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板块综合一.docx
- 文档编号:5340446
- 上传时间:2022-12-15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42.56KB
古代史板块综合一.docx
《古代史板块综合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史板块综合一.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史板块综合一
古代史板块综合
(一)
一、中国古代史
阶段
特征
政治
经济
文化
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时期(旧石器时期—公元前221年)
中华古代文明的起源以早期国家出现为重要标志,逐步形成了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主要内容,以“家国一体”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各国纷纷改革变法,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开始出现
早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逐渐产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发展到铁犁牛耕,土地制度也从井田制发展为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科技与文艺成就突出,如甲骨文的成熟,青铜艺术、天文历法、医学等水平高超,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其中,“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前221—589年)
“大一统”的实现,秦朝建立封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到西汉时得以巩固;魏晋南北朝中央集权遭到破坏,士族势力强大
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秦朝统一度量衡、货币,两汉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沟通了中西方的贸易往来;魏晋南北朝时,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北魏均田制形成
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政策加强了思想控制;西汉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科技文化迅速发展,尤其是造纸术的发明;文学、艺术各放异彩;佛教的传入与传播,魏晋南北朝时,三教并存,儒学危机;文学艺术带有分裂割据和民族融合的特点
中华文明的鼎盛——隋唐(581—907年)、宋元时期(960—1368年)
隋唐时期,典章制度发达,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在此基础上,宋元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基本上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隋唐时期,南方经济政策调整,生产工具改进,交通发达,农业、手工业繁荣,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科技:
四大发明及其外传;文化:
唐诗、宋词、元曲和反映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各具时代特色;思想:
程朱理学和心学的发展
中华文明的转型——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1368—1840年)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严重阻碍了新经济、新思想的出现和发展,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发展与迟滞:
一方面,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另一方面,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承古萌新:
一方面传统文化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取得辉煌成就,文学、绘画、戏剧等领域出现了新的成就。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西学东渐”局面形成,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中国
二、古代希腊、罗马
阶段
特征
政治
经济
文化
(1)古希腊:
“荷马时代”(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8世纪);“大移民时代”(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民主时代”(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
(2)古罗马:
罗马王政时代(前753—前509年)、罗马共和国时期(前509—前27年)、罗马帝国时期(前27—476年/1453年)三个阶段
古代雅典逐渐形成了奴隶制民主政治,在专制主义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成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古代罗马逐渐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对近现代法治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海外贸易、工商业发达,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灿烂的海洋文明
古代希腊出现了世界上较早的人文主义思想,无论是智者学派,还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的思想都蕴含着西方人文精神的萌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特征,是近代启蒙思想的源头
一、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与政治、思想、科技之间的关系
1.与政治:
小农经济影响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封建小农经济需要一个专制集权的制度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地主阶级也需要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保护其土地所有制。
2.与思想:
小农经济的特点是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从而形成重视家庭和谐、邻里和睦的伦理观念和“重男轻女”的尊卑思想。
3.与科技:
一方面,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多集中在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数学等领域,使科技具有实用性、实践性等特点;另一方面,小农经济发展的缓慢性也决定了中国古代科技不能发展为近代科技。
针对练1
据史料记载:
“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
《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
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
”这说明( )
A.古代妇女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
B.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
C.小农经济限定了人们生活规律
D.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妇女在农家亦有其必要的工作,“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在农隙举行,可以不至妨及农事,所以小农经济限定了人们生活规律,C项正确;A项古代妇女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与材料无关;B不符合“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材料无法体现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排除D。
针对练2
“辛亥革命使无所不包的普遍王权的一元结构突然解体后,不但没有产生出一个现代型国家,而是分裂出大大小小的传统型权力中心,形成严重的政治权威危机。
”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国家分别扶植代理人
B.社会结构未分化组合
C.儒家思想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
D.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
答案 D
解析 “分裂出大大小小的传统型权力中心”是帝国主义扶植的直接结果,故A项错误;从“一元结构突然解体”可得出社会结构已经分裂,故B项错误;“形成严重的政治权威危机”包含着思想统治的危机,故C项错误;“分裂出大大小小的传统型权力中心”的根本原因是经济问题,故D项正确。
二、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的异同
1.相同点
都关注人和人类社会;都将道德看作政治的基础,认为匡正道德是振邦教国的根本。
2.不同点
(1)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不同:
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人;古希腊思想家则特别强调个体的人。
(2)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
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古希腊思想家强调人的平等。
(3)对自然的研究态度不同:
儒家思想注重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忽视对自然的探究;古希腊思想家关注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在对自然的研究中讲求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针对练3
子曰: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亚里士多德说:
“遵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
”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
A.都主张以德治国
B.都强调中庸之道
C.蕴含着东西方文化的冲突
D.体现道德在不同方面的价值
答案 D
解析 A、B两项主张以德治国、强调中庸之道与孔子有关,与亚里士多德无关,排除。
“冲突”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排除C项。
孔子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亚里士多德要求民众遵守道德,故题干体现道德在不同方面的价值,D项正确。
针对练4
(2019·江苏高考,14)孔子说:
“未知,焉得仁?
”苏格拉底提出:
“美德即知识。
”两位先哲都( )
A.强调人之善恶取决于其知识的总量
B.将知识和美德作为挽救时弊的良方
C.认为真正的道德是基于理性的认识
D.主张通过教育来完善自身匡扶社会
答案 C
解析 材料并未体现“知识的总量”的信息,故排除A项。
材料并未体现“挽救时弊”的信息,故排除B项。
根据材料信息“未知,焉得仁”“美德即知识”可知,孔子和苏格拉底都强调知识与美德的关系,认为真正的道德是基于理性的认识,故C项正确。
材料并未体现教育与完善自身匡扶社会的关系,故排除D项。
三、古代罗马与古代中国法律的区别
中国古代法律
古罗马法律
法律
观念
深受宗法群体观念影响
从法律上确认公民个人权利
法律
地位
是君主专制的工具,体现了明显的人治色彩
是国家统治的根本,体现了明显的法治色彩
法律
结构
民刑不分、以刑为主
私法发达、公法不发达
法律
内容
无法人制度和人格权制度
有最早的法人制度和人格权制度
法学家
地位
完全以官方为主导
地位高,部分法学家的法律学说有官方效力
历史
影响
影响了日本、朝鲜、越南等东亚、东南亚国家,从而形成了中华法系
影响了中世纪欧洲许多国家,也对近代以来法律和法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针对练5
李悝的《法经》大致与《十二铜表法》同时成文,但是法律成了压制性力量,是记载义务的文本,而不是权利的宣言书。
与中国的成文法相比,《十二铜表法》( )
A.充分给予平民依法保护自己的权利
B.主张公民权利并具备公民法性质
C.确立贵族阶层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D.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答案 B
解析 《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与贵族妥协的产物,所以最终并没有给予平民充分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它依然是习惯法的汇编,但是做到了有法可依,结束了贵族任意曲解法律的历史,故排除A而选择B;贵族阶层一直具有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故C不符合题意,排除;当时罗马处于奴隶制时代,《十二铜表法》不会代表奴隶的利益和要求,故D不符合史实,排除。
针对练6
在中国古代,韩非子曾对法的一般特点有精辟概括:
法固(法不朝令夕改)、法显(让百姓知法)、法一(法不阿贵),中华法系与罗马法在这方面异曲同工。
但纵观世界古代史,后者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其他法系难以比及的,这就是( )
A.在私有制经济中最完备
B.贯彻公正平等的基本原则
C.反对维护君主专制制度
D.维护绝对正义与公平精神
答案 A
解析 “法不朝令夕改”“让百姓知法”“法不阿贵”未体现保护私有财产,而罗马法坚持两大准则:
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一、中国历史上“大一统”国家治理的重要特点
“大一统”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政治观、民族观与天下观,也是历代国家治理所追求的理想与目标。
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国家治理表现出四个重要特点:
1.国家统一。
国家统一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体系形成的基础,也是历代统治者追求的重要目标。
中国历史上曾数次出现分裂割据的状况,但无论怎样分裂,最终都会走向统一。
这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鲜明特点。
2.“要在中央”。
中央集权是中国2000多年封建国家治理最基本的制度体系。
这一体系的核心是“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中央政府通过文书律令、官僚行政、考核监察等方式,推行政令,维护中央权威。
3.郡县体制。
郡县体制是中央集权下地方治理体系的概括。
历代王朝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不同层级的行政区域,如道、路、州、府、省、郡、县等,由中央委派官员进行管理。
历代思想家、政治家对郡县体制的治理方式表现出高度认同。
4.因俗而治。
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国家治理模式,并非一味地追求整齐划一,也有高度的灵活性。
“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礼记·王制》),适度保持自治、分治,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状况采取不同治理方式也取得不少成功经验。
针对练7
秦代确立郡县制之初,全国共有36个郡;秦王朝灭亡之时,加上京师地区,全国也仅有49个郡。
至西汉末年,全国已经有103个郡,是秦末的两倍多。
对此解读合理的是,汉代( )
A.地方行政效率提高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疆域面积成倍扩大
D.中央管理地方的力度加强
答案 D
解析 题干没有体现地方行政效率的信息,故A错误。
根据题干可知是秦朝和汉朝郡县数量比较,没有体现行政体制的调整,故B错误。
题干没有涉及疆域面积成倍扩大的信息,故C错误。
针对练8
有学者认为天下四方的观念来自于流动性很大的部落,一些居住在中原的土著部落不易产生这类宏观意识。
如楚国眼界宽了,才产生了“问鼎中原”的野心,因此说明了“中原”本无“故主”。
材料表明( )
A.天下四方观念起源于游牧民族
B.中原并非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C.民族大融合催生出大一统观念
D.天下观念是文明进步的表现
答案 C
解析 材料提及天下四方的观念“来自于流动性很大的部落”,但这不能表明天下四方观念起源于游牧民族,故不选A。
联系所学可知,中原并非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表述不符合史实,故不选B。
材料提及“天下四方的观念来自于流动性很大的部落,一些居住在中原的土著部落不易产生这类宏观意识”“‘中原’本无‘故主’”,这表明民族融合催生大一统的观念,故C正确。
天下观念是文明进步的表现在材料中未体现,故不选D。
二、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政策及实施
1.古代社会灾害救济的路径
(1)方案的选取次序
①救政:
一般而言,当社会遭遇重大灾害时,统治者先检讨其为政得失,采取避正殿、减膳、祈雨、虑囚、改元等救政自谴制度,以对上天的警示作出回应,表达忏悔。
如果此举奏效,即欢庆祥瑞,表达对上天的感恩,并借此强化皇帝作为“天子”的权威性与合法性,将救灾演绎为君权与神权的结合与演示,巩固政权。
若短时期不见效果,君主就会将责任外延,开始着手改善吏治以及政府部门,罢免宰相、求言纳贤、策免官员等,君王借此强化君臣一体的思想观念。
②救灾:
灾害救济是否成功才是社会恢复稳定、国家发展的关键。
古代主要救灾制度有物质储备制度、水利兴修制度、农业技术推广制度、报灾与勘灾制度、物资赈济制度、扶持灾民再生产制度、市场救济制度等。
(2)说明问题:
救灾方案的选取次序,体现着古代社会里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
保民要先理政,理政先须敬天。
在本质上,这是一种基于“天人感应”基础上的危机反应模式,并通过这种反应来强化帝王执政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2.正律中的社会救济保障条款
(1)明初设养院收养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
明律规定:
“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靠,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
”
(2)清代的法律中有关规定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赡养,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苦读书人救济等。
3.历代实施赈济的城乡关系
(1)差异:
大多数的救济是在直接影响政权稳定的城市中进行的,而对相对偏远的乡村则缺乏得多。
(2)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康、唐代的长安、北宋的开封、南宋的杭州、元明清的北京等,在天灾人祸之际,往往成为灾民的“蓄水池”。
政府还常常在主要城镇、水路咽喉设立“留养”机构。
针对练9
周代经常遣使“分行四方,延问疾苦”;汉代将政府救助“贫不能自存者”列入律法;宋代多行招商赈济、以工代赈之举,同时还鼓励民间互助。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扶贫工作( )
A.源远流长历代延续B.因地制宜注重方法
C.政府主导手段增多D.分类精准成效显著
答案 C
解析 周、汉、宋并不是相延续的朝代,所以无法体现中国古代的扶贫工作源远流长历代延续,故排除A项;题意中的中国古代的扶贫工作并没有体现不同地区的不同内容,无法说明因地制宜注重方法,故排除B项;周、汉、宋的扶贫工作主要以政府为主导,扶贫手段增多,故选C项;题意中的内容没有体现中国古代扶贫工作进行精准分类,也没有反映扶贫工作的成效,故排除D项。
针对练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朝社会保障机构有福田院、居养院、安济坊与漏泽园等。
福田又称作佛教徒的功德田。
北宋福田院设在东京(今河南开封),由开封府直接派人管理,收养对象为首都一地的老幼残疾且无依无靠的贫困人口。
宋徽宗多次下诏敦促各州府建立养老济贫机构,居养院、安济坊到宋徽宗时最为普及完善,遍及全国各州郡。
到南宋时,发展出专业性的收养机构,如安老坊、婴儿局等。
大宋律法《宋刑统》对社会保障救济作出规范,政府对执行不力的官员给予严厉惩办,并定期派“监司巡历检察”。
宋朝的医疗济贫机构叫医药惠民局,北宋时创立,其中的安济坊作为专门性的扶贫机构,其职能是负责收治家庭贫困的病患者。
漏泽园乃国家免费公墓,既安葬无名尸体,也允许无地无钱的贫民安葬自己的亲属于此。
——摘编自赵映林《宋代社会保障救济制度述略》
(1)根据材料,概括宋朝实施社会保障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朝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意义。
答案
(1)措施:
设立保障机构;政府积极推进;立法保障,定期考核;针对生老病死不同情况采取相应保障措施。
(2)意义:
缓和矛盾;稳定政局;巩固统治;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对后世有借鉴意义。
三、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发展
西汉开通
两条丝绸
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以后,陆上丝绸之路开通。
路线:
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今新疆境内)—安息—大秦;
(2)海上丝绸之路:
汉武帝时,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
路线:
广东—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
唐朝丝
绸之路
的拓展
(1)陆路方面:
隋唐时期陆路上的“丝绸之路”达到鼎盛时期,东起长安,经中亚,一条至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另两条至地中海进入欧洲或西北行进入欧洲;
(2)海路方面:
从广州出发,最远可以到达波斯湾。
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宋元海
上丝绸
之路的
繁盛
(1)概况:
两宋时,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的重要财源。
元朝时,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在此停泊的外国海船经常在百艘以上,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2)由陆路为主转为海路为主的原因:
西北少数民族政权的阻隔;陆上丝绸之路本身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与当时主要外贸商品有关,汉代以丝织品为主,两宋以陶瓷为主,不易陆路运输;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地位提高,尤以海运为主;宋代航海业和造船业的发展,航海经验的积累;波斯、阿拉伯商人在沿海的活动
明清丝
绸之路
的萎缩
郑和下西洋后,包括整个清朝时期,政府的海洋政策走向保守。
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清朝时,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针对练11
唐中期平定西突厥后,处在丝绸之路上的九个沙漠绿洲国家,即“昭武九姓”国,便宣誓臣服于大唐王朝。
他们世代善于经商,将中亚的音乐、舞蹈、历法传入中原,把中国的丝绸、造纸技术传到西方。
这主要反映了( )
A.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
B.大唐王朝政治清明而国力强盛
C.商品经济的发展利于社会进步
D.唐在西部地区建立了有效统治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他们世代善于经商,将中亚的音乐、舞蹈、历法传入中原,把中国的丝绸、造纸技术传到西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A选项符合题意。
针对练1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丝绸的故乡,据记载先秦时期丝绸生产已经兴起。
从丝绸遗址分布看,黄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川蜀盆地以及华南地区丝绸业出现比较早。
由于历史等方面因素,丝绸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得到快速发展。
随着纺织工具不断革新,在魏晋南北朝,丝织物品已经达到20多种。
魏晋之后,丝绸生产重心逐渐向南转移。
到宋朝,江南地区成为全国丝绸重要的产区。
明清时期,江南一带出现丝绸专业市镇,丝绸也是对外贸易的重要输出商品,丝绸贸易成为我国和世界人民友好交往的纽带。
——摘编自朱新予《中国丝绸史》
材料二 17—18世纪,大量中国的丝绸运往欧洲,因其充满异国情调的图案,给他们带来了关于中华帝国的形象化的联想。
加上入华传教士书信中透露的信息,以及来华经商商人的渲染,一股对中国丝绸的狂热爱好便席卷欧洲,从而形成了“中国风”。
在18世纪因法国路易十五的提倡获得了突出的发展,并迅速传播。
“中国风”主要体现在18世纪的法国,里昂、都尔等城市是这类丝绸织物的生产重镇。
——摘编自袁宣萍《17—18世纪欧洲丝绸中的“中国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丝绸开发利用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18世纪欧洲丝绸业流行“中国风”的背景和影响。
答案
(1)特点:
①时间早且区域多;②技术不断进步,品种多;③重心逐渐南移;④出现专业化产区;⑤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
作用:
①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②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③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④推动了商品经济与市镇的发展。
(2)背景:
①世界市场的发展;②欧洲传教士、商人及统治者的推动和提倡;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④中国丝绸纺织技艺高超及欧洲人对中国的好奇。
影响:
①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②推动了欧洲丝绸业的发展;③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史 板块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