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语文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
- 文档编号:533065
- 上传时间:2022-10-10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247.90KB
学年高中语文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
《学年高中语文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语文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语文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一)作者简介
生平经历
梁实秋(1902—1987),原名治华,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生于北京。
1915年就学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
1923年留学美国。
回国后,曾先后任教于东南大学、暨南大学、青岛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主编《时事新报》副刊、《青光》、《益世报·文学周刊》、《中央日报》副刊、《平明》等。
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1949年后曾任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
作品
散文集《雅舍小品》;文学评论集《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远东英汉大辞典》。
评价
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二)人物轶事
率直,独特证婚词寄爱徒
徐志摩是梁启超的爱徒,梁启超爱志摩,在婚姻问题上又怨志摩。
在他看来,徐志摩遗弃发妻已是大逆不道,追求林徽因不成之后,又去爱朋友的夫人,那是大逆不道之最了。
徐志摩之父提出两个条件应允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
一是必须请梁任公证婚,胡适做媒人;二是结婚费用自理。
梁启超本来不答应为他们证婚,无奈胡适苦苦相求,又实在是师生关系难舍,只好答应做证婚人,但是说明婚礼上他讲什么由不得外人。
1926年10月3日,徐志摩、陆小曼的婚礼举行,宾客如云,连陆小曼的前夫王受庆也送来了贺礼。
事前,徐志摩和陆小曼的恋爱事迹已经传得沸沸扬扬,这一天总算是好事多磨有了结果,而且梁启超亲自证婚,让朋友们为徐志摩松了一口气。
在众宾客的期待下,梁启超发表证婚词:
“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你们二人都是过来人,离过婚又重新结婚,都是用情不专。
以后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
愿你们这是最后一次结婚。
”
婚礼上徐志摩、陆小曼自是羞愧难当。
礼堂里鸦雀无声,梁启超说完证婚词后很久宾客们才从惊愕中清醒过来,不过他们心里皆非常佩服:
这才是梁任公,秉正率直。
事后,梁启超说:
我平生演讲无数次,唯有这一次最为特别。
徐志摩说:
我听了先生多少次课、谈话,唯独这次最铭心刻骨。
(一)背景链接
1922年3月,梁启超应清华文学社的邀请,在清华学校作了《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的专题演讲。
本文即是梁实秋对这次演讲的记述。
课文题目为“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好像是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二)博览悦读
对梁任公先生的爱国情的解读
一、引用《桃花扇》的部分内容。
关于此点,一般理解为梁任公演讲感情投入得深,感情充沛而已。
那么,梁先生为什么演讲到此处“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呢?
文本中引用的《桃花扇》的部分内容是左良玉在听到崇祯帝上吊而死的消息时悲痛万分而唱的一段曲词。
崇祯帝作为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生前也曾有过远大的抱负。
他励精图治,力挽狂澜,希望改变明朝的命运,但是当时明朝已经内忧外患,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而他自己也悲惨地上吊而死。
当讲到这儿时,梁先生想起了与之命运相似的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君主光绪帝。
曾几何时,梁启超等人和光绪帝发动戊戌政变,君臣一起策划美好的未来,希望借此改变国家命运,使国家强大起来。
但是,结果失败了。
光绪帝被软禁,抑郁而死,一切终成泡影。
于是,说到崇祯帝上吊而死时,梁先生“不能自已”“痛哭流涕”。
既有对光绪帝的怀念,又有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二、引用杜甫的诗句。
当梁先生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时”,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
该诗写于安史之乱后,写出了诗人在听到朝廷已经收复蓟北时高兴的“欲狂”之状。
梁先生讲到此处就好像看到朝廷割让的土地一一收复回来一样,也不禁“张口大笑”,只有心系国家、内心满怀着深厚的爱国之情的梁先生才能切身体会其喜其“欲狂”。
三、引用古诗《箜篌引》。
这首诗写一位狂夫不顾家人所劝渡河而死,实际上所表达的是一种疯狂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执着地追求理想至死不渝的精神。
讲到这儿,梁先生想起了昔日的战友——谭嗣同,谭嗣同是为中国政变牺牲的第一个人。
正是执着的追求——追求国家富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驱使着谭嗣同坚定不移地像《箜篌引》里的狂夫一样奔赴死地!
谭嗣同如此,梁任公先生也如此。
(一)读准字音
Ⅰ.单音字
(1)戊戌(wùxū)
(2)叱咤风云(chìzhà)
(3)莅校(lì)(4)迥乎不同(jiǒng)
(5)精悍(hàn)(6)步履(lǚ)
(7)谦逊(xùn)(8)箜篌(kōnɡhóu)
(9)酣畅(hān)(10)沾襟(zhān)
Ⅱ.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角
(2)着
(3)强
(4)屏
2.语境辨析法
(5)广州首宗醉驾弃保潜逃的吴姓男子在重庆被抓获,近日被押解(jiè)到惠,用尽浑身解(xiè)数潜逃的吴某却荒唐解(jiě)释称逃跑是个误会,自己没有法律意识。
(6)一到紧张处(chù),他就处(chǔ)理不好问题。
(二)写准字形
(1)
(2)
(3)
(4)
(5)
(6)
(三)用准词语
Ⅰ.明确词义
(1)叱咤风云:
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2)迥乎不同:
形容差别很大。
(3)短小精悍:
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也用来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不长而有力。
(4)起承转合:
旧时写文章常用的行文顺序。
“起”是开始,“承”是承接上文,“转”是转折,“合”是全文的结束。
泛指文章做法。
(5)博闻强记: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也说“博闻强识”。
(6)手舞足蹈:
双手舞动,两只脚也跳起来,形容高兴到极点。
语境运用(辨析正误)
他迥乎不同于一般人,走起路来也是手舞足蹈。
辨析:
“迥乎不同”不能带宾语。
可以改成“他与一般人迥乎不同”。
Ⅱ.易混辨析
1.偶然vs偶尔
课本原句
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
辨析
都有形容词和副词的性质,都表示不经常性。
但我们平常使用的时候对“偶然”着眼于意外,从一般事理或一般规律上看,事情的发生是意外的,与“必然”相对;对“偶尔”着眼于数量,次数少,与“经常”相对。
即境活用
我经常在江北采访,偶尔到中国的江南水乡,很喜欢喝绿茶的我,在江南此地能喝到最地道的碧螺春,纯属采访中的偶然。
2.爱好vs嗜好
课本原句
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辨析
都含有喜爱的意思,但二者的程度和感情色彩不同。
“嗜好”的喜爱比“爱好”程度深,是“特别的爱好”;“爱好”是褒义词,“嗜好”多指不良的爱好,譬如酗酒、赌博等。
即境活用
李老30年来的吸烟酗酒嗜好,只用了26天就全戒了,现在的他是一名太极拳爱好者。
第一步快读课文·明大意
阅读全文,在空格处填入恰当文字。
第二步精读课文·细揣摩
1.把握人物性格特点与作者的情感态度。
2.理解侧面衬托、细节描写等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阅读课文第5~10自然段,完成下面问题。
1.作者引用《箜篌引》有什么作用?
答:
明确:
《箜篌引》只有十六字,非常简短,但经梁先生一讲解就“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足见梁先生讲的逼真、深刻,侧面衬托出梁任公才华横溢。
2.作者为什么简述二十年后在茅津渡候船渡河及看到的情景?
答:
明确:
这是写梁启超的演讲给自己的深刻影响,从侧面进一步衬托梁启超演讲技巧的高超。
3.梁任公“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
明确:
说明他全身心地投入,与书中的主人公同欢喜共命运,表现了他富有激情、认真的性格特点。
4.梁任公先生讲到《桃花扇》竟“痛哭流涕”,讲到杜甫的诗又“张口大笑”,为什么?
答:
明确:
讲到《桃花扇》想必他联想到的是自己的国家。
由南明王朝的腐败无能以至被灭亡联想到清王朝的腐朽无能以至灭亡,所以“痛哭流涕”;讲到杜甫的诗又“张口大笑”是因为诗中有收复失地的畅快。
这些从中体现了他爱国的思想感情。
5.在写梁任公的演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刻画他的学者形象?
请简要分析。
答:
明确:
主要运用了细节描写。
通过背书敲头、手舞足蹈地讲《桃花扇》等细节,具体形象地刻画出一个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形象。
6.第10自然段的反问句有什么深刻含意?
请简要概括。
答:
明确:
①侧面赞扬先生的为人:
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②呼唤像先生一样的学者出现。
刻画人物肖像的技巧
[写法领悟]
通过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个性,特别是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即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等。
肖像描写的目的是以“形”传“神”,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梁任公先生演讲出场时的肖像描写就非常出神。
第三段作者用极其简省的笔墨勾勒出梁任公先生的外貌。
从身材——短小精悍,步履——稳健,气质——风神潇洒,眼神——光芒四射,四个方面刻画出梁任公先生的精明强干和潇洒气度。
(一)肖像描写三规则
1.要抓住特征
人物的外貌千差万别,两个人长得再相似,也会有不同的地方千差万别,抓住特征就是要写出这个千差万别。
2.要符合身份
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往往会在外貌等方面有独特的呈现,抓住这些能表现人物特征的地方加以描绘,是我们写出独特的“这一个”的重要方法。
如孔乙己的长衫,少年闰土的“银项圈”,中年闰土的松树皮一样的手掌等。
3.要展示性格
对人物的描写归根结底是要服务于塑造独特的人物形象,所以,在描写人物肖像时要善于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精神气质的肖像特征来写。
如: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二)肖像描写三技法
1.借助电影的“特写镜头”来刻画肖像
即抓住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的肖像特征作具体细致的描绘,就像电影特写镜头一样呈现在读者面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
……正在这时候,那位褴褛的广东人,又在湖边吹起了笳笛,他拖着一双泥污的脚,鼓起了双颊,轻巧地运用着他那多节的手指,一面走一面吹,不管他的衣衫已经湿透,那雨如珠般饰着他的斑白的头发。
2.采用绘画中的“漫画笔法”来勾勒肖像
即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对人物的肖像特征做幽默、诙谐的描绘,让读者对人物特征能够心领神会。
如:
我们这样修福为善的人家,却偏偏的的确确地出了个搅天搅地的活宝——小我五岁多的弟弟刘大海。
仅他的外型就足以让我蒙受不白之冤,因为大海一点也不像大海,而是小眼睛、小鼻子、小嘴巴、小个子,瘦得的确“正看有点像铅笔,倒看像张挂历”……
3.借鉴雕刻的“浮雕笔法”来立体展示肖像
即在立体展示所写人物各个侧面的基础上,在调动起读者一定的审美期待的基础上,抓住人物在一瞬间表现出来的极富个性的、最能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外貌特征加以刻画,使你所写的人物像浮雕一样“定格”在读者眼前。
如:
他很瘦,黝黑,但结实。
一条明景蓝裤子,膝盖前两只“眼睛”,很显眼。
在你求学的道路上,一定有很多老师的肖像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借鉴以上刻画肖像手法的任意一种,来刻画一位老师,200字左右。
答:
参考答案:
第一次见到他,实在很难将他与我心中的老师形象联系起来:
他有一张职业拳击手才具有的脸——脸上肉不多,但整个脸上的骨骼与肌肉都棱角分明。
况且,他脸上还有一道长长的疤痕,平添了几分煞气。
他的脸上很少有笑容,给人一种冰冷的感觉,还伴随着压抑。
再则便是那双眼睛,一双不怎么漂亮的眼睛暗藏在茶色的眼镜片后面,那眼皮永远是耷拉着的,似乎表示它很疲倦,但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 高中语文 课记梁任公 先生 一次 演讲 教学 新人 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