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关于农村三资管理调研报告.docx
- 文档编号:5383037
- 上传时间:2022-12-15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19.87KB
XXX关于农村三资管理调研报告.docx
《XXX关于农村三资管理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关于农村三资管理调研报告.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X关于农村三资管理调研报告
农村“三资”管理存在问题
及治理对策建议
——XXX关于农村“三资”问题的调研报告
农村集体“三资”是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的总称。
农村集体资金和资产是广大农民群众长久以来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农村集体资源是国家赋予农民群众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当前,农村不稳定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由农村“三资”管理不规范所引发的。
据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近三年来,xx农村上访案件145起,与“三资”有关15起;农村民事诉讼案件183起,与“三资”有关11起;农村党员干部违纪案件起,与“三资”有关起。
这说明“三资”管理还存在集体资金使用不规范、集体资产分配不公、集体资源流失严重、村务公开不到位等客观情况。
加强对农村"三资"管理,涉及农民切身利益、农村基层组织民主管理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农业、农民、农村的长久发展。
今年以来,xx纪委为摸清我区农村“三资”管理问题和滋生原因,找准根治良方,专门组成调研组进行了专项题调。
主要针对微权腐败和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开展了“亮剑行动”,实施“三资”管理“清理计划”、“五务”公开“阳光计划”、涉农资金“春雨计划”,推动农村事务规范化、五务公开制度化、监督检查常态化、资金使用有效化,促进基层党员干部遵规守纪、务实为民,提升基层党员干部形象和群众满意度。
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状况
全区29个行政村,195个村民小组,分属4个街道办事处。
2016年实现村集体总收入43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671元,当年新增农村集体资金产总额305万元。
截止2016年12月底,全区村(组)资产总额6313万元,资产总额1.56亿元,登记耕地面积28544亩,林地4072亩,水面5161亩,村办公用地336亩,村民宅基地9188亩,交通用地2704亩,荒地3228亩,其他用地合计6842亩。
近年来在农村“三资”管理工作,xx重点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机构建设注重强化领导
一是加强领导。
各街道都专门明确一名副主任具体分管“三资”管理工作,具体指导“三资”管理中心开展工作。
二是机构健全。
设立了农村“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全面履行“三资”管理服务职责。
三是强化管理。
安排有会计证的正式工作人员充实服务中心,并实行定岗、定员、定责。
并推行了月例会制度,研究“三资”管理重大工作。
(二)资金管理注重制度建设
一是实行村财办管制度。
各村取消会计、出纳,只设一名报账员。
由“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对村、组开支负责登记入账,并实行电算化管理。
每个村只能开设一个基础账户,支票和印鉴由“三资”管理中心统一保管,按一村一账方式进行分户核算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私设小金库、账外账。
二是规范大额支出相关制度。
农村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必须通过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程序。
比如今年3月份该区一个村530亩鱼塘承包合同到期,该村公开对承包事项公开招标,并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实施,街道抽调“三资”管理人员全程进行了监督,最终该村鱼塘以80万元成功延包,解决了承包费难收的问题。
实行《农村大额开资提前报备》制度。
改过去的先花钱后记账为先报备后支出,再记账。
执行《村干部工资银行代发制度》,杜绝报账员以现金形式为村干部发放工资,减少村干部经手现金机会。
三是严格收支财务制度。
收入方面,明确村集体资金收入监管范围,包括原有积累、经营收入、投资利润收入,国家征用土地补偿收入,上级拨付收入、借入收入等。
凡属村集体收入都必须全额及时归入“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基本账户,不得坐支、截留或擅自抵换债务。
支出方面,村集体支出根据集体理财、民主管理、强化监督的原则,票据由村务监督委员会理财把关,呈报单位及责任人盖章签字,经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双签,重大事项开支经村民代表会议研究通过后支付。
票据方面。
村(组)必须使用“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具备时间、地点、品名、事由、金额、经手人等七大支出要素,“三资”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审核票据真伪。
(三)资产管理注重程序规范
一是建设项目实行招投标管理。
农村集体投资二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必须按程序进行招投标,村级集体投资建设项目招投标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法限制或排斥本辖区或本辖区之外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参加投标,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涉招投标活动。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举报招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二是集体资产实现台账管理。
农村资产的使用必须通过规定程序签订合同,承包合同须上交农村三资管理中心存档备案,由“三资”管理服务中心造册登记,统一管理。
并定期督查合同履行情况,必要时及时启动法律程序,避免集体资产损失。
(四)资源管理注重公开透明
一是坚持“凡使用必公开”原则。
三资”管理服务中心统一为各村建立集体资源备查薄,所有使用集体资产的单位和个人,都要与资产所有者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对集体资产的增减变化,检查考核等情况实行定期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资产台账实行动态专人管理,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
二是利用“公开日”二次公开。
每月10号为“五务”公开日,各村必须按要求对“五务”进行公开。
区纪委联合检查组、街道联合检查组每月组织相关人员对公开情况进行检查通报,并作为年终考核各村的重要依据。
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实践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资金损失
一是收入不及时入账。
一些村在清收诸如房租收入、承包土地收入时,钱不及时交至村内指定账户,造成资金沉淀在个别干部或经手人手中,造成干部犯错误,给集体造成损失。
二是坐支现象时有发生。
个别村收取现金后,进行坐支,违反财务收、支两条线规定。
三是私自开设账户。
个别村除了开设基本户和一般户外,还设有新村建设账户、市场管理账户、集体企业账户等。
基本户和一般户是以村委名义开办的,在监管范围之内,其它账户管理的资金也有集体资金,但是在运行过程中脱离监管和监督,存在变成小金库的风险。
四是大额资金使用不规范。
有的没有票据,白条入账。
或者有大额资金有票据不转账。
五是滥发村干部补贴现象屡见不鲜。
个别村村干部除了工资外,还列支有禁烧补贴、创建补贴、环保补贴等等。
六是集体资金使用效益较低。
集体资金主要用于村民分红,在公益事业和发展农村经济方面投资较少,集体结余资金多以银行存款形式处置,资金保值增值形式单一。
(二)资产流失
一是资产账实不符。
主要表现有两种情况:
首先是有账无物的现象。
资产已丢失、报废或变价处理的资产无及时入账核销;其次是有物无账。
新增的资产无入账。
二是资产变更不及时。
村内新增的资产因未付清款等原因,造成固定资产账上无法体现。
三是固定资产采购随意性强。
固定资产采购不履行采购手续,不招标议价,采购程序不严谨,造成资产登记不完整不全面。
四是合同签订不规范。
经营发包、不动产租赁、产权转让、工程建设、土地承包流转等项目,合同签订不重视。
有些合同签订随意性大,有些合同要素不全,条款不明,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不对等,有的甚至没有书面合同,容易造成集体资产流失漏洞。
(三)资源贬值
一是资源底子不清。
登记时没登记全面,漏登乱登现象较常见,管理从源头上就出现难点;二是公开意识谈薄。
如村内一些荒山、滩地、门面房、机械,村干部在对外承包出租时暗箱操作,不按规定程序公开,公正操作。
个别村干部将村民委员会自治理解为村委会主任自治,更有甚者搞“自己说了算”,村干部按制度、按程序、按规定办事的规矩没有形成,从而造成资源贬值,更谈不上保值增值。
(四)人员违纪违法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善,极易造成相关人员违纪违法。
少数基层党员干部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和相关纪律规定视同虚设,有的虚构骗取集体财物,有的违规处置集体资产,甚至还有侵吞农民农资补贴现象。
这些问题不仅侵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还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三、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对策及努力方向
(一)坚决执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
针对当前个别村存在的“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审批一支笔”等问题,为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必须将村集体资产、资源发包、大额固定资产的购置与处置等列入村级重大事项,实行流程化、精细化管理。
坚持用“流程化、精细化”管住“随意性”,从强化程序监督入手,凡办理村级重大事项,必须履行“四议两公开”程序。
不经过“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决策的,街道党委政府不予批准;不经过招投标的,财政不予付款;不遵循工程合同的,不予决算。
(二)探索公开公平公正管理模式
建立“区、街道、农村”三级全覆盖的农村集体“三资”平台,按照“一个平台,三级管理”模式,实现将农村集体“三资”、财务、公开公示集一体的大数据模式,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财务核算工作的时效性、及时性和准确性。
探索启动与银行专线对接工作,实现银行存款收支与出纳数据实时对账,及时掌握银行存款异常情况。
尝试将农村集体建设工程交易、资产资源租赁合同签订等工作纳入农村集体“三资”交易平台管理,确保建设工程交易、租赁合同签订“公开、公平、公正”。
拓宽信息公开渠道,通过“橱窗”、“网络”、“短信”、“微信”等媒介,同步公开农村集体经营管理情况,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三)尝试引入第三方管理机制
尝试引入第三方管理机制,通过公开招标,引入有经验的第三方资产管理公司,定期对农村集体“三资”进行摸底、登记、管理,增强“三资”清查的实效性,排除人为因素干扰,牢牢掌握农村集体“三资”家底,彻底摆脱目前管理困境。
(四)加大查处问责追究力度
建议实行专项审计和督查制度。
由区纪委牵头,审计、农经、财政等相关涉农管理部门参与,组成专项监督工作小组,强化农村集体“三资”专项督查工作。
坚持村干部离任或任期审计制度,客观公正地对村干部在任期内财务制度的执行落实情况、集体资产和资源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审计,结果向群众公开,对审计和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并进行通报。
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加大对“三资”管理方面违规违纪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对贪污、挪用、侵占集体资金,擅自处置集体资产、资源等侵害集体、群众利益的,严肃查处,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五)扎紧扎牢制度建设的笼子
建议制订《关于对违反农村财务管理行为实行责任追究的办法》,从制度上明确责任追究的范围,责任追究的种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主要责任,村民主理财小组责任、街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总会计责任等。
从制度上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维护集体经济利益,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2017年10月19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X 关于 农村 三资 管理 调研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