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docx
- 文档编号:5387147
- 上传时间:2022-12-15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2.61KB
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docx
《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一、施工工艺
1、钢筋制作
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
施工中如需要钢筋代换时,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严格遵守现行钢筋砼设计规范的各种规定,并不得以等面积的高强度钢筋代换低强度的钢筋。
凡重要部位的钢筋代换,须征得甲方、设计单位同意,并有书面通知时方可代换。
(1)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可结合冷拉工艺除锈。
(2)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
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
(3)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4)钢筋弯钩或弯曲:
①钢筋弯钩。
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
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不大于下料尺寸,应考虑弯曲调整值。
钢筋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
对转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②弯起钢筋。
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③箍筋。
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箍筋调整,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包尺寸而定。
④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a.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b.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弯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c.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箍筋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2、钢筋绑扎与安装:
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设计是否有出入,仔细检查成品尺寸、心头是否与下料表相符。
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
采用20#铁丝绑扎直径12以上钢筋,22#铁丝绑扎直径10以下钢筋。
(1)墙
①墙的钢筋网绑扎同基础。
钢筋有90°弯钩时,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
②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两层钢筋之间,应设置撑铁(钩)以固定钢筋的间距。
③墙筋绑扎时应吊线控制垂直度,并严格控制主筋间距。
剪力墙上下两边三道水平处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模板工程质量控制点:
1、模板一般质量通病:
轴线位移、标高偏差、结构变形、接缝不严、脱模剂使用不当、模板未清理干净、封闭或竖向模板无排气孔、浇捣孔、模板支撑选配不当、
2、现场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模板:
带形基础模板缺陷、杯形基础模板缺陷、梁模板缺陷、深梁模板缺陷、柱模板缺陷、构造柱模板缺陷、板模板缺陷、墙模板缺陷、异性柱模板缺陷、楼梯模板缺陷、雨棚模板缺陷、圆形框架柱模板缺陷
模板一般质量通病:
轴线位移:
a、严格按1/10~1/50的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翻样成详图并注明各部位编号、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剖面形状、预留孔洞、预埋件等,经复合无误后认真对生产班组及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作为模板制作、安装的依据;
b、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合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支模;
c、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如采用现浇楼板混凝土上预埋短钢筋固定钢支模,以保证底部位置准确;
d、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e、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f、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g、混凝土浇筑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标高偏差:
a、每层楼设足够的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须做找平;
b、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严格按标记施工;
c、建筑楼层标高由首层±0.000标高控制,严禁逐层向上引测,以防止累计误差,当建筑高度超过30m时,应另设标高控制线,每层标高引测点应不少于2个,以便复核;
d、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在安装前应与图纸对照,确认无误后准确固定在设计位置上,必要时用电焊或套框等方法将其固定,在浇筑混凝土时,应沿其周围分层均匀浇筑,严禁碰击和振动预埋件与模板;
e、楼梯踏步模板安装时应考虑装修层厚度。
结构变形:
a、模板及支撑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其本身自重、施工荷载及混凝土的自重及浇捣时产生的侧向压力,以保证模板及支架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b、梁底支撑间距应能保够保证在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支撑底部若为泥土地基,应先认真夯实,设排水沟,并铺放通常垫木或型钢,以确保支撑不沉陷;
c、组合小钢模拼装时,连接件应按规定放置,围檩及对拉螺栓间距、规格应按设计要求设置;
d、梁、柱模板若采用卡具时,其间距要按规定设置,并要卡紧模板,其宽度比截面尺寸略小;
e、浇捣混凝土时,要均匀对称下料,严格控制浇灌高度,特别是门窗洞口模板两侧,既要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
f、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g、采用木模板、胶合板模板施工时,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防止木模板长期暴晒雨淋发生变形。
接缝不严:
a、翻样要认真,严格按1/10~1/50比例将分部分项细部翻成详图,详细编注,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向操作工人交底,强化工人质量意识,认真制作定型模板和拼装;
b、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
c、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
d、钢模板变形,特别是边框变形,要及时修整平直;
e、钢模板间嵌缝措施要控制,不能用油毡、塑料布,水泥袋等去嵌缝堵漏;
f、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固,拼缝要严密(必要时缝间加双面胶纸),发生错位要校好。
脱模剂使用不当:
a、拆模后,必须清除模板上的遗留混凝土残浆后,再刷脱模剂;
b、严禁用废机油作脱模剂,脱模剂材料选用原则应为:
既便于脱模又便于混凝土表面装饰。
选用的材料有皂液、滑石粉、石灰水及混和液和各种专门化学制品脱模剂等;
c、脱模剂材料宜拌成稠装,应涂刷均匀,不得流淌,一般刷两度为宜,以以防漏刷,也不宜涂刷过厚;
d、脱模剂涂刷后,应在短期内及时浇筑混凝土,以防隔离曾层遭受破坏。
模板未清理干净:
a、钢筋绑扎完毕,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清除模板内残余垃圾;
b、在封模前,派专人将模内垃圾清除干净;
c、墙柱根部、梁柱接头处预留清扫孔,预留孔尺寸≥100㎜×100㎜,模内垃圾清除完毕后及时将清扫口处封严。
封闭或竖向模板无排气孔、浇捣孔
a、墙体的大型预留洞口(门窗洞等)底模应开设排气孔,使混凝土浇筑时气泡及时排出,确保混凝土浇筑密实;
b、高柱、高墙(超过3m)侧模要开设浇捣孔,以便于混凝土浇灌和振捣。
模板支撑选配不当
a、模板支撑系统根据不同的结构类型和模板类型来选配,以便于互相协调配套。
使用时,应对支承体系进行必要的验算和复核,尤其是支柱间距应经计算确定,确保模板支撑系统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b、木质支撑体系如与木模板配合,木支撑必须定牢楔紧,支柱之间必须加强拉结连紧,木支柱脚下用拔木楔调整标高并固定,荷载过大的木模板支撑体系可采用枕木堆塔方法操作,用扒钉固定好;
c、钢质木支撑体系其钢楞和支撑的布置形式应满足模板设计要求,并能保证安全承受施工荷载,钢管支撑体系一般宜扣成整排架式,其立柱纵横间距一般为1m左右(荷载大时应采用密排形式),同时应加设斜撑和剪刀撑;
d、支撑体系的基底必须坚实可靠,竖向支撑基底如为土层时,应在支撑底铺垫型钢或脚手板等硬质材料;
e、在多层或高层施工中,应注意逐层加设支撑,分层分散施工荷载。
侧向支撑必须支顶牢固,拉结和加固可靠,必要时应打入地锚或在混凝土中预埋件和短向钢筋头做撑脚。
现场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模板:
带形基础模板缺陷:
a、模板应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刚度,支模时,垂直度要找准确;
b、钢模板上口应用Φ8~10圆钢套入模板顶部小孔内,中距500~800㎜。
木模板上口应钉木带,以控制带形基础上口宽度,并通长拉线,保证上口平直;
c、上断模板应支撑在预先横插圆钢或预制混凝土垫块上;木模板也可用临时木撑,已使侧模支撑牢靠,并保持高度一致;
d、发现混凝土由上断模板下翻至下断,应在混凝土初凝前轻轻铲平至模板下口,使模板下口不至于卡牢;
e、混凝土呈塑性状态时切忌用铁锹外侧用力拍打,以免造成上断混凝土下滑,形成根部缺损;
f、组装前应将模板上残渣剔除干净,模板拼缝应符合规范规定,侧模应支撑牢固;
g、支撑直接撑在土坑边时,下面应垫木,以扩大其接触面。
木模板长向接头处应加拼条,使板面平整,连接牢固。
杯形基础模板缺陷:
a、杯形基础支模应首先找准中心线位置标高,先在轴线桩上找好中心线,用线坠在垫层上标出两点,弹出中心线,再由中心线按图弹出基础四边线,要兜方并进行复核,用水平仪测定标高,然后依线支设模板;
b、木模板支上断模板时可采用抬把木带,可使位置准确,托木的作用是将木带与下断混凝土面隔开少许间距,便于混凝土面拍平;
c、杯芯木模板要刨光直拼,芯模外表面涂隔离剂,底部应钻几个小孔,以便排气,减少浮力;
d、浇筑混凝土时,在芯柱四周要均衡下料并振捣;
e、脚手板不得搁置在模板上;
f、拆除的杯芯模板,要根据施工时的气温及混凝土凝固情况来掌握,一般在初凝前后即可用锤轻打,撬棍拨动。
较大的芯模,可用倒链将杯芯模板稍加松动后,再徐徐拨出。
梁模板缺陷:
a、梁底支模间距应能保证在混凝土自重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
支撑底部如为泥土地面,应先认真夯实,铺放通长垫木,以确保支撑不沉陷。
梁底模板应按设计或规范要求起拱;
b、梁侧模应根据梁的高度进行配制,若超过60㎝,应加钢管围檩,上口则用圆钢插入模板上端小孔内。
若梁高超过700㎜,应在梁中加对穿螺栓,与钢管围檩配合,加强梁侧模刚度及强度;
c、支梁木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
梁模与柱模连接处,应考虑梁模板吸湿后长向膨胀的影响,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使木模在混凝土上浇筑后不至嵌入柱内;
d、木模板梁侧模下口必须有夹条木,钉紧在支柱上,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侧模下口不致炸模;
e、梁侧模上口模横挡,应用斜撑双面支撑在支柱顶部。
如有楼板,则上口横挡应放在板模龙骨下;
f、梁模用木模时尽量不采用黄花松或其他易变形的木材制作,并应在混凝土浇筑前充分用水浇透;
g、组装前应将模板上残渣剔除干净,模板拼缝应符合规范规定,侧模应支撑牢固;
h、模板支立前,应认真涂刷隔离剂两度;
i、当梁底距地面高度过高时(一般为5m以上),宜采用脚手钢管扣件支模或桁架支模;
j、T形梁模板、花篮梁模板支柱应能承受预制板重量、混凝土重量及施工荷载,同时应注意混凝土浇筑时模板支撑系统不得变形。
深梁模板缺陷:
a、根据深梁的高度及宽度核算混凝土振捣时的重量及侧压力(包括施工荷载)。
钢模板外侧应加双排钢管围檩,间距不大于500㎜,并沿梁的长方向每隔500~800㎜加穿对拉螺栓,螺栓外可穿Φ40钢管或Φ25的PVC管,以保证梁的净宽,并便于螺栓回收重复使用。
木模采取50㎜厚模板,每隔400~500㎜加一拼条(宜立拼),根据梁的高度适当加设横挡。
一般离梁底300~400㎜处加Φ16对拉螺栓,沿梁长方向相隔不大于1000㎜,在梁模内螺栓可穿上钢管或硬塑料套管撑头,以保证梁的宽度,并便于螺栓回收,重复使用;
b、木模板夹木应与支撑顶部的横担木钉牢;
c、梁底模板应按规范规定起拱;
e、单根深梁模板上口必须拉通长麻线(或铅丝)复核,两侧斜撑应同样牢固。
柱模板缺陷:
a、成排柱子支模前应先在底部弹出通线,将柱子位置兜方找中;
b、柱子支模前必须先校正钢筋位置;
c、柱子底部应做小方盘模板,或以钢筋角钢焊成柱断面外包框,保证底部位置准确;
d、成排柱模支撑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各根柱模。
柱距不大时,相互间应用剪刀撑及水平撑搭牢。
柱距较大时,各柱单独拉四面斜撑,保证柱子位置准确;
e、钢柱模由下至上安装,模板之间用楔形插销插紧,转角位置用连接角模将两模板连接,以保证角度准确;
f、调节柱模每边的拉杆或顶杆上的花篮螺栓,校正模板的垂直度,拉杆或顶杆的支撑点(钢筋环)要牢固可靠的与地面成不大于450夹角方向预埋在楼板混凝土内;
g、根据柱子断面的大小及高度,柱模外面每隔500~800㎜应加设牢固的柱箍,必要时增加对拉螺栓,防止炸模;
h、组装前应将模板上残渣剔除干净,模板拼缝应符合规范规定,侧模应支撑牢固;
i、柱模如用木料制作,拼缝应刨光拼严,门子板应根据柱宽采用适当厚度,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漏浆、不炸模、不产生外鼓;
j、较高的柱子,应在模板中部一侧留临时浇捣口,以便浇筑混凝土,插入振捣棒,当混凝土浇筑到临时洞口时,即应封闭牢固;
k、模板上混凝土残留应清理干净,柱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构造柱模板缺陷:
a、周转次数多刚度差的胶合板模板不得使用,模板采用50㎜×100㎜方木作横肋,设穿墙螺栓以Φ48钢管作围檩收紧;
b、构造柱上口开设斜槽浇捣口,用小直径振捣棒将混凝土振捣密实,严禁用器具撞击模板内外;
c、混凝土坍落度不宜过大,浇捣口部位分层用微膨胀混凝土填实。
板模板缺陷:
a、楼板模板下的龙骨和牵杠木应由模板设计计算确定,确保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支承面要平整;
b、支撑材料应有足够强度,前后左右相互搭牢增加稳定性;支撑如撑在软土地基上,必须将地面预先夯实,并铺设通长垫木,必要时垫木下再加垫横板,以增加支撑在地面上的接触面,保证在混凝土重量作用下不发生下沉(要采取措施消除泥地受潮后可能发生的下沉);
c、木模板板模与梁模连接处,板模应铺到梁侧模外口齐平,避免模板嵌入梁混凝土内,以便与拆除;
d、板模板应按规定要求起拱。
钢木模板混用时,缝隙必须嵌时,并保持水平一致。
墙模板缺陷:
a、墙面模板应拼装平整,符合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b、有几道混凝土墙时,除顶部设通长连接方木定位外,相互间均用剪刀撑撑牢;
c、墙身中间应根据模板设计书配制对拉螺栓,模板两侧以连杆增强刚度来承担混凝土的侧压力,确保不炸模(一般采用Φ12~Φ16㎜螺栓)。
两片模板之间,应根据墙的厚度用钢管或硬塑料撑头,以保证墙体厚度一致。
有防水要求时,应采用焊有止水片的螺栓;
d、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应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范围内;
e、模板面应涂刷隔离剂;
f、墙根按墙厚度先浇灌150~200㎜高导墙作根部模板支撑,模板上口应用扁钢封口,拼装时,钢模板上端边肋要加工两个缺口,将两块模板的缺口对齐,板条放入缺口内,用U形卡卡紧;
g、龙骨不宜采用钢花梁,墙梁交接处和墙顶上口应设拉结筋,外墙所设的拉顶支撑要牢固可靠,支撑的间距、位置宜由模板设计确定。
异性柱模板缺陷:
a、弯曲变形刚度不足的模板应剔除,阴角处模板设销栓固定,模板阴角处加设竖向压杆,采用对拉螺栓固定钢管围檩,对拉螺栓要靠近阴角处;
b、立模前对楼面找平,或在柱截面限位处采用砂浆封堵;
c、检查模板拼缝严密情况,并于立模前验收。
混凝土应分层浇捣,每层混凝土500㎜左右,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内不大于200㎜,延续振捣时间30s左右,不得过振;
d、柱混凝土浇筑前先铺一层与所浇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柱模板浇水充分湿润。
楼梯模板缺陷:
a、侧帮在楼梯段处可用钢模板,以2㎜厚薄钢板和8号槽钢点焊连接成型,每步两块侧帮必须对称使用,侧帮与楼梯立帮用U形卡连接;
b、底模应平整,拼缝要严密,符合施工规范要求,若支撑杆细长比过大,应加剪刀撑撑牢;
c、采用胶合板组合模板时,楼梯支撑底板的木龙骨间距宜为300~500㎜,支撑和横托的间距为800~1000㎜,托木两端用斜支撑支柱,下用单楔楔紧,斜撑间用牵杆互相拉牢,龙骨外面钉上外帮侧板,其高度与踏步口齐,踏步侧板下口钉1根小支撑,以保证踏步侧板的稳固。
雨棚模板缺陷:
a、认真识图,进行模板翻样,重视悬挑雨棚的模板及其支撑,确保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及稳定性;
b、雨棚底模板根部应覆盖在梁侧模上口,其下用50×100㎜木方顶牢,混凝土浇筑时,振点不应直接在根部位置;
c、悬挑雨棚模板施工时,应根据悬挑跨度将底模向上反翘2~5㎜左右,以抵消混凝土浇筑时产生的下挠变形;
d、悬挑雨棚混凝土浇筑时,应根据现场同条件养护制作的试件,当试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以上时,方可拆除雨棚模板。
圆形框架柱模板缺陷:
a、圆形柱采用组合木模板易于成形,木模板以1/4圆弧分成4块,以宽100㎜胶合板组合,内衬0.3㎜厚镀锌铁皮,外托18㎜厚胶合板制作100~150㎜高木箍@间距200~300分布。
柱模板拼装后以50×5扁铁制成柱包箍,扁铁与∟50角铁焊接,角钢上制孔,以螺丝拧紧受力;
b、圆形框架柱下脚采用定型木枋限位,采用水泥砂浆封堵空隙,在圆形框架柱下脚处将柱箍加密,确保模板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c、混凝土浇筑时,按300~400㎜分层,混凝土振捣时插入下层混凝土深度为50~150㎜,为保证柱模刚度和强度,其外包扁铁箍间距应经过计算确定,一般不宜超过@3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钢筋 工程施工 质量 控制 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