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童话世界教案.docx
- 文档编号:5354997
- 上传时间:2022-12-15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57.62KB
学年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童话世界教案.docx
《学年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童话世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童话世界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童话世界教案
第三单元 童话世界
8卖火柴的小女孩
1.认识“旧、饿”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挣、几、晃、喷”,会写“柴、冷”等13个字,会写“火柴、围裙”等17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小女孩在面临寒冷、饥饿、痛苦和孤独的残酷现实时,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执着追求。
4.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说说自己的感受。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你们都听说过吗?
这是一篇非常著名的童话,你们知道这篇童话是谁写的吗?
(世界著名的丹麦儿童文学作家安徒生〉介绍安徒生。
安徒生(1805—1875),丹麦作家,被誉为“现代童话之父”。
他出生于丹麦的欧登塞城。
父亲是一个穷苦的鞋匠。
父亲死后,母亲改嫁。
安徒生幼年未受到过正规学校教育,为追求艺术,他14岁独自去哥本哈根,在剧院里打杂。
后来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他考入哥本哈根大学,并最终成为作家。
主要作品有《丑小鸭》《海的女儿》《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装》《小锡兵》《冰雪女王》《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教师指导。
(1)读准字音。
乖(ɡuāi)巧蜡(là)烛(zhú)点燃(rán)
(2)学习多音字。
挣zhèng(挣钱)zhēng(挣扎)
几jī(几乎)jǐ(几个)
晃huǎng(明晃晃)huàng(摇晃)
喷pèn(喷香)pēn(喷泉)
3.理解词语。
乖巧:
(言行等)合人心意;讨人喜欢。
暖烘(hōnɡ)烘:
形容温暖宜人。
精致:
精巧细致。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主要内容
本课是世界著名童话家安徒生的一篇杰作。
记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悲惨故事。
2.中心思想
揭露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3.文章结构
全文以火柴为线索,先写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再写小女孩蜷缩在墙角里擦火柴取暧,最后写小女孩捏着烧过了的火柴梗冻死了。
按故事情节的发展,本文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讲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小女孩的悲惨生活。
这一段可以分为五层:
第二部分(第5—9自然段)讲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眼前产生几次幻景,表现了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其中第四次幻想是全文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10—11自然段)讲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
美丽的幻景与冷酷的现实,对比多么鲜明!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结合上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再来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总结,教师适时引入本节课内容。
二、品读课文,潜心对话。
1.课文第一部分,作者首先描写了故事是发生在大年夜这个特定的环境里,大年夜本是家人团聚极为欢乐的夜晚。
但这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画面是阴冷的,与大年夜气氛极不协调。
这时,小女孩——“赤脚”在街上走着。
进而描写她的美丽,“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
”就是这么一个美丽的女孩,却有家归不得:
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此外“家里跟街上一样冷”,风可以“灌”进去。
在这样的环境中,美丽、纯真、无辜的小女孩是难以生活下去的,为后面悲惨地死去埋下了伏笔。
2.文中的第二部分,作者不直接写小女孩如何饥饿、寒冷、孤独……而是通过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眼前一次次产生幻景,表现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中第四次幻想是全文的高潮。
第一次幻景由于她“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希望得到温暖。
她第一次擦燃火柴,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的大火炉面前,“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
第二次幻景:
由于她十分饥饿,又擦了一根火柴,只见“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向她走来。
第三次幻景她希望自己享受节日的欢乐,又擦着了一根火柴,眼前现了一棵圣诞树,“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
第四次幻景:
面前现了唯一疼爱她的奶奶。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疼爱她,她希望能见到死去的奶奶。
她在火焰中和慈爱的奶奶团聚。
当她点燃了成把的火柴,在火焰中奶奶带着她“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天国去了。
这四次幻想,结构相似,前三次幻想是并列关系。
三、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现在想一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在上面“卖火柴的小女孩”一句的后面,再加一句来提示这个故事的中心,你会吗?
从小女孩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的悲惨遭遇中,我想到了我国唐代诗人的两句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朱门:
指做官的、有钱的人家。
这两句诗非常有名,它是封建社会贫富不均的缩影。
由卖火柴的小女孩想到这两句诗,又从这两句诗想到卖火柴的小女孩,说明不仅我国封建社会是这样,当时的丹麦王国也是这样。
在今天的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穷苦的大人、小孩正生活在寒冷、饥饿和痛苦中,我们多么希望全世界的大人、儿童都生活在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光明、美好的社会里。
卖火柴的小女孩
四次幻象
大火炉——渴望温暖
烤鹅——渴望食物
圣诞树——渴望快乐
奶奶——渴望被人疼爱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是“世界童话之王”安徒生的杰作之一。
在组织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力图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多媒体展示作者安徒生的图片,解读《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背景,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搜集并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探究意识。
2,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表达能力,在教案的设计中,我虚拟了“假如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
做些什么?
”的情境。
3,合作品读,朗读中感悟:
“读”是语文课的基础。
要使学生深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必须注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小女孩生活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同情。
这节课虽然教学目标完成得较好,学生弄懂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但我却忽略了对文本深层含义的分析,存在着对学生的评价有不到位的地方,没有很好地面向全体学生,发言面不是很广等不足之处。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使我的语文教学更上一层楼。
1.认识“缩、努”等7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了解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
3.与《去年的树》进行比较,能发现两篇课文的异同点。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
种子破土而出,枝繁叶茂的大树,手推车,椅子,阳台上的木地板。
2.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种子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这其中体现了它怎样的心态?
从中我们会受到什么启发?
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板书课题:
那一定会很好)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读准字音:
教师指导:
注意读准平舌音“缩”,翘舌音“吱、拆”,后鼻音“茎”。
2.全班交流,理解重点词语。
(调皮、满意、暖洋洋)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
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
在文中画出来。
2.小组讨论交流,代表上台展示。
3.教师总结种子经过的历程。
(种子被泥土包裹→钻出地面→长成高大的树→砍倒做成手推车→拆了做成椅子→成为美丽的木地板)
4.树的一生有哪些愿望?
(“站起来”“跑起来”“坐下来”“躺下来”)它的价值是什么?
(方便了农夫一家的生产、生活。
)
5.总结这是一棵怎样的树?
(不断成长、无私奉献、乐观积极)
四、品读句子,感悟人生态度。
1.默读课文,把含有“那一定会很好”的句子画出来。
(1)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板书:
站起来)
指导朗读:
读出泥土中种子难受的感觉,读出种子钻出泥土的决心。
学生交流:
种子是怎么做的?
发生了哪些变化?
(2)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
(板书:
跑起来)
指导朗读:
读出大树对能走能跑的羡慕和渴望。
思考大树“做一棵会跑的树”的愿望实现了吗?
它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
学生自由交流。
全班交流。
(3)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
(板书:
坐下来)
指导朗读:
读出手推车体力不支的费力感。
思考大树“坐着休息一会儿”的愿望实现了吗?
它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
学生自由交流,全班交流。
(4)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板书:
躺下来)
指导朗读:
读出椅子的疲劳感。
思考大树“要是我能躺下”的愿望实现了吗?
它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
学生自由交流,全班交流。
2.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
学生:
种子→大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
3.主人公有着怎样的人生态度?
(坦然、乐观)
五、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比较一下,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什么异同点?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展示。
(1)相同点:
都写的是一棵树被砍伐前后的变迁。
都是童话,都有情节反复的特点。
(2)不同点:
①前一篇主要写鸟儿和树的故事,后一篇则主要写树的生命历程。
②前一篇的感情基调是深沉的,后一篇的感情基调是平和、乐观、充满希望的。
那一定会很好
心怀美好
实现价值
享受生命
教学过程中,我适时地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课文的情境来感悟文章,从而有所发现。
课文中,无论是种子钻出泥土成长为一棵大树,还是大树被砍倒后做成手推车、椅子、木地板,“那一定会很好”几个字一直贯穿其中。
要让学生通过阅读体会到这种乐观、期待的心态。
1.认识“咱、偷”等11个生字,读准“答、应”等4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9个词语。
2.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3.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4.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通过预习,大家来说说是谁在牛肚子里旅行。
(小蟋蟀红头)
2.有的文章借助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科学知识,像这样的文章,我们把它称为科普童话。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篇科普童话——《在牛肚子里旅行》。
(板书课题)
3.红头旅行的地方可不一般,是在牛肚子里。
它是怎么进入牛肚子里的?
牛肚子里有什么奥秘?
今天,我们就来学学课文,长长知识。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初读提示:
读通课文,字字音准,句句通顺。
2.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字音。
答(dā)应(yìng) 卷(juǎn)到嘴里 一骨(ɡū)碌(lù) 牙齿(chǐ)
细嚼(jiáo)慢咽(yàn) 吞(tūn)到 贮(zhù)藏 悲(bēi)哀
几(jī)乎 蹭(cèng)来蹭去 阿嚏(tì) 眼泪(lèi) 笑眯(mī)眯
(2)易错字形。
“旅”与“旋”要区分开。
“救”右边是“攵”。
“管”的下部是“官”,不是“宫”。
(3)理解词语。
旅行、贮藏、笑眯眯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分角色朗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线路是怎样的?
(嘴—第一个胃—第二个胃—嘴)
(2)牛的胃是怎样消化食物的?
(牛肚子有四个胃,前三个贮藏食物,第四个管消化。
)
(3)青头和红头对话时各自的情绪是如何变化的?
(红头从紧张、害怕到绝望再到感激;青头从着急、惊讶到镇定、沉着。
)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说说:
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
2.这是多么可怕的一次旅行,红头能顺利回来,离不开谁的帮助和鼓励?
(青头)
3.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非常好的朋友”?
(青头对朋友不离不弃。
)
二、品读课文,感悟主题。
(一)学习第1~7自然段,试着概括故事的起因。
1.自由朗读这一部分。
2.用上“谁干什么,结果如何”的句式概括故事起因。
(学生自主交流)
预设:
红头和青头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红头躲在了草堆里,一只大黄牛把它和草一起卷到了嘴里。
3.教师小结:
课文第1~7自然段写红头怎么到牛肚子里旅行的,也就是故事的起因。
(二)学习第8~20自然段,体会作者通过生动的故事把科学知识传达给读者的方法。
1.自由朗读,圈出红头旅行的地点。
2.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连接词说说红头旅行的路线。
过渡语:
红头被大黄牛卷进了嘴里,吞进肚中,幸亏它的好朋友青头在外面帮忙。
故事便是围绕它们两个的对话展开的。
3.出示对话。
(1)学习第一组对话。
“救命啊!
……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①指名读红头的话,读出断断续续的语气。
体会红头害怕恐惧的心情。
②指名读青头的话,了解青头想表达的内容。
(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
③体会青头说话时的焦急心情。
(抓住关键词“一骨碌”“大声喊”)
④了解这组对话中省略号的作用。
(第一处表示说话断断续续,反映出红头在牛肚子里的危险处境;第二处表示说话被打断。
)
(2)学习第二组对话。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
……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
①听了青头的指导后,红头有何反应?
(哭起来)它说了什么?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
)
②青头的话包含两层意思,分别是什么?
(首先安慰红头,然后向红头解释牛胃的功能构造。
)
③出示牛胃示意图,说说牛胃的结构及功能。
(牛肚子里有四个胃。
前三个贮藏食物,第四个管消化。
)
(3)学习第三组对话。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
……谢谢你!
”
①指导朗读,读出红头的悲哀和绝望。
②讨论青头的话到底有没有用。
③根据红头在牛肚子里的移动路线,说说牛是如何反刍的。
(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
)
(三)体会友情,感悟主题。
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小组交流)
有一天,吃过早饭,青头对红头说:
“咱们玩捉迷藏吧!
”
(很熟悉,一起做游戏。
)
“救命啊!
救命啊!
”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
救命啊!
”
(遇到危险,红头拼命向青头求救,说明红头很信赖青头。
)
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
“……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
“……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
“当然有用……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
”
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青头奋不顾身地靠近牛,安慰红头,告诉红头保全自己的方法,巧妙地解救红头。
)
(四)赏读全文,归纳提升。
1.红头在青头的帮助下脱离了险境。
课文通过它们的对话,把故事写得一波三折,生动而有趣。
最重要的是我们还从这个故事中,了解到了一个科学知识——牛吃草有反刍的特点。
2.学做讲解员,向大家介绍。
(1)牛的前三个胃都是用来贮藏食物的,第四个胃是用来消化食物的。
(牛胃的构造)
(2)牛在刚吃草的时候不会细嚼慢咽,而是直接把草吞进肚子里。
(牛的吃食方式)
(3)牛在休息的时候,会把吃下去的草再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
(牛的反刍方式)
3.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可以说是一次意外,如果没有得到青头的帮助,它不可能顺利地从牛肚子里出来。
从他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朋友之间要相互帮助,团结友爱;遇事冷静不慌张,能运用知识解决困难。
)
在牛肚子里旅行
旅行线路:
嘴→第一个胃→第二个胃→嘴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反复阅读中,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同时引导学生从读中感悟出生活哲理——遇到困难、危险时,朋友之间应该相互鼓励、扶持,遇事要沉着冷静,学会机智乐观地面对。
1.认识“宣、诱”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处、稍”。
2.默读课文,能了解课文大意,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大家平时观察过蚂蚁吗?
谁能把蚂蚁的样子或活动的特征说一说?
(出示蚂蚁、蚂蚁觅食的图片)
2.蚂蚁们在蚂蚁队长的带领下辛勤地工作,他们和睦相处,互帮互助。
在他们的生活中会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板书课题:
一块奶酪)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默读课文,在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
处(chǔ)罚 嘀(dí)咕 舔(tiǎn) 毅(yì)力 拽(zhuài) 奶酪渣(zhā) 可惜(xī) 禁(jìn)令 稍(shào)息 嗅(xiù) 犹豫(yù)
(2)理解词语。
争先恐后:
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毅力:
坚强持久的意志。
犹豫:
拿不定主意。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学生自主交流,小组讨论)
2.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搬运奶酪的过程中,蚂蚁队长抵制住诱惑,带领大家完成工作。
)
四、品读课文,读出感受。
1.出示第一次干活的句段。
大家这样争先恐后地干活是什么原因呢?
(蚂蚁队长纪律严明,以身作则,严格自律。
)
2.出示第二次干活的句段。
这次干活劲头比刚才还足,这又是为什么呢?
(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的举动起到了榜样作用。
)
3.蚂蚁队长的禁令是什么?
(只许出力,不许偷嘴。
谁偷了嘴,就要受到处罚。
)
哪些地方写出了蚂蚁队长内心的矛盾、纠结呢?
句段一:
盯着那一点儿掉在地上的奶酪渣,蚂蚁队长想:
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
怎么办呢?
他的心七上八下,只好下令:
“休息一会儿!
”(心理描写更衬托出人物的真实性、合理性,我们在描写人物时也可以去学着写写人物的心理。
)
句段二:
他低下头,嗅嗅那点儿奶酪渣子,味道真香!
可是,他犹豫了一会儿,终于一跺脚:
“注意啦,全体都有。
稍息!
立正!
向后——转!
齐步——走!
”
蚂蚁队长在犹豫什么?
你能仿照上面的写法写写此时蚂蚁队长的想法吗?
(是自己吃掉呢,还是平分?
可这块渣子太小了,还是让给最小的蚂蚁吃吧!
)
4.蚂蚁队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蚂蚁队长纪律严明,能自觉抵制住诱惑,关心弱小,是一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令人敬佩的队长。
)
5.想想生活中曾经遇到的诱惑,说说当时你是怎么做的,学习了今天的课文后又觉得应该怎么做。
(我们应该专注目标,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自觉抵制诱惑。
)
一块奶酪
小蚂蚁们:
自律,有毅力,心齐
蚂蚁队长:
严于律己,爱护幼小
课堂上,我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面对奶酪诱惑的小蚂蚁,随着阅读的深入走进蚂蚁们的内心世界,体会蚂蚁们的自律和毅力,以及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爱护幼小的品质。
同时要求学生们在生活实践中践行这些优秀品质,这应该是语文课堂作为教育阵地的重要作用。
我来编童话
1.能借助教材提示的内容,发挥想象,编写童话故事。
2.能尝试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自主修改习作,初步形成修改习作的意识。
能给习作加题目。
一、回顾课文,感知童话。
回顾课文,感知童话特点。
出示本单元所学课文的课题:
《去年的树》《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块奶酪》
思考课文是如何通过想象使主人公的形象丰满起来,使故事变得有趣的。
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二、自主审题,明确内容。
1.我来编童话。
国王 黄昏 厨房 啄木鸟 冬天 森林超市 玫瑰花 星期天
小河边
2.看到上面这些词语,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故事?
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有可能发生的事。
这些词语中“黄昏”“冬天”“星期天”都表示时间;“厨房”“森林超市”“小河边”都表示地点。
根据词语进行想象,口头描述想象的情景。
三、习作指导。
1.引导学生明确本次作文要求:
通过编写童话故事来帮助同学们了解编写童话故事的好处,了解童话故事的神奇。
2.习作要求。
读课文,交流:
童话故事中需要包含哪些要素?
(1)故事里有哪些角色?
可以从上面任选一个或几个。
如果有需要,也可以添加你喜欢的其他角色,如小公主、月亮。
(2)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
是在哪里发生的?
(3)他们在那里做什么?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板书:
时间 地点 角色)
3.童话的特点。
(1)奇妙的想象。
(2)曲折的故事情节。
(3)儿童情趣。
4.怎么写?
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定好内容,根据内容拟好题目,思考可能会发生些什么事?
并认真构思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写出角色的特点。
5.教师小结。
(1)你就是自己笔下的童话人物,你要以他们的身份、口吻和心理去想象,落笔成文。
(2)动情地写:
在你描写童话人物时,要注入自己的思想情感,要喜他们之所喜,悲他们之所悲。
(3)大胆地写:
要让想象尽可能丰富,情节尽可能生动,形象尽可能丰满。
(板书:
忘我 动情 大胆)
四、成果展示。
1.自主创作,创编童话。
2.汇报展示。
其他同学可以做记录,记下自己觉得精彩的地方,也可以找出同学习作的不足之处,提些建议。
3.学生自己修改习作;小组交流,互评互改。
我来编童话
内容:
时间 地点 角色
要求:
忘我 动情 大胆
要大胆地让学生去想象、创新,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从而使学生体验创作童话故事的乐趣。
引导学生在讲述故事时不必过于严谨,能讲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即可。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童话的特点及阅读童话的好处。
2.能运用减一减的方法,认识“申、介”等7个字。
3.能了解3组带口字旁的字不同的字义特点。
4.能了解改正、增补、删除3种修改符号的用法,并在修改自己习作时尝试使用。
5.朗读、背诵关于“理”的3条谚语。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板书:
语文园地)
二、学习“交流平台”。
1.回顾内容,完成填空。
这个单元,我们一起游历了童话王国,认识了重情重义的 ;和种子一起 ;跟着小蟋蟀 ;看蚂蚁队长和小蚂蚁们一起 。
(鸟儿 经历人生阶段 旅行 运奶酪)
2.小组交流,推荐童话。
(1)读一读课本上的三段话,说说分别说明了什么。
(板书:
拟人化 想象
启示)
(2)说一说,你最喜欢的童话是什么?
为什么?
出示要求:
①从读过的童话中选择一篇推荐给其他同学。
②简单地讲讲故事里让你印象深刻的情节或人物。
③说说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三、学习“识字加油站”。
1.出示“识字加油站”的内容,并读一读,比一比,认一认。
2.小组中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组长记录小组同学的发现。
(每一组都是由前一个字减去偏旁得到后一个字。
每一组的前一个字是形声字。
通过组词可以来识记生字。
)
3.看谁记得牢。
(1)去掉拼音,同学领读。
(2)掌握规律,认识“绍”字。
(3)同学配合读字词。
四、学习“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读读这些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都是含口字旁的字。
左上方一组与吃的动作有关;右上方一组与叫唤的动作有关;下面一组与声音有关。
)
2.学习修改符号。
认识三种修改符号:
改正符号、增补符号、删除符号。
观察一下,这三种符号分别有什么作用?
分别在什么情况下用?
3.巩固练习使用修改符号。
五、学习“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
2.老师范读,学生倾听。
听听老师朗读的节奏和停顿,试着做标记。
3.学生随教师诵读。
4.说说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5.积累背诵。
6.结合情景,学习运用。
(1)我们学习了一篇新课文,对于课文中的某些问题,大家有不同的观点。
老师想让你组织大家进行一次交流,你可以在开场白中用上这句话: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
(2)冬冬和同学因为一点儿小矛盾闹得不可开交。
冬冬觉得自己有理,却不被理解,感到很冤枉,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 新人 三年级 上册 第三 单元 童话世界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