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提纲粤教版政治九年级.docx
- 文档编号:5374172
- 上传时间:2022-12-15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0.27KB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提纲粤教版政治九年级.docx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提纲粤教版政治九年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提纲粤教版政治九年级.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提纲粤教版政治九年级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认识国情理解国策
1.1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一、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为什么说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或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哪里?
或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什么特点?
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②地区发展不平衡;③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④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2、中国最基本国情是什么?
为什么?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为什么(见第1题)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哪两层含义?
认识中国基本国情有什么重要意义?
(1)两层含义:
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2)意义:
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以后走上社会,参与国家建设必须面对的现实。
4、基本国情、主要矛盾、根本任务之间的关系
①基本国情: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②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③根本任务: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④关系:
基本国情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
5、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判断所有问题的根本标准是什么?
“三个有利于”,即: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6、中国共产党制定党的基本路线依据是什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7、党的基本路线
(1)内容: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简言之,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我国的兴国之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我国的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
(5)我国的强国之路——改革开放
8、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意义):
党的基本路线是一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路线,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集中体现,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我们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1.2适合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
一、富有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
1、我国经济制度的组成: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
2、我国公有制包括哪些内容?
非公有制又包括哪些内容?
公有制经济包括: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非公有制包括: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3、各种经济形式的作用和地位
①国有经济的地位、作用——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②集体经济的地位、作用——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集体经济直接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
③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④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性作用。
公有制也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保障。
⑤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⑥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对增强国民经济活力,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和扩大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分配制度:
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我国的经济制度是由什么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性质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由什么决定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3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我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我国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它的职权主要有: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怎样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①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的大国,人民不可能直接一起讨论决定国家大事。
②广大人民通过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并由它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国家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各项权力。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性?
或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
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又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什么?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4、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
它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实行这一制度能保障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保障各少数民族人民依法行使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是人民民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体现。
5、我国还建立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如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和职工代表大会等制度。
这些制度能保证人民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等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三、实践中的一国两制
1、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
基本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实现两岸统一的前提和基础: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一国两制
2、为实现祖国统一,我们青少年应当如何做?
①我们青少年要积极拥护和支持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方针和立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台独;
②树立崇高理想,努力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联系在一起,热爱祖国,报效祖国;
③坚决同一切分裂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为祖国统一做贡献。
第二单元全面建设实现小康
2.1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我国进入市场经济国家的行列的时间:
本世纪初。
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达,市场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经济就越有生机和活力,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也就越大。
二、让一切财富源泉充分涌流
1、为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党和国家提出了怎样的方针?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2、“四个尊重”方针的重要性(作用):
(1)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财富的源泉,也是产生和积累知识、发展和孕育人才、凝聚和提供创造力的源泉。
(2)知识是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
(3)人才是知识的创造者、发明者、传播者和使用者,是创造财富的最重要的资源。
(4)创造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内驱力。
劳动与知识、人才、创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推动着社会不断进步。
3、贯彻“四个尊重”方针的意义:
让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尚,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人民生活才会越来越富裕,国家才会越来越强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会保持旺盛生机和持久活力。
三、全面建设小康,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
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2、怎样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或共同富裕的含义/怎样理解共同富裕?
):
共同富裕并不是同时富裕,只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帮带后富,才能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3、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状况(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原因):
我国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21世纪头20年我国的奋斗目标):
国家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5、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
力争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6、21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
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基本路线目标)
7、青少年如何为全面小康贡献力量?
(1)树立远大的理想,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珍惜青春年华,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
(3)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创造性人才。
(4)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2.2建设独具特色的民主政治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
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核心;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
中国共产党
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为什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
)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因而它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
三、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依法治国的含义:
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3、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广大人民群众
依法治国所依据的“法”是:
宪法和法律
依法治国的“治”是:
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务和社会事务。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或怎样依法治国)是: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或意义)是:
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4、公民如何将依法治国落到实处?
每一个公民都要学会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国家利益,把依法治国落到实处。
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
1、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实现当家作主,国家正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以下新要求:
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2、公民行使监督权(如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等)的途径:
(1)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
(2)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意见(3)给有关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及当面反映情况。
3、公民如何参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方式)
①当我们发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没有履行或正确履行他们的职责时,有向他们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②当我们发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失职、违法行为时,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③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有权向有关部门反映,更可以提出解决的办法。
4、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但公民不论采取哪种方式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履行自己的责任,都必须是合法的、有序的。
四、政府依法行政
1、我国政府的性质、工作宗旨和行为准则是什么?
性质:
我国的政府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政府是为人民办事的机构。
工作宗旨和行为准则:
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
2、政府履行职责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重要性):
政府依法行政,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社会事务,行使职权,才能成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才能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2.3共建美好和谐社会
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先进文化的判断标准:
文化是否先进,在于是否反映和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发展先进文化的含义:
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发展先进文化的目的:
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4、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指导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包括哪两个方面?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内容:
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
关系:
这两信方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可分割。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4、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它体现了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5、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2)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3)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6、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并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7、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的内容:
一是教育和科学;二是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卫生等事业。
8、中学生如何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我们要积极参加以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观念,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实现社会和谐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当前,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3、我们应如何为实现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我们要增强主人翁意识,通过参与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民间组织和志愿者团体等工作,积极参与城乡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管理,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为和谐村镇、和谐社区、和谐校园建设出一分力,添一分彩。
第三单元科学发展振兴中华
3.1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
一、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1、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和平与发展问题
2、当代时代的主题是什么?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3、什么是和平问题?
什么是发展问题?
和平问题是:
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发展问题是:
指世界经济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4、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如何?
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1)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
(2)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维护和平的重要基础。
5、危及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国际恐怖主义;(3)贫困、环境恶化、毒品;(4)宗教、民族、种族矛盾(5)领土、资源的纷争;(6)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6、为什么和平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和平的意义)
和平的环境能让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和睦相处,社会安定祥和,经济蓬勃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及含义
(1)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2)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2、经济全球化主要体现:
世界各国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经济合作日益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经济交往、社会交往和文化教育交往越来越多。
3、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
(影响)
利:
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有利的条件,它使世界各国的联系更为密切,有助于世界各国经济,科技,文化的交往,有助于新的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应用,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弊: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国家间既有合作又有矛盾和斗争,发达国家凭借其掌控的资金、技术、专利和管理等优势处于有利态势,发展中国家主权容易受到冲击和削弱,富国与贫国的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拉大。
三、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1、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2、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自由的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4、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5、作为中学生如何致力于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我们中学生要关心世界的发展,树立全球观念,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名国共同发展而努力。
3.2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一、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机遇:
(1)当今,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打不起来,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2)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条件;(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为我们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赢得了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有利条件。
挑战:
(1)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2)我国经济、科技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3)我国自身的建设也存在不少困难,如资源、人口、环境等问题相当严峻。
2、国际竞争主要表现是哪些?
其实质是什么?
主要表现:
原料的争夺、市场的份额、科技的创新、文化的较量、人才的培养和争夺。
实质:
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二、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1、民族精神的内容是什么?
(中华民族精神的含义)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
我们民族的灵魂,是我们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3、在当代,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什么重要现实意义(或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
我们民族的灵魂,是我们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关系到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亟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亟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3)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亟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同时,需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什么是时代精神?
指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依法办事、面向世界的精神。
4、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如何?
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
3.3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2、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3、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二、走科学发展道路
1、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工业化加快、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我国选择了哪条道路?
走出一条投入少、产出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道路。
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现代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3、科教兴国的内容(含义)是什么?
科教兴国就是通过科技和教育来振兴国家。
4、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要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2)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3)实施科教兴国,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5、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键是什么?
为什么?
实施科教兴国,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只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变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
6、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我们要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业技能,确立正确成才目标,胜任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
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2、我国的资源状况是: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3、我国环境形势的总特点: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4、面对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国情,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5、什么叫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6、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实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实施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要靠你我他。
7、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
8、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要求:
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
9、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学生能做什么?
中学生要不断提高人口意识、资源意识和环境忧患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增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自觉性。
第四单元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4、1立报效祖国之志
一、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
1、祖国命运与个人前途的关系
(1)祖国命运影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思想品德 复习 提纲 粤教版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