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之语言有文采.docx
- 文档编号:5369396
- 上传时间:2022-12-15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1.68KB
记叙文写作之语言有文采.docx
《记叙文写作之语言有文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叙文写作之语言有文采.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记叙文写作之语言有文采
记叙文写作
之语言有文采
【小引】
“文采”的本义是“华丽的色彩”,是专指语言的。
但是语言有了“华丽的色彩”是不是就有了文采?
朴素的语言有没有文采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搞清看待“文采”的角度。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有文采”就是辞藻华丽;从审美角度考虑,“文采”有“华丽”和“朴素”之分。
“有文采”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华丽,它需要思想做支撑;“朴素”不一定没文采,但“朴素”绝不是直白、浅陋。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对语言“有文采”的要求是:
词语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特征说略】
一.词语贴切
“贴切”意思是妥贴、确切。
要做到语言的妥帖、确切,首先要掌握丰富的近义词语。
近义词语掌握得多了,在写作时就能做到用词得心应手,各尽其宜。
该用口语还是书面语,该用褒义还是贬义,该庄重些还是随便些,用哪个词更准确、贴切,用哪个词更生动、形象,用哪个词更符合人物身份,用哪个词更能表现人物心情,用哪个词更与环境气氛协调……如果手头没有丰富的近义词语,就无法解决上述问题。
其次要学会巧用动词。
要想使笔下的语言有“一字传神”的效果,就需选择、锤炼动词。
如:
“喂!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接他的东西。
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
“怕什么?
怎的不拿!
”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
(鲁迅《药》)表述手的动作一共用了13个动词,其准确程度、生动程度几乎达到了无可更改的地步。
一个“摊”字把刽子手索款的架势活现了出来;而“抢”“扯”“裹”“塞”,既准确生动地表现了手所触到的四个不同对象,又贴切地反映出动作的急迫利索。
对于洋钱,只一个“抓”,就可看出讹诈式的攫取。
为了使所用动词准确贴切传神,在选用同义词时,需要根据表达对象的要求,严格区分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
二.句式灵活
句式的灵活,表现了思维的灵活和驾驭语言的能力,能够增加语言的节奏感,产生音乐美。
如果能够注意句式的变化,注意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的灵活搭配,语言就会变化多姿。
写作时要善于根据表达内容、抒发情感、体现思想的不同,恰当选用不同的句式,来变换节奏,使语言抑扬有致,跌宕生姿。
要做到句式灵活,就要做到以下两点:
1.掌握句式的特点和作用。
如文言语句含蓄典雅,口头用语简练泼辣,长句周详严密,短句简洁明快,独词句鲜明突出,感叹句便于抒情,对偶句铿锵凝练,反复句余韵悠然,排比句气势磅礴,反问句加重语气引人深思。
如果在文章中综合运用几种句式,语言就会生动起来。
2.要有意安排重要句式。
如前后句式的照应,可使文章结构完整、思路严密;排比句式使情感的表达更充分;比喻句式可使内容的表达更形象、更有意蕴;对偶句式可使语言凝练,形式整齐等等。
当然,句式的运用,要注意写作的实际需要,不可为了变化而变化。
三.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能勾勒出事物的立体特征,状难言之物如在眼前,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从而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
春天必然是这样的。
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扑哧一声,将冷脸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张晓风《春之怀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春天的到来写得有形有声有色,在作者笔下春天会笑会唱会行走,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春之图。
再如:
我的生命是一条船,母亲是长天,父亲是大海,老师是风帆,朋友是港湾。
于是我有了无限的感动和无穷的幸福。
岁月如歌,余音绕梁;好友如诗,句句悠扬。
(张彦金《感谢生命》)两段文字把比喻、排比相结合,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深刻化,让读者明了于心又回味无穷,这就是语言的文采。
很多时候修辞手法不是单一使用的,而是综合运用多种修辞于一段话中,如:
风是调皮的小男孩,抓把土抛到空中,趁机扯乱女孩子的长发;风是年老的画家,一味选用灰色调,造出昏黄的画面;风是不高明的小偷,溜进屋时弄响了门,逃走时还在窗台上留下了脚印。
这段文字综合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三种修辞,使文字灵动,摇曳多姿。
四、文句有表现力
文句有表现力是指意不浅露,语不穷尽,意深旨远,耐人寻味。
有表现力的语言更耐人寻味,更有意境,更有深度。
它是词语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效果的综合体现。
除了上述方法之外,一般应由下列方式来达到:
1.引用名言警句。
恰当用名言警句,对丰富文章的语言,增强表达效果很有必要。
例如,“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既然你选择了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有背影”“黑夜给了我黑色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生活是惟一的一件旧衣服,脏了就洗洗,破了就补补,无论如何你得穿上它”“你的身影是帆,我的目光是河流”等等。
巧妙地引用名言警句,可以使行文流畅,增强节奏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如:
那夜,华子失眠了,他又一次把教师这两个字放在心的天平上,苦苦衡量。
李国强的话又响在他的耳边,“像您一样”,他的脸不由地发起烧来。
华子翻身下炕,打开灯,在日记本上郑重写道:
青春是追逐太阳的壮丽,绝不是守侯月亮的无聊,我永远是大山的儿子。
(蒋艳君《无声的诺言》)
这一段记叙性文字,句式长短结合,徐疾交替,在最关键的地方引用了一个警句:
青春是追逐太阳的壮丽,绝不是守候月亮的无聊。
既含蓄又深刻地表达了华子的心声,凝练,厚重,富有表现力。
2.巧用文言、口语。
文言句式言简意丰,典雅端庄,口头语言自然鲜活,明白晓畅,巧妙使用都会增加文章色彩。
如,“任何一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一点长处。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一得之功,一技之长,或许正是别人之短。
别人难能者,我能之,岂非得天独厚也哉?
我是冬瓜苗,决不打算结辣椒,冬瓜虽不红,却比辣椒大,各自显神通。
”这段话中“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直接把古语化入自己的文章,“别人难能者,我能之,岂非得天独厚也哉”使用文言句式;“我是冬瓜苗,……”等句,则纯粹口语,自然贴切,与文言句式相映生辉,使文章大为增色。
3.注入真挚情感。
情感是流动在语言文字深层的血液,没有情感做基础,无论怎样的雕琢,也只能是“繁彩寡情,味之必厌”。
如:
《被遗弃的黄豆》中的文字:
小女孩的家是一幢泥房。
屋子里漆黑一团。
一盏小油灯被点亮了。
我这才看清楚,小女孩的母亲很年轻,怀里还抱着一个叼着奶头的孩子。
屋子里没有什么。
只在昏暗的油灯下,依稀可见火坑上摊着一条败絮丛生的被子。
小女孩立刻把黄豆取了出来。
只有小半面袋黄豆。
小女孩儿蹲下来,挽下面袋口,仰着头,让我看。
我拿过油灯看着,然后又看看小女孩儿,看得出小女孩黑黑的眸子里很紧张。
我站了起来,问年轻的母亲,多少钱一斤?
年轻的母亲干着嗓子说,两毛钱一斤?
行么?
我问,这些有多少?
小女孩抢着说,15斤。
我掏出了3块钱,递给小女孩。
小女孩接过钱,立刻递给了她的母亲。
小女孩很高兴,仰着脸,看着她的母亲,笑得很甜。
我想了一下说,3块钱,够做花衣服的么?
于是,我又掏出10元钱,给了那位年轻的母亲,说,这钱一定得给孩子做花衣服。
回到卡车上,我发现那个小女孩也跟着跑了回来。
她说,叔叔,你睡吧,我在外面替你看车。
说着,她站在车旁,机警地看着周围。
我下了车,把小女孩抱到驾驶室里,并取出随车带的罐头给她吃,小女孩死死地抱着罐头,就是不吃。
我问,你怎么不吃呢?
小女孩说,留着给妈妈和弟弟吃。
妈妈有病,没有奶水。
这是记叙文《被遗弃的黄豆》的片段,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深刻的哲理,朴实自然却感人至深。
因为所有文字都渗透了情感。
特别是在“我”买下小女孩的黄豆之后,小女孩说:
“叔叔,你睡吧,我在外面替你看车。
说着,她站在车旁,机警地看着周围。
”“留着给妈妈和弟弟吃。
妈妈有病,没有奶水。
”读来十分感人。
【标杆作文】
向往
任丽君
一
山妹背着柴走在山路上。
远处的山坳里升起了袅袅的炊烟,那青色的烟雾和着微风慢慢地溶化在傍晚的天空里。
“娘在做饭哩!
”山妹想,“爹说不定也已回家了。
”
山妹停下来,把背上的柴向上耸了耸,看了看快要落山的太阳,太阳的脸红红的。
山妹背着柴慢慢地爬上了一个山坡,隐隐约约看到了学校,看到了远处山腰里的那几间房子——那个充满欢乐的地方。
二
“山妹呀,娘跟你说件事。
”娘走到屋里对山妹说。
“娘,啥事?
”
“山妹呀,咱家的情况你也清楚,那学校,咱实在有困难,我看,你还是……”娘吞吞吐吐地说。
山妹听到这里,什么都明白了。
她默默地收起了书。
第二天就拿起柴刀上了山。
这之后,山妹曾听到娘对爹悄悄地说:
“唉!
苦命的娃,咱也是没办法呀!
”
山妹不知道自己的命是不是真的很苦,只是觉得很难受,心里空荡荡的,常常想在学校的情景。
三
太阳落下半边了,它在迟迟疑疑地往山下蹭。
山妹像个石头人似的,痴痴地凝望着山腰的学校。
山风吹乱了她的头发,风沙遮住了她的双眼。
她似乎没有知觉,只有绵长的思绪在尽情地飘……
山妹想起了崔老师,想起了崔老师微笑着在讲台上讲课。
山妹喜欢崔老师。
崔老师讲课的声音清脆、有力,嘴角常带着一丝微笑。
他的板书整齐、漂亮,山妹的字就是模仿崔老师的。
山妹好象又看见崔老师站在讲台上讲课了,带着永远的微笑。
四
太阳落山了,只留下一抹红霞。
渐渐地,红霞也不见了,天的灰色变得越来越深。
渐凉的风吹醒了山妹。
山妹把背上的柴向上耸了耸,拖着沉重的步子慢慢往家走。
“山妹,咋这么晚才回来?
”
“今儿走得远了点儿。
”
山妹的声音涩涩的。
【简评】
本文作者一言不发,让小女孩去说、去想、去做,语言含蓄蕴藉,对小女孩着墨不多,却极具表现力;寥寥几笔就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的小女孩的形象。
【习作展示】
抹不去的乡情
吴家欣
那年,邻家的老奶奶从乡下来了。
老奶奶姓田,一双小脚,满是皱纹的脸很和气,可是有一缺点——爱发牢骚。
“唉,俺说不来吧,硬把俺接来,说啥‘享福’!
还不是天天听那汽车瞎轰隆,弄得这心里乱哄哄的……”有时,她摇着头这样说。
要不,就是气愤愤地:
“哼,她就会花钱!
”
“她”,是田奶奶的儿媳。
她的“罪状”,无非就是什么才几天就吃掉一瓶油呀;什么冰箱里放着大堆的肉、蛋,又出去买了条鱼呀;再不就是让田奶奶少吃点野菜杂粮,多吃些细粮什么的。
每到这时,妈妈总是笑着对她说:
“那不也是为您好!
苦了辈子,想让您享享福!
”“说是这么说,可乱花钱咱这心里也不舒坦呀!
”田奶奶还是皱着眉。
这一天,田奶奶又来到我家,招手把我叫到身边,一脸的神秘。
“闺女,帮奶奶做点事行不?
”
“啥事儿呀,奶奶?
”
“能去给奶奶挖点儿荠菜不?
”
荠菜?
不就是那种野菜吗!
田奶奶要那干啥?
“做饽饽呀!
”田奶奶管饺子叫饽饽。
“绿油油的小荠菜,拌点儿鸡蛋星儿,滴点儿油,撒上些盐花花,哎呀呀……”田奶奶微眯着眼。
我想笑,原来老人也有发馋的时候。
我给田奶奶背去了满满一挎包荠菜。
田奶奶乐得眉开眼笑,把我夸得几乎飘上了天。
午后,田奶奶挪着小脚送来了一碗饺子。
我尝了一个,鲜鲜爽爽的。
见我点头儿,田奶奶得意了:
“我说嘛,任它啥大鱼大肉,总比不上咱这口庄稼饭……”
一次,跟田奶奶说闲话,她告诉我她很想家。
家里的猪啊,鸡啊,院里的小菜园,老北屋下的小燕子都是她的牵挂。
“咱那大枣树呀,全村都找不到第二棵哩,等秋天一落杆儿,你拣个尝尝,透心儿甜哩!
”
“真的,奶奶?
”
“可不真的咋的,甭看个儿大,不比那金丝小枣孬!
”田奶奶生怕我不信,急急地说,“到那时呀,俺就给四邻八舍送枣子,小小子、小闺女们可稀罕哩!
”田奶奶微仰着头,脸上挂着一丝怅意。
我突然觉得我有些理解她了。
老人毕竟在那片土地上生活了几十年,她的根在那里,她的情在那里。
也只有在那片土地上,她才拥有真正的乐趣。
那种发自内心的欢畅,是这舒适优裕的生活无论如何给予不了的。
那天,田奶奶又来了,手里拿着几个本子。
“闺女,俺要走啦!
”田奶奶的话里透出几分快意。
“这几个本儿,俺早就钉下啦,可俺那个孙子就是不用。
唉,打个算草还用恁白的纸,真是……糟蹋了怪可惜的,好闺女,别嫌寒碜,留着使吧,啊!
”我低头看着手中的本子,各色杂纸割得齐齐的,用白线缝得结结实实……
秋后,邻居送来了一堆儿红彤彤的枣子,说是田奶奶特意为我捎来的。
我咬一口,真的直甜到心里去。
这丝丝的甜意,又勾起了我悠悠的思绪……
【简评】
本文刻画了一个过不惯城里人生活,依然怀恋乡土的勤俭、善良的老奶奶的形象。
人物并无新奇之处,但文章却能引人入胜,大量个性化语言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作者有意运用极富个性的、极具地方色彩的俗方俚语,收到了闻其声,知其人的效果。
用语既切合人物身份,又表现了主人公恋乡怀土的浓浓乡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记叙文 写作 语言 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