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经五路线特大桥门式墩施工.docx
- 文档编号:5375406
- 上传时间:2022-12-15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137.47KB
跨经五路线特大桥门式墩施工.docx
《跨经五路线特大桥门式墩施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经五路线特大桥门式墩施工.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跨经五路线特大桥门式墩施工
新建上海至南京城际铁路I标
跨经五路特大桥
门式墩施工方案
文件号:
版本号:
受控状态:
编制人:
复核人:
审核人:
批准人:
中铁四局沪宁城际铁路站前I标项目一队
二OO八年九月
1、编制依据
(1)《跨经五路特大桥施工图》
(2)《沪宁城际铁路站前I标投标文件》
(3)《客运专线铁路桥涵施工技术指南》
(4)《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40号)
2、工程概况
跨经五路特大桥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与栖霞区交界处。
桥址范围内有大片苗圃、村庄、厂房等。
桥址处地势较平坦,桥梁先后跨越南京规划地铁线6号线、经五路、既有沪宁铁路。
本桥中心里程DK3+174.693,全长2463.345m,南京台台尾里程DK1+943.02,上海台台尾里程DK4+406.365,总共76跨。
2.1门式墩概况
本桥在DK4+099与既有沪宁铁路相交,该既有线为电化双线,线路与沪宁城际线的夹角为8°,采用7个门式墩24m简支梁(62~68#墩)跨越既有线路堑地段。
2.1.1工程地质
特大桥所在的地质为人工填土、粉质粘土、角砾土、闪长岩、花岗岩,承载力σ=180~1000Kpa。
沿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基本烈度Ⅲ度。
2.1.2水文及气象
本工程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寒暑变化明显。
四季分明,温和湿润。
年平均降雨量约1440mm左右,一般集中在夏季,雨日110-130天左右。
全年无霜期230天,气温一月份最冷,月平均0.4-4.9℃。
全年以东南风居多,西北及东北风属次,西南风最少,最大风力可达12级,最大风速27.8m/s。
2.3主要工程量
由于门式墩施工图未到,工程量暂无法统计。
3、工期计划安排
在2009年8月15日关门工期不变的前提下,拟定2008年11月1日开工,2009年6月30日竣工。
4、施工准备
4.1施工进场道路
在线路北侧利用汽配城既有混凝土道路作为进场便道,在线路南侧利用苗圃内既然有道路作为进场便道,再根据墩位施工需要设置马道。
4.2施工用水、电
施工用水主要是钻孔桩泥浆制备的用水,利用附近的自来水,施工用电在新伊汽配城直接安装变压器从附近的高压线接电,动力线沿桥向全长布置。
4.3施工场地布置
由于该桥跨既有沪宁线,所以在既有沪宁线的南、北侧均设立施工作业机具存放区和作业人员休息区,详见下图: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5、施工方案
5.1钻孔桩的施工
5.1.1钻孔
62#~68#墩钻孔桩桩基础设计暂未出台。
钻孔桩钢护筒采用δ=8mm的钢板制作,其内径为(直径+0.1)m。
为避免护筒在起吊运输过程中变形,需在适当位置用钢管焊成“+”字形内支撑,待吊装竖直后切除。
钻孔桩施工前,先平整墩位处场地,测放桩位,采用挖埋的方法沉设钢护筒。
护筒的埋深,以能有效地保证护筒在整个钻孔桩施工中的稳定为标准,尽可能将护筒埋置在较坚硬密实的土层中至少0.5m,并高出施工地面0.5m。
钢护筒埋设时要求竖直,且定位准确,其倾斜度不大于1%。
护筒埋设完毕。
采用冲击钻机进行钻孔施工,泥浆采用优质粘土或膨润土进行配置,在钻进过程中泥浆比重控制在1.1~1.3之间。
5.1.2钢筋笼制作和安装
钻孔桩的钢筋笼在钢筋加工场分段制作,由吊机起吊安装,现场设安装接头。
5.1.3混凝土的灌注
桩身混凝土灌注采用垂直提升导管法施工。
采用Φ300mm丝扣接头导管,导管使用前组装编号后进行水密承压、接头抗拉试验,合格后下放,导管上设储料总槽,保证拔球时首次灌注有足够的混凝土储备量,灌注时采用吊车提升和拆卸导管。
凝土采用的粗、细骨料应采用级配良好的碎石、中粗砂。
混凝土拌制后要保证良好的流动性,3小时后坍落度不小于16cm,砼出仓时的坍落度控制在18~22cm。
混凝土配合比的含砂率宜采用0.4~0.5,水灰比宜采用0.37~0.50。
骨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导管内径的1/6~1/8。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小于8小时,填充一根桩用时按5小时控制,施工时由一套混凝土工厂拌制。
5.2承台及墩台身施工
5.2.1承台
基坑根据土层性质放坡开挖,人工进行边坡开挖修整,并用喷射混凝土加强边坡防护,必要时插打木桩或型钢进行支护。
开挖前,放出承台中心十字线和开挖边界线,并在基坑顶面开挖边线外设置挡水土埝和排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内。
完成以上工序后,将承台平面钢模板用人工配合汽车吊吊装到位,完成模板的安装。
门式墩承台按陆上承台常规法开挖、立模、钢筋绑扎、砼浇筑进行施工。
因门式墩施工时需要搭设钢管桩贝雷梁支架,为了使钢管桩支立牢固,需要在承台、墩身上预埋带支腿的钢板,(每承台3块、每个墩身3块,承台、墩身钢板均预埋于框架墩内侧,具体预埋位置和块数见图1)
水泥砼泵车输送砼灌注成型,一次连续灌注砼,不留施工缝,机械振捣成型。
由于采用钢管桩,承台施工时,需要预埋钢板,预先在承台及后续施工的墩身上预埋δ10mm厚的钢板,用于将钢管桩有效连接在承台和墩身上,钢管桩之间采用[22槽钢交叉连接。
5.2.3立模
采用汽吊配合安装钢筋及立模,泵送砼。
施工中主要控制工序为:
承重支架必须按施工设计标准搭架,确保强度、刚度、稳定性和立模、钢筋等使用功能要求;钢模按设计标准断面,统一规划设计,按照钢模板机械加工标准制作,接缝严密不漏浆,表面平整度及几何尺寸符合钢模板规范要求;墩身砼灌注安设串筒,防止离析;砼灌注振捣前,注意检查核实各类预埋联接钢筋预埋件位置准确,为后继工序顺利施工打好基础。
5.2.4墩柱
墩柱施工前,应将承台顶面浮浆凿除,冲洗干净,整修连结钢筋,铺一层水泥砂浆。
在承台混凝土浇筑前,预埋承台与墩台身的接茬钢筋,确保承台与墩台身的可靠联接。
6横梁施工
6.1横梁支架基础处理
根据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方便、结合施工实际的原则,拟在横梁范围内设置贝雷架钢梁作为施工支架,支架两端点采用φ600mm钢管桩支承在立柱的承台外侧。
6.2支架设计和搭设
支架是横梁施工的关键,必须承受自上而下的全部静载及各个施工阶段的活载,因此在拼装支架前支架必须既能满足施工要求,又能满足下通车道行车要求,即支架底面高程要有足够的通行高度及宽度,满足双线电力牵引区段建筑限界要求,即8.88×7.25m。
两个承台上分别在框架墩内侧设置3根φ600mm钢管桩作为传力立柱。
为保证钢管桩的整体稳定性,钢管桩之间采用[22槽钢连接。
钢管桩上设I56c工字钢作为分配梁,其上放置单层4排加强型贝雷桁架,相临两排之间用支撑架连接,每片贝雷架之间销接,贝雷桁架通长布置。
贝雷梁分2组在场地上拼装,然后由两台汽吊抬吊至横梁。
贝雷桁架上顺桥向铺设I22工字钢,间距0.6m。
工字钢上横桥向通长铺设150*150mm方木大愣,方木间距60cm,然后在150*150mm方木上布设碗扣式脚手架,在立杆上下设可调底托和顶托,可调顶托上顺桥向铺设100*100mm方木小愣,最后在100*100mm方木小愣上面铺设15mm厚的竹胶板作为底模。
具体详见下图。
6.3支架预压
考虑梁体自重、支架的弹性和非弹性变形等因素的影响,在15mm厚竹胶板底模安装完成后,对支架进行预压,目的有三:
一是检验支架及基础是否满足受力要求;二是消除支架非弹性变形;三是实测支架各处挠度变形量,为设置施工预拱度提供依据。
支架预压按照超载预压方式进行,荷载数值为结构物自重及施工相关荷载。
预压荷载为横梁自重的1.2倍,预压材料拟采用砂袋或砂、石混合料。
预压观测时,选择加载前、加载1/4、加载1/2、加载3/4以及完全加载后五个时间段进行观测,便于比较变形发生的过程和阶段。
底模上和地基上均设置沉降观测点,便于更全面、客观的比较沉降发生的原因、类型等。
具体设置位置为纵向设置在跨中及1/4跨处,横向设置在梁底板边线处。
加载时为防止底模被刮伤,先在底模上铺满一层彩条布或篷布。
加载完成后,以1天(24小时)两次观测结果差值不大于2mm,且2天(48小时)观测结果差值不大于3mm时,认为支架沉降处于稳定状态,沉降观测时间设为3天。
根据观测结果,填写支架沉降观测表,并计算非弹性和弹性变形量,以作为支架体系预拱度设置的参考数据。
6.4横梁施工
横梁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对施工工艺要求非常高,特别对承重支架的变形要求更高。
模板安装采用汽车吊解决垂直运输。
钢筋制作安装严格按图施工,钢筋安装时必须确保保护层厚度,采用高强度塑料混凝土垫块控制其厚度。
构件内钢筋、钢绞线布置较密,在预埋波纹管时严格按设计要求的走向位置布置,用格网钢筋固定,防止砼浇筑时移位,做到管道接头严密。
砼浇筑前对模内的钢筋表面灰浆、焊渣及各种杂物进行清除,对波纹管仔细检查,看是否有漏洞、焊眼、破裂,找出用胶带包扎结实,对支架顶端木楔进行检查,保证梁底模与支架系统密贴。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后方可进行预应力张拉施工,预应力束张拉采用双控控制,以张拉力为主,伸长量作为校核,预应力束张拉顺序严格按照对称原则,预应力张拉工艺及施工技术要求严格按照《客运专线桥涵施工技术指南》的有关规定进行,张拉顺序严格按设计院规定执行。
预应力钢束张拉完毕,必须及时对其进行真空压浆、压浆需密实,水泥浆标号不低于横梁混凝土设计标号。
张拉前应对张拉设备进行检验标定,对电器、线路进行检查,保证张拉工作顺序进行。
工艺流程见下图。
6.5模板施工
横梁底模采用15mm厚竹胶板,侧模、端模采用定型钢模。
模板拼逢间采用泡沫胶条压紧密封,防止漏浆,保证表面平整、光滑。
横梁在钢管支架上浇注。
横梁的测点每米设一个点,即通长范围内设置11~18个点。
以保证横梁的线型流畅。
6.6钢筋施工
钢筋进场均需有出厂合格证,试验部门试验其质量合格后方可允许使用。
钢筋进入工地后根据不同规格插标识牌。
标明规格、型号、产地、出厂日期等。
加工场地应平整,保证钢筋骨架顺直。
加工好的钢筋骨架不允许直接接触地面防止污染。
钢筋由钢筋班集中下料成型,编号堆放,运输至作业现场,采用人、机配合的方式进行安装就位。
钢筋下料时先核对钢筋种类、直径、尺寸、数量、计算下料长度,用钢筋切断机截断。
然后在弯曲机平台下按1:
1的比例放大样弯曲,弯制后的钢筋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挂牌存放在整洁的场地内,严防不同规格型号的钢筋混堆乱放。
钢筋在支架的一端临时加工棚内集中加工,根据现场用量吊机吊送钢筋入模,现场绑扎成型。
钢筋在钢筋棚制作完毕后,送至现场进行绑扎,加工、绑扎均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钢筋安装就位时严格按图纸进行现场放样绑扎,绑扎中注意钢筋位置、搭接长度及接头的错开。
竖向钢筋搭接时,转角处的钢筋弯钩应与模板成45º,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º。
绑扎时,先在底座上划好钢筋间距线,以控制布筋尺寸,然后帮扎底板纵筋及箍筋,从中间向两端绑扎腹板钢筋,最后绑扎端头筋。
绑扎结束后要自检定位网位置,准确率要达到100%。
钢筋与模板间设置垫块,垫块与钢筋扎紧,并互相错开,钢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绑扎成型后,按要求进行验收。
由于各部位预埋钢筋众多,故特别要留意不能漏埋、错位。
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避开预应力管道的位置。
钢筋加工技术措施:
按设计施工图纸及现行规范和施工规程的要求进行现场下料和加工。
加工好的钢筋应按类别和尺寸堆放并挂牌标识,以免错用。
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钢筋进场必须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做到分期、分批进场和分类别堆放并作好钢筋的标识和维护工作,避免锈蚀或油污,确保钢筋表面洁净。
钢筋接头
(1)焊接接头
钢筋焊接接头分对焊、双面电弧焊(搭接长度5d,d为钢筋直径)、单面电弧焊(搭接长度10d);其焊后,必须保证两钢筋轴心一致,在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且在同一断面内其接头应错开搭接。
(2)绑扎接头
钢筋绑扎接头最小搭接长度:
Ⅰ级钢筋为30d;Ⅱ级钢筋为40d,当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搭接长度应大于45d,两节头间距离不小于1.3倍搭接长度。
钢筋纵、横主筋交叉点,全部用铁丝扎牢,其余部分可以采用梅花型绑扎,绑扎接头的绑扎点不少于3处。
梁内各交叉点钢筋绑扎应注意摆放顺序,避免钢筋碰挤移位。
钢筋绑扎允许偏差值应符合下表的规定,且合格率达到90%以上。
钢筋安装质量标准见下表。
钢筋保护层厚度为60mm,用特制聚氯乙烯塑料垫块支垫。
钢筋安装质量标准表
分项名称
允许偏差值(mm)
受力筋
间距
±10
排距
±5
箍筋、构造筋间距
±20
受力筋保护层厚度
±5
6.7预应力钢绞线施工
本桥预应力筋采用高强钢绞线。
钢绞线制作时,钢绞线用砂轮切割后整理成束。
每1-1.5m绑扎一束扎丝,并挂牌标出长度及设计编号,按编号分类堆放,钢束堆放时要防止弯折并有防雨措施。
预应力筋穿束时,要在束端套上穿束帽。
张拉设备在首次使用或使用期超过三个月及修理后都应进行校验。
预应力筋张拉必须在砼强度达90%、龄期大于10天时方可进行。
张拉时,应校核预应力筋的伸长值,使理论和实际伸长,误差在6%内。
预应力筋的实际伸长值,宜在初应力为10%σ时开始量测,但必须加上初应力以下推算伸长值,并扣除混凝土构件在张拉过程中的弹性压缩值。
张拉顺序遵循先下后上,左右对称的原则。
钢绞线张拉程序:
0初应力50%σC100%σc103%σc(持荷5min锚固)。
本项目钢绞线采用YCD300型千斤顶张拉。
张拉要平衡缓慢进行,两端同时张拉。
割除锚外钢绞线采用砂轮切割机,切割应采取降温措施,如用石棉绳浸湿缠裹其根部。
锚间间隙应用环氧砂浆或水泥砂浆填塞,以免冒浆而损失灌浆压力。
孔道在压浆前用高压风吹去孔内杂物,保证孔道畅道。
自上而下,逐个压浆。
由一端向另一端压浆,待另一端出浓浆时,封闭出浆口,并保压(6~8Kg/cm2)一分钟,尔后,关闭进浆口,使水泥浆在有压力状态下凝结,以保证压浆充满密实。
水泥浆从拌制到压入孔道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40min,在这个时间内,应不断搅拌水泥浆。
孔道压浆后应立即将梁端水泥浆冲洗干净,同时清除支承垫板、锚具上的油污,并将端面混凝土凿毛。
灌注封端混凝土时,要仔细操作并认真捣固,务使锚具处的混凝土密实。
施工注意事项:
(1)预应力管道须采用镀锌双波波纹管,且钢带厚度不小于0.3毫米。
波纹管的安装采用“井”字型结构的钢筋将波纹管定位筋与骨架筋连接(接头采用焊接)在一起,以防浇注混凝土时波纹管上浮而引起的质量事故。
所有纵向预应力管道必须设置内衬管量才允许浇注混凝土。
(2)波纹管安装后,应检查波纹管位置,曲线形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波纹管定位必须准确、牢固,纵向预应力管道的偏差不得大于1厘米。
(3)管道与管道间的连接及管道与喇叭管的连接应确保其密封性。
波纹管连接必须用套管旋紧,保证有15~20cm的相互重叠,并沿长度方向用两层胶布在接口处缠5cm左右长度。
(4)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标示出捣固棒插捣位置,防止触及管道使其变形或移位,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再用探孔器探查孔道情况,若发现堵管立即用高压水冲洗。
(5)梁锚固端,锚环、锚垫板应垂直于孔道中心。
预留孔道应适当设置排气孔。
(6)钢绞线每隔50-100cm,用铅丝绑扎成束,焊好管道定位筋,穿波纹管,先立一侧立模,然后穿钢绞线束,再立一侧立模,安放吊杆及横梁锚垫板,最后立端模,为防止漏浆,在侧模与底模交界处夹海绵条,以防漏浆。
6.8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采用搅拌站混凝土,罐车运输,汽车泵输送,灌注连续均匀进行。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要对支架和模板进行全面、严格的检查,核对设计图纸的要求;接头位置及波纹管位置是否准确、可靠;预留管道和预埋件是否安装,然后才能浇筑混凝土。
横梁砼浇筑时均采用整片灌注,纵向分段浇注,分段长度5~8m,斜向分层。
每段浇注时由两端对称向中间进行,每次浇注时向前推进长度控制在4m左右,分层厚度不超过30cm。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砼浇注时采用汽车泵。
砼震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
同时应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和注意上下层混凝土的连接,一般情况下,在捣固上层混凝土时振动棒应伸入下层混凝土10~15cm。
砼浇筑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工作:
①浇筑对称均衡进行,同时在预制场基础上设观测点,随时监测桁片底部沉降情况。
预埋件采用定位措施,防止浇筑过程中发生位移。
③在混凝土浇注时应遵循横纵向均由低处向高处浇注的原则。
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开裂,它主要是受温度的影响,施工时严格控制水灰比,防止水化热,并设专人跟踪检查,发现混凝土在定浆时有细密裂纹出现时,及时用木抹子搓平,除去裂纹,根据裂纹随时报告,随时修改水灰比,坍落度。
对混凝土施工完出现的开裂,它主要受梁内外温差大,张拉引起。
在混凝土施工完后,应及时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加速梁内外空气流通。
在钢筋施工时,应特别注意张拉端钢筋位置的正确、钢筋数量,螺旋筋、锚垫板等符合设计要求。
等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张拉强度后方进行,在张拉时,应匀速控制油表进数,防止出现故障过分超张拉。
为防止卸支架引起混凝土的开裂,采取一定等所有预应力张拉完备后进行。
支架卸落宜从跨中向两端进行,卸拆平稳,小心松动扣件。
砼浇注完后,应立即用沾湿的麻袋或草帘盖好,保持草袋湿润。
拆模后应对砼表面洒水养护。
冬季养护拟采取盖布包裹保温和加热等措施,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不得对砼洒水。
梁体张拉检查试件,要存放在梁顶上与梁体同环境养护。
6.9冬季施工措施
6.9.1一般规定
冬期施工指根据本地多年气温资料,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的平均温度50C时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及砌体工程的施工。
冬期施工时,运输道路和施工现场应采取防滑和防火措施,并与气象部门联系及时掌握一手气象资料。
冬期施工期间,要求商品砼厂家使用硅酸盐和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砼,在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40%及5MPa前,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在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前,不得受冻。
6.9.2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冬期施工
钢筋的焊接及张拉的技术要求
(1)焊接钢筋宜在室内进行,当必须在室外进行时,最低温度不宜低于-200C,并应采取防雪防风措施,减小焊接件温度差,焊接后的接头严禁立刻接触冰雪。
(2)冷拉钢筋时的温度不宜低于-15℃,当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时可不低于-20℃;当采用控制应力或冷拉率方法冷拉时,冷拉控制应力宜教常温时酌于提高,提高值应经实验确定,但不得超过30MPa。
(3)张拉预应力钢材时的温度不宜低于-15℃。
(4)预应力钢材张拉设备以及仪表工作油液,应根据实际使用时的环境温度选用,并应放在使用时的环境环境温度下进行配套校验。
混凝土配制和搅拌技术要求
(1)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强度不宜低于42.5,水灰比不宜大于0.5。
采用蒸汽养护时,宜优先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
用其他品种的水泥时,应注意其掺合材料对混凝土强度、抗冻、抗渗等性能的影响。
(2)浇注混凝土宜掺用引气剂、引气型减水剂等外加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
在钢筋混凝土中掺用氯盐类防冻剂时,氯离子不得超过水泥的3%(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不得超过,且不宜采用蒸汽养生。
当采用素混凝土时,掺量不得大于水泥质量的3﹪。
预应力混凝土不得掺用引气剂、引气型减水剂及氯盐防冻剂。
掺用的引气剂、引气型减水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规定。
(3)拌制混凝土的各项材料的温度,应满足混凝土拌和物搅拌合成后所需要的温度。
当材料原有温度不能满足需要时,应首先考虑对拌合物用水加热,水温最高不得超过60℃,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在考虑对集料加热。
水泥保温,不得加热。
各项材料需要加热的温度应根据附录J冬期施工热工计算公式计算确定,但不得超过表3.13.2的规定。
(4)冬期搅拌混凝土时,骨料不得带有冰雪和冻结团块。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投料前,应选用热水或蒸汽冲洗搅拌机,投料顺序为骨料、水、搅拌,再加水泥搅拌,时间应较常温时延长50﹪。
混合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混凝土运输和浇注的技术要求
(1)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应尽可能缩短,运输混凝土的容器应有保温措施。
(2)混凝土在浇注前应清除模板、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成型开始养护时的温度,用储热法养护时不得低于8℃。
(3)冬期施工接缝混凝土时,在新混凝土浇注前应加热使接合面继续保持正温,直至新混凝土获得规定的抗冻强度。
(4)浇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湿接缝时,宜采用热混凝土或热水泥浆,并应适当降低水灰比。
浇注完成后应加热或连续保温养护,直至接缝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
(5)预应力混凝土的孔道压浆应在正温下进行,具体要求按相关的规范执行。
混凝土养护的技术要求
(1)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应根据技术经济比较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附录J的热工计算确定。
当气温较低、结构表面系数较大,储热法不能适应强度增长速度的要求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蒸汽加热、暖棚加热或电热等方法。
(2)用储热法养护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储热方法应根据环境条件,经过计算在能确保结构物不受冻害的条件下采用。
2)应采取加速混凝土硬化和降低混凝土冻结温度的措施。
3)混凝土应采用较小的水灰比。
4)对容易冷拉的部位,应特别加强保护。
5)不应往混凝土和覆盖物上洒水。
(3)用蒸汽加热法养护混凝土时,除应按有关规定执行外,混凝土的升、降温度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
7标高控制及位置调整
7.1观测点设置
⑴基准点:
在附近每个墩上固定2个点为基准点,施工过程中对全桥中线和临时水准点进行定期复核和检查,确保各个段施工测量的准确性。
⑵立模放样的测点设在底模板上,前后两个截面,每个截面5个点,分别是两侧边缘、翼板根部、中间点。
⑶施工观测点设在纵梁上,左右两个截面,每个截面5个点,今别是两端、1/4处、中间点,观测点用钢筋焊接在梁上。
7.2人员、设备
成立一个人员固定的4人测量组负责观测。
使用全站仪和高精度的水准仪进行观测。
施工观测时间要选在每天早晨,不允许在高温、强光、大风等不利的观测条件下观测。
勤观测、勤记录,及时反馈。
7.3施工观测
横梁每一段的混凝土浇注前后、张拉纵向预应力束前后,各观测一次。
每次均要记录好标高、温度、沉降、水位变化等。
7.4观测数据的整理
测量结果以表格形式及时反馈,并对一些意外情况在备注栏内注明,及时将观测结果与设计值进行对比,如果有偏差及时找出原因进行纠正,确保准确施工。
8既有沪宁线防护方案
8.1保护既有铁路路基的防护方案
所有可能影响到既有线行车的下部结构施工前,都必须先防护后开工、先加固铁路路基后再开挖基坑,动土前必须先由人工开挖十字探坑,经检查没有管线后,方可进行机械开挖。
为确保施工期间施工人员、机械、材料及其它设备不侵入限界内,沿既有线建筑限界以外打一排钢轨防护桩,挂上防护网,张贴醒目的警示标语。
靠近既有铁路旁作业,当列车通过时,禁止钻孔施工,防止钻机的冲击震动影响列车行车。
承台基坑开挖时,沿基坑周边(靠既有路基一侧及两边侧)插打单排或双排钢板桩支护,雨季施工时既有线路基边坡用彩条布覆盖,防止雨水冲刷路基;基坑内采取可靠的排水措施,防止积水浸泡路基。
承台及墩施工完后,及时夯填基坑,恢复既有线路基。
铁路防护示意图
8.2保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跨经五 路线 大桥 门式墩 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