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1章地球的运动 学案知识点汇总及配套习题.docx
- 文档编号:5303993
- 上传时间:2022-12-15
- 格式:DOCX
- 页数:50
- 大小:717.12KB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1章地球的运动 学案知识点汇总及配套习题.docx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1章地球的运动 学案知识点汇总及配套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1章地球的运动 学案知识点汇总及配套习题.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1章地球的运动学案知识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任务设定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结合观测,认识地球自转的特点与方向。
(地理实践力)
2.联系实际,掌握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综合思维)
3.动手绘制图示,理解黄赤交角存在的意义。
(综合思维)
1.地球自转的运动特征是什么?
2.地球公转的运动特征是什么?
3.黄赤交角的含义及影响是什么?
一、地球的自转
1.概念:
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2.地轴:
地球的自转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3.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如下面三幅图中的箭头指向)。
A B C
4.自转周期
名称
1日长度
参照物
恒星日
23时56分4秒
遥远的恒星
太阳日
24时
太阳
5.自转速度
(1)角速度:
除南北极点为0外,其余各地均约为15°每时。
(2)线速度:
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赤道最大,两极最小。
[微思考] 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它是做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逆时针方向旋转?
如果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是怎样呢?
[提示]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易误提醒] 地球自转周期中的太阳日是人们日常的计时单位,是指太阳东升西落再东升的周期,对人类活动影响明显,而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教材思考]
1.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到两极有什么变化规律?
提示:
从教材图1.3中显示的信息去归纳总结即可。
2.南北两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分别是多少?
提示:
从教材图1.3中显示的信息去分析即可。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地球自转的方向从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旋转。
(×)
(2)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24时。
(×)
(3)地球上的各点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
(4)南北纬60°纬线上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大约是赤道的一半。
(√)
二、地球的公转
1.概念: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
自西向东,如图中“→”所示。
3.公转周期
名称
参照物
1年的长度
特点
回归年
太阳
365日5时48分46秒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周期
恒星年
其他恒星
365日6时9分10秒
公转的真正周期
4.轨道特点:
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5.公转速度
图中位置
时间
速度
公转位置
A点
1月初
最快
近日点
B点
7月初
最慢
远日点
[微思考] “五一”劳动节至“六一”儿童节期间,地球公转速度怎样变化?
[提示] 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三、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的含义:
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存在一个交角,叫作黄赤交角。
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26′。
2.影响——决定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2)周期:
一个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
[图表点拨] 教材P5图1.5,该图展示出:
(1)地球公转轨道为椭圆形轨道;
(2)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时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3)黄赤交角为23°26′;(4)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其与黄赤交角互余。
[教材思考]
北半球夏半年的日数是186天,冬半年的日数是179天,造成这种日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从教材图1.4中的信息中比较地球公转在夏半年和冬半年的速度快慢即可。
将日期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连线。
地球的自转、公转特点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托举着我国首次执行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
“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并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
文昌航天发射场位于我国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是我国首个开放性滨海航天发射基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纬度发射场之一。
该发射场可以发射长征五号系列火箭与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
问题1 (区域认知)我国目前有四大航天发射基地,分别是山西太原、甘肃酒泉、四川西昌、海南文昌,与其他三个基地相比,文昌发射基地选址建设的最突出的优势条件是什么?
提示:
人类的航天发射需要借助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因此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越有利于发射。
四大基地中,文昌的纬度最低,是其突出优势。
问题2 (综合思维)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看,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的角速度有何特点?
提示:
四大航天发射基地的自转角速度相等,均约为15°/时。
问题3 (综合思维)此次文昌发射中心发射“天问一号”探测器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及公转的线速度如何变化?
提示:
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刚过远日点,线速度正逐渐变快。
1.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还有相关性,具体如下表所示:
运动形式
自转
公转
概念
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
地轴空间指向
空间指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运动周期
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点
1恒星日=23时56分4秒
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以太阳为参照点
1太阳日=24小时(昼夜交替现象周期)
1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
速度
角速度
除南北极点外,各地均约为15°/时(或1°/4分)
平均约1°/天
近日点快
(1月初)
远日点慢
(7月初)
线速度
因纬度而异,自赤道(1670km/h)
向两极(0km/h)递减
平均约30km/s
关系
地球自转的平面(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目前存在23°26′的交角(黄赤交角)
2.航天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
(1)纬度位置:
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越有利于节省燃料。
(2)气候条件: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天气晴朗,能见度高。
(3)地形条件:
地形平坦开阔,地势相对较高(平坦开阔利于地面设备跟踪测控;纬度相同,地势高则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较大)。
(4)气象条件:
要尽量选择晴朗天气多、大气污染轻、透明度高的地区。
(5)地质条件:
地质稳定。
(6)交通位置:
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大型设备的运输。
(7)人口密度条件:
航天基地最好布局在人口密度较小的地区,以保证安全。
地球自转方向的判断方法
(1)常规法:
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由此判断地球自转方向。
(2)极点法: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同理,看到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在北极上空,看到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在南极上空。
(3)经度法:
东经度增大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方向,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也是地球自转方向。
极点局部图西经法 极点局部图东经法
(4)海陆法:
根据大洲和大洋的相对位置也可以判断地球的自转方向。
如沿某一纬线从欧洲到亚洲的方向或从太平洋经巴拿马运河到大西洋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方向。
1.下图是半球俯视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自转线速度最小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半球自转方向是( )
A.顺时针自西向东B.逆时针自东向西
C.顺时针自东向西D.逆时针自西向东
(1)A
(2)D [第
(1)题,由图中海陆轮廓可知,该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越靠近北极点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
①最靠近北极点,所以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①点。
第
(2)题,在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中,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自西向东。
]
2.下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匀分成四等份。
读图,回答
(1)~
(2)题。
(1)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
A.甲→乙B.乙→丙
C.丙→丁D.丁→甲
(2)每年的11月11日是网购较集中的日子。
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
A.甲点B.乙点
C.丙点D.丁点
(1)A
(2)A [第
(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p点是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甲、乙、丙、丁四点将地球公转的轨道均匀分成四等份,根据图中太阳的位置可以判定甲→乙段地球经过近日点,运动速度最快,用时最少。
第
(2)题,11月11日在秋分日后大约一个半月,故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距甲点最近。
]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广东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位于从化市太平场油麻埔村三甲子坡地上,建于1985年,总高30.25米,是目前世界上南北回归线标志塔中高度最高、规模最大的一座标志塔。
该塔占地面积28亩,塔身的形状像一枚火箭,直指蓝天,正面刻着贴金的“北回归线标志”六个大字,高度是23.5米。
塔顶是一个直径1.2米的空心铜球,用不锈钢筒承托着,其圆孔的垂线与塔底中央嵌有一颗铜心相对,塔身是空心的,北回归线正从这里通过。
在每年夏至日的中午12时26分,太阳光线会透过铜球的圆孔直射到塔内正中点,这个时候人立于塔底铜心,抬头仰望,从塔心及铜球的一个圆孔窥见苍穹,你会发现自己的影子消失无踪,一年仅此一次立竿不见影之奇观。
从这一瞬间开始,北半球进入夏季。
问题1 (综合思维)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是根据什么确定的?
提示:
因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轨道平面不重合,二者之间存在着23°26′的夹角,由此确定了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
问题2 (综合思维)站在北回归线标志塔下,连续两次看到太阳光线透过铜球的圆孔直射到塔内正中点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提示:
应是一个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
问题3 (地理实践力)夏至日正午时,站在标志塔南北两侧的两个人的影子朝向有何差异?
提示:
站在标志塔北侧的正午影子朝北,而此时站在标志塔南侧的正午影子朝南。
1.黄赤交角的特点
黄赤交角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轴、两面、三角度”和“三个基本不变”。
其含义如下:
特点
含义
一轴
地轴(自转轴,与赤道面垂直)
两面
黄道平面
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
赤道平面
地球自转的平面,与地轴垂直
三角度
黄赤交角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为23°26′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
与黄赤交角互余,为66°34′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90°
三个
基本
不变
地轴指向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黄赤交
角大小
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目前保持23°26′
运动方向
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特别提醒]
(1)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范围。
(2)黄赤交角的度数=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太阳直射点能达到的最北、最南纬度数。
(3)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
(4)若黄赤交角增大,则热带范围增大,温带范围减小,寒带范围增大。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周期性往返运动,其运动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叫作1个回归年。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季节移动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在公转轨道图上判断二分二至日的方法
第一步:
先确定出地球公转方向,如图1(可根据地球自转、南北极指向等来确定地球公转方向)。
第二步:
在图中过球心作地轴的垂线,即赤道,如图2。
第三步:
作条直线连接左右两个球心,如图3。
第四步:
如果直线指向北半球(北回归线),则为北半球夏至日,即图3中的A;如果直线指向南半球(南回归线),则为北半球冬至日,即图3中的C。
第五步:
再根据二至日的位置和公转方向,确定D为春分日,B为秋分日。
3.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
(1)~
(2)题。
(1)图中数字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当阳光从③处直射地球时,北半球节气为( )
A.春分B.夏至
C.秋分D.冬至
(1)A
(2)D [第
(1)题,黄赤交角是黄道面和赤道面的交角,据图可知①是黄赤交角。
第
(2)题,当阳光从③处直射地球时,也就是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日期在12月22日前后,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
达标测验
题组1 地球的自转
读图,回答1~3题。
1.上面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2.①②③④四点中,线速度最大的是( )
A.①点B.②点
C.③点D.④点
3.(生活中的地理)在②地某天文台观测一恒星,于2020年3月21日21时将天文望远镜对准该恒星,若望远镜不做任何变动,则3月22日再次观测到该恒星的时间是( )
A.21时B.21时3分56秒
C.20时3分56秒D.20时56分4秒
1.A 2.A 3.D [第1题,A、B两图为地球侧视图,根据图中“N”的位置可知,其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A图对,B图错;C、D两图为地球俯视图,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应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应呈顺时针方向旋转,C、D图错。
第2题,①点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线速度最大。
第3题,再次观测到该恒星的时间间隔为一恒星日,即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时长是23时56分4秒。
]
题组2 地球的公转
地球时刻不停地围绕太阳公转。
据此完成4~5题。
4.下图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B.②④
C.②③D.①④
5.下列能正确反映地球公转真正周期的是( )
A.1个回归年
B.365日5时48分46秒
C.365日6时9分10秒
D.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周期
4.C 5.C [第4题,地球公转运行到近日点时为1月初,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运行到远日点时为7月初,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由此分析图可知,②③正确。
第5题,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是一个恒星年,时间长度为365日6时9分10秒。
]
题组3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8月23日~29日,2020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启动仪式,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在北京主会场和湖北武汉分会场同步举行,今年活动周主题为“科技战疫创新强国”。
2020年是全国科技活动周举办20周年,20年来,全国科技活动周已发展成为公众参与度最高、覆盖面最广、社会影响力最大的科普品牌活动。
据此完成6~7题。
6.(生活中的地理)8月23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大约在( )
A.①②之间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D.④①之间
7.(生活中的地理)2020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关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直射点一直在北半球
B.直射点先向北移动再向南移动
C.直射点一直在南半球
D.直射点先向南移动再向北移动
6.B 7.A [第6题,读图可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②时,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③时,为秋分日(9月23日前后),所以8月23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大约在②③之间。
第7题,由上题分析可知,2020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已过夏至日而未到秋分日,故太阳直射点一直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
教材P6活动
提示:
1.画出三条特殊纬线。
2.描绘出二分二至日的太阳直射点。
3.画出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第一课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任务设定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结合观测,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与周期。
(地理实践力)
2.通过资料分析,学会时差的计算方法。
(综合思维)
3.结合材料分析,正确认识运动物体偏转的影响。
(综合思维)
1.昼夜交替的原因、周期及影响是什么?
2.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3.日期变更的原因及变更方法是什么?
4.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转规律是什么?
一、昼夜交替和时差
1.昼夜交替
(1)图中甲为夜半球,乙为昼半球,线AOB为晨线。
(2)形成原因
(3)交替周期
①周期:
1个太阳日=24小时。
②意义
[易误提醒] 假如地球不自转,只有公转,也有昼夜交替现象,只不过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年。
2.时差
(1)地方时
⇨
⇨
⇨
(2)规律
(3)时区与区时
名称
区时
时区
属性
时间
范围
产生
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时区的区时
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关系
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3.国际日界线
(1)目的:
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
(2)内容:
原则上以180°经线为分界线。
(3)意义:
“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
[易误提醒] ①同一经线上的各点,地方时相等。
②北京时间≠北京的地方时。
北京时间是指120°E的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
北京位于116°E,其地方时为116°E的地方时。
[教材思考]
为什么国际日界线会有曲线?
提示:
国际日界线基本上是按180°经线划定的,按规定日界线划分,则两侧日期是不同的,但180°经线会穿过陆地或岛屿,为了所经过的陆地或岛屿在行政管理上的方便,日界线在此会出现弯曲而从海洋上穿过。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相同。
(×)
(2)若地球不自转,地球上将无昼夜交替现象。
(×)
(3)经度相同的地区,地方时相同。
(√)
(4)过180°经线时,日期一定变更。
(×)
(5)180°经线以东为东十二区,以西为西十二区。
(×)
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
1.原因:
地球的自转。
2.偏转规律:
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赤道上没有偏转。
3.影响:
影响大规模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
4.地转偏向力
(1)定义:
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
(2)影响:
只改变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影响其速度。
将水平运动物体与其偏转方向连线。
[轻巧记忆] 巧记水平运动物体偏向规律
北右南左赤道无,纬度越高越显著。
昼夜交替
现如今的智能手机,几乎都有晨昏线功能,让整个地球白天和黑夜的分界一目了然,各个地区的昼夜交替变得无比直观。
更有趣的是,盯着屏幕看,你会发现晨昏线随着时间的流逝缓缓移动,看着世界上的某些角落暗了,某些角落又即将迎来曙光,时间流逝的感觉变得无比鲜活。
下图为昼半球和夜半球图。
问题1 (地理实践力)观察手机地图上显示的晨昏线,你会发现晨昏线在地球表面的移动方向是什么?
提示:
自东向西,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问题2 (综合思维)地球上存在昼夜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地球本身是一个既不发光又不透明的球体,其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出现白昼现象,背离太阳的一面出现黑夜现象。
问题3 (地理实践力)观察图示,说出太阳光线与晨昏线的关系,并判断图中晨昏线是晨线还是昏线?
提示:
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垂直,图中晨昏线是晨线。
1.晨昏线的特点
(1)晨昏线(圈)上晨线、昏线各占一半,纬度最高的两点为其分界点。
(2)晨昏线(圈)是过球心的大圆,平分地球和赤道。
(3)晨昏线(圈)所在平面永远与太阳光线垂直。
(4)晨昏线(圈)自东向西每小时移动15°。
(5)晨昏线(圈)上各点太阳高度同为0°,但地方时不一定相同。
(6)晨昏线(圈)在春(秋)分时与经线圈重合,夏(冬)至时与极圈相切。
2.晨昏线的判断方法
晨线和昏线判断的依据是地球自转方向,不论采用哪种方法,首先要明确“自西向东”中的东与西两个方向。
晨线
昏线
自转法
顺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入昼的分界线
顺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入夜的分界线
方位法
夜半球东侧(昼半球西侧)的昼夜分界线
夜半球西侧(昼半球东侧)的昼夜分界线
时间法
经过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那条昼夜分界线
经过赤道上地方时为18时的那条昼夜分界线
图示
1.下图所示,将一盏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
读图,回答
(1)~
(2)题。
(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的交替 B.地球的公转运动
C.运动物体偏向D.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2)此时,P地( )
A.正值日出B.正值日落
C.正值白昼D.正值夜晚
(1)A
(2)A [图中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P地位于晨线上,正值日出。
]
时间计算
一年一度的央视春晚,作为每年春节必不可少的一档节目,央视春节晚会已经成为家家户户的一道“年夜饭”。
《2021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于北京时间2021年2月11日(大年三十)晚上8点正式开始。
问题1 (综合思维)2021年4年春晚开始时,北京(116°E)当地地方时是多少?
提示:
19时44分。
问题2 (地理实践力)在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华人要看电视直播,需要在几点准时打开电视?
提示:
2月11日7时。
1.地方时计算
(1)早晚判断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的甲、乙(如上图)相比,乙地相对位置偏东,乙地时刻较早。
(2)同一经线等时
上图中甲、丙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3)计算方法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地方时±(4分钟/1°)×两地经度差。
①经度差:
同减异加(同为东经或西经相减;一个东经和一个西经相加)。
②时间差:
东加西减(同在东经度或同在西经度时,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的东边用加,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的西边用减;一地东经度,一地西经度,求东经度地点用加)。
如图中甲与丁的经度相隔60°,地方时相差4个小时,按“东加西减”原则计算,若丁地的地方时为6时,则甲地的地方时为2时。
2.区时计算
时区的推算
时区中央经线的推算
区时的计算
公式
X÷15°=n+△(X为已知的某地经度,n为求得的整数,△为余数)
中央经线=n×15°(n为已知的某时区数)
Tm=Tn±m、n两地的时区差(Tm、Tn为区时)
说明
①△<7.5°时,时区数为n;△>7.5°时,时区数为(n+1)。
②X为东(西)经度,则n为东(西)时区
①n为东(西)时区,则中央经线为东(西)经度。
②中央经线经度数分别加、减7.5°得到时区的经度范围
①“东加西减”。
②Tm>24,则区时减去24,日期加一天。
③Tm<0,则区时加上24,日期减一天
示例
98°E所在的时区:
98°÷15°=6+8°,因为8°>7.5°,所以时区数为东七(6+1)区
西九区中央经线=9×15°=135°W,范围为127.5°W~142.5°W
北京时间8时时西五区的区时:
T西五区=8:
00-(8+5)=-5+24=19:
00,日期比北京时间晚一天
3.有关行程时间的计算
一架飞机于当地时间6月7日从甲地(120°E)起飞,经过10小时飞行,到达乙地(30°E)。
计算到达时乙地当地时间。
点拨 行程计算,即在“知三求一”的基础上往往要考虑旅程出发与到达的过程因素。
1.图示法求时间
即先画出表示全球所有经线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及其地方时,再标出所求经线,计算出两地经度差后,再将其转化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1章地球的运动 学案知识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新教材 人教版 高中地理 选择性 必修 地球 运动 知识点 汇总 配套 习题