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初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拼音.docx
- 文档编号:5406238
- 上传时间:2022-12-16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2.55KB
初中语文九年级初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拼音.docx
《初中语文九年级初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拼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九年级初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拼音.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九年级初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拼音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创作背景】:
上元二年(761)的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
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内容讲解】: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
第一节五句,写秋风破屋的情景。
“怒号”写风势之大,“卷”“三重”写受害之重。
“三重”不是确数,是“多重”的意思。
下面“飞”“洒”“挂胃”“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
第二节五句,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
“南村群童欺侮我年老体衰,竟然忍心在我面前做盗贼!
公开地抱着茅草钻进竹林离开,直至喊得唇焦口燥仍不奏效,只好归来倚仗自叹息”。
‘‘倚仗自叹息”不仅可以想像出诗人气喘吁吁的情形,也可窥视到诗人悲叹群童抱草,屋破难修的无可奈何的心情。
此五句写儿童由心理到行动,写自己又从行动到心理,寥寥数语,使人物形象形神俱备。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
“俄顷”二句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
“布衾”二句,写布被使用多年,已变得t冷似铁”了,又被娇儿踏破。
“床头”二句,写大雨给诗人全家造成的灾难。
“白经”二句,表明从安史之乱以来,诗人因忧国忧民,早已难以入眠,更何况“长夜沾湿”,又怎么能挨到天亮呢?
诗人彻夜难眠,浮想联翩,由此时联想到丧乱以来,由风雨飘摇的茅屋联想到国家和人民,为下文作好铺垫。
第四节六句,直抒感慨,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
诗人在屋破漏雨的困苦情境中,由已及人、由近及远、由小及大,一想到饱经丧乱、颠沛流离的“天下寒士,,在此风雨如磐的困苦中煎熬,他便泯灭了“小我”,为天下受苦受难的人们振臂高呼,发出了黄钟大吕般的强音。
“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何等粗犷有力的笔锋,何等壮阔深达的形象,何等铿锵雄壮的声音。
三句蝉联而下,形成奔腾汹涌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奔放的激情和殷切的渴望以及博大的胸怀。
诗人至此意犹未尽,又于回环往复中递进一层,把由己及人升华到舍己救人: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多么深切的期望!
它把诗人舍己为人,至死无悔的高尚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是全诗主旨所在,也是最动人,感召力最强之处。
【赏析评价】:
这首诗是作者高尚情怀的具体体现。
他的茅屋几乎被狂风和顽童完全摧毁,又遇上了连绵不断的秋雨,屋漏床湿,被冷似铁,全家无法安眠,处境十分悲惨。
但诗人从切身体验推己及人,以天下之忧为忧,渴望有广厦千万间为天下贫寒之士解除痛苦,甚至想以个人的牺牲来换取天下寒士的欢颜。
诗歌情意真切,文字朴素,未作刻意的经营布置,但由于写出了诗人由极为潦倒不堪之中推开自身往大处着想的思想境界,仍然显出了波澜起伏的转折变化。
诗的最后一段表现大庇天下寒士的理想,句法、情感完美配合,随气之短长,以七言、九言错杂,以“呜呼”二字穿插,加强感叹的语气,音调抑扬舒展,收放自如。
世上苍夷,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后反思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为方便教师更好的教学,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后反思。
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尽早发现一些教学不足,比如说教学设计上出现哪些问题、课堂交流和启迪是否得当、课后训练是否到位等等,从而为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累计经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后反思,一起来看下吧!
1.这是一首抒情诗,最能体现出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在制订的三个学习目标中,应该以“朗读训练”为重点(当然,也是难点)。
俗话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无论是为深入理解体味本诗,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训练。
2.教学大纲中也要求诵读古典诗歌和浅析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
经过考虑,在授课中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再辅以“揣摩语言”的方式,进而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3.本文作者通过记叙自己茅屋被秋风吹破这件事,一跃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衣食无着落的穷苦百姓,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
学习本文,也可让学生在网站资源的帮助下,通过有层次的阅读来感受作者的复杂感情,体会作者的博大胸怀。
以此教给学生自己动手,合理利用资源,解读本文的一种方法。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及阅读答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阅读答案:
1.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具体情境怎样?
答: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2.想像“群童”、“抱茅入竹去”的场景。
答:
可从“欺”、“忍”、“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和诗人“呼不得”等词句入手,进行想像,不必拘泥诗句自身。
3.诗人由己及人的感情推去,靠哪句完成?
答: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4.诗人的人生理想是什么?
答:
诗歌最后一节。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翻译:
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
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狠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
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
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
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
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
唉!
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字词解释:
⑴秋高:
秋深。
怒号(háo):
大声吼叫。
⑵三重(chóng)茅:
几层茅草。
三,泛指多。
⑶挂罥(juàn):
挂着,挂住。
罥,挂。
长(cháng):
高。
⑷塘坳(ào):
低洼积水的地方(即池塘)。
塘,一作”堂“。
坳,水边低地。
⑸忍能对面为盗贼:
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
忍能,忍心如此。
对面,当面。
为,做。
⑹入竹去:
进入竹林。
⑺呼不得:
喝止不住。
⑻俄顷(qǐng):
不久,一会儿,顷刻之间。
⑼秋天漠漠向昏黑(古音念hè):
指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
⑽布衾(qīn):
布质的被子。
衾,被子。
⑾娇儿恶卧踏里裂:
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坏了。
恶卧,睡相不好。
裂,使动用法,使……裂。
⑿床头屋漏无干处:
意思是,整个房子都没有干的地方了。
屋漏,根据《辞源》释义,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开天窗,阳光便从此处照射进来。
“床头屋漏”,泛指整个屋子。
⒀雨脚如麻:
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
雨脚,雨点。
⒁丧(sāng)乱:
战乱,指安史之乱。
⒂沾湿:
潮湿不干。
何由彻:
如何才能挨到天亮。
彻,彻晓。
⒃安得:
如何能得到。
安:
怎么能。
广厦(shà):
宽敞的大屋。
⒄大庇(bì):
全部遮盖、掩护起来。
庇,遮盖,掩护。
寒士:
“士”原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处是泛指贫寒的士人们。
俱:
都。
欢颜:
喜笑颜开。
(18)呜呼:
书面感叹词,表示叹息,相当于“唉”。
(19)突兀(wù):
高耸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广厦。
见(xiàn):
通“现”,出现。
(20)庐:
茅屋。
亦:
一作“意”。
足:
值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八月。
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今甘肃成县)到了巴陵。
公元760年(乾元三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不料到了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
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万方多难,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简析:
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
全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
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国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
前三段的层层铺叙,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心大意:
此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
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起势迅猛。
“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
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而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
诗人好不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怎能不使诗人万分焦急?
“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
“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
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
读这几句诗,读者分明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法,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而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也不能不激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
第二节五句。
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
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
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然而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
“欺我老无力”五字宜着眼。
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
“忍能对面为盗贼”,意谓:
竟然忍心在我的眼前做盗贼!
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
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了。
用诗人《又呈吴郎》一诗里的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
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
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
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
“倚杖”,当然又与“老无力”照应。
“自叹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
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自己叹息,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浇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也就十分深广。
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分明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作者是写不出来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
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
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
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难以入睡。
“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
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
于是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儿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
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后世评价:
1,《唐宋诗醇》评价这首诗说:
”极无聊事,以直写见笔力,入后大波轩然而起,叠笔作收,如龙掉尾,非仅见此老胸怀,若无此意,诗亦不可作。
“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
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
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
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
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九年级 初三 茅屋 秋风 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