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地铁项目工程特点施工重难点和对策.docx
- 文档编号:5343942
- 上传时间:2022-12-15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1.04KB
城市轨道交通地铁项目工程特点施工重难点和对策.docx
《城市轨道交通地铁项目工程特点施工重难点和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轨道交通地铁项目工程特点施工重难点和对策.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轨道交通地铁项目工程特点施工重难点和对策
城市轨道交通地铁项目工程特点施工重难点和对策
第1节工程特点
序号
站点
工程特点
1
X站
a.采用的施工工法较难
①本车站采用盖挖逆做法施工,顶板分两次浇筑,在车站中间设置临时中立柱,临时中立柱的定位难,顶板施工缝防水质量要求高;
②本车站侧墙为叠合墙结构,施工过程中对围护结构连续墙预留、预埋件精度要求高;
③本车站侧墙为叠合墙结构,内衬墙施工对防水质量要求高,如处理不好容易引起结构渗漏。
b.施工干扰多,施工配合要求高。
本车站地处交通枢纽,人流大,车辆多,施工场地狭小,施工交通干扰大。
车站周围房屋密布,且大多为小区和商业店铺,扰民和民扰问题突出。
盾构施工从本车站两端头接收、吊出,和相邻标段的施工配合、施工协调要求高,同时相互间的施工干扰问题多。
盾构由本站接收、吊出,要求本车站提供条件,同时对本车站的施工造成一定影响。
c.工程量大,工期短。
车站长201.3m,围护结构要求2014年3月30日完成,主体结构要求2015年6月30日完成,同时须为区间盾构施工创造和提供条件,且顶板分两侧倒边施工。
对车站的工期压力非常大,要求较高的设备完好率和施工组织生产能力。
d.管网改移及建、构筑物监测工作量大。
本车站范围内地下管线密布,大部分为市政主干线,数量多、种类多、涉及的管线管理单位多、牵涉面广,大部分需要改移,协调难度大。
车站离两侧建筑物距离近,对周边建筑物沉降、倾斜、及周边地表沉降、地下水流失等监测控制要求高,监控量测工作量大。
e.金色都汇地下室锚索侵入地铁轮廓,施工过程中需对锚索进行切割,处理难度大,施工风险高,易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2
Y站
a.本工程施工难度大,工期紧张,施工周边建筑物密集,施工风险大;
b.本工程处于罗湖区春风路与文锦南路交汇处,南北交通繁忙,对车站施工影响较大;
c.地下管线较多,施工前期导改难,部分管线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悬吊保护,对我车站结构施工造成一定干扰;
d.车站西端受沿文锦南路西侧绿化带下有现状7.0m×2.0m雨水箱涵横跨主体及沿文锦路东侧有1.0m×1.0m及1.4m×1.6m电缆沟限制;
e.车站内部有存车线,存车线上方为市政配套设施,限于周边高嘉大厦、文
锦大厦、联城大厦、文锦花园、锦星别墅、北斗小学、汇鑫大厦等的影响,市政配套的出入口只可能紧贴道路红线设置;
f.本站位北侧为文锦大厦、文锦花园,南侧为联城大厦,在施工中对建筑物干扰较大,须加强监测和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
g.Y站施工时需封闭春风路500余米,整条街两旁全是新疆店铺,面对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征拆极为困难。
3
向文区间
a、区间出Y站以345米转弯半径往X站方向掘进,最大坡度为2.9%,容易造成隧道上浮,管片破损,隧道渗漏水。
b、区间从X站到K25+050约250m为重叠隧道,最小间距为2.3米,上洞施工过程中,如果下洞支撑体系不到位,则容易对下洞已拼装好的管片造成破坏,导致管片破裂、错台以及隧道渗漏水。
c、区间下穿联城变电站、切削联城变电站桩基,联城变电站设备对沉降比较敏感,如果发生沉降导致联成变电站停止供电,将会造成极大影响。
d、区间存在全断面砂卵层,富水性强,盾构在此地层条件下直接掘进,刀具磨损会异常严重,掘进速度可能很慢,且易造成刀具非正常损坏、喷涌等现象。
e、区间盾构大部分穿越裂隙水丰富地段,大量的、不可预测的地下水很可能造成喷涌。
在富水岩层掘进时,管片很容易产生上浮。
第2节施工重难点及对策
2.1车站施工重难点及对策
序号
施工重难点
应对措施
1
车站所处地质砂卵石层厚4~6米,地下水位高且附有动水,地连墙施工易塌孔。
1、改善泥浆性能:
在泥浆中加入适量的重晶石粉和CMC以增大泥浆比重和提高泥浆粘度,增大槽内泥浆压力和形成泥皮的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护壁和防坍效果。
2、及时补浆:
施工中防止泥浆漏失并及时补浆,始终维持稳定槽段所必须的液位高度,保证泥浆液面比地下水位高。
3、加固处理:
对软弱的淤泥质土层、粉砂层预先进行注浆处理,改善其土质。
对邻近槽段的建筑物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减小其对槽壁所产生的侧向土压力。
2
车站周边建构筑物年代久远,且基础较差,地连墙及开挖施工阶段极易造成建构筑物沉降或开裂等不良影响。
a.地连墙施工和基坑开挖前及时对建筑物进行注浆加固。
b.基坑开挖过程中加强对该建筑物沉降、倾斜及裂纹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建筑物安全。
c.基坑开挖过程中加强对建筑物地下水位监测,当地下水流失时及时进行回灌,避免因地下水流失造成建筑物下沉、倾斜及开裂。
3
车站基坑开挖石方量大,周边建筑密集,居住人口多,石方开挖影响大。
同时,围护结构入岩4~12米,地连墙成槽困难。
a.于对安全,环境,可实施性的综合考虑,基坑石方开挖建议采用静力爆破法施工,可以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安全影响。
b.地连墙成槽采用冲孔钻机和旋挖机配合进行岩层成孔。
4
车站周边管线密集,尤其Y站横跨基坑管线悬吊多达15道,其中有7.0m×2.0m大雨水箱涵、110kv高压电缆等,对基坑开挖及主体施工影响巨大。
a.对需要悬吊保护的管线制定合理行的施工方案;
b.一般管线悬吊直接采用321贝雷梁进行悬吊。
c.对于110KV电力管线的悬吊方案,则先使用混凝土将110KV电力管线包封,然后再对包封后的混凝土梁进行悬吊,悬吊采用贝雷梁方式。
d.加强管线的监测工作,发现问题或隐患及时处理。
5
车站侧墙均为叠合墙结构,车站防水施工要求高,尤其X站为盖挖逆作法车站,防水施工控制要求极高。
a.抓好防水混凝土的施工(包括配比选择、运输、浇注、振捣等),合理地对结构进行施工段划分,控制一次性浇筑长度为10m~16m,提高结构自防水能力;
b.加强特殊部位(变形缝、施工缝、接地电极、穿墙管等)的防水施工措施,尤其是顶板、中板及地板与连续墙处连接处的防水质量。
底板防水层施工完后及时施工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c.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不超过25C;选择合理混凝土配合比,适当添加微膨胀剂,必要时增加抗裂网;加强混凝土振捣作业等。
6
车站所处地质存在断裂带,且与布吉河等均有联通,围护结构及基坑开挖施工均面临断裂带的处理。
对地下连续墙与建筑物间的土体进行袖阀管注浆加固或在地面进行高压旋喷桩加固。
7
X站北侧锚索侵入车站,数量大,围护结构施工时处理周期长,对周边建筑物影响大。
因地连墙距离金色都汇地下室较近,且周边地质情况复杂,因此在处理锚索和土钉前,先对锚索处理区域两侧1m~1.5m范围内采用双重管旋喷桩进行地层加固。
考虑到锚索处理范围内有中粗砂及圆砾层分布,并且地下水动水压力大,流速高,受潮汐影响,地下水位随时在发生变化,采用双液浆加固砂卵石地层,双管双液注浆在动水地区有很好的加固效果。
2.2区间施工重难点及对策
2.2.1盾构机的选型
本标段盾构区间地质比较复杂,隧洞多穿越硬塑~坚硬土状残积土层<6-1><6-2>;全风化变质砂岩<8-1>;半岩半土或碎块状强风化岩<8-2>及卵石层<3-6>等富水不良地质.(参见图2-5~2-8)。
在这些复杂地质条件下,如何保证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盾构机及其配套设备的选型尤为重要。
主要对策如下:
1、选用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
具有土压平衡、半敞开(局部气压)和敞开式三种掘进模式及良好的相互转换功能,能够确保在各种不稳定软土地层和稳定地层中及软硬混合地层中的安全、可靠掘进,有效防止地层沉陷、坍塌,并保证地面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安全。
2、针对隧道穿越地层复杂的特点,所选盾构机刀盘具有广泛的地层适应性,刀盘的刀具有良好的可互换性,多种刀盘刀具的布置形式能良好地适应不同地层的掘进。
3、针对地层对刀具的磨损较严重的特点,除对刀具耐磨性考虑外,选择在易于更换的刀座设计,且能够背后拆装,以提高换刀的效率和安全性。
4、装备有可靠的人闸系统,保证在气压状态下的各种施工作业。
5、盾构机刀盘设计适当的开口率,具有良好的防泥饼设计和完备的碴土改良装置,既满足大粒径卵石排出,又有效的防止掘进时刀盘产生泥饼,保证了开挖面的稳定。
6、选择较大直径、较大螺距、螺杆能伸缩的中轴式螺旋输送机,既有利于岩石和粘土的排出,又防止在出碴过程中出现喷涌现象,螺杆伸缩可以解决柱塞问题。
同时配备了保压泵渣装置和双闸门装置,能够更好地保证在富水地段掘进时持续地维持开挖面的压力平衡、能在高水压下可靠地防坍、防喷涌,从而可确保富水地段掘进的绝对安全。
7、为有效解决管片上浮、出渣喷涌,配备隧道二次注浆设备。
8、在主轴承密封的选择上,盾构机采用自诊断管理系统,能够进行润滑脂压力及主轴承温度的自动检测。
9、为保证开挖下来的岩石、土的流动性、可排性,有效地稳定开挖面,所选盾构机在刀盘、密封隔板及螺旋输送机均设有泡沫、膨润土泥浆注入管路。
10、为有效的控制地层变形,所选盾构机配备了自动定压同步注浆系统。
11、为保证隧道轴线的准确,配备自动测量导向系统,可以适时测控盾构机姿态和管片拼装精度。
12、针对本区段地质复杂,盾构机配备有超前钻机及预注浆装置,可实现特殊地层的超前加固处理。
13、盾构机设计足够大扭矩和推力。
14、盾尾设置三道钢丝刷,配有管路自动向盾尾密封注入专用密封油脂,保证盾尾的密封效果及可靠性。
15、选择技术先进可靠的盾构机制造商,并与之密切配合,制定周密的生产计划,控制盾构机制造的各环节,确保盾构机如期交付使用。
2.2.2盾构机长距离穿越全断面砂层的施工
间隧道左线在距离Y站至120米位置,隧道大部分穿越卵石层(3-6),富水性强。
连续穿越长度较大,盾构在此地层条件下直接掘进,刀具磨损会异常严重,掘进速度可能很慢,且易造成刀具非正常损坏、喷涌等现象。
同时由于刀具的磨损,造成切割的岩体碎片组成比例和大小不合理,螺旋输送机排渣困难,使得整个掘进困难。
全断面砂层掘进的对策:
(1)做好盾构机维修和保养。
通过砂层前对盾构机进行全面的检查,维修和保养,确保盾构能够快速通过砂层地段。
特别是对盾尾刷要进行检查和更换,保持盾尾刷有效,防止砂土、泥水从盾尾间隙冒出。
(2)采用土压平衡模式掘进。
盾构通过砂层地段时,由于砂土具有渗水性大,受到震动容易发生液化的特点,需要采用土压平衡模式掘进,以确保密封土仓压力而稳定开挖面,控制地表沉降,防止地层出现塌陷。
(3)尽量快速通过。
掘进速度加快能够及时为管片背后注浆创造条件,有利于隧道稳定和控制地表沉降。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提高掘进速度,避免刀盘转动对地层扰动时间过长而造成上部砂层液化。
(4)进行土体改良,使用聚合物添加剂、膨润土来改良渣土,使水土混合,以增加止水效果,避免流砂的发生
(5)加强注浆控制。
由于砂土的渗透性较好,实际注浆量应大于理论计算量,一保证注浆量。
必要时,调整砂浆的配合比,增加水泥用量,缩短砂浆的初凝时间,加快管片周围土体的固结,避免地面沉降超限。
(6)加强对出土量的计量。
及时掌握开挖面的地质情况和出土量,防止超挖而造成地表塌陷。
(7)加强监测工作,及时反馈监测信息。
加强该段的地表沉降和建筑物沉降的监测。
根据地表沉降和建筑物沉降的监测数据,结合地质情况及时调整土仓压力和盾构推力等参数。
(8)对附件建筑物的原始状况做好记录,必要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附件有关建筑物进行鉴定备案。
(9)准备必要的应急措施。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在组织、技术和物资准备方面做好准备。
提高出现险情时的反应速度。
2.2.3盾构机在粘性土(岩)层中掘进控制(“泥饼”防治)
区间隧道左线始发段和右线均将穿越硬塑~坚硬土状残积土层、全强风化变质砂岩<8-1><8-2>地层,盾构在此类地层掘进时,刀盘中心区和土仓中心区容易形成“泥饼”,产生堵仓现象,造成刀盘转动负荷加大,排土不畅,甚至停止转动,同时造成土仓内温度升高,影响主轴承密封的寿命,严重时会造成主轴承密封老化破坏,“泥饼”现象往往会堵塞滚刀,使滚刀发生偏磨。
如果地下水较丰富,螺旋机由于排土不畅而无法形成土塞,排土口会产生喷涌,开挖面就会失稳,发生地层坍塌。
盾构机在粘性地层及泥质岩层中掘进的对策:
(1)刀盘的刀座设计充分考虑了在不同的地质情况下同一位置可安装与不同地层相适应的刀具,即可以将滚刀更换成撕裂刀(羊角刀),反之亦然。
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更换中心滚刀为中心撕裂刀,增大中心区的开口率和切削效果来改善对“泥饼”的破碎效果,避免“泥饼”的形成。
(2)在刀盘面板上设置8个添加剂注入孔,配置了自动泡沫和添加剂注入系统,可根据需要向开挖面喷射水、泡沫和膨润土,改善碴土的流动性,减小开挖面泥饼生成的机会,也可在螺旋输送机内加入泡沫,以增加碴土的流动性,利于碴土排出。
(3)刀盘上设置搅拌棒,可以随着刀盘一起转动,辅以仓壁上的固定搅拌棒可起到搅拌破碎碴土的功能。
(4)设定的出土压力不宜超过主动土压,并且最好控制在1.0kg/cm2以下,采用半敞开掘进模式。
加强盾构掘进时的地质预测和泥土管理,密切注意开挖面的地质情况和刀盘的工作状态。
(5)若地层稳定性较差,但隔气性较好时,宜采用辅助气压作业,掘进也宜采用半敞开掘进模式。
(6)通过加水或泡沫,对切削下来的土体进行改良,改善土体的“和易性”和“塑性”,防止粘性土附着在刀盘上。
(7)严格控制温度,一方面可以通过向土仓适当加水降温;另一方面可通过调节冷却系统循环水的温度来提高降温速度;再者可实行停机冷却,待温度降至35℃以下时再继续推进。
(8)加强操作控制管理,对各项施工参数进行优化,防止对土体的过分压缩而促进泥饼的形成;防止人为的集中出土或不均匀出土;防止土体中的固有水分过分流失;防止注浆浆液流入开挖面或土仓内,造成土体固结等。
(9)施工过程中,根据参数特征定时或不定时进行洗仓,清除既有泥饼,并防范大的泥饼产生。
洗仓时宜采用肥皂水,因其能增加土体和易性及减少土颗粒之间的凝聚力;加水量应严格控制,若加水量过大则会污染工作面,而加水量过小又会加剧泥饼的形成;洗仓要经过若干次循环,既能消除泥饼,又不会对正面土体造成大的扰动或破坏。
2.2.4盾构穿越建(构)筑物基础的掘进控制
本区间盾构线路穿越的建筑物基础基本为承台桩基础,穿越的道路地下管线较多,交通流量大。
考虑到盾构掘进对土体的扰动,在盾构通过时布置测点加强监测,及时反馈监测信息,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对管片背后采取二次注浆加固。
为避免盾构施工不造成地面沉降超过允许值,危及建筑物,除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外,拟采取施工措施如下:
(1)严格控制土仓内压力、刀盘转速等参数、严格控制出土量,以求得土舱压力与地层压力的平衡。
(2)在盾构掘进过程中,合理使用水、膨润土和发泡剂,改善土仓内土的和易性,加强对刀盘的保护,提高掘进效率。
同时,可以避免发泡剂管路堵塞。
(3)严格同步注浆工序,确保地层稳定。
经常检查注浆管,确保管路畅通。
必要时,衬砌背后实施二次注浆,重点对拱部1200范围进行。
(4)盾构推进过程中,控制好盾构姿态,避免盾构上浮、叩头和后退等现象发生,盾构在曲线段掘进时,须放慢掘进速度、减少超挖,加大注浆量并加强纠偏测量工作,以减少地层损失和地面沉降量。
(5)针对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对沉降的敏感程度及沉降的允许值,制定建筑物及地面变形警戒值,建立系统、完善的监测网,安排专人对地面建(构)筑物进行二十四小时监测,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及时进行盾构参数调整。
(6)加强机械检修养护,防止螺旋输送机喷涌砂,盾尾及铰接部位漏砂等,造成地层损失,加大沉降。
(7)当前方地质情况复杂或不容易确定时,密切监视土压、螺旋输送机等参数,结合地面监测情况,分析开挖面的稳定性,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对策。
(8)避免在该区段进行停机、换刀,必须停机时,保持好土仓内压力,并对停机部位土体进行预先加固措施。
(9)经过专家论证,制定地面加固方案,并严格实施。
2.2.5穿越富水地段的掘进控制
本区段盾构大部分穿越裂隙水丰富地段,大量的、不可预测的地下水很可能造成喷涌。
在富水岩层掘进时,管片很容易产生上浮。
盾构穿越富水地段的对策:
(1)通过地质勘察报告及补充勘察,掌握前方地质及地下水实际情况,在盾构掘进到该地段之前,对盾构机进行全面、系统地检查与维修,保证盾构机的性能良好。
(2)当处于富含水的破碎带下面时,必须在闭合模式下掘进,开挖室里完全充满泥土。
此时开挖室里保持受控土压以支撑刀盘前面和上面的地层。
这样就可以防止水或泥土的流入,保持地层、地下水位等的稳定性。
闭合模式是一种普通的工作模式,不需要特殊的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开挖室里土压的作用如同塞子可阻止水流入。
泡沫注射用来进一步减小开挖面的可渗透性。
(3)在盾构快要进入破碎带地区之前,要求能尽量精确地预测不良地层,此时可使用超前钻机进行钻探或使用雷达超前装置进行探测,然后根据探测的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
当探测的结果反映盾构前方地层破碎严重、涌水量较大时,可利用设备上配有的钻机进行钻孔注浆预先加固或往前方注入一定数量的聚合物进行止水,确保工程的安全。
(4)如果是意外发现这些地质条件,必须立即停止转动螺旋输送机,关闭螺旋输送机的排渣闸门,并继续缓慢开挖直到开挖室里充满泥土,把工作模式切换为闭合模式。
同时采用超前处理措施或保压泵碴装置进行处理。
2.2.6防喷涌技术措施
本区段通过的风化岩层及砂卵石层,赋存基岩裂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一般为弱透水层,孔隙水具有承压水特性,但由于岩石的风化程度不均匀,裂隙发育的情况不一致,其富水性差异较大,局部承压,易发生隧道涌水,泥浆容易从螺旋输送机喷出。
在刀盘粘附“泥饼”的情况下,切削效率降低,在螺旋输送机排土的同时,仓底易形成空洞,地下水迅速补充,易发生喷涌现象。
(1)在水量较大的地段掘进时采用螺旋输送机双闸门控制,加注泥浆或高效聚合物,防喷涌、防涌水,必要时采用保压泵碴装置。
同时,利用盾构机配套的二次注浆设备及时注浆,在管片外周形成连续的封闭环,防止管片周围的地下水串通,避免喷涌。
(2)采用土压平衡模式掘进参数;严格控制盾构掘进方向和铰接油缸的行程差,以确保铰接密封效果。
加强盾构机铰接密封检查,保证不漏水漏砂。
(3)经常检查盾尾密封刷密封效果,经常填加油脂,确保密封刷状态良好。
(4)若出现喷涌现象,立即关闭螺旋输送机的后门,适当向前掘进,使土仓内建立平衡,通过刀盘的转动,将土仓内的土体搅拌均匀。
然后才将螺旋输送机的后门慢慢打开,开门度为30%,边掘边出土,始终保持土仓内压力稳定。
(5)做好盾构机及后配套设备的保障后勤工作,保持连续快速推进,不能因盾构机后配套设备故障而影响掘进。
(6)严密监控螺旋机出土口的出土情况和土仓的压力变化情况,一旦发生喷涌现象,首先关闭螺旋机出土口处的闸门,然后在螺旋输送机出土口接驳保压泵碴系统,保证掘进,避免地下水、流砂或所添加泥浆的大量喷出,保持土仓内的土压稳定。
(7)向土仓中加入膨润土或发泡剂,改善土仓内土质的和易性,使土体中的颗粒和泥浆成为一个整体,连续从螺旋输送机排出,避免喷涌。
(8)在中、微风化岩地层中,如果管片背注浆不充分,需通过管片进行双液二次注浆,以便尽快封堵隧道背后汇水通道。
2.2.7管片防上浮技术措施
本区段隧道经过的地层变化较快,且地下水较丰富,在盾构掘进过程中,隧道的成型较好,但由于盾构超挖,虽然也进行了同步注浆,但在隧道管片和围岩之间的注浆浆液还是属于软弱层,成型后隧道管片没有较大的刚性支撑,在推进过程中产生变形,超过隧道限界。
由于本工程的地下水位较高,最终使得管片基本上浮。
管片防上浮的措施:
(1)了解隧道所经过地段的地质情况,包括里程、土层分布、深度、强度、含水量,预先制定不同地段采取不同的掘进措施。
在掘进过程中,及时调整掘进速度、刀盘润滑剂添加量、掘进模式等施工参数。
(2)加强对盾构机姿态的控制,尤其在上、下坡地段必须注意千斤顶的作用分力对管片的影响,及时调整姿态及千斤顶行程差。
避免超挖和蛇行,尽量使各组推进油缸推力适当均衡。
(3)在变坡段一定要注意做好管片的选型及正确安装。
(4)控制测量的精度和频率,要严格按要求建立起一套严密的人工测量和自动测量控制系统,严格控制测量的精度,合理布设洞内的测量控制点和导线,根据工程中的实际情况合理控制测量和复核的频率。
根据测量的结果来调整盾构机的控制参数和管片的拼装等(如调整对称千斤顶的行程差,合理控制各区域千斤顶的行程,更合理使用铰接、超挖等设施,调整管片类型和拼装方式等)。
(5)改变砂浆配比,提高水泥用量,降低浆液初凝时间,及时、足量注浆,提高固结效果。
(6)加强管片姿态测量,一旦有上浮异常现象,立即启用二次注浆(在隧道顶部注双液浆),有效控制管片进一步上浮。
(7)保证管片连接螺栓的安装质量。
管片拼装过程中尽量减小管片之间的错台,及时安装连接螺栓,确保管片定位准确,连接牢固。
用仪器检测管片安装的误差,若误差超过允许值需进行调整;管片安装就位后,在下一循环的掘进开始时,推进系统作用于管片上的轴向压力应缓慢、均匀地施加;管片连接螺栓在掘进的开始时也会出现松动,需及时对松动的螺栓进行紧固。
2.2.8隧道防水施工
隧道防水施工是施工控制的重点。
主要对策如下:
(1)做好防水材料、施工技术、质量要求、注意事项的交底,使施工人员人人心中有数,避免盲目施工。
(2)对每道工序按照工艺细则进行精心操作,严格检查,凡检查验收不合格者,坚决纠正,绝对不迁就。
上道工序纠正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防水质量对施工进度一票否决。
(3)管片砼的质量是根本,对材料、配合比、入模振捣、综合控温及养护等全过程要进行严格控制,防止砼开裂,确保砼的强度和自防水的性能。
(4)止水条粘贴时,保证基面无尘、无污染、干燥,以保证粘贴质量。
管片吊运、拼装时注意保护管片表面免受碰撞,确保止水条状态完好。
(5)施工中严格控制盾构机推进姿态,减小分组油缸推力差,避免管片的错台和止水条脱落失效。
(6)盾构推进过程中保证同步注浆的质量,选择合适的浆液、注浆参数、注浆工艺,足量注浆,形成稳定的管片外围防水层。
视需要及时进行二次注浆。
2.2.9地表及建筑物沉降控制
在春风路上的联城变电站桩基侵入左线隧道,三高楼与隧道最小净距1.31m;右线隧道穿越长城春风花园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隧道最小净距0.8m,临近端头位置须穿越向贵楼水池,水池到隧道顶约4米。
须保证地面沉降,尤其是建筑物桩基础沉降及其差异沉降需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为确保万无一失,需严格管理,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
而盾构掘进过程中控制地面沉降的技术关键是保持盾构开挖面的稳定和及时充填隧道与地层之间的建筑空隙,并且在掘进过程中随时优化掘进参数。
具体措施如下:
(1)在盾构掘进通过之前,对受影响的基础、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进行预评估,根据实际情况,组织论证,制定预案。
(2)在盾构掘进施工过程中,保证盾构开挖面的稳定。
通过优化掘进各种掘进参数:
刀盘和土舱压力与时间、注浆方式、浆液性能、盾构坡度、盾构姿态和管片拼装偏差等。
熟练掌握盾构机的操作,根据地面变形曲线进行实测反馈,以验证选择施工的合理性,并且不断地进行施工参数的优化调整。
(3)在盾构掘进过程中,要尽快在脱出盾构后的衬砌背后环行建筑空隙内充填足量的浆液材料。
根据不同地质条件,确定不同的浆液配比、注浆压力、注浆量及注浆时间等。
(4)在盾构同步注浆之后,及时进行跟踪补浆或二次注浆。
(5)贯彻信息化动态施工,加强地表沉降及建筑物变形监测,监测数据经过分析后反馈于盾构掘进施工,及时根据分析后的结果优化和调整盾构施工参数,确保盾构安全平稳掘进。
(6)加强机械检修养护,在建筑物下进行连续快速地掘进。
(7)防止螺旋输送机涌砂,防止盾尾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轨道 交通 地铁 项目 工程 特点 施工 难点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