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与管理复习资料doc.docx
- 文档编号:5352872
- 上传时间:2022-12-15
- 格式:DOCX
- 页数:50
- 大小:56.55KB
农业经济与管理复习资料doc.docx
《农业经济与管理复习资料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经济与管理复习资料doc.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经济与管理复习资料doc
农业经济与管理复习资料
请大家结合教材认真复习,预祝大家考试顺利!
第一章农业经济管理概论
一、农业的概念
农业是人们培育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取得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农业的本质是人类利用生物体的生命力,把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各种动植物及微生物的产品。
狭义农业指种植业或仅指农作物栽培业。
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
“三色农业”是指“绿色农业”(露地);“白色农业”(工厂);“蓝色农业”(海洋)。
按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来分,可分为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无机农业(石油农业)按经营方式来分,可分为粗放农业与集约农业;按产品的品质来分,可分为粗品农业与精品农业。
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农业这个部门所生产的产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即农产品是人类生存最必需、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农业国民经济基础作用的大小是由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来决定的。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具体表现在:
1、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业在解决人类衣食方面起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产生和独立化的基础
3、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4、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条普遍规律。
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还是如此;对农业落后的国家适用,对农业发达的国家也仍然适用。
三、农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地位与作用
1、农业是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我国是13亿人口大国,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
我国农业以约占7%的耕地,解决了约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
2、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农业是工业原料特别是轻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
目前我国工业原料的大约40%,轻工原料的70%,衣着原料的80%来源于农业。
3、农业是其他部门劳动力的主要来源,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可以看出,农业人口不断转化为非农业人口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4、农业是现代化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我国大部分劳动力分布在农村,所以,农业是现代化资金的重要来源,我国大部分劳动力分布在农村,所以,农业是现代化资金的重要来源。
同时,在我国现阶段还存在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会逐步缩小,但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不肯能完全消灭,它将是我国积累建设资金的渠道之一。
5、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是换汇的重要物资。
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是换汇的重要物资。
农产品及其加工品仍将是出口物资的主要来源,在国家总出口额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6、农村是广阔的工业品市场。
发展工业必须要有广阔的市场。
我国8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
农村市场是我国市场的主体。
7、农业可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农业的健康发展可以为人们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
8、农业是保证社会安定的重要条件。
我国13亿人口中80%是农民,不搞好农业,就不会有巩固的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
同事,由于农业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民基本生活资料的供应,所以,农业的发展也是保证社会安定的重要条件。
总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富裕、农村的稳定事关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四、农业的根本特点及其具体的特点
(一)农业的根本特点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
(二)农业的具体特点
1、土地在农业生产中处于特殊地位。
农业中的土地不但是劳动的场所,而且就农作物生长的基地。
农作物生长、发育的优劣,直接依赖于土壤肥力的高低。
而可供人们种植的土地面积是有限的。
土地在农业生产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人们进行农业生产必须特别注意充分合理的利用土地实行集约经营,并因地制宜地对土地对土地进行保护和改造,不断提高土壤肥力。
2、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大。
农业生产时在广阔的空间进行的,各地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不同的生物生长发育要求有不同的外界环境条件,因此,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
3、农业的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的不一致性特别明显。
农业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上上具有很强的季节性。
这就决定了从事农业生产,必须按照生物本身上网需要,不误农时地从事农业活动;同时,必须注意到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积极开展多种经营,以充分利用农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4、农业还存在因其产品的特点不同而产生的许多特殊的经济问题。
如,农产品即可作为消费资料,又可作为生产资料。
又如,许多的农场品不耐储和运输,供求弹性较小,生产略有不足或略有过剩,都会引起价格波动和供求矛盾。
农产品供求弹性小的原因是:
由于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强、生产周期长和贮藏运输的费用大,因而其市场的供给量不易随着市场的需求增加而增加。
农场品需求弹性小的原因是:
由于农产品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所以其需求量增减变化幅度小。
五、现阶段我国农业的基本国情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所有制的基本形式
2、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相对较少
3、农业人口多,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农副业的科学文化水平比较低
4、我国农业有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但现代科学水平较低
5、我国农业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生产率不高,且差异性较差。
练习一
一、判断题
1、农业问题从政治上讲就是农民问题(),
2、农业现代化过程,也是农民非农化过程()
3、无果农业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公有制经济是农业经济的主体( )
4、随着农业生产发展,弄个有所能吸收的劳动力将会下降( )
5、农业的本质是人类利用生物体的生命力,把外界环境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各种动植物及微生物产品()
6、农业国民经济基础作用的大小是由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来决定的()
7、农业是国名经济的基础不是一个普通的经济规律()
8、农业人口不断转化为非农业人口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9、我国农业所有制的基本形式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10、农产品是人类最必需、组基本的生活资料()
11、按经营方式的不同,农业可分为粗放和集约农业()
12、按农产品的品质来分,农业可以分为粗品和精品农业()
13、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工农业产品剪刀差会逐步扩大( )
14、个体经营和私营经济是我国农业所有制的基本形式()
15、农产品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都较大()
16、超越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
二、填空题
1、农业经济管理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尊重自然规律。
2、植物种草可以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
3、农业中的土地不但是劳动场所,而且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4、农作物生长的好坏,直接依赖于土壤肥力的高低
5、可供人们种植的土地面积是有限的
6、工农产品剪刀差,是国家从农业中积累资金的间接形式
7、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中最棘手下的四大问题是人口、粮食、能源、环境污染
8、农业生产的根本特点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
9、我国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22%
10、我国工业原料的40%来源于农业
11、我国轻工业原料的70%来源于农业
12、我国衣着原料的80%来源于农业
13、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面积的比例为7%
14、农产品与工业品相比,农产品的供给弹性较小
15、农产品与工业品相比,农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
16、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
三、选择题
1、狭义农业是指()A畜牧业B林业C农作物栽培业D渔业
2、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根本原因()A农业生产力水平低B农业基础差农民收入低
C社会总人口多农业人口比重大农产品的特殊使用价值
3、农业作用的大小是由()决定的。
A农业劳动生产力B农业科技水平C农业劳动率生产率水平D农业净产值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4、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再人们消费结构的比重将会()
A上升B下降C提高D稳定不变
5、“白色农业”是指()A生态农业B露地农业C工厂农业D海洋农业
6、“蓝色农业”是指()A生态农业B露地农业C工厂农业D海洋农业
7、“绿色农业”是指()A生态农业B露地农业C工厂农业D海洋农业
8、按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可把农业分为有机农业和()
A粗品农业B精品农业C生态农业D石油农业
9、按经营方式可把农业分为粗放农业和()
A集约农业B精品农业C生态农业D石油农业
10、按耕作方式来分,农业可分为灌溉农业、干旱农业、烧垦农业和()
A旅游农业B轮肯农业C生态农业D都是农业
四、名词解释
1、农业
2、自然再生产
3、经济再生产
五、思考题
1、为什么说农业是国名经济的基础
2、农业生产特点
3、我国现阶段我国农业的基本国情
4、农业的作用
第二章农业现代化
一、农业现代化的概念10
农业现代化是指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现代经济管理方法管理农业,使传统农业转化为具有当代世界水平的现代农业的历史过程,农业现代化既是一个历史概念,又是一个世界性概念。
二、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1、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
用现代物质手段装备农业,实现浓郁的机械化
2、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
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中心内容
3、农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
农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是农业与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1、用机械化、电气化的农业生产工具和设备装备农业;2、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中得到广泛运用;3、农业生产日益社会化;4、按市场需求进行家产品生产,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5、农业生产的效率空前提高
四、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
1、农业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共同趋势;
2、农业现代化是实现我国农业技术改造,充分发挥国民经济基础作用的要求;
3、农业现代化还是发挥科技作用,改变农村面貌,实现农民富裕,缩小三大差别,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五、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国情
1、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9亿农民的大国;2、我国农业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却较少;
2、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但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仍然落后;
3、我国的现代科学技术虽然落后,但拥有丰富的传统农业技术;
4、我国的现代科学技术虽然落后,但拥有丰富的传统农业技术;
5、地区条件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
6、找到了正确地建设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
六、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1、要以生物技术现代化的重点并和机械技术现代化相结合;
2、走农林牧副渔全国发展和农工商综合经营之路;
3、冻豆腐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搞好农村集镇建设
七、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1、建设起一个发达的农业,即建设起一个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
2、建设一个富裕文明的农村;
3、建设一个良好的农村环境;
八、反映战略目标的的指标体系
1、反映农业发达程度的指标:
(1)平均每人的农业总产值和主要农产品产量;
(2)单位土地面积的农业产值和农产品产量;(3)农业的劳动生产率
2、反映农村富裕和文明程度的指标:
(1)农业净产值;
(2)农村经济净产值;(3)农村人均纯收入;(4)农村人口的文化程度结构;
3、反映环境良好程度的指标:
(1)森林覆盖率;
(2)水土流失量;(3)土壤有机质含量;(4)自然灾害成灾面积
九、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措施
1、要坚持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发展战略;2、以高产、优质、高效为建设现代化农业的目标;3、要加快农业和农村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战略转变;
4、要在实现粮食稳步增长的同时,人类发展多种经营,实现农业的产业化;5、要大力推进农业的技术改革;6、要增加对农业的投入;7、加速农业生产的社会化;8、搞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控制人口增长;9、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
练习二
一、判断题
1、农业现代化是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历史过程。
()
2、农业现代化是各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共同趋势。
()
3、我国农业的首要任务是增加农民收入。
()
4、根据我国的国情,农业的首要任务是确保粮食的稳步增长。
()
5、现代农业是农业机械化、科学化和社会化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
6、农业生产日益社会化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
二、填空题
1、农业现代化既是一个历史概念,又是一个世界性概念。
2、我国农业的首要任务是确保粮食的稳步增长。
3、我国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所占的份额是40%左右。
4、农业现代化是不仅要与城市工业化密切结合,还要与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相结合。
5、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农业生产服务性程度低。
6、我国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建设一个富裕文明的农村。
三、选择题
1、美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从(B)入手的。
A、良种化B农业机械化C化学化D水利化
2、把农业现代化的重点放在培育良种、兴修水利和增施无机肥料的国家是(C)
A、美国B英国C日本D德国
3、把良种化、化学化、水利化和机械化放在同等重要地位的国家是(D)
A、美国B英国C日本D德国
4、反映农业发达程度的指标是(A)
A、农业劳动率B农民医疗卫生水平C农民文程度D森林覆盖率
5、反映农业发达程度的指标(A)
A、人均农产品产量B农业净产品C农民文化程度D农民收入水平
6、反映农村富裕文明程度的指标是(B)
A、农业劳动率B农民纯收入C土地生产力D劳动生产率
7、反映农村富裕程度在指标是(C)
A、土地生产率B、农业劳动生产率C、农村经济净产值D、森林覆盖率
8、反映农村文明程度的指标是(C)
A、森林覆盖率B、水土流失量C、农民文化程度D、农业劳动生产率
9、反映环境良好的指标是(A)
A、水土流失量B、农民文化程度C、农民纯收入D、农业劳动生产率
10、单位土地面积的农业产值可以反映(B)
A、农民富裕程度B、农业发达程度C、农村富裕程度D、农村文明程度
11、森林覆盖率可以反映(C)
A、农村文明程度B、农民富裕程度C、环境良好程度D、农业发达程度
12、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可以反映(B)
A、农业发达程度B、农村富裕程度C、农村文明程度D、农业科技水平
13、反映农业发达程度的指标是(A)
A、农业劳动生产率B、资金利润率C、垦殖指数D、土壤有机质含量
14、以下不属于农业现代化内涵的是(A)的现代化
A、农民生活水平B、农业生产手段C、农业生产技术D、农业生产管理
四、名词解释
1、农业现代化
2、农业生物现代化
五、思考题
1、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2、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3、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国情
4、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
5、为什么我国要把实现生物技术现代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点
6、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第三章农业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和商品华
一、基本概念
农业生产社会化是指农业由孤立的、封闭型的自给性生产的农业,转变为分工细密、协作广泛、开放型的社会生产的农业的过程。
农业生产商品化是指农业生产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或自给自足经济向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商品经济转化。
农艺过程专业化是指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作业环节,由原来一个生产单位独立完成,转变为若干专门企业分别完成。
专业户是指专门或主要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或某种经济活动的农户。
农业地区专业化是指农业生产在较大的地区之间实行日益明显的分工,转变为比较集中地为市场生产某些农产品的专业化地区。
二、农业生产社会化是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必由之路
1、只有农业生产社会化的高度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分工协作的作用。
2、只有这样,才能使各个农业生产单位、各个地区,在科学技术的研究、发展和运用上,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精益求精,做出成效,更快地推动技术进步。
3、只有这样,才能使农业生产在物质能量的循环转化上,打破个别农业生产单位和农业部门本身的限制,从外部输入更多扩大再生产所必须的能量和物质。
4、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农业企业变得更有活力。
三、农业企业专业的优越性
1、有利于充分发挥各企业的优势,提高企业盈利水平和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2、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和农业技术科学的发展;
3、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
4、有利于农产品的贮藏、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和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
5、它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制约因素。
四、农业企业的专业化的制约因素
1、企业在专业化产品生产上拥有优势的程度
2、该向专业化产品的市场容量和价格
3、需要购入的商品的供应条件和价格
归根到底,农业企业专业化的发展受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制约。
五、农业企业专业化生产存在的问题
1、它会加剧农业生产的所具有的季节性的矛盾
2、它在种植上,往往造成年年连做,从而引起地力减退,病虫害发发生频率等现象。
3、它既给企业带来了致富的机会,也使企业经营的风险性增大。
六、专业户的特征
1、又自给自足为主的生产,转化为以商品生产为主
2、生产经营的项目已相当集中
3、生产经营活动十分讲求经济效益
4、生产活动随市场供求的变化而变化
七、商品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农业生产商品化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2、农业商品化是整个国民经济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
3、发展商品生产是农业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日趋完善的客观需要。
八、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发展的途径
1、加大宣传,转变人们对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的错误认识;
2、调动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积极性;
3、为农民进行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创造多方面的有利条件;
4、解决好农民在发展商品生产中所需要的各种社会化服务问题;
5、要加强农村的交通、通讯和市场建设;
练习三
一、判断题
1、农业企业专业化回加剧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矛盾。
2、年年连作,回引起地力减退,病虫害发生频繁等现象。
3、农业生产社会化是伴随着农业的商品化发展起来的。
4、专业户的优势是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高。
5、现代农业基本特征之一是农业社会化生产。
6、农业企业专业化有利于农业生产力要素在全年均衡使用。
7、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的社会化生产是矛盾的。
8、农业生产社会化是农业专业化、商品化合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形成与发展过程的总称。
二、填空题
1、反映农业企业专业化程度的指标是农业企业商品产值构成、农业用地和播种面积的构成。
2、农艺过程专业化是把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分解为若干个阶段,并分别又不同企业去完成
3、农业生产区域化考试指农业生产在较大的地区之间实行日益明显的分工。
三、名词解释
1、农业生产社会化P20
2、专业化P22
3、农艺过程专业化P23
4、农业生产商品化P25
5、农业地区专业化
四、思考题
1、农业生产社会化是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必由之路P21
2、制药农业企业专业化发展的因素
3、农业企业专业化生产存在的问题
4、专业户的特征
5、商品化是农业发展史的必然趋势P25
6、为什么说农业生产商品化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7、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发展的途径。
8、农业企业专业化的优越性P27
第四章农业经营体制与农业经营方式
一、农业中所有制形式的概念
所有制形式又被称作“经济形式”或“经济成分”,它是社会上的生产资料或企业的资产归谁所有,由谁支配,由谁受益并承担经济责任等基本的生产关系或基本经济制度的概括
农业中的所有制形式即指农业和农村中这些基本生产关系和基本经济制度问题。
二、家庭承包与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
1、家庭承包经营与现阶段农业中整体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2、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生产特征相适应
3、家庭承包经营与血缘、历史关系相适应。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概念
农业产业化经营:
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服务为手段,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前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系起来,形成一体的利益集团或利益共同体的一种经营组织形式。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特征
1、生产专业化围绕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进行专业化生产,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作为一个体系来运行,做到每个环节的专业化与一体化协同相结合。
2、经营集约化依靠科技进步,实行集约经营,大规模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服务社会化
3、经营一体化通过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把农业生产过程和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纳入一个经营实体内,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体制,使外部经济内部化,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
4、管理企业化。
在加强各企业之间的相互关联和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建立统一核算及风险与共的收入分配机制,对其营运及成本效益实行企业化管理
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客观必然性P39
1、农业产业化经营时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农业产业化经营时农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的专业化、商品化、商品化、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农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部门间的分工日益细化,促使它们相互间的依赖性日益增强,彼此间的交往更加频繁。
(2)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使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风险增强。
2、农业产业化经营时农业生产发展的内在要求
(1)农业产业化经营能有效的解决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与农产品需求的普遍性、联系性的矛盾。
(2)农业产业化经营能有效得解决农产品加工、销售、保鲜、贮存问题。
3、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市场农业的客观需要
农业产业化经营能把千家万户的农户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实行有效地对接,帮助农民解决就、资金、信息、销售问题。
4、农业产业化经营时发展市场农业的客观要求
农业产业化能能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由此可见,农业产业化经营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六、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济功能
1、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市场导向(市场需要)放在首位,以此以来规划与带动农产品加工和农业商品性生产,并把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它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的科学性和优化资源配置,课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2、有利于把千家万户的农户引入市场。
解决大市场与分散的农户经营的矛盾。
3、有利于缓解农业资金短缺的矛盾
农户产业化经营一方面可通过加工环节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同事在销售环节中还可全面收回农业利益,增加收入,增强农业自身积累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可通过集团组织对农户提供低息贷款、生产扶持资金和物质技术装备,弥补农业资金投入的不足,缓解资金短缺的矛盾。
4、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
以农畜残破加工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中心环节,解决了农业生产中分散供给与集中需求的矛盾,提供农业生产经营的效益。
七、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
1、“企业+农户”型2、“合作组织+农户”型3、“专业市场+农户”型4、“主导产业+农户”型
八、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引导与扶持
1、积极开拓市场2、搞好龙头企业建设3、抓好生产基地建设4、积极推广科学技术5、完善经营机制6、抓好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
练习四
一、判断题
1、从系统内部看,农业产业化的运行机制主要由利益机制和约束机制组成。
2、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经营的简称。
3、农业产业好的根本保障是共同利益的一致性及分配合理化。
4、所有制形式取决于生产力的状况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5、家庭承包经营是双层经营的基础。
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经济 管理 复习资料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