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标准化手册.docx
- 文档编号:5383640
- 上传时间:2022-12-15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4.77KB
安全标准化手册.docx
《安全标准化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标准化手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标准化手册
安全生产承诺书
为了提高公司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保障本公司全体员工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促进公司的安全、稳定,作为公司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公司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在此,向广大员工和社会郑重承诺:
1、认真贯彻各级政府和安全管理部门制定的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规定,并组织员工认真学习。
2、建立健全本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并保障其受到严格执行;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自觉接受政府及安监部门的监督管理,把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到部门和责任人。
3、保障安全投入资金的合理提取和使用;配备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的安全设施、设备、器材;为员工提供符合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并督促其正确使用;持续完善安全工艺、设施,改进安全生产条件,努力实现本质安全。
4、经常参加公司的安全检查,认真查找并整改各类安全隐患。
5、对危险源和重点部位实施有效监测、监控;落实重点部位、重点岗位应急措施;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演练。
6、保证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7、坚持事故“四不放过”原则,整改落实事故调查组提出的各项防范措施,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8、接受社会和媒体监督,积极弘扬公司安全文化,营造安全生产氛围。
9、落实安全奖惩,做好绩效考核,总结和推广安全生产的先进经验,表彰安全先进典型,保障安全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本人将切实履行上述承诺并接受员工和社会的监督。
XXXXX有限公司
总经理:
管理手册
1目的
为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提升我公司的整体安全水平,切实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规范企业安全生产活动,实现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和安全生产。
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特制定本规范。
2范围
本手册是公司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核心,适用于公司的活动、产品和服务全过程;适用于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管理评审以及第三方认证;对公司的相关方亦应将手册中相关事项向他们传达。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手册
3.1主要负责人
是指公司全面负责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决策人、第一责任人,包括法人代表、总经理及其他直接领导
3.2管理人员
是指公司内从事管理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人员和仓库管理人员、特种设备管理人员等
3.3特种专业人员
特种作业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
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
主要指电工、电焊工、叉车驾驶员等
3.4特种设备
是指厂内机动车。
3.5风险评价
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在可容忍的全过程。
3.6重大危险源
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3.7安全标准化
是指具有健全、科学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各生产环节和相关岗位的安全工作,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等规定,达到和保持规定的标准,始终处于安全生产的良好状态。
4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4.1安全生产方针、目标
4.1.1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安全第一:
公司上下都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将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2)预防为主: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做好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劳动技能,防止事故发生。
3)公司要求:
全公司上下一起齐抓共管,共同努力,建设安全标准化规范企业,树立“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节约”的理念,始终把安全作为首要工作目标,以对员工、企业、社会、政府负责的态度,积极认真地做好安全工作,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安全生产。
4.1.2安全生产目标
总体目标:
公司将加大安全管理力度,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加大安全标准化建设力度;加强安全监管,杜绝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改善安全生产环境,努力实现全年无死亡事故,确保安全形势稳定好转,确保无生产安全事故管理目标的实现,为公司营造良好的安全发展环境。
安全生产具体目标:
1、伤亡事故,重伤事故为0。
2、杜绝火灾事故,重大火灾事故为0。
3、杜绝机械设备重大事故,重大设备事故为0。
4、道路交通重大责任事故为0。
5、公司年度轻伤事故控制在10‰以内。
6、特种设备、厂内机动车辆按时检测率达100%;
7、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要全部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要达到100%。
8、员工年度安全培训100%;新员工入厂三级安全教育100%。
9、各类事故“四不放过”处理100%。
4.2组织机构和职责
4.2.1机构设置
1)公司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由公司总经理担任主任,管理者代表担任副主任,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并由此构成安全生产管理网络,日常的具体工作由综合办负责实施。
2)综合办具体负责公司的安全工作,办公室配备兼职安全管理人员1名,已通过宜兴市安监局的培训并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3)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进行学习,掌握和提高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4)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利用一切机会参加市安全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
5)机构设置及网络图(见附件5.1)
4.2.2职责
4.2.2.1公司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对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具体见《安全生产责任制汇编》)
4.2.2.2公司主要负责人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并履行安全生产义务。
其主要职责:
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
2)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3)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4)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5)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6)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8)为职工提供安全、健康、卫生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保障职工职业健康,加强劳动保护,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和其他疾病对职工的危害
9)对新、改、扩建工程项目,必须做到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种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4.3安全生产投入
1)公司依据国家、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建立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制度。
2)公司保证安全生产费用的投入,专款专用,并建立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计划并建立台账。
(见制度汇编文件)。
3)公司按照规定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或人生意外保险费等,保障受伤害的员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4.4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
4.4.1法律法规
1)公司制定并实施《识别、获取、评审、更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确定获取渠道、方式和时机,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并定期进行更新。
2)符合性评价
公司应每年至少一次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进行符合性评价,消除违规现象和行为。
4.4.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公司制定并实施《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发放到有关的工作岗位,规范从业人员的安全行为。
详见《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4.4.3安全操作规程
公司制定并实施各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并发放到有关的工作岗位,规范从业人员的安全行为。
详见《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4.4.4评估和修订
公司应每年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一次评估和修订,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保证岗位所使用的为最新有效版本。
4.4.5文档管理
公司建立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综合办为安全文档管理部门,各部门应将安全相关文件、资料报送和移交安全办公室归类整理,按规定保管。
4.5安全培训教育
1)公司按照《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未经安全培训教育(新工人“三级”安全教育、“四新”教育)的员工,或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不得独立上岗。
2)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关合格证书后方可任职和上岗作业。
3)公司建立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档案,保证安全培训教育所需人员、资金和设施。
4)公司依据国家、地方及行业的规定及岗位需要,制定适宜的安全培训教育目标和要求。
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和培训目标,定期识别安全培训教育需求,制定、实施安全培训教育计划。
5)公司管理部应严格按照培训计划实施培训教育,做好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和记录。
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变更时,应记录变更情况。
6)综合办应做好教育计划实施的督促工作并协助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7)公司应确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和全员培训的目标,对在岗的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安全培训教育。
8)公司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创造良好安全氛围,促进安全生产。
4.6生产设备设施
4.6.1生产设施建设
1)公司应确保生产设施建设中的安全设施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并与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三同时”)。
2)公司应对项目安全预评价、安全专篇、安全验收评价、项目安全验收等程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规范管理。
3)生产设施建设中的变更应严格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履行变更程序,并对变更全过程进行风险管理。
4)公司应积极采用先进的、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组织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开发,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努力提高安全生产技术水平。
4.6.2设备设施运行管理
1)公司制订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建立设备设施管理台帐,制定设备设施检维修计划,并按计划定期进行检修,保证生产设施的安全运行。
2)实行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对设备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各种安全设施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
3)安全设施应编入设备检修计划,定期检修。
安全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因检修拆除的,检修完毕后应立即复原。
4)公司合理进行厂区和车间工艺布置,在作业场所和库房设置相应的通风、照明、防火、防潮、防护栏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5)公司加强对织机、针刺机、穿刺机等专用设备的运行管理和维修,使之符合安全规范要求。
6)技术生产部应加强对变配电系统、固定式低压电气线路、动力照明箱(柜、板)、临时用电线路、电焊机、手持电动工具等的管理和维护,使之达到安全规范标准。
7)公司加强特种设备的管理,建立特种设备台帐和档案,定期检测检验,证件齐全。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
4.6.3设备设施检维修
1)在设备检维修时,执行《设备管理制度》中安全管理规定,明确要求,实行日常检维修定期检维修相结合;
2)在检维修作业前,进行作业危险分析,向检维修人员进行现场安全交底,并采取防范措施,有效控制风险。
4.6.4新设备验收和旧设备拆除、报废
1)加强新设备的采购和验收,验收合格才能投入使用,确保使用质量合格,设计符合要求。
2)对不符合要求的设备设施进行报废和拆除。
3)对拆除工作,进行事故预先分析,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并制定事故防范措施或预案。
4)凡拆除的容器、设备和管道内有危险物品的,应先清洗干净,验收合格后方可报废,以免产生不应有的后果。
5)对拆除人员要进行安全教育和现场技术交底,确保安全。
4.7作业安全
4.7.1作业证
1)公司对危险区动火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空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等危险作业,实行作业许可管理,履行审批制度(具体见《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2)各单位凡有危险区动火作业、高空作业、临时用电作业、起重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等危险作业的,必须经作业单位申请,相关副总批准,到综合办办理作业许可证后,方可施工和作业。
3)各单位对动火等危险作业要根据情况,通过事故预先分析,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配备现场人员监督,确保不发生事故。
附:
《临时用电作业许可证》、《高处作业许可证》、《动火作业许可证》等。
4.7.2生产现场管理
1)技术生产部和各车间要对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评估分解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现场岗位人员应清楚岗位有关隐患及控制措施。
2)禁止与生产无关人员进入生产现场,必要时,有负责人带领方可进入。
4.7.3生产过程控制
认真执行公司下发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尤其应做到:
(见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总汇)
4.7.4作业行为管理
1)公司对生产作业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辨识,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需要规范和职工必须遵守的作业行为主要包括:
A.遵守劳动纪律。
B.设备开机前按规定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操作。
C.运转中的设备禁止进行擦洗、清扫、拆卸和维护维修等可能直接接触运转部位的操作。
D.工作过程中,如有故障,停机通知修理,待故障排除后再恢复工作状态。
E.作业完成时按规定进行停机操作,关闭电源,清理岗位作业环境。
2)落实危险作业管理制度,执行工作票制度。
3)电气、高速运转机械等设备,应实行操作牌制度。
4)按规定为从业人员配备与工作岗位相适应的个体防护装备,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4.7.5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
1)公司建立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的管理制度。
2)公司在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或有关设备上,按照GB2894-2008及企业内部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3)技术生产部在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牌。
4)技术生产部在厂区内的坑、沟、池、井等处设置安全盖板或护栏等。
4.7.6承包商与供应商管理
1)承包商是来公司完成某项工作或者提供某项服务的个人或单位;供应商是为公司提供原材料、设备设施及配件的个人或单位。
2)公司建立承包商管理制度。
对承包商资格进行预审、选择、开工前准备、作业过程监督、表现评价、续用等进行管理,并建立承包商名录和档案。
3)公司建立供应商管理制度。
制定资格预审、选用和续用标准,并经常识别与采购有关的风险,建立供应商名录和档案。
4)不将工程项目发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和个人。
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
5)各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承包商及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进行风险评估,及时检查和督促其加强安全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风险,及时处理各种事故隐患。
6)如发生同一作业区内多方交叉作业,公司应统一协调管理,防止发生事故。
4.7.7变更
1)公司建立有关人员、机构、工艺、技术、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变更的管理制度。
2)变更的类型:
A.人员、管理的变更主要包括:
人员的变更;管理机构、职责的变更;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变更等。
B.工艺、技术的变更主要包括: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引起的重大变更;工艺流程和操作的变更;工艺参数的变更等;
C.设施的变更主要包括:
设备设施的变更改造;安全设施的变更;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或配件;设备材料代用变更;临时的电气设备等
3)公司加强变更管理。
对变更内容、风险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控制措施。
4)公司对变更的设施进行审批和验收管理,并对变更过程及变更后所产生的隐患进行排查、评估和控制。
A.变更审批
《变更申请表》填好后,应逐级上报主管部门和主管领导审批。
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人员按变更原因和实际生产的需要确定是否进行变更;
变更批准后,实施单位应对变更过程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变更产生的风险,制定控制措施。
B.变更实施
变更批准后,由各相关职责的主管部门负责实施。
任何临时性的变更,未经审查和批准,不得超过原批准的范围和期限。
C.变更验收
变更实施结束后,变更主管部门应对变更情况进行验收,确保变更达到计划要求。
变更主管部门应及时将变更结果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附《变更验收表》。
4.8隐患排查与治理
4.8.1安全检查
1)公司已经建立安全检查制度,确定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考核的具体要求,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
2)公司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日常检查、和其他方法进行隐患排查。
A.综合检查(包括节假日检查),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参加。
公司每月检查一次,车间月安全检查不少于两次,班组每天检查,并有记录。
B.专业性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
主要对锅炉、压力容器、危险化学品、电气装置、机械设备、厂房建筑、运输车辆、安全装置、消防设施、防尘防毒等进行专业检查。
C.季节性检查分别由各业务部门的负责人,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检查防火防爆、防雨防洪、防雷电、防暑降温、防风及防冻保温工作等,进行预防性检查。
D.日常检查分岗位工人检查和管理人员巡回检查。
岗位员工上岗应认真履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巡回检查;各级管理人员应在自己业务范围内检查。
3)综合、专业、季节性安全检查均应做好记录。
附《安全检查表》
4.8.2隐患整改
公司应对各种安全检查和排查查出的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及时整改,并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验证。
(1)对存在隐患,本部门、车间能解决的要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要及时上报公司。
(2)公司检查和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安全管理职能分配有关部门、车间整改,并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做到“四定”(即定措施、定负责人、定时间、定验收标准)。
(3)对不具备整改条件,不能立即进行整改的重大隐患,必须采取应急防范措施,并制定隐患治理方案,纳入计划,限期解决。
公司不能立即整改的,制定隐患治理方案,
(4)公司无力整改的重大隐患,除采取防范措施外,应向当地主管部门报告。
(5)各级检查组织和人员应将检查的隐患和整改情况报上一级组织,重大隐患及整改情况应报安全部门汇总存档。
4.9重大危险源监控
4.9.1危险源安全管理
1)公司建立危险源管理制度,按规定对本单位的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估、确定和登记建档。
2)由技术生产部对危险源进行管理和监控,设立警示标志,按规定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3)按规定特种设备定期检查检验,保证合格使用。
4.10职业健康
4.10.1职业健康管理
1)公司建立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对职工进行职业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2)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全职业健康档案。
3)对职业病患者给予及时的治疗、疗养。
对患有职业禁忌症的,有管理部及时调整到合适的岗位。
4.10.2作业场所管理
1)公司定期对职业危害场所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公布并存入档案。
2)对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场所和岗位应按规定进行专门管理和控制。
3)在有职业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设置警示和提示标志。
4.10.3职业危害申报
公司对存在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应及时、如实地向市安全生产监督局报告。
如粉尘、噪音等因素。
4.10.4劳动保护用品
1)管理部根据国家标准建立公司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采购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建立发放档案,并定期检查各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的穿戴、使用情况。
2)仓库要做好劳动保护用品的保管和发放工作。
3)各部门、车间要指派专人对劳动防护用品进行保管、发放,建立档案,并检查劳动防护用品的穿戴、使用情况。
4.11应急救援
4.11.1应急管理机构
公司建立应急救援制度,成立应急管理指挥机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管理者代表、技术生产部、质检部、综合办、财务部、供销部负责人组成,总经理为应急总指挥,管理者代表缪黎燕负责应急管理工作。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义务消防队)。
组长:
徐红娟
组员:
缪伯承、缪黎燕、缪黎丽、陈益军、钱建球、周锋等。
4.11.2应急预案
公司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包括综合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处置方案。
4.11.3应急设施装备物资
管理部应根据国家标准和实际情况,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经常检查,保持完好;为车间配备必要的急救药箱和药物;仓库应配备必要的防汛、防冰雪器材;配备必要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救援器材。
设备部应经常检查维护本单位的消防、通信、照明装置等救援器材,保证其完整性、有效性。
4.11.4应急预案与演练
1)公司针对本单位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制定《消防(事故)应急预案》等应急预案。
2)公司每年秋季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应急预案预练,评价演练效果。
根据评价情况,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3)根据规定,将《应急预案》报安监局备案。
4.11.5事故救援
公司发生安全事故后,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积极抢救,妥善处理,以防止事态扩大。
发生事故时,公司负责人应根据事故应急预案要求直接指挥,各部门应协调做好现场抢险和警戒工作,保护事故现场。
1)现场急救:
现场人员在确保自己安全的情况下,能够参与事故初期的抢险。
2)紧急疏散:
事故发生后,要立即将警戒区内与事故无关人员立即疏散,以减少人员伤亡。
3)源头控制:
通过关闭开关、阀门等,消灭和控制危险继续发生。
4)火灾控制。
根据火灾情况,在火灾初起时,义务消防员和在场人员应用灭火器等消防器材进行扑救。
5)急救电话:
医院:
120
消防:
119
4.12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
4.12.1事故报告
1)发生事故后,现场管理人员和职工应立即采取处理措施,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损失,向上级领导汇报或直接向公司报告。
2)按规定应向政府主管部门汇报的事故,由总经理或安全部门负责人及时汇报,并保护现场及有关证据。
4.12.2事故调查和处理
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事故,详见公司《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4.13绩效评定与持续改进
4.13.1公司每年组织一次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情况的评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4.13.2主要负责人对评定工作全面负责,评定结果应形成文件,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4.13.3公司根据评定结果,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绩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 标准化 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