩为取向,以民意为根本,不以票数定格次。
对引导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作出积极贡献的干部,实行重奖,并与职务晋升、评优直接挂钩;对年终考核基本合格的干部实行诫勉谈话。
同时,打破过去的平均主义,做到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使干部人人身上有压力,个个肩上有担子,彻底消除过去干部等待观望的依赖思想,充分认识到落后就会受罚、不努力就会淘汰,增强干部工作的紧迫感和压力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形势下 乡镇 职能 转变 乡镇干部 作风 建设 探索 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