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高效模式课堂模式.docx
- 文档编号:5347587
- 上传时间:2022-12-15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1.38KB
学校高效模式课堂模式.docx
《学校高效模式课堂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高效模式课堂模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高效模式课堂模式
XXXXX小学各学科高效课堂模式简介
一、语文组“五导五力”动态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二、数学组“三段七点”动态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三、英语组“五环五化”动态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四、科学和综合实践活动“四创四段”动态生成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五、音体美学科“三动三发”动态生成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组“五导五力”动态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从心理特征上看,他们已能长时间地、有效地知觉事物,能区分事物主要和次要的特征,思维的发展已达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大大加强。
从学习方法上看,他们已基本学会和掌握学习语文知识基本的、具体的学习方法。
因此,在这个阶段中,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要求是:
比较熟练地掌握学习语文知识的基本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有新的提高。
依据学校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和“高效课堂”课程总体模式,我校语文确定“五导五力”动态生成式教学模式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教学特点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目标,有的是一以贯之的,如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前面的学段提出了,后面的学段要贯彻始终;有的可以分出层次,如,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目标,是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前面的学习为后面的学习作准备,后面的学习是前面学习的深化和发展。
“五导五力”动态生成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是:
1、以导促学;
2、以导促思;
3、以导促研。
二、教学结构
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阅读经历的丰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文章,篇幅相对来说都长了许多。
在教学中,摒弃“结构段”这根拐杖,而让学生面对完整篇章去抽象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多学生在概括时把握不住重点,表达时本末倒置、拣了西瓜丢了芝麻的现象时有发生。
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最佳的方式和手段,解决这些问题。
“五导五力”动态生成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结构是:
第一步:
导课给力,开采学生学习启动力;
第二步:
导读质疑,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
第三步:
导学探究,开掘学生学习研究力;
第四步:
导评拓展,开放学生学习自主力;
第五步:
导议升华,开辟学生学习发展力。
三、教学流程
(一)导课给力,开采学生学习启动力(2—3分钟)
课堂教学的导入,如同拉开的大幕,要让学生一眼就看到精美的置景,犹如乐章的序曲,要使学生一开始就受到强烈的感染。
设计精美的导课环节,就是一把开启高效课堂宝库的金钥匙。
好的课堂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采学生学习启动力,唤醒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的热情,从而使课堂教学更为精彩。
理想的新课导入,是教师的经验、学识、智慧、创造力的结晶。
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多种多样,使用时就要因教学内容而异采取最有效的方法。
比如,以谜语、俗语、诗句、名言警句导入;采用与课文相关的画面、音乐,激活学生视觉导入;紧扣课文的主题,提出关键问题导入;以直观实物,激活感官,等等。
究竟用哪些方法和形式导入新课最“给力”,不是一个难题。
重要的是,教师一定要强化这种意识,做到“导课”实在化有效果而非走过场图热闹。
(二)导读质疑,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4—6分钟)
导读按字面意思理解为引导学生去阅读。
实际上,它是一个整体感知的过程,一个目标导向的过程,是一个自我调节和反思总结的过程。
可以让学生带着一种求知的欲望,去主动完成对知识的自主建构,从而明确本组课文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与策略甚至预期一个理想的学习效果。
导读释疑,就是对学生在阅读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而且是尽可能让学生通过“内化”的认知自己解决,这是导读中最关键的环节,直接关系到阅读的效果。
学贵知疑,要使学生多思善思,必须先会多问善问。
根据学生的质疑,教师要掌握大量的反馈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作好准备,周密制定预案,以便下一环节“导学”时进行疏导、释疑、解惑,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为了让“读”能够真正使学生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主要采用了以下导读方式:
①放声自由通读,培养朗读和识字析词的能力。
②快速地浏览,了解全文的概貌大意。
③默读,静心凝神地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寻求个性化的体验。
④细读、精读,标画圈点质疑问难之处,为参与深层次的探究作准备。
⑤回味、欣赏性的读,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获得情感的熏陶,实现自我成长和提升。
(三)导学探究,开掘学生学习研究力(18—20分钟)
“导学”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并使之转化为能力的一种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其中,“导”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于引导地位,起指导作用。
“导”是“导学”,是教师用恰当语言或借助现代教育媒体引导、诱导和疏导学生学习知识、学会技能、开发思维。
“导”包括导趣(激发动机,引起兴趣)、导向(揭示目标,引导方向)、导疑(激起疑问,引发思维)、导法(指导方法,授以技能)、导馈(引导反愧及时矫正)。
“学”,是指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在教师指导下所进行的积极、主动、有效的操作活动。
“学”包括表达交流、练习作业、演练操作、检查评估和训练思维等,即让学生在课堂上养成动脑、动口、动手、动眼的良好习惯,使其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深化巩固,并能得到运用和发展,使知识、技能转化为能力;同时也可使信息及时反馈,及时补救,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探究”是在“导学”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为保证学习和探究的效果,要求教师做到:
(1)营造宽松氛围,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2)创设探究情景,丰富学生探究的过程; (3)拓展探究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导学导练探究过程中,教师应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鼓励者。
学生学与练包括:
①字词运用训练,②精彩句子仿写训练,③典型片断仿写训练,④情景想象训练,⑤写作技巧训练,⑥续写、缩写、改写、扩写训练。
在这些过程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以自然发展,语文素养全面提高。
(四)导评拓展,开放学生学习自主力(4—6分钟)
在语文教学中可采用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方法,开放学生学习自主力,学生们在评价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加深认识,甚至是对问题的理解上升一个层次,从而拓展、提高学生的比较和分析能力,这样做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
多元化、多形式、多功能的评价,是新课程标准特别倡导的,它十分有益于改善学生学习心态、发动学习自主能力、增强活动和学习的效果。
在本高效教学模式中,“导评”本来就贯穿于课堂的所有阶段,在此环节时也可以比较集中的进行,具体由教学需要而定。
这里还说一说教师的评价语言。
教学中,若学生回答某个问题不错,教师可用赞赏的语气鼓励:
“你真会动脑筋!
”“多么精彩的回答啊!
”;若学生的回答超乎教师的意料之外,教师可用惊讶的语气鼓励:
“你解释得十分精准,让老师觉得无可挑剔!
”“你的回答太妙了,好得不能再好了,真不简单!
”;若学生的回答不完全正确,教师不可光挑不正确的部分评价,而要首先找亮点予以鼓励再提出要求:
“这个问题,答对了一半,也是一份收获,可另一半,还要再想一想。
”“你读得真流利,如果声音再洪亮些就好了”;若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也要尽可能找出积极因素加以鼓励:
“你很善于动脑筋,只是答案有误。
”“敢于积极发表意见,非常勇敢,但考虑问题的思路错了,再好好想想,看看能不能有什么别的发现!
”此类评价语还很多,只要教师这样肯定和赞扬,一定会让学生在精神和学习上获得最大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得到更好地发挥。
(五)导议升华,开辟学生学习发展力(3—5分钟)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师生合作学习,使学生敢于发表不同见解,交流彼此的感受,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形成师生、生生之间广泛的信息交流。
同时强调,语文教学要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
做好“导议”这一环节,可以使本节课的教学效度及学生情感得到升级提高,从而达到新课标提出的上述目标。
这里的“议”,包括讨论、对话、小结、阅读、作业等多种方式,有想一想、写一写、说一说、议一议、画一画、做一做等具体形式,所起到的作用是质疑解难,梳理文本,强化知识,形成技能,阅读积累,还有实践运用,促进发展,提升情智。
认真地实施本环节的教与学,于教师技艺于课堂高效于学生发展,都是立体层面上的提升,至关重要。
数学组“三段七点”动态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认识主体是低龄学龄儿童,这一年龄阶段儿童的思维正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的阶段,对生动具体的事物认识较清楚,但对抽象概括的知识理解和掌握却往往感到困难。
从小学低年级儿童心理发展的实际中,可以看到,低年级儿童在学习数学中有以下几个特征:
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没有成熟,且儿童有自己的特殊的语言;儿童的思维是直观性占主导地位;儿童在思考问题时,容易顾此失彼;儿童思考问题缺乏迁回性,逆向思考困难,思考的现实性强,假设性差等。
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儿童的年龄特征,寓抽象的数量、空间概念于乐学之中,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依据学校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和“高效课堂”课程总体模式,低年级数学确定了具有低段数学特色的师生和谐共生的“三段七点”动态生成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启动教学,把握一点
(一)引入,从“兴趣点”出发(2—3分钟)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理解与应用的过程。
”使数学教学贴近生活,特别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奠定心理基础。
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强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为此,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应从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和话题出发,通过有趣的游戏、生动的故事等多种形式,创设有挑战性、生活性、好奇性的问题情境,引发认识冲突,打破心理平衡,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状态,保持高效学习的精神状况。
二、学习演练注重三点
(二)目标,从“基准点”定位(1—2分钟)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既不能使教学内容简单重复而浪费学习时间,又不能使设计的目标太高而无法进行教学,这样才会有教与学的“高效”。
既然这样,我们首先要从了解学情入手。
课前我们可通过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与途径,了解学生本节课之前已有哪些基础和经验,哪些是学习新知识的困难点,哪些是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
只有在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和“基准点”的基础上,才能科学地、有效地制订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
为了准确把握学情,在导入新课后,在探究新知前,我们在课堂上有必要把课前调查的结果进行必要的验证,从而对学生学习的“基准点”和学习目标作出科学、明确恰当的定位。
(三)研究,从“重难点”突破(约17分钟)
数学的起点是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教材的重点难点是教学的重心所在,是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也是数学教学的基本特征之一。
在重难点处恰当设计研究性的问题,能引起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激发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化解难点。
对于重难点问题一定要学生亲身体验,积极活动。
这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办法。
当然,障碍处也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和讲解。
同时只有把“书本的数学”变为“活动的数学”,在动态生成中让学生体会与理解知识,学生会更喜欢,才能学懂,融会贯通。
(四)练习,从“差异点”提高(约10分钟)
低年级练习的设计要多以直观游戏、活动为主要形式。
练习内容设计上认识并注重学生之间水平和能力的差异性。
练习内容我们可采用分层次设计,有基础知识训练,关注本节课的知识点;有变式训练,形成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有综合能力训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行课堂练习时,教师让每个学生都按从易到难的顺序参与训练,鼓励每个学生努力完成训练的每道题,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关注困难的学生,并个别指导,最后集中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
这样一来,既承认了学生的差异性,又使相互的差异缩小,促进了全体学生的提高,体现了课堂的“高效”。
三、总结延伸,抓住三点
(五)概括,从“智能点”提升(约3分钟)
新知教学后的总结,可采用悬念式、激励式、呼应式、延伸式、梳理式、填充式、复述式、概括式、……师生共同小结,也可以让学生小结,还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
这样进行课堂总结,学生不仅可以提升语言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交流能力,还能培养提升其综合素质。
(六)评价,从“习惯点”养成(约2分钟)
低年级教学尤其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数学学习中习惯是特别重要的。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如果学习习惯不培养好,课堂何来高效之说。
怎么样才能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去参与学习活动呢?
课堂上的及时评价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我们为学生设计了一些评价表格。
让他们每堂课都要为自己打分,记录自己学习时的表现。
为了能让自己得到高分,学生会很好的管理好自己,这样渐渐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七)访谈,从“交融点”升华(约3分钟)
课尾是老师和学生沟通拉进师生距离的时候。
可让学生谈谈上这节课的感受,也可以给学生做一张学后测评卷,这是口头的、书面的课尾访谈。
在交谈中、在测评中能让老师了解这节课知识掌握情况,便于后期查漏补缺。
做到这一点,可以形成教与学之间的交流互助,也可以融合升华师生间的思想情感。
英语组“五环五化”动态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英语是学生学习英语入门的基础阶段,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形成正确的语音语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态度的关键时期,因此,这一阶段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英语教学目的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二是语言知识目标:
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三是能力目标:
使学生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和培养学生对英语的良好兴趣和积极的态度。
精彩高效的课堂,是学生听得明白,学得轻松而有效,教师教得舒心,和学生互动互助的教学过程,是符合教育理想和幸福追求的教学与课堂。
依据学校创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和“高效课堂”课程总体模式,本着让学生“动中学,自主学”的宗旨,确定了通往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五环五化”动态生成式教学模式。
一、“五环节”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交流热身,进入课堂(2—3分钟)
师生之间互相问候,自由交谈,不仅能增加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友谊和情感,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因此,在课前,可以进行对话、歌曲、歌谣、舞蹈、游戏等各种趣味性的热身活动,从而集中学生的思想,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情绪吸引到英语课堂学习上来。
教师在组织具体活动时,让学生边唱边演,边听边做,使学生情绪高涨,迅速进入“角色”,沉浸在英语学习的氛围中,做好学习英语的准备。
这是“高效”教与学的前提条件。
第二环节:
前置学习,生成课堂(2—3分钟)
前置性学习,又称为前置性小研究或前置性作业,是生本教育理念的重要表现形式。
它类似于我们以前所提出的预习,但又不简单的等同于预习。
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每个孩子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活动,对即将开始的学习有所准备,自然地进入课堂学习。
前置性学习的练习设计要力求做到简单,开放,使学生人人可做,人人多做,要通过学生自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智慧,要让学生自己去做,难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从中寻找规律及方法。
这样做的目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过程。
前置性学习不仅为课堂学习做了准备,而且给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也让学生获得一种愉悦、成功的体验。
这个环节,对于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至关重要。
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的不同,通常采用以下形式:
1、直接让学生自学课题,采用在书上作批注,作记号,提问题等方式。
布置前置性作业必须在书本上完成。
2、发给学生已经准备好的一个小表格,让学生完成前置性作业。
第三环节:
趣味引导,激发兴趣(5—8分钟)
俗话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的循循善诱,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要想取得良好的开端,在导入环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极其重要的因素。
当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之后,他们就乐意在学习中施展自己的才华,会积极参与到教学之中,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是“高效”教与学的基础条件。
在英语教学中,新课导入的形式多样,教师如果总是单一地用某一种形式导入,会让学生产生厌倦。
为了保持学生的兴趣和激情,教师一定要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本班的学生实际,去精心设计导入形式,且设计要多多新颖,多多改变,并且使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思维方式。
第四环节:
探究新知,寓教于乐(15—18分钟)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内动力。
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兼收并蓄集各家所长,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法、竞赛法、表演法等让学生参与学习和课堂活动,学习单词、句子,感受体验英语语言并积极开展交流、对话,而不是说教式的让学生死记硬背,机械模仿。
这是“高效”教与学的重要条件。
关于教学方法的问题,后面专门谈到的“五性五化”是教师一定要注意的。
教师还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趣味性、生活性,在课堂上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得课堂氛围轻松活泼又紧凑刺激,学生始终积极参与就能使教学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第五环节:
巩固延伸,体验成功(5—8分钟)
结束课堂,巩固延伸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整节课的简短精辟的总结,并起到全面复习整理的作用。
教师通过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前后贯通,综合性运用英语语言表情达意。
这是“高效”教与学的必要条件。
巩固的形式很多,可以是唱歌、游戏,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笔头的。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好习惯,比如自编对话,发邮件等,让学生真正在学习的过程中动起来,促使他们更好地巩固课堂学习的内容。
二、“五环五化”教学特点与方法
(一)明确的目的性,教学目标化
英语教学是以社会语言学为本,即语言是学习的工具,而不是学习的终点,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某种社会活动需要,如借助英语来完成某项任务,或摄取以本族语为媒介难以捕捉的信息。
因此,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就不应该只重视零碎的词汇、语法规则的讲授或句型的反复操练,而轻视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二)过程的互动性,教学活动化
互动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包括心理、身体、情感等方面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双向活动,具有角色互变的特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电教设备、直观教具、实物、图片、简笔画等手段创造语言交际情景,加上必要的表情、眼神、动作,语音、语调的变化使讲解变得生动,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学生注意力集中听讲的时候,就是动眼、动耳的过程;他们积极的思考、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候,就是动脑的过程;每个学生踊跃地参与各种游戏活动的时候,就是大量地动口、动手的过程。
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身心也一直在参与,教师从学生输出的反馈信息中,及时调整活动内容、速度,不断地调整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才可以保持学生“动”的活跃程度。
(三)形式的多样性,教学情景化
1.模拟情景。
除了自然的语言情景,教师还可以想方设法为学生设置模拟的语言交际情景。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直观教具、实物、幻灯、图片、简笔画等方式把学生置于种种语言情景之中,为学生的语言交际提供“场所”由于这些模拟情景等具有直观性和趣味性,所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牢牢掌握学习要点。
2.表演短剧。
在英语教学课堂上设置一个个情景,让学生扮演情景中的角色,各角色的对白便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了。
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学生学会“进入”各自的角色去同别人交谈,去理解对方的谈话,而不是在简单地学着别人说话。
这种教学方法的结果是:
学生不但学会了语言,而且学会怎么使用语言。
3.内容的广泛性,教学生活化。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势必改变以往把范围局限于某课内的做法,适当地拓宽课本知识,寻找能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设计带有启发性的情境,如打电话、购物、生日聚会、野餐、旅游、问路、看病等,给学生提供英语交际场所。
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对教材内容有补充作用的、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课外收集资料才能完成的作业。
另外,教师还可以指定一些难度略低于教材内容、题材广泛且趣味性强的补充材料让学生课后阅读。
4.方法的灵活性,教学形象化。
英语教学要博采各种教学法流派之长。
如:
在学生可理解和承受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扩大学生的语言输入,是自然法教学流派的一大特点。
如在游戏的设计中采用了情景法的情景设计;直接法的直观教具、挂图和演示动作;结构法的句型操练;翻译法的朗读、翻译;认识法的以学为中心的原则,听说法的以听说领先、兼顾读写的原则。
还有开辟第二课堂,如举行英语角、办英文歌曲演唱比赛、讲英语小故事等。
这样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具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提供口语练习的机会,使学生所学知识易学、易记、难忘,从而有力地帮助他们掌握和运用语言。
科学和综合实践活动
“四创四段”动态生成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
小学科学课程目标从根本上来说,是通过科学学习活动来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基本的科学知识、科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科学学习兴趣与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等。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生成性的特点。
小学科学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虽然是不同的课程,但有许多相似之处。
依据学校创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和“高效课堂”课程总体模式,特确定“四创四段”动态生成式教学模式为科学和综合实践活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3—5分钟)
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情境中所蕴含的问题;也可以开门见山地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或推想,从而直接筛选出需要研究的问题;还可以伴随着学习活动的进行,自然而然地提出将要解决的问题等。
多种多样的途径与方式,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来灵活地选用,问题要与学生必学的科学概念相联系,并且能够引发他们进行科学探究,收集数据和利用数据对科学现象做出解释的活动。
在课堂中,提出对学生有意义的有针对性的问题能够丰富学生的探究活动,但是它们不能是深不可测的,而必须能够通过学生的观察和从“结构性材料”中获得科学知识来解决。
学生必须掌握解答问题的基本知识和步骤,这些知识与步骤必须是便于理解和操作的,必须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一)引导学生自主提问。
教师应该依据教学目标、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借助学生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感知问题、寻找问题,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很多,可以是描述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也可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观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高效 模式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