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艺术三十六计.docx
- 文档编号:5411702
- 上传时间:2022-12-16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5.13KB
教育艺术三十六计.docx
《教育艺术三十六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艺术三十六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艺术三十六计
教育艺术三十六计
第1计:
爱是基础
取意: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
“爱是教育的基础。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或者说,一个没有爱心的教育工作者,就别谈什么教育艺术。
因此,具有爱心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最起码的素质。
一个教育者,只有心里装着学生,时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着想,在教育学生时,才能多一份自信,多一份从容,多一份艺术。
案例:
快乐之花
有一女孩季娜,一次祖母病重,她想给祖母采一朵鲜花,让她能在病中得到一些快乐。
但是,时值寒冬,到哪里去找鲜花呢?
学校暖房里有许多菊花,其中最美的一棵是全校师生极为喜爱的那朵蓝色的“快乐之花”。
季娜一心想着病重的祖母,忘了学校的一切规定,大清早便走进暖房,采下了那朵“快乐之花”。
正在这时,一位最爱护花的老师走进了暖房。
她看到季娜手里的菊花,大为吃惊。
但是,她注意到孩子眼里那种无邪的、恳求的目光。
问明情况后,这位教师感动地说:
“季娜,你再采三朵花,一朵给你,为了你有一颗善良的心;另两朵送给你的父母,为了他们教育出一个善良的人。
”
第2计:
严师出高徒
取意:
严与爱并不矛盾。
教育的艺术不是说对孩子只能进行夸奖,而不能去批评,批评甚至是惩罚也是必要的。
关键是我们要掌握好时机、火候和方式,把惩罚和体罚、恶意中伤甚至是虐待区别开来,做到严爱结合。
因为惩罚的目的是让孩子改正错误,而不是将其治于死地而后快。
案例:
这真遗憾
美国的斯特娜夫人是一位享誉盛名的早期教育家。
有一天,孩子问斯特娜夫人:
“我想到同学家里去玩,可以吗?
”母亲说:
“可以,但必须在12点前回来。
”可那天孩子比预定的时间晚了20分钟才到家。
斯特娜夫人见孩子回来了,什么也没说,只是指了指墙上的钟。
孩子知道回来迟了,马上歉疚地说:
“是我不对。
”吃完饭,孩子赶紧换了衣服,因为每到星期二她都要和母亲去看电影。
这时,斯特娜夫人又让孩子看看钟,并说:
“今天来不及了,戏和电影是看不成了。
”孩子难过地流下了眼泪。
斯特娜夫人并未就此止步,而是说了一句十分惋惜而又耐人寻味的话:
“这真遗憾!
”
面对孩子的过错,尽管斯特娜夫人只说了寥寥几个字,并未采取其它任何处罚手段,但是使孩子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
母亲的要求如果是正确的,那就必须绝对照办,否则你就得为此付出代价。
第3计:
身教重于言教
取意:
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还不知道去挑拣“好”与“坏”,什么都学。
家长或教师的一举一动他们都可能去模仿、学习。
所以,作为教育者,我们时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千万不要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
因为你无意中的行为,都可能在小孩子的头脑中留下印象,甚至是烙印,影响孩子的一生。
案例:
是你教我的
有一天,母亲和孩子到一栋大厦去办事,走进大厅时,电梯正在进人,她们加快脚步想赶上这趟电梯。
这时从后面走进一位老婆婆,年轻的母亲本能地向后一让,请老婆婆先进了电梯,这时电梯已经满员了,母女俩只好静静地站在电梯门口,等着下一趟。
办完事出来又乘电梯,这一回,电梯里只有母女俩和一位老爷爷。
电梯开到底层,门开了,站在门口的女儿却把身体向后一让,说:
“老爷爷,你先请。
”老爷爷说:
“孩子,你先请,爷爷走得慢。
”女儿仍不肯自己先走,坚持让爷爷先走出电梯。
母亲幸福地抚着女儿的头,问:
“你为什么要请爷爷先走出电梯呢?
”女儿说:
“是你刚才教我的呀!
”
第4计:
“美”人计
取意: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尤其是小孩子,更愿意受到大人的表扬和夸奖。
但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总是将更多赞美的言辞奖励给表现好的学生,而往往忽略了对差生的鼓励和表扬。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越是各方面都表现差的孩子,对赞美的渴望就越强烈,因为他们受表扬的机会太少了。
所以,对于他们来说,一次表扬就是一点进步的积累,一句赞许就是一份信心的提升。
案例:
没有负担
有这样一个家庭,儿子的成绩很不好而且越来越差,有一次考了全班最后一名。
父亲接过儿子的试卷微笑着说:
“太好了儿子,以后你没有什么负担了!
”儿子大吃一惊,忙问:
“爸爸,你是不是病了?
”父亲说:
“没病,你想一想,一个跑在最后的人还有什么负担呢?
不用担心再有人超过你,但你只要往前跑,肯定有进步。
”儿子受到启发,心里就高兴起来。
第二次,考了全班第29名,父亲看到了儿子的试卷,兴奋地说:
“太好了儿子,你比上回前进了十几名了!
”第三次,儿子考到了全班第10名,父亲激动地说;“太好了儿子,你真了不起!
离第一名只差9名了。
”就这样,不管孩子的成绩是好是坏,父亲总是坚持正面激励,从不训斥责骂,而孩子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第5计:
打草惊蛇
取意:
一般情况下,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老师的想法和做法是不让学生知道的。
但有时候,让他们知道一点“底细”,反而有助于事情的解决。
故事中,老师就是给学生透漏出信经常收不到的“底儿”,巧妙地为学生减了压,使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解决。
案例:
邮局“不负责任”
有位女生,爱上了自己的老师。
无法自拔的她忍不住给老师寄去了信。
然而,信投进邮箱,女生立即后悔了:
老师已经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自己还那么小,老师看完信后会怎么看待?
要是让同学、父母知道了,自己怎么面对?
女生越想越怕,原来“炽热”的爱霎时被恐惧吓得无影无踪。
为能躲过此劫,她甚至想到了死。
可是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老师表情一如往常,他照样春风满面地上课。
有一天,在和学生聊天时,老师指责邮局“不负责任”,他的信件经常遗失。
直至此时,女生才全身释然:
自己的那封信被幸运“丢失”了。
数年后,当大学毕业的该生去拜访自己曾爱上现在仍很尊敬的这位老师时,老师将保存了多年的这封信交给了她。
这时,她才恍然大悟,连忙站起来向老师鞠躬:
“谢谢老师!
谢谢老师!
”
第6计:
笑里藏刀
取意:
教育学生不一定要用训斥、体罚等有伤学生自尊的手段,面带微笑,和风细雨,同样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有时候,一个微笑、一句祝福、一次表扬甚至比严厉的批评更有效。
案例:
四块糖果
陶行知先生在做校长时,曾经遇到了两个学生打架,当时其中的一个学生正用砖头砸向对方。
陶行知先生及时制止了他们,并让拿砖头的学生到他的办公室去。
没想到陶先生让学生坐下后,微笑着拿出一块水果糖说:
“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让你来,你反而比我先到了。
”学生听后一脸困惑。
接着,先生又拿出第二块水果糖说:
“这也是奖励你的,因为我让你停下来,你马上就停下了,表示对我的尊重,我应该感谢你。
”学生听后更加不解其意。
先生又拿出第三块糖说:
“与你打架的学生是一个经常欺负女同学的学生,我对你的侠义精神表示敬意。
”这时那位学生已经泣不成声了:
“先生,不管怎么说,我用砖头打人是不对的……”先生拿出了第四块糖说:
“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咱们的谈话也应该到此结束了……”
第7计:
欲擒故纵
取意:
受教育者犯了错误,在没有好的机会,想不出好的办法的时候,不要急于去处理,可以暂时放一放。
当机会出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对其进行教育,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
一次与百次
沙漠中有父子俩,牵着骆驼,在经历了长途跋涉之后,都已经疲惫不堪了。
干渴使他们每迈出一步都异常艰难,而沙漠仍然一望无际。
这时,父亲看到黄沙中有一枚马蹄铁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那是沙漠中先行者的遗留物。
父亲对儿子说,捡起它吧,会有用的。
儿子抬起失神的眼睛,看了看,原来是一枚马蹄铁,心想在这漫天无际的黄沙中,会有什么用呢?
儿子摇了摇头,没有弯腰。
于是,父亲俯身拾起放入衣袋中。
什么也没说,仍继续前行。
终于,他们走到了一座城堡,在城堡中父亲用马蹄铁,换下了500枚酸葡萄。
当他们再次走入沙漠时,干渴再次使父子俩的喉咙冒出青烟。
父亲此刻边走边吃并不时抛下一枚枚酸葡萄,每抛下一颗,儿子便俯身捡起吃掉,为了这几百枚葡萄,儿子竟弯了几百次腰。
第8计:
偷梁换柱
取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且随着的环境的变化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所以,在很多时候,我们都可以通过转移学生的兴趣去转变学生,而很多老师却恰恰忽略了这一点。
故事中,主人就是通过转移孩子的兴趣,将孩子们的兴趣由精神上的享受转移到对物质的追求上,从而达到了教育孩子的目的。
案例:
绝妙的规劝
一群淘气的孩子总是往一个花园里扔砖头,主人很无奈。
有一天,他找到这群孩子说:
“我看你们扔的很高兴,不如大家进行一个比赛,谁扔的最远可以奖10块钱。
”孩子们一听有“奖金”,比平时扔的还带劲,比赛结束后优胜者果然得到了钱。
第二天,孩子早早就来了,主人说今天第一名只能得5元钱。
孩子们仍很兴奋,5块钱也不少啊!
第三天,奖金降到了1块钱,有一些人嫌少就走了,但仍有人继续玩。
第四天,主人说今天胜利者只能得到1毛钱。
孩子们听了很不屑:
“就1毛钱,谁给你扔啊!
走!
”孩子们走了,从此再也没有来过。
第9计:
反间计
取意:
一个人在工作、学习的过程中,难免有困难、有挫折、有不如意,作为教育者,可以帮其分析原因,找出症结,并利用其对某事物的反感或仇恨,想办法激发其征服的欲望,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案例:
父亲的策略
儿子很不满意自己的工作,他忿忿地对父亲说:
“我的上司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改天我要对他拍桌子,然后辞职不干。
”父亲说:
“我建议你好好地把你们公司的一切贸易技巧、商业文书和公司组织完全搞通,甚至连怎样修理影印机的小故障都学会,然后再辞职不干。
这样你将公司当作免费学习的地方,什么东西都通了之后,再一走了之,不是既出了气,又有许多收获吗?
”
儿子听了父亲的建议,从此默记偷学,甚至下班之后,还留在办公室研究商业文书的方法。
一年之后,父亲问起儿子的工作:
“你现在大概多半都学会了,准备拍桌子不干了吧!
”
“可我发现这半年来,老板对我刮目相看,最近更是委以重任,如今我已经成为公司的红人了!
”儿子自豪地说。
“这是我早就预料到的,”父亲笑着说,“当初,你的老板不重视你,是因为你的能力不足,却又不努力学习,而后来你痛下苦功,当然会对你刮目相看。
只知抱怨上司,却不会反省自己,这是人们常犯的错误。
”
第10计:
连环计
取意: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转化一个学生不是仅靠一两次说教就能完成的,教育者要做好打硬仗、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决不能因为一两次教育的失败而放弃。
而当教育开始起效果的时候,更需要教育者进一步爱护和督促,让差生最终走入优等生的行列。
案例:
编程高手
北大附中老师张思明曾遇到这样的一件事:
班上有一个学生非常喜欢摆弄计算机,可以说达到了痴迷的境界和较高的编程水平,但由此耽误了不少功课。
特别是他不爱学习化学公式,认为那是靠记忆的东西,有了计算机,学着些东西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结果他的化学考试很不理想。
张老师便去找他谈心,给他出了一道“计算机”难题:
计算机能不能对输入的某个公式自动配平呢?
这位同学一听立刻来了精神,回家以后就开始了研究。
可他为了编写程序,就必须先把化学公式的配平原理搞清楚,不久,他在理解化学公式配平方法的基础上编好了程序。
张老师抓住他想证实自己编程实力的迫切心情,又接连提出了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
是不是书上任何一个化学公式用你的编程都能配平呢?
你的编程除了适用简单的公式外,是不是还适用于比较复杂的公式?
这两个问题不但促进该生对化学公式的复习和记忆,而且使对化学公式的学习更加深入。
面对学生的进步,张老师充分肯定了他的编程实力,鼓励他学好各门功课,为自己考入大学计算机系创造前提条件。
从此,该生的学习更加自觉和主动。
因为通过张老师的引导,他知道了两件事:
一是自己能学好,二是自己必须学好。
第11计:
将计就计
取意:
受教育者成长的过程中,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小孩子在犯错误后,往往害怕老师或家长知道。
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对于他们有些错误,有时候我们不必要揭穿其中的真相,当面批评他们,应该给他们的自尊留一点空间,然后利用学生的错误,将错就错,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案例:
当范文
李老师在批改一个女孩的作文时,发现是抄袭的。
当时,他很想在的作文本上写上大大的“抄袭”二字。
可静下来想想,这样做,她会改正自己的错误吗?
考虑再三,李老师把她叫到办公室,微笑着对她说:
“你的作文有进步,相信你一定花了不少时间,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老师想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你,请你把作文好好改一改,然后在班上朗读,好吗?
”小姑娘没说话,低着头走了。
第二天,她拿着改好的作文来了,李老师发现她重写了作文,虽没抄袭的精彩,却是她自己写的,老师还是表扬了她。
在班上朗读时,她念得十分自信,并赢得了掌声。
从那以后,女孩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12计:
趁火打劫
取意:
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的时候,是最需要帮助,最需要温暖,也是教育效果最好的时候。
此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自己的真情付出去感化学生,对学生的教育深刻而持久。
案例:
蘸满爱意的责罚
调皮的学生约翰·詹姆斯·麦克劳德,出于好奇,偷偷杀死了校长家的宠物。
校长知道后,非常恼火。
后来了解到其杀狗的目的是想看一看狗的内脏,嗅觉敏锐的校长认为这是一个教育的好机会。
决定罚这个学生画两幅图:
一幅是狗的血液循环图,另一幅是狗的骨骼图。
麦克劳德知道自己闯下了大祸,很是愧疚,带着“赎罪”的心理,对校长罚他的两份特殊的作业,完成起来十分卖力。
当麦克劳德毕恭毕敬地把两张画好的图交给校长时,校长还专门对他进行了指点,要他再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为了画好这两幅图,小麦克劳德翻阅和参考了不少生物解剖学方面的书。
就这样,他渐渐地爱上了生物学。
后来,他竟成为英国著名的解剖学家,并和医学家班廷一起发明了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由此而荣获1923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第13计:
金蝉脱壳
取意: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你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或学生搞“恶作剧”,或受外界干扰,甚至个别学生和老师持对立的态度……如果老师不讲究点策略,很容易使事件升级。
此时,教师只有不温不火,不急不燥,以柔克“刚”,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进一步树立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
案例:
假如你是老师
一天早读,去教室辅导,看到后排有一同学趴在桌上,我顺手拿起一本书朝他背上轻轻拍了一下,他猛抬头,摔出一句:
“干什么?
我没有睡觉!
”满脸骄横。
当时我恨不得立即赶他出去。
此时,同学们并不知道我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我尽量克制自己,努力保持平静的心态,微笑着说:
“那你说,你趴在桌上,老师该怎么办?
噢,对了,听说你的作文写的不错,你写一篇《假如我是老师》的文章吧。
”当时,他没有说话,我继续在教室里巡回辅导。
当天午饭后,这位同学到办公室找我,说:
“老师,我错了,我不该那样没礼貌。
”看得出,他是真心悔过,我自然原谅了他。
第14计:
以其道治其身
取意:
受教育者什么样的人都有,不可能都是一些通情达理的人。
遇到一些不讲道理、胡搅蛮缠的人,最好的回击是:
用他对付别人的方法去对付他。
案例:
子教父
一个人特别不孝顺老人,总嫌自己的父亲年老多病,是个负担。
有一天,他把父亲放进了一个竹筐中,与自己的儿子一起把老人抬到山中无人之处,放下后就往回走。
儿子说:
“爹,把那个竹筐拿回来。
”此人大惑不解,儿子接着说:
“等你老了好用来抬你呀!
”这位父亲幡然悔悟,又回头把老人抬了回来,以后对老人也孝顺起来。
第15计:
指桑骂槐
取意:
现在,学生的自尊心都比较强,在公开场合教育学生教师一定要注意策略。
有些事情在处理的时候,不一定要直接针对事件本身,可以采取迂回战术,旁敲侧击,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思考、去感悟,从中找到差距,认识到自己缺点和错误,从而得以改正。
案例:
凳子拿的
“老师,我的钱丢了,30多块呢。
”张滑边说边掉眼泪,我一听,气就不打一处来,班里竟发生这样的事。
我气冲冲地走进教室,就在走向讲台的一霎那,突然意识到:
如果此时去批评全班,效果一定不会好,毕竟拿钱的是一个人。
倒不如……
于是,我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高声告诉大家:
“同学们,不要慌,我知道谁拿了张滑的钱了。
”同学们都惊讶地望着我。
“是凳子,请大家对凳子说一句话。
”聪明的孩子马上领会了我的意图。
一个同学说:
“凳子,你这样做不对,快还给人家吧。
”一位说:
“你是一时糊涂,改了还是好孩子。
”……孩子一个个激动不已,只有刘虎红着脸,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此时,我心里已经明白了。
第二天,刘虎早早地来到学校,把30元钱交给了我。
我告诉他:
你真勇敢,这件事是我们俩之间的秘密,谁都不要告诉别人。
他哭了。
第16计:
假痴不癫
取意: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经验和认知的缺乏,难免会犯一些错误,达不到家长、教师要求的程度,这是很正常的。
对于这些无大碍的错误,作为教育者,没有必要去批评他们,或者假装不知,或者编一些小故事激励他们,也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案例:
欺骗
有一次,学校开家长会,姥姥代替了在外工作的父母去了学校。
小顺一下午都惶惶不安,想:
老师一定会对姥姥讲自己的成绩如何如何的一塌糊涂。
终于等到姥姥回来,小顺低着头只等姥姥数落。
可是姥姥容光满面,看起来十分高兴的样子,他一脸的诧异。
想不到老师竟对姥姥说他表现得很出色。
后来,小顺上了大学,暑假里他第一个去拜访了小学老师。
谈起这件事时,只听这位老师忏悔地对他说:
“那天,我说了你很多不好的话,可第二天,你的反应让我吃惊。
从那以后,你的成绩直线上升,我一直都在纳闷儿……这时,小顺才明白是姥姥善意的欺骗挽救了他。
第17计:
苦肉计
取意:
不是去体罚学生,而是教育者在教育、帮助孩子的过程中,不惜以牺牲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健康为代价,以实际行动感染他,让他体会到教育者的一片苦心,加深对某些事情的认识,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案例:
撒谎
一次周末,和儿子约好,下班后他骑车去接我,可是按约定时间过了两个小时,儿子还没有回来。
等待中,正好遇到儿子的同事,他说儿子和几个人看电影去了,我只好耐心地等。
过了一会儿,儿子回来了,令我吃惊的是,他竟撒谎说路上车坏了。
“我可以等上10个小时,但我无法容忍你对我撒谎,儿子。
”我气愤地转过身来,决定自己走回家去。
儿子迎上去,想要解释什么。
我接着说:
“我很生气,不是对你,是对我自己。
你看,我已经认识到,作为一个父亲我很失败,我现在要走回家去,并在这18公里的路上进行反省。
”
在3个多小时的路途中,儿子始终推着车跟在我身后,也是从那以后,儿子再没有撒过谎。
第18计:
激将法
取意:
小孩子毕竟不象成年人那样成熟。
当学习或工作中出现困难和挫折时,很容易放弃。
有些学生如果经常说一些鼓励、表扬甚至具有煽动性的话语,可以让孩子的潜力得到充分的挖掘。
而对于一些争强好胜的孩子,有时说一些消极的、反面的话语反而能激发起他们的斗志。
所以,对有些人歧视也是一种动力。
但我们一定要看准对象、掌握火候、适可而止,否则,也可能毁掉一个孩子。
案例:
美丽的歧视
英语课上,张老师让大伟背单词,当时他正在下面读一本武侠小说,回答不上来。
张老师很生气,说:
“大伟,你真没出息,你不仅糟蹋爹娘的钱还耗费自己的青春,你如果能考是大学,全世界就没有文盲了。
”面对老师的歧视,大伟“噌”地跳离座位,跨到讲台上指着老师说:
“你不要瞧不起人,我此生必定要上大学。
”说完,大伟把武侠小说撕得粉碎。
结果,第一次高考差了100多分的大伟,第二年只差了17分,到了第三年竟超出分数线80多分。
升入大学的大伟多想见到张老师,当着面告诉他自己已经考上了大学,而且是重点大学。
然而一年以后,他收到了张老师的一封信:
大伟,对于有的同学,一般的鼓励是没有用的,关键是要用锋利的刀子去做他心灵的手术,很多时候,别人的歧视能使我们激发出心底最坚强的力量。
我说的对吗?
此时此刻,大伟才明白是老师美丽的歧视挽救了他。
第19计:
台阶艺术
取意: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师生之间难免会出现一些比较尴尬的局面,处理不好,极易在师生之间产生对立情绪,为教育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采取一些委婉、机智、幽默的教育手段,为学生制造一个“台阶”,既缓解了师生之间的矛盾,也能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案例:
“真爱劳动”
一天,我去班上检查值日,刚到门口,见班上调皮捣蛋的郑军正拿着扫帚要打一个同学。
我开始很生气,可一想不能采取粗暴的态度,弄僵了不利于转化他。
于是,我面带微笑地说:
“郑军不是明天值日吗?
今天帮别人值日呢,真爱劳动!
”郑军愣在那里,以为要挨批,意外听到的却是表扬,脸一红,还真的扫起地来。
第20计:
擒贼擒王
取意:
根据受教育者个性和特点的不同,以及所处的年龄阶段不同,我们应该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
决不能以偏概全,或者采取“一刀切”,而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选准突破口,抓住要害处,这样解决起问题来,才能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案例:
它会哭的
著名教育家孙敬修遇到小学生攀折树木,便把耳朵凑过去,装出听什么的样子。
孩子们好奇地问爷爷在听什么?
他说:
“在听小树苗哭泣。
”“小树苗会哭吗?
”“是呀,你们折了它,它会疼的,当然要哭了,等他们长大了还要为祖国建设服务呢。
”孩子们一听,一个个红着脸低下了头。
以后,再也没攀折过小树。
第21计:
幽默艺术
取意:
在师生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尴尬的场面,或老师说错了话,或学生做错了事……如果教师不分轻重,只照顾自己的“面子”,而不注意学生的感受,对学生横加指责,很容易对学生的自尊造成伤害。
这时,教师如能随机应变,采取一些幽默的手段,将尴尬局面化解,效果会非常的好。
案例:
出乎意料的批评
在师范上学的某个晚上,我们几个在寝室闹着玩,把盛满水的塑料袋放在门的上面等一位同学进门。
就在这时,班主任王老师去寝室找人,见门虚掩着就推门而进,“哗”的一声,一袋子水顺身而下,衣服全湿了。
房间里的学生都吓得目瞪口呆,静等老师的训斥。
谁知王老师却笑着说:
“今天是不是泼水节?
我怎么不知道啊!
再说咱们这儿也不过这个节呀。
”大家都笑了,那个往门上放水的同学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这时,王老师走过去摸着他的头说:
“以后同学之间开玩笑要讲究一个‘度’,适可而止,但不要这样。
”
第22计:
沉默是金
取意:
当你遇到棘手的事件又想不出好的解决办法的时候,沉默则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其实,沉默的过程是教师给自己流下思考解决问题的时间,同时给学生反思自己行为过错的机会。
因此,恰当地运用沉默,有时比直接批评或斥责更能震撼学生的心灵,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案例:
无声胜有声
刚接一个班的第一节课,就碰上麻烦事。
那天,当我拿着书兴冲冲走进教室时,看到的却是班上两个男生正在打架,此时,同学们的目光一齐射向我,而那两个男生也停止了打架。
其中一个双手叉腰,昂着头,不屑地看着我,显然不把我放在眼里。
其实在此之前,我已了解了他的“底细”---调皮捣蛋,老师都拿他没办法。
看着他趾高气扬的样子,我知道此时无论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的,最好的办法是采取冷处理。
于是,我只当什么都没有发生,径直走上讲台,说:
“同学们,请大家坐好,我们开始上课……”他迷惑地看着我,有点不知所措地坐到座位上。
下课后,我对那件事仍然只字未提。
直到下午,他见我仍没有批评的意思,便显得有些忐忑不安了,终于,放学后,他敲开了我办公室的门,主动承认了错误,从那以后,他很少再惹事。
第23计:
出奇制胜
取意:
一些事情在解决的时候,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按照正常的思路是很难解决的,无论你付出多少爱心和努力。
这就需要多动脑子,多想办法,另辟隙径,想一些超出常理的“奇点”、“趣点”、“鬼点”、“歪点”,甚至是“馊注意”,帮助你解决问题。
案例:
暗号
课堂上老师提问的时候,一个同学总是举手,可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却答不上来,引得下面的同学窃笑不已。
课后老师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说如果老师提问时他不举手,同学会在课下叫他傻瓜。
于是,老师就和他约定,当他真会的时候就高高地举起左手,不会的时候就举起右手。
渐渐地,这名同学越来越多地举起他骄傲的左手,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地回答出老师的课堂提问,这个原本极可能在太多的嘲笑中沉沦的孩子也由一个差生转变成了一个好学生。
第24计:
顺手牵羊
取意:
教育无处不在。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注意发现和珍惜身边的每一次教育机会。
其实,教育的机会有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艺术 三十六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