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docx
- 文档编号:5349618
- 上传时间:2022-12-15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47.56KB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docx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
初一语文期中复习纲要
考试范围及分值:
1、第一、二、三单元课文及课后生字;
2、背诵部分:
《童趣》《论语十则》《春》《秋天》《古代诗歌四首》及附录前五首古诗;
3、名著导读:
课本179页-183页《繁星》《春水》
4、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
课本第71页《感受自然》必考题见07-08鼓楼试卷第一大题的第4小题
5、考试分值:
基础与阅读67分,作文30分,书写分3分,总分为100分。
复习要点
一、主要生字
1隐秘mì喧xuān腾瞬shùn间诱yòu惑huò嶙lín峋xún头晕yūn目眩xuàn
小心翼翼yì迂yū回啜chuò泣耸sǒng立梦寐mèi庸yōng碌lù
辜gū负忍俊不禁jīn盘虬qiú卧龙仙露琼qióng浆jiāng伶líng仃dīng
迸bèng溅可望不可即jí倔jué强洗濯zhuó清洌liè玷diàn污
碌碌lù终生诅zǔ咒zhòu堕duò落点缀zhuì繁弦xián急管冉rǎn冉
6硕果累累léi沉甸甸diān霎shà时刹chà时玲珑lóng剔tī透雏chú形
皎jiǎo洁嬉xī戏心旷神怡yí风韵yùn慷慨kǎi险象迭dié生
慧huì心未泯mǐn禀bǐng告厄è运坚韧rèn不拔伫zhù立
报酬chóu奢shē望蹂躏róulìn呵hē责懊ào恼获益匪fěi浅
猝cù然长逝琐suǒ事魅mèi力问心无愧kuì朗润rùn酝酿niàng
11宛转wǎn嘹亮liáo黄晕yùn烘托hōng嫩叶nèn抖擞dǒusǒu
应和hè蓑笠suōlì济南jǐ镶上xiāng着落zhuó宽敞chǎng
看护kān贮蓄zhù水藻zǎo澄清chéng髻儿jì芊芊qiān
黛色dài迸发bèng主宰zǎi积蓄xù磅礴pángbó贮满zhù
匍匐púfú澹澹dàn闲情逸致yì肥硕shuò栖息qī鳊鱼biān
16乌桕jiù芦篷péng满载zài归泊bó寥阔liáo枯涸hé
二、诗文默写(带点字为易错字)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3、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4、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5、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8、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0、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1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5、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1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9、《龟虽寿》中千古传诵的名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0、《过故人庄》中写出农村优美风光的句子: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1、《过故人庄》中写出农家劳动生活的句子: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22、《观沧海》中抒发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3、《次北固山下》中抒发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4、《次北固山下》中直接抒发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25、《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表现旅人羁旅情愁的句子):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6、《论语》中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事之道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7、《论语》中指出“学”与“思”辩证关系是: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28、“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29、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30、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31、“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32、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33、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34、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35、放下过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36、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37、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38、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三、名著导读
《繁星》《春水》课本179-183页
作者:
冰心她写的短诗被称为“小诗”
内容:
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看原著
1、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
如:
07-08试卷第一大题第五小题。
2、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
3、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哲理诗)。
如:
08-09试卷第一大题第2小题/(3)
四、古诗鉴赏
(一)《观沧海》曹操(三国)
1.诗句疏通:
策马东来,登上碣石上。
我要饱览大海的壮观!
海面水波荡漾,山岛突兀高耸。
岛上浓阴一片,百草茂盛。
秋风萧瑟吹过,大浪汹涌澎湃。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也好像出自于大海的吞吐之中;灿烂的银河,星光闪烁,也好像出自那无边无垠的大海间。
啊!
能像这如此雄奇的大海,我真无比幸运啊!
引吭高歌,抒发我的豪情壮志!
2.情感:
抒发诗人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伟大抱负。
3.内容梳理:
(1)诗眼“观”,统领全诗。
(2)写法:
A.虚实结合实写: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虚写: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想象)B.动静结合动景:
“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静景:
“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3)名句赏析: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①太阳和月亮的运行,也好像出自于大海的吞吐之中;璀璨的银河,星光熠熠,也好像出自那无边无垠的大海间;②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③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二)《次北固山下》王湾(唐)
1.诗句疏通:
旅途到苍苍的北固山下,行船在碧绿的江水上泛舟。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显得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早在年底就萌发春意。
家书要传到哪里呢?
希望北归的大雁能捎一封信到洛阳。
2.情感:
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内容梳理:
(1)“次”:
停泊;
(2)揭示主旨: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直接抒发思乡之情。
(3)名句赏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①可以从炼字的角度分析:
“生”、“入”拟人,海日生于残夜,驱走黑暗,江上春意闯入旧年,赶走严冬;(或从句子理解角度分析: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早在年底就萌发春意。
)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③触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④体现了“新旧交替”、“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的哲理。
(4)“炼”字:
品味颔联“阔”“悬”的妙处。
①“阔”写出春潮正涨,江面浩淼辽阔的景象;“悬”是端正高挂的样子,写出船帆的安详;②两词生动再现了江面开阔、风平浪静的景象,给人以和平宁静的感觉。
(5)诗的首联和尾联遥相呼应,抒发情感,结合诗句分析:
①首联写“客路”“行舟”,字里行间已写出诗人自己羁旅他乡的漂泊之感;②尾联想借大雁传书,直接抒发思乡之情。
③首尾呼应,使全文笼罩在一种淡淡的乡愁中。
(三)《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
1、诗句疏通: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春水初涨,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迷人的白沙堤。
2.情感:
对钱塘湖的早春的喜爱之情。
3.内容梳理:
(1)诗眼:
“爱”;线索:
“行”。
(2)文中哪些词可以看出诗人描绘的是早春景物:
①“水面初平”:
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平了湖岸。
②“浅草”:
刚刚长出地面,还不太高的春草。
③“早莺”:
初春时早来的黄莺。
④“新燕”:
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⑤“暖树”:
向阳的树;“春泥”:
春天的泥土。
⑥“渐”:
副词,渐渐的;“欲”:
副词,将要,就要。
⑦“才能”:
刚够上。
⑧“几处”不是“处处”,“谁家”不是“家家”。
(3)名句赏析: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①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②“啄春泥”“争暖树”是动态描写及对早莺拟人化的描写,生动形象写出初春的活力和生机;③写出了人们的一种惊喜之情。
名句赏析: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①“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春的妩媚动人;“渐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春的勃勃生机。
②作者通过自己的感受,写出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③抒发了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
1、疏通意思: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2、情感:
思乡之情。
3、内容梳理:
(1)体裁:
曲(小令);
(2)主旨句:
“断肠人在天涯”;(3)被誉为“秋思之祖”;(4)景物特征:
秋季(前三句画出了一幅萧瑟秋景图)
(5)理解“小桥流水人家”作用。
①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一幅优雅恬适的画面;②与前面苍凉萧瑟的景色形成鲜明的对照,与后面“断肠人”照应,更引发思乡之情。
五、文言文
童趣
1、内容疏通:
我回忆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够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很好,我看到很微小的事物(明察秋毫),遇见细小的东西,必定仔细观察它的花纹,所以(故)时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物外之趣)。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夏蚊成雷),我私下把它们比作(拟)群鹤在空中飞舞,心里这样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成百上千只鹤了;抬头(昂首)看着它们,脖子(项)因此变得僵硬(“强”通“僵”)了。
我又留几只蚊子在未染色(素)帐子里,慢慢地(徐)用(以)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的景观图,果真像鹤群在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鹤唳云端),因此我高兴得连声叫好。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把(以)丛草当成(为)树林,把虫子、蚊子当成野兽,把土块高出的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精神游历于其中(神游其中),愉快而又满足(怡然自得)。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它们,兴致(兴)正浓厚,忽然有个体积极大的兽(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为)它吃掉。
我那时年纪很小,正(方)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不觉呀然一惊)。
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打了它几十鞭子,驱赶(驱)它到别的院子去。
2.内容要点:
(1)记述了三件趣事:
a.把“夏蚊成雷”比作“群鹤舞于空中”(观蚊如鹤)。
b.把丛草、虫蚁、土砾比作林、兽、丘壑。
(神游草丛)C.观“二虫斗草间”,惩治癞虾蟆(观虫斗、驱虾蟆)。
(2)“物外之趣”是指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这是文章主旨,本文所说的夏天的蚊虫及草间的极细小的事物,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意趣即由此产生。
(3)启示:
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联想想像,就能成为一个生活有情趣的人。
(4)相关成语:
怡然称快明察秋毫庞然大物夏蚊成雷怡然自得
《论语》十则
1、原文及译文
第一则:
修身做人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同古字“悦”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译文:
孔子说:
“学习后时常温习,不也很愉快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这里,不也很快乐吗?
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也称得上是君子吗?
”
第二则:
修身做人
曾子曰:
“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
译文:
曾子说:
"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
第三则:
学习方法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译文:
孔子说: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当做我的老师。
”
第四则:
学习方法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译文:
孔子说:
“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是思考却不读书,就会有害的。
”
第五则:
学习态度
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通“智”)也。
”(《为政》)
译文:
孔子说:
"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第六则:
学习态度
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译文:
孔子说:
“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和他看齐,看见他的缺点就在内心自己反省。
”
第七则:
学习态度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译文:
孔子说: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在里面。
我要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它,看到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第八则:
修身做人
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译文:
曾子说:
“有抱负的人不能够不刚强、勇毅,(因为)他责任重大,并且路途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直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
”
第九则:
修身做人
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后凋也。
”(《子罕》)
孔子说:
"(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树柏(bǎi)树是最后凋谢的."
第十则:
修身做人
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指仁爱待人、推己及人的思想)乎!
己所不欲(想要、喜欢),勿施于人。
”(《卫灵公》)
子贡问道:
"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
“那大概是‘恕’吧!
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施加给别人。
”
2、相关成语:
①不亦乐乎②温故知新③见贤思齐④三人行,必有我师⑤择善从之⑥任重道远⑦死而后已⑧岁寒松柏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六、现代文课内阅读春
1、文章结构:
总(1-2)—分(3-7)—总(8-10)
2、抒发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主要写了五幅画面:
春草图:
(1)特点:
鲜嫩、勃发;
(2)写作顺序:
正面-侧面。
①先正面写,第一句用拟人手法,第二句由近而远,把春草人格化,显示春草的生命力,"嫩嫩的“、"绿绿的“,从质地、颜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新鲜的特点,"满是的"用口语显示春草的生机勃勃的特点;②第三、四句侧面写,写出春草给人的欢乐与感受,充满活力。
春花图:
(1)特点:
繁茂、艳丽;
(2)写景层次:
树上-花下-遍地。
(3)注意了色与味、虚与实、动与静的配合:
由与前后照应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说到"花里带着甜味儿"色彩与甜味相勾连;
(4)由花味甜联想到果实是虚实结合,蜂闹蝶舞与繁茂鲜艳的花们相映衬;
(5)巧用拟人、排比、比喻,写春花竞相开放。
春风图:
(1)特点:
和煦、轻盈;
(2)写作顺序:
由植物到人;
(3)写作方法:
分别用触觉、嗅觉、听觉写春风。
触觉:
引用诗句,又打一个比方,让人感到春风的温暖;嗅觉:
"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让人闻到春风的芳香;听觉:
鸟鸣的清脆、婉转,风声水声的轻盈,笛声的嘹亮,让人听到春风的柔和。
春雨图:
(1)特点:
细密、平和;引出春雨后,用"可别恼"这一口语,显得特别亲切而有情趣,下面就引导读者品味江南春雨的妙处:
细密、闪烁、轻盈;亲吻着“树叶儿”、“小草儿”;烘托出“安静而和平的夜”;滋润着乡间的行人与农民,这一切充满了诗情画意。
(2)写景层次:
由静景到动态;由物到人;由近及远。
迎春图:
“风筝”是春天的信使,写风筝渐渐多了,实质是写屋外的人多了,因为春天来了。
全段都用短句,读来富有节奏感,让人感到精神抖擞,充满希望,充满力量。
济南的冬天
1、开头一段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赞誉它是个“宝地”。
2、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
①先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温暖、可爱;②次写薄雪覆盖下的山——美丽多彩(秀气);③再写城外远山——是张小水墨画。
3、写冬天的水——不结冰,清亮、空灵。
作者极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
又拓展想像,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
4、结尾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与题目“济南的冬天”有何不同?
有什么作用?
(1)“济南的冬天”是指所写的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不是别处的冬天;
(2)“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在上文具体描绘了冬天里济南特有的明丽色彩后,此句用“冬天”来修饰济南,就反映出济南在冬天这个特定季节里所具有的不同寻常的魅力。
(3)总结全文,既点题,又深化题意。
5、语言赏析:
(思路:
手法+效果内容+情感)
(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①【手法】运用拟人手法,“睡着”、“唤醒”赋予老城济南以生命和情感;②生动形象【效果】地表现了冬天的济南温晴的特点【内容】;③表达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喜爱之情【情感】。
(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①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把小山比喻成小摇篮,把济南拟作婴孩;②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③表达了作者对冬天济南的喜爱之情。
(3)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①运用比喻手法,把矮松顶着一髻儿白花的样子比喻成日本的看护妇;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雪后小山的秀气,展现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③表达了作者对冬天济南的喜爱之情。
(4)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①“穿”字用了拟人手法,把白黄相间的颜色的草比作带水纹的花衣;②生动形象写出济南冬天的温晴,表现济南冬天山的秀气;③表达了作者对冬天济南的喜爱之情。
(5)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①运用拟人手法,两个“卧”赋予小山、小村庄以生命和情感;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济南的小山淡雅秀气的特点,写出它们安闲舒适的情态;③表达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喜爱之情。
(6)那点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①“害了羞”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②“露出点粉色’’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微微”词用得贴切,因是“温晴”而不是“热带”之热;③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
(7)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①“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②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突出济南冬天气候温晴的特点;③表达了作者对冬天济南的喜爱之情。
(8)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①运用比喻,把冬天的济南比喻成空灵的蓝水晶;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冬天的济南是一个温暖如春、天明水净的世界;③表达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喜爱之情。
(9)“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去掉“声”字可以吗?
为什么?
不可以。
①“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济南的冬天只是没有那种令人战栗的呼啸的北风而已,②如果去掉“声”就说成了“没有风”,那是不切合实际情况的。
(10)“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为什么用“卧”字?
和文章什么地方相呼应?
①用“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②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基调相调谐,有一字传神之效。
③和前文“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相呼应。
(11)“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
①“镶”的意思是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②这里的“镶”形象地写出了白色的山尖连接着蓝天,就像是一道银边围在蓝天边缘的景观,写出了薄雪覆盖下小山的美。
走一步,再走一步
1、题目理解:
(1)本义:
小时候“我”从悬崖上一步一步走下来的经历;
(2)引申义:
把大困难分解为一个一个小困难来解决,从而赢得最后胜利的人生道路。
2、概括:
遇险和脱险两部分
3、习题练习:
(一)
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
当时和我一起的五个小男孩,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
“嗨!
”内德说,“我们很久没有爬悬崖了。
”
“我们现在就去爬吧!
”有个孩子叫道。
他们就朝一座悬崖飞跑而去。
我一时拿不定主意。
虽然我很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活泼勇敢,但是自我出世以后,八年来我一直有病,而且我的心里一直牢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训诫。
“来呀!
”我最要好的朋友杰利对我叫喊,“别做胆小鬼。
”
“我来了!
”我一面应着,一面跟着他们跑。
我们最后来到一处空地。
那座悬崖就耸立在空地的另一边。
它是一堵垂直的峭壁,壁面有许多凸出来的岩石、崩土和蓬乱的灌木。
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
其他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向上爬,朝着一块离崖顶还有三分之二路程的狭小岩石架进发。
我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也跟着他们向上爬。
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冬冬直跳。
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
其他的孩子慢慢地向石架边缘移动,我看在眼里,吓得几乎晕倒。
接着,他们又开始向崖顶攀爬。
他们打算从崖顶沿着一条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
“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棗”
“再见!
”其中一个孩子说。
其他孩子跟着也都哈哈大笑起来。
他们左折右转地爬上了崖顶,向下凝视着我。
“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
”有个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气。
”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
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
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
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1.作者为什么把时间交代得如此具体?
开头第一句连用两个“闷热”有什么作用?
①“五十七年”说明事件过去时间之久,但现在仍能记忆犹新,也表明此事给“我”的印象之深。
②两个“闷热”,既点明了事件发生的气候状况,又说明这一天给人印象深刻,后一个“闷热”具有强调作用。
2.为什么要交代“我”的身体状况?
爬悬崖是一个新花样,“我”为什么拿不定主意?
①交代自己的体质衰弱,与自己的希望形成鲜明反差,明显可见“我”的遗憾。
②同时这也为下文写“我”爬山时不能上、不敢下埋下一个伏笔。
“我的心里……训诫”,母亲的关爱通过此句尽然体现。
③“牢记”表明“我”是个听话的孩子。
这一句加上前面介绍的身体状况是“我”犹豫的主要原因。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写出了悬崖的哪些特点?
有什么作用?
①描述了悬崖陡峭、杂乱等特点,②为后文写攀爬之难作铺垫。
4.①为什么写悬崖在“我”眼中高不可攀?
②生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语文 年级 上册 期中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