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情教育文化与文化建设的意义.docx
- 文档编号:5325047
- 上传时间:2022-12-15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19.11KB
国情教育文化与文化建设的意义.docx
《国情教育文化与文化建设的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情教育文化与文化建设的意义.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情教育文化与文化建设的意义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黔东南在职研究生班
期
末
论
文
课程:
国情教育
题目:
文化与文化建设的意义
学号:
201551037
姓名:
杨佐曲
专业:
领导科学
日期:
2016年6月
文化与文化建设的意义
摘要: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党的十八大报告科学把握当今文化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深刻阐述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民族文化的建设、繁荣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特色,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是增强国家战略地位的需要,是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和文化安全的需要,对于维护和发展黔东南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关键词:
文化文化建设改革大繁荣
文化与文化建设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命脉,在人类进步与发展中始终担当着导向和推动的重任。
在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下,文化就意味着生产力、竞争力和凝聚力。
对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谁重视文化建设,谁就能获得最根本、最持久、最难替代的竞争优势,国家的富强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民族的振兴取决于文化的力量。
一、文化的概念
关于文化的概念有很多,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认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的复合体,即文化是整个生活方式的总和”,众多学者普遍认同的概念是:
文化是以知识和价值取向为核心的,是人作为社会人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及行为方式的综合、演进和积淀,是人们处理各种关系的综合体,是一种包涵知识、价值观、伦理、制度、宗教的精神培育体系。
二、文化的内涵
文化反映特定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积淀。
随着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提升,文化也在变迁,同时,文化是精神财富传承、发展和演进的结果。
文化是民族最基本的象征。
文化体现既定群体生存方式,也显现人们思维方式。
文化居于特定地域的人们由于共有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必然体现出共同的民族文化特征,文化载体的交流碰撞往往带来民族的交流、冲突和融合。
文化成为一种软实力。
文化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映像一种思考力、思想力和竞争力。
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对于维护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多样性是一项重要的长期战略,综合国力的竞争也体现出文化的竞争,文化对经济、政治有潜在的长期作用,文化成为国家间竞争的软实力。
三、文化建设发展的原则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坚持以人为本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针,明确提出“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这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上作出的伟大价值选择,对于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
文化发展为了谁,体现着它的基本立场和根本原则。
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是它的本质规定,也是其不可移易的价值原则。
1.文化发展要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
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是要把文化的焦距始终对着人民群众火热的生活。
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体现着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反映着人民群众的思想脉动。
2.文化发展要体现人民群众的愿望。
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最根本的就是要自觉站在人民利益的立场上,充分反映和体现人民群众的愿望,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文化视角思人民之所虑,急人民之所难,帮人民之所需,谋人民之所求。
3.文化发展要关照人民群众的情趣。
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深入了解人民大众的心理需求和审美习惯,依照他们的品味和情趣创新文化表达方式和传播艺术,努力把深奥理论通俗化、抽象思维形象化,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造和传输精神食粮,不断提高文化发展成果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4.文化发展要实现人民群众的价值。
文化是实现人的价值的重要路径。
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加大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力度,更好更快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使全体人民有效实现并不断提升人生价值。
(二)坚持文化发展依靠人民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文化发展最深厚的力量源泉。
坚持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最大限度发挥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作用,始终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坚持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只有紧紧依靠人民发展文化,才能使社会主义文化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服务。
2.坚持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广大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这也就为坚持文化发展依靠人民开辟了现实道路,为人民文化创造提供了有利条件。
3.坚持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重要方针原则。
充分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是我们党开拓和推进文化事业的重要历史经验和政治优势。
(三)坚持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文化,而“共建”的目的在于“共享”。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坚持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的必然归宿,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的根本价值原则。
1.坚持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社会主义文化根本性质所决定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人民属性,意味着文化是为人民服务、由人民共享的文化。
2.坚持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目的的必要条件。
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实现这一目的,与坚持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越广泛、越充分,就越能更好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
3.坚持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社会主义文化获得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人民群众能否自觉焕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否满怀激情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归根结底取决于他们能否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四)坚持文化建设的辨证性
文化建设既是精神形态的建设又是物质形态的建设;文化建设既要讲究社会效益,又要讲究经济效益;文化建设既着眼于满足人的日常精神文化需求,又着眼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全面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确保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相协调,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相适应。
四、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文化建设作了专门论述,再次明确了文化建设的战略定位,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和意义。
(一)加强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举措
党的十五大指出“社会主义不但要有繁荣的经济,也在有繁荣的文化”。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党的十七大在进一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总体布局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相互联系的角度对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地位进行定位,对文化建设的功能与牲重新定位。
在明确提出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后,又从国家软实力的角度对文化建设在国家综合实力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定位,从而更加明确了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文化建设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
(二)加强文化建设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需要
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随着基本小康的实现,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精神文化需求更加突出,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快速上升,要求在信息提供、知识支撑、思想启迪、审美娱乐方面及时提供优秀产品和优质服务,要求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必须丰富和多样,文化市场进一步发育和完善。
因此,加强文化建设,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培养社会主义“四有”劳动者,具有重大意义。
(三)加强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
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和谐的社会。
当前我们文化建设在体制、机制、产品、服务诸方面,还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还没有体现在国家软实力中应有的作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不高。
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都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的社会。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
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和培训的机会,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国民素质。
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四)加强文化建设,是增强国际战略地位的需要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文化竞争在综合国力的角逐中日益突出。
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的强与弱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的竞争力与国际形象。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是“文化一体化”。
那些在全球经济贸易中有比较优势的国家,一定是文化强势的国家。
加强文化建设,驾驶文化交流,把我们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是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振兴中华民族的需要,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需要。
(五)加强文化建设是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和文化安全的需要
当今社会,“弱势文化”面临着“强势文化”的扩散渗透,经济全球化尤其是文化全球化已经对我国的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西方的文化产品充斥我国市场,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威胁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我州处于贵州省东南部,是全国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建设本地区的文化对于我州和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都有着深远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11.8.
[2]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10.
[3]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学习出版社,200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情 教育 文化 文化建设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